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對談時刻 (5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滿足讓我安於自己的生命之中

“滿足”讓我安於自己的生命之中

:: 海靈格學校

 

偏離適當就會變得過多

有些東西我們就是覺得永遠不夠,例如:新的洞見、新的力量。除此之外,學習也是永遠不夠的,學習新事物讓我們保持活力,邁向成就。

當然還有一些事情我們很快就會覺得夠了,像是某些任務或是工作都有這樣的情況,投入一陣子後就需要脫離以修復。夠了表示已經走了一段距離,再也走不下去了,已經到達極限,不再超越。

事情發展夠了,令人松一口氣,在這裡告一段落,新的事情即將到來。我們經常等待事情夠了的那一天,摩拳擦掌開始準備堅決的新步伐、生活的新階段,這些新氣象皆為我們開闢了新的可能性。

不管什麼事情,過多就會令人感覺夠了,沒有什麼比冗長的好日子更令人難以忍受,多麼渴望平凡的日子、平凡的量。偏離適當就會變得過多,就算是幸福也是一樣。

不幸也很快就令人受夠了,因為受夠了就會開始聚集新力量,起身做點什麼事。最重要的是對一切都受夠了只是個開端,我們還想要更多,想要永久長存,想要亙古常在,它們是如此耐久,因此永遠都沒有 夠了的一天。

 

超過我們所能處理的就是過多

通常期望就是過多,對其他人來說也是過多。因此可以說任何事物只要超過了某個程度,就是過多

那個程度到底是多少,由環境來決定:時間、空間,以及那個當下提供的各種可能性。不過在相反的狀況之下,也可以看到過多”:將期望降低到適當的程度以下,也是一種過多。所以說只要偏離了適當程度,都叫過多,對我們、對他人都是過多。

內在所缺乏之物,就會變得過多

心中所思念的東西,就會變得過多,內在所缺乏的就會引發思念,我們是如此思念著自己沒有的東西,而那些已經擁有的不需要思念,對此,我們確信無疑。

我們擁有足夠的事物了嗎?“足夠就是不多也不少,最重要的是,父母所給予我們的生命和幸福就是足夠

適當的程度就是愛的程度

過多抑制了我們和他人,而適當的程度卻是如此平衡,沒有額外的要求或規定,沒有額外的想要或必須。

適當的程度就是愛的程度,一方面,它要求你放棄;另一方面,它為你創造空間,讓你得以移動,於是所有人就能自由地在感到自在的範圍內移動。每個人都有想要投入的事情,以及寧可擺在一旁的事情,在那些事情中永遠有足夠的喜悅和愉快,提供給每個人去體驗,人人都有足夠的空間容納新事物的來臨。

對某些人來說,生命變得過多,令人生膩;有些人甚至覺得他人的生命過多,幸福過多

 

滿足,我安於自己所擁有的

滿足就是安於自己所擁有的。不管路途多麼艱辛,我安於之; 我安於自己所是的樣子; 我安於自己的狀況。

滿足也意味著:我安於其他人所是的樣子;我安於我的環境; 我安於這個世界所是的樣子。

不過最重要的是,滿足代表著不管生命以什麼模樣呈現,我安於其中;不管生命向我要求什麼,我安於其中;不管生命帶給我什麼,我安於之。

這樣的滿足使我靜下來,在自己身上靜下來,在萬事萬物原本的樣貌前靜下來,於是能處在自身的力量內,在面對所有的事物時,擁有足夠的力量安住。

我需要的不多,我很滿足,我還需要什麼呢?我什麼都有了,只需要看向它們,在它們之內深感欣喜即可。我還想要什麼呢?

對別人幾乎沒有期望,只剩下日常交流以及平凡的幸福所需的少少期望,我是如此滿足。因此,別人和我同在時覺得安全,對他們自己的幸福感到安全,對他們已經擁有的東西感到安全。

因為我很滿足,我不需要和任何人吵架,就我而言,其他人可以保有原有的東西,也可以保持原本的樣子。

到頭來,滿足到底是什麼意思?我愛著事物原本的樣貌,我愛著創造原本的樣貌,我愛著自己原本的樣貌。

這個愛和事物原本樣貌的始源一致和諧,這個愛在神之內平平安安。

 

 


 

 

文章標籤

Ta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全觀教育專訪~ 魏台鳳老師

魏照5 2018.11.jpg

 

魏台鳳老師從2004年開始接觸系統排列近16年,在台灣算是非常非常早期接觸系統排列學習的老師。老師近年多次受邀至機構、團體演講以及遍至中國各省;全觀很榮幸的邀請老師開課,讓更多的人有機會透過老師豐厚的學習及經驗 ,帶領我們認識系統排列。

 

 

1、 老師可以談談接觸系統排列學習的機緣嗎?

這要回朔到2003年底,我有機緣去參加一個系統排列工作坊,對於那時候的我來說,我的背景是一個心理輔導工作者,所以對於相關的課程我都會非常感興趣。所以在這樣的一個因緣際會下,我看到一個迅速又有效的處理個案的方法,特別是它能夠在很短的時間內,讓個案深層的情緒以及糾結的情感,完全展現出來,並且能夠看出來解決問題的方向,這是一個非常有效的助人工作方法。

因此我當下決定要上台北一系列的完成、探究海寧格思想,還有這樣的工作方法:怎麼樣如何更迅速有效的幫助到人們,在現今忙碌的生活下,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解決他們的困擾,這是我開始學習系統排列的動機。

 

2、 老師在系統排列的學習,曾經多次飛往國外與多位大師學習,是什麼樣的想法讓老師對系統排列工作的明確意志?

應該說,當我明瞭到系統排列是這麼博大精深的一門學問,它並不只是技術上的學習,它更有許多深度的理論基礎、 哲學思想概念 、心理、社會層面的種種探討 。對於這麼一個博大又精深的方法,我怎麼能不竭盡全力的去更多探索和研究呢?事實上,如果輕率地使用這樣的工作方法,對於個案來說也未必健康。 這是為什麼我想要更進一步的直接追隨海寧格老師,還有幾位老師的學習,這讓我能夠對系統排列有更深入和專精的認識。

 

 

3、 依您的專業背景,對於系統排列運用在助人工作上,可否談談系統排列對於助人者本身以及服務對象的效益是甚麼?

我相信所有學習系統排列的朋友,首先感受最大的獲益是自己本身

因為你終於明白了,在生活上用什麼樣的態度來看到生命的次序。當你了解宇宙天地間本就有一股無形的、有序的次序在運作的時候,你自然就會謙卑下來,你自然也就會願意臣服於許多真理的教導,而無形中你會出現慈悲心,這個慈悲心當然惠及妳所有周圍的的人,我相信以愛為出發點這種擴大的效益,使這個世界越來越美好,越來越讓人們抱著無比期待和可見的未來。 

 

4老師的工作經歷曾在兒童、青少年的輔導領域,而系統排列的學習是一門哲學的心理科學,孩子們要如何體悟其中呢? 

西諺有句話說:你唯有穿上對方的鞋,你才能夠完全明白他的處境。

當我們要為兒童或是青少年工作的時候,我們也要蹲下來,跟他們在同一視角來看待事情。

系統排列這門深奧的學問並不是不能用淺易明白的方法來讓孩子明瞭,而是我們如何用他的理解力,來讓他看到真實的狀況。兒童和青少年他們常常背負的經驗值是比較少的,也就是說過去經驗給予他們的重複性和印記的深度是比較淺的, 他們打開新的面向去看到事情的真相和領悟的速度,其實往往比成人來的快。所以對於如何將愛的流動,以及父母、子女之間的尊卑長幼次序的關係讓他們明白?當父母行不言之教;又在對話當中適當的引導出來,孩子單純的心思是很容易轉換的。

全觀教育網址:https://www.holism2020.com/edcontent_d.php?lang=tw&tb=6&id=270&fbclid=IwAR1QuDsA40G0eTDhJvUbiGPCDLtRCiqqGBnsCPlY2_-5Np7lUYEvdXqbcQE

5、 老師曾經在2014年發表一篇文章:「道重於術---談系統排列」中論及系統排列與『道』之間的體悟,深感老師有強烈的責任感;而現下人們在身心靈學習上非常熱衷,這領域有很多的學習技術、培訓課程等等,想請老師給予想要從事系統排列的工作者一些建議?

對於一般的社會大眾,老師可否告訴我們一些來學習系統排列的朋友呢 ?

關於『道重於術---談系統排列』的這篇文章,是我個人對於系統排列運用方法的體悟。以這個方法來工作十幾年下來,不乏許多的朋友來請教關於系統排列的技術,或者交流一些他們想要學習的心得看法。我只能說系統排列絕對不是僅僅在工作坊的參與,表象你看起來所謂的技術或者場域的一些靈感,它的背後有多重複雜的理論基礎,而這些多重複雜的理論基礎, 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夠像海寧格這麼地具有豐富的經歷,及過人的睿智,經過他多年不斷的在各個理論的深入、套用後總結而發展出來的一門深奧的學問。 

 

所以一個想要運用系統排列技術來工作的工作者 ,首先, 他也需要具備基本的心理學基礎,甚至是有幾項基本的心理學理論架構,比如說:交流分析學派、 完形治療、 心理分析、 NLP…等等,這些都是系統排列慣常會看到的技術運用在其間。 至於理論的部分就更博大了,我們知道海寧格常提到的老子學說, 他形容自己的工作就是『道』,所以依照道的精妙的道理,它確實不是短短時間能具備的研究和知識 ,就我個人而言,以當年的才疏學淺, 我一樣也必須一步一腳,在許多的深刻實作、反省檢討的過程裡,體悟出生命的偉大處,還有心靈想要引導我們走向什麼境界。我想這個問題確實很大 ,不是三言兩語可以說得很清楚, 總之,若是能帶著謙卑服務的心來從事這門功課,我相信一定是有所進展的。

 

6、老師的學經歷豐富,常在社福、觀護團體中帶領訓練或是督導課程,對於系統排列的發展或是運用,老師有什麼期許嗎?

在一些社福團體或者是觀護、更生人的層次這類的學員,有時候我們必須以他們的教育背景,還有他們的文化系統能理解的層面,去為他們做一些特別課程的設計。也可以說,對於生命科學、心理學這一門非常前進的學問,對這類的學習者而言是很難碰觸到的。我們只能用一些比較淺顯的活動帶領,或者作業治療來讓他們去感受,如果能夠打動他們,讓他們感受得到所謂家人之間愛的流動,以及生命由上往下之流的深切體悟;那麼我認為就算是達到了對於系統觀點所要引導出來,在我們生活上得到內心的平靜就是用的着的好道理了 !

也許,我這樣的敘述顯得有點抽象,還是真的需要在課程上完全的實際參與中明瞭。

 

 

很喜歡老師在臉書上的文章,一字一句皆感受到老師發自內心,深刻體悟後的分享。

系統排列是道的工作,是一份對自己生命看中的學習,是對家族之愛的延續,很感謝魏老師接受全觀邀請,在今年四月份,老師的帶領,讓我們藉由系統排列的學習,一起共同學習生命之『道』。

 

 

心理學家榮格曾經說過:

「你沒有覺察到的事,就會變成你的命運。」

 

無法覺察自己的人,就像在迷霧的暗夜行走;

會不斷的重複體驗痛苦的情緒。

在未覺知的無明之中,我們會重複一樣的行徑與模式,

自然就會創造相同不變的命運;

未覺察到的恐懼,就會在生命中經歷更多恐懼。

然而,一旦讓覺察照亮內在的恐懼,

從內在療愈轉化、進而改變外在行為,

生命的劇情就會開始改變。

命運為果,內在是因。

直接改變外在的人事物往往徒勞無功,

只有瞭解自己內心深處的恐懼或創傷,才是從根本轉化生命的方法。也因此,自我覺察,是非常重要的第一步,

一旦有了覺察,你就等於開啟了療癒之路,

生命也將因此有更多可能性。

 

轉自 魏台鳳 老師

在生命的過程中,我們永遠以為只是錨定目標,

而且要進到這個目標才叫滿意,

然而,

我們錯失了許多在過程中的風景!

如果我們能夠將所有的一切都當作是完美的表現,這世界真是太有趣了呀!

 

轉自 魏台鳳 老師

全觀教育網址:https://www.holism2020.com/edcontent_d.php?lang=tw&tb=6&id=270&fbclid=IwAR1QuDsA40G0eTDhJvUbiGPCDLtRCiqqGBnsCPlY2_-5Np7lUYEvdXqbcQE

文章標籤

Ta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轉化陰影為力量

1486088641803  

 

                                     魏台鳳2018.03.07

   一腳踏入尋找生命的答案而參加心理學、心靈成長課程的朋友,都有一個動機為前提:「我要幸福!」

   任何課程的開始都是好的,走入各種法門的習修也是好的,只是在過程中我們一直嘗試怎麼才能得到精髓,抓到要義來幫自己更快速的來到,達成初始的目的--圓滿幸福?

 

     是的,這一路上我們會發現自我有太多的可能性,這都是神奇的自己!博大的生命功課讓我們愈學愈覺得自己不足,也漸漸的明瞭唯有修行才是與自性連結的路;體認到真正的幸福是與靈性自我的完整契合;找到神奇的自己。

 

     探索生命的旅程不代表進入坦途,知識不斷地告訴我們要有更多的正面和積極,並且繼續自我催眠、利用這些靈性的語言或暗示,有時候這也成了我們看不到的盲點,我們以為自己已經在一個狀態了,實際上在沒有完全擊破對自我信念所設定的種種虛幻之前,這些都只是一個虛構的假我,卻可能讓自己得了大頭症!

 

   這一路走來跌跌撞撞會讓自己一再質疑,質疑這條道路的正確性。是這些教導出錯了嗎? 還是自己修為的不夠呢? 有時候我們就會反觀回來刻責自己; 讓自己再次跌入不被接納和不被愛的狀態-- 產生信心危機;看到內在暗影。

黑暗是真實的存在

   不敢真正面對自己的情緒和感受是最重要的問題,雖然當初走上自我成長的這條路就是為了情緒需要找個出口,但也因為想要看到越來越好的自己,就不願意去深挖情緒中的黑洞,只要一個小小的事件就將所有的修行表像擊得粉碎,迷障在一個點上,上又上不去下有下不來!

   如果以「靈性正確」的觀點我們常常將在修養上所要求的一些素質,做不到的部分將他潛抑起來 ,但是內在裡知道有一股抗拒的力量,當我們越是想要隱藏它反而越被激化、燥動 。

 

走入內在看到分裂的自己

   在心理療愈這條路上一開始我們確實是「與自己的外在工作」的,當我們開始轉向「內在工作」的時候這也是考驗的開始。然而,知識已經塞滿了我們的頭腦裡;大師的語言、各家學說都帶著我們去走「靈性正確」一途,當你以為自性提升時, 也是我慢的生起時。但內在那不容見到的部份像是一股反噬的力量–陰影,沉重的拖住我們前進的腳步。

 

   學習靈性成長的首要功課就是「接納自己」, 這也是許多人早已知道的事了! 但是如何接納自己?接納的是陰暗面的自己,情緒不OK的自己, 如果我們都只期待自己是光明面的我,那麼「我」終究還是停留在優缺點的對比中, 並且為這光明與陰暗面的自己製造分裂感;陰影是我們必須隱藏的一面,目的是為了要對外在的世界呈現我們是理想的,是正面積極的形象 ,相對的我們越是將某部分隱藏起來,就會越成了盲點。 並且在我們繼續的否定之下被壓抑著,而越壓抑它就真正成為了一個陰影 。

 

   這種不願意面對我們黑暗面的恐懼, 逃避, 擱置下去, 讓自己再一次 跌落在沒有勇氣改變的抑鬱境地。

   所以榮格說:不要當個好人,要做一個完整的人!

   其實對這些惶恐都是擴大化的推想, 就像在暗巷裡獨自行走的你,感覺背後有黑影 跟蹤, 你的恐懼升高又不敢往後看, 但是這個恐懼到一個極點又加好奇心的驅使,令你貿然回首發現後面什麼也沒有, 你對自己泯然一笑放下心來 ,也很高興自己確認了, 回看了。 恐懼消失了。

轉化陰影的力量

   轉化的用意就是在 我們用客觀化的視野去看到自己內在的這些衝突與矛盾;並重新整理、接納,找到更新的自己。

 

「 轉化」是個重要的轉捩點,我們的思想轉變了,我們的能量也跟著提升了,而如何將陰影轉化成我們的新力量呢?那些被我們瞭解到不健康或陰鬱的部分,深切的體察與接受人生的辛苦之一,就是我們永遠在一個 黑與白之間的掙扎, 不要無奈地接受自己,而是更深的去瞭解 完整的自我 ,看到自己有許多的面貌 並且將它一一的接受下來。人生就是要在這不斷真實的碰撞中 去看到真實的自己,才能走向滿全。

   陰影工作坊是一套説明你自我操練的作業, 在這些碰撞的練習中你只和自己工作, 當然在團體裡我們也可以透過分享和支持得到更好的肯定與振奮的力量, 這樣的工作需要引領者,也需要在安全的環境中得到照顧。 這是美國的一位心理學家 黛比福特所創的工作 方法 ,它的背景是榮格的思想在這新的世紀服務人類, 希望你也用得上 ,祝福你。

  

 

 

 

 

 

 

 

文章標籤

Ta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心不寧,神不安

26731113_1601426026617609_1069973920027297427_n  
                                 
魏台鳳2018/01/17

 

我們內在的魂魄 便是我們的主神, 是我們神性的內在。


這個內在之神 知道自己的位置, 知道自己的方向 ,知道自己的目標。 但是 ,卻無法操作 我們的心和我們的頭腦; 心要往哪裡去?頭腦要 往何處 想 ? 一旦我們 化身為物質性的身體來到地球, 神性的心靈也只有等待 -等待我們如何履行承諾。


    遇見追尋靈性道途的 朋友們 在嘗試著各種各樣的法門 ,有時走著走著會掉到坑裡,有時修著修著 感覺被「惡業」所 纏繞, 於是 恐懼 讓能量 更渙散, 越是掙扎著想要找到出路、 找到師父來救援 ,越是找錯對象 ;用錯方法。


心理的療癒 與靈性修持是要 交互使用 與相互察看的, 畢竟我們是身處在物質化的世界 ,在人性的七情六欲中修持。 純粹的 走入空靈卻不諳生活的道理, 昧於人情關係 只想心想事成, 那都不是靈魂所樂見之事。


    但是心靈畢竟最懂你, 當它一再發出內在的聲音你不想聽見的時候 , 活生生的鬧劇就會不斷地在你的 生活中演出。
    有一位女性當事人 長得俏麗 有型,多年前有過一次傷心往事- 被背叛的經驗, 就此她深藏著這一段 被拋棄 的感受,與不被揀選的 悲傷而自憐著, 為了重振自己,重複的告訴自己是對方配不上她來抵擋被打敗了的自信, 她嘗試用心想事成的方法 並且 習修了許多的靈性課程, 才有了 對自我信念不同的解讀 ,一段時日,人是出落得更 清麗優雅 也不乏追求者了, 但每每到了一個關鍵點這段感情便又告吹。 就這麼樣載浮載沉的 幾段感情之後 就已到了剩女的年齡了, 周遭的親朋好友 好心的探問都成了尖刺一樣的 擊中她的要害, 漸漸的 ,她也將這些關切 嚴嚴實實的屏拒在外 ,而這樣也讓自己感到越來越孤單, 恐懼便如影隨形的 跟著她, 在生理上出現了 呼吸不順、常有窒息感。 這讓她籠罩在更深的恐懼中, 開始質疑她所習修的法門讓她掉在業網中動彈不得!


  
當她來尋求解釋身心靈的困惑時, 一個深度的 心靈 療癒 讓她十分訝異的明白:原來是 最初那一段 情緒的傷痛一直沒有過關, 這情緒的 壓抑變成一種自我苛責, 又造成害怕再度受傷的烙印, 這麼多年的尋尋覓覓 終於豁然開朗, 從低低的啜泣到號啕大哭, 她說這淚水早就該流了 ,最後 她流下的是喜悅的淚水。。。她真正的釋放了!

 

每個人對於痛感 是很不同的 ,有些事對某些人來說 那不是事, 但對某些人來說 便是一個極端的 事件, 這些都是情緒的作用 ,而情緒能量 便在這裡發酵。 悲傷、恐懼 都會引發對自我的不信任或者 對於再度嘗試的限制。 最常見到的就是做為 孩子時我們受到 父母 對待的方式 , 這些情緒 未能及時疏理 而引發對愛的扭曲解釋, 我們帶著這些認知繼續長大,也繼續在 情緒的能量中翻騰。
一直到有一天 你的身體已經承載不了這些情緒 ,它便會在生理上反應出來 這些種種的 症狀, 所以這也是身、心、靈之間磨合的過程。


    心的作用就是情緒能量的作用 ,而思想的作用 就是重新認知和 清理 過往的經驗, 你的主神--內在的神靈,一勁兒在那裡看著你的身和心 的演譯, 它時不時用著靈感來提醒你 ,要不就是用生理的病痛來 通知你。

 
要說有業網,那麼還是回到你對過去 印記 的處理; 那往往不是用觀照的方式能察覺到的, 然而走入靈性習修的朋友 ,常常以為用 靈性揚升的方式便可以解決一切問題 ,或者誤會師父所給予的教導; 其實那還是在人性層面小我的恐懼, 害怕再次經歷痛苦罷了。 因此, 心靈的 療癒 還是要回歸到心理諮詢的基本面去。


    心理(情緒)得到了 平靜,那麼 你的內在之神便安適了, 再多法門的修行不也就在求一個 平安自在嗎?

 

文章標籤

Ta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富 貴 長 命
             魏台鳳2013/8/25

 

       集體意識對“長壽”祭出了讓人深感左右為難的果報是:老人失智症人類千百年來的求願,現代人終得“長壽”。愈來愈多的家庭要面對“老有所安”的議題。唯獨在老人失智症這個現代病不但醫學束手無策,有失智老人的家庭也是暗暗叫苦,看看至親這樣折磨受苦,做伴侶或子女也愛莫能助,真應了「求生不得,求死也不易!」

 

       而 中壯年的這一代,看看長輩們如此受苦現前,我們當不引以為鏡,虛心學習嗎?我們不僅要鍛鍊體力、飲食清簡的養生方法外,心靈成長的呵護更是首要課題。試 問:擁有健全的身體卻心智失喪,讓自己求生不能,求死也不得!因為肉體康健讓自己多活了好幾年,卻無法好好活著,這樣的生命品質又有何益呢?

 

      我們又要給與下一代什麼樣的示現呢?

 

       是鍛鍊心智的時侯了,這個鍛鍊是心靈智性的成長,而心靈的智性要從 認識自己開始!

 

       是的,你沒有真的認識自己,你認識的只是一個外在的,為應付生活呈現面具的自己。你沒有好好聽過你內在的聲音,也沒回去和你內在的小孩對話過,那個小小的你,還沒有跟過來 - -/她並沒有隨你的身體長大;而到達與你現在的年齡同步,所以你的心智還是那個小小孩,而你的肉體已老化了,當你漠視、忽略那個小小孩的存在時,有天,他/她就以失智症的狀態呈現!

 

       防老化、防慢性病、抗癌,就是沒有防老人失智的妙方。

 

       個人觀察周遭年逾90歲的長輩,縱使四肢不俐落,但內心澄清通透的老人家,在他們可以學習的年歲,雖也沒有學習靈性的課程〈深入內在,認識自己〉卻仍智性明亮,是什麼原因呢?因為這樣的老人家,一生對生命熱情,年輕時服務生命,年老時知命達觀,接受他們的人生經驗才有滿足的每一天。

       我 的鄰居馬伯伯,是一位讓人欽羨的長者。他在退休後一直義務的為我們社區做著維修、管理的工作,將我們的居住環境整理得井然有序;在心性的培養上,他一直用 着無可救藥的樂觀態度在生活着。在他年輕時,那個物質窘困的年代,士官薪水的他,有天買了一個精美的瓷盤回家,盛上青菜豆腐一陳不變的菜色,他的愛人正要 叨唸他幾句,他說:餐桌上菜色不吸引人,起碼盤子也要吸引人,一只精美的瓷盤昂貴了點,卻可以天天感覺愉悅!

 

       這樣經營生命的態度是他至今仍可引經據典的說歷史的原因。

 

       什麼是富貴呢?像馬伯伯如此一貫熱忱而吸引來的愛是富有的,他積極的行動是珍貴的,“富與貴”是新時代對生命命題的新定義。

 

       富貴於我如浮雲,古人所說的並非矯情高調,而是紮實生活在豐富的感知裡,捐棄世俗的富貴,才能得來按照自己的價值標準所打造的富貴!  

 

       要長命,也要富貴長命!

 

 

Ta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學會拓展視野幫自己提昇能量––能量駐留並不難。

                                                        魏台鳳 2017.08.22

1496640561850  

能量,能量,我們羨慕別人 好有能量, 那麼 能量到底要怎麼樣才能在自己身上發揮的更好呢? 這是教給你觀照自己的能量,提升自己的能量的方法 , 那麼 你也能精力充沛 天天充滿正能量。 

能量駐留的方法(一):
想像自己就是一個能量體 。

這個能量體能夠發送 ,創造 ,互相的引發 能量消長的關係。
所以我們與別人的互動, 都是影響力量的重要原因。
如果我們發現長期處在一個力量失衡的狀態,那代表我們有一個觀念是偏頗的, 與別人的關係模式是需要改變的。 也就是說,我們用了某種固定的方式在看事情,才會妨礙自己發展能量的能力。

 

能量駐留的方法(二):

學會抽離。

如果你將自己設在另一個 空間時, 你會看到事情的不同面向甚至全貌。
我們很難 去了解另外一個人的想法,甚至當自己植入太深的時候也很難看清楚實相。因為抽離,我們可以客觀的同理對方的存在, 以及感受到他的所言所思。
因為你的視見 被拓展了 ,你將感覺到更有力量 與信心去面對你所處的問題情境。

 

能量駐留的方法(三):
感覺你所面對的挑戰,不論是 實質的或內在的。
這些挑戰 可能是生活上的,可能是健康上的 。去觀察你的能量流失在那些事物上? 找出這個挑戰對你的意義, 找出這能量流失造成你身體上的感覺 ; 你身體上有哪個部分是被弱化了?
找出挑戰,身體訊息, 以及生活事物 它們之間的關聯性, 並且評估這些事物在你心靈能量上所造成的結果。
唯有正視它們 ,才有穿越這些事物的 能力。

 

能量駐留的方法(四):
"力量"的選擇也是自己要負責管理的。
我們的思想、態度是塑造力量的來源, 加上情感的獨創力量參與了個人能量 的構成。我的情感造就了我的哪種力量呢?注意,情緒有負面有正面,負面情緒造成負面力量 !我們 夠尊重自己嗎 ?我們也夠尊重他人嗎?我們每個人都是得到 恩寵 的生命體, 本就源自神聖的力量是無所分別的, 唯有敬重這力量的 疆界 ,我們才能持守住這個力量。

 

能量駐留的方法(五):

讓自己單純。
宇宙訊息場 看似環環相扣息息相關, 宇宙與世事的變化 無常,也許我們的改變趕不上世事的改變, 唯有定靜在當下學者順應 變化, 別試著去阻檔 、干擾這些變化
, 接受自己已經盡心盡力了 ,那麼便能如願隨行, 保持住正面的能量。


能量駐留的方法(六):

創造力即能量之源。
我們常常鼓舞著自己的戰鬥力 來面對生活中的種種挑戰。 
殊不知 發揮創造力 是更好的 平衡, 創造的勢能使二元性 的衝突與對立中 得到一個 新途徑, 戰鬥力是耗能的,而創造力是 造勢的, 與靈感連接勇敢的發揮想像力 ,創造的靈光自然會乍現。

文章標籤

Ta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屆齡的惆悵

20141202114044734  

 

魏台鳳

 

    十幾二十來歲的時候,你知道你要什麼,你奮力的往前衝去找尋;三、四十歲的時候你有些迷惘,不知道自己那些果敢要來的是不是自己真想要的?到了五、六十歲,你膽小了起來,既不敢要,也不知要朝何處去要;總之,走了大半輩子,自己的健康、居住的環境、家人的關係都在你着力想改變,卻又放棄改變的矛盾意態中…。

   

    這一切都因你隨着一個主流價值觀去行走--你對財富、身分地位、自己的聲譽都用一個社會認可的形象上去套你的位置;最後,你被套牢了;也只有繼續朝這些自己認定的位置去攀爬!這一路走來既有艱辛和挑戰,也有快慰,只是,在屆齡退休的時候,有個困惑的聲音愈來愈大:你開始回顧你的人生,而這一回看,反讓你升起一種委屈或悲鳴----你不知道這一切種種是為了啥?

 

1448869798366  

 

    陷在莫名的惱怒一陣子之後,又在你找不到一個能讓你重燃生命雀躍的方向之前,你甚至不想再回顧,那甚至帶來一股鬱悶。只是,你將何往?你,被卡住了!更糟的是,你以為被卡住的是你不再被需要了,你對號入座的以為自己的價值是因為不被需要而直直的往下落…你的精神、體力是好的,但你不再有價值了!這才是巨大的恐慌!

 

    你之前讀的許多文章都說:「危機就是轉機」。這句話也因一切都已到「點」而不再有高低起伏-如何去生出機轉呢?是的,這就是卡住的地方,你的眼光還是往外看,你還是以社會俗流的眼光看自己;因此,你轉不出來!如果你開始收攝回自己的眼光好好審視自己,這才有機會重新轉動!

 

    你沒有老人家需要你去侍奉操勞;你也不必再“孝養”子女,你與老伴的關係也磨合得既不生火花,也不生衝撞;這不是大大的好時機可以為你自己做點事嗎?再學習: 不是因為會了才去做,而是因為做了才能會!不是因為成長了才去承擔,而是因為承擔了才會成長!不是因為擁有了才付出,而是因為付出了才擁有!不是因為突破了才挑戰,而是因為挑戰了才突破!不是因為成功了才成長,而是因為成長了才成功!不是因為有了領導力才懂得配合,而是因為懂得配合了才有領導力!不是因為有了收穫才去感恩,而是因為去感恩了才有收穫!不是因為有了錢才去學習,而是因為學習了才有了錢!不是因為有了市場才去開拓,而是因為去開拓才有了市場!不是你有了條件才能夠成功,而是你想成功才創造了條件。千萬別把人生的順序搞反了!

201304162001151828975  

 

    以上所說的成功啦,領導能力啦,再也不是你原先的定義,更不是你追求的目的,如此你才能夠真的有一個快樂的順序。

 

    這下,你忽然發現你不僅有一個方向可以再創生命的高原,甚至有許多的方向可去;這中間有沉澱下來的觀自己,也有行動力的去執行內在的意圖;這才是你生命真正的春天。你的歷練成熟,你的思想圓融,你正是該給自己一個如此興致勃勃;好好認識自己的機會,並且是一路的服務自己----服務你靈魂的願望,達成與自己內在心靈的交好與互動。是的,準備好的你等什麼呢?來學習吧!

 

1448869792235  

Ta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愛與金錢共流的生命

depositphotos_7301772-Love-versus-money-concept-compass.jpg 

魏台鳳 2015/10/1



    人的狀況無一相同,但問題的出現也可以簡化兩大類:一種是自始就覺得不曾擁有而追著要有,一種是曾經擁有而不捨失去,這兩類都是「有、無相生」

    許多現代的超級富人曾經多是有過無米粒渡日的生活,因為餓著了,激發無比的毅力去追求財富以保擁有,也有富二代、富三代因為出生即取之不盡,一旦高牆崩塌了變成一蹶不振;整日浸淫在昔日風光的幻想中;也想追求金錢,只是毫無動力。

    「愛」也是如此,如果自小就爹不疼娘不愛,甚至遺棄、暴力相向的孩子,那麼他/她一路追求的是愛;相對於曾經極度受寵的孩子一旦失了父母的呵護,原來的不安全感成真,縱使亟求愛卻不知付出是何事,愛的原動力也因此而阻斷。

    以愛與金錢來看“擁有”和“能捨”這些相對應的關係,便能看到有無相成的道理,愛與金錢的追逐也是相生相隨的。

    追求金錢的人在內在裡追求的是愛,追求愛的人在行動上也會利用金錢,這裡無所謂好、壞的評議;愛與金錢都是好事,只是在於如何昇華這些意圖,要能昇華這些意圖,所追求的愛和金錢才有自我滿足的時候,如巴菲特和比爾蓋茲—運用金錢與愛在一個同樣的能量振動上;很能掙錢也很能將錢化作愛給出去!比爾創辦的慈善組織「比爾與梅琳達蓋茲基金會」(巴菲特則是將錢如數的捐到該基金會),是全球最大的慈善基金會!不明白追求金錢的意圖,也只是一個又一個的輪轉,不知道金磚要堆多高才叫夠,而堆得愈高不安全感就愈加深––擔心著什麼時候就要倒了!就如龐貝古城的消失,就在一瞬間!

    這愛也是如此,追求愛的人,家人的愛是不夠的,要朋友們也注視你,同事們也看著你,營業員也最好圍著你團團轉,所以做銷售員最好使力的對象就是這等人,他會以金錢來換得 “愛慕”的感覺,追求愛的人也會慷慨灑錢在購物上!

    回到 “不曾擁有愛”的部份,這是最不容易搞定的部份!如果某個人自嬰兒期起就開始設定自己在這個頻道上,要扭轉到看到自己天生即擁有恩寵法則,真是勇氣又加上自己無比的決心唷!

    這裡說決心,不說信心,是因為沒有決心得不來自信心,有了自信心自然就懂了恩寵法則了嘛!所以決心,決心就是不計失敗的要去弄個明白“為什麼別人有,而我沒有?”

    為害怕擁有愛就是一個最先現前的課題,因為沒有便沒有失去的恐懼,而擁有之後的失去是更難忍受的痛!比如說,常聽到有養寵物的人會說:「在失去心愛的寵物後,傷心得不再養任何寵物了。」這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對於愛的擁有和失去之間模糊了對愛的真正覺受。

    人生一場一定要搞它個明白! 你的安全感才真正的紮根了,你的愛與金錢也得到自然的流動!

Ta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愛自己的真貌

 

images  

                           魏台鳳2015/09/03

    現代人崇尚“me first” (以自己優先),心理工作者也教育着人們要"先愛自己,才有力量愛別人"等等。

    許多人對"愛自己"的意思一知半解,是放下對別人的承擔?是只要我想要有什麼不可以?還是只要為當下行為負責就好?

 

    全部都是,也全部都不是。每個人的外在狀況和內在情境都不同,只抓住你想要解讀的定義或許可以實施一陣子,只是,一陣子之後,如果你並不真正快樂,那麼你得停下來審察你執行"愛自己的步驟"--為甚麼沒讓自己坦然舒服?不是每件事“me firs t”你都能讓自己過得舒坦,也不是只要我想要就行得通!那麼我放下對別人的承擔之後,為何還是愧疚感叢生?

 

    這裡有一個更新的愛自己的方式:接受自己成長中的一切

    是的,成長中,你曾經變醜過;

          成長中,你一再委屈自己想要得到讚賞;

          成長中,你有許多挫敗;

          成長中,你曾經忤逆;

          成長中,你曾經因忌妒、恐懼而傷害別人;

          成長中,你犯了一些不道德的行為…

    是的,在這些種種的背後,你看到自己是如何超愛自己的,只是失敗了,用錯了方法!

    現在,這一切都在你接受這一切的發生中容納了下來!

    包容這一切的發生不是又一次的否認;或再次的掩埋,而是真誠的面對自己,愛那個你曾多次拒絕和否認的你,也許你很醜,很不厚道,很自私自利,很自傲…。

    愛自己是再也不逃避湧現的情緒,愛自己是承擔這一切,承擔自己對自己的許諾,讓這個許諾回復它的純真,是的,完成對自己的承諾才是終生使命!

    愛自己是對自己好奇;去參加療癒課程,那麼你才真正的明白,那個 “你”需要你怎麼愛“他”,這一次你才愛對了!

 

Ta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讓孩子經驗他該經驗的人生

 

images (3)  

 

魏台鳳  2015/03/20

 

做父母的總是想將自己的人生經驗十足十的教導孩子,以避免重蹈覆轍,希望孩子可以避開挫敗,直登高階,但愈是這麼做的時候愈是事與願違。

疼惜孩子永遠是父母的心情,捨不得看到孩子沮喪,痛苦是必然的,但人生中挫敗的經驗一直是生命可貴的課題,也是生身為人的權利,沒有這些課題,生命是灰色無奇的;而每個人都有權利塑造自己的生命故事,縱使經歷艱辛也是屬於自己完整而獨特的。

 

看看現下的孩子,住房堅固,出門有車,學校就近,我們的社會已為孩子打造完善又安全的生活模式,除了學習的課業壓力外,少有甚麼是孩子精神、情緒會造成變化的,當然有些父母的婚姻狀態是造成孩子困擾的主要因素,那是另一個話題。總體而言,現在的兒童要體驗情緒大概得從影視上去尋求,再不然就是線上遊戲了!

 

靈魂渴望學習,小小的心靈亦如是。人類是靠知覺來學習的,因此大腦會尋求神經元的刺激來幫助自己的覺知力,這也是孩子一旦接觸到動漫就上癮,所有神經元的刺激都可以在這小小的畫面上得到滿足,當然,動漫將人的五感神經全部繃緊的狀態,也可以讓人逃避感覺,讓情感封閉、麻木,漸漸地,虛擬世界佔有了孩子現實的世界,若孩子可以任意在網路的世界漫遊而沒有成年人禁制的話,會無止盡的玩下去,縱使在離開虛擬的世界那一剎那,他們會有種空虛感,但對孩子來說是無法覺察的。

 

然而,許多父母寧可選擇讓孩子“安全的”在家上網路也不要讓孩子去可能有“危險”、“誘惑”的地方;比如說登山、露營、和不熟悉的朋友出遊、參加偏鄉的服務志工等,這樣缺乏生活體驗的孩子成年後就像沒有防疫的人,進入社會後在職場上遇挫折,在感情上挫敗,所有父母在孩子成長時期企圖保護的,那些孩子在成年後都發生適應困難,甚至嚴重的會因為失去自我價值感而自殺。

 

我們都知道眷養的野生動物是無法在放回山林後立即就能恢復求生的本能的,若沒有設下復育的步驟,牠們甚至會餓死的;養育孩子也是一樣。

 

經驗是運用智力的一個過程,聰明才智無法在知識上加乘,只有在經歷中與知識的結合才會成為能力!有一個笑話這麼說的:一個新老師報到時,校長告訴新老師說:「對於班上前幾名的學生你要妥善對待。」新老師問:「為什麼?」校長答:「他們的家長很難應付!」新老師又問:「那班上後幾名學生呢?」校長說:「那你就更要好好巴結了;因為他們都是以後的大企業家!」與這則笑話異曲同工的是,前不久我與同學聚會,當年後段班的同學大談某某老師的軼聞,那個同學的趣事,班際活動的插曲等,前段班的同學完全不記得同學、老師的名字了;更不解當年教室內有那麼多趣事?不在論成就,當年猛K書的同學大都說自己的生活乏善可陳,他們保守、小心的生活了大半輩子,自承記憶力減退…這次的聚談不知會不會在他們的心畔上留下一朵漣漪?

 

你還是想做一隻強力護持小雞於羽翼下的母雞嗎?先想想你曾有過的夢想,並付諸執行又接受挑戰嗎?或是你曾挑戰過夢想但敗陣了下來,從此認為你應該聽老人言才不會吃虧呢?或是你願意重新去看待那次的挑戰經驗,除了負面評價,有甚麼是正面的素質可以讓你再度玩味的呢?

 

出錯,不見得會浪費生命,重要的是你有多快發現錯誤?接受出錯,並知道如何修正;那麼這個錯就成了你的新能源,不但可避免下次出錯,或許因你的思考而促成了創造與進展。

 

平凡生活沒有甚麼不好,只是人生的豐富是在經歷過後––每品嚐一口覺得滋味無窮,每一次開窗都讚嘆光影雲翳的變化,每一回的對話都留下餘興,因為你經歷了,你知道這生活中的少許事,是如此值得感謝!

 

我們羨慕許多大企業家的成功,他們背後都有著愈挫愈勇的故事;同時,我們也聽到許多人談著他們的家人,因一次事業失敗,全家自此烏雲密佈,家庭暴力、酗酒、賭博等等,而孩子必須生長在沉鬱、施展不開的情境中…所有的危機都跟著契機,不在成長困頓,在經歷後學到的智慧。

 

人類的進化正在彈跳式的擴展,今日的孩子在知能上可以迅速的去反應一件事情,做家長的若仍以自己的舊有經驗去叨唸孩子,不單是讓孩子覺得上下兩代之間的鴻溝加大,並且也小看了孩子自身的能力。

 

換句話說,看著孩子可能進入挫折的經驗時,做家長的正可以覺察自己是否有勇氣面對挫折的考驗。

 

對孩子放手,是讓生命來教育他,對自己保持開放,是讓真實生活進入你內。

文章標籤

Ta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療癒的起始點在痛

                                                

8218020_193654254129_2

 

 

 

 魏台鳳 2014/12/25


  
 我們承受着身體疾病的創痛;不願分離的痛;捨不得親人的痛;自尊心遭創的痛…所有的一切痛都不被歡迎,於是,我們想方設法的逃避這些痛,但往往適得其反,我們愈抗拒愈痛,愈逃避則痛就扎得愈深,而痛,是沒有任何人可以替代你的。終於有一天,我們明白,痛是接受,痛是要正面去療癒的。

 

    我們呈現“痛”的情緒是憤怒與憂鬱的交織,內在的怒氣是痛,內在的悲傷也是痛,於是我們任憤怒與悲傷留在我們的心中,與那痛繼續燉煮著,直到找到一個鍋爐燒爆的理由:用決裂的關係,或是投入反社會的行動,或是死亡。

 

    最容易看到的是我們面對病痛時的態度,我們怎麼反應這痛?我們怨責別人害我們生病受苦?還是責怪自己沒讓自己完好呢?如果我們願意停止責怪,身體的痛看到心裡去,心裡的痛看到靈魂深處去,那麼“痛”也就在你的對焦之下,悄然療癒。

 

    有時候我們忍受痛,像是一種癮症:所有的“癮”在入口的時候都不是享受,比如抽菸的辛辣,喝酒的苦嗆,吸毒嗑藥甚至不倫之戀都是,但卻上癮了,認苦做甘,以痛為屏蔽,讓自己麻痺在痛中。如此,就可以不必面對自己,面對自己對自己的敦促,面對自己對自己的責難,面對自己的失望,面對自己的愧疚感!痛,也就無限延長。

 

     痛,帶給我們覺知的機會,是心靈讓身體承受苦難來告訴迷障中的我們,這個痛要引導我們往何處去?這痛是你靈魂深處渴望解決的事,這痛是讓你真正有血、有肉、有感的活着。

 

     對於“痛”的反應模式也看得到面對自己是否真誠!

深層的去看待自我真誠的部份,只因為有太多的不同意自己,這也是我聽到許多來訪者,對自己最大的質疑之處,或說對於深入自我的核心沒有耐性,對求取認識自己的知識不願真誠。對當事人來說這痛是面對自己;對助人工作者而言,這痛是身體說出所了知的實相~以系統的觀點看到人所存在的本質。

     當我不得不對當事人說「你得與這個痛在一起;這痛,是你的愛,也是你的愧疚感,它的存在,既無所逃避,就接受它!」那麼這時,事情常常有個玄妙的轉寰,當你道出真相時,那拉扯就停止了,而痛,也在你願承受它時失掉了對應性,沒有抗拒的拉力,痛也就減輕、甚至消失了!

 

     大多數的人靈性成長的因緣透過痛,讓心靈得到淨化與提昇,是我們身為肉體凡胎的目的。設若這副身體終其一生均在享樂中,我們也無由自身體的五感中去學習到我們生身為人的目的。痛,就是身體最明確的傳達,所以我們的神經系統通遍全身,是上帝造人的絕佳設計,祂讓人對痛的感應無所不在,神經系統是身體的感應器,提醒人們這受苦的地方正是你需要致力的功課。

 

    要卸下痛,先寬恕自己,原諒自己所做的一切。

    每一個當下的覺醒都是重新開始,每一回痛感到來,都帶你朝向愛自己---重點是愛自己並不是下猛藥去立即除掉痛,更不是求神問卜的去消災解痛。以同理心來看待這“痛”,不帶憐憫,更不是同情,完全接受“痛”與你共處﹣﹣這就是真誠與面對自己,療癒也在當下發生。

 

文章標籤

Ta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低下頭來才能看見自己

62231101gw1dsyua9rjvnj  

作者:魏台鳳2014/9/29

    透過療癒才有機會走到迦南之地(註1)。

 

    然而人們在這條路上走走停停,有時會長時間駐足在靈魂暗夜而不自知,人們在這條路途上的障礙之一就是傲慢。

    傲慢不僅是自我中心,走入深處,它是一種缺乏自信的表現—因為匱乏感和出於恐懼,想用表徵性的態度填滿,傲慢便是最好的面具了。

  

    “傲慢”的頭腦害怕接收新資訊,因為新的資訊會帶來許多改變,如果現有所引以為傲的事物或想法被推翻了,失去立足點,就如同失去一副唯我獨尊的面具,這對自我是具有威脅性的!所以小我就像鴕鳥一樣的將頭埋在沙堆哩,繼續現出龐大的身體和厲爪,以為這樣,還是可以嚇人於一時之間!傲慢的習性讓人們以偏見論事,自然而然的,偏見之門愈來愈窄,所能立論的知識也就愈來愈少,所以傲慢的人又像是一個狂妄自大的井底之蛙,自唱自鳴。

 

    “傲慢”就如那位求法的高僧,如不倒掉內心底已盛滿的水杯,是無法再裝入新的想法的,管它知識有多善好--當它已滿溢時,倒不進去就是倒不進去!

 

    傲慢的靈魂深處是我想保有我自己,這個曾遭受創傷或嘲笑的自己,企圖用漲滿自我來壯大,內在裡用厚厚的甲冑護衛着,因為惟有這樣,自我才不會分裂,而且可以維持“自我感覺良好”,但它仍是假象!

    如何一舉擊碎 “傲慢”呢?

 

    第一個念想是不必與別人評比,這世界正因為人人均有才,所以個個傑出不同,你的才華永遠在這世界站有一席之地,如果你是清潔工,你知道怎麼個環保又節能的工作法去做好這份工,你就是個傑出者;如果你是個打字員,你可以打得又快又好,又能將頁面設計得符合人們的視窗,那麼你就是這個工作的傑出者。對自我的讚賞,對自我的要求滿意,就是給自己的最好評價,找別人評比是庸人自擾。

 

    第二個念想是「功不必在我」,這是個共享的宇宙,不論你建了多大的奇功,也是立在許多個別助力所堆壘上來的功蹟,每一份心力的付出也許不會得到銘刻,但是宇宙的智慧一直是由全體人類共同的推演,“相對論”的成立是愛因斯坦的靈光乍現,卻也是幾世紀以來物理科學的演進推展,加上他涉獵東西方哲思架構下所臨門一腳。

 

    至古到今累累功名的偉大創造者,莫不是有著他們自覺渺小謙卑自抑。

 

    第三個便是保持覺察了,覺察像是一顆設在第三眼的水晶球,不但洞燭到自己也照向別人,當我們與所有人可以一體通透之時,沒有分別,也就不會衿衿自視,謙遜下來涵容的胸懷就自然生成。

 

    大膽的去吸吮知識之海吧!鬆開那內在的矜持,讓知識之流自然的沖刷你心田底的疑慮,漸漸的,你會留下那些感覺舒適的基調,那麼你便會朝向那訊息繼續順流,你會謙卑,因為柔軟才能順流,你會臣服,因為你知道還有更多的宇宙奧秘是你所未知的。

 

    臣服,是靠近靈性本我的方式,而低下頭來,才有謙卑,也才能看見自己。

 

     註:迦南:舊約中,神所應許的豐饒之地。

Ta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幸福揭密-走向完我

 

幸福揭密-走向完我  

 

作者:魏台鳳 2014/9/18 

    

    我們很喜歡探知秘密;也喜歡製造秘密後封存它。

 

    所以這世界的八卦永遠是頭條。一旦秘密被揭露,也就只是個故事而已;尤其秘密被詳細描述時就變得平凡了!而維持“不平凡”是需要保有秘密的,這也是秘密的吸引人之處!

 

    科學不斷的向宇宙探祕,遠古的神秘遺跡或傳說,也在好奇加好學的人類科技下一一被揭秘;人們還自以為藏有的秘密是秘密嗎?還是人們的秘密連自己都不知道呢!

 

    然而這世界的祕密早已蕩然不在!也可以說這個世界是留不住秘密的。  

 

    在學習圈中,我看到許多勇敢的朋友,他們來是想探索自己的秘密,也因此,他對揭露自己不僅是好奇;也帶着勇氣。

 

    尋找靈性的自己確實是帶着神祕感的;因為那是相對性的另一個我,它確實深奧,因為肉體的我們很難想像非物質性的我,更不是宗教所修的神通,無非就是感知到另一個非物質我的能量,也可以說是光子或單子能量,至於氣功練氣的分子在人體都粗大了點,這些都不叫“神通”。

 

    是的,修神通也是很多人的夢想,因為它可以探知自己有多麼神秘,只可惜大多數人只想求便捷得利益,在囫圇吞棗中走火入魔,繞了遠路事小,卡在執着中永遠走不出來才叫危險。

 

    另一個讓人着迷的是去探索自己前世的秘密,那也是轉移了自己眼前的困難、不如意,意圖讓當下的困境有個合理化的解釋;逃避了自己本可以承擔起來的責任,這都不是心靈諮商所提供的究竟之道。

 

    秘密有時像個毒瘤,以有形和無形的方式去啃嗜個人的能量,如果你刻意去隱藏它的話,它會像腫瘤一樣愈來愈大。讓自己用光去照着這秘密並不是這麼的令人畏懼;令人恐懼的是自己想像力倍增出來的效果,一旦你讓那陰暗攤在陽光底下,清晰的視野會讓你看到不同的景象——萬物華昇,美景恆常。

 

    對我個人而言,我認為每個人在肉體脫離前都需要知道肉體與靈魂之間的關係。然而,我最大的遺憾就是我至愛的親人、好友不願或不想去探索自己這一塊,尤其看着他們將帶着完全的無知離開這次的人生之旅時!

 

    是的,每個人是如此不同,要相信自己的獨特;縱使我們揭露出來的自己是如此人性——貪心、嫉妒、膽怯、偽善,反而更要去擁抱不完美的自己,如此我們才有機會走過障礙,走過循環發生在生活中的模式。不論如何,保持在以愛為中心的法則裡,勇敢的前行,我們終會到達,正因為不完美,才要來人世一場走這療癒的功課,讓自己持續在身體與心靈平衡的狀態,完美也就在其中。

 

 

 

 

 

 

 

文章標籤

Ta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台灣的死亡數據密碼

BN08_002    

 

作者:魏台鳳 2014/7/29

 

    有些人喜歡研究數字,看似枯燥的數字,卻隱微的在透露着秘密--其實秘密未必是真,只是人們不想察看清楚而已。

    最近健保局公佈2012年台灣人十大死因,第一名是癌症已不是什麼新鮮事,只是這紀錄是連續31年來蟬聯第一又創總比例的新高。根據世界衛生組織2010年的數據,台灣每人使用醫療費用在全世界排名第31,而台灣人的平均壽命在全世界也是排名第31,喜歡生命密數的可以將這些31,加加看。

    先不論癌症在今日的醫療研究有多少發現,但各種各樣新的醫藥科技並無法消滅癌細胞是事實;另一方面專家們在防癌和抗癌工作上呼籲紓解身心壓力列為首要--它其實是一種身體顯示出人身、心、靈不平衡的疾病。台灣完善的健保體制和充足優秀的醫療團隊,仍是減不下這連續31年的新高,這說明了什麼呢?

 

    另一則讓人不太開心的消息是:世界衛生組織最近發現一種超級細菌誕生了!這是人類自上世紀發明了抗生素以來,人們因細菌入侵而暴死的機率大大降低了;世界人口的平均餘命才會逐年攀高,但是天理的玄機總讓人不解:這所謂的超級細菌是你吃的抗生素愈多,它的抗藥性愈強,也就是菌株的生命愈強!而台灣人一年又吃掉了多少藥丸你知道嗎?人類怎麼又做了一件自行上演找到答案又推翻答案的事--許多的感染可能很快又會再次變得無藥可醫。

    台灣這麼一個好山好水的地方,人心卻無法安適其中,又是為什麼呢?

    許多客居他國的台灣人最後都想回台灣養老,因為台灣有價廉物美的健保,和低稅金,以及社區方圓五十公尺就有的便利超市,更別提台灣三步一茶店、五步一咖啡屋、文創、手作、烘焙在在的好,連老外都知道。 但是為什麼台灣人的心靈卻減不了壓呢?

    「讓植物生長不是困難,讓植物不生長才是技術!」創意生活的台灣岩栽達人戴世賢如是說。微小生命是如此孜孜生息,人們如何能說生活不易呢?

    如果你想不住在這塊土地上以為就可以避開數據(死亡),那又是想錯了方向。

     瞭解自己,才能顛覆自己的負能量—也是改變你所害怕的情境所發生的可能性,包括這世界的不公、不義和地球暖化。

    人們必須回到自己的身上,去找那天山妙藥,去尋那永恆的仙丹…那便是先從認識自己內在的恐懼開始。

    這個世代有太多的方法幫助我們打破無明的恐懼,躲避、求神問卜都不是究竟法,知識才是力量,我們求知是為了瞭解更多,知道愈多愈有自信,愈沒有恐懼。

    如果你的恐懼是怕死,就要先知道什麼是死,死後靈的歸依、靈的世界、靈如何看待自己一生的選擇……總之,不是只選一本書,一種宗教去探索,你必須很客觀,你必須十分敞開的去接納各種說法,你更必須謹慎的篩選資訊,最後,你會找到適合你所理解的,如果這些新知讓你的接受是平和喜悅的話。

    知道了死,生也就明白了大半,你對自己目前生活便開始有一個輪廓可見,從這裡去看自己有生以來的發生,去檢視這每個階段是不是都是你自己的創作?現在,超級妙藥才在這裡展開作用……。

    每隔一段時間回頭看一下自己:我最近學了一樣新的事物是什麼時候?我認為自己應該立即去學習的是什麼?也可以是拿起一把油漆塗鴉自己的牆;或是種幾盆植物學習與自然的對話;和選一門認識心理、靈性的課程。

    你對生命的熱情永遠是你人生的成績單,不論你的處境如何,這世界也一直以熱情回應你!學習,要如莊子:知道、得道、安道。知道是學習的第一步,學到後去執行,才叫將道理得到了,得到了這些好的道理並能安住其中,心有所安,氣理平順又如何會生病呢?

    學習每一個階段,每一時,每一刻都問自己:這是你要的嗎?你的擔心,你的焦慮都值得你花時間在上面嗎?你想要的是不是你現在立刻去做的呢?

    人來一世,只為認識自己!不提供更多認識自己的課程,是枉費了自己來此一生!

    認識自己最終是宇宙間的一小粟,從小我開始觀之;沒有將小我認識清楚了,無法瞭解人我關係,更無從認識人與天地的關係,縱使“天地合補”也補不了認識自己不清的過錯!

    你能看見自己縱使是一小粟,如歌的生命也會給你歷史的定位;生命的洪流最終合一到涅槃!

Ta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看真相,無法瞭解真理

  7cb11c81tx6D2pFHAdxef&690     

                      魏台鳳  2014/07/07

     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時說:「天父啊,請原諒他們,(將他釘在十字架上的人們)他們不知道自己在做些甚麼。」

 

     兩千年過去了,人們還是不知道自己在做些什麼;包括基督徒與非基督徒。基督徒在這兩千年以來一直以著宗教信仰的侵略,虐殺著非基督教世界:十字軍東征;中、南美洲的侵佔;亞洲如中國、印度的強取豪奪…到近代的中東戰爭。

 

     如果人們沒法將靈性真我提升出來,世界各族群就像群體被催眠了的人們;一再的上演着被集體意識催眠的景象--互相猜忌,互相攻伐,貧富差距愈來愈大,直到再次革命的爆發!其實,各國之間的爭鬪只是兒童之間的遊戲,不會真的有大災難---紅色按鈕永遠會被理性頭腦所控制!你放心。極度艱險的會是各族群自己內部的殺伐,從內部而來的敵對力量才是最難控制的危機。

 

    台灣亦如是。藍綠的兩極讓雙方沒有任何交集處,打着愛台灣口號的永遠是傷台灣最深的。近二十年來,台灣除了電子資訊業創造了台灣持續的經濟面之外,政策被咒罵而搖擺無法執行;因為少數政客的野心賠上了所有台灣人應有的幸福。怒氣沖沖的台灣人只有繼續罵政府來尋求內心的平衡,好似罵政府無能就可以張顯了自己似的,卻大大轉移了個人自身應向內看的焦點,離「知道自己在做什麼?」愈來愈遠。

 

    來自個人內在裡的敵人才是最大的撻伐,這是來自國外的朋友看到愛和平、重道德的台灣人的實相。

 

     這個寶島好似有股隱流將台灣民眾困住了;困在這小小的島上!不知國際上的新聞,如烏克蘭、蘇格蘭最近鬧得挺兇的獨立議題,或為何又停擺了?也不知伊拉克在西方勢力的擺布下有可能分成三個國家,平日譏笑台灣軍隊的管理和拒絕參軍,到了遇到海域管轄權的議題時又叫囂着要出軍,漸漸忘了自己的歷史,也不知道自己所在的位子。(有位大學學生竟不會畫台中位在台灣那裡!)卻一天到晚高喊2.2K是不公平待遇。

 

    耶穌說:我是真理、道路與生命。這個“我”講的是祂所想傳遞的思想,但人們還是將祂膜拜化了,曲解了耶穌想表達的生命意涵。人們看到的是祂被釘在十字架上的痛苦,而不知那痛苦是對世人的憐憫:十字腳下那些仇視祂的人和冀望、擁戴祂的人都是同一種人;都是內在恐懼和缺乏愛的人,都是誤以為權力是成功表徵的人。

 

    台灣的藍、綠各自擁護的人也如是,都是必須在這個島上生存的人,卻誤用了權力;在老百姓呢,是誤用了選票的權力,而不斷唾罵政客;在政客則是誤用了在其位的權力而搧風點火,綁架了台灣人本應有的品質:美麗又豐足

 

    如果不明真相,看不到真理,自然,台灣的前途之路將如迷霧瀰漫。福爾摩沙!美麗之島,何以由一位歐洲人的眼光可以看得到台灣之美,而台灣人卻處心積慮惟恐不足呢?因為客觀!當人的思想一旦可以保持中立;客觀性便容易明晰。

 

    是的,台灣人被集體意識催眠了,具體的說是被害者的集體意識;一種陷在深藏的恐懼中的意識之流,以致於一個單一的捷運殺人事件,可以造成幾個星期搭乘人數的減少,而不去問那是捷運開站以來幾百萬分之一的機會?一個服貿簽訂的議題,有多少人能認真的去瞭解詳情;或說有多少人去聽真正經濟學者的講解?台灣人的內部卻搞得轟轟烈烈宛如中國大陸已大舉入侵了!如果不從個人自身對生命不安全感的何以然來自我探索,那外境所引發的恐懼就永遠讓你的內在不安寧,漸漸的,大眾交通系統不去碰了;環境也處處存在着危險--生病便是遲早的事!

 

    許多各式各樣的創造力活躍在這個島上:台灣人手作的創意、對品味的營造、這塊土地所提供的豐饒…處處呈現着我們是受寵的,但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人卻用另一種方式去寵壞自己:不確認自己生命之源的豐碩;不想去感受自己和聆聽內在,卻被媒體的嘈雜給攪得不知何所是。

 

     習慣性的盲從,讓黃色小鴨的風靡蓋過了爵士音樂節; 讓藝人的桃色糾紛版頁高過日本憲法恢復武裝軍隊的新聞…坊間繼續以日風效顰,完全忘了曾被殖民為次等國民的恥辱!

 

     想寫出這些看見已很久了,膠着著只為不想碰觸政治議題。但生長在這樣的環境,看著整體社會被帶向一股晦澀的暗流,縱使一直想在個人生命的部分努力工作,仍是感嘆有限。

 

    以系統的宇宙觀看這個社會,並讀出方向的光的工作者應是來引航的時候了,所謂光的工作者是如實的工作者;各領域的專業人士;在自己位子上精進的人,都要不氣餒的繼續努力,縱使被嘲天真,也要信心不退!

 

    這不只是我們的家,台灣的豐美還要展現在世界的各角落!醒來吧!走出虛幻,走進真實的內在,聽見自己才看得見台灣;才能知道自己在做甚麼!

 

Ta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請你,聽我!

 201112521592  

2013/12/04魏台鳳

 

    上帝造人,只造了一張嘴,造了一顆心,但造了兩隻耳朵,那是要人一隻耳朵聽外面的聲音,另一隻耳朵則聽所發出的聲音。

 

    有些人對靠近他/她的人話匣子不斷,近到早餐怎麼吃,遠到童年吃什麼;小到家事做了什麼,大到最近歐巴馬發表了什麼聲明。另有些人不論關係深淺,永遠只是悶着頭做自己的事;你有事請教他,他也總能兩、三個字就打發過去;你知道他的存在,但像座活動泥塑。

 

    這兩類型的人沒有真正在說,也沒有真正在聽,因為說的只管自己說,不管別人有沒有在聽,或也不管聽者的反應如何。不說話的人有一個關起來的世界,不信任溝通,也就拒絕接聽別人的表達。

 

    兩種表達形式的人都有一個共同點:我害怕面對自己,害怕聽到自我內在的聲音。

 

    人們一再的以向外求取的方式來找自己,但總是落空!

 

    比如說,台灣的大學生畢業了,不讀碩士就沒有一個自我價值觀感更好一點的位置,讀完碩士之後,博士的頭銜顯得更有分量,於是,也不管這門學問是不是自己喜歡的,社會力是否需求的,總之就是去取便是了,殊不知“博士”不是博學多聞,是對一門學問技術的專精,在這個領域的人力需求性飽和了,多出來的“博士”,也就一無大用!

這追逐學位的線性思考,就是標準的外求。

 

    這是個社會資訊氾濫的時代,外求的知識有太多的誤導,那麼也就誤用了這些訊息,讓自己情緒起伏,無法安身立命的恐懼油然而生。

 

  

    向內看,聽自己,一直是心靈力最重要的鍛鍊,也是去除恐懼的心藥,心靈力是一種內在富足永恆不變的續航力!

 

    在我許多的宣說中,遇到很多人抗阻這美好又樸素的真理。對對方而言,是出於內心的恐懼,不論他/她的恐懼是來自莫名,或是自身經驗,我只能暗暗惋惜,他/她又錯過了一次與美好的自己相遇的機會!

 

    我會耐心的聽那些叨叨絮絮的說者,但我也會適時的將對方渺茫不實的際遇拉回真相現場,我更能耐心等待那些緊鎖自己心門的朋友,有一天他會小心的踏出一步來詢問:如何才能與自己對話?

 

   有位朋友長期承受脊椎側彎之苦,當我建議他用念力---吸引力法則來幫助他改善時,他嘲諷的笑說:「所以我只要喃喃自語『我的脊椎會好』就會好了嗎?那如果我唸『我要中樂透』也會中獎囉?」我無言,因為這是許多學習靈性意識開展的朋友,因為自身得到的喜悅,常想將好東西與好朋友分享之後碰到的軟釘子回應;我無言,雜音太多以致拒絕求取新知是這時代的麻煩,我無言,用有限的知識去論斷無限的生命,是人們常犯的毛病!但是我會繼續努力去推展這靈性意識,終有一天可以集結成轉識成智,人類的神性意識集體提升的一天!

 

 

    請你,聽我,是請求自己寧定下來傾聽自我內在的聲音,外在的噪音永遠在那裡嘈雜着,你毋需擔心錯過,反倒是,你內在珍貴的聲音,像似靈光閃逝,你需要寧靜,需要傾神專注的聆聽它,那最珍貴的神示才會顯現!這是非常個人的,靈性的開啟本就是非常個人的,它需要放掉一切,才能找到這個神性,也需要在放空中找到創造豐盛的奇蹟!

 

 

請你,聽我!愛自己從這裡開始。

請你,聽我!當自己像個孩子,去聽那小小孩說什麼。

請你,聽我!當自己是父母,去聽那孩子的願望是什麼。

請你,聽我!沒有評價,沒有憐憫,只有yes

Ta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對完美的恐懼決定了安潔莉娜裘莉的乳房!(下)

 

安潔立那  

                                     魏台鳳2013/10/31

 

     瞭解系統排列的人都知道,在家族系統中補償、認同都是對親人至愛的一種表徵,做兒女的不僅願意繼承父母的疾病(我們所謂的遺傳),甚至願意奉獻自己的生命去替父母死,這不僅是海寧格的洞見,中國人也一直有以折壽,賣身來拯救父母的觀念,這是裘莉深沉的恐懼,也是深沉的愛啊!

 

     這時候的完美,對裘莉來說是痛,因為縱使已十分完美了,仍挽回不了對母親臥病的哀傷,與其說裘莉選擇相信醫學的風險率,是一種對自己不慈悲的對待,毋寧說裘莉用補贖的方式來平衡內在裡深沉的愧疚感。

 

     裘莉的父母在她11歲時離婚了,每一對配偶的分離不免的都會帶出憤怒、沮喪、憂慮的氛圍,看在孩子眼裡,不但對成人的行為有他自己的評判,同時也會有着恐懼和焦慮自己不夠好的意識,在孩子的心理會將父母離異過失的一部分歸咎到自己身上,認為只要自己夠好,父母就會留在婚姻內,然而,事與願違,父母還是分開了,這愧疚與憤怒的情緒便留在孩子深沉的意識中。

 1368515191-381731626  

 人性中的愧疚感是時時存在的,這是人的善性,也是人期待自己是光明好人的天性,不論裘莉對父母親的評斷為何,她曾有一段時候與父親斷絕父女關係,更可看出她對母親的同情與依戀。母親離婚後不幾年得了癌症直到去世,對裘莉來說,母親的生命短暫又辛苦,對照她的幸福與亮眼光環是多麼的懸殊--再多的成就也是個體生命的成就,那是無法輸送互補的啊!惟有愛,愛是可以輸送的,有時我們對愛的誤解讓自己盲目,也用深沉意識中的行為去輸送愛,奉獻完美,以為這麼做,自己就可以在多活的時日裡得到寬恕!

 

  當人類的意識與想像力結合“必得癌症”就成了全像的鏡面,全像意識的景象就像推裡演劇的畫面一樣的讓你一步步走到想像成真之鏡!這是表面意識的張力讓裘莉做出的選擇,但我們更可以透過系統的心靈意識,瞭解到裘莉對母親盲目的愛之所需!

 

  裘莉的選擇有她勇敢承擔的一面,對學習靈性療癒的人來說仍不免深深的嘆息!!如果她願意相信奇蹟,那麼她就相信心的力量可以救贖一切!而奇蹟應不是神話。

  對古人來說,扭轉水龍頭就可以喝到乾淨的水,這是奇蹟;住在101層的高樓上,這是奇蹟;更別談隨手一機就可聽和看到遠在地球另一邊的愛人了!奇蹟無處不在,奇蹟是人類相信和努力的結果。如果裘莉選擇相信自己的自體免疫能力有十足的能力修復自己,那麼她也就不必選擇用排除、破壞性的方式,縱使已出現癌細胞擴散的癥狀,自體免疫力都可殺死癌細胞,況且是尚未出現呢?

 

  瞭解心靈療癒的力量會明白:要想改變當下的困境,惟有超越這個景象,也就是說,縱使罹患的風險在85%,也可以超越這風險的景象,越過它,通過它,而不是待在那85%風險率的框框裡!轉換內在畫面,是完好的自己,並加上祈禱和感謝,相信自己夠好的,也相信自己有更多的能力繼續去愛人並接受愛,那麼這一切就會照妳的能量去運作和發生。

 

  身、心、靈是整體合一的。相信,是通關密碼,相信是和平的橋樑,不破壞自己的身體,與自己的狀態和諧一致,心靈創造的奇蹟就會不着痕跡的發生了!最後,裘莉會透過如此重大的體驗走上她靈性學習的課程,並也真正瞭解:不完美也是完美的一部份!

 

Ta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對完美的恐懼決定了安潔莉娜裘莉的乳房!(上)

 

R20130516S66051608   

                                     魏台鳳2013/10/31

 

     如果你/妳是安潔莉娜裘莉,你會因為醫學專家的分析有85%可能的罹癌率而割掉乳房嗎?

     這是一篇報導對安潔莉娜裘莉的描述:

    她是一個完美的化身,她有無懈可擊的過人天賦,她有獨特的甜美率真,但另一方面,她卻又毫不畏懼地面對和挑戰自己性格中的弱點和陰暗面,就如同所有優秀 的演員一樣,她嘗試釐清並瞭解兩個世界中不同的自己.古墓奇兵的導演這樣說。"性感"是對裘莉的第一個感覺,"狂野""智慧""強悍"

     當你美麗如裘莉,當妳幸福成功如裘莉,你會選擇扼殺自己完美的身體,特別是女性特質如此鮮明的乳房嗎?

     在一個課堂上,當我如此詢問時,只有1/10的人說:「會」。然而儘管只有1/10的人會選擇“至深的恐懼”-去掉乳房,仍可以看到疾病不能殺死的人,卻可能被至深的恐懼殺死!恐懼深植人心,讓心靈生病,讓身體成疾,人的想法讓完滿的自己若缺,多麼可惜!

 

醫學分析,永遠只是分析,統計數據也只是一個參考的表徵,然而想法一旦烙印便將分析、數據變得真實!但是想法創造了情緒(憂慮、恐懼),並且因而揮之不去也成真,就如同靈性課程一再提及的--思想創造實相;你是你生命故事的編導者!近來中西醫就防癌與抗癌共同出現的論點,癌症的死因不外乎兩點﹕

1.嚇死的﹕

     當突然得知自己患癌時,精神上承受著強大的壓力,致使全身功能崩潰。

2.治死的﹕

     醫院只能用開刀、化療等損傷性、破壞性與毀滅性治療,使病人的正常組織功能遭到破壞與毀滅,失去了生存能力,於是治療後很快進入死亡。癌症本身就是毀滅之症,再加人為的破壞與毀滅措施,而不是使用完好多益治療和保護性治療。所以癌症在醫院傳統治療中,不治死的慢,治療死的快!(趙育才教授)

 

 還記得塑化劑事件鬧轟轟的時候,有一位朋友的兒子在媒體發表的那天下午喝了一杯珍珠奶茶,到了晚餐時,才自新聞得知塑化劑與珍奶的關係,晚餐後,即上吐下瀉到高燒不退,二十多歲的壯小子經緊急醫療後,休養了兩天才好,醫師也無法具體說明是什麼使他生病。總之,他的家人都歸因那杯珍珠奶茶,是恐懼的想法創造了他的實相嗎?那麼一大伙兒“不怕死”的人繼續喝着手搖杯又怎麼說?

 

16083-2  

     回到裘莉的故事,裘莉所以選擇相信85%的風險率,有一個十分個人的童年經驗。她說:我的母親得癌症十年,這一路上看着她的痛苦,我的焦慮和不忍也繼續升高。這恐懼如影隨行的跟着我,直到我母親去世。現在,醫生既然宣告我有這樣的遺傳因子,我不忍心讓我的兒女(安有六個小孩,領養三個,親生三個。)繼續承受像我一樣的痛苦,我選擇防堵,讓這(悲情)不再重演。

 

     是的,這是裘莉表面意識的想法,很大的愛,這愛有着不忍人之心,自己所歷經的痛苦,不願別人也與她一樣,就如裘莉曾多次飛到非洲、阿富汗、柬埔寨去幫助痛苦疾患的人,更不說她所捐贈給各地的金錢物資有多少了。這是一個美麗的靈魂所給出的慈悲大愛。然而另一方面,也看到裘莉內在裡對達到完美的恐懼。

 

     各位要知道,一位好萊塢超級明星的成功,豈有一夕可得的?天生麗質不說,性格的洗鍊,勤奮競業,接受挑戰都是成就明星的必經之路。然而,在現實人生中,為了達成目標,我們依賴信念來支持,讓自己有續航力!這信念也可能是來自恐懼---我們害怕失去愛,害怕貧窮,害怕無價值感,害怕一事無成‥。總之,這至深的恐懼也是敦促人們成功的最大要素。

 

     這裡引述另一則對安潔莉娜裘莉的報導:

     安潔莉娜·裘莉2005年當選著名男性雜誌男人幫》(FHM)一年一度的百大性感女星排行榜第1位。《FHM》雜誌的主編斯科特·格蘭姆林對安潔莉娜·裘莉充滿讚美之辭:「安潔莉娜身上不可思議地體現了讀者尋求的所有關於性感的定義。她不僅漂亮,還智慧過人、率真坦白,對自己的信仰充滿熱忱。作為聯合國難民署的親善大使,她不知疲倦地四處奔走,贏得了全世界的尊重。

 

     裘莉成功了,事業、愛情(她與小布的婚姻)已達到一個頂峰,距離現實的好萊塢文化因年老色衰而褪色的明星光環,她還可以穩坐好一段日子。但是在這個當口,她選擇讓自己的不幸呈現,因為她已達到完美。如果說,她不願看到完美漸次的消褪,更可以看到的是她對完美的扼殺,和內在裡用完美來獻上對母親的愛。

(未完待續)

  

Ta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投資自己的最佳起點

                              魏台鳳2013/9/2

自小你付出了許多時間與精力在學識和學歷上的追求上,為的是換取高收入、賺大錢的目的,當一切擁有的時候,你開始注重持盈保泰。然而,對學習“認識自己”這門重要的課程,人們必須付出一些代價時,卻吝嗇而捨不得時間或其他的付出,這是輕蔑自己還是傲慢呢?以為哪有 “向自己”學習的道理呢?

要知道,我們的身體裡有個陌生人,真正認識自己才叫對一切道裡開始懂了!

沒有學習認識自己這門課很難有關係的圓融,沒有學習認識自己你的人生沒法成功,沒有學習認識自己沒有讓心靈有機會回家 - - 外在的成功永遠只是曇花一現。

如果你追求學位,想要證明你的能力,你會挫折,因為有一種叫資歷的東西,你還沒俱備;如果你投入事業,想要得到的是頭銜,你會失望,因為永遠有另一個頭銜等你去摘取;如果你追求金錢,想要滿足自己的物質欲望,你會沮喪,APPLE永遠推陳出新、跑車永遠有更酷的造型、豪宅…數也數不完!如果你追求愛,期望得到人家的肯定,為何不當下肯定自己,立即付諸愛的行動呢?這行動就是投資自己,專注力放在自己的身上,在療癒的課程中,去挖自己的寶吧!

 心理學家曾經做過人在幾歲時容易得什麼樣毛病的研究。據統計,年近42歲的人容易得心臟病,為甚麼是42歲呢?因為這個時候會成功的已成功了,然而顛峰之後便可能是下坡,在這年齡的人所追求的財富、伴侶、房子、車子都有了。有了,該怎麼辦呢?這焦慮也到了一個點上了,心臟病,可以提醒你停下來休息,如果不是這樣,你會繼續賣力前進,而這賣力,也許是在應付顛峰後的下坡心臟病是這個年齡層無意識底下的產物。

認識自己才開始學習覺察,覺察是進入靈性的你的入門。

因為你保持在覺知中,為了覺知到而感動著:即使做飯、洗衣,你的愛都與家人相連,即使拖地,刷馬桶都有你愛的印記,更不用說當你抱著孩子入懷時,那嬌嫩的臉龐貼在你心上的振動了!

 

自然,這裡不是要你不可訂「功成名就」的目標,而是如何帶著覺知去訂你的人生目標。這目標是你的熱情,也是你的創造力,是與你的內在祥和相契的,那麼這個外在的人生目的就會帶給你終極的成就。

靈性的喜悅是創造性的喜悅,靈性感知的成功是自你個人內在之流而流出的成功,你在自我滿足的感受中,因而喜悅,因而成功!

你對自己的了解,遠比自認的少得多!投資自己的最佳起點就是學習認識自己”!

 

Ta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反思,生命無法向前

 

                          魏台鳳2013/8/15

 

     這是個媒體操縱人們情緒的社會。

 

    不論新聞真相如何,媒體若向悲情深挖,就得到愈多的觀眾。於是爆料加害者與受害者的故事,就是最好的賣點。當人們的情緒順勢的去推演時,這樣的情緒鼓舞最多的就是:「如果不是xx,我不會變成這樣!」

 

    xx,最容易上榜的是父母、伴侶、政府無能甚至是交通阻塞。

 

    我們都想要平靜生活,但平靜是要學習得來的,這第一課便是「寬恕」。但人們常誤以為“寬恕”是寬恕別人犯的錯,比如寬恕父母們小時沒有“善”待自己,寬恕在學校時老師的不當教導,寬恕愛人的背叛,甚至人際關係中的不公…,殊不知,人最要寬恕的是自己!因為自己犯的過加起來比投射出別人的錯還要多!

 

    小舉一例:若因父母從小視你為無物,罵你是笨蛋時,你接受下來了,並同意自己是拙劣的,是你的“同意”造就的你,不是罵(或期望?)你的人。又有一例,有些人在職場,自視甚高卻心猿意馬錯誤百出,讓老闆得請他/她走路時,他/她將權益與公平高掛嘴上自認為別人欠負了他/她,這時你認為誰該寬恕誰呢?天道酬勤;有德有能的付出自然會收到應有的報酬,這是平衡

    不反思,抱怨讓想像成真,運氣自然也只好卡在那裡!

    近來許多中壯年還沒想好如何豐富自己就退休了的朋友,或以為終於可以不必朝九晚五受制於人了,可以天天旅遊,爬山逍遙度日了,或安排學這個學那個,卻玩兩下便沒興緻了,日子一天過得比一天快,內心卻惶恐著怎麼又是一天了,開始抱怨家人限制了自己這個,限制了自己那個,忘了怎麼活好生命是自己的事!同樣的,不反思,生命的能量之流就卡在那裡,病痛也就悄然來到。

 

    不傷害自己,是達到找到完美,完滿自己的唯一方法。不透過反思,無法覺察到這一切的一切都是自己與自己過不去的結果。

 

    反思,是於自己有利的。反省,不是在責備自己,也不在承認過錯;反省是對“事件”說對不起,謝謝你,原諒我,我愛你之後,也如是的對自己說!

 

    這得利的,最終還是自己!

 

    這世界正在顛覆,人們正對著所有過去的認知做反證。比如大麻到底有益人類的多,還是將它列為毒品呢?因為若要談到上癮的毒害,香煙造成的傷害更大,因此美國已有幾個州正在修法同意大麻的公開化。而你呢?有多少對你自己的想法是可以顛覆的呢?

 

     反思,是自省,也是逆向思考,逆向的意思是思想的不受限制。如果一直處在受迫害、無奈的境地,並且讓畫面不斷以悲情,怨懟呈現,這樣的思考還要保存嗎?

 

     所有的抱怨都是內在的恐懼,擔心病苦,擔心死亡,擔心自己不被肯定、無價值,然而什麼是有價呢?存在便是價值,活好生命便是價值,有一點是絕對明確的,任由抱怨,不反思,生命無法向前是沒價值的事!

Ta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