目前分類:酷文章 (43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如果事與願違,請相信一定另有安排

IMAG0538  

                                                                                                    轉載~   财富之路

總有一些人會慢慢淡出你的生活,你要學會接受而不是懷念。

  每一個強大的人,都咬著牙度過一段沒人幫忙,沒人支持,沒人噓寒問暖的日子。
  過去了,這就是你的成人禮,過不去,求饒了,這就是你的無底洞。
  無論這個世界對你怎樣,都請你一如既往的努力、勇敢、充滿希望。

  沒人會把我們變的越來越好,時間也只是陪襯。支撐我們變的越來越好的是我們自己不斷進階的才華,修養,品行以及不斷的反思和修正。
  多讀書、多出去走走、多感受,到另外的圈子看看,不設限,不斷提升自己。
  走到生命的哪一個階段,都該喜歡那一段時光,完成那一階段該完成的職責,順生而行,不沉迷過去,不狂熱地期待著未來,生命這樣就好。
  不管正經歷著怎樣的掙扎與挑戰,或許我們都只有一個選擇:雖然痛苦,卻依然要快樂,並相信未來。
  如果事與願違,就相信上天一定另有安排。
很喜歡釋迦牟尼說的一句話:
  “無論你遇見誰,他都是你生命該出現的人,絕非偶然,他一定會教會你一些什麼”。所以我也相信:“無論我走到哪裡,那都是我該去的地方,經歷一些我該經歷的事,遇見我該遇見的人”

  昨天,是一道風景,看見了,模糊了;
  時間是一個過客,記住了,遺忘了;生活是一個漏斗,得到了,失去了;世上沒有不平的事,只有不平的心。不去怨,不去恨,淡然一切,往事如煙。

  人生就是一陣風,起了,沒了。
  理想就是一盞燈,燃了,滅了。人情就是一陣雨,下了,乾了。朋友就是一層雲,聚了,散了。閒愁就是一壺酒,醉了,醒了。寂寞就是一顆星,閃了,滅了。孤獨就是一輪月,升了,落了。死亡就是一場夢,累了,睡了。
 

文章標籤

Ta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轉載~孤獨,是因為你從不說“愛”

puppy-2041215__340  

這個世界,孤獨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

 

我們從不提起,是因為我們知道,關於孤獨這件事,說得再多,也改變不了那種隱隱的哀傷的感覺。

接觸了心理學的人,也許會知道一個詞“看見”。

如果一個人被“看見”,那麼頓時,他就會覺得沒有那麼孤獨了。

有的抑鬱症患者能夠在走向自殺的那條路上停下來,是因為有一刻,他終於被看見了。

 

有人,不管那個人是至親、是朋友,是同事或者醫生,那個人看見了他的悲傷、壓抑和絕望一般的孤獨。

 

外面的熱鬧無法解救我們內心的寂寞,很多人結了婚、辛辛苦苦地工作養娃,但是夜深人靜時,她覺得這個婚姻關係是那麼的讓人孤獨,如果她不趕緊看看手機裡那些奇葩的愛情電視劇,她真的會直面一種“幻滅感”。

 

這個世界如此之大,有那麼多人,我卻沒有被任何一個人看見。

對於這個問題,我沒有最終的解決方案。

但是有一件事,我想是我們可以去做,至少我們應該去知道的

 

——愛被說出口的那一刻,就會驅散彌漫在我們內心深處的孤獨。

因為在那一刻,

有“看見”發生了。

愛是最好的“看見”。

 

2

婚姻為什麼如此讓人孤獨?

 

因為中國很多人都不會,或者不能去表達愛。甚至刻意回避親密關係中的愛。

 

心理學有一個概念,叫做防禦機制。一個人為了避免自己遭受難以承受的傷害或者情緒體驗,他的內心有一種防禦機制,來專門負責這件事。

 

防禦機制人人都有。只不過,不成熟的防禦機制會讓我們出現一種傾向,那就是“情感隔離”。

 

情感隔離,其實本來並不是一個貶義詞。

如果人類完全不會情感隔離,那生活就亂套了。

比如說,你看到新聞,一個母親的孩子丟了,她悲痛得萬箭穿心,像瘋了一樣,一夜之間白頭,看到這則新聞的另一個母親,會為這個母親感到難過,但是她甚至都不會流出淚水,過一會兒就把這件事忘記了,這就是“適應性的情感隔離”,這種情感隔離的防禦機制,是為了讓我們正常的去生活。

 

但是,人的防禦體制也會製造問題,就像那個法律名詞“防衛過當”一樣,當一個人的防禦“過當”,他會將情感隔離用於一些隔離並不恰當的地方

 

——比如父母親和孩子之間,丈夫和妻子之間,在親密關係中,情感隔離的人會覺得我不可能開口說愛。

 

他本身從理性上知道愛,也在“意識上”認為自己當然是愛自己身邊的親人的,並且毫不懷疑可是,他的那個防禦機制出了問題,不允許他真的去體驗到他潛意識裡對於孩子、伴侶的愛,他其實也就常常感覺不到“愛”,

 

就算感覺得到,他的情感隔離也會讓他無法將這種愛的情感轉化為他能察覺到的意識,聽到內心的聲音說:“我真的好愛你啊!”

 

所以,這樣的人往往很難對身邊的人表達愛。他們甚至還會用一種方式,去刻意隔絕愛,去阻止自己體驗到愛。

 

3

前兩天有一篇文章,我看了印象深刻。

 

那篇文章說,

很多夜深人靜時開著滴滴專車滿大街晃悠的男人,其實只是想逃離繁瑣的家庭,嘮叨的老婆,用開滴滴這個正經工作賺錢的理由,在午夜時分,為自己創造一個屬於自己的空間。

因為他們需要獨處,需要釋放壓力。

 

因為這些動輒開著奧迪A8,寶馬賓士上街載客的男人們,其實並不缺錢。

 

我看完這篇文章,卻想到了另外一種可能。

 

無論是夜晚上街載客的男人,還是在家裡刷手機,或者永遠坐在沙發的某一個位置永遠手捧著一本書熱愛閱讀的男人——封閉的車窗、手機、書本,都是他們將自己和老婆、孩子情感隔離開的道具。

 

這些男人其中的一部分,並不是因為太害怕老婆的嘮叨,太需要自己的空間,而是如果他不去隔離,他害怕體驗到親密關係中過多的粘稠的情感和對方的情感需求,

 

這種感覺讓他恐懼、難受、焦慮,他覺得唯有將自己和這種情感,和愛的感覺隔離開,他才能躲回自己的殼裡,那裡比較平靜。他害怕去“看見”對方,也害怕被對方“看見”。

 

你們身邊有沒有這樣的男人或者女人?我猜,男人會居多一些。這樣的婚姻關係,當然會讓人感到孤獨。但是如果一個人把自己情感隔離得很徹底,他連孤獨感,都體驗不到。因為他把孤獨感這種不良好的情緒感受壓抑在潛意識深處。

 

我們都知道,壓抑的感受,並不是不在。過度的情感隔離,不僅不會讓我們真的平靜,而會讓我們離自己的內心,離那些人類本來可以體驗到的我們生命中最有意義的情感,越來越遠。

 

可是,為什麼他們會情感隔離?為什麼這些人裡面男人更多?

 

4

文化養育人,也造就人。人是社會的產物。

 

在中國文化裡,男人不能夠說我愛你,我需要你,那會被視為婆婆媽媽,會帶來羞恥感,會被人懷疑沒有力量,和父母耳鬢廝磨長大的男孩很少,

 

女孩似乎天生可以被允許撒撒嬌,也會得到父母一些肢體上的撫觸,男孩就少得多,這就是文化帶來的結果。

 

但是無論男女,在嬰幼兒和童年階段,都一樣極度需要被看見,被父母表達源源不斷的愛意,都需要被撫摸。

 

其實人長大了也一樣,被看見和被愛,是人永遠的需求。

 

只是如果一個人在嬰幼兒時已經得到了這種被明確表達出的愛,有人一直完美回應他關於愛的需求,那麼成年後,這個完美客體已經被內化在心中,他就可以自己去愛自己,也可以去好好愛其他人了。

 

而一個沒有被父母好好的溫柔的表達過愛的小孩,他就很可能在過早的時候,發展出不恰當的防禦機制,成年的他,這種防禦機制也無法再改變(除非有覺察)

 

——他就會對愛,對親近的人進行情感隔離。這就是他潛意識中固化的模式。

 

設想一下,一個幼兒,他摔破了一個小杯子,他哭了,特別渴望被安撫,被抱抱,然而迎接他的是冷漠或者是責怪,沒有抱抱,他渴望得到的愛的回應帶來的只有讓他痛苦的冷冰冰或者傷害,時間久了,次數多了,這個孩子的潛意識會告訴他

 

——你對於愛的需求會讓你受到傷害,會讓你失望痛苦,如果沒有這種需求和表達,你會好受一些。

 

於是,這個孩子在人格形成的階段,就發展出了一套防禦體系,將自己和至親的父母隔離開,我不對他們要愛,我也不去真的愛他們,那麼我就不會痛苦。

 

如果我體驗到愛,或者體驗到我對愛的需求我就會非常痛苦。潛意識人格的這一部分,就此形成。

 

有很多男孩子,可能也有不少的女孩子,在小時候不記得的時候,都稚嫩地對父母用自己的方式表達過愛,但是他們得到的父母的回應告訴他們——表達愛會帶來羞恥感的體驗。

 

有的男孩如果說對爸爸說愛,可能會令爸爸很不自然,好像兒子做了一件很丟人的事情,有的小女孩伸出手想抱抱媽媽,但是媽媽一臉鄙夷地說,都多大了還要抱抱?

 

當我們經受挫折需要愛的安撫時,我們得到的回應就是,你還要愛的安撫,你不覺得丟人嗎?

 

你頓時感受到一種恨不得自己消失在空氣中的羞恥感,當你鼓起全部勇氣,去對父母要一個抱抱時,你的父母永遠在忙別的事情,完全看不到你,這也會帶來強烈的被無視被拒絕的羞辱

 

——從此,你害怕“愛”這個情感。你默默的把自己和“愛”隔離開來。

 

這樣長大的男孩或者女孩,也會走進社會,找到伴侶,經過戀愛,結婚生子,看起來和所有人無異,是的,和他們的爸爸媽媽一樣——這些都是“正常的大多數”。

 

所以,大家在無意識中隔離著自己,也在這自我隔離中,孤獨著。

 

5

一位很著名的心理學家這樣評價中國的親子教育:“父母和孩子之間只談論學習,是因為他們在用這種方式,將自己隔離開,將父母對孩子的情感用談論學習的方式隔離開。” 

 

 

我不想讓你感受到我對你的愛,

 

這種愛如此深切,它喚起了我潛意識關於愛的受傷性體驗,給我帶來非常糟糕甚至不能承受的情緒感受,所以我要把自己的意識,和自己對孩子的潛意識的愛,隔離開,

 

我和你之間,永遠都隔著一個東西,學習,我們只談論學習,這是一個很好的掩護。

 

當然,一個被這樣對待的孩子,他也會失去一種技能,就是好好地表達愛。

 

因為當他考砸了希望父母看著他的眼睛給他一個擁抱告訴他沒關係,我們愛你——他對於至親有愛的渴望、想得到愛的回應時,他的父母給他的回應是:

 

第一,你讓我們很失望(潛臺詞是我們不再愛你了);

 

第二,我們要和你很嚴肅地坐在一起好好做更多的習題。

瞭解了這一點,很多妻子也許不會因為身處孤獨就過多的怨恨丈夫了,因為你的丈夫很可能,當年就是那個孩子。中國的很多男孩子就是這樣長大的。當然也有很多女孩子。

 

而且,如果你沒有覺察,自己是一個這樣的人,是被這樣對待長大的,那麼很有可能,你也會這樣去對待你的孩子。

 

其實,我的媽媽和爸爸都沒有得到過關於愛的很好的回應,他們都有在親密關係中情感隔離的傾向。我的父母都對我很嚴厲,如果我考得差了,我也不會得到安慰和充滿愛意的抱抱。

 

但是,我記得,我的爸爸如果心情好,他會在晚上回家時擁抱我,我的爸爸也曾經看著我的眼睛對我說過,我愛你,女兒。雖然是在我很小的時候,可是我記得。

 

或許只有那麼兩三次,但是當我爸爸把他對我的愛,用擁抱和語言表達出來的時候,那個時刻我想它一直都在我的生命裡,發著光。

 

如果可以,給你的伴侶這樣的瞬間,即使你們也已經成婚多年;

如果可以,給你的孩子這樣的瞬間,即使很多時候你都為他感到焦慮。

看著他的眼睛,抱抱他,說愛他。

 

6

其實我們都有愛,我們對我們的孩子,伴侶,都有著深深的愛。

 

但是如果這愛總是被隔離,如果表達這種愛,會讓我們的情緒無法承受,那麼我們會漸漸遠離愛,

 

我們真的會忘記自己是愛著誰的,是被誰愛著的,我們會忘記那種震動你心靈的感覺。

 

對孩子來說,如果父母吝嗇表達愛,孩子從父母嚴格的要求和教導上真的感覺不到愛,這個孩子會很孤獨。

 

對於一個妻子來說,一天天在家忙碌,放在購物車的那些衣服從來不敢買,她很想得到丈夫溫情的注視還有一次愛的表達,哪怕一朵花,一個短信,可是永遠比她更忙碌,

 

在家就想看手機看書的丈夫,用情感隔離,讓自己以為自己並不愛這位妻子。妻子越來越寂寞。最終,大家在這冷冰冰的氛圍裡,過上了習以為常的半死不活的人生。

 

對一個丈夫來說,他覺得自己為家人做了一切,所有的錢上交,做著不喜歡的工作就是為了年底有獎金帶一家人去度假,他沒有任何不良嗜好,但是他害怕表達。害怕伴侶或者孩子和他距離太近。

 

因為這種近,會給他帶來愛的恐慌。情感隔離的傷,最初不是來自你,但是你傳遞了它。因為我們年幼時,表達愛,或者需求愛的糟糕體驗,讓我們怕了愛。

 

我們渴望愛,又畏懼愛。當我們真的擁有了自己的親密關係,那些糟糕的體驗會浮現出來。

 

於是我們的潛意識會指揮我們去遠離、隔離,把自己全部武裝起來,用開滴滴車,用手機,用書本,用學習,用家務,用嘮叨,用運動……似乎我們總是很忙碌地呆在某個生活場景裡,

 

但是一天24小時1140分鐘,一年365天,卻沒有一分鐘我們會停下來任時間靜止認真地對那個你愛的人說,我愛你。

 

如果我們看到這裡,覺得自己就是如此,那麼太好了,看到就可能擺脫這種潛意識人格在你生命裡自動化的影響。

 

去做主動的思考。好好的表達愛,不會讓你粉碎掉。那就是最有力量的“看見”,去做一次就好。

by 周小寬 河南婚姻课堂

 

 

文章標籤

Ta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痛苦那麼的真實,我怎麼才能穿越它

  克里斯多福‧孟(Christopher Moon)

 guitar-2124955__340  

問:在遇到自己的痛苦以後,如何才能真正地化解自己的痛苦?從痛苦當中走出來?因為在這個過程中是很痛的。人有時候甚至會選擇相反的一面,走極端,破罐子破摔。那該如何穿越它?

 

克老師解答:

 

不帶任何評判的去覺知你的痛苦

 

痛是一種很特定的能量形式。它是一種會振動的能量,是能在你內在體驗得到的,它會讓你的身體感到不舒服。在很久以前某個時刻,你感覺到了這個痛,你決定了說我不喜歡這個感覺,你給它命了名。有二十多種人類基本的痛苦,每種痛都有一個名字。我們都會對這些痛有評判。

 

如果你只是把你完整的覺知帶到這個痛上面,不帶任何對它的評判,只是去關注它,你的覺知就會融解掉這個痛的外在形式。可能會花一些時間,但通常花的時間也不會太長。

 

然而有一些人,他們進入那個痛,感受到那個痛,接著就開始跟那個痛去搏鬥,他們真的就是不斷地抗拒它,在痛裡糾纏不清。他們不是在接受自己的痛,而是對這個痛起反應。與痛糾纏不清,他們就受苦了。

 

並且他們會加倍地受苦,因為他們對受苦也起了反應!這些人真的非常非常受苦,他們沒有辦法靜止在那裡,他們沒有辦法讓頭腦安靜下來只是去聚焦在那份能量上。他們因此很受苦,直到他們厭倦了受苦——我已經受夠了!這時他們終於才可以坐下來很平靜地接受這樣的體驗。

 

不要忘記你的本質就是愛,喜悅,和平 


以下是我在12年前設計的一個模型。我不想立刻把所有這些都說一遍。這就是一個人類。你基本的本質就是愛,就是平和、喜悅,還有那些無限創造力的禮物。

 

每個人都是天才,在這個世界上沒有蠢人。每個人出生都是帶著他/她的天賦而來,他/她有那麼多的天賦!越長大這個天才就越開始跟自己的身體認同起來:你在你的身體裡面。

 

你開始認為自己就是這個人類的血肉之軀。但你並非人類的血肉之軀,你是一個靈性的存在在人類的身體裡面。當你和你和身體認同了,你忘了你的本質,並且你開始跟你的限制與脆弱認同,你開始體驗到被遺棄。你可能是個三個月大的小女孩,媽媽抱著你,然後媽媽把你放下了,離開了房間,你體驗到了被遺棄、孤單、很無助......你只是一個小寶寶,你體驗到了所有人類的痛。

 

(1)試著別用你的負面信念,去理解你的痛。

 

你沒有任何問題。當你在生命中感受到痛的時候,並不是你做錯了什麼事,從來都不是因為你做錯了任何事。你時不時會感受到那個痛是因為你在你人類的血肉之軀裡面。

 

但是,你卻認為一定是我有什麼問題,我感覺糟糕,是我出了什麼問題。基於你的限制和脆弱,你開始形成了自己的信念。也可以這麼說:你對自己的信念是建立在你對自己的限制和脆弱之上的。這就是人們稱之為“負面信念”的東西。

 

他們說到負面信念的時候都認為那是壞的信念。如果它們是壞的,那麼你就會發生一些壞的事情。如果你脆弱了,那你就必須得保護自己呀!所以你就去創造出一套非常精妙的防衛機制去保護自己,幫助你去控制你的環境、身邊的人,也教會你如何去操縱他人以得到你想要的。

 

為自己打造個安全的環境。你就活在這樣的機制裡面了。我們幾乎99%的時間都活在這樣的機制裡面。基本上跟這個部分(本質)的連接非常少,除非你剛好能夠擁有自己的一兩樣天賦。我想說的是你感覺到很糟、不舒服,那是因為你是人類呀。

 

可是你那個理性的頭腦會告訴你各種各樣的理由:為什麼會感覺糟糕——因為我爸爸重男輕女,所以我是那個不被我家要的孩子…… 等有著各種古老的故事。你試圖利用這些故事來理解你的痛。

 

(2)當你離開你的防衛機制,你會體驗到你的本質。

 

所有這些頭腦的想法,你試圖理解外界發生了什麼都是在這個(防衛層)裡面。“我有這些感覺一定是有原因的!”“是因為我的童年!”好,那就去上500個工作坊清理一下童年創傷。“呀!我感覺自由了!”但怎麼我還是會感受到那個部分?那肯定是我前世有什麼問題吧?然後接著去上更多工作坊去清理你的前世。

 

而你所做的一切都是在說“我有什麼問題”。如果你一開始的那個想法就是“我有問題”的話,那麼去上一萬個工作坊都幫不了你,不管你做了什麼。你可以用各種正向積極的思維把它們都埋起來,但還是一樣的,所有的正向積極的思考都在外面(防衛層),你仍在試圖去控制你的生活。

 

但是,你並不需要這樣做,你的生活一點問題都沒有。如果你感受到痛,你的防衛機制會非常瘋狂地想要保護你。當你終於對所有這一切都厭倦了,你決定我只是要面對我的痛。於是你離開了你的防衛機制,面對了你的脆弱。

 

你意識到那只是各種能量模式在你的身體裡面。但這些能量是從哪兒得到力量的呢?你就進入了那個能量,你來到了本質,你進入了那個非常精彩的、有愛的、平和的存在裡面。或者你再多花20年試圖想明白我到底怎麼了?我有什麼問題?但沒有一個人他/她是有什麼問題的,我們只是在有著人類的體驗。

 

《生命智慧私教課》 精華課程:

NO.40:獨處時心靈的玫瑰會盛開

 

這個主題建議你在生活中為自己創造一個完全單獨的空間。你與自己相處的這段時間有多長並不重要,只需要定期地去這樣做,甚至讓它成為一個每日的活動,或是每日的“非活動”。靜坐冥想,做做瑜伽,在自然的環境中散步,或只是在某個地方獨自坐一會兒,都有機會讓你的本質躍然而出。

在關係中的困難時刻,或衝突或是爭執發生時,獨處的時間更是尤為重要。通過與自己相處,你有機會去傾聽你的本質的聲音。你的本質會通過靈感或智慧的指引來與你溝通。你渴望聽見它的意願有多強,它的聲音就有多大。

文章標籤

Ta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孩子的教育是一個漫長的試錯過程

16790820_1690876540928456_1615264766_n  

 

 

初為人母人父,面對新角色,還是一個處於實習期的父母親。自然會有很多的困惑,很多時候會不知所措,甚至不勝其擾。好在人生就是一個漫長的試錯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身為父母最大的幸運就在於能夠陪伴孩子一起去試錯,並且期待能有一個比較圓滿的結果。

兩個教訓

 

第一個教訓,情感教育不是單向的。

 

不是父母只向孩子的,而是相互的。父母在用自己的言行指導和影響孩子,與此同時孩子也反過來影響和教育父母,而且這種反向的情感教育可能更加的深刻和繁難,所以我們不妨把這第一個教訓總結為“論父母的自我修養”。

 

第二個教訓,在對孩子進行教育的時候,首先父母之間的意見要達成一致。

 

讀柏拉圖的《理想國》的時候,發現柏拉圖在探討如何維持統治秩序的時候,他有一個不二的法門,就是“上位者團結 下位者分裂”。所謂上位者就是統治階級,下位者就是被統治階級。

 

多年前,曾經跟一些朋友到壩上草原旅遊,其中一個朋友的兒子當時大概五六歲。當我們席地而坐打牌的時候,那個小男孩就乖乖的在一旁玩耍,一會兒編個花環給媽媽,一會兒編個花環給爸爸。當我們起身散步的時候,那個小男孩乖乖的尾隨在我們身邊,突然抬起頭問他的爸爸,爸爸我可以跑步嗎?在得到了允許之後他就歡快的在草原上跑了起來。我驚訝之餘問我的朋友,怎麼會讓孩子這麼聽話?他說,最重要的就是父母親在孩子面前要保持意見的高度統一,任何分歧都必須回避孩子,不能給孩子發出左右為難、相互矛盾的分析。

 

話說回來,對那個朋友的育兒成果是驚訝大於佩服的,因為對統治者來說秩序的穩定壓倒一切,但是對父母來說孩子的乖巧卻不是壓倒一切的。事實上乖巧不是教育的最終目的和標準,某種意義上,乖巧只不過是順從的另一種表達,我們雖然希望孩子能夠具有社會性的一面,但另一方面更希望能充分的保有自己的個性,所以父母不應該從自己的立場和角度出發,簡單粗暴的壓制孩子的情感,而是要通過細心的觀察和體會,發現自己孩子獨特的情緒波段,培養和發展他們獨特的情感表達方式。

 

興趣培養

 

老實說,在這方面是有慘痛教訓的。
去年夏天,也就是孩子兩歲半的時候帶她出去旅遊,她表現出非常喜歡玩水、喜歡游泳,這讓我們誤以為她對游泳充滿了熱情,回去就給她報了游泳班,但事實證明這是一個過於倉促的決定。在第二次游泳課上,有兩件事給孩子留下了深刻的心理陰影。


第一件事是游泳老師從我的手中接過孩子,手把手的教她游泳,並且把她舉高高。對於一些性格外向、不怕生的孩子來說,這根本就不是問題,但是她立刻就開始哇哇大哭起來。

還有一件事情是孩子很不喜歡水澆到她的頭上,所以當游泳老師把一瓢水澆到她的頭上的時候她再次哇哇大哭起來,從此就拒絕去參加游泳課了。


這件事情給我的教訓是:

 

就像之前所說的細節是魔鬼。每一個孩子的敏感點是不同的,而作為父母必須要特別小心的保護孩子的敏感點。

 

孩子們的興趣看似廣泛,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對此有著足夠的熱情和毅力,當然更不意味著他有這方面的天賦。

 

我們常常迫于同輩的壓力或者輿論的影響採取從眾的行為,而忽略了孩子的獨特性。

 

比方說周圍的家長報了游泳班你也就跟著報了游泳班,再比方說我身邊有很多家長都讓孩子去學鋼琴,為此還不惜重金買了鋼琴,但結果往往都是半途而廢。

 

那麼怎麼才能培養和發現孩子的興趣點呢?其實也沒有什麼特別的竅門。



“現身說法、反復確認、小心呵護。”

所謂“現身說法”其實也就是前面所說的身教,有些父母每天一回到家裡就打開電視看連續劇,或者打開電腦玩遊戲,一年也讀不了幾本書,但卻一廂情願的要求孩子熱愛閱讀,這怎麼可能呢?反過來說,如果你本人就非常熱愛閱讀,家裡到處都擺滿了書,那麼孩子也就會有模有樣的拿著書本開始搖頭晃腦的讀起來。

 

所謂“反復確認”,不僅僅指的是口頭確認,而是要通過仔細的觀察。其中,我覺得最重要的一個指標就是專注力。我們都知道,孩子通常有的只是三分鐘的熱度,但是如果你的孩子在讀書、畫畫或者唱歌的時候能夠保持很高的專注力,那麼也許這就說明他對此充滿著興趣和熱情。

 

孩子的內心比較脆弱,很容易會因為小小的挫折而選擇放棄,所以“小心呵護”他們的興趣就顯得格外的重要。

 

需要說明的是,興趣不等於天賦。很多時候人生不僅是一場試錯之旅,甚至乾脆就是一場錯誤,因為你所感興趣的東西並不一定就是你的天賦所在,所以在這個意義上發現你自己,就像女生的減肥一樣是一輩子的事業。

 

作為家長,我們當然應該盡可能的培養、樹立孩子的自信心,但是如果這種自信源於一些錯誤的資訊,那就會適得其反。雖然從心理學的角度說,一個自信健康的人對於自我的評價總是要稍稍高出他人對自己的評價。但是凡事都有度,我希望布穀成為一個努力上進的人,但不希望她成為一個爭強好勝的人。

 

這是一個充滿競爭的時代,每一個人都像是站在田徑場的起跑線上,照著同一個目標,按照同樣的規則在奮力向前。就仿佛只有成功的人生才是人生,只有成功的人生才是幸福的人生。


什麼是幸福

所謂幸福在古希臘文當中念做ευτυχíα。怎麼翻譯它是一門學文,有些人把它翻譯成Happiness也就是幸福,有的人把它翻譯成Pleasure就是快樂,也有些人把它翻成Success就是成功,但是我覺得最好的翻譯是Flourishing就是綻放、繁盛。



每一個人都有屬於他自己的天賦、潛能,而一個幸福的人生、一個真正有意義、有價值的人生就是潛能得到了充分的綻放,這樣的人生才真正配得上稱作為幸福。

 

有人會說,如果我的孩子天賦平平,再怎麼綻放他也就是一個普通人,無法成就卓越,那該怎麼辦呢?



天賦平平也沒有關係,只要他接受過良好的情感教育,有很高的情商能平和的生活,熱愛自己的職業和工作,有讓他感到享受的興趣,那麼即便他是一名普通的廚師或者圖書管理員他也會快樂的生活,認識到世界的美好和身於其中的無限樂趣。

 

如果一個人能夠有幸發現自己的興趣所在,哪怕他沒有天賦做這件事情,哪怕他最終沒有做成這件事情,只要他真正的樂在其中,那他就是幸福的。


在這個意義上,正確的情感教育以及興趣的發現和培養是讓孩子過上幸福人生的必要條件。

女人花心理傳媒

文章標籤

Ta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富二代?德國人沒聽過!

文/凱若媽咪(未來Family專欄作家)

autumn-165184_960_720  

這些父母親很有錢的家庭(不管是如何變為有錢人的),似乎都給了他們子女極為奢華的生活享受。

四台名車、台幣20萬的包包,對這些不到三十歲的年輕人來說,竟然是他們的基本配備。而更年長一點的更厲害,有幾輛名車、幾棟豪宅,已經不夠看。空降公司董事、開設空殼海外公司、進入政壇
等等,對台灣人來說也不是什麼新聞了。
這讓我想起有一回和我家德國老公的對話。

你的!我的!
我「出道」得早一點,二十多歲就創業,到現在也有十年的時間,所以今年決定要搬家到德國的時候,有些公司的事情和台灣的保險和資產細節(雖然不多啦!)得要先處理好。我家德國人看我為了這些安排打了很多電話,似乎很認真的樣子。他好奇地問我,未來想把這些財物怎麼處理?

哈!這問題還真敏感
。畢竟當時我們只有訂婚,還沒結婚。

按照我們文化的習慣,的確我腦子裡是有在盤算哪些東西要留給女兒,哪些留給他或未來的孩子的,只是還沒決定也沒想先告訴誰。

但我實在好奇他怎麼想,所以開玩笑地問他說:「你是想問我,走了以後會留什麼東西給你嗎?」
原本以為是個輕鬆的問話,沒想到我一說,他臉色大變,極為嚴肅地回答:「你不要留什麼東西給我!你的就是你的!」
「那你問我要怎麼處理是什麼意思?」我覺得,剛是你問我的啊!幹嘛變臉呢?
「我問你的意思是說,我們到德國後,你打算賣掉還是出租你台灣的房子嗎?不是問你要留什麼給我還是小孩!」仍舊認真的表情!
就這樣,我們開始了兩個不同文化的對話。

不期待被供養的爸媽,不期待被豢養的孩子
我也好奇地問,他的父母親難道從來不會這樣安排嗎?還是只是沒告訴他?在台灣,我們的習慣就是如果有能力,就會留房留車給孩子。

如果再更有能力一點,就在自己還在世的時候,給孩子一棟房子,或者付房子的頭期款。凱若有很多親戚朋友都是這樣買房的,應該是很正常的事情。讓孩子開著名車也不是什麼新聞
我的朋友中就有學生時代開著BMW跑車上學的,而且父母還覺得這樣比較「安全」。

他很認真地告訴我,他父母親從小告訴他,父母親賺的錢不管多少,都是父母親的,不等於孩子的。未來孩子賺的錢,也是孩子的,他們沒有義務要拿錢回家給父母。當然,做父母的有義務要讓孩子過好的生活,但這『好的生活』不代表都是物質的,更重要的是陪伴與教養。

物質的部分,他們的原則就是「夠用就好」
超過「夠用」定義的,每年也有生日和聖誕節等等節日可以送。就算是18歲大生日,過了這天他們終於可以開車上路了,他的父母也不會直接買一台新車給他們當禮物。他們都拿到了一台車,但是都是二手的,非常普通牌子的車。如果你想要讓自己過得更好,例如幫車子加裝音響,還是想買台自己的電視機放房間裡,很好!自己賺錢!所以當他拿到第一份收入的時候,他真的超級感動的!

他的父親也是企業主,哥哥在爸爸公司工作,但絕對不會一進去就是主管階級。該要去上的訓練,該要做的事情,該值的夜班,不會因為爸爸是老闆而有減少,全部從基層做起!爸爸也沒有什麼「接班」的特別安排。意思就是你如果夠優秀,或許你有多那麼點機會,但如果你沒認真也沒能力,那很抱歉!爸爸會有自己的安排。

我好幾次和他的媽媽妹妹出去逛街,18歲的妹妹總是只買一兩件衣服就完工!因為她的零用錢很有限,又還沒開始打工,所以她總是告訴我,賺了錢以後就可以買了!我當時心裡納悶:她想要的東西其實也沒有太貴,難道不會「盧」媽媽買給她嗎?然而,我從來沒聽過這樣的對話在他們家庭之中。

到後來因為我們在漢堡租屋,他的學生身份需要父母收入擔保,所以我家德國人「意外地」知道他父親的收入,才知道他們家裡其實絕對不缺錢,只是他的父母寧願帶全家出遊,也不會化為過多物質的東西給與子女。

甚至夫妻,你有錢是你的,你的事業,也是你的。並不會因為一結婚了,所以兩個人的財物就完全共用,甚至連這樣的心態都沒有。

之前我買了一台MacBook。其實我是為了他買的,因為他的筆電實在爛到可以,但是他又因為重回校園沒有了收入,所以對自己非常節省。
看他用得這麼難過,有時候還因為電腦爛生氣,所以我想我就買一台兩人一起用。但想也知道啦!用的比較多的人其實是他。

有一次我隨口說:「我可以用一下你的電腦嗎?」嚴肅的德國人又是嚴肅地回答:「這是你的電腦,是我借用你的電腦!」認真到連口誤都不可以喲!

留給子女的是什麼?給自己的又是什麼?
這給了我很多衝擊。過去我總想,努力一輩子要給家人好的生活,其實誠實地說,很多都還是物質上的思量。
有些台灣的父母親,努力留房子車子給孩子,自己卻過得苦哈哈,一輩子沒有出過國。因為付出得多,也極為在意孩子是不是懂感恩(其實是懂回饋)。當孩子開始工作了,就期待著孩子拿錢回來「孝敬」父母。這些觀念在德國人眼中,都是很奇妙和無法理解的。

每回他家人生日,我家德國人就絞盡腦汁要送些什麼禮物才好。我問他,幹嘛不直接包錢?他說,禮物包含的不只是價值,還有你對這個人的關心與瞭解。他們覺得直接包錢太隨便不夠心意,而且父母絕對不會收下的。

但你說他們給子女的東西有少嗎?倒不見得!
我家德國人與他母親的關係,讓我看到完全不同的親子互動。他們真的能夠無話不談,就算是他在台灣,和母親Facetime 通話的時間,大大超過我和住上下樓的媽媽講話的時間。他不因為「必須報平安」而打,而是就是一種習慣,和父母、兄妹,早就習慣了分享大小事。

許多生活的觀念,都在每天吃完飯的咖啡時光交流,有時候一坐下來就是兩個小時,從政治、男女關係、朋友近況,到價值觀,無所不聊!我家德國人告訴我,他很感謝他的母親,這樣每天的聊天中,他聽到很多人的故事,也知道自己想做什麼樣的人。

他對父母親的愛,和我們的「孝順」完全不一樣!那是一種出自內心的尊重與愛護,就算他從來不是所謂「容易」的孩子(德國人沒人說『聽話』這兩個字),到現在仍舊如此,但彼此的關係卻是非常緊密的。

讓我不禁思考,我們想給孩子的,到底是什麼?

讓孩子成為「富二代」,到底是種祝福,還是一種詛咒?

讓孩子過多擁有不是自己掙得的錢所買的財物,是禮物,還是寵溺?

或許,該把心思放在怎麼讓孩子成為讓人值得尊敬的人,更是無價,不是嗎?

 

文章標籤

Ta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你的“原生家庭”和“內在小孩”,對你到底有多大影響?

你的“原生家庭”和“內在小孩”,對你到底有多大影響?  文:網路分享

原生家庭是每個人生命最初、也是最重要的關係

我們每個人,都會或多或少的在原生家庭裡受傷。

每個人都有“內在小孩”

如果小時候受原生家庭的創傷大

內在小孩”會表現出委屈

總覺得別人對我不好,情緒非常不穩定

我們該如何療愈原生家庭創傷,活出自己的幸福?

 

全球著名“家庭治療大師”薩提亞認為:一個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這種聯繫有會影響每個人一生。

那個我們從小長大的家,有爸爸媽媽、也許還有兄弟姐妹的第一個家叫做:原生家庭。

原生家庭是每個人生命最初、也是最重要的關係。我們每個人都會或多或少的在原生家庭裡受傷、都會有遺憾和痛苦,但不要把原生家庭的問題,當作是自己不肯成長、不肯改變的藉口。因為,每個人自己的幸福、快樂掌握在自己手中。

 

而如果你已為人父母,那麼:你現在就是你子女的原生家庭。你再重新創造一個文化和傳承。你沒有療愈的創傷和問題,都會複製和傳承到孩子身上。

 

過去不好的事情,不要持續下去;過去好的經驗,要把它傳承下去。你正在影響著孩子的未來,和他的家庭幸福。

 

原生家庭、內在小孩對你的影響

什麼是原生家庭?什麼是“內在小孩”?
 

我們人的一生中會有兩個家。一個是我們從小長大的家,有爸爸媽媽,也許還有兄弟姐妹。另一個是我們長大以後,自己結婚成家的那個家,我們把第一個家叫做原生家庭。

 

有些人可能會說:在原生家庭裡發生的事情,很多都不記得了。那麼,可以回憶起來的事情,和我們年幼在原生家庭裡發生的一些不記得的事情,哪個對我們的影響更大呢?

 

答案是:是那些我們不記得的事情對我們的影響更大。

 

人好比一台運行良好的電腦,平時我們看到的電腦介面,是我們需要看到、或者想要看到的介面。但決定呈現這些介面的程式,卻隱藏在背後,以一種自動的方式在運行。

 

因此,我們就是這樣受一些看不見的程式的驅使,而表現出現在的行為模式。

 

在我們成年後的生活工作中、人際交往中,絕大部分的時候,我們是仿照自己在原生家庭裡不知不覺中學到的一些行為,要麼無意學習模仿,要麼刻意反抗叛逆。

 

除此之外,除非我們覺察、療愈、改變,不然就會以這兩種方式一直重複下去。

 

比如一對新婚夫妻,妻子堅持牙膏要從底部開始擠,丈夫卻從中間一捏,就把牙膏擠出來了。妻子會說牙膏本來就該從底部擠,丈夫會說:“我一直都是這樣的,我家就是這麼擠的。”

 

什麼是“內在小孩”?

從心理發展理論來看,我們相信個人的過去及童年經驗,會對現在的自己有很大的影響。一個人要發展成健康、功能鍵全的成人,成長中的每個階段都有關鍵性的發展任務。每個孩子的成長過程,都期望可以被當作「一個人」來愛,並且也有人來接受他的愛,這是使一個人成長中學會愛與信任的關係之起點。若孩子們成長所期望的需求受到挫折、不能滿足,則孩子會經驗到痛苦與傷害,而影響到對自己的看法扭曲,對他人的不易信任,以及對事情麻痹反應。

一般而言,凡是有感覺或情緒的字眼,如快樂、痛苦、憤怒、高興、哀傷等情緒,就可能是”內在小孩“在說話,通常是用情緒與思想溝通。內在小孩受傷的因素主要是因為需求沒有被滿足,如愛、安全、信任、尊重的需求沒被滿足。一個人為了求生存,在一個幼年受虐或不安全的環境,我們必定某個程度需要否定“內在小孩‘,以脫離真實自我,避免不好的感受。

 

不同的家庭,不同的習慣、要求和規則

比如:妻子在一個家庭親密度高的家庭長大,丈夫在一個家庭關係淡漠、疏離的家庭中長大。過年的時候,妻子陪丈夫回家,吃完年夜飯,一家人四散離開,毫無親密感。

 

留下新媳婦一個人在飯桌邊面對滿目杯盤,丈夫看也不看自己一眼。妻子感到受傷難過哭泣,而丈夫卻覺得不解。

 

等到丈夫回妻子家的時候,大年初一,一家人早起煮好餃子,穿戴整齊坐在桌前等著父母的新祝福。新女婿卻還在床上睡覺,妻子把他匆匆叫下來,感到特沒面子,倍受傷害,丈夫還是覺得不解。

 

所以,當你沒有感受到愛的時候,並不代表對方不愛你,只是每一個人學習到的愛的表達方式不一樣。

 

同樣,當你覺得受傷的時候,並不代表別人故意要傷害你、針對你,只是這個人本身壓抑了很多的傷痛和傷害,內部已經塞滿了,他對任何人事物,都會充滿敵意和攻擊。

 

童年經歷過的一些非常強烈、痛苦的經驗感受,往往使當事人在不知不覺中,做了影響一生如何待人接物的重大決定。

 

我有一個朋友,她是一個非常漂亮、品學皆優的女孩子。但她選擇伴侶的時候總是找條件比自己差很多的男孩子,相處一段時間,又因為很難維持而分手。
 

 

原來,在她六歲的時候父母離異,母親為了養家不得不做幾份工作。而且同齡孩子有的東西,她常常沒有。她經常一個人放學回到家,一個人面對著空蕩蕩、漆黑的房間,冰箱裡什麼吃的也沒有。

 

這些成長過程中的經驗,讓她內在有非常強烈的孤獨感和匱乏感,她覺得自己不配擁有真正的愛和很好的伴侶。所以她常常會選擇比自己條件差的男生,相處一段時間又因為不安全感而將對方推開。

 

對於我們的親密關係,則很像兩個戀人要在一個完全漆黑、伸手不見五指的房間裡跳一支很難的探戈舞。若要能共譜一支最美的人生之舞,我們必須學習瞭解原生家庭,擺脫“內在小孩”的接管,在漆黑的潛意識中為愛點燃一盞燈。

 

瞭解“強迫性重複”

 

生命中,我們常常不由自主的重複一些模式:喜歡某類人、不喜歡某類人;強烈渴望想要得到某些精神、物質上的東西。

 

我們童年在原生家庭所缺失和受傷的,我們往往會想通過在後續的關係和生活中補足回來,填補內心受傷的空洞。

 

值得思考的問題:

1.你從小最需要的,而最沒有得到滿足的一些心理需求是什麼?

2.你從小常常有的一些負性情緒是什麼?

3.你在哪一方面特別有情感過敏?

4.你的“創傷”,或你的一個強烈的經驗感受,一個影響一生的決定是什麼?

將這些問題的答案寫下來,仔細的感受和察覺自己,然後你會有不一樣的感受和感悟。

 

學習為自己的情緒負責

我們每個人都會或多或少的在原生家庭裡受傷、都會有遺憾和痛苦,但不要把原生家庭的問題,當作是自己不肯成長、不肯改變的藉口。因為,每個人自己的幸福、快樂掌握在自己手中。

 

過去原生家庭中發生的一些事情,你不需要負責任。但是,從今天開始,你所做的每一個選擇,你都要為自己負責任。

 

而如果你已為人父母,那麼:你現在就是你子女的原生家庭。你再重新創造一個文化和傳承。你沒有療愈的創傷和問題,都會複製和傳承到孩子身上。

 

過去不好的事情,不要持續下去;過去好的經驗,要把它傳承下去。你正在影響著孩子的未來,和他的家庭幸福。

 

什麼樣的家庭對孩子成長最好?

一個爸爸對孩子最好的愛,就是好好疼愛孩子的媽媽;一個媽媽對孩子最好的愛,就是欣賞並尊重孩子的爸爸。爸爸媽媽可以在一起、也可以分開,但不要因為自己的關係問題而傷害孩子。

 

尊重是最深層次的愛。孩子的生命一半來自父親,一半來自母親,否認孩子父母親的其中一方,等於無意識裡也否認了孩子的一半。再者,孩子是由父母的細胞結合而來,因此每個孩子的潛意識都希望爸媽是結合的。

 

然而,並不是所有的夫妻都能夠白頭偕老,如果夫妻離異,或者感情出現問題,如何去幫助自己的孩子?如何將對孩子的傷害降到最低?

據心理學家馬斯洛研究,當人的生理需求得到滿足,也就是吃飽穿暖之後,心裡最大的渴望就是愛與歸屬感。它們像心靈的食物,若是得不到,心靈的那個需求就會卡在那裡,一直渴望得到填補。

 

孩子心裡最大的渴望就是與爸媽連接的歸屬感,那是超越了一切事物的渴望。

 

因此,我們要瞭解孩子深層的心理需求,就是他必須與父母雙方都有所連接,這樣才能滿足心中的歸屬感的需求。

 

如果孩子對其中一方的連接有所缺乏,孩子就會感到空虛無力。而最令孩子難以忍受的是父母其中一方否定、排除另一方,那就像自己內在的一半否定另一半一樣,結果必然造成孩子心理上的分裂。

 

例如:媽媽常說爸爸不好、不認同爸爸,孩子為了能和爸爸連接,會採取強烈的方式,也就是和爸爸做相同的事。但因為這不被媽媽允許,所以孩子表面上會聽媽媽,但私底下會像爸爸,甚至在潛意識裡跟隨著爸爸的命運而不自知。

 

當父母否定自己的伴侶時,

父母正在給孩子什麼樣的資訊呢?

 

你爸爸懶惰、不負責,你以後不要像他一樣!”

你媽媽死愛錢,你以後不要像她一樣!”

你媽媽愛嘮叨,你以後不要像她一樣!”

你媽媽都不顧家,你以後千萬不可以像她一樣!”

 

這樣的孩子長大後肯定會出現這些行為:

懶惰、不負責、死愛錢、愛嘮叨、不顧家。

 

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孩子心裡強烈需要和他的父母連接,但有關他爸爸媽媽的資訊全是負面資訊,他當然只能跟這些資訊連接,做出相同的行為來滿足與爸媽連接的歸屬感。

 

 

那我們該怎麼辦?既然與父母連接是孩子天生的心理需求,那就提供更多正面的資訊來滿足孩子連接父母的需求:

 

孩子你真了不起,你和你爸爸一樣聰明!”

你和你爸爸一樣講義氣!”

你和你爸爸一樣人緣很好!”

你和你爸爸一樣很孝順!”

 

你跟你媽媽一樣很善良!”

你跟你媽媽一樣很有愛心!”

你跟你媽媽一樣喜歡學習!”

你跟你媽媽一樣做事很認真!”

 

不只是稱讚孩子,重點是稱讚孩子“像爸爸”“像媽媽”的地方,透過這種方式,孩子會朝好的資訊方向與爸媽連接,心中對歸屬感的渴望也會得到滿足。

 

要尊重另一半是孩子的爸爸/媽媽,並允許孩子和他/她連接:

如果你像你爸爸,我會很高興。”

如果你像你媽媽,我會很高興。”

 

當孩子連接的渴望被允許了,就不會那麼強烈地在暗地裡連接那些被否認的缺點。

 

離婚的父母若能這樣做,孩子會有更好的發展。他們會學到大人有時候會吵架、夫妻有可能會分開、但是他們卻能承認彼此的位置,也承認對方的父母身份。

 

這對於孩子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言傳身教,也是莫大的祝福。

 

對於我們的父母來說:不要因為伴侶的行為,而去否定他們是孩子父/母的身份,因為血緣的事實不會因為隱瞞而被改變,否認或隱瞞真相,只會讓孩子發生無意識的抵抗與跟隨。

 

祝福所有的父母與孩子,都能夠通過“覺察”、“療愈”,擁有屬於自己幸福的人生。

 

文章標籤

Ta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轉載~人生最恐怖的是什麼  作者:馮侖

 

 看到一篇馮侖的文章,《人生最恐怖的是什麼》。

他說人生最恐怖的是“沒有方向”。

很是認同。

 

當初,他從西北大學畢業之後,成為一名“坐辦公室的幹部”,而且任職的單位在二三十年前都是讓人羡慕不已的地方——國家體改委、武漢市經委、海南省委等地方。

 

但他就是覺得一輩子坐辦公室喝喝茶看看報實在沒意思, 1991 年辭職“下海”。

辭掉國家幹部下海時,父母一口氣給他寫了十幾個為什麼:為什麼好好的幹部不當、為什麼要下海、以後怎麼辦 ……

一大堆問題,他做的所有決定確實要面對這些問題,諸如沒有房子、沒有職稱、沒有戶口、沒有檔案、沒有單位、沒有人替他負責 ……

 

他就只有一個選擇,他自己做他喜歡的事情,如果成功了他就分享成功,如果失敗了就咽下苦果,只能如此。

所以,他寧可認准目標做單一的選擇,不做複雜的選擇,這樣內心才平衡。

有了心裡的那個 GPS ,他的人生就有了奔頭。

 

1991 年創建萬通集團, 1993 年在北京組建萬通地產,領導創立了北京萬通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白手起家,成為擁有數十億資產的“商界思想家”。

 

    他說,年輕人太相信聰明,相信取巧和走捷徑,不太相信毅力。喜歡大道理留給別人,把小道理留給自己。如果你能反過來,把大道理留給自己,把小道理留給別人,你試試看,你一定會了不起。大道理是經過幾千年論證的,你以為你是個例外,這種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

 

凡是有理想的人都是有毅力的人,都是善於管理自己的人。偉大是管理自己,不是責備別人。凡是偉大的人都有包容心、善於教化、指導引領未來,而不是責備別人。我們今天講追求理想,順便賺錢,我們要做長期的承諾,用常人不能企及的毅力去堅持。

 

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現在的年輕人很多漂在某個城市的角落,壓力大,還經常感到孤獨與失敗,該如何快意人生?
  年輕人失意多的感覺很正常,因為這個階段的特點就是有時間沒支撐,有大把的時間可用,但是沒成果,沒成功,這是快意的基礎。但不能說這時候沒有快意,只是在自我評價和社會評價上獲得的快樂程度不一樣。

剛進入社會時,年輕人快樂程度大部分取決於社會對你的評價。這個時候社會不會馬上來承認你,等這一代人都成長起來的時候,你四五十歲的時候機會就多了,那中間的這段時間怎麼過?我年輕的時候也是熱血澎湃想幹很多事情。

 

 

  後來我體會到,每個年齡段都有該做的事情。當你二三十歲的時候,你想得到社會很多評價比較難,這個時候你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增強自我,建立自己的價值系統,你要做什麼事情就去做,不管別人怎麼說。

 

因為 20 多歲剛進入社會的時候你扮演的角色是後備隊員,是足球愛好者, 30 歲能混成板凳運動員,到 40 歲差不多才能上場踢球,那 20 多歲這個階段如何能快意人生?用理想來鼓舞自己,用時間來檢驗自己,用些許的成功來安慰自己。

 

當然個別人,像丁磊、李彥宏,他們在 20 多歲已經小有成功,但在中國這麼大的範圍內這類人數量是很少的。

 

 

20 多歲的時候,最重要的是內心要用理想來激勵自己,同時用時間來檢驗自己,最後用過程中的一些成功來不斷安慰自己。

這個過程你熬到四五十歲的時候開始進入另外一種快意人生,比如說王石爬上珠峰了,但你不要忘了他已經 60 了。他 30 歲的時候還沒有你自由,他第一次爬山還要朋友集資,那時候 40 多歲。

 

  所以說在 20 歲的時候,你要想得到的快意實際上不是峰值上的快意,因為人的快意的峰值應該是 45 歲到 55 歲。 20 歲也可以快意,你有未來,有理想,有健康的身體,你不怕失敗,你可以無數次失敗但你可以等待最後一次成功,因為你有時間。

 

所以有一個老人講過一句話,當時很多人在講吃苦,他就講年輕人吃苦不叫苦叫福氣,因為給你機會讓你選擇去實驗,你老了以後苦真叫苦,比如說 60 歲貧病交加真叫苦,你 20 歲發燒感冒沒錢看病扛一下過去了。

 

所以在這個年齡段,最重要的是立志,一旦確立就不要放棄目標,不要懷疑自己的未來,而且要堅信時間是站在你這邊的,這樣就可以快意。

 

   立志什麼時候都來得及,但從自然過程來說, 15 20 歲孩子青春期的時候立志最好,這個時候什麼東西都能吸收,很容易建立決定未來的價值觀。

 

  立志就是導航,就像 GPS ,你有 GPS 導航不會迷路,立志這個問題如果你沒有立好,後面缺一個 GPS ,你在荒漠中走路怎麼有方向?當然, 15 20 歲你人生有了這個東西,你一輩子不迷失,但並不一定能順利到達,這是兩個概念。

 

   所以 20 歲之後要選擇朋友,選擇在現實中折騰。立志之後保證你一生不迷失,但是你跟現實衝撞的時候,你要有勇氣面對這個問題。

   從立志的角度說, 30 歲、 40 歲都有機會,機會比較多的是 15 20 歲青春期這段,以後還會有很多社會碰撞,像布朗運動的分子,這兒撞一下那兒撞一下,不定撞到哪, 但你心裡的方向不能丟。

 

  所以,現實中不可能沒有曲折,但是不管多大曲折,你的志向不能丟,你手裡的 GPS 不能扔,扔之後你就會恐懼而死亡。

 

  我有一次和王石從西安開車到新疆,在戈壁灘上突然迷失了方向,那個時候手機也沒信號,當時也沒帶 GPS ,我們真就不知道該往哪兒走了。這個時候不能開空調,空調開了費油,把空調關了,熱,不能開窗戶,開窗戶外面幹熱的戈壁會把裡面的水分抽掉了,抽掉我們就幹了。

    又熱又不能開窗,還不知道該往哪兒走,就這點油,真走錯了就完蛋了。這個時候越來越恐懼,發現沒有方向是最恐懼的,如果這個時候有方向我會拼命走出去。前 面那個車自己走了,我們唯一的希望就是司機,他憑經驗找車轍,找到條最深最新的車的印子,然後他把車橫在那,等著看有沒有車。

   還好等了一個多小時有一輛車經過,但是那個人去的方向不是我們要去的方向。最後我們很聰明地寫了個紙條,告訴他出去走到能打電話的地方幫我們打這個電話, 告訴那些人我們的方位來救我們,如果這個人把這個紙條擦屁股了,我們就完蛋了,好在這個人出去就打了這個電話,那些人開車來把我們帶出去。

 


  人生也是這樣,最恐怖的是沒有方向,我們生活中經常忘掉了立志,沒有志向的男人等於沒有 GPS ,就猶如在沙漠中迷失方向的話你隨時會死亡,當你有了方向不管走多遠 ? 你都有活下去的希望。

 

 

文章標籤

Ta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轉載~從心理學角度分析:父母無需完美,但需誠實

images (33)  

 

生養孩子的過程,會把父母自身曾經受過的心理創傷激發出來。如果父母自己的童年灰暗,育兒過程會經歷各種痛苦。所以說,育兒是父母的修行。

痛苦被激發出來,如果能保持覺察,是人生最難得的成長機會。

 

精神分析心理學,尤其是後來發展起來的客體關係心理學讓我著迷。

克萊因,溫尼科特等前輩,致力於童年親子關係對人一生性格命運的影響,研究結論幾乎完全貼合自己的成長體驗,經常看得我淚水連連。那些我理解起來有些模糊的理論,也在個案治療中不斷清晰,反復得到印證。這就是我相信客體關係心理學的原因,不是因為他們是大師,而是因為他們的理論和我的切身體驗絲絲入扣,讓我更清楚的理解自己,理解來訪者,覺察力不斷提升。

 

最讓我敬仰的是,他們能夠靜下心來,長期和兒童一起工作,追蹤觀察上千對母嬰直至嬰兒成年,從而理解母嬰關係對孩子人格的影響。嬰兒不會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關於嬰兒心理世界的奧秘,是這些前輩們不斷觀察實踐,思考推理得出。注意,他們是觀察母嬰關係,而不是拿嬰兒做科學實驗。為證明自己正確而拿活生生的孩子做科學對照組實驗,這是反人類的行為。精神分析的研究方法本來就不屬於科學,而是現象學範疇。

科學並非上帝,科學只是認識世界的一種工具而已,這個世界如此廣博,尤其是精神世界,科學工具並不能代表全部。

前輩們通過不斷的觀察和治療實踐,發展出客體關係心理學,我理解其宗旨是:主體把自己和客體的關係,內化成主體的內在關係模式,內在關係模式不斷投射出去,會控制主體與其他人的關係。通俗點說,就是父母怎麼對待孩子,決定孩子的性格,孩子的性格又決定孩子的命運。

 

孩子的第一個客體是乳房。越早期的客體,對孩子的影響越大。

同樣,越早期客體關係出問題,越難治療。比如有的女孩會狂吃然後狂吐,這種進食障礙看似好治療,對行為加以矯正,不要吃那麼多,吃完了不要吐就行了唄。但實際上沒有人會內心好好的故意折磨自己,狂吃狂吐表達的是潛意識中對乳房這個客體不確定性的恐懼和憤怒。定點餵奶而不是按需餵奶,也許奶水總量足夠,但嬰兒的感受是,乳房決定自己能否生存,等於整個世界,可它居然是不確定客體,我需要的時候不一定有,這太可怕了。如果嬰兒與乳房的關係長期惡劣,對不確定性的恐懼往往伴隨一生,奠定生命底色的焦慮。

父母不是神,尤其是自己童年很不快樂的人,給孩子愛與自由確實不容易。很多時候,我們通過心理學理論知道最完美的父母應該怎樣,但自己真的做不到。那些已經給孩子造成的傷害,更會讓父母焦慮自責。就算我生養孩子,一樣做不到心理學意義上完美的父母,一樣會給孩子帶來一些痛苦。

 

但我們可以做的是什麼呢?我們可以保持自我覺察,做誠實的父母。

 

當我們自己非常疲憊,不願意抱孩子的時候,誠實地對渴望擁抱的孩子講:“你的需要我看到,你的需要很好,是媽媽自己太累,需要休息。”在這樣的自我觀照下,身心一致得到休息。如果我們不能面對自己的真實感受,使用某些說法合理化自己的行為,就會相信“總抱孩子會把孩子慣壞”,“孩子在用哭泣使壞,威脅自己,不能輕易滿足它們”。

孩子天然流動的能量從小被貼上負性標籤,定義成各種問題行為,孩子的內心於是分裂,心理創傷就這樣種下。

如果夜奶讓媽媽疲憊不堪,可以請人幫忙,暫時不夜奶,讓媽媽好好休息。我的來訪者中有幾個也是這樣的問題,因為自己身體本來就很弱,而且心理創傷巨大,夜奶無論對媽媽的身心都是艱難考驗。我陪伴媽媽們,不斷細緻體驗自己的感受,讓各種情緒流動,得以觀照。



尊重和呵護自己的身體,不用完美媽媽的標準要求自己,如果太疲憊就休息,讓別人帶一下,哪怕暫時吃奶粉也可以。這個過程真的不容易,但結果下來,沒有一個媽媽刻意訓練戒斷孩子夜奶,也沒有一個媽媽自己精神崩潰,最終都和孩子越來越協調一致,經常感受到親密育兒的快樂,身心更加強健。

 

當我們因為孩子的某些行為失控責駡孩子,甚至動手打了孩子,可以誠實的對自己說:“這是我內在創傷被啟動,因為內心痛苦而傷害孩子,這是我需要自我覺察和成長的地方,而不是孩子需要我修理。”

 

若我們因為經濟制約無法滿足孩子的某些物質渴望,誠實對孩子講:“你的需要我看到,它很美好,暫時爸媽錢不夠,無法買下它。”從小被及時回應的孩子,2歲左右已經非常好商量,無論是我的個案還是幾十個網友的回饋,均證實這一點(我博客文章中有收錄這些回饋)。有的父母不誠實面對自己,轉而攻擊孩子:你的需要太過分,你不應該提出無理要求。

 

這種事情若經常發生,孩子會深信自己的欲求是可恥的,自己的欲望應該壓抑隱藏,面對世界不敢直接發出自己的聲音,總是縮手縮腳。嚴重的會成為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似乎無欲無求自我坍塌的老好人。

可是,如果父母誠實了,孩子就不會受傷害嗎?

 

首先,誠實的父母,是自我覺察的父母。有自我覺察的人,會不斷成長變化,“傷害”孩子的事情會越來越少,與孩子之間彼此的理解和接納,會越來越多。 其次,人總是無法避免要經歷喜怒哀樂。渴望擁抱沒有得到,孩子會經驗到悲傷等情緒。情緒本身並不傷人,它會升起,也會消失,是個自然流動的過程。只有情緒的天然流動被不斷阻塞,才會固結在體內形成心理創傷。比如父母否認孩子的真實感受,把各種衝突說成是孩子的錯,甚至禁止孩子表達情緒,造成孩子意識和潛意識的分裂,這才形成心理創傷。 心理創傷是過去的事件造成,但過去發生的一切不會改變,也不用改變。心理治療的重要功能,是把潛意識的感受意識化,讓潛意識的感受被意識承認,二者逐漸合一,不再分裂,創傷就已經彌合。所以,誠實的父母,是不扭曲孩子感受的父母。一切本無常,不扭曲分裂,就會自然療癒。

文章標籤

Ta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生命的自由,來源於意識維度的提升--梁冬對話劉丰

 LINE_P20170112_084937515  

 

劉丰教授把量子力學等前沿科學,與中國傳統哲學、佛教理論等融為一爐,提出: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提升我們的維度。

 

這個備受追捧的前鳳凰衛視主持人梁冬,帶來的《生命》訪談節目視頻,簡直腦洞大開,刷新了整個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宗教觀……希望能帶給你全新的體驗!

 

看待世界的維度不同,你的認知度和自由度就不同,也就是說,生命的自由來自於意識維度的提升。

在很多宗教裡面,都有很多修行方法,大部分修煉讓我們做的事兒只有三個字:去雜念。比如印度的瑜珈,佛教禪宗的禪定……通過修行,一層一層把你的三維的相拿掉,當你把最後一個三維的相拿掉之後你得四維智慧了,我們就能獲得更高的智慧“直覺”了。(劉丰教授)

 

準備好我們一起來一場從零維空間到十維空間的旅程吧!

 

零維

我們先從一個點開始講起。這個點沒有大小、沒有維度。它只是被想像出來的、作為標誌一個位置的點,它什麼也沒有,空間、時間通通不存在。這就是零維度。

 

一維空間

零維已經存在了一個點,我們再畫一個點,兩點之間連一條線。當當當!一維空間就這樣誕生了!我們創造了空間!

一維空間只有長度,沒有寬度和深度。

 

二維空間

我們擁有了一條線,也就是擁有了一維空間。如何升級到二維呢?很簡單,再畫一條線,穿過原先的這條線,於是就有了二維空間,二維空間裡的物體有寬度和長度,但是沒有深度。

 

在紙上畫一個長方形,長方形內部就是一個二維空間。

為了方便後面理解更高維度的空間,我們用兩條相交的線段來表示二維空間。

 

現在我們來想像一下二維世界裡的生物。因為二維空間沒有深度(也可以理解成厚度),只有長度與寬度,我們就可以將它理解成“紙片人”,就如同是撲克牌K.Q.J裡的畫像。

 

因為維度的局限,二維生物只能看到二維的形狀。如果讓它去看一個三維的球體,那麼它只能看到的是這個球體的截面,也就是一個圓。

 

三維空間

一維數軸,二維平面,三維立體,這是我們初中學的常識。而人類是三維生物,活在四維空間裡。

三維空間有長度、寬度與高度。

 

假設我們有一張報紙,上面有一隻螞蟻,我們姑且把螞蟻君看作是“二維生物”。我們做二維的紙面上移動,如果要讓他從紙的一邊爬到另一邊,則螞蟻君需要走過整個紙張。

 

但是如果我們把這張紙卷起來呢?成為一個圓柱,一個三維的物體。這時螞蟻君只需要走過接縫的位置,就到達了目的地。(對了!這就是傳說中的蟲洞)換句話說,把二維空間彎曲,就得到了三維空間。

 

螞蟻從A點消失,B點出現:捲曲產生新的維度!

 

好了,下面開始進入燒腦階段。

 

四維空間

四維比三維多一維,它就是時間!

想像一下,左邊有一個1分鐘之前的我,右邊則是現在我,將這“兩個我”看成兩個點 ,穿過他們連線,它就是四維空間裡的線。於是,四維空間出現了!

 

如同上文提到的,二維生物只能看到三維物體的截面一樣,我們作為三維生物,也只能看到四維空間的截面。所以我們看不到過去,看不到未來,只能看到此時此刻的世界。

然而,四維生物可以看到未來,但是無法改變未來。如同《大話西遊3》,紫霞通過月光寶盒看到了結局,但是卻無法改變結局。

也有人形象的比喻:

一維空間是植物,它看不到螞蟻;

二維空間是螞蟻,它看不到人類;

三維空間是人類,人看不到鬼;

四維空間是鬼,鬼能看到人,

但無法變回人去改變過去和未來。

 

五維空間

首先我們要明確一點,低維度生物不能意識到高維度空間發生的事情。我們從出生到現在,都感覺自己在同一個空間裡。我們常說“隨著時間的推移”,其實就是沿著時間線向前,這條時間線就是四維空間裡的那條線,換句話說,三維的我們沿著四維空間裡的時間線向前走。

 

假如我們是四維空間生物,我們就可以看到過去、現在、將來各個時段的我們自己。但是,時間線只有一條。現在,在四維這條時間線的基礎上,我再加一條時間線和這條時間線交叉,五維空間就出現了!

 

比如說:你從出生,然後讀初中,到大學畢業參加工作,現在是一名經理,那麼四維空間裡你只能看到出生到成為經理的這條時間線上的你。

 

但是,假設你初中畢業去學烹飪,現在是一名廚師。那麼這就是另一條時間線上的你。

 

在五維空間中,你可以看到成為經理的你,也可以看到成為廚師的你。也就是說,五維空間,你可以看到你不同選擇下,未來的不同分支。

 

五維生物看到的是四維空間上發生的所有事情,看到了一個人的所有選擇、以及這些所帶來的所有結果。所以可以沿著四維移動,改變四維的選擇,讓它向著想要的結果行進。但必須得等待這個行進的過程,無法直接到達結果。

 

六維空間

如果說四維空間是三維加時間,現在四到六維度裡,多出來的維度就是一到三維的時間;四維裡時間是一維的;五維裡時間是二維的;六維裡時間是三維的。

 

還是拿“經理的你”和“廚師的你”舉例子:廚師的你感覺日子很艱辛,每天油煙嗆人,你想成為經理,安安靜靜在辦公室裡坐著。怎麼辦?

 

在五維空間中,你可以穿越到你初中畢業的時候,告訴以前的你,一定要繼續讀書,上高中,考大學,做白領。不過這很費力,而且風險很大,初中畢業的你需要作出不同的選擇,每一種選擇都會產生一個新的時間線,一個不同版本的未來。

 

還記得二維空間中螞蟻君和報紙麼?彎曲一個空間產生一個新的維度。現在,我們直接把五維空間彎曲,產生六維空間。

在五維空間任何一個改變都可能帶來無數新的結果,你無法確保你回到過去所做的改變能夠朝著你的理想的結果前進,因為五維空間的改變需要時間的等待。但是在六維空間,你不用等待時間流逝,你可以直接到達結果。

 

你回到“初中到你”,直接選擇“經理的你”這條時間線,然後成為“經理的你”。

 

七維空間

還是那個例子,前面提到兩個時間線:經理與廚師。初中畢業的你,不可能只有這兩種選擇,而是近乎無限。怎麼解釋,你的每一個決定都在塑造出一個特有的你。你可以成為任何一種你。概括地說,初中畢業的你是一個起點,所有的時間線都從這個點向外輻射,數量是無窮大,那麼最後,七維空間裡的一個點,裡面包含著“初中畢業的你”開始的無限種可能。

 

那如果你小學畢業的時候就作出不同的選擇呢?每一個選擇又會塑造一個不同的你;那麼以“小學畢業的你”為開端,就會產生另一個包含著無限時間線的點。將這兩點連成一條線,就是七維空間。

 

八維空間

還記得文章開始時提到的一維的線麼?我們把另外一條線穿過它,就變成了二維空間。同樣的道理,我們來給七維空間升級。

 

還是那個“你”。我們又找到了兩個點,一個是由“大學畢業的你”為開端產生的七維無限點,另一個是由“50歲的你”為開端產生的無限點。將這兩點連線,與上文中那條連接“初中畢業的你無限點和“小學畢業的你”無限點的這條線相交。我們就得到了八維空間!

 

九維空間

講到這裡,你其實可以想像出九維空間是什麼樣了。我們把八維空間理解成那張報紙,平平的。這時螞蟻君又出現了,不過它已經進化成八維空間生物了,給它一樣的任務,要他橫跨整個報紙去目的地,怎麼辦?將報紙再一次卷起來,蟲洞又出現了。螞蟻君順利穿過蟲洞出現在目的地。也就是說,將八維空間繼續捲曲,我們就得到了九維空間!

 

十維空間

回顧上文,從零維到四維,我們經歷了點、線、面、體這個升級流程。然後四維空間又可以看做一點,充滿著三維空間中所有可能性的連線,這個連線就是時間。

 

從四維到八維,我們又經歷了點、線、面、體的升級流程。八維的點,充滿著七維空間中所有可能性的連線。

 

八維空間繼續升級。還是那個“你”,以八維空間的點為起始,我們必須想出所有的可能,每一種可能都與八維的這個點相連,最後,我們得到十維空間裡的一個點,充滿著九維空間中所有可能性的連線。

 

還能再升級麼?不能了,在十維空間中,我們找不到任何一個空間可以再劃出一個點,因為,十維空間就是一個點!

 

它包含著所有的宇宙、所有的可能性、所有的時間線、所有的所有...........

 

 

劉豐,中國林業生態發展促進會戰略發展研究院院長,有著7年的矽谷高科技公司高層管理經驗(美國Oplink公司核心成員之一),參與公司創業、成長、上市、發展的全過程,熟悉西方企業的管理文化。 6年的高科技產業顧問經驗(美國GOC顧問公司總裁),參與並主導多家高科技公司在中國創立產業基地,融合東西方企業文化為不同企業規劃適應現在與未來的企業文化。劉豐老師在30多年的廣義時空能量學研究與應用中,全然開放的深入有緣進入的所有智慧法門和修煉團體,本著求同尊異的基本理念,用科學邏輯解讀人類各類智慧系統。為不同背景的人們啟發人生的智慧。

 

 

 

文章標籤

Ta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轉載~  震驚!! 科學家發現了天堂、地獄

2016-11-09 

 

 1386656984-4116775328  

天堂存在嗎?地獄存在嗎?古往今來的諸多信仰者對此堅信不疑,他們相信行善者在死後將升入天堂,而行惡者將被打入地獄,接受各種刑罰。14世紀義大利詩人但丁的《神曲》就描述了從地獄到天堂的歷程。與虔信者相反,還有不少人打著科學的旗號否認天堂和地獄的存在。他們認為科學沒有證明的,就不能確認其是存在的。然而,如果科學發現天堂和地獄的確是真實的存在呢?

 

1994年2月8日,美國世界新聞週刊(Weekly World News)刊登了一張照片,這張由哈勃太空望遠鏡攝於1993年12月26日的照片清楚的顯示出,在茫茫的夜空當中有一大片璀璨無比的城市,這就是人們努力尋找的“天國世界”。據說,這張照片只是傳回的照片中的幾百分之一。

 

女研究員梅森博士引述美國航天局內部專家的話,表示那片城市絕對是天國:“因為就我們所知,人體生命是不可能存在於一個冰冷的、沒有空氣的太空中。”相信神存在的梅森博士說:“我們發現的是上帝居住的地方。”

 

梅森博士認為,拍攝到神的世界決不是偶然的:“歪打正著,超級好運之下,美國航天局哈勃望遠鏡瞄準了特定的地點、在特定的時間裡,拍攝到了這些照片。我沒有特定的宗教信仰,但是我並不懷疑是有某人或某事在影響著,讓哈勃望遠鏡對準了某一個特定的太空位置。”“宇宙那麼廣闊,所有地方都是美國航天局可以拍攝探索的物件,為何會偏偏選中那裡呢?肯定是有生命操控這件事情。”

 psb (4)  

美國航天局的專家證實,此圖片引起了美國前總統克林頓和副總統戈爾的興趣,他們要求每日提出簡報。此外,美國航天局還曾應教皇約翰保羅二世的要求,將照片傳給他。由於美國航天局拒絕對照片報導做出評論,所以梵蒂岡方面亦低調處理保持沉默。

 

顯而易見,美國航天局一直沒有把所發現、所拍攝的宇宙真實告訴給人類,而這些真實的影像很可能改變全人類的思維和信仰。

 psb (1)  

而近期網路流傳的一篇文章,則揭示了蘇聯科學家發現地獄入口的過程。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前蘇聯實施了龐大的大陸科學深鑽工程,據悉,鑽探地點選在人跡罕至的帕欽加地區,在這裡,前蘇聯鑽出了有史以來最深的洞,洞深超過7英里(約12.2公里),並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深部實驗室。

psb (2)  
勘探工作於1970年5月24日開始,終止於1994年。到1983年,該井的鑽探深度已經達到了12,000米,為此,決定停止進一步鑽進。最後的262米是在1983~1993年間進行的,花了整整十年。停止鑽探的官方理由是經費不足,但據內部人員透露,真正的原因是井內有一些超自然的現象出現。鑽井技術人員確信:“根本不存在經費問題;而是由於有‘妖魔’從井底出來,鑽探工作不得不停止進行。”


科學家表示,超過3千米深以後,便有一些讓人難以置信的奇怪現象出現,人們會聽到從鑽孔中傳出人類的嚎叫聲以及尖叫聲。據一家芬蘭報紙報導,一位前蘇聯著名地質學家狄米爾阿撒哥夫博士說,他們在用機器鑽開了9英里深的地洞後,裡面竟然飛出一頭青面獠牙、長有翅膀的怪物。稍後他們將一台收音器送下洞去,收聽到陣陣淒厲悲慘的慘叫聲,仿佛有數不清的人正受到極大的痛苦。而這是無法用科學來進行解釋的。

 

阿撒哥夫博士對此的解釋是:“我過去不相信有天堂或地獄之說,但作為一個科學家,我現在卻不能不確信有地獄存在。不用說,我們都對此種發現感到萬分震驚。但我們都知道所見所聽的,絕不是幻覺,而我們也絕對肯定,我們已打開了地獄之門。”

 

據說,科學家們已將這些哀叫聲用答錄機錄下,以證明他們並非無中生有。

 psb (3)  

柯拉半島的世界超深勘探井,1970年5月24日開始一直到1994年結束,鑽探深度達到了12262米,被譽為繼蘇聯空間站、深海勘探船之後的第三大科研成果,但據說發生了超自然現象,鑽到了地獄的聲音,...

 

不管天堂和地獄的科學發現是否真正證明了神的真實存在,這些發現可能讓那些無神論者“痛苦不堪”。他們或惟有以這並非官方公佈的證據而繼續予以否認。

 

的確,業已探尋到了迥異於人類世界的高級生命的官方機構,如美國宇航局,為何不願將類似的發現和真相公諸于眾呢?事實上,阻撓真相公佈的恰恰是那些惟“科學為絕對真理”的各個領域的權威們。他們曾把特定領域的科學擴張為人類各個領域都必須遵循的範型,從而建立起一種強勢專制的科學意識形態話語。如果顛覆了他們曾經締造的惟科學為尊的世界,他們將該如何自處和掌控這個世界?只是真相可能不會被永遠遮擋,尤其是當那冥冥中的力量在起著主導作用之際。

 

文章標籤

Ta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唐納德•特朗普的心理分析之一 l 引言部分

《特朗普的心理分析》一文根據特朗普性格以及多年的表現,深入分析了這位美國第58位總統的心理,同時對他未來的政策及行動進行預測。

由於篇幅較長,將分五期發佈,分別是:引言、特朗普的氣質、特朗普的精神習慣、特朗普的動機、特朗普的自我認識。

 

images (2)   

2006年,唐納德·特朗普制訂收購蘇格蘭亞伯丁附近門尼莊園(Menie Estate)的計畫,打算將那裡的沙丘和草地改建成高爾夫球場。他與莊園業主湯姆·格林芬(Tom Griffin)在公雞與公牛餐館(Cock & Bull )商談交易事宜。
格林芬回憶說,在談判中特朗普特別強硬,在最小細節上也不願妥協。不過,正如邁克爾·D·安東尼奧(MichaelD’Antonio)在最新出版的特朗普自傳《永不滿足》中描述的那樣,格林芬對那天晚間非常生動的回憶與戲劇理論有關。坐在桌子對面的那位金髮客人仿佛是在倫敦舞臺扮演角色的演員。
“是唐納德·特朗普在扮演唐納德·特朗普,” 格林芬說。真讓人感到有點不真實的感覺。
上世紀90年代末,馬克·辛格爾(Mark Singer)在為《紐約客》雜誌撰寫特朗普簡介時,同樣的感覺也困擾過他。辛格爾想瞭解特朗普不再扮演公共角色時心裡究竟在想什麼。辛格爾問,“您在鏡子前刮鬍子時心裡在想什麼?”辛格爾寫道,特朗普一臉困惑。辛格爾嘗試另一種途徑,希望解開此人演員面具背後的真實面目:“好了,我是在問,您認為您自己是理想的夥伴嗎?”“真的想知道我心目中理想夥伴是什麼樣子?”特朗普答道。“大屁股娘們。”

也許我可以把辛格爾的問題換成:特朗普先生,孤身一人時您到底是什麼樣的人?辛格爾沒有得到回答,但他得到的結論是,這位元會成為電視真人秀明星,之後成為領先的美國總統候選人,最終實現驚人的事情:“一種不為靈魂低吟紛擾的存在。”


辛格爾的評價是否過於尖刻?也許如此,至少在一種意義上是這樣。作為有大腦的社會動物,人類進化了成熟的演員,其生存及再生能力取決於表演品質。我們進入社會,做好了扮演角色並管理留給他人印象的準備,最終的進化目標就是與定義我們為何人的社會組織相處,並走在這些組織的前面。
特朗普似乎極其認識到自己一直在表演的事實,在這方面甚至超過了羅奈爾得·雷根。他從人生中走過,知道自己一直受到關注。如果從本質上講所有人都是社會演員,那麼唐納德·特朗普似乎更是如此——在這一原始意義上講,他是位超人。
在這個競選季節,出現了許許多多有關特朗普的問題——他的平臺、他對多個問題的認識、他煽動性的語言以及他對政治暴力所感到的舒服感。儘管本文涉及這樣一些問題,但核心目標是描繪此人的心理圖畫。他到底是什麼樣的人?其大腦是如何運作?假如當選總統,會如何決策?還有,所有這些顯示,他會成為什麼樣的總統?

在創作這幅圖畫過程中,我會借鑒在性格、發育及社會心理學方面已經得到驗證的思想。自從1910年西格蒙德·佛洛伊德對達芬奇的生活與藝術進行分析後,學者們一直應用心理學透鏡分析名人的生活。以前的許多努力依賴未經檢驗的、非科學的思想。

 


但最近幾年來,心理學家越來越多地應用心理科學方面的工具和概念來揭示名人的生活,本文作者在2011年出版的書中就對小布希進行過分析。大量並迅速增長的研究表明,人們的氣質、特有的動機和目標、對自己的內在認識,是預測人們未來感覺、思想以及行動的有力指數,也可以在解釋其中原因上提供強有力的幫助。
在政治領域,心理學家最近對幾位美國前總統進行了分析,揭示出他們個人性格的基本特徵——譬如外向和自戀——如何構成其獨特的領導風格,如何構成其做出的決定。
儘管一系列的其它因素,例如世界事件與政治現實,決定了政治領導人在任期會做什麼,但彼此差異巨大的個人性格基本傾向也在決定因素之列。

無論按照何種標準衡量,特朗普的個性毫無疑問到了極端,這一點在總統候選人當中是特別罕見的。許多見過他的人——無論是在談判和採訪中,在辯論臺上,還是觀看電視辯論過程中——似乎都認為他令人困惑。


在這篇文章中,我將試圖揭開構成特朗普獨特心理化妝的關鍵氣質、認知風格、動機以及自我意識。
特朗普謝絕本文的採訪,但是他的生活經歷在自己的書籍和演講、傳記資料中以及在新聞報紙中都有詳細的記錄。
作者的目標就是借鑒當今心理科學一些最重要的思想與研究成果,開發一種冷靜及分析性視角,來觀察特朗普。 

 

特朗普的氣質|唐納德•特朗普的心理分析之二

 images  

50年來人類在性格心理學上的實證研究,已經在人類變異的最基本維度方面,達成科學共識。儘管辨別人與人之間的差別有無數種途徑識,但心理科學家已經總結出一種相對簡單的分類法,被廣泛地稱為性格五大模式:
(1)外傾性:愛交際,社會優勢,熱情,尋求回報行為(2)神經質(自戀):焦躁不安,情緒不穩,抑鬱傾向,消極情緒(3)盡責性:勤奮,守紀律,守規則,組織性強(4)宜人性:熱心,關心他人,利他主義,同情心,謙虛(5)開放性:好奇,求異,富有想像力,接受新思想
絕大多數人在任一的因素上的分數都處於中間左右,但有一些人得分則接近某一個極值。研究毫不含糊地表明,外傾性較高與更幸福和社會聯繫更為廣存在聯繫,盡責性較高則預示學業與事業上更為成功,宜人性較高與關係更為深厚相關。
相比之下,神經質過高總是不好,是構成不幸福、不正常的夫妻關係以及大腦健康問題的危險因素。從青少年中年,許多人傾向更有責任心,更平易近人,少了些自戀,但這種變化通常很小:在一個人的人生當中,這五大類性格品質是相當穩定的。
根據以上五大因素,心理學家史蒂夫·J·魯本澤爾(Steven J.Rubenzer)和湯瑪斯·R·法辛格鮑爾(Thomas R. Faschingbauer)與大約120名歷史學家和專家一道,從喬治·華盛頓開始,對美國所有的總統進行了打分。小布希外傾度特別高,卻在經驗開放性上較低,是一位喜歡好奇,智力上比較死板,但卻非常熱情,非常外向的社會演員。奧巴馬相對內向一些,至少對一位總統而言,自戀上低得出奇,他鎮定自若,頭腦冷靜,或許到了成為缺陷的地步。

 

在整個人生中,唐納德·特朗普表現出一種人們預計美國總統絕對不會存在的性格輪廓:沖天高的外傾度與低於極值的宜人性相結合。當然這是我自己的判斷,但我相信觀察特朗普的絕大多數人都贊成這種判斷。在品行特徵方面,沒有任何特別微妙的東西。這裡討論的不是深層、無意識的過程,不是臨床診斷。作為社會演員,我們的表演是要拿出來讓所有人看的。
與小布希、比爾·克林頓(以及名列外傾性所有總統榜首的泰迪·羅斯福)一樣,特朗普以一種外向、精力充沛以及在社交優勢的方式扮演屬於自己的角色。他是一個精力充沛的人——發憤圖強,焦躁不安,無法保持安定。他幾乎可以不用睡覺。在1987年他所著《交易的藝術》一書中,特朗普描述每天都被各種會議和電話占滿。

 

近30年後,他依然一刻不停地與他人互動——在集會上,在訪談中,在社交媒體上。競選進程中的總統候選人永遠處於運動狀態。但似乎沒有任何人像特朗普那樣熱情地擁抱競選,其他任何候選人似乎都沒有那些多的樂趣。這裡選取他的推特文字作為樣本:
4月12日上午3點13分:“哇,了不起的新民調結果-紐約!謝謝你們支持!”4月9日上午4點22分:“伯尼·桑德斯說希拉蕊·克林頓沒有資格當總統。她的決策能力,我可以並駕齊驅。”4月8日上午5點03分:“到紐約了,太棒了。趕緊做留下的許多事情(不要忘記,在競選的同時,我仍然在經營一家大公司),就喜歡這樣!”

4月5日晚上12點25分:“哇,幾乎所有人都退了,《政客》網站一片混亂。消息太好了——記者們不老實,壞透了!”


高的外傾度最主要表現在持續不斷地追求回報。在大腦內多巴胺回路活動的激勵下,高外傾性表演者奮力追求積極的情感經歷,不管這些經歷來自社會認可、名聲還是財富。實際上,高外傾性認識覺得追求過程比真正實現目標更令人滿意。
1987年,芭芭拉·沃特斯特(Barbara Walters)問特朗普是否願意接受委任,不是通過競選擔任美國總統,特朗普說: “不,我相信自己喜歡這種追求。”
特朗普的宜人性比其外傾性更極端,但方向卻截然相反。宜人性可以說是人類世界最珍貴的品格,它與人們所表現的關懷、愛心、溫柔、禮貌和善良的高低程度有關。
特朗普肯定熱愛自己的家庭,據報導他是一位元大方而公允的老闆。甚至還有他會見一位身患癌症將不久人世的男孩的聞名故事。這位男孩喜歡電視節目《學徒》,就想讓特朗普告訴他:“你被解雇了!”特朗普不忍心這樣做,他給男孩一張7000美元的支票,告訴他:“去好好享受你的人生吧。”然而,與外傾性及其它四個品格因素一樣,宜人性關心的是與他人相處,與世界相處的整體風格。
根據對其一生交往的廣泛觀察,這些值得注意的例外與特朗普作為一位特別令人討厭的人物的廣泛社會名聲是背道而馳的。宜人性較低的人往往被描述為冷漠、粗魯、傲慢以及缺乏同情心。如果唐納德·特朗普不在這一性格因素上評分很低,就沒有任何人評分很低的情況。
研究人員將理查·尼克森評為美國最不討人喜歡的總統。然而,與曾經向《紐約時報》專欄作家蓋爾·柯林斯(Gail Collins)寄回她寫的專欄文章,並在她的頭像上畫圈,潦草地寫上“狗臉”字樣的特朗普相比,尼克森還算與人為善。在《永不滿足》一書中,他抱怨女歌手兼演員切爾(Cher)曾說他像“一點狗屎”,還在推特上吹噓:“我一拳就把她的屎打了出來,之後她再也沒有敢說我的任何事情。

在競選集會上,特朗普鼓勵支持者粗暴對待抗議者。“把他們趕出這裡,”他喊道。“我就想給他一巴掌。”從不同情他的記者到政治對手,特朗普稱他的所有對手都“令人噁心”,並把他們當成“失敗者”一筆勾銷。按照真人秀電視節目的標準,特朗普令人討厭的行為也許並不讓人感到震驚。但是,那些希望選民為自己投票的政治候選人卻幾乎不會有這樣的表現。


隨後我們會看到,特朗普的社會野心與攻擊性傾向在他的早年生活中就有證可查。(據他自己敘述,他曾經對二年級音樂老師大打出手,打對方鼻青眼腫。)據上世紀80年代負責曼哈頓特朗普大廈工程建設的副總裁芭芭拉·蕾絲(Barbara Res)講,特朗普性格的情感核心就是憤怒:“說到憤怒,那肯定是真的。他並不做假,”今年2月她對《每日野獸》報說。“他容易發火是事實,這是他的性格。

實際上,憤怒可能是他高外傾性與低宜人性背後起作用的情感,但它也可以激發社交優勢,點燃贏得他人喜愛的欲望。與適當的幽默才能(這種幽默也許是進攻性的)結合一起,憤怒成了特朗普魅力的核心。此外,憤怒滲進了他所有的政治詞語。


假如唐納德·特朗普入住白宮,他會成為什麼樣的決策者?

預計一位總統將採取什麼樣的行動是十分困難的。2000年大選的塵埃落定時,誰會想到小布希有朝一日會先發制人地入侵伊拉克?即便果真有人想到了,我也沒有讀到。如果不發生911事件,布希可能永遠不會找薩達姆的碴。然而,國際事件會一成不變地劫持總統。


奧巴馬所繼承的,是一場災難性的經濟衰退,2010年中期選舉後,他與絕不屈服的共和黨所控制的國會拼命鬥爭。如果這些事件沒有發生,他會做出什麼樣的決策?我們永遠不得而知。
儘管如此,氣質性格特徵依然是觀察總統決策風格的線索。研究顯示,外傾性人士傾向冒重大的風險,而經驗開放性較小的人很少對自己深信的信念提出疑問。小布希以高外傾性和低的經驗開放性的方式執政,容易做出尋求重大回報的大膽決定,並堅信自己所做的決定不會出錯。

筆者在布希心理自傳中認為,入侵伊拉克這類改變遊戲規則的決定,正是他最有可能做出的決定。諸多國際事件打開了入侵時機視窗。布希從自己的終生願望——在擔任總統前就不斷追求的願望,即反對敵人,捍衛自己心愛的父親(可以想想薩達姆·侯賽因)——以及他自己的生活經歷(英雄將自己從壓制力量(想想犯罪與酗酒)中解救出來,恢復了平靜與自由)中獲得了更多的心理肯定。


與布希一樣,特朗普總統可能會為獲得豐厚回報而孤注一擲,而回報就是競選口號說的那樣,讓美國重新偉大。作為房地產開發商,特朗普肯定承擔了很大風險,但在上世紀90年遭受挫折後他的經商風格變得越來越保守。作為承擔巨大風險的結果,他可以(實際上也做麼做)指著市中心的豪華大樓、豪華高爾夫球場以及個人財富(估計達到數十億美元)向別人炫耀。
顯然,所有這些給他帶來了巨大的精神獎勵。不過,風險決策同樣導致四家參與他博彩業及度假業的公司按美國破產法第11條破產。由於沒有布希那種開放性(在這項品質上心理學家給布希評分最低)的負擔,特朗普的決策可能更為靈活和更為實,因而更像克林頓而不像布希:在採取行動之前可能做更多、更認真的觀察。
此外,由於人們認為他比大多數候選人的意識形態色彩都淡薄(政治觀察家注意到,在有些問題上他似乎保守,在另一些問題上則持自由派觀點,在一些問題上無法分辨立場),他可能輕鬆地轉換立場,給與國會和外國領導人進行談判斡旋留下餘地。但總的看來,他不可能回避風險決策,假如這一點得到發揮,將提升他的遺產,為他提供情感上的回報。

 

然而,真正的瘋狂心理牌,是特朗普的宜人性——或者準確地說缺乏宜人性。歷史上從來未曾有過像唐納德·特朗普這樣在公共場合如此一貫而且赤裸裸地不討人喜歡的人物。如果他離尼克森距離最近,我們或許可以預計,特朗普的決策風格會像上世紀70年代早期尼克森和他的國務卿亨利·基辛格在國際事務中所展現出的精明現實政治風格,模擬尼克森政府絲毫不留情面的國內政策。
當需要平衡相對競爭的利益,或者與尼克森時代中國這樣的對手討價還價時,像尼克森這樣宜人性較低的決策者,就不容易被熱烈情感或人道主義衝動而動搖,因而具有一定優勢。在國際事務上,尼克森不屈不饒,務實、冷靜而理智。特朗普似乎具有類似的強硬與戰略實用主義立場,但冷靜與理智看來永遠也不適合他,其原因也許是特朗普的令人討厭似乎受到憤怒情緒的驅動。
在國內政治中,即使按照美國政客的標準,尼克森也被廣泛認為狡猾冷酷,憤世嫉俗與玩弄權術,同情並不是他的強項。這聽上去也很像唐納德·特朗普——除非再填上奔放的外傾性格,無情的表演藝術以及高於實際生活的名人牌子。尼克森永遠不可能填上這些空,特朗普卻可以。
研究表明,宜人性較低的人通常被視為不可信賴。不誠實與欺騙行為將尼克森拉下了馬,也損害了總統體制。一般認為,當今所有政客都會說謊,或者至少會掩飾,但特朗普在這方面似乎達到了極端。PolitiFact(政治真相)網站對2016年總統候選人競選陳述的真實性進行了評估,最近公佈了計算結果。特朗普的話只有2%是真實的,7%近乎真實,15%一半真實,15%近乎虛假,42%虛假,18%是徹頭徹尾的謊言。最後三項加起來(從近乎虛假到徹頭徹尾虛假),特朗普達到75%。而泰德·科魯茲、約翰·凱西、伯尼·桑德斯和希拉蕊·克林頓對應的數字分別是66%、32%、31%和29%。

 

總之,唐納德·特朗普的基本性格品質表明,這樣的總統可能非常容易惹火。可能的結果是一位充滿活力、積極進取但卻疏遠真相的總統。他可以是一位大膽、不及後果而咄咄逼人的決策者,極其渴望得到最強、最高、最耀眼和最令人敬畏的結果,卻從來不多考慮自己將來會留下什麼樣的附帶損害。他倔強、好戰、可畏以及暴躁。
在1824年的總統大選中,安德魯·傑克遜贏得了多數選舉人選票,擊敗了昆西·亞當斯、亨利·克雷和威廉·克勞福德。然而,由於傑克遜並未獲得多數選民選票,選舉最後結果由眾議院投票決定,最終亞當斯占了上風。
後來,亞當斯挑選克雷擔任國務卿。傑克遜的支持者被他們所稱的亞當斯與克雷的“分贓行為”所激怒。他們認為華盛頓權貴層違背了人民的意志。4年後,傑克遜乘著公眾不滿的浪潮取得選舉勝利,標誌著美國歷史上戲劇性的轉捩點。傑克遜是西部農民和拓荒者心愛的英雄,是首位擔任總統的非貴族人士。

 

他是首次邀請普通人參加就職儀式的總統。讓政治精英們憎惡的是,民眾在白宮裡亂踩一通,打碎了盤子和裝飾物。華盛頓內部人士痛斥傑克遜,認為他生活放縱,粗魯而愚蠢。反對派則稱他為傻瓜,自此驢子便成為民主黨的象徵。
1824年,湯瑪斯·傑弗遜在與丹尼爾·韋伯斯特(Daniel Webster )的談話中,將傑克遜描述為“我所瞭解的最不適合擔任美國總統的人,”因為“憤怒時常讓他喘不過氣來”,他是一位元不會用文明方式說話的“危險的人”,一位充滿可怕激情的人。

傑佛遜擔心,外國領導人哪怕最輕微的侮辱都會讓傑克遜宣戰。傑克遜的朋友和敬佩他的同事也害怕他的火爆脾氣。傑克遜一生中決鬥過14次,身上還留著彈片。在總統任期的最後一天,他承認只有兩件事令他感到遺憾:一是一直未能射殺亨利·克雷,二是未把約翰·C·卡爾霍恩(John C. Calhoun)吊死。


與幽默的天賦結合一起,憤怒成了特朗普魅力的核心。
安德魯·傑克遜與唐納德·特朗普相似,並不僅僅因為他們都擁有的好鬥性格以及他們作為華盛頓外界以外人士的地位,還在於這些占支配地位的社會演員與崇拜他們的聽眾之間所創造的勢力——或者更公平地講,對傑克遜來說就是他的政治對手們一直恐懼的那種勢力。
傑克遜具有的煽動能力,讓對手們給他冠以“暴民之王”的外號。他們認為傑克遜是位憤怒的民粹主義者——滿頭亂髮的山民,宣洩著群眾的原始感情。在社會科學界發明威權性格,解釋為專制領袖吸引這一現象的100多年前,傑克遜的批評者感到擔心是,如果受到憤怒暴民鼓動,受人歡迎的強人會採取什麼樣的行動。
二戰期間和二戰以後,心理學家認為威權性格是一種模式的生活態度以及價值觀,其核心是遵守社會傳統規範,將權力賦予那些可以人格化或實施這些規範的人,以及對那些挑戰團體內部規範或游離於他們軌道之外人士的反感(甚至達到仇恨與攻擊的地步)。
今天,在美國白人當中,威權主義指標分數較高往往與對大範圍“團體外群體”存有偏見聯繫在一起,這些團體外群體包括非裔美國人、外來移民、穆斯林和同性戀者。威權主義還與對人文與藝術的懷疑有關,與認知上的死板、軍國主義情感以及基督教原教旨主義有關。
具有獨裁癖好的個人擔心自己的生活方式受到威脅時,就會轉向那些能夠保證他們安全的強勢領袖,例如唐納德·特朗普。在政治學家馬修·麥克威廉斯(MatthewMacWilliams)最近主導的一項全國調查中,信奉威權主義程度較高成了預測政治上強烈特朗普的唯一指標。特朗普承諾將在墨西哥邊界修建一道牆,杜絕非法移民進入美國,他還抱怨穆斯林和其他外來者,這些都可以滋生這股勢力。
社會心理學家傑西·格林厄姆(Jesse Graham )注意到,特朗普訴諸於一種古老的對道德敗壞的恐懼,這種恐懼將團體以外的人比作寄生蟲、毒藥和其它不純潔的東西。特朗普對細菌表現出的憎惡感,他似乎對體液,尤其是婦女的體液感到噁心,也許這並非心理上的巧合。他有句名言,說“福克斯新聞”主持人梅金·凱利“身上到處往外流血”,還反復說希拉蕊·克林頓在民主黨辯論期間上衛生間“令人噁心。”噁心是對不潔東西的主要反應。特朗普每天感受到的噁心事似乎比大多數人都多,或者至少說他就是這樣。

專制的使命就是確保團體內人員安全、純潔與善良——讓好的東西進來,壞的東西出去。18世紀20年代,在喬治亞與其它邊疆地區居住的白人生活在對美國印第安部落不斷的恐怖之中。他們對聯邦政府未能保護他們免除他們認為的致命威脅和腐敗蔓延而感到憤恨。為了應對這些恐懼,傑克遜總統力推通過印第安人遷移法案,最終導致45000美國印第安人被強行遷移。至少有4000個切諾基人死在從喬治亞州到奧克拉荷馬州的“淚水小道”上。


美國的威權主義思潮也許可以解釋為什麼這位曾三次結婚、滿嘴髒話的特朗普卻對基督教福音派白人具有吸引力。小傑裡·福爾維爾(Jerry FalwellJr.)今年二月在《紐約時報》寫道,“如果ISIS炸毀我們的一些城市,或者我們的邊界得不到設防,所有的社會問題——傳統家庭價值與墮胎——都變得毫無意義。
”普通的基督教福音派大眾“正在努力拯救這個國家,”福爾維爾說。在基督教福音派信眾中,得到“拯救”取得了特殊的共鳴——當然不但是從罪惡和被詛咒中,而且是從危險而腐敗的世界存在的威脅與不潔中被拯救出來。
特朗普訴諸於一種古老的對道德敗壞的恐懼,這種恐懼將團體外人士比作寄生蟲和毒藥。
我和研究助手曾安排威權主義思想比較嚴重、政治上保守的基督教徒想像,如果從來沒有找到宗教信仰,他們的生活(以及眼中的世界)會是什麼樣子,許多人描繪為徹底的混亂——家庭破裂,不忠與仇恨蔓延,城市燃燒以及地獄的最底層。相比之下,同樣虔誠但威權思想較輕的政治自由派基督教徒卻將世界描繪成失去了一切資源,沒有歡樂與滿是陰暗的荒涼世界,就像貧瘠的月球表面。
對於具有威權思想的基督徒來說,一種強烈的信仰——就像一位強有力的領導人一樣——可以把他們從混亂中拯救出來,打壓恐懼與衝突。唐納德·特朗普便是這樣的拯救者,儘管他洋洋自得,罵聲不斷,在墮胎問題上胡說八道。
去年12月,在北卡羅萊納羅利的競選活動中,特朗普反復強調“正在發生某種壞事情”和“真正危險的東西還在繼續”,從而引起了聽眾的恐懼。一位來自弗吉尼亞州的12歲女孩問他:“我真感到害怕,您能為保衛這個國家做點什麼?”
特朗普答道:“您知道嗎,親愛的?你再也不會感到害怕了。他們將感到害怕。”

 

特朗普的精神習慣唐納德•特朗普的心理分析之三

 images (1)  

在《交易的藝術》一書中,特朗普忠告公司高級主管、CEO和其他從事交易的人,要“往想大的,”“利用自己的杠杆”,並永遠“反擊。”進入談判後,一開始時就必須居於堅不可摧的強勢位置。必須展示一種大姿態。“我的目標很高,然後不斷地往前推進,達到我所追求的目標,”他寫道。

 

在特朗普看來,“交易”的概念代表著心理學家們所稱的個人圖式——瞭解彌漫到他的思想那種世界的一種途徑。認知科學研究表明,人們是依靠個人圖式迅速而有效地處理新的社會資訊的。然而,就圖式本身的性質而言,圖式會把人的關注點限定到過去曾經發揮過作用的少數幾種方法之內,但不一定形成彎曲,以包括正在變化著的環境。成功決策的關鍵之一就是了解自己的圖式,以便在需要時予以改變。

 

1990年特朗普出席大西洋城Taj Mahal博彩中心開幕式。與許多外傾性人士一樣,他從氣質上喜歡高風險、高回報的決策。(Mike Derer、美聯社)在蘇格蘭Menie莊園的談判過程中,特朗普向湯姆·格林芬提出一個又一個的古怪要求,在分歧方面,即便在最不起眼的問題上都要拼命討價還價。他從來沒有停止過戰鬥。

 

有時候,達成交易的部分工作就是詆毀競爭對手,”特朗普寫道。當地居民拒絕向特朗普出售建高爾夫球場所需的土地時,他就在《大衛·萊特曼的晚間秀》節目上和報紙上諷刺他們,說當地人是住在“令人噁心”窩棚裡的鄉巴佬。

 

正如D·安東尼奧在《永不滿足》中詳細敘述的那樣,特朗普的攻擊引起大不列顛島數百萬人的對抗,還造就了一部強烈批評特朗普的獲獎紀錄片(《你被特朗普耍了》),並讓一位名叫邁克爾·福布斯(Michael Forbes)的當地農民兼牧民成為民族英雄。

 

福布斯在自己的穀倉上塗上“不要高爾夫球場”的標語,還告訴特朗普:“把你的金錢扔進你的屁股去吧。”之後,在蘇格蘭獎格蘭菲迪士精神(the GlenfiddichSpirit of Scotland)大獎中獲得2012年最高蘇格蘭榮譽獎。(儘管如此,特朗普的高爾夫球場仍然于同年竣工。他承諾球場建設將為亞伯丁地區創造1200個永久性工作崗位,但到目前為止,記錄在案的只有大約200名)

 

特朗普對成功交易的建議還包括一些對抗性不大的策略:“保護不利方面(預測什麼地方可以出錯)”“讓自己的選擇最大化”,“瞭解市場”,“傳播消息”以及“獲得樂趣”等等。

 

他說,作為總統,他會與中國談判達成更好的貿易協定,與製藥企業與醫院談判,確保得到更好的醫保體制,強迫墨西哥同意自費修建邊界牆壁的協議。在大選中他常說,為了達成對美國人有利的交易,他會直接拿起電話找人——例如一家要將公司遷往墨西哥的公司的CEO——來談。

 

特朗普關注個人關係以及一對一的談判,尊重的是一種莊重的政治傳統。例如,上世紀60年代林頓·B·詹森推動通過民權立法以及其它社會福利計畫,其成功的因素之一就是他在勸說國會議員方面所具有的非凡專業能力。相比之下,奧巴馬總統一直因未能做出必要的個人努力,與國會議員個人建立緊密而富有成果的關係而受到指責。

 

儘管如此,達成交易僅是總統職務部分活動的貼切描述,現代的總統職位極為複雜,主要靠個人關係是遠遠不夠的。總統在制度框架內行使職權,而這個框架超越具體人之間的特殊關係,不管具體是個人、國家元首、內閣部長還是國會議員。最富有成效的領袖都能與日常政治上的社會與情感鬥爭保持一定的距離。總統需要始終胸懷大局,平衡相互矛盾的利益,不能在特定關係上有太多的投入。對於美國總統來說,政治不僅僅是個人事務,政治涉及許多方面。

 

特朗普暗示,將採取其它方式來解決總統面臨的錯綜複雜而長期存在的問題。“我會這樣做,”在去年晚些時候發表的競選宣言《殘缺的美國,如何讓美國再次偉大》中他寫道。“在需要採取措施的方面,我要最能幹的人士,我雇請他們去做,放手讓他們去做……不過,我一直關注著他們。”特朗普懂得自己單幹不行:

 

我們存在的許多問題是由多年來的愚蠢決定或者根本沒有決定而造成的,現在已經釀成一場巨大的混亂。假如我能揮動一支魔棒把它們解決掉,我一定會做的。但達成解決方案時有大量不同的聲音——以及利益——必須加以考慮。這樣就涉及邀請人們到一間房子來,就妥協方案進行磋商,直到所有人走出這間房子時在同一份檔上取得一致。”

 

在2016年兩極化嚴重的政治言論中,聽到候選人引用妥協概念並承認需要傾聽不同聲音,這一點真讓人耳目一新。然而,特朗普想像讓一群人在一間屋子裡討論解決辦法,意味著一種更為簡潔,更為獨立的進程,而這種進程超過了政治現實所能容許的範圍。

 

可能的情況是,作為一個其運作需要遠遠超過達成協議的龐大的政府的舵手,特朗普可能是十分合適的——但是,這也需要一整套圖式和技能,而這些圖式和技能似乎並不在特朗普解決問題的習慣方式之列。

特朗普的動機唐納德•特朗普的心理分析之四
下載  

在心理學家看來,評價唐納德·特朗普不用自戀這一詞彙幾乎是不可能的。《名利場》雜誌的一篇文章要求哈佛大學心理學家霍華德·加德納(Howard Gardner)總結特朗普的性格,他立刻答覆:“驚人的自戀。”

 

為此,我們不得不先談一下自戀。

高度自戀在生活中的表現:

第一、誇大成就和天賦,在沒有相應的成就下,期待被看作是最優秀的;

第二、被無限制的成功、權力、才氣、美麗或理想愛情的幻想所迷惑;

第三、相信自己是特別的和唯一的,並相信自己僅能被其他同樣特別的或高地位的人理解,或應該被聯想到與上述的人為一類;

第四、要求過度的讚美;

第五、有特權感,比如,期待特殊的對待或他人對他(她)期待自動的順從;

第六、攫取他人的利益,以達到自己的目的;

第七、缺乏共情的能力,無欲望去認識或認同其他人的情感和需要;

第八、常常嫉妒他人或相信其他人嫉妒自己;

第九、表現出一種高傲自大的行為或態度。

 

主持過多項有關操縱行為研討會的臨床心理學家喬治·西蒙( GeorgeSimon)說,在自戀方面,特朗普“太經典了。

 

我保存他的影視剪輯供研究專題討論會使用,因為沒有這樣再好不過的自戀例子了。不然,我就得雇演員,製作小插圖。他就像一出成真的夢想。”

 

我從自己住的芝加哥密西根大街超北走,常常停下腳步,欣賞特朗普在芝加哥河上修建的時髦大樓。為什麼他將自己的名字用20英寸尺寸印在大樓前頭?幾乎所有人都知道,特朗普把自己的名字放在他所接觸過的幾乎所有東西上——從賭場、牛排到一所教學生如何發財的所謂大學。同時,自我引述充斥著特朗普的演講與談話。

 

1999年夏天,在父親的葬禮上,他站起來講話,談的卻主要是自己。這是他自己一生中最艱難的日子,特朗普一開口便說。他繼而談到弗雷德·特朗普一生最大的成就:養育了一位聞名而傑出的兒子。

格溫達·布雷爾(Gwenda Blair)在特朗普家族三代傳記《特朗普們》一書中寫道:“‘我”、’和‘我的’這樣的單數第一人稱,蓋過了‘他’和‘他的’等第三人稱。其他人都在談論他們對佛雷迪·特朗普的回憶,而(唐納德)卻在說父親(對他的)的支持。”

 

自戀讓人沉醉,在古希臘的傳說中,美少年那喀索斯忘情地愛上了池中自己的倒影,便一頭載進水裡,結果被淹死了。這個故事為現代的自戀概念提供了神學來源,而自戀被認為是過分的自愛,自大的附帶品質和一種優越感。高度自戀的人總是想引起別人的注意。經常而過度的自我引述便是這種性格的突出特點。

 

由於缺乏共情,高度自戀者絲毫不會考慮他人的想法,而將自己的意願以“一廂情願”的方式折射到他人身上。由於相信自己才是唯一的,因而,自己的願望應該馬上完全能夠得以滿足,別人的想法應該超不出自己的想像之中。

 

如一個病人在偶然看到他的心理治療師也會站在馬路邊吃早點時,在後來的治療中他抱怨道:“我萬萬沒想到您作為一個從國外回來的留學人士竟也會和那些平民一樣在馬路邊吃飯!您應該是在西餐廳中聽著優雅的音樂,拿著刀叉蘸著黃油吃麵包。”這類人看人的標準在於是否符合自己的想像。

 

因此,在現實表現出與自己想法存在著差距的情況時,病理性自戀者會逃避現實,遠離人群和社會,或者為內心的“自戀形象”做出出格的行為,如有的連環殺手在殺人後說自己是上帝派來結束這些人的痛苦的。

 

其實,在生活中我們常可見到有類似人格特徵的人,如演員或藝術工作者,他們有高智商和漂亮的外貌,有較好的工作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在公眾場所中有較好的人格評價,但這並不妨礙他們對讚美成癮。這也許是職業使然,或者說,是他們的人格促使他們選擇了職業。

 

研究自戀在唐納德·特朗普人生中扮演的角色,就要超越社會演員的性情品質——超越高度外傾性與低宜人性,超越他決策的個人圖式——探求驅動他的動機。

 

唐納德·特朗普到底想要什麼?他一生中最珍視是什麼樣的目標?

 

具有強烈自戀急切地要求人人愛他們——或者至少羡慕他們,認為他們聰明、強大而英俊,甚至僅僅認為他們符合時代潮流都行。

 

他們生活的根本標準就是推銷自我的偉大,並讓所有人都看得到。“我是棕櫚海灘之王,”在2005年寫《特朗普國家》一書中,特朗普告訴記者Timothy O’Brien 說:名人和富人“紛紛抵達”特朗普專用的棕櫚海灘馬拉拉戈(Mar-a-Lago)莊園。“他們都來用餐,他們都喜歡我,他們都怕我的馬屁。最後離開時,他們說,‘他太可怕了。’可我是國王。”

 

著名心理分析理論家Heinz Kohut認為,神經質(自戀)源於早年生活中鏡像的短缺:父母未生動地真實反映小男孩(或者小女孩)自己尚屬萌芽中的偉岸,造成孩子極度需要別人的肯定與讚揚。

 

因此,一些專家堅持認為,自戀的動機下面掩蓋著一種潛在的不安全感。如果幼年遇到半“凶煞”的爸爸,他會被“半閹割”或叫“不完全閹割”。這種傷害的結果是他長到“半大人”,不服管,總是與工作中同性的人“過不去”,總是想反叛,想證明自己是個“男人”,與同性領導也總是“莫名其妙”地對抗、頂撞。總之,他要吹噓自己有多麼厲害,但同時又內心很自卑。

 

但另有一些人認為,某些形式的自戀並不一定是需要補償的,甚至也不是什麼不成熟的表現。

 

根據這種觀點,我在個人記錄中找不到任何證據說明唐納德·特朗普經歷過除與父母親情之外的任何東西。特朗普這裡的自戀也許反復地追求美化自己,但並不一定是因為童年時存在消極的家庭勢力困擾。

 

相反,他們就是不滿足。父母的讚揚和強烈的鼓勵也許能加強大多數男孩和青年的安全感,對特朗普來說卻是為其旺盛的野心增添了高效燃料。

 

從上小學開始,特朗普就一直想爭第一。在紐約軍校上高中時,他在同學和教職員工中都比較有名,但卻沒有任何親密知己。

 

在《特朗普們》一書中,一位教練和一位敬慕他的同學回憶說,在競爭非常激烈的環境下,特朗普出類拔萃,是最有競爭力的青年。他對超越的需要——例如成為學校裡最佳運動員,籌畫最為野心勃勃的未來職業——讓他不能顯示出親密關係通常需要的那種軟弱和脆弱,因而就可能排斥親密的朋友關係。

 

讀者可能認為,神經質性格是所有渴望成為美國行政總裁人士職業描述中的一部分,但在這種心理構造方面,美國總統的表現似乎千差萬別。

 

在2013年《心理科學》雜誌發表的一篇論文中,行為學家根據作者們所稱的“自大性神經質”性格,對美國所有總統進行打分。

 

林頓·詹森得分最高,接著就是泰迪·羅斯福,安德魯·傑克遜,佛蘭克林·D·羅斯福,約翰·F·甘迺迪,接下來就是尼克森和克林頓,米拉德·菲爾墨(Millard Fillmore)得分最低。

 

將這些評分與總統表現的客觀指數放在一起比較,研究人員發現,對總統而言,神經質是一把雙刃劍。在積極方面,自大式自戀與啟動立法,公共說服力,制定政策議程以及歷史學家所稱的“偉大”聯繫在一起。而在消極方面,則與不道德的行為以及國會彈劾的決議聯繫在一起。

 

只要具有強烈神經質的人不斷有出色表現,在商業、政府、體育和其他許多領域裡,人們會在很大程度上容忍自戀者自私自利及令人討厭的表現。

 

在我看來,在優越性自戀行為方面,史蒂芬·約伯斯與特朗普幾乎不差上下。他辱駡同事、下級和朋友。27歲那年,《時代週刊》雜誌沒有把他選作年度人物,他得知消息後就大喊大叫。2010年iPad面世後,奧巴馬總統辦公廳主任Rahm Emanuel而不是總統本人打來祝賀電話,他就感到沮喪。與特朗普一樣,他基本上不理自己的孩子,有時竟拒絕承認是自己的孩子。

 

心理學研究表明,初次認識時,許多具有強烈神經質的人給人的印象是魅力十足,風趣機智,性格迷人。他們可以在短時間內獲得很高的支持與信任。只要他們一直聰明過人,事業成功——就像約伯斯一樣——他們可以經受著別人的批評並保持崇高地位。然而,自戀者往往很快耗盡人們的喜愛情緒。

 

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對他們以自我為中心的做法,如果不是感到憤怒,就一定感到厭煩。當自戀者開始讓那些曾經為他們而感到頭暈目眩的人失望時,他們墜落的速度就顯得特別快。

 

古諺語說,一驕傲就跌倒。這句話至今也有道理。

 

 

特朗普的自我認識唐納德•特朗普的心理分析之五
images (3)  

美國總統不僅僅是位首席執行官。他是美國人的象徵。總統代表與激勵的大部分權威來自“敘說”。正是主要通過他講述的或人格化的故事,通過別人講述的他的故事,總統才能施行道德力量,並形成對國家有重大意義的遺產。

 

像我們大家一樣,總統也在自己心靈裡創作故事——或者心理學家稱作的敘事認同——向大眾解釋這些故事何以走到現在這樣。這一進程往往是下意識的,涉及有選擇性地重新詮釋過去與想像未來。

 

性格和發育與社會心理學上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人生故事向成年人展示連貫及目的性,以及隨時間推移的持續性。總統有關自己的敘事還可為他們國家認同的看法塗上色彩,影響他們對國家政策以及進步的理解。

 

小布希中年構思出人生故事,這一故事可以追溯到一個酗酒、沒出息的人如何變成自律的聖徒的過程。故事中的關鍵事件,是31歲時決定娶一位堅定的自由主義者為妻,近40歲時皈依福音派基督教,40歲生日後徹底戒酒。通過對自己的罪惡進行贖罪並戒掉酒癮,布希重新找到少年時代在德州梅德蘭成長期間曾經擁有的自製及自由的感覺。

 

他把自己的敘事擴大到他的國家故事,布希相信,引入一種富有同情心的保守主義,美國社會就可以重拾健康的家庭價值以及舊時小鎮生活的體面。在國際方面,布希認為,如果所有地方受壓迫民眾從壓迫者的壓迫中得以解放出來,他們都可以擁有上帝賦予的同樣權力——自決與自由。無論是好是壞,他的救贖敘事為一場旨在推翻獨裁者的外國戰爭提供了正當理由。

 

在《父輩的夢想》一書中,巴拉克·奧巴馬談到自己救贖的經歷,即追求從奴役到解放的進程。當然,奧巴馬本人並未直接經受奴隸制的恐怖或黑人受歧視的侮辱。然而,他想像自己是這份遺產的繼承者,而這份遺產就是為奧巴馬開闢道路的小馬丁·路德·金及其他人權宣導者從耶和華到摩西的苦難經歷。他的故事是崛起的進步主義敘事,反映了這個國家走向平等與自由的進程——正向他描述的那樣,歷史向正義彎曲的長長弧線。31歲娶蜜雪兒·羅賓遜為妻時,奧巴馬已經把自己看成這個宏大的敘事中的主人翁。

 

唐納德·特朗普的情況如何?他在心中構建了自己何以成為今日的什麼樣的敘事?我們從中能夠找到一個令人信服的美國故事的靈感嗎?

 

1987年,特朗普和父親弗雷德、弟媳布萊恩和弟弟羅伯特在一起。特朗普小時,父親就鼓勵他成為一名“殺手”,並尋求引導他的好鬥性。

 

我們的敘事身份通常以我們對童年的最早記憶開始。這種遙遠的記憶並不能忠實地重新演繹過去實際發生的,而更像我們想像中世界過去那個樣子的神話般表演。

 

布希最早的回憶就是天真、自由以及在西德克薩斯平原地區成長的美好時光。對奧巴馬而言,則是對自己在世界中所處地位的神奇及模糊感。

 

唐納德·特朗普生長在上世紀50年代一個富裕的家庭,母親專心之至地照看孩子,父親則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在皇后區牙買加莊園(Jamaica Estates)自己家的大廈前面,停放著父親的凱迪拉克和母親的羅伊斯(Rolls-Royce)車。特朗普家的五個孩子——唐納德是第四個——享受著美好的家庭環境,父母愛著孩子,孩子們彼此之間充滿了愛。

 

然而,今天在唐納德·特朗普所講故事的第一章裡,他所表達的根本不是布希那種溫柔的懷舊情結或者奧巴馬的好奇心,而是浸透了危險感和強硬需要:這個世界是不可信任的。

 

在皇后區和布魯克林,弗雷德·特朗普通過建設、擁有並管理公寓設施,賺了一大筆錢。週末,他偶然會而帶一兩個孩子去檢查樓房。“在布魯克林那些棘手的地區收取小額租金時,他常常拉我在他的左右,”唐納德在《殘缺的美國》一書中回憶道。“當房東可不是什麼好玩的,必須十分強硬。”

 

一次,唐納德問弗雷德為什麼按門鈴後父親總是站在租戶大門的旁邊。“因為有時他們會從門中間直接開槍,”父親回答說。弗雷德的反應也許屬於誇張,但卻反映出他的世界觀。他培訓兒子們一定要成為強硬的競爭者,因為他自己的經驗告訴他,如果時常不警惕,態度不兇猛,在商業上就無法生存。弗雷德在強硬態度上的教訓賦予兒子唐納德天生好鬥的氣質。“在昆士長大,我成了個十分堅強的孩子,”特朗普寫道。“我想成為社區最堅強的孩子。”

 

弗雷德讚揚唐納德的強硬,並鼓勵他成為一名“殺手”,但他並不熱衷於少年犯罪的前景。他決定送13歲的兒子去軍事學校上學,目的就是讓他講好鬥與紀律結合在一起。這樣的決定是在唐納德和朋友一起乘坐地鐵去曼哈頓購買彈簧小刀之後做出的。

 

正如特朗普幾十年後所說的那樣,紐約軍事學校是個“非常非常嚴酷的地方,到處都是前軍士教官。”教導員“常常把你的屎尿都能打出來;那些傢伙真粗野。”

 

軍事學校強化了特朗普從父親那裡學到的強烈的工作道德以及紀律感,他學會了如何對付那幫好鬥的人,例如是他的令人恐怖的壘球教練希歐多爾·道比爾斯(Theodore Dobias):

我所做的,基本上就是轉達我尊重他的權威,但他不得恐嚇我。這種微妙的平衡,像許多強者一樣,如果覺察出對方軟弱,道比爾斯就會胡作非為。相反,如果他覺得你很強但卻不想去挫傷他,他對待你就如同一位真正的男人。

 

特朗普牢記從自己父親以及學校老師學得到的教益:世界是個危險的地方,你必須做好戰鬥的準備。

 

到那時為止特朗普所經受的最大悲劇又強化了這種想法——哥哥43歲英年早逝。弗雷迪·特朗普從未在父親創造的競爭環境下茁壯成長。布雷爾在《特朗普們》一書中描述佛雷迪“甜蜜小人物的味道太濃,是位多愁善感卻十分可愛的失敗者,”弗雷迪在家族企業方面未能給父親留下很深印象,最後當了飛行員。酗酒造成他過早離世。從來不喝酒的唐納德很愛哥哥,哥哥去世讓他十分悲傷。“佛雷迪根本不是一名‘殺手’”,他得出結論說。

 

在1981年《人物》雜誌的採訪中,特朗普親口說,他人生敘事的基本背景是,“人是動物中最兇殘的,生活就是一系列的戰鬥,結果不是贏就是輸。”這個故事中的主人翁就像20世紀偉大學者和心理分析家卡爾·榮格(Carl Jung )在神話和民謠中找到的戰士原型。

 

榮格說,這種戰士的最大才能就是勇氣、紀律和技能,其核心生活目標就是為重要的東西而戰鬥;對一個問題的典型反應就是消滅它,或者就是擊敗它;其最大的恐懼就是軟弱或無能。這種戰士的最大危險在於,他會在其他人當中煽動毫無道理的暴力,並把這種暴力帶在自己身上。

 

特朗普熱愛拳擊和橄欖球,他還曾經擁有過一支橄欖球隊。在電視真人秀節目《學徒》的開篇部分,他歡迎電視觀眾進入殘酷無情的達爾文世界。

 

紐約。我的城市。全球經濟的車輪在這裡從來沒有停下腳步。這是具有無以倫比巨大實力與目標的混凝土都市,推動著商業世界。曼哈頓是個充滿挑戰的地方。這個島嶼就是一個真正的叢林。一不小心,你就會被吃掉、爵碎,然後被吐出來,但如果你拼命工作,你真的就會取得成功,我是說真正的成功。

 

這裡所講的在很大程度上並非賺錢。特朗普寫道:“對我來首,金錢從來不是大的動機,除非作為一種保留得分的手段。”這樁故事講的是出人頭地,名列前茅。

 

唐納德·特朗普承諾,作為總統,他要讓美國重新偉大。在《傷殘的美國》一書中他說,走向勝利的第一步就是擴充武裝力量:“一切從一支堅強的軍事力量開始。我說的是一切。”美國所面臨的敵人比這位英雄在皇后區和曼哈頓對抗的敵人更為可怕。“從來沒有現在這麼危險,”特朗普說。

 

ISIS成員“都是些中世紀的野蠻人,必須予以無情地毫不停頓地追蹤,不管在什麼地方,直到他們中的每一位都死掉。”威脅較小而其好戰姿態一點不少的是我們的經濟競爭對手,例如中國人。他們不停地打壓我們,我們必須擊敗他們。

 

經濟上的勝利是一回事情;發動並贏得真正的戰爭卻是另一回事情。與某些其他候選人相比,特朗普在某些方面似乎不大傾向採用軍事行動。2003年,他強烈地批評小布希入侵伊拉克的決定,還在派遣美國軍隊到敘利亞上表現出謹慎態度。

 

儘管如此,我認為,有充分理由對特朗普在有關美國敵人方面的挑釁語言感到擔心。密執安大學心理學家大衛·溫特爾分析了美國總統的就職演說,結果發現,演說中緊扣權力導向及進攻性意象的總統比那些在演說中不涉及這種意象的總統,更容易將國家引向戰爭。

 

特朗普描述自己人生以及對美國敵人的態度所使用的言辭,毫無疑問是進攻性的。此外,如上所示,特朗普的外傾性與自戀顯示出甘願冒大風險採取行動(即歷史可以記住的行動)的意願。強硬的語言有時可以避免軍事衝突,讓潛在的對手因恐懼而下臺。但好戰的語言也可能在特朗普的支持者當中煽動民族仇恨,刺激特朗普將矛頭對準的敵對國家。

 

在全世界的文化當中,傳統上勇士敘事一直圍繞並為青年人展開。然而,特朗普終生都貫穿著這樣的故事。年近70歲的今天,他依然是一位勇士。回到古代,獲得勝利的青年戰士會得到戰利品——物質獎勵與美女。

 

在那裡特朗普一直是位大贏家。他的整個人生故事可以追溯到上世紀70年代的戰略運籌,80年代的偉大勝利(凱悅大酒店,特朗普大廈等),90年代初期的失敗,同年代後期又捲土重來,以及之後他的品牌與知名度的擴大。在整個過程中,他一直是位為贏得勝利而戰鬥的兇猛戰士。

 

然而,為了什麼樣的更大目標而贏得戰鬥?勝利要獲得的更高獎賞是什麼?

 

故事在這裡似乎失去了聲音。你可以整天聽唐納德·特朗普競選中的註腳,可以閱讀他寫的書籍,可以觀看對他的電視採訪——即使有的話,你也很少看到他在戰鬥中撤退,從前線返回家裡,思考為了贏得勝利而鬥爭的目的到底是什麼——無論是在自己生活中贏取勝利,還是為了美國而贏取勝利。

 

特朗普的勇士形象也許會讓一些美國人相信,他真的有能力讓美國重新偉大,不管這種偉大意味著什麼。但是,與前總統們和特朗普的競爭對手所經歷並展示的敘事相比,他的敘事似乎在主題上並不成熟。

 

儘管競選過程從未著火,但馬科·盧比奧卻講述了一個在移民及文化多元化環境下向社會上層移動的鼓舞人心的故事。

 

泰德·科魯茲吹噓自己版本的霍瑞修·愛爾傑(Horatio Alger )敘事,其意識形態根植於深刻的美國保守主義願景;希拉蕊·克林頓人生旅程的故事,從哥德華特姑娘(Goldwater)到國務卿,講述的是婦女進步——她當選總統具有歷史意義;伯尼·桑德斯傳播的是一種進步主義的自由派政治敘事,民主黨人可以追溯到上世紀60年代,反映在他的自傳和他的政治立場上。

 

可以肯定地講,所有候選人都是希望能夠獲勝的戰士,都想讓美國偉大(再次偉大)。但他們的人生故事告訴了美國人他們為之奮戰的目標以及他們贏得勝利所具有的意義。

 

特朗普從來沒有忘記父親的教導:世界是個危險的地方,必須做好戰鬥的準備。

 

勝利賦予特朗普的生活以清晰與目的。作為共和黨的總統提名,他一定十分珍視另一場巨大勝利的前景。然而,人們可以從他的敘事中能夠得到什麼樣的治理原則?當競選結束,作為美國總統面臨更為模糊的挑戰時,這樣的故事能夠提供什麼樣的指導?

 

唐納德·特朗普有關自己以及美國的故事,幾乎無法告訴我們他當選總統後會幹些什麼,會遵循什麼樣的治理哲學,會為這個國家以及整個世界列出什麼樣的議程,他會把自己的精力和憤怒引向何處?更重要的是,在同樣的問題上,唐納德·特朗普能夠告訴自己卻少的可憐。

 

近2世紀前,安德魯·傑克遜總統顯示出我們今天可以在唐納德·特朗普身上可以看到的許多心理特徵——外傾性、社交支配型、火爆脾氣、自戀陰影、民粹主義的威權訴求。

 

傑克遜曾經是,現在仍然是美國歷史上富有爭議的人物。但不管怎麼說,湯瑪斯·傑弗遜說傑克遜完全不適合當總統,窒息于自己的憤怒情緒,這似乎是錯誤的。事實上,傑克遜在大幅擴大總統許可權上取得了很大成就,部分原因在於他能夠調節自己的憤怒情感,並在戰略上利用這種憤怒來推動自己的計畫。

 

此外,傑克遜擬人化的敘事,啟發了美國大部份地區,並告訴自己擔任總統要從事的政策議程。他的人生故事對普通人具有吸引力,原因就是傑克遜本人就是普通人——從一貧如洗到美國最為崇高的職位。

 

在早期南部分裂主義的抱怨聲中,傑克遜動員美國人信奉聯邦並為之辛勤工作。貶低者擔心會導致暴徒統治的民粹主義,卻將普通美國人與更為崇高的號召——致力於民主的各州主權統一。

 

親眼見證了18世紀30年代美國生活的法國人蜜雪兒·(Michel Chevalier)寫道,那些敬慕傑克遜並從他的故事中找到自己生活營養和意義的普通群眾“屬於歷史,他們分享著壯麗,他們是一個奇跡時代的插曲,這個時代將一種永恆的記憶饋贈給經濟繁榮,民主即將到來的記憶。”

 

唐納德·特朗普究竟是什麼樣的人?他的演員面具背後隱藏著什麼?

 

除了自戀的動機和不惜一切成本奪取勝利這種補充的個人敘事外,我幾乎找不出更多的東西。特朗普似乎在培育並提煉自己的社會支配角色上投入的太多,以至於沒能為自己的生活或者為美國創造一種有意義的故事留下任何東西。永遠都是唐納德·特朗普在扮演唐納德·特朗普,為取得勝利而戰鬥,卻永遠不知道為了什麼。

 本文內容來自網路,我們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版權屬於原作者,作者:DanP. McAdams ;譯者:ringohan;轉發來自:大西洋月刊。我們對所有資料來源方、原文作者表示由衷地感謝和敬意!

文章標籤

Ta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那些從重男輕女家庭走出的孩子~論愚孝

 t01ddcb0047e4db8e41  

近日新聞爆出:一位重男輕女的奶奶慫恿已育一女的兒子兒媳再生一個孩子,以期抱得孫子,延續香火,然而事與願違,她又得了一個孫女,一想到答應撫養兩個孩子,惱羞成怒之下將新生的孫女殺害了。。。

 

假想:

這家的大孫女漸通人事會有什麼樣的內心創痛?

因為妹妹是女孩就被奶奶殺死了,那我也是女孩,是不是也會被殺

妹妹可以如此輕而易舉的被殺,面對死亡,她能做什麼?我能做什麼?

奶奶養育了我七年,即便如此,她依然是可以殺我的,不是嗎? 

可以想像,她一生都可能被困在掙扎之中:關於信任、關於自我價值、關於存在。。。

 

那麼,是什麼樣的憤怒可以讓人痛下殺手?

 

重男輕女如何傳承?

 

在重男輕女家庭的歷史觀察中,我們會發現:大部分遭遇重男輕女父母的女人一方面承受著創傷,另一方面又會前赴後繼的成為同謀

 

她們中的大部分成為了父母思想最忠誠的捍衛者:比同胞兄弟更多的孝順和供養父母;甚至成年、成家後都被父母捆綁著倒貼同胞兄弟;待到生兒育女,重男輕女像是一道埋在心裡的魔咒一樣被啟動,她們會如同那些年父母虐待她們自己一樣,苛責女兒,寵溺兒子,享受“母憑子貴”信條的榮光或是恥於“生女何用”的輪回。

 

向施虐者認同

 

那些從小被父母輕視的女孩子,

她們被父母灌輸了“女兒無用”的思想,終其一生都找不到自己存在的價值

她們常常被父母索取付出和承擔,以致終身都在用對父母、兄弟付出的方式尋求父母的關注,她們不被愛而不知道如何去愛 ;她們從小就遭受這種思想的迫害,心中積攢著深受其害的創痛和憤怒,待到角色轉變成為母親、奶奶,她們就會不自覺地將內心的憤怒投射給自己的女兒、孫女。

 

就像是從小被父親打大的孩子,他也習得了棍棒孝子的“傳統”,用“打”來實現自己的教育。

同樣是在重男輕女的文化氛圍中,受其傷害較少而備受寵愛的女人,不會成為下一任的施虐者。比如有些地方新婚之時,年老的奶奶們會讓小男孩吃子孫桶裡的喜蛋,寓意生子。雖然她們難免受文化氛圍的感染,但她們的心目中沒有仇恨。所以她們的行為會像是一種傳統的傳承,而少了迫害的味道。


代際間的輪回

 

多年媳婦熬成婆,也是這種道理。

生存是每個生命最基本權利,即便是最親近的人都沒有剝奪其生存權利的自由。

子女小的時候,沒有自主意識和自主能力。照顧者若是順應和尊敬生命本來的價值,待到子女開始擁有生命自主的能力時,父母就放開雙手,順應其分離,孩子就會按照自己內在的樣子成長起來。成長於重男輕女家庭的女孩們一邊深受其害,又一邊向施虐者認同。一方面,她們從小生存的環境如此,她們理所當然,而無法習得任何其他可能;另一方面,她們自己作為女孩的價值被否認,以致成年後也無法看到女兒、孫女的價值。

 

這是一種認同,造成了代際間的輪回

 

 

然而在我國的歷史傳承中,孩子幼年的弱小,彰顯也滿足了父母內在全能自戀的需求,待到子女長大成年,父母依然不願放棄全能的角色感,控制就會蔓延在其他領域:古有君為臣綱、父為子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今有為子女謀劃前程、安排婚姻……為人子女者似乎自備物權屬性,父母具有絕對的控制權,一個不順心是可以痛下殺手的。

 

這些從小自我價值受挫的子女長大成人,他們內在的自戀也會如他們的父母一般,通過控制自己的孩子得以成全和滿足

自古愚忠、愚孝的輪回,一方面說的是,為人子女時自我價值的受損,另一方面說的是,為人父母的全能自戀需要子女自我價值受損為代價的成全

所有的病態,都是為了某種程度的平衡。

 

病態的平衡!

輪回就是病態平衡的重複。

 

事實上並不是所有的女人都選擇了順從和輪回。

面對壓迫,要麼順從,要麼反抗。

然而反抗需要力量,無論是生存能力還是內心掙扎的力量,能夠掙脫依附關係的女人,才能掙脫男尊女卑的禁錮,獲得真正的自由,實現自我價值。

這或許也是發達地區重男輕女現象相對較少的部分原因。

 

  原創 2016-12-06 心盟 

文章標籤

Ta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西醫,中醫,海靈格!

1448869727432  

 

西醫說久炎必癌,中醫認為久虛成癌

人為什麼會虛?

一說到虛,我們就會想到,這個人嫣兒吧唧的,沒有精神。

造成我們體虛的最大原因就是迴圈的不良生活習慣。

當我們生活習慣不好,身體會產生疲憊,而我們始終沒有調節自己的身體,一直處在高壓生活中,身體超負荷了,情緒不穩定了,都會讓我們的身體變得更疲勞,這時候器官功能跟不上,體質越來越虛。

 

虛則寒

人虛的最大表現就是氣血虛,而氣血為陽,身體陽氣不足,就特別容易被寒氣侵體。

這也是為什麼虛弱的人易感冒。

 

寒則濕

人寒的時候,一開始會有感冒生病等急性表現,久而久之,寒氣在身體裡不散去,體內的環境就會濕了。就像我們形容多雨地帶濕一樣的道理。

在致病的風、寒、暑、濕、燥、火這“六淫邪氣”中,中醫最怕濕邪。寒、熱都好辦,寒則溫之,熱則寒之;有風咱就驅風,有燥咱就潤燥,有暑咱就清暑。但濕氣,不是一天就造成的,所以要改善濕性體質就沒那麼容易了。

而濕氣重的人,非常容易發胖。

 

濕則凝

凝,我們聽得比較少,當身體出現“凝”的現象了,就表示,體內的濕氣已經影響了個臟腑功能,各種迴圈和代謝都開始變得緩慢,身體會開始出現酸、痛現象。

 

凝則瘀

瘀從字面上理解可以說是血慢慢凝成塊,我們常說血瘀,就是女人的剋星。

瘀血是死的、不流動的血,就是一堆只會腐爛的垃圾。健康的血液是紅色的,而瘀血顏色發黑,它是凝固的,遇水不化,停留在身體中,只能給血液迴圈帶來障礙,產生病症。瘀血是產生各種疾病的根本原因,不排泄出來,疾病就好不了。

 

瘀則堵

我們可能按著自己的經絡,按著按著就會有阻礙感,並且會很酸痛,那就是經絡堵了。長時間的瘀不清除,就會形成垃圾堵在人體內,後果你就自己想想吧?人體的衰老就是經絡不斷堵塞的過程。

 

堵則瘤

經絡不通,堵住了,一直不去疏通,那就容易形成瘤。 

 

堵在臉上——叫痤瘡

堵在皮膚——叫疙瘩

堵在腿上——叫曲張

堵在粘膜——叫囊腫

堵在甲狀腺——叫結節

堵在乳腺——叫增生

血管堵了——叫微循環障礙

堵在心臟——叫梗

堵在毛細血管——叫瘤

堵在肝臟——叫腫瘤

堵在子宮——叫肌瘤

 

瘤則癌

不論是中醫,還是西醫,但當你真的病了,不會沒有原因。我們通常建議顧客定期做身體,讓自己更瞭解自己的身體。或許在醫生眼裡,你目前沒症狀就是沒病。但可能你的身體是虛了、寒了、濕了、堵了……你自己不注意,亞健康都會變得不健康,所以預防比治療更重要!!

海靈格說道:"我的治療不會令生病的人好轉,特別是那些罹患重大疾病的人們,如果你看過癌症晚期的病人,你就會明白我所說的。我並不知道每個人的命運有何安排,我只是尋找事物背後的秩序,而不是去改變事實,如果我想去改變事實,那麼就不是治療,而是治療師的傲慢。"

"我只可以幫助人們面對他們的命運,甚至面對死亡,幫助他們把治療的力量帶出來。我所能做的是協助當事人與自己家族的力量聯繫上,與更偉大的力量聯繫上,而不是教他們依賴於我。
 真正瞭解自己的時刻到了!讓愛流動,而不是虛、寒、濕、凝、淤堵!!

愛的序位工作室引用制編

Ta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轉載~ 頻率一致就會很輕鬆

劉玲玲

images (40)   

☆ 頻率相一致,指的是與你「內在的自己」振動頻率相一致,無關乎他人。吸引力法則是宇宙中力量最強大的―它掌握一切振動頻率。

☆ 唯一能讓自己感覺快樂的方法,只有使你與內在能量相一致。亦即如我們之前說的,你要讓自己《跟上》那個《更大的自己》。

☆ 內在的自己早已與願望合一 .當你想要超越現狀,要求新的東西時,那個《更大的你》―亦即你《無形》的部分、《本源能量》或《內在的自己》就會變成新願望的振動頻率。

◎頻率一致就會很輕鬆!!

 情緒是絕對指標

☆ 我們所說的頻率相一致,指的是與你「內在的自己」振動頻率相一致,無關乎他人。

聽到我們這樣講,人們有時候會產生疑問,因為好像許多人都認為,問題只出在他人的身上。 他們會說:「難道那些人就不用改變嗎?」

是的,你與別人互動是事實; 而且,人際間的互動關係,也往往是引起不愉快或問題的根源。

☆ 但是去要求他人做改變,並非解決的辦法。

☆ 大部分的人不會為了你,去做任何的改變;他們也不可能一直保持讓你喜歡的樣子。

☆ 唯一能讓自己感覺快樂的方法,只有使你與內在能量相一致。亦即如我們之前說的,你要讓自己「跟上」那個「更大的自己」。

比如說,你正在享受美好的一天; 睡得飽、吃得好、做著讓自己快樂的事――此時,有個你很關心的人走了進來,他有了困難。

不只如此,他還認為你應該幫他解決這個問題。

這人可能是你的另一半、孩子、員工、客戶、朋友,甚至是你不認識的人。

現在假設,這個人是你疼愛的員工,他與其他你同樣關愛的員工們,發生了相處上的問題。

你保持禮貌的聽著,心裏急著在找尋解決的辦法·····在聆聽這些問題的時候,你發覺自己與這問題,產生了一種關係。

但是當你知道,自己實在是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知識,來找到足以解決問題的辦法時,你開始覺得受不了了。

你想搜集資訊――也許是透過和其他當事人的對話,來瞭解問題的狀況―然而,當你開始採取行動、在政策或行為上做出檢討及改善建議時,你還是會感覺不好。

聽得越多,與越多人討論這個情況,你只會感到越加無力;

因為你會發現這像是無底洞,根本無法理清事實的真相。 就算你可以快刀斬亂麻(如果這真的是你的員工,你也許會全部開除,換一批聽話的新人),但你還是會覺得這樣做並不是辦法。

☆ 雖然這種時候,你通常不會有所察覺,但其實眼前正是一個「擴展生命」的大好機會,因為在這不愉快的混亂中,你會產生新的願望。

☆ 隨著這個狀況出現,你明白自己不要什麼,此時,你會將自己想要的願望發射出去,而無形界中的那個「更大的你」,就會變成與新願望相符合的振動頻率。

你現在所感受到的不愉快,表面上好像是因為員工的抱怨所引起.

其實是你覺得當下狀況不對勁的想法,與「內在的自己」的新願望有所落差所致。 現在,你的振動頻率處於不一致的狀態。

當振動頻率不一致的時候,是無法產生真正解決問題的行動的。

在不一致的頻率狀態中,產生不出有效的行動、言語,甚至也無法產生有效的思維、概念。

事實上,這種狀態所產生出來的一切,只會讓事情變得更糟。

如果我們是你,我們只會盡一切努力,求一個結果:我們會想辦法―用任何方法―讓自己快樂起來。

我們會盡最大的力量,找出轉化情緒的辦法。

☆ 因為只要發現情緒轉化的方法,你就走在與能量一致的路上。

隨順生命之流.

想像有一艘獨木舟,裏頭放著船槳,你坐著它進入河流。

然後,你用盡力氣劃著船槳,刻意要逆流而行。 看見你奮力向上劃的時候,我們問道:「何不讓你的獨木舟順流前進呢?」

大多數人會回答說:「順流前進?這樣太偷懶了吧!」

可是,你能逆流劃多久?我們問。 「不太確定,大多數人會這麼回答。不過,我非得要試,看看能劃多久。」

     如果我們繼續問下去,多數人會這麼解釋道:「這裏的每個人都這樣啊」、「我母親、還有我的外祖母,她們也都是這麼做的」、

「任何有出息的人,都是逆流勤勉工作的」、「所有的獎品跟紀念碑,都在表揚那些逆流而上、堅強不屈的人。」

「至少,」人們常常還會補上一句,「當我們為這些孜孜不倦的人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甚至還有可能會名留青史呢。」

我們觀察到,人們越來越懂得如何對抗水流,肌肉更發達,船身更流暢,船槳也越做越好。

通常,我們會很有耐心的,聆聽人們種種堅持逆流而行的理由。

但我們要解釋一件最重要的是:逆流得不到你想要的任何東西!

我們之所以如此肯定――逆流得不到你想要的東西――是因為我們瞭解這條生命之流。

☆ 我們瞭解它的源頭、清楚明白它如何從一條涓涓的細流,變成澎湃洶湧的大河。

☆ 我們認識這條生命之流,瞭解為什麼它會如此流動;也知道如果你順流前進的話,它會帶你到哪兒去。

☆ 這一條「生命之河」(Stream of Life)早在你擁有肉身之前,它就在流動了。

☆ 從無形界的觀點來看,當你發出意圖,決定「穿上肉身」來到這世界,你就為這生命的激流增加一注水流。

☆ 如今,焦點已轉向肉身的你,仍然藉由篩檢生命經驗―從明白自己不要什麼,自然的發出「想要」什麼的願望―繼續為這股生命之流注入更多的活水。

☆ 因此,隨著你發出的每個願望,不論它是大、是小,都會促進生命之河的流動。

每當你想要超越現狀,「無形界的你」就會隨著你所發出的願望,成為你想要的振動頻率;

☆ 你的每個疑問,都會形成一個答案,你的「內在的自己」也會隨即將焦點轉向它。

☆ 你遇到的每個狀況,都會出現解決之道;你「內在的自己」不只會將焦點轉向解決之道,還會和它的頻率合而為一。

☆☆ 如果你願意隨著「生命之流」順流而行,這股激流將會帶領你實現生命中的一切夢想.

☆ 因為一切早已具足,它們就在你的「頻率暫存區」裏頭,只等待著你流向它。

內在的自己早已與願望合一.

☆ 當你想要超越現狀,要求新的東西時,那個「更大的你」―亦即你「無形」的部分、「本源能量」或「內在的自己」―就會變成新願望的振動頻率。

☆ 先前我們曾經說過,你的生命會不斷的演進,隨著你發出的新願望,你「內在的自己」就會成為那個「擴大後的你」(expanded you)。

☆ 吸引力法則是宇宙中力量最強大的――它掌握一切振動頻率。

☆☆ 一切萬物―包括看到的或沒看到的、具體的或不可見的、電子狀態或物質狀態的、有形的或無形的―都被這強大的宇宙法則影響和主宰。

☆☆ 簡單的說,這法則談的就是:本質相同的,就會互相吸引。

不論是從電子物理理論中獲得科學的證據,或是發現自己對事物的慣性想法,確實會造成「境由心生」的事實;

☆ 許多人都從自身的經驗中,察覺到這個強大法則的存在。

本書所要回答的「大哉問」是:你――這個肉身形式的你――與「擴大後的你」之間的關係是什麼? 還有,你是否讓現在的你跟上「擴大後的你」的振動頻率?

 

文章標籤

Ta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轉載~  顯化高我的22個跡象

劉玲玲

 images (31)

★現實的全息性在你之內編碼,你能感受到一切事物的相互關聯。我們生活在一個多維的矩陣中,此點對你顯而易見,你擁有多維的剖析能力。

★基因啟動是通過啟動與高我接通的基因鏈條,來累積你場中光的過程。你至少有12串基因鏈條範本,連通意識的12個維度。基因啟動是精神揚升和高我顯化的關鍵。啟動基因的一個益處是,它能顯化無條件愛自己的狀態。你不再需要從他人那裏吸取愛,你看到自己處於愛的無限源頭中。

★你已顯化了一個內在絕對豐足的狀態,它會反應到你的全息現實中。你不再從他人那裏吸取愛、允許和欣賞,你自己就是源頭。幸福是你內具之物

 

◆顯化高我的22個跡象

關於作者: 顧氏塔沃、卡斯塔呢(Gustavo Castaner) 譯者:布達

 

☆1、高度的認知覺察力

直覺迅速發展,其他諸如天眼、天耳等高級感知或亦開啟。

★高級感知將允許你獲悉你運用正常心智所不可能接觸的資訊和智慧。

和諧清晰的夢境和出體體驗等,也是獲悉其他維度資訊的途徑。

 

☆2、自知靈魂使命

由於高級感知開啟,靈魂使命如水晶般通透。

★你不僅知道在地球上的使命,而且你正行走在完成這一使命之路上。

★你通過修行實現永恆自我之道和利益眾生,滿足自我發展和奉獻的人生需求。

 

☆3、會見靈魂家族

★你的頻率吸引了與你在靈魂水準共振的人。

在遇到這些個體時,你會感到與他們強烈的、不可否認的聯繫,好像與他們(在前生)似曾相識。

即便你與他們天各一方,你和他們的精神聯繫依然強烈,縱使經年不見,再度重逢時也感覺不到時間痕跡。

 

☆4、結識雙生火焰或靈魂伴侶

你和一個人進入了一種關係,能使你的最好品質得到強化。

★同時,這個人也會將你需要完善之處反射給你。

★這一關係帶來了自我成長、奉獻、大愛和圓滿。

★★★顯化這一關係的必要步驟,是斬斷與原來關係的執著牽絆和業力聯繫。

 

☆5、同步性和加速顯化

你與宇宙、生命的聯繫顯而易見。

通過你高級感知的神力,你的問題會同步得到解答,或者隱秘的資訊輕易會向你展示。

★你在書籍中、大自然中、甚至在隨機的聊天中即可獲得需要的資訊和答案。

★同時,你也了知你的意圖何等強壯有力。只要你有所關注,那件事便可比以往更迅速顯化。

 

☆6、對自己的幸福負責

★在顯化高我的過程中,你認識到自己的強大,你可以通過思想和情緒來共同創造現實。

因此,你對自己的幸福承擔全責,不再責備他人、政府或各種外部因素。

★怪罪他人已成過往,全然掌控自我的療愈和進化過程。

 

☆7、擁抱各種情緒

★你已徹底超越了某些情緒是“壞的”或者“負面的”的偏解,擁抱所有情緒,而非壓抑某些情緒流經你。

★你會運用憤怒來激發激情和激勵,你也會在保持個人氣場完整的情況下更容易地慈悲他人。

 

 

☆8、現實的全息性

正如魯米(Rumi)所說:“不是你是大海的一滴水,而是你是整個大海在一滴水中。”

★現實的全息性在你之內編碼,你能感受到一切事物的相互關聯。

★我們生活在一個多維的矩陣中,此點對你顯而易見,你擁有多維的剖析能力。 你對神秘幾何也頗好奇。

 

☆9、煉丹和療愈能力

★不論採用徒手療愈,還是靈魂療養,或者是其他的治療方式,你已學會了導引意念、控制能量來清除障礙。

★你能夠輕易與高我連接,排除障礙你精神進化的不協調能量。 通常你也會運用你的成就在他人療愈或揚升過程中提供幫助。

 

☆10、啟動基因

★基因啟動是通過啟動與高我接通的基因鏈條,來累積你場中光的過程。

★你至少有12串基因鏈條範本,連通意識的12個維度。基因啟動是精神揚升和高我顯化的關鍵。

經過基因啟動來漸進經歷這裏提到的其他跡象頗為常見。

 

☆11、無條件愛自己

★★你的第四串基因和心輪重合。

★啟動基因的一個益處是,它能顯化無條件愛自己的狀態。

★★你不再需要從他人那裏吸取愛,你看到自己處於愛的無限源頭中。

★★★當你愛你的全部,包括你陰影的自己,一種整體感就會呈現。

 

☆12、整合和超越影子自我

影子自我是你的與你背道而馳的一部分。

主要由原型、角色和情結構成,諸如職業受害角色、救助者原型、巫師、獨裁者和絕對完美主義者。

影子自我導致你自我破壞,在生活中製造混亂。

★影子自我是在你做出與高我不一致的決定時產生的,在你的基因中顯現為反向密碼。

 

☆13、頻率共振

★★★隨著你不斷提升頻率,你會發現一些人在你的全息現實中逐漸淡出。

你會理解你們的頻率已不再匹配。

這點,在你的工作上、甚至國家和出身上,均有可能發生。

★同時,你的高頻率吸引了新的一組人、地點、時機、事件,這些因素與你的高我一致。

 

☆14、對己真實

★★★當你內在指引告訴你不要做某事或去某處時,你不害怕對他人說不

你不懼怕他人的反應,對自己真實。每次自己想要和不想要時,你都很有力量。

★★當宇宙將你意欲之物送達給你時,你也彰顯了說“是”的藝術。

★你不會通過拒絕你在生活中確實需要的事物來試圖表現為“謙恭”或者“清淨”。

 

☆15、家庭和諧

★★★你認識到,開悟不是在窯洞中產生。你已經清除了與家庭成員之間的執著和業力牽連。

★★你持續經歷同樣的家庭劇的模式一去不復返了。

★★★你的家庭成員已經轉換到從更高的方式上與你建立聯繫,你會接納和愛他們,一如他們之所是。

 

☆16、無罪惡感,無恥辱感

恥辱感和罪惡感是人類最低頻率和能量阻塞。

為了顯化高我,你必須釋放對恥辱和罪惡的認同。

★你從基因中清除了從父母遺傳的罪惡和恥辱,釋放了從社會和宗教植入的恥辱感和罪惡感。

★而且,你選擇了擁抱歡樂和狂喜狀態。

★你對那些受害者運用的操縱計畫具有免疫能力。

 

☆17、由高我決定

★不是出於恐懼、正義、競爭、匱乏而做決定,而是以符合高我和終極源頭的意願為准來做決定。

★你瞭解源頭的意圖:合一法則,無條件愛,合作,進化,永動性,因果律,不評判,自由意志。

★儘管我們都有自由意志,並且可以終極地違背源頭的意願(你是被無條件愛的),但你知道,做這樣的決定會引發因果律並產生業力,所以提醒你必須適時清理業孽。

 

☆18、內外豐足

匱乏和限制早已是往事。

★你已顯化了一個內在絕對豐足的狀態,它會反應到你的全息現實中。

★你不再從他人那裏吸取愛、允許和欣賞,你自己就是源頭。幸福是你內具之物。

★當你超越了金錢“萬惡”的誤解,會理解金錢即能量,與其他物一樣也是由意識所成。

你享受金融的豐足,並運用這種豐足為自己和他人創造了更和諧的現實。

 

☆19、從矩陣斷線

★你從矩陣失去連線的一個跡像是,你能清晰看到那些意圖控制地球者的隱秘日程。 你不再與那些新聞和“官方故事”共振。

★當有人撒謊時,你內在的真理檢測器能感 覺到。

★★你對那些低頻率的不斷告訴你“你是不夠的”的計謀和信念植入能夠保持免疫。

喪心病狂的消費主義和綿羊心態對你來說徒顯荒謬。

 

☆20、告別神偶

★隨著你對共同創造力和類上帝本性的覺醒,你不再把他人置於神壇之上。

★你的內在上師超過了任何外在上師,你把老師視為自己無限潛力的一種反映。

★★★你值得和配得的力量,會使你心有所往便無所不成。你成為你自己現實的大師。

 

☆21、感激盈溢

★感激是你的態度。匱乏感對你已經變得遙遠,你的祝福數之不盡。感激的感覺會放大你所得到的一切,並越發帶來正面的經驗。

★即使面對生活中不可避免的挑戰和坎坷,你也充滿了感謝,你總是把它們視為成長的機遇。

你或許會有一個感恩的記錄本。

 

☆22、對自己不過於苛責

★生活就是要快樂,這是你知道的。過於僵化和教條,會把所有的快樂吸走。

儘管你可以在自我發展和自塑大師上堅定不移,但也要允許自己犯錯。

事實上,犯錯也是學習過程中的一部分。你要有幽默感,不必對自己過於苛責。

你內在的孩童正在興旺成長,你會經常感到能量充沛,創力四溢。

 

 

 

文章標籤

Ta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何建立自己的梅爾卡巴場

未命名  

                                劉玲玲

 

♥♥♥梅爾卡巴(Mer-KA-ba)是根據古代靈性傳承如埃及的秘教學校語言直譯過來的,代表了光(Mer)-精神(KA)-物理實相(ba) 三種等級和屬性的統一與合併。

♥♥♥它也可以被稱作超靈-高我-自我的軸心連接。

♥♥♥一般人想開啟梅爾卡巴,通常重視能量和身體方面,容易迷惑於各種外在的技術訓練。而事實上外在的都是次要和輔助的,越是複雜和模式化越是讓人抓不住中心。真正要重視的是內在的神性意識。

 

<重要>如何建立自己的梅爾卡巴場

 

梅爾卡巴場指的是環繞在你身體周圍的能量場,這個能量場首先是以你的乙太能量體為中心,然後向周圍十幾米的半徑範圍球狀立體式地輻射出去。

這個乙太能量體在你的身體周圍像個氣囊一樣包裹著你的肉體,當它保持完整充滿正面能量之時能夠對你的肉體起到保護作用,它會收集敏感信號和資訊並提供給身體和大腦處理。

♥♥♥但是當你的能量體通過訓練不斷向外擴張的時候,你會感覺身體在失去自我邊界和周圍的能量場進行交融,個人意識也隨之變換成多維角度。

為了獲得這種一體多維的經驗又不至於失去中心意識,這時候就需要啟動梅爾卡巴場了。

在內呼吸非口鼻呼吸的作用下,以一種逆時針式的液體光形態在身體周邊輕盈地運轉,或者以電力的速度快速地結合能量層的電力非物質層的電力,給乙太體充電,提升能量振動。

要知道你的個人中心必須是完全不動的,這樣你的周圍能量才能受你支配,如果你是騷動不安或停留在表面的,你就會被周圍能量支配。

梅爾卡巴(Mer-KA-ba)是根據古代靈性傳承如埃及的秘教學校語言直譯過來的,代表了光(Mer)-精神(KA)-物理實相(ba) 三種等級和屬性的統一與合併。

它也可以被稱作超靈-高我-自我的軸心連接。

所以它的幾何形態是正立金字塔和倒立金字塔的相交,代表天地合一、陰陽交精的能量構造。

從修道的角度來說,中國古代的得道聖人早已經總結出來,那就是神-氣-精的凝結歸元,神是元神、光,是源頭的片段;

氣是一切物質背後的能量運作; 精是生命的精華元素。

由神來主宰氣,由氣主宰精,最後達到神形合一、意識能夠完全超離和影響物質的地步。

梅爾卡巴場的建立對個人和整體都有重要意義。它的真正意義表現為三個方面:

一是自我保護和自我支援。

♥♥♥你能夠隨時提升能量振動,讓能量體保持完整不受外邪入侵。

恢復身體的健康活力和潛能,這個潛能將通過啟動隱性的DNA片段來恢復。

二是改造個人物理實相。

♥♥♥在你個人的梅爾卡巴場內你將擁有影響周圍磁場的能力,把一些美好的事物吸引到你身邊,你會得到任何你需要的物質滿足和外在條件。

這個需要不等同於你想要的。

對一般人而言,很多想要的很可能只是會障礙你個人心靈成長的東西。

♥♥♥而當你能夠建立你的梅爾卡巴場,你會很清晰自己需要什麼,這個周圍世界不過是根據你的意識而隨時被改變的鏡像投射。

所以你的思想、心念會很快在物理實相中呈現。你將成為一個生活的創造大師。

三是你將成為一個區域能量平衡的中心。

♥♥♥你將能夠承載高層面的能量並與高層面溝通。你將在內層面獲得一定的靈性任務和使命。

當然這是在你的心靈意願之下。

即便沒有特定的使命,你也將通過你的變壓和 稀釋高頻能量對整體意識產生影響,也可能對接觸你的周圍不同人群的意識產生微妙的影響。

♥♥♥你將成為一個人類服務者而不再是追求自我私利之人。這和你的個人意識提升相輔相成。

但是其中也會有不利因素和困難的考驗,因為在一定的時期和特殊的時間,集體的稠密能量將分配給你,時間裂縫將向你施壓,等待你去一一處理。

時間裂縫指的不正常的時間段,時間表現為不同的能量流穿插在物質與非物質介面。

兩條不同走向的能量流動造成心理的壓力和衝突,並表現在物理實相當中。

常常是,你需要很好的直覺和判斷力,甚至利用你的超自然力,你的光體等等。

♥♥♥建立起個人梅爾卡巴場,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人生計畫。

因為到這裏,你已經獲得揚升的載具。

你就快可以逃離這個三維的虛擬實相而進入更高實相了。

一般人將不再能理解真正的你,你人類意識下的智慧、思想和能力。

你要麼選擇出世的道路,探索未知的領域;要麼選擇繼續入世,但是那將意味著犧牲自己,服務別人。

♥♥♥當然你還可以順其自然地創作,現在你已經可以感覺到,在思想和能力方面你是絕對擁有創造力的。

♥♥♥一般人想開啟梅爾卡巴,通常重視能量和身體方面,容易迷惑於各種外在的技術訓練。

♥♥♥而事實上外在的都是次要和輔助的,越是複雜和模式化越是讓人抓不住中心。真正要重視的是內在的神性意識。

神性意識可以表現為純潔的意識和思想信念,也可以表現為內在的光和無條件愛一切生命的體驗。

還可以表現為對生活和心靈的智慧認知和自我掌控。

只有心靈越來越接近神聖品質,達到萬物一體、純心至善的思想層次,才可以真正啟動和運用梅爾卡巴能量場。

所以,要開啟梅爾卡巴需要幾個重要的條件:

♥♥♥一是你的情緒體已經得到了絕大部分的淨化。

這些情緒可以來自遺傳、童年、創傷、吸收、壓抑的部分,也有來自當前生活事件中因無法整體理解而不能處理好的部分。

♥♥♥這需要具有平衡、觀察、覺知的能力才能做到正確處理每一個當下的情緒狀況。

到最後,你仍然必須將你的情緒體淨化到一定程度你才能在生活中控制好情緒,不製造惡劣影響。

有些情緒體受損的人會直接影響到乙太體,製造出乙太裂縫,容易被外邪入侵。所以不得不小心謹慎。

♥♥♥而一個善於掌控自我的人情緒體幾乎是毫無情緒能量的,但是靠的不是忍耐或逆來順受.

♥♥♥而是在他的意識當中已經完全確立了一切好壞境遇平等的思想觀念,並且因為擁有靈性理想而強化了外在狀況的利用價值。

♥♥♥情緒體只有在需要用的時候才啟用,他能夠在啟用情緒的瞬間即刻轉換到另一個更高的振動狀態裏面,發揮積極的作用而非負面的影響。

★二是心智體已經得到解脫。

通常我們的心智都是在這個三維物理實相裏面才能顯得有意義。

它離不開概念、語言、知識、物件等等,而這一切又建立在傳統、二元對立、自我需要和滿足的基礎之上。

所以它造成了個人性和絕對同一性的分離錯覺,人似乎是在為個人、小單元或某個社會(國家)機構而活著而不是按照內心的真正夙願。

不管在物質和精神領域都脫離不了這種矩陣影響。

也就是說不管我們怎麼思考和抉擇,順從或叛逆,都是固有的、外來的思想結構和知識的不同反映。

♥♥♥如果不把這些被編程的意識來源認識清楚,洞察明白,並放下任何對之的恐懼,我們就不可能脫離心智體對我們的影響和操控。

很顯然,我們很多內心所做出的選擇往往和現實的選擇不一致,感覺很無奈。

又或者在現實生活中感覺吃力、精神壓力倍增,又或者傾向於發展更複雜精巧的生存意識來逃避這種無奈和壓力。

♥♥♥或者遵從於民間信仰和外在的宗教,盲目依賴、崇拜他人。這些都是心智被掌控的表現。

♥♥♥為了超越它,必須先認識它,但是又不能帶著情緒、偏見和評判。

去觀察和認識到每一種心智表現從何而來。

♥♥♥在這個基礎上讓它慢慢不起作用而引入直覺意識,直覺通常和更高的智慧層面相連。

所謂智慧並沒有一個固定方法和標準答案,但是它能夠創造出一個恰如其分的解決方案。

來指導當下的現實生活。最後則是自由運用,讓 心智為心靈所需服務,不需要時則將其關閉。

在這個物理實相,任何極端傾向都無助于發展心靈智慧,但是心靈不覺醒于更高的真理智慧則會傾向於盲目生活,盲目則意味著聽從外在操控。

所以在個人向現實操控挑戰、背叛並同時又保持真實自由之間需要一個平衡。

而持久的平衡有賴於不間斷的淨化情緒體、覺察和發展智慧,而這三者又是相互轉化的。

★最後則是建立和能量層面的連接。

當你完成了前面兩個準備,建立起能量連接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不過為了應付身體的沉重頻率,常常需要在身體和心理健康上下一點功夫。

將自己的身心振動提升到一定高度,這樣可以保持足夠的能量來專注於其他方面的工作。

♥♥♥能量層面的連接完成後,你將擁有一個光體。

光體將帶你漂移出物理矩陣,並源源不斷獲得能量層面的支持。

直到身體恢復到十三個脈輪系統的能量體,就是跨出矩陣的開始。

♥♥♥和原來七個脈輪系統不同的是,你啟動了休眠的幾個脈輪,比如說腦下垂體、胸腺、橫膈膜中心,這些具有恢復生命健康活力的機制。

腦後枕讓你發展精神能力。頭頂上方的宇宙男性和女性脈輪,讓你發展出更高的情感和心智協調關係。

這些工作完成以後,你會感覺你活在能量光體裏面,身體只是外面的一件衣服外套,但是並不沉重。

你的呼吸方式、意識狀態、思維方式、視覺、聽覺等等將會完全不同,你可能只有極其少的煩惱、恐懼、擔憂時刻,而又能快速轉化掉。

♥♥♥生活完全在你的掌握之下,這不是依賴外在的條件或暫時的境遇,而是內在的自知。

這時候,你的梅爾卡巴能量場就不知不覺建立起來了,外面生活也開始大幅度轉變了。

你開始走向自我大師的領域。這時候誘惑還是有的,但是前方的光明已經非常閃亮了。

♥♥♥如果一個人這時為了這個世界的名利、物欲、色欲、暫時的情感關係而捨棄真正的無價珍寶是非常愚蠢的,也是不太有可能的。

 

Ta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轉載~


13879435_555714344613265_7517656444665678949_n

隨著量子衛星上天,有關量子的事科普一下:
        當代科技最前沿發現了什麼?竟然顛覆人類世界觀!下文概括。我們的世界,因為幾個最新的科學,全亂了。
一、攪亂了世界的3項科學成果
(一)暗物質
1、怎麼發現有暗物質?
         我們原來認識的宇宙的形態,是星球與星球之間通過萬有引力相互吸引,你繞我轉,我繞他轉,星球們忙亂而有序。
         但後來,科學家通過計算星球與星球之間的引力發現,星球自身的這點引力,遠遠不夠維持一個個完整的星系。如果星系、星球間僅僅只有現有品質的萬有引力支援的話,宇宙應是一盤散沙。宇宙之所以能維持現有秩序,只能是因為還有其他物質。而這種物質,目前為止,我們都沒有看到並找到,所以,稱之暗物質。
2、暗物質有多少?
        科學家通過計算,要保持現在宇宙的運行秩序,暗物質的品質,必須5倍於我們現在看到的物質。
3、有沒有觀測到暗物質?
        現在沒有真正的測到暗物質。只是能發現光線在經過某處時發生偏轉,而該區域沒有我們能看到的物質,也沒有黑洞。
4、黑洞是不是暗物質?
        不是。黑洞只是光出不來,它發出其他射線,它仍然是常規物質。
(二)暗能量
1、怎麼發現有暗能量?
         科學家觀測發現,我們現在的宇宙,不僅在不斷膨脹,而且在加速膨脹。如果勻速膨脹,還可以理解。但加速膨脹,就需要有新的能量的加入。這能量是啥?科學家也搞不清,取名叫暗能量。
2、暗能量有多少?
        科學家通過計算,通過質能轉換方程E=MC2計算,要維持當前宇宙的這種膨脹速度,暗能量應該是現有物質和暗物質總和的一倍還要多。
3、有沒有找到暗能量?
       目前為止,還沒有。
(三)量子糾纏
1、現代科學發現,對物質的研究,在進入分子、原子、量子等微觀級別後,意外非常大。出現了超導體、納米級、石墨烯等革命性的材料,出現從分子水準治癒癌症的奇跡。而最神奇的是——量子糾纏。
2、什麼是量子糾纏?
         科學實驗發現,二個沒有任何關係的量子,會在不同位置出現完全相關的相同表現。如相隔很遠(不是量子級的遠,是公里、光年甚至更遠)的二個量子,之間並沒有任何常規聯繫,一個出現狀態變化,另一個幾乎在相同的時間出現相同的狀態變化,而且不是巧合。
3、有沒有觀測到量子糾纏?
        量子糾纏是經理論提出,實驗驗證了的。科學家已經實現了6-8個離子的糾纏態。我國科學家實現了13公里級的量子糾纏態的拆分、發送。
二、攪亂了的世界
(一)攪亂了的哲學世界。
         我們原來認為世界是物質的,沒有神,沒有特異功能,意識是和物質相對立的另一種存在。
        現在我們發現,我們認知的物質,僅僅是這個宇宙的5%。沒有任何聯繫的二個量子,可以如神一般的發生糾纏。把意識放到分子,量子態去分析,意識其實也是一種物質。
         既然宇宙中還有95%的我們不知道的物質,那靈魂、鬼都可以存在。既然量子能糾纏,那第六感、特異功能也可以存在。同時,誰能保證在這些未知的物質中,有一些物質或生靈,它能通過量子糾纏,完全徹底地影響我們的各個狀態?於是,神也可以存在。
(二)坍塌了的物理世界。
         我們現在所有的物理學理論,都以光速不可超越為基礎。而據測定,量子糾纏的傳導速度,至少4倍於光速。
(三)崩潰的內心世界。
          科技發展到今天,我們看到的世界,僅僅是整個世界的5%。這和1000年前人類不知道有空氣,不知道有電場、磁場,不認識元素,以為天圓地方相比,我們的未知世界還要多得多,多到難以想像。
世界如此未知,人類如此愚昧,我們還有什麼物事必須難以釋懷?

Ta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真正的天眼 !

14264079_1107126706047546_2858769808775549936_n

  網紋分享

1
如果地球發生了大悸動,喜馬拉雅山變成了汪洋,汪洋變成了陸地,海陸空的生靈死傷無數…… ,我絕不對地球說不,我和老天的眼光一致。

如果大西洋發生了超級海嘯,巨浪一口吞去了半個地球,一半以上的生命因此喪生,我絕不對大西洋說不,我和老天的眼光一致。

如果蒙初的劫火再度燒起,大地上的一切一焚如灰,所有的事物都隨劫火而去,我絕不對著大火說不,我和老天的眼光一致。

 

2
如果年老、災禍、疾病襲擊了我的親朋,他們一一悲慘的離去,家園上只站著我自己,我絕不滿含眼淚對著天空說不,我和老天的眼光一致。

如果人類最慘的厄運降到我身上,讓我患上漸凍症、舞蹈病或更糟糕的,如果我的頭腦還清醒,我絕不對身體或我自己說不,我和老天的眼光一致。

我這樣做,不是因為我超脫,而是我手中的權力大不過老天。

如果我反對,哪怕只是在心裡,我又在老天所給的加上了一層痛苦。

如果老天所給的痛苦無法避免,那麼我卻可以避免自己給自己。

 

3
和老天的眼光一致,是我領悟到快樂存活的真理。

如果你不和老天朝同一個方向看去,你必定看到幻象,痛苦將從那裡升起。

如果你用人類的眼光看問題,你將生活在狹小的、黑暗的知見裡。

如果你用老天的眼光看問題,你將生活在像天地一樣大的空間裡,且那空間裡沒有一點問題。

你是準備活在自己的知見裡,還是活在老天廣闊、真實的眼光裡?

早在數萬劫以前,我就沒了自己——眼中唯有老天、老天、老天……,我愛老天的事業勝過我自己的。

 

4
你怎樣處理老天和你的關係?

我選擇在老天的面前唯有老天,沒有我自己。

我用老天的眼睛看環宇,以它的大眼掃描三千大世界,我的心、身恰是天和地。

如果你擁有馬眼,你就是馬;
如果你擁有貓眼,你就是貓;
如果你擁有人眼,你就是人;
如果你擁有老天之眼,你就是老 天。

請為自己換上最大之眼。

擁有最大之眼就擁有最大的世界,請活在最大的世界裡。

用大眼,持大心,得大身——如果你身、心、眼都是最大,你就是佛了,老天的另一個身份。

 

5
和老天的眼光一致,與佛的眼界相同,不但是我們的目標,更應是我們的實際。

做到這,也只不過回到了我們本來的能力。

文章標籤

Ta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被心理學“洗腦”的兒子給媽媽的一封信

女人花心理傳媒

original  

親愛的媽媽:

  見信如晤。

  孩兒在外求學,不能常常回家陪你。我身體安康,壓力是有的,不過壓一壓更結實,你不用擔心。

  雖然你可能現在還不知道“心理問題”和“癡線”有什麼區別,但你當年還是義無反顧地支持我報讀心理學。你那一句“你喜歡就好”讓我感到母愛的包容和博大,即使你當時眼睛根本沒有離開過你愛看的韓劇,我還是堅持這麼認為的。

  為了回應你的支持,我決定告訴你,我學的心理學是怎樣研究媽媽。其實心理學家對媽媽的興趣遠遠大於精神病,甚至連研究精神病時也要連帶他們的媽媽。

 

先給你扯扯戀母情結

  在我們的教科書裡,最早研究孩子與媽媽的關係的人叫西格蒙德·佛洛德,他是一個出生在奧地利的猶太土豪,經常叼著雪茄帶著金表。他在精神病患者身上發現,孩子對異性父母的強烈妒忌對他們人格的形成和人際關係產生永久性的影響。雖然他真正看過的病人沒幾個,但他假定這是一種普遍現象,並試圖以此解釋其他文化中的複雜現象。

 

  他寫了本書叫做《圖騰與禁忌》,說男孩早期的追求對象是母親,總想與父親爭奪母親的愛。也就是戀母情結。但由於兒子小時候很弱,打不過強壯的父親,所以只能壓抑對母親的性欲。

 

  媽你別緊張,我對你和老爸都沒什麼想法。雖然直到現在你還是我心目中和奧黛麗赫本、林青霞並列的世界三大美女,而且小時候我也會說“媽媽是我的!”“我將來要娶媽媽做老婆”之類的話,但每次只要你挽著爸爸的手臂,把頭往老爸肩上一靠,老爸就會把肚腩擠到胸前裝胸肌,我瞬間意識到你是誰的了,而且很放心。

 

  所以我一開始讀到佛洛德的觀點時就覺得很扯:說白了就是把男人的問題怪到他媽的頭上了。後來也有人反駁,這完全是男性主義中心的觀點。我猜佛洛德家裡肯定是老爸拿主意,跟我們家很不一樣,我們家是您拿主意,是母系社會,女權主義。

再給說說依戀理論

  後來我讀到另一個關於媽媽的理論,叫做依戀理論,覺得靠譜多了。

  這個理論由和佛洛德一樣都是研究精神病的約翰·鮑比提出,他認為幼童因為社會與情感需求,至少與一名主要照顧者發展出親近關係,否則將造成其心理與交際功能長久的不健全。

 

  有個叫哈利·哈洛的人做過一個經典的實驗,給小猴子一個有奶的鐵皮猴子“媽媽”和一個沒有奶的皮毛包裹的猴子“媽媽”。哈洛發現小猴子只會在餓了的時候去鐵皮“媽媽”那裡吃奶,然後立刻就會回到皮毛“媽媽”那邊抱抱。這個實驗說明了,對於小猴子來說,並非“有奶就是娘”,而是能給猴子來說溫暖的媽媽才是娘。

 

  媽我下次回家你就不用忙裡忙外給我做吃的了,有沒有吃的你也是我娘。飯就出去吃嘛,你就好好歇著,讓我在你身邊拉著你的手聊聊天就好了。

 

我是個很有安全感的“小孩”

  後來有個叫安沃斯的人覺得研究猴子不夠意思,就搞了個“陌生情境”實驗來看看依戀有什麼類型。他將二至十八個月大的嬰兒和媽媽安排在一個陌生的房間裡面玩,玩著玩著進來一個陌生人,然後媽媽離開。根據嬰兒對媽媽所表現行為將依戀分為三種不同的表現類型:

安全依戀型:媽媽離開是不會感到不安,還會與陌生人積極接觸;

逃避依戀型:媽媽離開不會哭但會躲避忽視陌生人。

衝突依戀型:媽媽離開會焦慮,對陌生人害怕,媽媽回來時會哭鬧。

 

  根據你對我小時候“自來熟”的描述,我應該是安全型依戀,因為你說我見到陌生人都不害怕,會自己問路還主動打招呼;不過一旦發覺不對勁就會很快跑回去躲在你身後,所以你一直很放心我自己去玩。

    我看隔壁家樹根就跟我不一樣了,應該是衝突型依戀,他小時候就一直粘著媽媽,不敢跟陌生人說話;雖然他學習也不錯,跟我考進同一個大學,但開口閉口“還媽媽說、媽媽說”,被同學笑話了還得回宿舍打電話給媽媽訴苦。

 

  媽你雖然沒讀過心理學,但還是很明白事理,你帶我出去玩時,不會一直拉著我,也不會強迫我跟誰打招呼,而是看著我,鼓勵我去探索新環境,與別人接觸;每次回頭都能看到你的感覺特別好!

 

  其實我最近才明白,你都事先考慮到那個地方和人安不安全,才示意我走遠點也沒關係的吧?你拉緊我的時候,應該就是你覺得有危險的時候了吧?學了心理學,我開始明白你把我養得那麼有安全感也不容易!

 

  聽說這個安全感很重要,還會影響到我的親密關係,也就是我將來找媳婦的時候,我會傾向於喜歡上那些和你一樣讓人感到溫暖和安心而且有安全感的姑娘。想想都有點小激動啊,你常說“一代好媳婦,三代好兒媳”,我想大概就是這個意思。

 

你給我最好的疼愛是手放開

  雖然主要照顧我的都是媽媽你,而老爸都比較忙工作,是不是就能說我的健康成長和老爸一點關係都沒有?我將來的孩子的心理健康跟我一點關係都沒有?

 

  最近有位出國留學的師兄回來搞了一個講座,講一種叫家庭治療心理治療的理論。他就提到,父母的感情對於孩子的成長很重要。

 

  有一個叫鮑恩的家庭治療師提出,每個人都有“獨立”和“依賴”兩種需求。如果對“依賴”需求太高,會使個體對他人產生較強的情緒依戀或情緒融合,分不清楚自己與他人之間的距離,把自己的事當成別人的事。

 

  若是對“獨立”的需求太高,則容易導致個體與他人的關係過於疏離或造成不成熟的情緒斷絕。任何一種程度過分了,都叫做自我分化程度低。

 

  對於“親密”和“獨立”的程度,孩子是很難自己控制的,主要還是看父母怎樣處理。小孩子嘛,如果可以肯定都會依賴,所以父母怎樣隨著孩子的成長,而調整鼓勵他獨立的程度是很關鍵的。

 

  剛開始初中住宿,我發現身邊有些同學不習慣獨立生活,不會洗衣服不會收拾床鋪不會自己整理書包,還要別人叫他起床(沒錯說的就是隔壁家樹根)。

 

  有一次樹根因為天冷懶得洗衣服然後沒內褲穿被同學笑話了,他就打電話給他媽抱怨:“都怪你送我來住宿!都怪你都怪你!”更奇葩的是,他媽媽居然回應:“是我不好,我也不想你吃苦,你爸堅持要讓你住宿,他說你在家會學得越來越懶的。”然後兩母子隔著電話失聲痛哭。

 

  我一直以來百思不得其解為什麼自己不會洗衣服要怪到媽媽頭上,然後媽媽要怪到爸爸頭上。聽完師兄的講座才明白,樹根和他媽就是分不清楚這事誰該做的事情,讓樹根習慣了依賴媽媽,缺少鍛煉獨立的機會。

 

  但是這事不能完全怪樹根媽,因為樹根爸經常對樹根媽很冷淡,連她生日都不記得,都是樹根陪著她媽過的。我們家也沒少看到,他們夫妻當著孩子面吵架,最後樹根爸摔門而出,剩下樹根給他媽媽擦眼淚。也難怪兩母子感情好過兩夫妻,其實就是樹根成了她媽媽的寄託。

 

謝謝你沒讓我成為你們婚姻的守護者

  想想我們家,我還真佩服你們兩個,大部分事情都好好商量,很少吵起來。唯一一次吵到老爸要夜裡離家出走,我哭著堵在門口,他抓抓頭髮,轉過身去跟你說了什麼,你們倆就一起來說了句我到現在都記得的話:“夫妻吵架是很正常的事,我們吵完就沒事了,我們不會不要你的,寶貝不用擔心。”然後回去房間繼續商量,你們可能不知道,我那天晚上一直豎著耳朵聽這你們會不會又吵起來,時刻準備著去堵門口。後來不知道過了多久,我沒聽到聲音,也就慢慢睡著了。第二天起來果然看到你們就沒啥事情了。

 

  師兄解釋說,兩夫妻感情不好,孩子很容易就成了維護家庭的紐帶,孩子將大部分注意力都放在防止父母起衝突上,而不能專心在自己的學習事交朋友的事情上。這在心理學上叫做三角化。

 

  雖然我也半懂不懂,不過想起如果爸爸像樹根爸那樣每次都摔門而出,我大概也會跟樹根一樣,因為我看到爸爸走向門口的時候,我就莫名其妙的恐懼起來了,說不清楚那是不是孩子天性。

 

  一下子就寫了那麼多,也不知道老媽明不明白。

 

  不明白都不要緊,你絕對可以跟別人炫耀說你孩子讀了大學之後開始寫一些你也看不明白的東西了;要是你看懂了,你應該知道,我就是想跟你說,學了這些心理學的東西之後,我更感激你對我的養育了。

 

  你讓我覺得自己是個很棒的人,面對不同的人,我都能不卑不亢地平等交往,即使有矛盾了,也有信心可以通過商量來解決問題。

 

最後,祝母親天天快樂!

你那個熱愛心理學的兒子

 

文章標籤

Ta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完美太太”嚇走丈夫

1427441137422  

武志紅

愛的關係

也就是

付出和接受的

不斷迴圈

 

一段和諧的關係,必然有豐富的付出與接受,你給予我物質和精神的愛,我接受;我給予你更多的物質和精神的愛,你也欣然接受,然後回予我更多……如果這個付出和接受的迴圈被破壞,關係也隨即會向壞的方向發展。

 

與我們的想像不同,愛的關係中,付出和接受的迴圈被破壞,很多時候不是因為不願意給予,而是因為不願意接受。

  

不願意接受的原因也並不如我們想像的那麼偉大,恰恰相反,是因為我們不願意承受內疚。

  

5710a9a6db884  

對此,德國家庭治療大師海靈格描繪說:“我們付出的時候,就會覺得有權利,我們接受的時候,就會感到有義務。”

  

而且,只付出不接受的人,會有一種清白感,會覺得自己在這個關係中絕對問心無愧。這是一種很舒服的感覺,有這種感覺的人,會覺得自己在關係中永遠正確。那麼,相應地,關係的另一方就會覺得很不舒服,會頻頻感到內疚,會經常覺得問心有愧,即便他不明白付出者為什麼那麼喜歡付出,他最終一定會產生逃離的衝動。

  

一旦他真做出了逃離的舉動,那個一直認為自己清白無辜的付出者就會覺得受到了莫大傷害,並且會激烈地指責逃離者的背叛舉動,殊不知付出者自己才是破壞關係的始作俑者。

  

清白感總是和負罪感聯繫在一起,一個和諧的人是既有清白感也有負罪感。假如你沒有一點兒負罪感,而只有清白感,那其實就是你把負罪感強加給其他人了,而那個被強加者一般都是你最親密的人。

 

 

案例      “完美太太”嚇走丈夫

 

31歲的麗娜是一家外企的高級管理人員,不僅事業一帆風順,人也聰慧靚麗,且非常顧家,被大家視為標準的好妻子。

  

麗娜做公務員的丈夫羅峰也這麼認為,他常說,麗娜是一個無可挑剔的好妻子。但他近一年對妻子越來越疏遠,最近提出了離婚,原因是壓力太大。“可能是你太好了,對我太好,對我家人也太好,什麼都好……但我就是對這一點不舒服。”

  

朋友關係和配偶關係一樣,是相對平等的關係,是付出和接受相對平衡的關係。相反,親子關係一般不是平等關係,要麼是成年的父母向幼年的孩子多付出而少接受,要麼是壯年的孩子向老邁的父母多付出而少接受,其他的親人關係也常是不平衡的關係。所以,當麗娜一貫地扮演“付出者”的角色時,她在親人中受到了歡迎,並被當作典範來看待。但是,因為她習慣性地拒絕接受,所以在講究平衡的配偶和朋友關係中遭遇到了挫折,對於她這樣的“付出者”,她的朋友和她的丈夫羅峰一樣,都有點想避而遠之。

 

從理智上,這種避而遠之看上去好像不合常理,畢竟作為“接受者”,從利益上來說是獲益者,為什麼朋友和丈夫都逃避麗娜呢?但如果從情感上去分析,這種逃避就不難理解了。

  

images  

從情感上看,單純的“付出者”其實並不偉大,他們不計得失的付出,從根本上是一種自戀。“付出者”過分地追求“問心無愧”,過分地迷戀清白感。然而,不管多麼付出,一個人仍然是會在關係中犯錯的,是會不可避免地傷害關係的另一方,讓另一方總有虧欠感。

  

簡單而言,“付出者”其實在享受這種邏輯:既然我是付出的一方,那麼我們的關係無論出現什麼問題都是你的錯了。

  

明白了這一點,就不難理解麗娜的丈夫和朋友為什麼要逃避麗娜了。

  

內疚,是和諧關係的調節者。內疚的產生,源自付出與接受的失衡。內疚的產生,其實是在提醒你,你該補償對方了。我們要懂得這一點,懂得覺察自己的內疚,然後及時作出補償。同樣,當對方產生內疚時,我們也要給對方機會,讓對方完成他的補償。

  

在關係中扮演一個單純的付出者,其實是拒絕對方的補償,從而破壞了對方化解自己內疚的努力。結果,內疚不斷在對方心中鬱積,最終這內疚成為一種憤怒,讓他產生了想逃離這個關係的衝動。這正是羅峰為什麼想離開“無可挑剔的妻子”的緣故。

 

Ta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