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愛情心理 (2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婚外情的本質到底是什麼?

AA.jpg

 

摘文出自:老呂  

 

婚外情的本質是什麼?為什麼出軌漸漸成為社會的風氣?

關於出軌,有一組來自美聯社的資料,的確很驚人:

o 在一生所有的親密關係中,至少出軌過一次的男性和女性都超過50%

o 41%的已婚伴侶中,有一方或雙方承認有過身體或精神出軌。

o 22%的已婚男性婚後至少出軌過一次,14%的已婚女性婚後至少出軌過一次。

o 同事是出軌的高頻物件(14%的已婚男女和同事有過性關係);出差則是出軌的好時機(35%的已婚男女承認在出差時有過外遇)。

o 假如可以永遠不會被發現,有74%男性表示一定會出軌,68%的女性表示一定會出軌。

o 一段婚外情的平均持續時間是2年。

o 當然,也有一個值得深思的資料:在婚外情被戳破之後,有31%的婚姻持續了下來。

 

需要:婚姻是有有效期的

看了這個資料,你大概會有一些唏噓之感。

我是做婚姻諮詢的,從我的案例來源中,幾乎有90%以上的諮詢案例都是和婚外情有關。

我經常會被問的一個問題就是:為什麼現在婚外情的人這麼多啊?為什麼人非要婚外情不可呢?

我往往會回問一句:那麼人為什麼要結婚呢?

提問的人往往會這樣回答:

· 因為年齡恐慌而婚:我也不知道,我媽逼得緊了,我年齡也越來越大了,我一著急就趕緊找了一個差不多就嫁了。否則我不就是老姑娘了嗎?

· 因為快樂和好玩而婚:和他在一起太有趣了。

· 因為物質需求而婚:他很有錢啊,有房有車,我可以少奮鬥十年,就可以擁有很多物質基礎啊。

· 因為安全感的需要而婚:有他在,我晚上就不用害怕有人破門而入了,有他在,我的工作有了麻煩,可以找他幫忙了。

· 因為歸屬感而婚:我想有個家,一個不需要太大的地方,可以讓我覺得這麼大的城市有一個為我點亮的窗戶,我不是孤單的飄零的人。

· 因為自尊的需要:有了這樣高富帥的老公,我可以在朋友圈成為女王,我會讓我的那些小姐妹們羡慕到吐血!

· 因為精神上,我想有一個人真正的懂我:我希望有一個人可以和我一起心靈相通,成為真正的soulmate,可以一起面對生命的種種脆弱,完成一生的修煉。

說了這麼多,一言以蔽之:就是“需要”。

 

人是因為各種各樣的需要進入婚姻的。

需要就像是食色性一樣,它是有“有效期”的。

需要有產生的一天,也有消滅的一天;有滿足的一天,也有缺失的一天;有存在的一天,也會有變化的一天。

它就像是我們的胃一樣,始終是在變化中的。

既然它在變化中,也就像是鳳梨罐頭一樣,始終是有過期的一天。

比如,當一個糊裡糊塗被媽媽逼進婚姻的女人,發現婚姻雖然給她一種“正常人”的感覺,但卻發現代價是充滿了痛苦的爭吵和壓抑的憎恨。

比如兩個過家家玩得很開心的伴侶,進入婚姻後,發現婚姻這個遊戲實在難度太大了,兩個人都陷入到迷茫之中。

比如當因為安全感而進入婚姻的人,發現雖然這個人給了我很多安全感,可是這和養一條會賺錢的狗沒有什麼區別,而且這條狗還會咬人,他根本不解風情。

比如一個男人雖然給了這個女人一個家,但除了她作為已婚女人的名分和對方作為丈夫的身份以外,她和一個寡婦沒有什麼區別。

比如這個女人雖然有光鮮的外表,但大家漸漸發現,她的朋友圈裡炫耀的,都是她的包包、孩子和自己,老公去哪了?

對此我什麼都做不了

失衡:婚姻這筆買賣划算與否的標準就在遇到危機的時候,才能顯現

 

婚姻就是一頭狼,你喂飽了它,它會沖你搖尾巴,像狗一樣忠誠;

你喂不飽它,它不會跟你客氣,它會反過來吃你。

沒有獵人那把刀,小紅帽的結局就是兩個字:去死。

比如一個從小就生活在父母的戰爭中的小女孩,她最大的願望,就是跳出火坑,趕快有一個屬於自己的溫暖的家,可以擁有一個可以供她理想化的爸爸一樣的男人,或者擁有一個溫暖的接納她,保護她的媽媽式的暖男。

她遇到了一個同樣從小就被父母疏遠,感覺到自己對父母就是一個累贅,無足輕重的男人,這個男人最擅長的就是假獨立,假裝一切都不在話下,他從小就在很多親戚家寄宿,需要學會察言觀色,學會隱忍不發,委曲求全,此時,他遇到了這個渴望父愛或者渴望母愛的小姑娘,他好像看到了小時候的自己,於是他就對她呵護備至。

他們倆的情感合約是:

女人需要被愛,來補償她小時候被剝奪了愛的痛苦。

男人需要愛,以此補償他小時候被認為自己毫無價值的痛苦。

男人給女人愛,可以得到價值感;女人可以由此彌補小時候被剝奪了愛的痛苦,感覺到被嬌寵的快樂。

這個情感合約成立的時候,雙方的愛當然是滿足的,充滿生命力的。

但是,當男人的事業開始發達,他的很多價值感可以從事業中獲得的時候;當女人開始成為人妻,發現要承擔很多成人的責任的時候,情感的合約遭到了挑戰。

男人不那麼需要價值感了,因為他的需要被極大的滿足了。

而女人則還需要很多嬌寵,她根本不想做成人,她甚至可能暗暗嫉妒自己的女兒可以從丈夫那裡獲得愛——她小時候被剝奪的痛苦,就會再次經歷一遍。

 

一方不需要了,另一方面反而需要更多,更重要的時候,此時,這個男人開始產生新的需要了: 我現在在親密關係中,為別人付出擁有價值感,對我來說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現在也想做一個孩子了,我不想老是被別人吸血了。我希望我的老婆可以關心關心我,我也想在關係中,找一個真正愛我的媽媽或者可以給我提供方向的爸爸了。

而此時妻子還在為她不能充分享受孩子的權利感到不滿呢:以前你工作沒有那麼發達的時候,你生活的重心是我,現在有了事業、有了孩子,我只能在你的世界占不到1/3的份額,不行,我要你給我更多!

這個時候,這筆買賣就開始失衡了。

 

解決方案:劣幣和良幣,誰驅逐誰?

什麼是做買賣?四個字:“討價還價”

什麼時候買賣可以做成呢?

大家都覺得划算的時候。

有人說婚姻不是買賣。

對不起,在人類的歷史上,婚姻幾千年來就是買賣。

直到最近半個世紀,中國人才開始不能買賣婚姻,就是今天,窮鄉僻壤依然有拐賣婚姻的存在。

但我想問婚姻神聖論者:婚姻不是買賣是什麼?

或者乾脆問:買賣是什麼?

買賣就是能量守恆,誰也別占誰便宜。

這個世界上最公平的就是買賣。

那麼不公平的是什麼?強買強賣,偷盜竊取。這些都是佔便宜。

人和人的關係也是如此,就是兩種:一種是買賣,在一個遊戲規則之下進行的能量交換;一個是偷盜竊取,欺行霸市,就是不講遊戲規則進行的剝削和剝奪。

這個世界上看上去最不公平的買賣就是嬰兒和媽媽的關係,媽媽好像是純粹的付出,嬰兒好像是純粹的享受,但嬰兒也有代價,比如自己的身家性命都託付給媽媽了。

任何事情都是有價錢的,都是要有代價的,都是需要能量的平衡的。

但人類總有一種幻想:發明一種叫做永動機一樣的機器,可以不需要任何能源,就能無窮地運動下去,為我們提供便利

這種幻想在情感中,也會出現童話和傳奇,希望有一個人可以永遠愛我,而且這種愛亙古不變。

在生意場上,最終拼的,就是誰更能禁得住不占小便宜吃大虧。

在情感中,也如是。

 

我迷失了自己。

當我們發現在情感中遇到了需求不平衡的時候,怎麼辦呢?

比如賣酒的,為了拼業績,就往酒裡面倒水,甚至更有甚之,乾脆往乙醇裡面灌水,這樣做的好處是最短的時間裡你賺了最多的錢,而且成本貌似最小,但時間長了,你的聲譽差了,最終大家都會遠離你。

因為你生與斯長於斯,你和周圍的人的關係是盤根錯節地聯繫在一起的,打斷腿也連著筋,在一個熟人社會裡,為蠅頭小利而喪失人品,那成本太大了。

但在一個陌生人社會裡,我可以打一槍換一個地方,我賺了錢就跑,我和這個地方不發生任何聯繫,在熟人社會裡,遠親不如近鄰,在陌生人社會裡,近鄰不如網友或者陌陌親。

於是我們這個社會就會盛行欺騙、剝削,因為在陌生人社會,信用是靠政府和中間組織以及信仰維繫的,而在中國,信仰就是實用主義,一旦它失去了實用價值,比如家族開始失去了保護傘的時候,人心就迅速的敗壞下去了。

婚外情也是這個文化的一個呈現。

魚我所欲,熊掌亦我所欲,兩者為何不可兼得?家裡紅旗倒了,實在太麻煩了,可是扶著這個紅旗太麻煩,而且最重要的是,我們該如何面對衝突文化呢?在我們的歷史中,中國人是最擅長不解決問題的: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比如說上文中所說的那對夫妻,男人想要得到女人母性的關懷,他不想老是在關係中總是扮演爸爸。女人還沒有當女兒當夠,她不願意承擔成人的角色,更不願意承擔母性的角色。

他們的核心需要已經無法匹配了,但他們知道該如何解決嗎?

中國人的婚姻文化裡,解決問題的藥方就是就是兩個字:“忍”和“轉”

女人往往會“忍”,所以會有那麼多學佛的女人,她們努力的方向就是放下,放下什麼?放下自我,放下欲望,放下婚姻,融入天地,隨便老公怎麼出軌好了,我連性欲都可以捨棄,我連情感都可以不要,你出軌又能耐我何?

“轉”(轉移)往往是男人的套路。男人的內心有一個媽,媽往往在婚前是有一個的,婚後往往就變成倆媽,媽媽意味著什麼?意味著安穩和靜止的生活,這對男人很重要,但同時男人還想到外面冒險,在純粹的媽媽的世界,男人害怕會日益成為胎兒了,於是他就想要突破,於是再找一個小三兒,這好像讓他感覺是個男人。

但是很不幸的,這個三兒也會被他慢慢變成另一個媽。於是他只好暫時捨棄了這個三兒,然後再尋求另一個成為男人的機會。

忍和轉移都不是迎難而上,都不是解決需要的滿足,而試圖消除自己的需要或者將自己的需要外包,這種婚姻文化的解決方案,其實就是沒有方案。

就像是一個人餓了,你跟他說,你冬眠吧,降低你的新陳代謝,你就不餓了。可是冬眠雖然降低了新陳代謝,總有驚蟄的一天吧,難道你要永遠睡去嗎?

或者你跟她說,你趕緊喝涼水吧,把你的肚子撐滿了,就不餓了。可是水總要排泄出來的,然後呢?

在過去的年代,解決方案就是給女人裹腳、取消經濟權,變成男人的寵物,這樣女人連人權都沒有了,當然只能忍了。

 

男人呢?知道如何在婚姻中經營感情嗎?

過去的父母懂得嗎?

我們都羡慕錢鐘書和楊絳,要知道,中國人過去的婚姻文化都比現在強,因為那時候,還是起碼有一些信仰的。陳丹青說過,五零後和六零後一代所遭遇的是這個時代最毀滅性的傷害。

真正的毀滅不是戰爭,而是文化的滅絕,就像是宋代時期的西夏國,你可以屠城,但你無法殺死所有西夏人,但有一個辦法可以消滅西夏人的精神,蒙古人消滅了西夏人的文字,西夏人就不存在了。文明的毀滅是最終極的毀滅。

中國的文化,就在上世紀中這代人開始被文明腰斬了。

我們的文化失去了信仰,我們的婚姻失去了三觀,我們不知道,我們是否在一個遊戲規則裡。

我們不知道如何在衝突中找到合作的可能。

當我們的需求無法平衡的時候,我們想到的首先是毀滅而非合作,是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戰爭,而非坐下來一起探索更好的發展的空間。

比如上文那對男女。他們都用孩子或者父母的視角看待衝突。

孩子的視角是:你為什麼不給我?

父母的視角是:我憑什麼要給你?

孩子說,我很慘啊,我很餓啊,你不給我,你就是惡魔媽媽。

父母說,我很累啊,我很餓啊,我再給你,你就是惡魔孩子。

其實雙方都是一丘之貉。

因為他們不敢離開這樣的“母嬰”世界。

母嬰世界就是我對你很重要,你對我也很重要。但這樣的境界,開始學走路的時候,就開始破滅了。

我們會日益發現,你對我並沒有那麼重要,我對你也並沒有那麼重要。

這就意味著我們要開始面對分離和喪失。

很多婚外戀中的被拋棄一方說:你為什麼不離婚以後,再談戀愛?為什麼要腳踩兩隻船?

因為我們整個民族的創傷,讓我們在分離期遭遇了太多的苦難,我們很難有真正充足的母愛,讓我們可以內化於胸;也很難有充足的父愛,可以讓我們外化於世界。

在婚外情中,我看到太多的出軌者恐懼自己的欲望會毀滅自己的家族,毀滅自己的父母和孩子以及自己的妻子。他把自己的欲望看成是毀滅他自己世界的敵人,可是他最終還是被其征服。

被出軌者發現:離開這個婚姻和家庭,自己就像是沒有軀殼的蝸牛,或者沒有皮膚的燒傷者,離開地球的人類,在無聲的世界,如隕石一樣飄行,她無法確定自己在精神層面可以活下去。

在一個創傷的文化中,“自我”從來都不是被鼓勵的。

相反,在這種創傷中,“自我”是足以威脅這個種族存在下去的。

 

在這個時代,欲望被無數廣告、傳媒以各種各樣的方式激發出來,但“自我”卻一直沒有得到鼓勵。

說這個和婚外戀有關係嗎?

當然,一個不鼓勵自我的社會,一個總數壓抑和轉移而非解決問題導向的文化,一個總是看著過去而非當下和未來的文化,孕育出來的,就是過度負責和不負責任的人。

因為我們在過去的文化中,沒有從擁有自我獲得什麼益處,相反,我們從“孔融讓梨”的文化中,從喪失自我!

 

一段真正的愛情故事是不會結束的。

那麼真正的方案是什麼呢?

還是文中的這對男女,也許在他們的關係還沒有走到破裂的時候,男人可以跟女人說:

我的確有想離開你的願望,因為我現在對情感的需要已經改變了。我以前很享受為你服務的快樂,因為這種服務讓我感覺到自己有價值,被需要。在我過去的成長經歷中,我一直感覺到是家裡的累贅,我的父母以養我為苦,我很痛恨不被需要的感覺。

我發現,我為你的付出,其實是想要挽救我的痛苦——我是沒有人要的,我希望我變得很重要。

但是現在我覺得我不再需要彌補這種痛苦了。

因為我想我真正缺少的是一個成熟的女人對我的平等的理解,或者在我痛苦的時候,有一個女人可以給我安撫。

如果有這兩個部分,我會依然享受這種為你付出的快樂。但我不知道你是否願意在這兩方面給我這樣的愛,但如果沒有的話,恐怕我們的關係就會出現重重危機了。因為我發現當你不斷跟我要愛,而我不斷付出的時候,我就開始恨你了,因為這種不平衡就像是我的父母在我小時候不願意給我買冰棒還要我學習好,供他們跟鄰居誇耀一樣。

我特別需要有一個人可以和我談談這個部分。

 

可惜這些話,往往是一個男人出軌以後才有可能跟女人談的,很多女人說:如果丈夫在他們關係中出現裂痕的時候,就和她談,她一定可以調整的,她只是不知道,他其實在內心原來有這麼多過去的傷。

這個女人也可以跟這個男人說:

我一直都幻想有一個好爸爸保護我,一個好媽媽來愛我。我發現我在我們的關係裡,我完全變成了一個嬰兒,我好像永遠都要不夠,我現在開始明白,其實我一直不相信,不會有人真正地愛我,所有人都會離開我,我根本不值得別人愛我。

我太害怕這些話了,所以我就會非常恐懼地想要控制你,讓你不會變成我心裡的那些話。

可是就算是你給我很多愛,我內在的最核心那部分還是不快樂。

我想,我真正需要的是,面對那句話。我需要有能力承受那句話,因為我發現那句話正在毀滅我的一切。

我的所有的防禦最終只能讓它更快地變成我的宿命。

也許我可以和你談談我內心的恐懼,如果我們可以一起談談這些恐懼,也許我們的生命會更放鬆一些。

很多的男人會發現,當女人可以這樣表達她們內在的深層的恐懼以後,他也可以嘗試著談談自己對脆弱是多麼的恐懼,他們恐懼妻子的脆弱,但其實他們真正恐懼的是自己的嬰兒的脆弱。

這個男人可以哭著說,當她在他發燒的時候,守在他身邊,也可能激發出這個女人她過去的相類似的經歷。

她可以溫柔地抱他,她發現,當他們可以互相分享脆弱的時候,他們釋然了,放下了,可以更親密地在一起了,因為這些脆弱,他們可以更有力地連接在一起了。

真正的真實的依戀就由此發生出來了。

這就是創傷治癒的過程。

它最需要被看到,被溫柔,但有力的觸碰,需要被理解,被懂得,被分享。

而當這樣的共鳴發生的時候,我們就不會被創傷隔離于人世之外,而可以作為群居性的動物,重新回到人間。

這就是情感的歸宿。

最終,情感終於是可以得到繼續深入的發展了。

只是,我們的社會還在轉型,起碼,我們的欲望被釋放出來了,當然也被過度的刺激出來了。

但真正強健有力的自我,還因為沒有足夠有力和溫暖的觸碰而發展出來。

也許,我們的文明正在慢慢地修復它的創傷。

而我們,可能就是這億萬的細胞之一吧!

 

文章標籤

Ta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三種婚姻中過得幸福的女人

adam-winger-Xt4g9VbMljE-unsplash.jpg

:卓尚教育整理

有人說,婚姻是女人一輩子很重要的選擇。很多女人可能擁有過甜蜜的愛情,但不一定能擁有幸福的婚姻。

 

好的婚姻,不是一個人的付出,而是要懂得經營。

 

作為女人,在婚姻裡一味捨棄自我,不一定是可取之道。 

 

大多婚姻幸福的女人,都懂得一些維護關係的“技巧”。

 

來看看這三種女人,大多在婚姻中都過得很幸福。
 

01

不“操心”

 

戀愛時,女人都是無憂無慮的公主,男人把她捧在手心裡;

結婚後,很多女人成了事事操心的管家,把男人寵成了“甩手掌櫃”。

 

因為你太“能幹”,他可能不再為衣食操心而上進工作,不再為孩子操心而盡力管教,不再為老人操心而孝順贍養。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女人可能被這些繁重的家庭瑣事壓得喘不過氣。

 

男人越過得越來越理所應當,無法體諒你的辛苦。

 

這樣的婚姻,女人肯定是無法感受到幸福的。

 

不妨做一個不“操心”的女人,不必對事事都那麼上心,不必把家庭處理的那麼好。

 

讓男人學會在這個“家”裡付出,只有親自體會過這些辛苦,男人才會體諒你。

 

適當的讓自己依賴另一半,不用將自己偽裝的事事全能,這樣還能激發他的保護欲。

 

一個人操心付出的婚姻不可能是美滿的,一定要讓男人也一起參與進來!

02

不“順從”

 

婚姻中完全順從和依賴男人,只會讓這段婚姻關係越來越不平等,女人逐漸變得沒有話語權。
 

有些甚至沒有自己的社交圈,只知道在家守著老公,稍有不如意便在家中悶悶不樂。

 

一方面,在婚姻中,注意力不能全放在男人和家庭上,有時候更要注重培養自己。

 

婚姻中大多要求女人溫柔賢慧,但是有自己主見和判斷力的女人更能夠讓婚姻更加穩定。

 

包括經濟的獨立,尤其是精神的獨立和人格的獨立。

 

另一方面,在婚姻中,有時候男人做錯事,女人也一定要有自己的底線。不要寬容和無下限的容忍一些越軌的事情。

 

出現問題時,一定要指出他的問題,並且要表達出你的憤怒和不滿,並且讓他下次規避。

 

有些事情當你一次退步原諒,後面可能就還會發生無數次。

 

不盲目“順從”,保持一定獨立,才能讓另一半尊重你。這樣的婚姻才可能走向幸福。

 

03

不“猜忌

 

婚姻中最怕相互猜忌,過分的猜疑只會將對方越推越遠。

 

有些女人一旦愛上對方就很容易將對方看得死死的,恨不得要掌握他的一舉一動。

 

晚回消息就焦慮,和女性溝通交流一下就醋意大發。過分不信任就會導致讓兩個人都感覺很累。

 

可能本來好好的婚姻,因為不信任和猜忌,導致對方很窒息,覺得回家壓力很大,最後就真的離開你了。

 

所以有時候過分猜忌只會適得其反。

 

忠誠是一種自我約束,它不是管出來的。在婚姻裡不忠誠的人,就算你管得再嚴他也有辦法。

 

在婚姻裡做好自己,越灑脫,越獨立,越不害怕失去他,才越會讓他捨不得離開你,夫妻倆才能越幸福。

 

執子之手容易,與子偕老太難。

 

擁有幸福美滿的婚姻是每個女人夢寐以求的事,如果不好好經營,幸福就會悄悄溜走。

 

畢竟美貌可能會逝去,新鮮感可能會被沖淡。
 

 

“不操心”能讓他照顧你,“不順從”能讓他重視你,不“猜忌”能讓他離不開你。
 

 

在婚姻中,女人只有懂得珍惜自己,男人才會珍惜你,婚姻才能越來幸福。

 

好的婚姻能滋潤女人的一生,願餘生,我們都能好好愛人,更會愛己。

 

文章標籤

Ta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充滿愛的分手模式

nathan-mcbride-DEmPhCx7y8Q-unsplash.jpg

文:海靈格

充滿愛的分手模式

“只有當伴侶雙方都承擔了足夠的痛苦之後,他們才有力量分手。然後伴侶雙方需要看向彼此的眼睛,男人對女人說:‘ 我曾經非常愛你,你給了我很多。我帶著愛和尊重,將它保留下來。我也給了你很多,你也可以保留它,尊重它,並帶著愛去回憶它。女人對男人說同樣的話。然後男人和女人同時對雙方說: ‘ 對於我們之間出現的問題,我承擔我那部分的責任,並將你的留給你承擔。現在,我給你安寧。這是一種充滿愛的分手模式。

           ——《誰在我家》

 

很多親密關係都是在沒有人犯錯的情況下走到盡頭的。非常常見的是,由於原生家庭中的糾纏,一段關係結束了。這樣的話,雙方在分手時就不應該尋找過錯,但是必須承認,這段關係已經結束了。

 

拒絕承認這一點的伴侶會報復對方,這就阻礙了對方的成長,也阻礙自己的成長,他會一直深陷其中。這時伴侶中的另一方要求分手,是正確的選擇。 

通常情況下,伴侶中的一方認為——甚至他很清楚——這段關係已經過去時,他必須用很長時間的痛苦來換取分手。從某種角度講,這是有根據的——不能馬上就分開。只有當所有人都承擔了足夠的痛苦之後,他們才有力量分手。因此必須要讓雙方煎熬度日,否則不能倉促提出分手。愛有時就是這樣。

有時候,我會與想要分手或必須分手的伴侶一起做個小練習。我會給他們講一個故事:

 

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心情愉快地在路上走著。他們的背包裡滿滿的,裝的全是好東西,他們路過花朵盛開的花園,結滿了果實的樹木,陽光明媚。他們很幸福。這時,路越來越蜿蜒,對他們來說前行越來越困難,而他們所帶的一部分物資也已經被消耗掉。半路上,兩個人中有一個坐下來,筋疲力盡。另一個又前行了一小段路,然後他剩餘的物資也耗盡了,他也坐下來。兩個人回望之前山腳下的美麗風景——他們開始哭泣。

 

悲傷讓分手得以實現。僅僅是沒有成功的痛苦,就會讓分手得以實現。沒有任何指責,只有痛苦。痛苦,可以使他們分手,但是他們可以再次團聚。他們需要看向彼此的眼睛,男人對女人說:“我曾經非常愛你,你給了我很多。我帶著愛和尊重,將它保留下來。我也給了你很多,你也可以保留它,尊重它,並帶著愛去回憶它。”女人對男人說同樣的話。然後男人和女人同時對雙方說:“對於我們之間出現的問題,我承擔我那部分的責任,並將你的留給你承擔。現在,我給你安寧。”這是一種充滿愛的分手模式。

在此舉一個痛苦分手的排列案例。

海靈格:關於什麼事?

朱力歐:現在我們認識八年,我已經搬出去四次了。每次都是一樣,當問題出現的時候,我就必須走。

海靈格對格拉茜拉說:你呢?

格拉茜拉:對我來說是這樣的,這種離開會在我身上觸發很可怕的恐懼。我愛他,我很願意跟他一起生活。

海靈格對朱力歐說:你愛她嗎?

朱力歐:是的。

海靈格:你們有孩子嗎?

朱力歐:沒有。

海靈格為丈夫和妻子選擇了代表,讓他們面對面。

 

景象一

 

丈夫和妻子彼此注視很長時間,沒有移動。然後丈夫看向地板,再次快速看一眼他的妻子,然後雙手交疊放在自己的臉上,期間仍然看向地板。然後他放下手,再次看向妻子。妻子躁動不安,丈夫再次看向地板。然後,丈夫向後退了一小步,看向旁邊。然後他們再次彼此注視。丈夫左右移動肩膀,仿佛他想要準備轉身。兩個人仍然一直彼此注視。然後,妻子緊緊抱住她的上臂並蜷縮起來,仿佛她很痛苦。她向後退了一步,看向旁邊。丈夫有向她走過去的徵兆,再次雙手交疊放在臉上並看向地板。過了一會兒,他再次放下手臂。整個過程長達七分鐘。現在,海靈格讓妻子轉身,然後讓丈夫轉身。

景象二

 

過了一會兒,海靈格對妻子說:你怎麼樣了?

妻子:比之前好多了。

海靈格引導她再往前走了幾步。

景象三

妻子仍然蜷縮著。

過了一會兒,海靈格對團體說:可以看到,分手需要多少痛苦。

海靈格對丈夫說:你怎麼樣?

丈夫:也好一些了。我更平靜一些了。

過了一會兒,海靈格對團體說:雖然有愛,但是在這裡只能分手。當痛苦足夠大的時候,會發生。

他將另一個女人擺在丈夫前面,同時將另一個男人,擺在妻子面前。

 

景象四

 

過了一會兒,海靈格對團體說:未來總會存在。

對妻子說:你怎麼樣了?

妻子:很好。

海靈格對代表們說:好了,就到這裡。 

海靈格對團體說:在伴侶關係中還要注意的是,有些人與伴侶羈絆在一起,如同孩子與母親或者與父親羈絆在一起一樣。如果一段關係無法繼續下去,呈現出分手的情形,有的時候伴侶會有孩子失去父母的感覺。那麼這種痛苦會過於不真實,這種情況是因為來自過去的一些東西影響了現在。但成年人之間的分手不應該是災難。災難的感覺只適用于孩子與父母之間。如果伴侶兩個人已經清清楚楚地分手了,那麼兩個人都會有一個新的未來。

對丈夫和妻子說:好,就這樣吧。

妻子的代表:當我在那裡走過去的時候,就好像我失去了力量。當你之後說,分手是合適的或者類似的話時,我內心對自己說:“啊哈,就這樣吧。”然後,我感覺再次獲得了我的力量。我把這種虛弱看作不好的東西去體驗,實際上當我突然明白這很正常時,我就能恢復了。

海靈格:好,謝謝。

 

文章標籤

Ta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你的原生家庭裡,藏著你的婚姻模式

henrikke-due-pVsi_lmyvL8-unsplash.jpg

作者:晚妝 

   你有沒有想過自己是因為什麼才會喜歡上一個人?或者說,是什麼在影響著你的擇偶標準?其實你會喜歡什麼樣的人,會有怎樣的婚姻模式,早已在你的原生家庭和你的童年經歷中種下了種子。

01

我最不想嫁的,就是我爸那樣的男人

你有沒有想過自己是因為什麼才會喜歡上一個人?或者說,是什麼在影響著你的擇偶標準?

如果你恰巧談過幾次戀愛,那麼或許會發現,其實你喜歡的人身上都有著某些相同的特質,而這種特質,往往與你的原生家庭有關。

大學時認識一位元女神學姐,身材高挑,膚白貌美,而且成績優異,家境出眾,追她的人加起來估計繞學校操場一圈都不止,但是她一個都沒答應,大學四年都是單身。那個時候,我經常會想:能被她看上的男人到底得多優秀?

但結果卻打了所有人的臉,因為學姐最終嫁的男人真的算不上優秀,尤其是和那些追學姐的人比起來,無論是長相、身高、學歷、工作還是家庭狀況,都極其普通,甚至為人有些木訥無趣。

   直到前兩天和學姐私下聊天的時候,我才終於明白了一些其中的原因。

學姐說,她的父親就是一個非常優秀的男人,有錢,有趣,長得帥,懂浪漫,屬於很多女人心目中的憧憬。他對女兒很好,但是對妻子卻很不負責任。這些年來,在外面找的情人兩隻手都數不過來。

學姐的母親並非不知情,只是為了這個家庭始終忍受著。從小到大,學姐見過無數次母親一個人偷偷哭泣的情景。

    所以,她從小就對那些太過出眾的男生有一種抗拒,總覺得會在他們的身上看到父親的影子,反而是她先生這樣的男人更加讓她覺得安心。平凡普通,沒有任何花哨的技巧,只知道以最樸實的方式愛她。不張揚,不浮誇,但是卻很溫暖,很真誠。

 

02

你的原生家庭,決定你的擇偶觀

   學姐的事,讓我想起了咪蒙前不久發的一篇文章,叫做《我最不想嫁的,就是我爸那種男人》

她說:“從小到大眼睜睜地看著爸爸這樣對媽媽,我們對愛情的期待值,一再跌停。他們向我們展現了一個男人,最差的樣子。我們不想嫁給爸爸那種男人,也不想成為媽媽那種女人。”

學姐大概也就是這樣的感受了。

在心理學中,有這樣一個理論:我們的親密關係、婚姻、情感模式往往來自於童年時期與父母之間互動的心理經驗。

   一個人在原生家庭中有所缺失的部分,往往會在成年後拼命加倍找回,甚至帶入到未來的戀愛、婚姻中去尋找,給親密關係帶來困擾;而一個人在原生家庭被滿足的部分,反而容易做出取捨。

就像民國才女張愛玲,自小缺失父愛,被父親嫌惡、否定、毆打,甚至叫她去死,於是她長大後就想要一個像父親那樣的伴侶。先後兩段婚姻,胡蘭成比她年長14歲,賴雅比她大29歲。

   周沖將張愛玲的婚姻狀況形容為:“年輕時,選擇一個中年人做伴侶;中年時,選擇一個老年人做伴侶。”而張愛玲自己也曾坦露自己的婚姻觀:“我一直想著,男人的年齡應當大十歲或是十歲以上,我覺得女人應當天真一點,男人應當有經驗一點。”

這種擇偶觀的形成,其實就是她對父愛的追尋。

03

有多少人活成了父母的翻版?

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不僅僅體現在擇偶觀上,而且還可能影響你之後的婚姻模式。

   我曾經看過這樣一個案例:小A從大二開始和男友在一起,談了五年,最終分手了。原本只是很普通的失戀,她卻覺得生無可戀,差點從樓上跳了下去。直到她去找心理諮詢師,才揭開了這一切背後的傷痕。

原來,小A自小父母離異,跟著母親長大。她的母親在離婚後找過兩個男人,最終都沒有在一起,所以一直把女兒視為累贅,對她極其苛刻,動不動就又打又罵。

   如果說她一直以來都在原生家庭的苦海中苦苦掙扎,那麼,男友的出現就像是一根救命稻草。她把自己在原生家庭中不曾得到的那些愛和希望,全部投射在了前男友的身上。

   畢業後,更是毅然決然地和他一起留在了這座城市,徹底切斷與母親的聯繫。所以,當那個人離開的時候,她的全部依靠瞬間轟然倒塌,才會徹底陷入絕望。

而且,也正是這種孤注一擲的心理,才會讓他們的感情走向破裂。因為把一切都寄託在男友的身上,小A自身安全感極度缺失,總是忍不住抱怨自己有多痛苦;動不動就跟他發脾氣,覺得他變心了;甚至翻看他的聊天記錄,想要掌控他的一舉一動……

到那時,小A才恍然大悟:原來,並不是他拋棄了自己,而是自己無意識地複製了父母的相處模式,逼走了他。當初,父親不就是因為母親總是抱怨責怪才離開了這個家嗎?

我們口口聲聲說著自己不要成為像父母那樣的人,但最終卻往往不知不覺就活成了他們的翻版。

04

原生家庭再痛苦,也還有一條路通往幸福

   有人說:“談戀愛是跟對方的優點打交道,眼裡只有對方的優點,而過日子是和對方的原生家庭相磨合,眼裡都是缺點。”我覺得這話說的很對。

我一直認為,婚姻是兩個人的事,但同時也是兩個原生家庭之間的事。因為我們每個人從出生開始,就都在潛移默化地受到原生家庭的各種影響,無論是擇偶觀念、情感需求還是溝通相處的方式,都帶著原生家庭的烙印。

   或許在談戀愛的時候,我們會因為激情的蒙蔽和自我的約束,而暫時看不到這些烙印,但是在婚姻的漫長歲月裡,它們必然會逐漸顯現,直到我們不斷地尋找、修補和癒合。 

   臺灣知名歌手賴佩霞曾經講過自己的婚姻經歷。她來自單親家庭,母親的性格非常剛烈,認為有什麼事情就要當著別人的面說,自己認為對的就要據理力爭。

她從小聽從母親教誨,結婚後看到公公婆婆做事情無法理解,就當面說;和自己的丈夫出現矛盾了,就一定要爭個你錯我對。結果,她的第一次婚姻以失敗告終。

   後來,她覺察到了原生家庭對自己的影響,開始反思自己,並且開始學習心理學,開始身心靈成長。最終擺脫原生家庭的烙印,再次走入婚姻,現在過上了幸福美滿的生活。 

    一個人的婚姻狀況,通常在他的原生家庭和他童年的經歷中就已經埋下了種子,但這顆種子最終能開出什麼花,結出什麼果,卻要看我們自己拿什麼去滋養。

  真正好的婚姻,是需要兩個人各自從自己的原生家庭脫離,斬斷那些負面的鎖鏈,不斷完善自身,最終拚成一個完整的系統。

或許這條路走起來必定苦難重重,但是我相信,只要你走下去,就一定會有收穫。

 

文章標籤

Ta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700萬人離婚,500萬人原因相同:跟誰結婚真的都一樣嗎?

photo-1544592732-83bbbfc46783.jpg

文:曾奇峰心理工作室 ,

跟誰結婚真的一樣嗎?前不久,網上備受追捧的一個觀點結婚是為了幸福,離婚也是

 

七成以上的離婚原因來自感情不和

和誰結婚都一樣?
前幾天我在抖音刷到一個視頻,博主討論了一個不少人糾結的問題:和誰結婚都一樣嗎?
她以自己的母親為例。母親和她的父親在一起時,脾氣非常暴躁,總是嫌這嫌那,覺得父親沒錢、沒情調、不會哄人,從博主記事以來,母親臉上很少有笑容,過得很不幸福。
後來他們離婚了,母親現在二婚的叔叔,與父親是截然不同的人,能賺錢,還經常給母親買禮物,很照顧她的情緒和感受,母親變得開朗起來,光彩照人。
從母親明顯不同的兩種婚姻狀態,博主得出的結論是:和誰結婚,真的很不一樣,並勸說大家一定要找到那個對的人
這種思維模式應該是比較普遍的,視頻也得到了近100w點贊,上了熱門。
不同的人,意味著不一樣的外形、性格、經歷、觀念、眼界、格局,擁有著迥異的家庭背景和經濟條件,也意味著將帶來完全不同的客體經驗。
比如這個博主的母親,原配丈夫是一個木訥、摳門、不善言辭的普通工人,她在這段關係裡,感受到的是物質和精神的雙匱乏,這種匱乏讓她無聊、煩躁、難以忍受;
而二婚丈夫是一家私營企業的老闆,有情趣、有品位,與她有充分的情感交流,這些恰好彌補了她數十年的空洞和匱乏,感受到被滋養的母親,重煥新生。
這其中會有兩個方面的心理變化:
第一, 圓滿感的提升。
通過擁有伴侶,似乎擁有了他的一切,尤其是那些格外吸引人的特質,正好是自己所缺乏的。
二婚丈夫的事業、財富、情調、魅力,讓母親渾然一體地錯覺為自己的一部分,那種被拓寬的自我圓滿感,是讓她感覺良好的原因之一。
網上有一句廣為流傳的雞湯:女人需要一個格局比你大,能力比你強,眼光比你長遠,教你人情世故,帶你一起成長的人。
原理就是,弱小的女人因為擁有了一個強大的男人,她覺得自己也變強大了。
第二, 客體經驗的轉變。
在親密關係裡,客體經驗很容易被內化,因此被摧毀或者被治癒的案例比比皆是。
拿送禮物這件事來說,原配丈夫的摳門讓她感覺不到愛意,而二婚丈夫的大方闊綽,卻讓她覺得自己值得被愛
同樣,一邊是日常交流的忽視與淡漠,另一邊則充滿包容與寵愛,一邊可能喚起的是早年創傷,另一邊則是對創傷的撫平。
所以,如果結婚的目的,是為了找到一個理想的、稱心如意的物件,那麼和誰結婚,肯定是不一樣的。
但可惜的是,這種邏輯存在重大bug
概率低,幸運兒總是少數;
/她可能隨時離開,圓滿感和好的客體經驗,會瞬間化為泡影;
/她被用來滿足我們的各種需求,幾乎等同於一件工具,無法作為一個完整的人被看見,在這樣的關係裡,幾乎不存在。

婚姻是一場盛大的投射
更常見的情況是,很多人結束了一段自認為糟糕的婚姻,進入下一段婚姻之後,仍舊過得不幸福。
一個來訪者,經歷了三次婚姻,換了三個不同的人,卻每一次都經歷了被家暴,遍體鱗傷,身心俱疲。
她和家人都無法理解的是第三個丈夫,明明性格溫和,也從未有過暴力傾向,是公認的好男人,為什麼最終也變成了惡魔
諮詢師給出的解釋是:他們在玩一個投射投射性認同的遊戲。
由於重男輕女,女人從小不被父親待見,唯一能引起父親關注的方式,就是調皮闖禍,然後挨打。
父親是個古板嚴厲的男人,很在意自己的面子,加之不喜歡女孩,對她每次都是拳打腳踢,毫不手軟。
女人在這樣的生活裡,一邊壓抑著憤怒與攻擊性,一邊卻享受著和父親的情感連結,她不再是被忽視、被冷落的那個,哪怕代價是鼻青臉腫、皮開肉綻。
帶著這樣的烙印,進入婚姻之後,被家暴既成了需求,又成了欲望。
一方面,她需要靠著挨打這一種被證明行之有效的方式,與丈夫建立情感連結,另一方面,日積月累的攻擊性在潛意識裡蠢蠢欲動,可釋放攻擊性等同於被拋棄的成長經歷,又讓她對攻擊性充滿著恐懼。
於是,遊戲就開始了。
她通過不停地,故意挑戰丈夫的底線,激怒對方之後,甚至會語言誘惑:我知道自己天生命賤,就是容易被男人欺負。
她把自己說不清、道不明且有著強烈情緒色彩的需求和願望,一股腦投射給了丈夫,而丈夫一旦認同了她的投射,相當於認同了她的潛在需求和攻擊性,家暴就會如願發生。
也就是說,無論她的丈夫是什麼人,最終都會被她改造成一樣的人,收穫同樣的婚姻結局。
付麗娟老師曾說:親密關係,總是避免不了被人當成呈現和釋放過去傷痛的最佳舞臺。
我們帶著各自的傷痛,互相投射著不同的內容,構成了婚姻的場域。離婚換人可以解構掉這個場域,但未解決的創傷和痛苦,還將在新的場域裡重現。
從這個角度來說,和誰結婚都一樣,最終都是和自己相遇、相處、相愛相殺。

嫁給誰都幸福的人
回到開頭那個博主的母親。
她在與原配丈夫相處中無法耐受的無聊和匱乏,恰恰因為她自己就是一個無趣的人。她對原配丈夫的嫌棄,其實就是對自己的嫌棄。
第一段婚姻中這些情緒被她完全投射了出去,對方背了不好的鍋,那麼我就是的。
到了第二段婚姻,幸運地找到了一個能夠填補匱乏的人,但她自身並沒有獲得成長,不好的部分仍然存在,投射的剛需也仍然存在。
所以,假如不進行自我察覺,短暫的幸福滿足過後,她的新物件和新婚姻可能會被製造出其他問題
明白了這個原理,就不難理解那些和誰結婚都幸福的人,與其說婚姻經營得很好,不如說他們很擅長搞定自己,借由親密關係這面鏡子,去看見、理解更真實的自己。
向上延展
搞明白渴望從對方身上學習和發展的特質,讓伴侶成為你的最佳老師,而非被吞噬和融合的一部分
對博主母親來說,有情、有趣、有才、有錢這些特質,可能正是她自己想要擁有的,這就是她的一個成長目標。
向下修通
有能力探索和修復心理創傷,這些是我們在關係裡投射的主要內容,也將決定著婚姻的基調。
博主母親在情感被忽視的環境裡,會出現易怒、情緒不穩定等狀態,就可能與早年的創傷有關。即使二婚丈夫對她再好,也總有回應不及時或者不到位的時候,而如果創傷不被看見和療愈,她的情感模式將陷入重複。
自我成長還有一個好處是,能夠通過覺察和自省,保持對投射的節制。正如付麗娟老師所說:
婚姻是在註定投射的場域中,能夠節制雙方的投射內容,在不是太臭的空間裡,更多地獲得溫暖、親密、安全這些實際的人類生存的必需品,來抵禦部分的存在性的孤獨。
被家暴的來訪者,如果能夠節制自己的投射,她的第三段婚姻,也許就不會走向悲劇。
图片
愛的能力
弗洛姆在《愛的藝術》中提到:不成熟的愛是因為需要所以愛,而成熟的愛是因為愛所以需要。
簡單理解就是,因為我愛你,所以我需要你作為我表達愛意和付出的一個物件,這就是愛的能力。彼此都作為一個完整而真實的人存在,我愛你只是因為你是你,沒有權衡利弊、互相利用,這樣的關係才是滋養的。
就好像學會了游泳,換一個泳池也能如魚得水一般,練習愛的能力,換不換物件都能把握幸福的主導權。
雖然從本質上來說,婚姻並不等於愛情,但是裝著愛的婚姻才是最好的狀態。
任何關係最終指向的都是自己,希望你能成為那個左右婚姻幸福,而不被婚姻左右幸福的人。

 

文章標籤

Ta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結婚是為了什麼?

photo-1475714622877-641e013c6096.jpg

:妙黛

前不久,有一個熱門話題:結婚是為了什麼?有一位博主寫盡了婚姻最美好的樣子:

為了每天下班回家就能看到他;

為了除上班以外的時間和他黏在一起;

為了有個自己的小窩,分享你的喜怒哀樂;

為了隨時隨地有人陪;

為了想擁抱時一伸手就能抱到他……

我們對婚姻最美好的嚮往,大抵不過如此。可是,理想和現實終究是不同的,理想如純潔的夢境,現實如崎嶇的泥淖。在這條微博下面,兩萬多條評論幾乎全都是對婚姻的消極看法,那麼真實也那麼疼痛。有人說,結婚就是為了有個人來把自己氣死,結婚就是磨難。有人說,結婚就是為了爸媽的面子,為了傳宗接代,為了洗衣服做飯奶孩子。甚至有人總結:男人為了更好的生活而結婚,女人為了給自己找氣生而結婚。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婚姻好像成了洪水猛獸。仿佛女性一提到結婚就意味著受苦受難、失去自我,男性一提到結婚就是占盡便宜、找個免費暖床保姆。其實,任何一種對婚姻的極端解讀,本質上都是一種錯覺。婚姻不是刀山火海,不會讓你掉進去即粉身碎骨;它也不是擺渡的船,不會一路順風拉載你去幸福的彼岸。婚姻的確不易,但是對於成年人而言,除了脫髮和長胖,也沒有什麼是容易的。在婚姻中,有人幸福,有人不幸,也有人在幸與不幸之間的糾結,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婚姻本身有問題。幸福與否,只與人有關。婚姻不是殿堂也不是墳墓,它就是一所普通的房子,要不要進入這所房子、如何在其中生活,取決於你的心態。

婚姻不是灰姑娘的童話

最近董潔在《乘風破浪的姐姐》中大放異彩,讓人不禁回憶起她的代表作《金粉世家》。這部被稱為“婚姻勸退”的劇,換一種心態去分析,其實頗有警示意味。

陳坤飾演的金燕西,對董潔飾演的冷清秋一見鍾情,向來在女孩中遊刃有餘的他,為了追清秋可謂用盡渾身解數,去他們學校當老師,租她家鄰居的房子只為接近她。更別提,在揍了對清秋有意思的男性一頓後,用超長大條幅當眾表白;還有著名的向日葵花田定情,簡直的是王子和公主最浪漫的橋段。那是清秋最初對婚姻的理解,充滿著夢幻色彩。但是真正結婚以後,她才發現一切都變了。燕西就是一個紈絝子弟,永遠是用嘴巴在上進,身體卻一直廝混在各種社交場合。就連清秋未婚先孕這麼難堪的事情,燕西也從來沒有想過為清秋遮擋隱瞞。一次次的失望與傷心,把這對郎才女貌的璧人推向決裂。其實,他們婚姻的破滅真的是婚姻本身有問題嗎?不是的,清秋對婚姻持有的高度理想態度,以及沒有看清燕西本來面目才是問題的關鍵。心理學有一個詞語,叫「灰姑娘綜合征」。指的是女性想要找一個好老公,最好像王子一樣,有房有車有錢有顏,這樣跨入婚姻的門檻後就能一直幸福下去。當然,女性對婚姻充滿期待,背後隱藏著很多心理需求。有人渴望安全感,渴望被理解與支持;有人自身還像是一個孩子,渴望尋找一個把自己寵成女兒的“爸爸”。

图片

帶著美好的願望,把婚姻當成實現夢想、改變生活的契機,本是無可厚非。

可是,婚姻畢竟不是魔術,誰也不可能步入之後就“大變活人”,完全顛覆了真實的樣子。說到底,婚姻只是一種生活方式而已,到底會過成什麼樣子,與你自身的心態有很大關係。往往,並非是婚姻導致我們過得不幸福,而是我們不能帶著“一定幸福”、“徹底改變”的心態走進它。

拒絕婚姻,也是一種恐懼

當然,在對婚姻抱有理智看法的同時,也不意味著要把婚姻放在一個極端的對立面。

還記得papi醬生下孩子第一個母親節,用幾句俏皮的話說了說當媽的辛苦,很快就有網友在下面評論:這麼累還是還是隨父姓,獨立女性的人設都是假的!图片仿佛女性“給老公生孩子”就是一種恥辱,孩子姓男人的姓氏就是一種不獨立。再看近年來熱播的電視劇,《我的前半生》中唐晶不結婚,《完美關係》中斯黛拉離婚,《三十而已》中顧佳離婚……

 

越來越多的影視劇在傳播一種現象,就是女強人不需要婚姻,女強人最終都得離婚。似乎女人只有擺脫婚姻的枷鎖,最終才是萬事大吉。

但其實,不管是過度在意冠姓權,還是完全拒絕婚姻,本質上都是一種不敢面對自己的恐懼。拒絕親密,拒絕和另一個人相處,彼此之間過分計較權利、界限,這不能證明一個人的獨立,只能證明你一直在防禦。身邊有一個女性朋友,她堅持自己是不婚主義,也很少談戀愛。她經常說,我一個能搬磚能賺錢能扛水,要男人幹嘛?可是實際上,她根本沒有那麼瀟灑,也沒有強大到享受單身生活。從小父母離婚,媽媽告訴她女孩當自強,必須只能靠自己,所以她不敢依靠別人。而且,在經歷過一次失敗的感情後,她害怕再次被拋棄的感覺。她嘴上說著不需要別人的話,心裡卻比誰都渴望陪伴。

图片

但由於看不清自己真正的需求,她也不能做出忠於自己的選擇。只能用表面的強硬,證明自己的堅強,證明自己不需要依賴男人。

如果她確認自己真的享受單身生活,那就應該好好經營自己的小日子,享受自由與灑脫,享受自給自足與自我疼愛。不在意別人的看法,只想著如何過好每一天,如何讓自己幸福。不貶低婚姻,也不拒絕婚姻,認真享受現在的狀態,也有隨時迎接改變的勇氣。真正的婚姻自由,是不把婚姻當枷鎖,也不把婚姻當避難所。自己就像一個獨立在世間的精靈,不管什麼環境下,都能保持讓自己幸福快樂的能力。

100分的自己,追求70分的婚姻

去年7月,脫口秀演員思文和程璐宣佈離婚,歷經一段時間的痛苦與失落,思文離婚後整體狀態還不錯。

她說:我只會說婚姻結束,但我絕對不會說婚姻失敗。從一開始,她就沒有說過相信婚姻是永不解散的,結束後,她也沒有貶低對方,沒有怨恨婚姻。這樣的女性,才是真正做到了婚姻自由。婚姻就是一條普通的河,而你是一隻選擇要不要過河的小馬,裡面的深淺對於每個人都是不同的,你只需要做出忠於自己的坦蕩選擇。只要你擁有渡河的能力,不管去哪條河,也不管你過不過河,都不至於被大水淹沒。因此,一個人到底能不能過得幸福,與你有沒有結婚並沒有本質聯繫。你可能會看錯人,也可能在中途狠狠摔跤,但人生不就是如此嗎?我們要先做100分的自己,然後去追求70分的婚姻。

图片

這樣即便不走入婚姻,一個人也能把日子過得很好;同時,假如有一天遇到了我想奮不顧身的人,我也能夠全力以赴。

當我們成為100分的自己,那麼不管在什麼條件下,我們都能保持自己強大的內心,保持享受生活的底氣。既不受他人影響,也不在意他人的評價,永遠做溫柔有力量的自己。而所謂70分的婚姻,指的是每一對夫妻都難免會在生活裡相互抱怨、相互嫌棄,但不論如何,最後都會好好的。有爭吵,也有默契;有互相看不順眼,也有恩愛有加、互幫互助,這才是真實的、有溫度的婚姻。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用100分的自己,帶著70分的期待,去汲取屬於我們的能量,釋放自己的溫暖。图片图片

 

文章標籤

Ta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開車去鋼鐵城~微小說

u=1302885973,299653625%26;fm=26%26;gp=0.jpg

 

將近入睡的時候,房子裡突然響起了電話鈴聲。

 

他來美國還不滿半年的時間,從來沒有人在這個時刻打電話給他。

 

他拿起話筒來,那是一個完全陌生的聲音,更添增了他緊張的情緒。

 

「請問周武昌先生在嗎?」他聽到對方這麼詢問。

 

他說,他就是周武昌。

 

「真不好意思突然打電話給你。」對方說他的名字是蔡仲庚,匹茲堡大學中國同學會會長。「今天我從外國學生顧問那裡得知一個不好的消息。我們學校新來的同學胡玲玉不知什麼原因吞食了起碼半瓶的安眠藥。沒有人曉得她怎麼弄來那麼多的藥丸。下午我陪同顧問去胡玲玉的研究室開啟了她的書桌抽屜。在平常的狀況我們是不能這麼做的,可是這是特殊的狀況。總之,我們在那裡找到了幾封來信,其中有一封是你寄給她的。冒昧想確定一下,胡玲玉是你的朋友吧?」

 

他說,他和胡玲玉是小學同校但不同班的同學,在大學則是同校但不同系的同學。他接著說,也許他可以猜想一兩個為什麼她會這麼做的原因,但他並不真的那麼瞭解她。

 

「噢,請不要誤會,我不是來打探消息的。我打電話給你,是想求求你幫我們一個忙。」

 

他說,如果他幫得上任何的忙──

 

「說實在話,我們已經束手無策了。」蔡仲庚不等他講完就繼續說:「我問過今年剛到學校的留學生。沒有人認得胡玲玉,也沒有人有機會與她交往。」

 

他的腦子閃過第一次看到胡玲玉的樣子。那時他剛從南部轉學到北部去。他的同學指著她的背影說:「這就是一班的玉皇大帝,沒有人考試考得過她。如果你不信,可以轉去一班,看看你能不能考贏她。」他回說,為什麼他要轉去一班?「只是要跟你說,沒有人不怕她,但也沒有人喜歡她。」這時候,他看到胡玲玉轉過身子走進一班的教室去。這是他第一次看到她,看到她紮著馬尾巴的辮子,還有她白晰的臉孔,上面帶著一種似乎相當滿意自己的神情,並不是那種看了會讓人感到畏懼的模樣。然而他很高興他並沒有被分派到一班去。他還在南部的時候就聽人說,北部有一些好學生真不是蓋的,任你怎麼拼也拼不過他們。

 

當他掛上電話,妻子問他是什麼人打來的。他嘆了一口氣說,有人從鋼鐵城打電話給他,問他能不能過去慰問在那裡尋短見的一位女同學。然而他說,他並沒有立即答應對方,只說會看看有沒有辦法在一兩天內趕過去。妻子的回應卻讓他感到意外。她說,一個人在美國做出這樣的事,卻沒有任何親人在身邊照應,蠻讓人同情的。他問妻子,可以陪他一起過去嗎?妻子說:「可以呀。但如果你想自己一個人去,我也不反對。」他回說:「妳開什麼玩笑。」

 

第二天,當他坐在辦公室裡,突然失去了前往匹茲堡的想望。他坐在自己的書桌前讀書,一面聽同樣是教學助理的高年級研究生以老練的聲調為學生解釋習題解答。他聽到他們直接呼喚學生的名字,顯示這些學生已經出入這個辦公室不止一次。他自己從來沒有學生前來求助兩次以上。如果不是他在班上的課業不比其他同學差,他會擔心自己很快就失去這個工作。

 

他打開幾乎空無一物的抽屜,想到胡玲玉的抽屜裡竟然存放著他寄給她的信。出國以前,他在留學生講習會上碰到了胡玲玉。那天她顯得神采奕奕,主動跟他打招呼,並且問他要去哪個學校,接著她把自己要去的學校告訴了他。「鋼鐵城並不是頂尖的學校。」胡玲玉說:「可是在美國第一年你不能期望立刻上最好的學校。我到了那裡還會繼續努力。」她沒有說她會繼續努力什麼,卻囑咐他到了美國以後寫封信給她。「信寄到我的系裡就好。我還是同一個系,不像你改了行,變成理科學生,乖乖隆地咚!」

 

他感覺她在嘲諷他,但到了美國以後仍然寫了封信給她,把自己的地址和電話都附在信上。然而隔了好一段時日,他仍然沒有收到她的回信。現在他開始感到好奇,除了他以外,還有什麼人寫信給她?為什麼蔡仲庚不跟那些人聯絡,卻找上他這個從來沒有收到她回信的人?

 

中午的時候,他獨自坐在活動中心外面的陽台上,開始吃妻子為他準備的三明治,同時看著剛下課的大學生從前面的廣場穿梭而過。看到這些充滿活力的學生會帶給他一點雀躍的感覺,讓他暫時忘記自己不明確的未來。妻子說,她今天中午要跟一位系主任面談,看看是否能在他們的系裡旁聽一兩門課。她本來在華府的一間大學獲得了一份獎學金,卻發現那個學校並不提供學生宿舍,當地的生活費又高得嚇人。他沒有責怪她變得那麼消極。自從在國內遭逢一樁政治事件,他和妻子都覺得他們原先就讀的學科已經沒有任何前景可言。他囑咐她搬過來與他同住,看看這裡有什麼其他出路可尋。考慮幾天以後,妻子答應了他。現在他們兩個人共用一份助教獎學金,勉強還能過活。至於未來會出現什麼問題,特別是財務方面的問題,他已經學會先將它們置諸腦後。

 

他看到兩個大學生向廣場跑去。一個人很快停下來,另一個人則跑到廣場的另一邊,然後回轉身來,把手裡的飛盤扔擲給前一個人。就這樣,飛盤從這兩人的手上飛出又飛回,好像從來不做任何其他的思慮。

 

大學一年級的時候,他感到自己也是個充滿活力的學生。他在文學院的迎新會遇到了胡玲玉。那是晚間的時候,在二樓的一間大型教室裡布置了一些彩帶、彩球與壁報,還放置了好些個小點心,任由還有機會看到它們的人取用。那天出席的老師與學生很多,人群很快擴散到教室外。從面對草坪的窗口,他還可以看到另一邊的走廊也聚集著一小撮、一小撮的人,站在點亮了燈的辦公室外面。他準備離去的時候,胡玲玉走到他的身邊。

 

「真不簡單,會在這裡看到你。」她說:「如果你不是文學院的學生,我就不想理你了。」他說,他確實是文學院的學生,而且早在聯考的放榜單上看到她也在這個院裡。她點了點頭,繼續說:「我對理工科就是沒什麼好感。太多人想擠進那些科系去。我覺得我們社會缺少的是一些願意為文化奉獻心力的人。」

 

當人群顯得稀疏的時候,胡玲玉問他願不願意陪她走回宿舍去。走出了文學院大門,胡玲玉向他解釋,她的父親在那年暑假去世了。她母親帶著妹妹和小弟搬去台中暫住在舅舅家,這是為什麼她不得不住進學校的宿舍裡。

 

這是他第一次走在晚上的校園裡。位於不遠的活動中心傳來了練習吹喇叭的聲音。相同但不完整的曲調一遍又一遍地傳過來,似乎在考驗人們對音樂的好感。他們很快走到胡玲玉的宿舍,團團圍繞著這建築的高牆提升了外人對它的想像力。「假日早上還有好多男生站在這裡排隊呢。」胡玲玉說:「下次你再來的時候就曉得要站在哪裡了。」他回說,他並不認識這裡的任何人。「你認識我呀。」她顯得有點不高興地往大門走去。

 

如果妻子詢問他,他會說這是他跟胡玲玉僅有的一次交往。事情也確實如此。而且,他不需要跟她交往就能夠聽到她的林林總總。現在人們談論的不是她的成績,而是她的才智。「她可以在幾天裡讀完別人一學期才讀完的資料。在討論會上揪出別人論點的疏失,讓說話人當場下不了台。」他開始感覺自己並不是她旗鼓相當的對象。尤其當他跟一個剛要好的女孩走在一起,偶爾看到她從走廊的另一端迎面走來,臉上帶著一種他以前所不熟悉的表情。一種畏懼的感覺會突然跑進他的心裡,就像他的小學同學所感覺的那樣。

 

那天回家時,妻子在車上告訴他,她約談的系主任說,她不需要同意就可以旁聽她感興趣的課程。然而去聽課以前,她最好知會授課的老師一聲。妻子覺得自己做了一項突破,他也樂於相信如此。他問妻子,還想不想去鋼鐵城,把不愉快的事暫時拋諸腦後。妻子說,她沒有什麼不愉快的事。但只要他想去,她願意奉陪。

 

晚上,他撥了一通電話給蔡仲庚。對方聽到他明天就可以趕過去,感到非常高興。如同上次一樣,蔡仲庚不等他把話講完,就急著把新得來的消息灌輸給他。蔡仲庚說,他們的學生顧問看到胡玲玉的抽屜有一兩封信來自加州大學的一位教授,就主動打電話給他。然而那位教授說,他與胡玲玉討論的是她申請入學的事情。詳情他不能對第三人透露,而且很快就掛上電話。

 

他的腦際突然劃過一道火花,馬上問蔡仲庚那位教授叫什麼名字。蔡說,學生顧問並沒有透露太多細節。他又說,醫院的護士告訴他,胡玲玉吞下的安眠藥其實不足以致命,可見那是她在一時衝動下所做的事。「我把這些資訊告訴你,是要讓你知道,有老朋友來看她必然能夠幫忙她早日回復正常的情緒。」

 

掛了電話以後,他突然感到非常氣憤。他把自己聽到的話轉告給妻子。「為什麼別人都袖手旁觀,我們卻要老遠趕到那裡去?當年我們系裡發生事情的時候,有人來慰問過我們一聲嗎?妳被拔除助教職位的時候,有人為妳說過一句話嗎?」妻子沒有回答他。她可能不願意回想過去的傷心事,或者不覺得他們的遭遇需要與胡玲玉的情況混為一談。

 

他計畫在第二天下午上完課以後,就直接開車去鋼鐵城。他與妻子約好在學校對面的A&P超市會面,在那裡他們可以購買一些食物放置到車上。站在A&P的付費隊伍上,他想起高三的下學期,班上同學發動了一個自行車之旅,目標是環繞北海一周。「旅行回來我們就要好好讀書,準備大學聯考了。」他們這樣交代自己的行為。現在他覺得自己也在做相同的事情。

 

當車子駛離他們所居住的城市(Raleigh),他開始覺得即使在匆忙中跑這麼一趟行程也是值得的。起先他們在路上看到的是千篇一律的景觀。等到這條公路合併到I-95,城市的景象出現在路的兩旁。大型的廣告牌豎立在路邊的空地上,一排排的房舍躲在稀疏的針葉林背後,偶爾還有高聳的建築物站在坡地上,像是在監視來往的車輛。到了Richmond,他感覺他們的公路彷彿從半空中切入這個城市,把已經點了燈的街道甩到它的下方。這樣的景象讓他感覺,這是第一次他真正開進了他以前所認識的美國。

 

然而城市的景象很快又讓位給單調的景觀。過了好一陣子,華府的名字才出現在看板上。他以為他們起碼可以在那兒看到以前在照片上看過的畫面,然而他們的車子很早就駛離I-95,轉入城西的環城公路。他不再看到燈光照射的廣告牌或閃爍著燈火的建築物。路上的車輛也逐漸在減少,四周變成一片漆黑,他不敢貿然從任何出口駛出公路去,這讓他打算停歇在華府吃晚飯的想法落了空。然而妻子說不要緊,車上還有足夠的食物。其實他並不感覺餓。那次北海一周的旅行中他也不感到餓。中午休息時,他們把腳踏車推到海灘上,那裡一個人也沒有。冬季的臺灣海峽卻不平靜,凶猛的波浪不停地拍打黑色的礁岩,發出嚇人的聲音。有同學從袋子裡掏出事先為大家準備的食物,他並沒有接過食物去。

 

當賓夕法尼亞的名字與州徽出現在看板上,他知道他們已經駛離人口稠密的區域。收音機裡播出的鄉村歌曲開始逐漸減弱,最後完全被絲絲絲的聲音所取代。他想告訴妻子他找不到任何新的電台,卻發現她已經睡著了。現在他們的處境跟以前的北海之旅越來越相似,即使他們後悔想走回頭路也不比繼續向前行來得划算。他記得,當他們快接近基隆的時候,天開始下起雨來,這是沒人料到的情況。每個人只能自顧自地繼續往前騎,期望目的地就在不遠的前方。騎到一段下坡路的時候,有人呼喊他的煞車不靈了。其他的人只能建議他用推車方式往前走。不久,所有的人都改用這種方式繼續往前走。

 

他們已經在這條公路上行駛了好長一段時間。鋼鐵城的名字終於出現在高速公路的看板上。他實際上所看到的字眼並不是鋼鐵城,而是匹茲堡。然而當他提醒妻子自己的發現時,卻使用了「鋼鐵城」這個名字。他找到一個休息區把車子停下來。蔡仲庚囑咐他快接近匹茲堡的時候打個電話給他。接電話的人正是蔡仲庚,顯示他還在電話旁邊等待。他要他們轉到279號公路時再打一個電話給他,他會開車去那裡與他們會合。他回到車子以後,查詢一下地圖,發現他們現在所在的地方距離279還很遠,不懂蔡仲庚為什麼要他們去那裡會面。

 

他們重新上了路。妻子睡過以後恢復了精神。她開始跟他講話,企圖讓他保持清醒。妻子說,她已經好好想過,回去以後會設法在當地找個工作。這個想法驚醒了他。他反問妻子有沒有想到這會帶來的風險。妻子說,她當然想過。然而如果她想繼續求學,勢必要給自己賺取足夠的學費。現在他明白妻子一直在思慮的是這個問題。但他只回答,等他們回去以後再好好商量。

 

前往279公路花去了他們很長的時間,蔡仲庚卻講得好像他們很快就可以到達。看板上終於出現這個公路的號碼。他轉入這條路以後,感覺他們開進了匹茲堡的市區範圍。

 

他在一個看似酒店的馬路對面停下車子。他期望走進店裡去,在那兒坐下來,吃點東西,等待蔡仲庚來跟他們會合。然而他開了門以後看到的只是一個準備打烊的店鋪。更令他失望的是,沒有人出來接待他,他也找不到公用電話。

 

重新回到馬路上,他在不遠的地方找到一個電話亭。蔡仲庚一接到電話就問:「怎麼會這麼久,是不是找路發生了困難?」他聽到這話,感到更加光火:「我們原來已經很接近匹茲堡的東邊。為什麼你要我們繞那麼遠的路到西邊來?」蔡仲庚停頓了一下才回答:「你們從東邊來?」當然啦,他說。「唉呀,我真該死。我一直以為你們的州在我們的西邊。」蔡仲庚問清楚了他們的所在,說他立刻開車過去會他們。

 

他掛了電話,看看手錶,發現時間已經是半夜一點多鐘。就在他跨過馬路的時候,覺得有東西飄落到自己的頭上。他抬起頭來,發現天上竟然飄下了雪花來。在路燈裡遊盪的雪花看起來特別顯眼,這帶給他一種莫名的興奮。原來匹茲堡的深夜會飄雪,卻沒有任何人注意到,即使是開車經過這裡的人。然而當他走回自己的車子,雪花已經消失了。這似乎只是瞬間發生的事情,他沒有告訴妻子自己的發現。

 

蔡仲庚的車子很快就出現在馬路上。他一打開車門就發出長串的道歉聲,並且要他們跟著他的車子開回去。在轉身以前,蔡仲庚又對他說:「剛才我在電話裡忘了跟你講。胡玲玉已經知道你們要來匹茲堡。她顯得非常高興,說如果她不在醫院裡,一定會親自燒飯來接待你們。」不知為什麼,他好像在蔡仲庚的臉上看到了她的表情,是那晚他在迎新會上所看到的表情。

 

他尾隨蔡仲庚的車子行駛在這條看起來已經沒落的街道。這令人感傷的街景讓他想到自己大三時度過了一段難過的日子。他曾經在中午的時候有意無意騎車經過女生宿舍,看看會不會巧遇胡玲玉,問她是否願意一起去吃個中飯。那時候的胡玲玉正處於如日中天的階段。他的朋友告訴他,她從一位加州大學來的訪問教授尋找到新的研究方向。「別人都說他們的關係不止於師生情誼。我並不這麼想,只覺得她不需要這麼早就決定自己一生的方向。」他的朋友說。現在他覺得如果當時更勤快一點,應該有機會聽她談談自己的處境。這也許不會改變任何現況,但起碼讓他跟她見面時有更多的話可以講。

 

然而經過這麼長的一段路程,他已經感到倦怠了,只希望走進一個溫暖的房子,喝一碗熱騰騰的湯,洗一個熱水澡,然後倒在床上睡去。現在他完成了一趟累人的旅程,卻無法告訴別人自己獲致什麼成果。也許人生只是無休止的忙碌,在這中間偶而發生一次脫軌的行程,就像那次的北海自行車之旅。然而你很容易回頭審視自己的過去,你的未來則永遠充滿了不確定感。只有一件事是確定的。不管明天他能夠跟胡玲玉說什麼,他們很快又要跋涉同樣的路程返回居住地,而胡玲玉也很快就要出院,重新面對這個世界,這個對任何人來說都不是完美的世界。

 

文章標籤

Ta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愛情裡的樣子,其實和童年息息關聯-有人卑微討好,有人渴望控制

chained_hands_2_hires.jpg

文:心靈驛站 

我們面對不同情景的第一反應,我們表達自己的方式,我們的行為模式,包括我們在愛情裡的樣子,其實都和童年經歷密切相關。

美國心理學家Milan,從這個角度出發,積累了大量的研究資料後,總結了五種和原生家庭相關的戀愛人格:

有的人自信大方,有的人卑微敏感,有的人習慣逃避...

看完後,你或許會覺得其中某一種、甚至某幾種,描述的正是自己...

 

【討好者】

討好者,其實就是我們常常提到的,有討好型人格的人。

他們的父母往往對孩子保護過度、易怒、喜歡批評人。

有的時候,這些情緒也不完全是針對孩子,而是針對彼此。

那些喜歡埋怨對方、吵架的父母,也屬於這一類。


被這樣的父母養大的孩子,往往會變得很乖巧,習慣想方設法讓父母開心,避免激起父母的負面情緒。

相比于向父母撒嬌、尋找安慰,孩子會更加習慣於做好事、討好父母、讓父母滿意。

 

這樣的孩子長大後,對爭執會非常敏感和抗拒。

面對衝突,他們會選擇讓步、道歉、妥協,以求及時結束衝突。

同時,因為潛意識裡想要儘量減少衝突的可能性,他們很難開口拒絕別人。

寧願撒謊、違背自己的意願,也不願意和別人產生衝突,讓別人不高興。


在感情裡,他們往往很會察言觀色,注意對方的情緒,盡可能地讓對方開心。

但是,一旦討好者覺得自己讓對方失望了,就會感到非常焦慮,(即便對方可能並沒有真的這樣想)。

一旦心裡認定了我在對方眼裡不夠好,他們可能會直接選擇放棄、分手、迅速逃離這段感情。


因此,討好者在感情裡,往往會顯得比較卑微,想要讓對方對每件事都滿意,但這是不現實的。

相比於關注自己在感情裡的真實想法,他們會更加關注對方的需求和欲望。

對於這樣討好型人格而言,想要擁有一段健康的戀愛關係,

可能得先學會對自己誠實,勇於表達自己的情緒,敢於說出自己的需求,而不是一味地按照對方期望的樣子去生活。

 

【受害者】

受害者一般是指在混亂家庭中長大的人,比如父母酗酒、有惡習、動不動發脾氣。

為了避免在這樣的家庭中受到傷害,他們往往會刻意忽略自己的感受。

為了避免受到父母怒氣的牽連,他們學會了變得安靜、沉默、讓自己不起眼。

 

 

另外,因為現實的生活對年幼的他們來說,可能過於艱難。

他們習慣了在自己的腦海裡構建另一個世界,從中尋找安全感。

 

這樣的孩子長大之後,在戀愛中往往會忽略自己的自尊心。

因為把自己放得很低,他們找到的對象,往往也會和他們曾經控制欲極強的父母有相似之處。

遇到了不順心的事情、困難的情況,他們會選擇隨遇而安、甚至隨波逐流,降低自己的期待,接受感情中的混亂和缺陷。


因為從小是在焦慮之中長大的,他們習慣了這種混亂。

有時候感情非常平靜了,他們反而會覺得不安,因為在他們的潛意識裡,這種平靜往往是下一次衝突來臨的前兆


對於這樣受害者人格而言,要建立一段健康的感情,

可能需要學著更自愛一點,遇到不對的人、不對的感情時,敢於站出來反抗,說出自己的不滿,甚至結束不合適的感情。

 

【控制者】

擁有這種控制型人格的人,童年往往缺乏父母的照料、保護。

比如,小時候摔傷了、受委屈了,父母也不重視,覺得沒什麼大不了。

長此以往,他們就學會了自己保護自己、自己安慰自己,變堅強一點。

 

這樣的孩子長大後會有很強的控制欲:

他們想要控制住自己生活裡的一切,避免讓自己處於柔弱、容易受傷的境地,避免再次體驗童年時候委屈、不安、無助。


在感情裡,控制者會變得比較強勢,想要控制住局面,避免自己感受恐懼、不安、羞辱、無助。

他們不會意識到,憤怒的另一面其實是脆弱。

他們喜歡用生氣作為一種工具,來讓自己顯得強勢。

 

他們往往會比較固執,不喜歡走出自己的舒適區,以此來避免自己變得脆弱、無助。

他們習慣於用自己的方式解決問題,不求助別人,不甘示弱,甚至可能會有一點強迫症。

一旦事情沒有按照他們的預期發展,他們就容易變得憤怒。


對於控制者而言,如果想要維持一段穩定健康的感情,

要學會豁達一點、對於不能控制的事情就隨它去,更信任對方一點,最重要的是學會控制自己的脾氣。

 

【搖擺者】

搖擺者往往有一對非常忙碌的父母。

比如經常出差、將事業看得比家庭更加重要的爸爸媽媽們。

他們從父母的生活態度中懂得,自己的需求對父母而言並不是優先順序最高的事情。

他們和父母之間建立情感的過程,也是不連貫的。

 

這樣的孩子,一方面特別恐懼被拋棄、害怕父母離開。

但另一方面,當他們的父母真正騰出時間、掉轉頭來關注他們的時候,他們又會不知所措,甚至生氣、拒絕父母的關心。


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長大的孩子,成年後會特別渴望維持一段連續、長久的感情,因為這是他們童年時代最缺乏的。

所以,在遇到新的人時,在戀愛的初期,他們往往會對感情有很強的期待:

希望這份感情能完美、能天長地久、能白頭偕老。

 

但是,一旦這份感情出現了問題,過於理想化的他們,會變得對整段感情都非常失望,開始排斥對方。

如果不能一生一世,那從一開始就不用在一起了

另外,搖擺者們一旦覺得自己被對方誤解了、被忽略了,就會變得格外地多愁善感:

表面上可能波瀾不驚,內心卻充滿了掙扎和傷感的情緒。

過度解讀對方的一舉一動,總覺得對方對自己感到不滿或者將要拋棄自己。

 

對於搖擺者而言,要建立一段健康的感情,最需要的是維持平和的心態:

不要在感情一開始,就要求對方發誓許諾、一定要天長地久。

在給出諾言或要求諾言之前,先多多瞭解對方。

對感情過高的期待、天長地久的執念,最後傷害的往往是自己。

 

【回避者】

回避者往往成長於一個感情較為淡漠的家庭,父母可能從小就會和他們強調,要自力更生,要獨立。

 

這一點和控制者們有點像:

他們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學著自己照顧自己,得不到父母的愛憐和安慰後,他們只能自己消化焦慮的情緒。

 

但和控制者們不同的是:

他們更喜歡自己一個人待著,拒絕社交。

喜歡用邏輯思考來代替感性思維,避免自己變得情緒化。

因為沒有感受過如何表達情緒,又或者是接收他人的情緒。

所以,在戀愛裡,逃避者們面對戀人展現出強烈的情緒時,他們往往不知道該如何應對,變得不知所措。


對於這樣的回避者而言,他們要學會放下心裡的防備,對愛人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

 

以上五種戀愛人格,並不是絕對的。

有的人或許非常自信、積極、淡定,

但有的人,或許可以在五個類型的人中,都看到自己的影子。

我們的確是無法選擇自己的出身、無法決定自己的童年。

但或許我們可以通過更加瞭解自己的過去、瞭解自己性格的成因,變成更好的自己:

堅強、樂觀、積極,在愛裡不過分自卑也不過分自戀,擁有一段健康幸福的感情

 

文章標籤

Ta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為什麼會喜歡另一個人?

1448869845382  

 

 

    沒有愛情滋養的人生,是灰暗的人生。愛情對於一個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可是,人在戀愛時,究竟是被對方的什麼所吸引呢?人為什麼會喜歡另外一個人呢?

 

    韓國電視劇《冬季戀歌》中有一句臺詞非常耐人尋味。民亨問玉真到底喜歡尚赫哪一點,結果玉真列舉了尚赫的種種優點。民亨聽後笑了,他說玉真喜歡尚赫的地方太多了,其實喜歡一個人時,不需要什麼理由。

 

    不過,真的是這樣嗎?心理學上認為,人喜歡另一個人是有原因的,並對此進行了各種各樣的研究。心理學家研究出來的戀愛理由,不僅多而且很複雜。

 

    這裡給大家舉幾個具有代表性的戀愛理由。對方的哪個方面對自己的吸引力量大?自己是什麼時候墜入情網的?您不妨回憶一下自己的戀愛經歷,分析一下自己的戀愛理由,其實非常有趣。

 1448869741486  

1對方身體的魅力所謂身體的魅力,簡單地說就是一個人容貌和身姿的魅力。您肯定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因為大家都喜歡漂亮的異性。心理學的很多實驗也證明,身體魅力高的人更容易獲得異性的青睞。不過,並不是所有身體魅力高的人都會成為自己的戀愛對象。 在大多數情況下,人都願意找與自己身體魅力相當的人談戀愛。雖然大家都嚮往與身體魅力高的談戀愛,但是如果對方的身體魅力高出自己太多的話,我們自己首先就會打起退堂鼓,心想:“對方的容貌太出眾了,我配不上他(她),而且如果我開口的話,肯定會遭到拒絕。”於是,人們在大多數情況下都會找與自己條件差不多的異性談戀愛。心理學將這種心理稱為“匹配假說”。


2
與自己行為模式相似的異性曾經有一對陌生男女,在家用電器賣場的電視機專櫃前被同一個電視節目所吸引。當他們發現對方和自己喜歡同一個節目時,互相產生了好感,後來竟然成了情侶。 當人的價值觀、金錢觀、喜好等相似的時候,容易互相產生好感。人的態度、行為模式的相似性越高,就越容易喜歡對方,這是使人們陷入愛情的“相似性原因”。反之,情趣愛好、行為模式相差很遠的兩個人,也很難發展戀情。美國心理學家經調查發現,即使一對情侶都喜歡體育運動,如果各自喜歡的專案不同,他們最終也不容易走向婚禮的殿堂。 如果對方比自己稍微優秀一點,即自己對對方充滿了尊敬的話,那麼相似性的效果會加強,自己更容易喜歡上對方。如果兩個人相似性比較多,在談話中能夠找到共同的樂趣,那麼兩人的認知會達到一種平衡的狀態。如果這種狀態能保持下去,互相之間也會產生好感。


3
對性格的喜好性格,也是我們尋找戀愛對象時一個重要的衡量因素。簡單地說,任何人都喜歡找一位性格好的異性做自己的伴侶。可是,到底哪種性格算是好性格呢?對性格的喜好存在較大的個人差異,所以不能一概而論。 美國學者安德森曾經做過一項調查,研究人們喜歡哪種性格。她準備了555個形容性格特性的詞語,然後請100名大學生為這些詞語評分,評分標準分0~6七個等級。結果表明,得分較高的有“誠實”、“正直”、“善解人意”、“忠實”、“可以信賴”、“理性”、“可靠”和“心胸寬廣”等,而得分較低的有“愛撒謊”、“卑鄙下流”等。

t0138433dfc7f6fd07f  

 


4
瞭解對方的心情在情侶分手時,我們經常能聽到這樣一句話:我根本就不瞭解你在想什麼!反過來看,也就是說,彼此瞭解對方的心情,對兩個人的戀愛關係是非常關鍵的。 當然,在戀愛開始時,瞭解對方喜歡自己的心情,也是非常重要的。對於喜歡自己的人,人們有一種喜歡上他(她)的傾向。這叫做“好感的回報性”,即接受了愛情,我們也想用愛情回報對方。


5
自己的心理狀態當有一位漂亮、可愛的異性出現在自己面前時,我們不一定會喜歡上對方。自己當時的心理狀態也很重要。在一定的興奮狀態下(比如心情很好的時候),人就有種想找個人談戀愛的衝動。想找個人陪的心情叫做“親和欲求”,當人情緒不安的時候,親和欲就會高漲起來。


6
社會背景、周圍背景當孩子們進入高中或考上大學之後,會發現身邊的朋友都開始談戀愛了。在這樣的環境中,自己也想找個人談戀愛。這也是同調行為的一種體現。 當周圍朋友中談戀愛的人數逐漸增多時,人的同調行為會逐漸轉變成一種強迫觀念,認為自己不談戀愛不行。結果,降低了自己對戀愛對象的理想或標準,於是很容易就戀愛了。

Ta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kaboompics_Brewing third wave coffee with Chemex.jpg

你內在的婚姻

 

好文分享~

人們渴望身外個有良好的婚姻,猶如無論是雄鳥還是雌鳥都希望有個結實牢靠的巢一樣,那是出於安全感的需要。大部分情況下婚姻是指心靈的,所謂婚姻,它意味著一種心靈內在的家。 

  婚姻能夠給人們帶來安全嗎? 

  人們越是希望一樣東西給自己帶來安全,這樣東西就越變得不安全。人們試圖通過營造一份良好的婚姻來讓自己安定,這只是一個幻夢。因為企圖構建良好的婚姻來使自己內在安全,顯然是一種在身外努力的方式,其結果並不能給人帶來真正的安全。 

  當你內在充滿了不安全感,無論你的婚姻如何,它都不能為你帶來真正的安全。就像一個心懷恐懼的人,即使他把自己鎖進屋子,頂上門,他仍然是害怕的一樣。當恐懼在心裡,你做什麼也無法平息你的恐懼,唯一能夠解決恐懼問題的是:發現真相。 

  真相才是我們自由和喜悅的救贖。 

  對於婚姻,不要全副精力地把你的箭頭都指向外,在另一個人身上花上百分之二百的精力,也無法建造出你想要的婚姻。沒有完全安全的婚姻,唯一安全的婚姻是你內在的婚姻。你必須和你自己結婚,否則,你並沒有真正地結過婚。 

  婚姻是一種找尋和認識自己的途徑,在本真意義上,心試圖通過對方來認識和接近它自己。在實質上,並不存在一個外在的婚姻物件,只存在一個你內心關於那人是什麼的婚姻物件。你喜歡或不喜歡那個婚姻中的物件,本質上都和他無關,那本質是你喜歡或不喜歡自己的投射。 

  當心不清晰時,高興了它會以為快樂是物件帶來的,不高興了它也會責怪是對象帶給他的。你投射一樣東西,你反應於你的投射,這和他有何關係?婚姻中任何被指責、被控述或被怨恨的人都是無辜的,包括怨恨者也非常無辜,他們都不知道問題出在了哪裡。 

  殺人的人也是被殺的人,在所有的相互傷害或戰爭中,沒有任何一方是真正的勝利者,所有的人都在被傷害——他傷害於他自己。 

  覺醒的人和他自己結婚,他不再期待一個令他滿意的外在物件。如果他期待心外有一個令他滿意的物件存在,那就猶如他希望心外有一個救贖者一樣無明。 

  他瞭解他的心是他整個世界的問題中心,他唯一要認識和瞭解的只不過是這顆心。工作、婚姻、家庭或教育小孩等,都只不過是為認識和瞭解這顆心提供途徑而已。婚姻是心的一件內衣,人們希望它既合適貼身,又柔軟溫暖。但是當心不能瞭解這存在的本質時,這一切只是個可望而不可及的夢。 

  和你內在的聲音結婚,它才是你時刻應該結合的物件。不要與它分離。每當你與它分離時,你就在與自己分離。一個不和自己在一起的人,無法真正和另外一個人在一起。只有當你時刻和自己內在的聲音結婚,只有你是一個內在安寧幸福的人時,你才能真正和另一個人結合。否則,你只是嫁了他的一個軀殼或者娶了她的一個軀體。 

  在你和另外一個人結婚之前,你必須是一個和自己結過婚的人,否則,你並沒有真正地和他(她)結婚,你們只是以面具和面具結婚而已。幸福的婚姻必發生在兩次婚姻上:你和自己結過婚——然後你又和另一個人結婚。否則,你只擁有了一個婚姻的軀體、一個婚姻的名義。 

  成熟更多意味著內在的成熟。如果你內在還不夠成熟,那說明你還不到結婚年齡呢。無論你多大,即使你已經五十歲, 

  如果你的內在不成熟,你仍然還不到真正的結婚年齡。真正的結婚不是表層的,它是一個內在的和你自己結婚的事件。外在婚姻只是內在婚姻的外部象徵而已。 

  去瞭解婚姻的本質,那是你真正獲得婚姻的途徑。 

  和你自己結婚吧 

  事實上,心外沒有世界,心外沒有人——你的所見皆是自己的投射:你的鏡像。要結婚,就和它結婚吧,因為你最終愛的是它——那另外的你——你自己。 

  一個人如果和自己結婚了,那麼,無論他再和誰結婚,他的婚姻是穩定而不可破的。和自己結婚的人形成一個穩定的圓,而他所遇到的某人只是那個圓上的一點。因為已和自己穩定地結婚,那圓上的點再也滑不出它的軌道。 

  如果你要想實現圓滿的婚姻,先和你自己結婚吧。先實現你內在的婚姻,然後,那外在的婚姻只是這內在婚姻的完美副作用 

  一個人和自己過不好日子,不可能和別人過好日子;如果他和自己過的日子很好,那麼他和任何人過日子都沒問題。外在世界是內在世界的顯化,有生命力的種子不可能變現不出花朵來。你是你世界的因,如果你好,世界——你的果不可能不好。 

  你對婚姻中那人的抱怨,是你對自己抱怨的反映——你不愛你投射在鏡中的你,這是你抱怨他的起源。如果你愛你自己,你必然會愛你投射出的鏡中的你。如果你不投射出問題,他是沒問題的,因此,你不可能不愛他,你不可能去抱怨他。抱怨是婚姻腐爛的開始,你去抱怨你婚姻中的那個人,就好像你拿著一根針去不停地紮你手裡的小紙人一樣,遲早因為這戳、這紮,你手裡的小紙人——你的婚姻會破掉。 

  覺悟的人向內找問題,不覺悟的人一直把他的箭射向那外在的靶子,這使他們真正解決問題的希望變得渺茫。在婚姻中,你是那個一直在埋怨婚姻對象的人嗎?那你的箭也遲早會把你想要的東西射穿。因為想要它,你將失去;如果你真想要它,那麼先把你給你自己。全心地愛自己,必然能夠全心地愛他人。如此,完美的婚姻作為愛自己的副產品,在愛自己的過程中給了他自己。 

  一個不愛自己的人,不可能愛上他的世界——也不可能愛上他的婚姻,因為他的婚姻就是他的情愛世界,而那一切都是他自己的展現。所以,不論你想擁有完美的愛情,還是一樁穩定的婚姻、一份好工作、一份恒久的友誼——你都必須從愛自己下手。因為,你是世界的因,世界只是你的果——假如種子不良,它別想開出好的花,結出好的果。 

  所以,你活著的重點是,瞭解你自己——瞭解心,愛自己,先和你自己結婚。如此,所有的問題都將解決。你的念頭是種子,你的生活只是它的開花。善念,開出玫瑰;惡念,變成腫瘤。請記住這心性的定律。

文章標籤

Ta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找到真愛伴侶的秘訣

photo-1516738824215-510471921590.jpg

 

 

 

作者: 楊子心理

 

人海茫茫,兩個人能相遇,已經太不容易;能相遇,能相愛,可兩個人能長相處、長相守嗎?兩個人在一起能相處、相守,可兩個人在一起能夠過得非常快樂嗎?我們心中夢寐以求的真愛伴侶在哪裡可以找到?

 

我們為什麼需要一個伴侶?

 

格西認為,在我們的體內,有兩種不同的能量,就好像在這個世界上,在我們的宇宙中有兩種能量,就像太陽和月亮,男人體內右側的太陽脈能量相對較多,女人體內左側的月亮脈的能量相對較多。我們的體內能量不平衡,這就是我們被具有不同能量的異性所吸引的緣故。(中醫的任督二脈、陰陽平衡與印度的太陽脈月亮脈說法類似)在我們內心深處,我們希望我們的能量得到平衡,這就是我們希望能結成伴侶的原因。

 

你 的體內有某種能量,而某地有一個人,他的體內有一個跟你相對應的能量,這個能量可以跟你吻合相配的。就像你是一個圓的一半,你的伴侶能剛好跟你在一起變成 一個完整的圓。當你找到非常好的伴侶,你體內陰陽能量就會平衡,中脈的氣就會通暢,人就不容易生病,不容易變老。兩人在一起的時候,就會感覺到越來越喜歡 我們的伴侶,兩人也會越來越相近與相像。

 

事實上,當你真正平衡自己身體內部的能量的話,你就會成為一個大師,你對自己的心靈和思想的控制就完全沒有問題。

 

我們希望找到一個好伴侶,那麼,好伴侶到哪去找呢?

 

格西通過用心念種子獲得人生和事業的伴侶,並想你闡釋如何才能用正確的方法,快樂的維持長久良好的生命和事業的伴侶關係。

 

 

 

1、怎樣才能找到好伴侶?

 

真愛伴侶不在外面,不是找來的,真愛伴侶是從你的心裡創造出來的!

 

你認為這個人很棒,這些感受是從你這邊來的,你在他身上貼了一個標籤,這個標籤上寫着:此人非常有吸引力。我們喜歡誰或不喜歡誰,是我們自己內心的想法,通過我們的內心投射出去的事情。(也就是心理學的投射效應)這就是你對世界的看法,是根本來源。

 

舉個例子:我手裡有一支筆,如果有一隻小狗跑過來,你覺得它會做什麼?咬住它玩,是嗎?我看到的是一隻筆,狗看到的是個玩具,可它只是一件東西。筆的概念是我賦予它的,是嗎?狗看到的不一樣,狗不會拿起這支筆給它的狗女友寫一封情書。明白了這個例子你就能理解你的伴侶的空性,真愛伴侶的好壞是從你的心裡創造出來的!

 

當你沒有準備好能夠看到你的伴侶的時候,你永遠都看不到你的伴侶。從某種程度來講,伴侶並不是從你的眼裡看到的,而是來自你內心的想法,來自於你的思想中,是你創造出來的。

 

如果找不到,那是你的眼睛被傲慢遮住了。所以我們要做的是如何改變我們的眼光,如何改變我們的心靈,改變我們的看法,當你做到這一點的時候,你的伴侶就會自動地來到你的身邊。

 

真愛伴侶是用智慧創造出來的,真愛伴侶是從你的心裡創造出來的!

 

2、怎樣保持跟你伴侶的關係?

 

我們要種下正面積極的心理銘印(就是在心裡種下好的種子),因為它影響我們看待世界的方式。

 

這個世界並沒有一個真正完美的伴侶在外面存在着,完美的伴侶是你的內心讓你看到的。當你看到你伴侶身上的缺點,它只不過是你自身的一面鏡子而已。剛開始和伴侶相處時,一切都美妙得不得了。可相處久了,你們兩個可能為了誰應該去倒垃圾而爭吵。

 

你腦袋裡有一個清單,寫的都是伴侶的毛病:我每次叫他倒垃圾他從來都不去做;我每次做完飯還要洗碗,他一回來就躺着沙發上看電視從來不幫我……當我們把伴侶的毛病列出清單的那一刻,我們就在內心種下了一個負面的種子。當這個種子種下去,我們再去看我們伴侶的時候,我們眼中的伴侶變得越來越糟糕了。可是,這個想法(負面的種子)是我們自己創造出來的,好像這並不是我們伴侶的錯吧!

 

比方說你和這個伴侶不開心,不要放棄溝通!不要輕易說分手的話!不要去嘗試離婚!不要以感情不和為借口,即使再去找一個新伴侶,你就會同樣在你新伴侶身上看到那些原來老的缺點。不要把希望寄托在再找一個人組建一個新家庭,一切就會好起來。因為這些是從你內心出來的,因此你就應該從你真正的根源問題來解決。

 

與其種下一個負面的種子收穫爭吵和傷害,不如種下一個好的種子收穫愛情和幸福。

 

如果你想讓生氣憤怒的人在你面前消失,你只要平息你的情緒,擴大你的包容,展露你的微笑,通過你的微笑,你會在你的心靈中種下新的種子,然後通過這些新的種子的成長成熟,你就會看到這些憤怒的人漸漸消失了……

 

不妨把你的伴侶看成是你自我修行完善的好老師,當你開始改變自己的心態的時候,你伴侶身上沒什麼問題會大到無法解決的。你可以和他好好溝通,影響他和你一起修行。這才是與伴侶和諧相處的秘訣。

 

每天起床前花5分鐘做一個短短的禪修,能增進你和伴侶間的感情:不要睜開眼,躺在床上,想你伴侶的所有讓你開心的、好的事情,把他的優點列一遍,這樣就在你的內心種下了非常好的種子,下一次看到他時,你的眼裡會充滿愛意。這就是與你的伴侶和諧長久地相處相守的秘密。

 

你需要不斷種下新的種子,讓你不斷看到完美的伴侶。具體來說,就是你希望伴侶做到的,你自己首先要去做。不要和對方去談,不要試圖改變對方。不斷在自己內心種下新的種子,假以時日,你就會看見自己的伴侶越來越完美,而你們之間也會越來越和諧幸福!

 

3、如何跟你的伴侶一起變得非常快樂?

 

如何讓你和你伴侶的關係得到延展和升華?成為一種更高層面的愛。

 

真愛是什麼?真愛就是,你能夠敞開你的心靈,讓你自己能夠對待對方,比對待自己還要更重要,這就叫真愛。

 

真正的愛,絕對不僅僅是局限在你的小家庭里,真正的愛,是面對所有人的,就像太陽和月亮的光芒,會照射到世界上每一個地方,每一個人身上,你會關心每一個人。

 

有伴侶的,和你的伴侶一起用你們和諧的關係服務整個世界,去照顧他人的需求;如果你還沒找到真愛伴侶,你自己想要找到伴侶,需要先幫助你身邊單身的朋友找到伴侶。

 

4、如果你愛的人不愛你怎麼辦?

 

如果你理解上面所說“真愛伴侶是從你的心裡創造出來的!”你就能明白,有些單相思的人,無論怎麼努力都無法打動他愛的人,因為愛的感覺不是他傳遞給對方的,而是對方自己心理投射的效應。

 

所以說,真愛伴侶不是求來的,你必須要吸引你的伴侶!領悟之時就是真正改變、自我修行完善的開始。多讀聖賢之書,腹有詩書氣自華,蕙質蘭心、世事通透得道之人方可吸引你愛的人。

 

5、如果你的愛的人離開你怎麼辦?

 

你愛的人離開了你,你的心裡肯定特別難受,這種痛的感覺會讓人好一段日子透不過氣來。那麼,不妨把離開你的人當作是你情感路上成長的老師,他帶你走了一段,路還長,他不能陪你走下去了,要把你交給下一位老師了。

 

成長的過程是痛苦的,尤其是情感的成長過程。兩人分開一定有許多原因,不再去想那些主觀的原因、客觀的原因;不要再想是誰的錯,誰拋棄誰,誰傷害誰,不要在你的心裡種下傷害的種子、疼痛的種子、怨恨的種子。

 

放下!開始新生活,也許不久,你又能看到你的下一位情感老師了。

 

謹以此文獻給正在尋找婚姻伴侶的朋友們!

 

婚姻是神聖的,即將進入婚禮殿堂的朋友們,請記住:感謝是最好的聘禮,真愛是最棒的嫁妝,真心的祝福是最大的賀禮;再記住:感謝是一切苦難的立可白,寬恕是第一好用的橡皮擦!

 

註:

 

1、如果你長久來的信念是“不值得被愛”、“不配得到愛”,“不配得到幸福”,就遇不到愛你的人,或選擇不對或不適合你的人,來呼應與證明你內在認定自己的狀態(我不夠好,不值得愛);在尚未能夠珍愛、疼惜自己之前,真愛不容易出現。認真念此篇祈禱文,可以幫助釋放自己的恐懼、匱乏、受傷的感覺和不配得的意識。當你開始接受自己,愛自己,真愛自然就會來到你的身邊。

 

2這一篇不論已婚未婚,都可以念。已婚的朋友認真念祈禱文一段日子之後,自己的心改變了,會發現,家中的先生或妻子逐級變成自己的理想伴侶!你也會發現,你的人生中的理想伴侶就在你的身邊!原來,只要自己改變,世界就會改變!想要找到理想伴侶,自己要先成為理想伴侶!

 

當你真正平衡自己身體內部的能量,你就成為了大師,你對自己的心靈和思想的控制就像游魚在水中一樣自由。

文章標籤

Ta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治療失去的痛,就是嘗試「再度擁有」

640 (1)@.jpg

 

                                                                                                                                   

 

本文作者/黃桐

 

害怕嘗試失敗,就永遠攀不上成功的金塔。──愛爾蘭劇作家喬治伯納

 

    有一個智者經過一條小溪邊,發現看見一隻蜈蚣掉到水中,拚命掙扎,連忙伸手將它撈起來。不料,蜈蚣卻狠狠咬了智者一口,智者感到指尖一陣刺痛,不小心鬆了手,蜈蚣又再次落入水中。智者想也不想,又伸出手,小心翼翼的將蜈蚣撈起來。蜈蚣馬上又咬他一口。這回智者忍著痛,將蜈蚣放在遠離溪面的石頭上,蜈蚣馬上一溜煙的跑走了。

 

    旁邊一個人看了,感到非常詫異:「蜈蚣咬了你,你為什麼還是要救牠呢?況且蜈蚣也不知感恩,你救了牠,又有什麼意義呢?」「蜈蚣會咬人,是牠的天性;蜈蚣不知道感恩,也是牠的天性。」智者微笑地說:「而『愛』是我的天性,我怎麼可以因為他人的天性,就輕易放棄自己的本性呢?」

 

    我有個女性朋友,認識她十多年來,從來沒聽說她有交往的對象,朋友們幾次起鬨想幫她介紹,都被她嚴正的拒絕。終於有一天,她說出排斥與異性交往真正的原 因:高中那年,她有一個青梅竹馬的男友,但男友最後卻見異思遷,與別的女孩子交往。最慘的是,她身邊的同學、朋友全都知道這個男孩劈腿,而她是最後知道的 一個人。她被撕裂的不僅是感情,還同時失去了自尊,失去了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即使事情過了十多年也不例外。她說自己「對愛情免疫」,但我認為她只是在逃 避。

 

    也許「自保」本來就是人性中的一部份。假設我們曾經在某條路上踩到坑洞跌倒,以後我們再經過那條路段時,就會格外小心、注意,甚至會刻意繞過那條路:因為曾經失去,我們變得不輕易付出,甚至不願意付出,因為我們不想再摔得鼻青臉腫,不想再次承擔「失去的痛」。

文章標籤

Ta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親密關係的律動就像鐘擺
1595923466602.jpg

 

 

 作者/克里斯多福

     在我們開始探討 受害者監牢中的其他陷阱之前,我希望指出犠牲的最後一項特性。我把這項特性稱為「鐘擺效應」。這個理論的主要概念是,如果你為了伴侶犠牲,那麼你就會把對 方看成是利用你的人,因為他們沒有應盡的力量。你犠牲到什麼程度,對方就會放縱到什麼程度。有「放緃者」,犠牲者才能存在。

    如果沒有人把東 西丟得到處都是,你又怎麼能跟在後面收拾呢?如果沒有長舌的人,你又怎麼能當犠牲者,聽人長舌講不停呢?只要有犠牲者,就有放緃者,反之亦然。如果你扮演 的是犠牲者,那麼除非你停止犠牲,否則是沒有辨法改變你的伴侶的。如果你不能明白,改變伴侶或為他/她的行為做出補償都不是你的「職責」, 那麼你就無法停止犠牲。如果伴侶放緃自己的怒氣,你不必把維持和平當作是神派給你的責任。如果你的伴侶嗜賭成癮,你也不必把加班貼補家用當作是自己的責 任。對方酗酒也不是你的負擔,所以你不必放棄你的熱情和自發性,只為了提供一個穩定、可預期的環境來彌補伴侶的不穩定和不可預測。說了這麼多之後,我想要 下一句結語:雖然彌補伴侶的放緃不是你的職責,但對方的放緃行為確實是你的責任。這句話的意思是,你有能力對伴侶的行為做出回應,而不採取犠牲的方式。

 

    人 們常會忘記,親密關係中雙方都要為發生的事百分之百的負責。親密關係中常常發生的情形是,一方已經盡了一切的努力,弄得自己身心俱疲,但另外一方卻袖手旁 觀。有酗酒問題的親密關係往往被描述成這樣:一方長年受苦,像奴隸一樣辛苦的想讓親密關係或家庭維持下去,另一方卻耽溺於自私的享受。但是到了最近這幾十 年,人們卻發現會有這樣的情形,其實犠牲者也同樣有責任。如果你扮演犠牲者,就會吸引人來扮演放緃者。

 

    然 而,雖然這樣的互動關係往往是一方 放緃而另一方犠牲,但如果你想看看真正有意思的事情,不妨私下個別問問兩個人,誰犠牲得比較多。結果通常是,不管你問哪一方,他/她都會說自己是犠牲比較 多的人。即使跟你說話的人當時是比較沒活力、沒生產力的一方,那也只是因為他/她正在「休息」,因為之前已經辛苦工作了一個禮拜、一個月,或一年,或甚至 是因為經歷了一個悲慘的童年,所以必須休養生息。放緃者常用自己悲慘犠牲的故事來作為他們行為的藉口。這指出了非常重要的一件事:犠牲並不是一種行動。犠 牲是一種心態。洗碗可以很有取,也可以很煩人。有什麼樣的經驗,完全是由心態來決定的。要怎樣才能改變心態呢?一開始,必須要有改變的意願,但我也了解我 需要一些不平凡的幫助才能做到,因為犠牲的心態已經跟了我一輩子,甚至是從我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做了什麼選擇的時候就開始了。為了融入家人,為了讓自己生理 及情緒上得到滿足,我犠牲了自己。

 

    看看鐘擺模型,你就可以推論,你離中心愈遠,犠牲或放緃的程度就愈嚴重。既然犠牲與放緃具有共生的關係, 如果你去除其一,另外一個也無法繼續存在。我發現,不管我往哪一邊擺盪,都可以藉助來自中心的力量來幫助我。位在中心的,就是我的靈魂-也就是我的本質- 的力量,它能夠提供我所需要的支持。既然我的靈魂不會批判或處罰我,我就可以信賴它,讓它用健康的方式帶我走出犠牲或放緃的模式。

 

    一旦你對自己的犠牲有所自覺,就能把全副精神集中在來自中心的力量,並要求愛來引導你走出犠牲的模式。犠牲完全是心態上的問題。只有愛能進入你的心,去改 變只有給 予卻不懂得接受的模式(犠牲),以及只有獲得卻不懂得享受的模式(放緃),使得犠牲轉變為真心的給予,而使放緃轉為真心的接受。

    我們所需要做的-也是我們僅能做的-就是讓靈魂的愛帶領我們回到中心,回到有愛存在的地方。練習,不斷練習吧!

文章標籤

Ta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交流不是互綁的兩人世

photo-1466979939565-131c4b39a51b.jpg

                                                                                                                      

本文作者/Lee Lozowick

 

我認識一對情侶,無論走到哪,都習慣成雙成對,即使上個廁所暫時分開,他們都無法忍受!那是一個一天二十四小時,一個禮拜七天,一個月三十一天的熱戀。如果 她有約會或訪問,他會跟著她;如果他有約會或面談,她也要陪他。他們的關係是強迫性的關係,大家都看得很清楚,唯獨他們看不見。他們用黏在一起的方式表達 愛,也很享受對方的陪伴,只不過這樣的關係很黑暗,很迫害。

在 真正健康的關係之中,相處的品質和對對方的尊重,永遠是最高原則。如果你們的關係相當劣質,就算整個星期每一晚都在一起,一個月做愛七十五次,劣質的關係 還是不會改變多少。你們的關係將繼續走向沉沒與毀滅,不是自我虐待就是虐待別人,這將是你們的地獄(也可能是天堂,完全依個人的心理狀態而定)。

如果你們的關係很有品質,而且在一起的時候非常享受對方的陪伴,相處時間對你們而言便不是最重要的。如果你們一個星期只有一個晚上能在一起,這一晚將是完美的夜晚。

理論上,聚在一起並不是互相綁住,而是獲得自由。在婚姻之中、友情之中、社區之中,也包括工作之中,你依然是你自己,一個獨立的個體,能夠過自己的生活,否則,你就是被捆綁。如果你不讓你的情人、配偶,不讓你的老闆或員工,也不讓你的朋友有足夠空間成為他們自己你就是被捆綁。關係與自由、熱情、相處時的 愉快有關,而不是製造對抗的小圈圈,也不應該操控別人。

要讓對方自由並不容易,因為喜歡上某人,就會希望常常跟他在一起,希望控制整個狀況。但是刻意讓對方自由,表現出寬宏大量,卻不夠自然,對於繼續發展中的關係,無法奠立良好基礎。

當交流成為生命中的心境,你願意用個人的時間與伴侶在一起,但這不是隔絕的二人世界。你們是伴侶,互相吸引,互相交流,當你們正在交流,雖然形式上是兩人世界,但卻不是孤絕的世界。

只要你的伴侶或你的朋友願意,跟他們在一起;當他們不能和你在一起,你可以選擇一個人悲傷或一個人快樂。如果你的愛情或友情是這樣自然的交流,你沒有理由不快樂!

文章標籤

Ta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相愛後更要善用好人卡
 

               
本: /吳若權

相愛的付出,需要彼此激勵的。
伴侶之間,小小的稱讚與肯定,
都是為幸福加分的好方法。
可是,如果很害羞,說不出口,該怎麼辦?

    還沒有跟吉米正式交往之前,被稱為系花的紫萱最擅長的事,就是發好人卡!幾乎每個慕名而來的追求者,都收到過她發出的好人卡。跟別的女孩不同的是,她發的好人卡,既精緻又誠懇,讓那些吃了閉門羹的男孩,感動不已,堅稱此生若無緣,來世一定還要做夫妻。


    原 來,紫萱拒絕男孩的追求,並不是口頭上說:「你是個很好的人,只可惜我還沒有想要談戀愛。」而已,她很認真地考慮許多天,然後親筆寫信、做卡片,有空時甚 至還做很精美的書籤,上面附錄文壇名家的幸福小語,意思就是希望對方珍惜年輕有用之身,別讓此生幸福斷送在求愛被拒的陰影裡。
    
   每個男孩,接受到這樣的好人卡,難免感到有些失望悵然,但是卻都很珍惜被她稱讚的隻字片語,如同傳家之寶般好好收藏。
直到幸運兒吉米出現,和紫萱出雙入對之後,如蒼蠅般揮之不散的追求者,才死心地將渴望轉變為祝福。但是,大家都很好奇,為什麼吉米沒有收到好人卡?


    得了便宜還賣乖的吉米,很認真地向關心的朋友坦承:「誰說我沒有收到好人卡,我幾乎每個星期都收到一張啊!」難道,吉米是被紫萱拒絕過很多次,靠著窮追不捨的毅力,才追求到紫萱嗎?
    眾 說紛紜,吉米都一一否認。搞了半天大家才弄清楚,吉米和紫萱正式交往之前,的確都沒有收到過來自紫萱發出的好人卡,反而是兩人正式交往之後,深愛吉米的紫 萱,只要在感動於他的付出時,都會親手製作很精緻的卡片或書籤,但不再抄錄名家語錄,反而是用很簡單的句子,寫下內心的感恩。




    例如:「你好好喔,我好愛你!」「你對我真的很好,我十分珍惜。」「雖然你默默地付出,但我都知道,很感動!」諸如此類的字句,難怪吉米的臉上總是洋溢著幸福的笑意。


    確定彼此已經非常相愛之後的伴侶,常把對方的付出視為理所當然。屢次忘了及時說出心中的感謝,對方也許並不在意、也不盼求感恩的回饋,但是,久而久之,如火的熱情缺乏柴木的燃料,漸漸就熄滅了幸福的火種。


    相愛的付出,也是需要彼此激勵的。伴侶之間,小小的一個動作,哪怕只是稱讚對方說:「你真是個好人!」都是為幸福加分的好方法。


    有些情人會以「我只是不善表達而已,其實我有感激在心啊!」為藉口,所以就沒有展現感恩的行動力。但是,表達感恩的方式,有千千萬萬種,不限於口頭上的道 謝,也可以幫對方做一件事、送對方一個禮物、給對方一個擁抱……如果這些都做不來,就寫張感恩的便條紙放在他的皮包裡,或貼在晨起刷牙洗臉時必然會看到的化妝鏡上。


    開始戀愛之前,任誰都怕自己會收到「好人卡」但是,確定相愛之後,善用「好人卡」卻可以帶來更多的幸福感。即使,愛到了一個瓶頸,不得不在人生轉彎的地方分手,誠懇地發送「好人卡」再道別也會讓分手後轉身的姿勢,變得更為優美。


摘自<讓步,才會更進步!發掘戀愛的天賦,創造雙贏的幸福>

文章標籤

Ta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關于愛、性和親密關係

 
  拜倫·凱蒂
 
 
    你永遠也無法在自身以外發現你所尋找的東西
 
    一但我們開始質疑我們的思想,我們會發現,我們的伴侶--無論是活著、死了、還是離婚了的,永遠都是我們最出色的老師。無論你們的關係是否會繼續,一旦你進入了“考察”,你將清楚地認識到,那個和你生活在一起的人不是什麽偶然的錯誤,他或她就是你最完美的老師。
    世間從來都沒有錯誤,所以,如果你的伴侶正在生氣,很好;如果你在他的身上看到你認爲是不好的東西,很好;因爲你所看到的這些缺點是你自己的缺點的投射,把它們寫下來,對它們進行“考察”,讓自己從中自由。人們跑到印度去尋找大師,你不用去:你就和一位大師生活在一起呢。你的伴侶會給你獲取自由所需要的一切。
 
 
    當你不愛對方時,你會感到痛苦,因爲愛是你的本性。而你無法有意地讓自己去愛!你無法有意地讓自己去愛某人。但是當你開始愛自己時,你自然會愛對方,你無法不愛。正如你無法讓自己愛我們,你也無法讓自己不愛我們,因爲所有的一切都是你自己的投射。
 
    個性或“自我“不會愛,它們總是想要得到什麽。而愛什麽也不想要,愛的本身已經完滿。愛不希望、不需要、沒有“應該”(即使是爲了那個人自己好)。所以當我聽到人們說他們愛某人,希望那個人也能愛他們時,我知道他們談的不是愛,他們談論的是什麽別的東西。
    我不可能在和我的伴侶鬧彆扭時不感到痛苦,因爲那會讓我感到不自然、不和諧;如果我用理解來迎接我的伴侶,我感覺這更像真正的我。那麽,當一個念頭升起時,我能用理解來迎接那個念頭嗎?當我學會了用理解來迎接我的念頭時,我就會用理解來迎接你。
 
    你能說我什麽,是我不曾想過的呢?所有的念頭都是沒有新意的—它們都是回收來的。除了我們的念頭,我們什麽都沒有遇見過。外部世界是內在世界的投射,無論那是我的念頭或是你的念頭,結果都是一樣的。讓我們用理解來迎接念頭吧,唯有愛可以愈合傷痛。
 
    我 們一生都致力于證明我們的伴侶是錯的,然而當我們進入“考察”時,我們無法再這樣做了。這是一個巨大的震驚,而後,它變成了恩典。世界上最甜蜜的事,莫過 于在過去你認 爲是你的伴侶傷害了你的事情中,發現幷接受你自己要負擔的那部分責任。你感到謙卑,却沒有任何想要爲自己辯護的衝動,這讓你完全袒露了你易受傷的一面,而 這樣的脆弱是如此甜美,你不惜從人行道上舔起它。
 
 
    我的愛是我的事,它和你沒有任何關係。你愛我,而那也和我沒有什麽關係,你對自己說了一個我是這個、我是那個的故事,然後你愛上了你自己的故事,而我和此有什麽關係呢?我只是作爲你的覺知感應對象而存在,對此我毫無選擇。我是你的故事,僅此而已。你從來沒有見過我。沒有什麽人曾經見過任何人。
 
 
    愛我不是你的事那是我的事。
 
 
 
    當你相信了我老公應該理解我這 個念頭,而實際上他不理解你時,這注定了你的不快樂。你可以嘗試做 所有的一切來讓他理解你,而他最終也還是只能理解他所能理解的東西。即使就算他理解你,你能得到什麽呢?他的理解只向你證實了你的故事是真的。而他理解的 那個你,甚至都不是你,因爲當你操控他的理解時,他所理解的只是你告訴他的那個故事。所以,即使在最好的情况下,你也還是沒有被理解。我們無法聽到你告訴 我們的東西,我們只能聽到我們認爲你在告訴我們的東西。我們把我們自己的故事强加在你說的話上,而這就是我們理解的東西。你是不是在用你的念頭來懲罰他 呢?
 
 
 
    我喜歡告訴別人一件發生在 1997年左右的故事,那時我每天都在旅行,和世界各地的人分享“功課”,一天又一天,我每天都在坐飛機、火車、或汽車,一天晚上,我凳上了一架飛機,我 真是累壞了,那是一架red-eye, 我只能付得起坐這樣的飛機。我在一個男人的身邊坐了下來,拿起他的手放在我的腿上睡著了,我這樣做時沒有任何疑慮, 因爲雖然我和他從來沒有見過面,但我瞭解那個真正的他,我知道他愛我。幾個小時過去了,當我醒過來時,他仍然握著我的手。他自始至終是那樣的溫柔,他從未 問起我的名字。
 
 
    但他幷不比上次從飛機的行李箱裏掉下來、砸在我頭上的那只箱子更加溫柔。當我被砸暈的那個時刻,我覺得那一下就像是一個吻一樣。我怎麽知道我的頭需要被打一下呢?因爲我被打到了啊!千真萬確,沒有弄錯。當你認識到你得到的就是你需要的時,生活就成了天堂。所有的一切安排完美,無論你需要什麽,生活爲你提供的總是遠遠超過你所需要的一切。
 
    每當我走進一間房間時,我都知道屋裏的每個人都愛我,我只是不期待他們現在就認識到這點。
 
 
    被另一個人理解的唯一可能就是理解你自己。理解自己是一份全職工作,所以,如果通過考察你開始認識到,現實存在就是你想的時,你將不再需要針對他做出任何决定——到了那步,你已不需要做任何决定。你不再想用讓他理解你來折磨他了,而他也會繼續讓你看到,他是不是理解你不是你操心的事。
 
    能够證明你不被喜愛的例子是 什麽?被拒絕?如果有人拒絕了你,那是因爲他不得不這麽做,因爲你和他所希望的事情的樣子不一致,而這和你一點關係都沒有,只有一個膨脹的自我會說這和你 有什麽關係。假設你的手沒有原因的動了一下,他因爲認爲那代表著某種意思而不高興,你不會竟然認爲這和你有什麽關係吧?你根本從來就沒有那樣的力量。如果 他對你吼叫,你把這當作是不愛的表示,是你傷害了自己,不是他;如果你在心裏對自己嘶喊他不應該對你吼叫,那才是你痛苦的來源。你痛苦是因爲你在和現實存 在對抗,而你不可避免的失敗了。

 

    一個不誠實的,是一個對自己的否定。
 
    當一個念頭讓你覺得難過時,那難過的感覺是在告訴你,那個念頭是不真實的。
 
 
    觀察一下你想像的你伴侶身上的某個缺點,幷注意到那缺點是如何給了你一個感謝她的機會的。如果你無法發現這些,你最終會發火、或有可能對自己缺乏進展而感到煩躁,幷且在心裏攻擊她和自己。你經歷的所有這些內在的攻擊只是一些需要你質疑一下的地方,如此而已。如果你越來越清楚地看到這些地方,你會不斷地無限地成長到愛裏。而你的伴侶會跟隨你成長,整個世界都會跟隨你成長。
 
    我永遠就是當下我評判你的那個樣子,絕無例外。我是自己的痛苦,我是自己的幸福。
 
 
    只 要你仍然相信任何概念,你就會把它加在你老公、你太太、你的情人、你的孩子身上。在你用理解迎接這 概念之前,遲早你會把這概念强加在他們的身上,例如,當你沒有從他們那裏得到你想要的東西時,或者他們對你認爲你擁有的東西形成威脅時。這不是猜測,這是 我們實際的作爲。我們不執著于任何人,讓我們執著的是概念。
 
 
    沒 有什麽可以讓你失去你愛的人,唯一能讓你失去你老公的是,當你相信了一個念頭。那使你和他産生了距 離,那是造成婚姻結束的原因。在你相信某個念頭之前,例如,認爲他應該以某種形象出現、或他應該給你些什麽、或他應該和現在的他有所不同之前,你還和你的 老公在一起。是這些念頭造成了你和他的離异,就在你産生那些念頭的那個時刻,你的婚姻已經結束了。
 
 
    你有沒有注意到當你的伴侶讓你如願時,你是多麽的快樂?所以,你不得不成爲一個控制他的人,以便使他總是能滿足你的願望。我說,當他讓你如願時,感恩吧;當他不能讓你如願時,跳過中間人,讓你自己快樂吧!
 
 
    在你對自己忠誠之前,你不可能對任何人忠誠。
 
 
    爲自己辯護是戰爭的開始。如果你說我無情、拒人千里、强硬、不仁 慈或不公平,我會說,謝 謝你,親愛的,我能够在我的生命中發現你所說的所有這些,我曾經就像你所說的那樣甚至比這更嚴重。告訴我你所看到的一切吧,我們 可以共同幫助我瞭解這些,通過你,我開始認識我自己,沒有你,我如何能知道我心裏那些不仁慈和不可見的地方呢?你把我帶回我自己。所以,親愛的,看著我的 眼睛,再對我說一遍,我希望你告訴我所有的一切。
 
    這 是朋友之間的相見,這叫做誠實。我是所有的一切。如果你認爲我不仁慈,這是一個讓我進入內在、觀察 出現在我生命中的東西的機會。我有沒有過不仁慈的時候呢?我能發現我曾有過那樣的時候。我有沒有做過不公平的事呢?不用想很久,我就可以發現我曾那樣做 過。如果我對這點還有點不確定的話,我的小孩會爲我提供信息的。有什麽別人說我的,我不能在我生命的某個時刻發現我曾經是那樣的呢?如果你說的一件事,讓 我産生了想要辯護的欲望的話,那正是那顆在我的心裏等著我去發現的珍珠呢。
 
 
    沒人能够離開你,只有你能離開你自己。無論你的伴侶對你承諾了什 麽,在你的承諾改變之前,你唯一可以信賴的是你自己的承諾。一個長期的承諾也只是針對那個時刻的。即使他說,他對你的承諾是屬永遠的,你也絕不可能知道 是不是真是這樣,因爲只要你相信存在著一個和一個,這就只是一個自我對一個自我的承諾,而自我什麽都不愛,他們只想得到什麽。
 
 
    在你爲了他的緣故(而那也是爲了你的緣故)很高興他離開了你之前,你的功課還沒有完成。所以,你 的念頭讓你在半夜醒來,因爲恐懼而痛苦地縮成一團是件好事,針對這些如此强烈的投射做功課吧,你的自由在你的手中。觀察一下你是如何和他一起生活的 吧,你有意地做了些什麽讓他以爲你就是他的另一半。你失去了你的生活,你認爲沒有他,你就不能生活。他的離開是一件好事,這可以讓你開始認識真正的自己。
 
 
     我曾經和一位做功課已經有一段時間了的男人交談過。他的太太愛上了另一個人,他沒有陷入悲傷和恐 慌,反而開始調查自己的思想,“‘她應該和我在一起真是這樣嗎?——我無法知道這點;當我相信這個念頭時,我如何反應?——極其難受;如果沒有這個念頭 我會怎樣呢?——我會愛她,幷且希望她一切都好。這人真心地想要知道真相,當他質疑他的思想時,他發現了十分珍貴的東西。 
 
 
   “最 後,”他說,“我意識到 這是應該發生的事情——因爲它已經發生了。所以我對我太太說,‘告訴我一切吧,就像我是你最好的女朋友一樣。’她不用爲了怕我受到傷害而去斟酌什麽該說、 什麽不該說。聽她述說自己經歷的感受大大出乎我的意料,我發現自己在爲她感到無比喜悅的同時,也體會到了從未體會過的自由。”
 
 
    他 的太太和那個男人同居了, 對此他沒有什麽异議,因爲如果她不願意和他在一起,他尊重她的意願。幾個月後,她和她的新情人遇到了情感危機,她需要向人傾訴,她找到她最好的朋友——她 的老公,他們一起平靜地討論了她可做的選擇。他真心地愛她,非常希望她能清楚地瞭解她所想要的是什麽。她决定搬出去,一個人好好地把自己的心整理清楚,最 終,她選擇了繼續他們的婚姻。
 
 
    在 這整個過程中,每當他發現自己的心在和現實存在對抗、幷因此而感到痛苦和恐懼時,他便對那引起這一切感受——自己在那個時刻信以爲真的念頭進行調查,從而 讓自己的心重又回到祥和愉 快的狀態。通過這個過程他自己認識到:他所可能遇到的唯一問題,就是自己未經調查的想法而已。她的妻子給了他獲得自由所需要的一切。
 
 
    承諾是你自己的真實,即不多也不少。你對你的真實做承諾。我愛 你、忠于你、聽從你;我也可能會改變主意。這就是一個承諾的真實意義。我只和上帝——現實存在結合,無論好壞那都是我承諾的對象,承諾不可能是針對某一個具體的人的,這也是我老公所希望得到的承諾,因此,除非我們和真實結合,否則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婚姻。
文章標籤

Ta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與另一半重新談戀愛

 

photo-1466979939565-131c4b39a51b.jpg

 網文~

 

大多數夫妻覺得另一半是親人,甚而有些女人戲稱丈夫是「大兒子」,每天管他、唸他、伺候他、想要改變他。其實還有更好的方法,維持婚姻長久。

 

 

與伴侶重新談戀愛

想要讓婚姻常保新鮮,永遠要把另一半當成愛人,而不是親人。

馬修將大多數愛侶的關係發展分為6個階段:合而為一、築巢期、自我肯定期、合作期、適應期與重燃愛戀期。其中,最容易「生病」的階段,就是從第525年的合作期與適應期,夫妻忙著養育子女、應付各式各樣接踵而來的外在變化,反而很少處理兩人的關係,愈來愈少表達情感,導致漸行漸遠。

 

 

一旦順利度過這兩個關口,進入第2550年重燃愛戀期,往往最浪漫而且最親密,因為已經歷完整的循環,彼此依戀的程度甚至遠超過前面所有階段。

 

健康的身體要靠規律的作息與鍛鍊;伴侶間要永保愛人般的濃情蜜意,也必須細心呵護,平日保養得法,才能歷久不衰。

 

你是不是經常忽略一些充滿愛意的舉動,你想和伴侶重溫「戀愛」的感覺嗎?這裡有10個祕訣:

 

1.傾聽 

 

你平常花多久時間專心聽伴侶說話?有一個統計指出,戀愛中的情侶交談時,平均花75%的時間注視彼此,而一般的伴侶目光接觸只有3060%。

 

心理學家魯賓指出,直視對方眼睛可以誘使大腦釋放苯乙胺醇,這是一種天然的腦啡,也是陷入戀愛的化學物質之一。

當你全神貫注地盯著伴侶,讓他知道他的話被聽見了,而且你對他的話題感到興趣,一旦真正「聽」到彼此,自我意識感就會消失,彼此敞開心房,維持情感的親密性。

 

2.分享

 

伴侶要保持對話,而不是退回各自的角落。彼此分享感受、生活或家事片段,並融入在對方的情境裡,才能感同身受。

3.慷慨

 

為你的伴侶做一件他(她)不喜歡的工作,譬如拖地、打掃、洗車,或出其不意送一份小禮物、替他榨杯果汁、幫她放洗澡水,保證令他(她)感動萬分,立刻為愛情加分。

 

4.身體接觸

 

不一定是全心專注投入的性愛,譬如看電視時一起擠在沙發上,擁抱,親吻,坐車時摩擦輕撫伴侶的手背,或者替他按摩肩頸,都能增加親密感。

 

5.分享幽默感

 

彼此私密的玩笑、打鬧或小小的裝瘋賣傻,都是增進感情的好方法。很多男人抱怨另一半有了孩子之後只顧專心做媽媽,忘了做女人的角色,「整天只會對著全家大小發號施令,以前那個愛撒嬌、愛作夢的女孩不見了,」帕森斯的《六人行不行》,就深刻描述在婚姻中失望與失落的男女。

 

6.支持

 

祝福或參與伴侶從事的嗜好活動,並給予讚美支持;若遇到對方進修、開會、出差,主動幫忙帶孩子,以及協助對方實現夢想。

 

7.一起玩樂

 

「玩樂的作用猶如潤滑劑,」布朗博士比喻,能夠一起玩樂的伴侶,可以增進彼此的適應性,關係才能長長久久;否則,不是勞燕分飛,就是變成「你走你的陽關道,我過我的獨木橋……,雙方像在生存耐力比賽,在不快樂的關係中度日,」布朗建議,與其坐在那裡互相指責、數落對方,不如起身去發掘真正的歡樂。 

8.額外的付出 

 

伴侶間最感激對方的,往往就是對方最不容易做到的事,譬如以愉悅的態度面對難相處的岳母(婆婆)等。

9.嘗試新鮮事物

 

並不需要像「柯立芝效應」笑話的那隻公雞,更不需要更換伴侶,生活照樣可以找到樂趣,讓人興致勃勃。譬如一起煮三餐、到從未去過的地方旅遊、動手改造家中裝潢擺設等。

10.共同成長 

 

不要把雙方的關係困在一層不變的模式,而是不斷探索彼此的新領域,一方面加入他的陣營,但也給對方空間「做自己」。譬如另一半喜歡閱讀,要容許他擁有專屬安靜的角落;另一半喜歡打球,你設法成為他的球友,或者至少可以在場邊當一名啦啦隊。

 

 

文章標籤

Ta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彈性,不僅重要而且必要

jonah-brown-KiTrEBpXdkY-unsplash.jpg

 

  兩個人都各自忙了一陣子,好不容易有時間相約出去吃晚餐。他體貼地問她:「今天想吃什麼?」

  她很努力地想了很久,並且認真地回答:「吃小籠包,很有名的那家。」

  興沖沖地趕到名聞遐邇的小籠包店,卻只見鐵門拉了下來,上面只有「今日公休」四個大字迎接他們。她一時之間很難接受期待落空的結果,竟在瞬間變了臉色。

  「改天我再請你來吃嘛,別不開心了。」他很有耐心地安撫她的情緒,卻意外地激起她的反擊。

  「都是你啦,事先也不打聽清楚,害我們大老遠跑來還撲了空。」說著,說著,她竟邊走邊哭了起來。

  對於她劇烈的反應,他有點不知所措,但仍千方百計地設法讓她開心。「那我們去吃另外一家小籠包好嗎?」

  「不要,」她斬釘截鐵地再說一次,「我就是不要。」甩頭一個人往前走。很留意風度的他,立刻追了過去,但心裡已經對她突如其來變得不可理喻的行為,有了難以磨滅的反感。

  其實,約會時決定晚餐要吃什麼,對感情並沒有關鍵性的影響,但是在溝通時若失去分寸,就顯露出缺乏彈性的問題,形成僵局,將是兩個人交往的障礙。

  生活與工作,每天充滿各式各樣的談判。有時候回答說「要」,是指凡事可以再商量,不見得會被對方牽著鼻子走;但若不分青紅皂白一律說「不要」,就等於關閉協商大門,毫無彈性可言。

  彈性,很重要。保持彈性的確重要,這是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但是,在這個多變的電子時代,保持彈性已經不再是重不重要的問題,而是從重要變成必要。如果不能保持適當的彈性,很可能讓自己到處碰壁,無路可走。反之,擁有的彈性愈大,代表選擇性愈多、適應力愈強;於是,發揮的空間就會更寬廣。

  有一位新婚不久的年輕人,才剛加入公司幾個月而已,好不容易把家裡從南部搬遷到北部,一切安頓好之後,妻子也適應了新的居住環境,公司竟主動問他「會不會介意被調到國外工作?」

  對其他同事而言,這是個大好機會。但是對他來說,需要顧慮的因素很多。一來,他才剛結婚而已,二來,北部的房子還是貸款買的,若為了追求工作上的挑戰就拋下這一切,實在很難向妻子及她的娘家交代。但若放棄這個機會,自己一定會覺得很懊悔。

  在內心掙扎幾天之後,他決定坦白告訴妻子,並且聽聽她的意見。

  沒想到妻子很明理,甚至思考事情也很周延,她說:「明知道若不接受挑戰,將來會後悔,就應該及時把握。再說,我們還這麼年輕,如果現在都缺乏彈性去適應多變的人生,以後怎麼面臨更多的問題呢?就把它當作我們鍛鍊彈性和適應能力的機會吧。」

  這位年輕的太太講得真好。根據美國人力資源市場的專家研究表示,在經濟不景氣的期間,很多資深工作者或高階白領主管,都很容易在一夜之間丟掉飯碗,至於他們能不能東山再起呢?關鍵就在於是不是具備轉換不同工作及職務的彈性。

  人們很容易因為年齡增加,而變得主觀,因此失去接受不同工作安排的彈性。現今許多大型企業公司,為了培養高階主管該有的寬闊視野,都儘量讓他們還在基層的時候就開始輪調不同部門的工作,這時候彈性是個很必要的特質,如果抱持著「只能做這個,不適合做那個」的心態去工作,很快就會被職場淘汰。

  當然,新世代所需要的彈性,是指多準備幾個替代方案,而不是漫無原則。先決定自己要的是什麼,策略定出來以後,再運用彈性去達成目標。

  觀念有彈性,就不會老是覺得別人是錯的、自己是對的。

  體能有彈性,好處不只是動靜皆宜而已,代表健康狀況也很不錯。

  職位有彈性,工作無貴賤之分,自己不容易失業,也懂得尊敬別人。

  金錢有彈性,吃路邊攤和五星級飯店,都能享受出不同的美味。

  人際關係有彈性,才可以在信任彼此的前提下,同時擁有親密與自由。

  至於,如何擁有絕佳的彈性呢?我的看法是:不要太專注於自己的利益,當你願意多想想別人的立場、兼顧他人的利益,換個角度、設身處地,就比較能設想出新的替代方案,來解決眼前和未來那些難纏的問題。能想出替代方案,並且嘗試它的可行性,就是彈性。

 網文 (若有知道作者謝謝告知)

文章標籤

Ta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Jun 09 Thu 2011 15:14
  • 錯愛

錯 愛

kaboompics_Blooming red peonies.jpg

 

 作者:白安然

姐姐是 個命好的女人,小時候,一心想要男孩的父親卻偏偏很疼愛她,姐姐很是懂事乖巧,凡事順著父母的心意,每當我們兩個犯了錯,父母只要眼睛一瞪,臉色一沉,大 女兒就委屈得大顆大顆的眼淚往下掉。而我這個調皮的小女兒,卻從來不肯承認錯誤,惹得父母滿屋子追我,非要抓來打手板才解氣。所以父母逢人就說:“我們家 老大懂事,老二調皮。”

 

父親雖 然遺憾沒有兒子,但也很驕傲有兩個如花似玉的女兒。有機會就讓媽媽把我們打扮一番,帶出去見人。我很喜歡跟父親出去,因為去到別人家,總是有好吃的零食, 在那個年代是很難得的事情。只是好景不長,不知道什麼時候起,父親就只帶姐姐外出,而留我在家“自由的玩”了(父親是這麼說的)長大後,我才明白,原來每 次我們兩個一起出去,到了朋友家,父親本想讓我們只是美美的坐在那裡給人看,但往往他還沒跟別人說上幾句話,我就開始到處亂動,看什麼都新鮮。當別人客氣 的讓我們吃東西時,姐姐會很乖巧的意思一下沾一點點,人家就笑瞇瞇的摸摸她的頭說:“真是懂事呀。”我卻會迫不及待的大把抓下去……你想呀,平時除了一日 三餐外,家裡基本上是不會給我們買零食吃的,見著吃的我哪管那麼多,加上叔叔阿姨都滿臉堆笑的說:“多拿點,多拿點。”我自然就毫不客氣的大把抓著,吃得 不亦樂乎了。父親是好面子的人,現在想來,當時的情景恐怕是讓他相當尷尬。所以後來,外出串門時父親就只帶上姐姐,而我可以在家“自由的玩”了。

 

一直以 來,姐姐的人生都很順利,我總覺得是她溫和而識大體的個性給她帶來了好的人緣和好的運氣。嫁人的時候,姐姐選擇了其貌不揚的姐夫,因為他人很好,也很有才 華。姐夫對姐姐如珠如寶的疼愛著,凡事順從她的意見,姐姐高興,他就像個小孩一樣快樂得手舞足蹈,姐姐生氣起來會罵他,他就埋頭不吭聲。姐夫很有才華,事 業做得不錯,雖不是大富大貴的那種,但也足夠讓一家人很安適的過日子,姐姐不用自己工作,每天都能做她想做的事情,養養花,弄弄狗,在家待煩了,就喜歡上 了戶外運動,做了一段時​​間背包客。後來又迷上攝影,置辦了全套最專業的攝影設備,用她完全自由的時間,去她去想去的地方,只要她高興……

 

我常常感嘆姐姐這一生,好像專門是為了享受生活而來的。怎麼會有這麼好命的人呢?

 

相比之 下,生活對我可沒有像對姐姐那樣好,我一直磕磕跘跘的。小時候我在家是常常闖禍被罵的那個;在學校又被老師常年懲罰,留下無法抹滅的童年陰影;長大後感情 不順利,弄到內心傷痕累累;我沒什麼朋友,常常孤獨一個人;我要跑遍城市,為了完成一個月又一個月的業績;我努力打拼,卻總在償還一個又一個不屬於我的債 務;對工作和家庭的壓力讓我沒有自由;漸漸地連僅有的健康,也越來越不好……回頭想想,姐姐和我,多像現代版的公主與灰姑娘啊。

 

近年 來,隨著孩子的長大,姐姐更自由了。但不知為什麼,卻開始脾氣漸長,一點點小事她都容易煩得厲害。如果覺得某件事情觸碰了她的規則,影響了她的生活,就會 大發雷霆。姐夫是個不拘小節的人,有時候會亂彈煙灰,會不管不顧的把音響開很大聲,小事情上會違反姐姐定下的規則等等,這些在我們看來不值一提的事,姐姐 都覺得無法容忍。再後來,她的規則越來越多,不能觸碰的地方也越來越多,也波及到了我們,她總會羅列出我們的種種不是來,說得很尖銳,得理不讓人。我是害 怕衝突的人,就開始躲避她,要很小心的跟她相處,很怕不知道那句話或者哪個行為會惹爆了她,原來那個溫和而識大體的姐姐在家裡漸漸消失了。

 

有一 天,姐夫問我:“你說修行真的能夠養性嗎?為什麼你姐脾氣越來越壞呢?”(姐姐也念經拜佛,姐夫認為她是在修行)我問他發生什麼事情?原來前一天晚上因為 姐夫誤拆了姐姐一個包裹,又被姐姐大罵一頓。我有些無語,我也想不通,泡在蜜罐當中長大的姐姐,為什麼越來越不快樂了呢?姐姐這幾十年的人生實在是太順利 了,所有人都順著她,特別是姐夫,一味的逢迎,只要她高興,為她做什麼都可以。這種環境中,姐姐的脾氣和慾望被一天天的滋養起來,總想要生活完全按她的習 慣來運行,她的心中對自己的感受越來越在意,對親人的感受卻越來越漠視。

 

雖然這 也是我的疑問,但面對姐夫的提問時,我卻突然間就說,這種情況的出現,並不完全怪姐姐脾氣不好,是不是他自己也需要為這個後果承擔責任呢?如果他早一點拿 出一家之主的風範,而不是一直退讓和逢迎,姐姐不至於如此不將他的尊嚴放在眼裡的。姐夫哀嘆自己無辜,他只是為了讓姐姐過得更好,只是想讓她更快樂。

 

是啊,人們往往都是用自己的方式來對待身邊的人,姐夫覺得他這樣的方法是對姐姐的愛,而姐姐覺得嚴格要求姐​​夫,也是對他的愛。究竟怎樣才是真正的愛?真正對人對己都有好處的事情呢?我當時手邊正在整理張講師的對話錄音,有一段彷彿是為這件事情準備的一樣,於是馬上轉發給他看。

 

問:請問那些事情是真正對別人和自己都有好處的?是可以積累功德的呢?

 

講師:舉凡可以幫助人建立他的性心命的,讓他(她)的陽氣更茁壯的都可以稱為功德,能夠幫助別人長養陽氣的叫做“德性”,長養陽氣才有利於他(她)真正的生命,而不僅僅是幫助一個人很短暫的歡​​樂,最後看有沒有功德就是看我對別人的陽氣有沒有幫助,以這一點來做評判。

 

比如說:我去愛一個人,卻讓他(她)更驕縱,於是損傷了他(她)自己很多陽氣。那這個愛,純粹是造孽。在某一個情況,我愛一個人,而他(她)懂得感恩,他(她)長養了一身陽氣,那這個愛就是功德了。

 

或者我去罵了一個人,怒目相視,他(她)卻知道悔改,痛改前非,長養了一身陽氣,那這個罵是功德。所以,到底以什麼來衡量,什麼是功德呢?是以到底能不能長養他人生命的陽氣,來做唯一的衡量標準。

 

同樣,你的修行也是以這個作為唯一的衡量標準,為什麼要修心?因為心不導正,陽氣是出不來的……

 

姐夫看 完陷入沉思,沒有再回應我,接下來的路如何走,是得他自己去做個決定的。這麼多年對姐姐愛的方式,就是不斷的縱容她的習性和行為。他以為是愛到深處無怨 尤,豈知換來的結局,卻完全事與願違。我也在思考,人心有如無底之洞,如果人生的方向不清晰,偏離了正軌,只是一味的去任由慾望滋長,就只能不斷在慾望帶 來的煩惱中輾轉,而求出無期!

 

愛,是 人們一生的追求。當一個人只會獲得愛,而不會回報愛的時候,人生並不會因為這樣的愛而變得更好。只有當愛她的人,用對了方式,她才會開始成長,生活才會變 得更健康。人們的一片愛心,也才會換來好報。現在我知道,父母對我,老師懲罰我、情感的逆境折磨我、朋友不認同我……這些,都是對我的愛!上天也是,愛我 的方式那麼獨特,製造這麼多的逆境,終於推我走上自我成長的路,開始了修行,終於尋找到了返回清淨本性的路,終於,我的性情越來越豁達,身中的陽氣也越來 越強健。於是,用了看似折磨我的方式來愛我的人們,因為我的成長,而不知不覺中,為自己累積了功德。

 

現在, 姐姐仍然常常背著攝影包,去周遊世界最美麗的地方,尋找人生的快樂。而我足不出戶,埋首在古聖先賢智慧的海洋中,自得喜樂。我不太關心那種錦衣玉食,風花 雪月的生活,每天粗茶淡飯,靜坐修煉,內在的本性正在逐漸清明。當姐姐只為了誤拆一個包裹而深夜抓狂時,我卻正在面臨人生最大的難關,內心平靜安然。修 行,真的能改變人生嗎?不一定,也許該發生的還是會發生,但是,面對所有的境遇,能不能在其中獲得內心的自在,才是關鍵。

 

當一朵嬌豔的花,有人來施肥擋風,精心呵護,固然是好。但我更願意長成一棵樹,去經歷風雨,學會將根往下紮牢實,再開始舒枝展葉。根深後,終於了悟到生命最寶貴的本性時,一切都不再畏懼,風雪也好,陽光也好,微笑著,挺拔而立!

文章標籤

Ta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夫妻吵架的藝術 [男女之間]

everton-vila-AsahNlC0VhQ-unsplash.jpg

 網文

美滿的婚姻不是光憑著夫妻兩人循規蹈矩,不做錯事情,就可以保證得到的。兩個人還有一個重要的功課去學習,就是如何處理彼此之間的衝突。 

 

1.夫妻之間,吵架是很難避免的,應該視為正常現象,不必驚慌。
  夫妻兩人,不僅性別不同,性格、觀念、習慣等亦互有差異。戀愛時,彼此還有機會掩飾;結了婚,朝夕相處,互動頻繁,大大小小的衝突是無法避免的。面對這些衝突時,若是大驚小怪,以為有了爭執就表示兩個人不適合在一起,這是一種錯誤。
   反之,若以為美滿的婚姻就是兩個人永遠不爭吵,所以在衝突時,只好極度的容忍,百般的委曲求全,以維持一個表面的和平狀態,這也是不正常的現象。
 事實上,夫妻應該以積極的角度來看吵架。「會」吵架的夫妻(即知道吵架的原則的人),兩人之間的感情會愈來愈好,而且吵架的次數也會愈來愈少。
 

2.吵架是「角度」問題,而不是「是非」問題。
  夫妻吵架的主要原因是以為事情一定只有一個答案。吵架者的基本心態是「這件事一定是我對,我的另一半一定錯了。」問題是當兩個人都這樣想時,吵架就層出不窮了。
 事實上,家庭糾紛、夫妻爭執等經常都沒有固定的答案,他們純粹是角度問題,而不是是非問題。
「會吵架」的人在爭執的過程中,努力的去體會對方的真正意思,或比較兩人之間的差距在那裏。
「不會吵架」的人,在爭執的過程中卻極力的要駁倒對方,只要證明自己的「無誤」,結果反而兩敗俱傷。
 

3.夫妻吵架應該「講情」,而不是「講理」。

 一般吵架的特徵是爭理,所以拚命的抓住對方的語病,找出對方邏輯的缺陷,集中火力而攻之,讓對方沒有招架的餘地。問題是「爭理」的過程中往往會「傷情」,贏了理往往使對方更對你沒有感情而已。夫妻之間的爭執用「交情」來處理,遠比用分析、辯論的吵架要有建設性。
 

4.千萬不要在第三者面前吵架。

 吵架者為了證實自己是對的,經常喜歡投訴局外的第三者,希望別人會支持他。而為了爭取較多的同情,就必須不斷的提到配偶的不是。這種在第三者前控訴配偶的習慣對夫妻之間的感情破壞性極大,夫妻之間必須竭力避免,否則受害的還是自己。
  「會」吵架的人只希望夫妻兩人能面對面的處理彼此之間的衝突,不願在父母、朋友、同事面前吵,如此兩個人感情復原的可能性就可以提高。
 

5.千萬不要贏。
 夫妻吵架不管誰贏誰輸,事實上沒有贏者,雙方都是輸家。萬不得已吵架時,會吵架的人頂多只是「點」到為止,從來不想贏架。
   幾年前,美國有人研究受虐待的太太(Abused Wives),結果發現,挨打的太太們的共同特徵是她們每次在吵架時都是吵贏先生的。而先生們既然無法在言詞上得到優越感或成就感,只好用拳頭來爭取了。可見吵贏了架不僅沒有實質上的好處,而且可能會招來毒打。
 會吵架的人,事事給對方留餘地,讓對方有臺階可下,不會吵架的人卻時時想把對方趕盡殺絕。
 

6.敘述事情的真相,不要加油添醋的形容自己的感覺。
    吵架一定是事出有因。「會」吵架的人在吵架的過程中會集中在事情的敘述上,讓對方知道自己的狀況與需要;
「不會」吵架的人卻喜歡誇大的表達自己在生氣,因此常用最偏激的形容詞來激怒對方。
   例如某個家庭主婦因為養育四個幼小的子女而無暇整理家務,導致家中髒亂不堪。若丈夫懂得如何「吵」的話,他不妨敘述問題的真相即可。如「太太,妳一定很忙,家中連一個乾淨的碗也沒有!」太太聽到這句話時,也許會覺得愧疚趕快洗碗。
  不會「吵」的丈夫若說:「妳這又懶、又邋遢的女人,簡直髒得跟豬一樣……」家中的大戰就無法避免了。
 

7.先認輸的人才是大勇者。
   吵架既然是角度不同所引起的衝突,成熟的人會極力的設法去避免。而避免吵架的最好的方法就是承認對方的意見可能比自己的好。這種反應需要有足夠的自信心,與成熟度的人才能做出來,但是值得大家去學習。
  對自己的配偶讓步絕對不是損失,而是收穫。而配偶聽到對方先讓步時,千萬不可說:「早就說你錯了,到現在才承認!」相反地,應該給配偶更多的鼓勵與尊敬,那麼下一次吵架時,配偶就更願意先讓步了。

 

Ta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