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生命整合療程(L.I.P) (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我們心靈中的父母

摘錄自 尼爾斯---真相:治療心靈的妙方

1359  

第二章  我們心靈中的父母

我們是自己的父母親

家庭系統排列其實很簡單。它不是哲學,不是理論,甚至不是治療。當然你可以把系統排列哲學化,加入理論思考,用作治療技術,但這些都不是核心所在。我們最重要的關注點是真相,當它展現時,放空自己,看著我們自己的真相。

 

面對真相時,最重要的基本事實非常清楚,我們都是父母雙親的兒女。(迄今為止)無一例外,每個人都有一個爸爸,一個媽媽。我們不只有父母,我們也是自己的父母。父母各自給了我們一半的細胞結構,我們的身體來自他們,我們是他們的血中之血,肉中之肉,此外家庭系統排列中清晰顯示,我們也是他們歷史的歷史。

 

  內在的潛意識所知,將我們與世代祖先相連。不只是我們認識或知道的祖先,很多案例中,我們從未聽過的祖先也是一樣我們因他們受苦而受苦,因他們生病而生病,因他們赴死而自殺,因他們的罪責而犯罪,我們為彌補他們的行為而出家獨自修行——盡管不知道事實,我們與他們密不可分。實際上我們所有這些反應,是因為拒絕承認接受與過去的連結,只能用這樣與祖先共同受苦的方式來表達。如果我們能夠看見祖先,看見所有在我們之前逝去的人,尊重他們,接受他們,那就是我們的真相,允許自己被他們影響,那麼連結仍在而不會造成束縛!

 

  在很多傳統社會,當然尤其是所謂的原始社會,人們做夢都不會想到起來反抗父母、對待父母像對待孩子、批判或輕視父母,而今天這些都很頻繁。這與那些社會的人,在選擇和自由上遠比我們受限制無關,而是由於家庭和部落所用的文化規條。那些社會的人,不會把自己的家庭看作限制因素或喪失自由。然而,我們一直以為自己有權抱怨缺少選擇的可能性,要去發展自己被阻礙的潛能。我們沒能超越祖先的限制性框架,離開我們身後的宗教、地理、社會束縛,擁抱和接受自由這一珍貴禮物(我們要感謝歷代先人為這一禮物所做的)。我們還以為自己比他們優越、嘲笑他們的生活、做居高臨下的評判。這在德國尤甚,一代人以聰明人自得,苛刻地抨擊評斷父母那一代。下一代繼而成為評判者的評判者,90年代職業取向的這一代批判6070年代人的政治活動,就像他們以往批判其父母 一樣。

 

  事實是:我們都是父母的孩子。無論父母是誰,無論他們做了什麼或沒做什麼,他們終歸走到了一起,不管意念環境如何,之後發生什麼,那時次要的。重要的是我們的存在,我們的精神、心智、身體的存在。重要而根本的事實是,這兩個人是我們的父母。這引出一個簡單的結論:如果我們不接受這個事實,不接受父母的本來面貌,我們就無法接受自己,這樣我們永遠無法找到內在的寧靜。我們是自己的父母,是他們的骨肉,想否認這一點,不僅徒勞,還會讓我們遠離自己。

 

  幾個月前的一次演講之後,一位女士問我,我只能忍氣吞聲嗎?”“你不是一定要這樣。我回答,不過你覺得你能改變事實嗎?她笑了,聳聳肩:恐怕不能。

 

  事實不可避免,不過她若真的忍氣吞聲那肯定會對她有影響。然而她可以選擇把事實當作美酒而不是苦藥吞下去:太棒了,我是自己的父母!

 

  會發生什麼?如果你說太棒了,我是自己的父母!會發生什麼?一瞬間你會與你的真相和諧一致,與真實的自己和諧一致,你就是你自己。無須再去任何地方,不再抗爭、不和諧或掙扎於你改變不了的事物,因為那是不可更改的真相。我是我的父母。是的!如果能這樣說,你會自由和輕鬆。

 

  現在很多讀者可能會插進來一句但是,也許因為你大有理由不接受父母,或者你拿他們跟你知道的父母或孩子做比較。也許你剛讀完Khalil Gibran 和他的名言我們的孩子不是我們的孩子,也許你接觸了一種靈性,宣稱有比父母更大的東西,父母並非真正的生命來源,因而跟我們並不相干。現在你要是在上海靈格的課時,想說但是,他不會允許。不要爭辯是很好的理由。爭辯和異議只會消弱真相的力量。讓人不舒服的真相,就變成幻像的犧牲品。家庭系統排列中我們真切地看清真相,允許它影響我們。我也會建議,抑制一會兒你的但是,讓你自己所讀到的方法沉澱在您的內心。

 

  像很多人一樣,我也曾很長時間把社會的父母身份看得跟親生父母至少同等重要或更加重要。我被衣服飾物之類的附加因素弄迷糊了。歸根結底,什麼最重要?什麼讓我們得以存在?什麼讓社會的父母身份成為可能?無疑的:我們通過父母成為我們自己,就像他們通過他們的父母成為他們自己一樣,整個時間長河中都是如此。生命之河流經我們的所有祖先,也只有通過他們,流到我們這裡。的確,生命不是來自他們,他們不是生命的起源,他們也是用同樣的方式接受生命、傳遞生命。但生命經由他們而來,形成這樣一種獨特的模式。回到源頭的路,必須經由父母。無論最早的生命河流來自哪裡,父母是我們生命之源。

 

  父母對待我們的方式當然也很重要——我們的感受、無意識反應、希望和期待、對自己與他人,生命是一個整體的信念,都將持久地受到父母的影響。無論父母是好公民還是冷血罪犯,誠實還是不可靠,強壯還是弱小,都會影響我們。但考慮到父母是生命之源的基本事實,這些影響就都是次要的了。當我們充分理解這一本質真理的意義,其他因素都相形見拙不再重要了。

 

  在我參加的第一次系統排列課程中,我代表一位來訪者的哥哥。她在幾個月前才知道有這個哥哥(他將近50歲了)。我在這個角色裡覺得完全迷失,少了些什麼,我與他人無法聯結。而後來訪者說出了關於哥哥的故事。他生於二次大戰末期,(照她所說)一個英國士兵強姦了媽媽生下他。媽媽的父母把她送入修道院以掩蓋懷孕一事,這個哥哥在那裡出生。這個孩子被丟在修道院,始終是一個秘密,直到近50年後被發現。

 

  來訪者簡短地講了這個故事,而後系統排列治療師在排列中加入了英國士兵的代表——來訪者和哥哥的父親。我立即熱淚盈眶,轉向站得遠離其他人的士兵,我被魔力推著一般走向他。無論有沒有強姦——那都是我的位置。也許來訪者的媽媽和外祖父母編了一個強姦的故事,好不用承認與敵軍戰士有瓜葛。我投入父親懷中,幸福地痛哭流涕,當我最後站在他身邊時,第一次能夠與家庭其他成員有聯結。

 

所有孩子都愛父母

 

像我提到過的,這是我第一次直接接觸家庭系統排列。那之後我做過約3000個排列,在100多個排列中做過陌生人的代表。結果是不可否認的洞見。內 心深處所有孩子(和所有成年人)都愛父母,他們的心靈仍對父母忠誠,無論他們曾被如何對待,哪怕父母親是殺人犯。不是每個人都願意承認這一點,即使只對自己承認。有時理解這一事實都會非常痛苦和困擾,因為愛被壓制著,然而事實持久不變。這裡有三個例子:

 

案例1:被送走的孩子

 

  一次系統排列課程中,一位女士告訴我她恨她媽媽,在她還是小女孩時,媽媽把她送給了親戚。然而排列顯示她深愛她的媽媽。這在來訪者選人代表媽媽時非常明顯。我要求來訪者面對媽媽站在2米外,這樣她能夠看著媽媽。

 

  一開始什麼都沒有發生,很清楚的是來訪者難以直視母親。原因很明顯,她無法看著媽媽時眼中不流露出愛意。她看得越久,憤怒越是消失無蹤。她淚水盈眶,表情變得柔和帶著懷戀。她可以身體朝向媽媽,但不相信自己能夠移動。而後我稍做支持,她最終走向母親,兩人久久擁抱,來訪者表現出深深的痛楚,最終能 夠放下。

 

  這種痛楚、痛苦、與離開媽媽以及被送走的事實關係不大。更多的是來自於送走了孩子,媽媽還是從未開心過。她白白做出了犧牲!這是最糟的,從而產生孩子對媽媽的怨恨。孩子能夠應付分離後繼續生活,在心靈深處她願意為媽媽做出任何犧牲,如果對媽媽有幫助,然而最苦澀的是意識到那無濟於事。當我要來訪者向媽媽說:我希望你幸福。如果有用的話,我做什麼都可以。這一點變得更明顯。她自願地說了這句話,滿懷期待看著媽媽,但當她從媽媽的反應中意識到她的犧牲白費了時,她深感失望。

 

  這個案例並無獨特之處。直接對媽媽說的那句話:我希望你幸福,我願意做任何犧牲,表明我們真是深愛媽媽。孩子的心靈真的是準備好為了媽媽(或爸爸)自我犧牲的。上述案例中,來訪者準備放棄在媽媽身邊的位置,如果那能讓媽媽快樂。這是我們心靈中影響深遠的歷程,而多數人並沒有意識到。然而當他們面對父母,只相互注視,不做任何解釋、譴責或判斷時,這個本質的真相便會呈現出來。

 

案例2:被視為羞恥的孩子

 

  一位女性來訪者說,她與媽媽無法相處,也無法與異性建立情感關係,儘管她覺得兩者並不想幹。她的排列中排了她和媽媽的代表,媽媽真的拒絕女兒。來訪者解釋說她童年的大部分是跟祖父母或在兒童之家度過的。她來自法蘭克福一帶,膚色很深,我問她她父親是否美國士兵,她簡短說,而後我要求媽媽的代表對女兒說:你是我的恥辱。

 

  當我看著媽媽時這句話很自然地浮現,我想看看究竟會發生什麼事?這是系統排列工作的基本點之一。不是遵循嚴格的規則,而是依據當下這一刻的感受。我只是說出我感覺到的,有時那讓我自己都震驚。這就是那樣的時刻,我會從之後所發生的,看出這句話在既定情景中是否正確。

 

  這個案例中媽媽的代表明顯僵住,她很重地重複了那句話,痛苦有些減輕,句子完全正確。女兒無聲地哭泣,點著頭。其他團體成員一開始驚呆了,但女兒在安靜地接受——她久已知道這一事實。真相清晰地展示出來,讓她得以解脫。當她照我的建議對媽媽說:我會退開,讓你能夠幸福。她感到極大的放鬆。

 

  實際上,她已經多年跟媽媽沒有聯繫,她以為那時出於她對媽媽的憤怒,現在她才知道其實正好相反——她出於愛,為媽媽做了犧牲,現在她才意識到這一深層真相。這既讓她感動也令她解脫,同時也深感受傷,因為她發現無法接近媽媽。解決之道就是用愛來接受這一點。

 

  她無法與男性建立感情關係的事實,也跟她的孤獨感和對媽媽的愛有關——媽媽的男人拋下了她,讓她獨自帶著孩子。

 

  看著這些,整個很奇特。表面上,人們會以為孩子有無數理由恨媽媽,怎麼說都是她把孩子送走了。這也是多數案例中孩子們的感受。

 

  當視線能穿越表面,就會確知無論怎樣孩子都愛媽媽這一事實。在這個案例中可以看得很清楚。孩子潛意識中知道這份愛,當孩子能夠完整地體驗這份愛時,便會釋然。孩子不再是受害者,而是為家庭的內在完整有所付出。孩子是自願地在精神上認可媽媽的意願。

 

  孩子被父親或其他家庭成員性侵害的亂倫案例,也是一樣。雖然聽起來刺耳,但基本事實是孩子在精神上同意這一虐待,即使她可能被迫,可能遭遇情感或身體的暴力。因此當孩子(這裡我指的是治療兒時被虐待的成年人)能夠對爸爸或媽媽說:如果那有幫助,我願意。(這是孩子的精神位置。很多案例中媽媽不再跟爸爸有性關係,孩子自我犧牲站到媽媽的位置),就會解脫出來。孩子以這句話重拾她的尊嚴,被出賣的孩子不再是受害者,她以同意合作,為家庭整體做出積極的貢獻。

 

  然而還有第三個層面,孩子與媽媽斷絕關係好能夠留住她。這看上去很矛盾,但密切觀察就會發現,如果孩子想要接受或相信媽媽(或爸爸)不再想要這樣,孩子會覺得完全迷失。深層的恐懼是:孩子不能再愛父母,會因徹底分離而受苦。接受被出賣的事實,孩子會潛意識地留住媽媽(或至少意識到媽媽);天真無辜的愛要不惜一切代價保留下來。

 

  如果輔導者、治療師或教育工作者跟這樣的孩子(已經長成成人)工作,認識和尊重這種愛非常重要。在孩子和父母之間設下阻礙是徒勞無益的。要允許每個孩子去愛父母,否則它的心靈無法生長發育,因為孩子就是他/她的父母,我在前面說過了。他們的方式百分之百正確。

 

  我不是對父母做道德評判,我也不是說他們做的每一件事都合適。父母經常做糟糕的事情,而我仍同意——他們是對的父母。

 

  如果治療師或輔導者想幫來訪者在生活中找到合適的位置,首先要接受父母本來的樣子,這樣才能與來訪者的心靈相和諧,有了這種和諧,可能的解決之道便會出現。

 

案例3:性侵犯

 

  我的第一個課程中,有一位女士從4歲起被父親性侵犯(我後來得知父親也侵犯了她的兄弟姐妹,不放過任何人)。在14歲時她用餐刀威脅他退開。父親沒 有在碰她,但10年以後侵犯了她女兒。她報了警,他被判入獄,被禁止與家庭再有接觸。當我做家庭系統排列時,看到這位來訪者的眼睛,就像她心靈的窗戶,她 愛她的父親。我坐在她旁邊,看著她的眼睛說:你愛你爸爸!

 

  有一刻靜得連一根針掉下來都能聽到,然後她說:是的,然後開始流淚。

 

  即使發生那麼可怕的事情,她仍愛父母;即便他的行為不可寬恕,他始終是她父親。家庭拒絕提起他,一旦說起也是說那畜牲,但他的行為帶給來訪者的痛苦,不及她以為不可以愛他這個事實來得更大。

 

  這很不容易,但她努力區分了事實,一方面他是她的父親,她是他的女兒,她可以擁有他,像對父親那樣愛他。另一方面的殘酷現實是,她所愛的父親侵 犯了包括她、兄弟姐妹、她女兒在內的很多孩子,帶來巨大的身心創痛。她能夠在家庭系統排列中看著父親的代表,既接受他是父親、又拒絕他做性伴侶,將罪疚感 留給他。但真正讓她自由的那句話是:我願意為你這樣做。

 

  當然這句話像投了一顆炸彈一樣有殺傷力,效果也相仿,聽到的人驚駭,說出的人掙脫連結。痛楚這句話直接對父親說,在有些案例中也會對不肯跟父親後性 關係的母親說。排列會顯示哪個是對的。這些還來訪者自由的話,不是基於理論的固定模式,而是由有效能的治療師,從系統排列代表們的態度、言語和移動中信手 拈來。

 

  心靈的流動這一新方法中,這些話不再是必需的。加害者和受害者的代表無須外在影響就會彼此接近,以此呈現解決之道。然而有時,讓某人說這種話很重要也有益,以便使事件核心恢復正常。

 

  有批評者認為,治療師用這樣的話是在戲弄來訪者。然而這些批評者沒有去看結果,甚至沒有看受害者一眼,他們通常只是被加害者嚇到,有時被治療師嚇到——治療師讓來訪者背負他/她自身的真相。然而如果用中性態度看待來訪者,不帶偏見或回護,這會逐漸帶來釋放與解脫。因為女人靠這句話的幫助,可以永久擺脫受害者的角色,就做她自己——一個女人。剛好我寫這個案例的今天,當事人來看我(她和她先生後來成了我們的朋友),告訴我她剛剛順利結束了一個訓練課程。其他學員看到她的喜悅和積極狀 態,有人說從你的心態來看,一定過得很順心,或者類似的話。她對我和太太說:這讓我最終意識到,纏在我脖子上的標記消失了。當然她提到了哪個標 記:注意:被侵害過的小孩

 

 

12345  

如果不接受你的連結你會始終被束縛

 

  在家庭中我們會說愛的紐帶或連結。如果不考慮這些紐帶,並認識到拒絕或評判父母只會捲入更深的糾纏,將無法走向獲得自由的解決之道——無法從父母、家庭、以及他們命運的牽連糾葛中解脫出來。

 

  治療師必須瞭解和重視這一點。拒絕或否認父母,會讓孩子的心靈受苦受損,因而治療師、教師、教育學家在面對來訪者和學習者時,必須離開貶損其父母的立場,試著讓愛流動(不把它變成道德議題)。這只有在治療師和教師接受自己的父母時才能做到。這也是他真正能做的——態度中首要強調的,是無論有怎樣的家族歷史和過去事件,都要尊重孩子與家庭的連結。

 

  這就是不可更改的自然法則,拒絕家庭連結的來訪者,會永遠停留在自我放逐中。只有能夠用愛正視和接受原生家庭的人,會獲得自由。愛是通往解決的橋樑,只有通過愛,我們才能保持歸屬而不被拴住或緊緊束縛。

 

  然而,孩子不僅依戀父母,也依戀兄弟姐妹、叔舅姑姨、祖父母等人。血緣關係越近,或家庭的不幸越沉重,連結就越強。例如說,如果來訪者有一個殘疾或死去的兄弟姐妹,跟這個兄弟姐妹的連結就會分外緊密。有個叔叔死於戰爭,情況也會類似。所有經歷了不尋常或可怕命運的家庭成員,都在其他成員的心靈中有特殊的位置。那些由於其命運或行為而被家族排斥的成員,或其他人不能或不願面對的成員,也是如此。

 

  因此,當孩子行為異常或失調,重要的是找出他們在被誰影響,或出於愛跟誰(通常是無意識地)連結。這裡有兩個例子:

  一位元母親來到我的家庭系統排列團體,因為她對兒子的行為完全無法接受。兒子16歲,抽煙抽得很凶,有時還小偷小摸,在媽媽看來將會走上犯罪之路。她試圖給兒子正面影響的努力,都宣告無用。在排列中,兒子的代表的視線越過所有的家庭成員,仿佛在看一個不在場的人。我更確定,有一個人被遺忘了,有人被這 個家族的意識排除在外。

 

  她突然說:我哥哥!而後我得知她哥哥由於殺死一個女人被判無期徒刑。現在已經服刑15年,她幾乎完全忘掉他了。我指出在德國,服無期徒刑常常會在1520年後被釋放,她很震驚。

 

  家族的心靈沒有忘記這位哥哥,他在這個16歲的兒子的身上顯現出來。我在排列中加入這位哥哥的代表,兒子立即放鬆,很關注他。像所有案例一樣,這裡的解決之道是承認家庭連結,接受真相,使用的句子是你是我的舅舅;媽媽則說你是兇手,同時你也是我哥哥!兒子的代表說出這句話後立即釋然,第一次能感受到媽媽和其他家人,與他們有連結。

 

  另一個案例中,一個14歲的男孩一直偷父母的東西,有自毀的行為。跟男孩聊過之後,我看清他在受著人們所稱的強迫症的折磨。他不僅悔恨自己的行動,也為自己那樣對待父母而抓狂。而後我聽男孩的父親說起,他的祖父,也就是男孩的曾祖父,曾被關押在Dachau 集中營5年,釋放後成了偷竊癖,常偷一些不值錢的小東西,由於他是知名人士,這些行為都被掩蓋掉了。

 

  之後的排列中,父親排了他的兒子和祖父的代表。兩個代表都對所代表的人,對偷竊癖和集中營一無所知。男孩的視線穿過曾祖父,看著地上一點。經驗顯示,代表看著地面,好像在找東西或被隱藏的動力吸引時,幾乎總是意味著他在看一個死者。我不像海靈格那樣強硬,對我來說這不是一個固定結論,而是一個可行的假設,它通常是對的。在這樣的案例中,我只是測試一下不做任何解釋,我要另一個代表躺在那裡代表死者。

 

  我這樣做時,男孩立即放鬆,曾祖父則變得很激動。最後,我要求他看著死者時(他想看別處,但移動不了),他慢慢跪下了。我建議他說我因你的生命代價而活下來。所有代表明顯輕鬆下來。顯然曾祖父在集中營裡因其他人的死而得以倖存,死者的代表也因被看到、被尊重而釋然。具體發生什麼並不重要,這句話就是答案。男孩的衝動性偷竊癖會停止,因為那只是無意識中,為了記住曾祖父與死者間尚未澄清的東西。現在男孩可以對父親說:我可以憑自己的付出而生活。

 

  批評者當然會質問我,假定曾祖父在集中營裡是以其他人的生命代價倖存下來,也許還會憤怒、抱怨說這是狂妄自大的系統排列治療師的荒謬假設(這確實是很多批評者爭論的)。事實是,代表的動作——他們看哪裡、身體姿勢等等——為我引領正確方向,然後一個畫面、一句話忽然在腦中出現。此時我會不假思索立即大聲重複這句話,而後靜靜等待發生什麼?如果結果是大家減輕了痛苦,或所有參 與者更認真、形成正面的秩序,那很好。真正發生什麼,或者歷史的真相,並不重要。更重要的是,來訪者重新進入更和諧的、帶來釋然與治療的秩序。

 

  需要做的是觀察愛的流動,並敞開胸懷擁抱這份愛。有些觀察者認為或提出,家庭系統排列治療師(或者海靈格)要求孩子愛父母和其他家人,是一種道德義務。這一主張是錯的。真相是家庭系統排列呈現出心靈的真實,事實是,這就是愛,它一直存在。家庭系統排列的主要目標,是開放隱藏的愛,因為它是完整的解決之道,是來訪者獲得自由所至關重要的。

 

  同樣的錯誤的觀點是,家庭系統排列讚頌家庭連結、體制和舊傳統。家庭系統排列強調的是解開連結,這種解開可以讓來訪者自由,讓他去走自己的路,面向自己的生活和未來。這是經驗和統計的事實,在實踐中成千上萬次被確認,這種解決和釋放,只能通過愛接受既存的連結來實現。這是海靈格愛的秩序的基本資訊,讓我們充分運用我們的身心能量,來在生命的迷宮中找出自己的路。

 

文章標籤

Ta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新的經驗空間與意識空間



 

作者:Dr. Wilfried  Nelles

節錄: ~人生沒有回頭路~

 

在 排列中,大多數代表都進入了一個對他們而言全新的經驗空間與意識空間。他們所經歷的存在一個知識等級及經驗等級,這已超出個人層面的範圍,並且在這個意義 上,這種知識及經驗等級比他們自己更大,甚至是無限大。人們在一個代表的角色中經歷的,遠比人們在他們自己的生活中經歷的更多,並且經常與他們在自己的生 活中所有感覺到的、看到的、聽到的或僅僅讀到的東西完全不同。人們基本上是在製造新的經驗,它存在于我們之外(或者深深進入我們內在),這些經驗超出了我 們的個人層面,並且我們可以與存在于這個更大空間中的所有一切事物相聯繫。這正是意識的第四階段的經驗。這意味著:在排列的過程中,我們進入不知道的開放 空間(在一次排列工作坊中代表們首先被排列師引導,並且某種程度上受到排列導師的保護),在短時間內放弃我們對知識和控制的需要,我們以全然的方式發現和 經驗,當然不只是知識上的,還有身體上及情緒上的。我們發現和經驗這個空間所承載的;發現和經驗充滿在這個空間中豐盛的人生;發現和經驗將這種我們擁有的 且經歷的豐盛從最可怕的事物轉變到最崇高的事物,並且這種經歷不會將我們打倒,而是會擴展和强壯我們。但這裏存在著一定程度的恐懼,即如果代表進入角色並 經歷角色中的某些事情,那麽他可能會因此受到傷害。如果代表是第一次參加排列工作坊,我會認真對待他們並告訴他們,他們應只是將自己放進這個角色到剛好合 適的程度即可。當然每個人都有權利自己决定是否要擔任一個角色,並且他可以隨時(即使是在一次排列進行過程中)說:“現在我無法承受了”,然後退出這次排 列。這中情况也在我的工作坊中出現過,但不經常發生。然後我會問:“誰準備好了接替這個角色?”,這樣會有人報名,而排列過程繼續進行下去。

 

這 種恐懼也部分來自于並未親身經歷過排列的治療師。這後面隱藏著第三階段的意識,這意味著一切都必須處于控制中,而不認識將我們引入意識第四階段的信任。在 這種控制的意識裏,治療師也不信任案主,不相信他能自己决定和處理問題。這樣的治療師對待他的案主就像對待孩子那樣,必須時刻看著他,且必須保護他爲免受 傷害而不要接受陌生人的糖果,但這些陌生人其實只是要帶他進入到現實中而已。

 

也 有這樣的排列師,他們自己有恐懼但也試著調和他們的案主。也正如在另外一些治療師身上所發生的那樣,基本上是他自己的個人的恐懼、還有他所沒有發展出來的 信心作祟。他們給這種恐懼穿上專業術語的外衣,並勸阻案主避免受到再次傷害的危險。不過,在我的整個排列生涯中還沒有經歷過這種情况。而且我屬爲數不多的的全職排列師,這就是說,十二年來一個月中有三個周末我都是在排列的工作坊中度過的。如果存在上述這種危險,那是因爲這個排列師不信任這個過程。或者換句話說:因爲他還停留在“我”的意識裏,在 這種意識中,控制是必須的因素。一次排列是一個現象學的過程,要求排列導師的意識與當下的整體相連結,在這個過程中他知道自己是負有責任的,因爲代表將自 己完全托付給了排列導師。同樣地,在一次排列中所發生的一切也必須與當下的整個整體相連結。如果排列導師自己的意識不與當下的整體連結,那麽代表的意識也 不會與當下的整體連結,這樣在排列的過程中,代表們就會陷入孤獨無助的境地。爲了“掌握”這個排列過程,爲了使當下的空間對代表而言不僅是開放的,同時也 是可靠而且沒有危險的,排列導師必須處于信任的意識空間,同時對整個現場要有高度的覺知與專注力。

 

在 我繼續進行下去前,我還想談一談人們在一次排列過程中作爲代表而進入新的經驗空間。這個空間蘊含著巨大的財富。人們在其中獲得經驗並進入遠遠超過人們所知 的生命維次。我自己放弃了一些相對正常的角色,如情人和被欺騙的丈夫,失去父親的孩子,酗酒者和抑鬱症患者,死去的孩子和痛失愛子的父親等角色,而對如死 亡本身、對開悟的大師、對强奸者和謀殺者,對被謀殺的猶太人,對一般的納粹分子和親自策劃了謀殺猶太人的党衛軍高官這些角色情有獨鍾。這只是一個小小的剪 影。當某人是在戰後不久作爲一個父親和一個母親的兒子出生的,這個父親在他十八歲時到過東部前綫,而這個母親則在戰爭中失去了她19歲和20歲 的兩個哥哥,那麽這個人對我而言則絕對印象深刻,我會發現自己處于各種軍人的角色中並經歷他們的感受。這裏的軍人指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陣亡者與幸存 者,德國人與俄國人,普通的士兵與高級軍官直至最高指揮官。在這個過程中,我對這個故事的理解和對這些人及對他們的命運的看法都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例如 我可以說喬納森·利特爾的《善良者》這本書描述的二次世界大戰中東部前綫的故事,特別是以一個參與了戰爭的党衛軍軍官的視角描述的發生在那裏的大屠殺與我 在排列中的經驗完全吻合。我提到這點,因爲這本書在德國的專欄上的發表時引起了人們極大的防衛和憤怒,而在法國,這個它初次發表的地方,却只是被視爲文學 及歷史上轟動一時的著作而已。

 

在 我看來,我們在所代表的角色中,帶著所有伴隨的情緒及身體感覺直至靈性的覺察全然地體驗這個排列過程是非常重要的。這意味著,這些體驗就像個人的經歷一 樣,也會在我們的身體意識中沉澱下來,從而使我們的個人意識完全擴展而趨向于人類意識。特別是在排列過程中那些受害者、死者以及死亡的經驗會衝擊我們的原 有的想法。這種衝擊例如,死亡其實沒那麽恐怖,有些情况下它甚至還獨具魅力。

 

有 意思的是,這種人生經歷的巨幅擴展却不能給人帶來知道得更多的感覺,而是恰恰相反,正如蘇格拉底所言,“當我知道得越多,我就越清楚,其實我什麽也不知 道”。我總是對那些有興趣在我這裏接受培訓的人施以警告:如果你認真對待排列工作,那麽它就是一個思想粉碎機。你現在的想法和視爲肯定的東西都最後都會所 剩無幾。

 

Ta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被隱藏的事實或:從過去和未來而來的現在





圖片創作:Donal Zolan


作者:
Dr. Wilfried  Nelles
節錄: ~人生沒有回頭路~

 

事實上排列中發生的是完全不同的情景。在排列中,我們將自己從我們的想像、從我們認爲我們知道的、想要解决事情放空,並與一個領域發生聯繫,在這個領域我們作爲人而受到攻擊,同時這個領域也將我們全部的想法、感覺和行爲作爲記憶儲存。馬 奧博是第一個用“所知領域”的概念來轉述這個事實的排列師。這個名稱也被衆多家庭排列師所引用。但我認爲這種表述在語言上並非正確,因爲這將意味著存在一 些知道些什麽的領域(作爲主題)。但事實上此處涉及的是,知識以一個領域的形式存在,對我而言“知識領域”這個術語更合適些。在知識領域中,不僅包含過 去,也完整地包含了未來。

 

這或許並非像它第一眼看起來的那麽瘋狂。什麽樣的人是一個發明家,一個科學家,是牛頓嗎,是愛因斯坦嗎?什麽樣的人是一個藝術家,是莫扎特、貝多芬、米開朗基羅嗎?他做了什麽?他 發現了什麽或是發明了什麽嗎?我想他肯定找到了或發現了什麽。但這也意味著,他所發現的東西早已存在。每一種我們想到的思想,已經存在,不過一個人第一次 想到它罷了。這個人只能是想到它,因爲它已經存在。每個音符,當一個音樂家譜出、演奏出或唱出它時,它就已經存在,每段旋律也一樣。所有偉大的作曲家從未 想過要創作他們的作品,而是他們曾經聽到過或以另外的方式接收過它。藝術家所創造的,僅僅是從一些已經存在于另一個我們所無法觸及的空間維次裏物化而來的 東西。米開朗基羅曾說過,當一個雕塑完成前,這個雕塑就像已存在于在他所雕琢的石頭裏,他能看到她並感覺到她。他的任務只是在于,將她盡可能純粹而清晰地 呈現出來而已。她已經在那裏,她被他發現並被他從不可見的空間維次帶到可見的空間維次,而非全新的創造。她的表現與行爲與思想、感覺和所有的知識一樣。在 第一個人想到她或感覺到她時,她就已經在另一個空間維次中存在。當我們將她忘記時,她又會再次從這個空間維次消失。

 

我 再描述一幅畫面。今天我們可以通過種種手段讓很多類型的波可見或可聽。我們可以看到這一秒在地球的另一端所發生的事情,我們可以打電話。但沒有人會懷疑, 在這些設備和轉播出現以前,我們今天在收音機裏聽到的或在電視機裏看到的本來是不存在的。並且也沒有人會懷疑,當我們中途關掉電視時,正在進行的足球賽會 中斷。我們聽到或看到的所有的一切,是獨立于我們的覺知而存在的,並且很久以來就已經存在。

爲 了感知它們,我們必須只是知道人們是怎樣將它們帶到我們這個空間維次然後接收它們的。這正如一個代表在一次家庭排列中所做的那樣:他在接收信息。那麽他怎 樣做呢?在這個過程中,他不用知道什麽,只是感覺內心並跟隨他的感覺。對此條件是,我們認識新的東西,但這却不是知識。這是一個悖論,我們不僅在遠東的哲 學及靈性體系中發現這個悖論,而且在古希臘的哲學及基督教的神秘學體系中也發現了這個悖論。

 

有 意思的是,當代表對此並不相信且也毫無經驗時,它仍然起作用,這是獨立于代表的意識而存在的。當有人第一次充當代表時,他或她經常以疑惑的眼光看著我,問 道:“現在我該做些什麽?”然後我回答:“你不需要看著我,我不參與,我幫不了你。感覺你的內在,並跟隨那裏一直涌動著的東西。”然後他或許覺察到他開始 發抖或變得不安,或者很累且很沉重,或者他的目光被某個地方所吸引。然後我會給予支持(對初學者)並說道:“將你自己完全交給這種感覺(或這種移動)。你 不必知道,這意味著什麽,只是跟隨它就好。”然後他突然就進入一個並非他自己的故事中。並且當他有一次一旦克服了他的根本懷疑且已有點適應了這個過程並且 正確跟隨了自己的感覺時,他就會被完全吸引進深深的情緒當中,並經歷這整個範圍中的情感和行爲,就像這一切發生在他自己身上一樣。

Ta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生命整合療程--節錄於擁抱你的人生一書

 
 
 

                                                  

 

                                                    作者:尼爾斯博士

                                                    譯者:魏台鳳、李暐

 

生命整合療程

 

所 有的問題都有關過去以及家族的關係﹔但這些議題都不觸及以下問題:像是你是誰?和你在這世上的角色為何,除非你將你的源頭和過去歷史定義你自己。然而一個 成人真正需要的不是一個在過去更好的位置,而是一個在當下更清晰的焦點。某些問題將浮現:整體的面向裡,我在世界裡的角色為何(而不只在我親生家庭裡)? 除了歸屬於我的家族外,我又是誰呢?是什麼乘載著我、是什麼在我內心裡渴望持續探索,無論我是誰的兒女?

 

生命整合療程(LIP)將關切這些類似的問題。它包含一個類似家族排列工作方法的程序----它也使用代表工作。不同於系統排列的是,它不包含找尋一個位置在一個系統或與他人的關係裡。這個工作法著重於我們與自己的關係、與我們自己的生命以及其內在的和諧;完全從我們的原生家庭中獨立出來。

 

一個小練習

 

我 在機緣之下發展了這套方法。有一次在我的培訓班的課程上,解釋生命中各自不同階段裡的意識時,我想出了一個小練習,可以使我課堂上的與會者看到並經歷他們 在不同生命階段裡的自己。在這練習裡,我拿幾張紙來當之前提及的生命階段,在紙張上寫上對應的階段數字並排列成一個圓圈。每個我們正在探討他自己人生的人 將被邀請站在成人的位子上,並從團體中選出代表來當他之前的人生階段----一位代表子宮裡的胎兒、一位代表孩童、以及一位代表青少年。

 

我 的想法是透過這個練習,每個人都可以看見他們自己人生裡最重要的階段,最真實的面貌。我並不想與任何議題工作、揭發任何隱藏的動力、或療任何的傷。任何類 似的議題,我都不工作。我只期望與會者能夠看到並接受本來的樣子,面對他們生命本來的面貌、或任何這個過程所呈現的樣子。

 

我相信真正的解決之道:最深層的療癒,是在接受和擁抱你自己生命本來的樣子。只有這樣才能與過去得到和解----當 我們看見後、承認它、以及接受它的樣子。之後,過去才能成為過去,過去同時有兩種意義:一是允許已經存在的,一是已經結束了的。每一個折磨、每場吵架、甚 至渴望人生有所不同,都會使我們生命繼續痛苦、保持傷口敞開和防止它癒合。除非那個人是被重大創傷所矇蔽,對於一個成人來說,這應當是可行的,前提是他必 須不只在實質上和心理上都是個成人,並且情緒上及心靈上也都是。這個練習可有兩種用途:一方面,這將能測試一個外在是成人的人,他的內在的成熟度有多高。 一個人可否看著他自己的內在小孩並保持內在的距離,一個在當下的自己與一個孩童時的自己維持著距離(也就是,不會迷失掉自我然後轉而認同孩童的痛苦或議題。)?另一方面,這個練習將能提供一個不同的面向來看待一個人先前的人生階段,以及一個機會去真正主宰並擁抱他們。最後,我們自己的內在小孩並不需要我們的同情和遺憾,也不需要任何治療玩弄他的人生故事。我們內在小孩需要的是我們的包容和我們的愛。

 

排列工作

 

要 看到完全的自己,你幾乎就是得跳脫出你自己。其中的方法之一,就是用家族系統排列,用來看到沒有偏見的自己﹔尤其是你的人際關係和你所扮演的角色。排列工 作的特點,是它賦予你及其他人有機會跳脫出來,看到你在一段關係裡的原貌,在有限的範圍內和不同程度的清晰度上。這樣的工作是靠代表的方法呈現。在團體工 作下,家族成員或其他與你有重要關係的人將由團體成員所代表,這些代表將表達出他們的感受、內在想法以及關係裡的動力(見附註)。當事人本身通常由一個成 員代表,這樣將使當事人能夠看見自己,以及在這個關係中對其他人內心隱藏的感覺。

 

然 而,在家族排列裡,你是無法看到你與自己的關係,也就是你的內在小孩。你(當事人)看見被排列代表詮釋的自己。你可以經由代表的表述聽見自己的感受,等 等。只是當事人的內在小孩或成人不曾被代表明確地表達過。當事人的童年議題並不以內在成人的角度來處理,事實上,當事人常常像小孩般被對待----例如當排列師試圖使一個不正常的家庭達到和解,同時企圖解決那些最嚴重的衝突﹔通常關係到已經不在世的;或連續好幾世代已與世長辭的家族成員上,或當排列正邁向最後的那一幕,在一切的衝突都被處理解決後,所有的家族被重新安排在一個理想的序位上。這麼做的結果(我們跟隨著當事人內在小孩的需求),極少的家族排列師會把焦點放在如何與家族抽離,以達到情緒上和心靈上的成熟;大部分的排列師並不特別的提及它們,而將精力放在為孩子在家族內找尋一個好的位子上。

當治療師的焦點是在過去的「不幸事件」上時,這將同時反映在排列工作和當事人過去的觀點上。這意思是當事人孩童時期的鬧劇再次在他的眼前展現。如果排列師的焦點在當事人當下的成人角色時,並關切當事人是如何看待這些過去的事件,另一幅畫面便呈現在排列中--內 在孩子退回背景中。團體成員不再是孩子,並提出更重要且貼切的問題:我,今天是個成人的樣子,要如何看待我孩童時期的事件、我的父母、或我祖父母的所作所 為或所承受的苦難?後者是否與我有關嗎?我今天要如何面對過去的事件、我內在的立場是什麼、以及實際的後果是什麼?我需要另一個家庭、另一個童年、或更好 的父母嗎?或我只需要另一個觀點來看待這個事件,也就不用著手處理這個事件了。這類的問題引導著我在家族排列的過程中,並使工作的面貌整體改變了。我無法 在這議題上詳述更多細節,因為這必須把家族排列各個面向的範疇包含進來,才能更加公正。

實際上,我無法預期大部分的排列,呈現的都與外在事件無關。有時它所呈現的是非常巨大且充滿震憾力。有時看似渺小和脆弱,但仍一樣撼動人心。在其中,我有一位當事人在16歲時,由於一場機車意外,腰部以下遭到癱瘓並從此坐在輪椅上。當事人胎兒期的代表佇立著像個聖靈(divine being)。祂散發著祥和與平靜的狀態,而且祂是如此地崇高(Larger Than Life)使當事人久久難以相信。他不斷地搖頭,淚痕長長地流在臉頰上。我得不斷地提醒他要呼吸,吸進他所看到的、認同祂並接納祂﹔這超脫凡人的靈體的確是他自己的內在神性。他完全的崩潰了。

 

要面對並認同這種非比尋常,是(對於每個人來說)一 個極大的挑戰。實現孩童時的夢想是要簡單的多。然而,他也感知到,是這個強壯的生命力給予了他接受艱困命運的力量。雖然有著肢體障礙,他卻是一個非常有魅 力的男人,對女人來說也是,可以毫無障礙的生活、事業非常成功、坐著輪椅玩高爾夫球、並不爲自己的命運感到自憐。在一次排列結束後,我貿然地表達了在過程 中所呈現的感受:「你需要這場意外,否則這股力量將會駕馭你。你得先落魄渺小後才能成熟到成為祂。」他回答:「一點都不錯。」

 

大部分的個案裡,我們的內在神性是以一種微妙且細微的方式出現,但不表示它不讓人印象深刻。那存在,經常是呈現我們內心早已知道,但在歷經人生的道路上,常常我們不是忘掉就是從來不敢承認的東西。

 

                                                    ~~請留意,待續

Ta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滿滿的學習,滿滿的愛...生命整合療程回顧與分享

 

                                 

 


                                 

Amy:透過這個課程,學習到不同階段有不同特質,胎兒階段的一體感,兒童階段的跟隨遵從,青少年階段的獨立思考,及成熟階段的覺察負責等等…。並讓我們能以成人的角度去認識自己的過去,並能去覺察到當下自己所處的階段和狀態,以負責開放的態度去接受它。期待自己更認識自己,更接受自己,進而活出真正得自己。很高興知道自己的使命和要傳達的是什麼。

 

Isabella:生命整合療程是一次很深度的看見,尼爾斯博士帶領我們去看見生命的核心與原初,一切都是從那裏發展出來的。抗拒沒有用,逃避沒有用,忽視沒有用,唯有整合這一路走來的發展,我們才能真正做自己,活出自己,也完成這一生的使命。

 

Jo:更看清楚內在的煩惱並接受自己,愛自己,與內在小孩和解,內心現在覺得更平靜了。

 

Peggy:謝謝尼爾斯博士充滿耐心的引導我們重新回到自己,活在當下,讓成人得自己去看見事實。在過去的事實被呈現被看見時,我們就可以得到療癒,接受它。

 

Jessie:心中懷抱許多問題與期待來參加此次工作坊,結果得到的收穫遠超過預期,重新找到了推動生命的動力,也看見了未來無限的可能性。

 

立威:創新的生命整合療程課程,可以幫助人們更察覺自己的人生每個階段,省思這些過程,使我們有意識地把握生命,熱愛生命。

 

Benjamin:此課程是一項創新且為大的覺知工具,在探究人生的奧秘時,提供了無限的可能。在循序漸進的學習與參與之中,讓家族排列的運用得以突破到另一層面。啟發了對自己的覺察,心中充滿了喜悅。

 

逸榛:參與過這四天的課程,讓我更加確定我是幸運的。感謝尼爾斯博士願意將如此寶貴的課程與我們分享,也謝謝每位同學的議題,讓我有更寬廣的心來看這世界。

 

佩慈:這個課程讓我整個人放鬆下來許多,並且對生命及成長過程有更多的瞭解認識。也讓我察覺到自己的問題,

 

凰吟:尼爾斯博士的教導,讓我察覺我現在已經是成年人了,而我應該要接受我的內在小孩,而我也願意接納自己成為一個女人,並且在這道途上不斷地繼續學習。

 

Tea: 上課前並不知道課程會如何進行,只給予尼爾斯博士與工作室團隊全權的信任。課程中我看到生命從一開始就型成了以後生命的特質,當我們長大後,不一定會接受 它就是這個樣子,並且在成長過程中彼此相抗衡,但也削弱了自己的能量,唯有看見它,接受它,才會成就現在的我,並且帶著愛與尊重前進。

 

給予愛的序位工作室團隊的肯定:
 

謝謝主辦單位的用心和努力,讓我們學習得很開心,也感受到你們的愛。感謝魏老師邀請尼爾斯博士來台,才會讓我們有機會參加這麼棒的課程。希望能多舉辦類似活動,邀請國際級大師來台。

Ta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療癒新書搶先看

          摘錄自國際系統排列大師尼爾斯博士

(Dr. Wilfried Nelles)的新書擁抱你的人生(生命整合療程)

                                                                                                                        譯者:魏台鳳、李暐


                                 

我們不是我們父母的小孩
 
     我 們的父母常常認為我們好似陌生人。我們來到這世界帶著一些我們父母所不了解的事物。我們是由他們的基因所組成,但最終生命並不是出自於他們。生命經由他們 給予但卻不出自於他們,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無法直接略過他們。他們掌管著大門,但他們並非源頭。目前為止,沒有人能夠單靠意志力就能懷孕。我並非愛因斯坦, 且不像他----我不知道上帝擲不擲骰子ª,但當你知道要耗上幾百萬個精子才能創造出一個孩子,你將感受生命其實是一個大樂透。確定的是:父母並不能選擇哪一個精子與哪一個卵子結合,以及之後的結果----如果能有任何結果。他們能用盡方法去受孕,但那絕對是不夠的。要滿足需求,另一個力量必須參入,而那已不是我們能夠掌握的了,而且也和我們的意志毫無瓜葛。
 
     換句話說:我們的生命,如同所有生命,都從未知而來。我們的父母不過是過道。哈里利‧紀伯倫的意象是更加的優美也或許更加的貼切:我們是「生命的渴望」所產生的。它把焦點從過去移轉到未來,或更確切地說,生命爲我們準備了什麼?希望在我們的一生之中,由什麼來綻放自己?
 
     標 題上的「我們不是我們父母的小孩」正是強調這個事實。基因上來說,我們的基因百分之百是從父母那裡來的,因此我們也是家族歷史的一部分。兩者皆型塑了我們 和成就了我們的人格,且將如此繼續影響下去。然而,源頭與基因並非一切。我們不是基因﹔我們是意識。如果我們純粹是基因的話,那麼只需一個基因就能區別我 們與莎拉或馬鈴薯的不同。然而人擁有存在----覺察自己及他們所處的環境的能力。我們並非簡單地擁有意識,我們就是意識----人類型態下的意識。我們是輪迴的意識(也就是成為「活生生的肉體」)在我們父母得來的基因結構裡,找到自己特定的型態,和在這結構中獨特的表達。
 
    這並不減低任何父母所扮演的價值。相反的,他們面對著一個困難的任務:陪伴孩子,一方面與他們非常親近,而另一面有時顯得非常奇怪且陌生。那是因為孩子的靈魂跟隨的是一個完全不同的東西;他/她的父母無法聽到或看到的東西。由於孩子一開始幾乎是長期地完全透過他/她的父母來接收和經驗這世界,父母也因此完全地控制了他/她的生活,他們對孩子人生的影響是不容小覷的。在孩子模糊的自我感受和父母給予他的----直接經由父母的陪伴和對孩子行為的示範與教導---的衝突中,孩子會首先以父母的標準來適應。這也同時呈現在LIP生命的第二階段裡:童年期。
 
家族裡的孩子
 
    LIP裡,當你從第一階段到達第二階段孩童期時,你的內在願景通常會移到背景裡,甚至有時看似完全隱藏起來。世界----在孩童期指的通常是你的父母及之後的學校----大 部分都無法接受它。爲了要保存它,我們必須用某種方法隱藏它、保護它,而這也使我們可能失去與它的聯繫。一個對自己和地球感到滿足的那位小男孩可能會使他 的父母感到擔心,他們怕如果一直讓他一個人優遊自在地活在自己的小天地裡,他將在這世界上遇到許多挫折。爲了他的未來,也或許是因為無法應對一個內向的小 孩,他的父母可能會對他施壓來讓他更外向些。但這小男孩並不知情父母的想法﹔他只感到他自己似乎有些毛病。不情願地,他順應著環境,直到終於對父母產生莫 名的怒火;矇蔽了他對生命的內在感知。
 
    另一位女孩,在排列中呈現出對自己的身體著迷和愉悅,以致於代表不停地撫摸著全身,遭到父母禁制而認為這不是良家婦女應有的行為。我們不需「骯髒的」或「糟糕的」父母、老師來禁制我們原始生命的衝動。我們的天賦顯然需要這種阻力----現實生活裡的摩擦----來琢磨它。這是我們內在神性應付生命的方法,並在其中進化與超越。若非如此,我們大概一生都只會維持像個嬰兒,需要完全的照顧。
 
    上 述這些只是在排列中呈現的臆測。明確的是,我們內在成人抱持的立場將能使內在小孩感到被自己看到和接納。首先,內在小孩希望被真正看到且不帶任何批評。內 在小孩希望被如是的看到,包括他所有經歷到的感受。內在小孩絕對不需要你的同情和懊悔。他已經受到夠多的煎熬了。內在成人一併處於煎熬中並無幫助,或40年後仍認為需要爲內在小孩出氣。在LIP裡有一樣絕對明晰的是:內在小孩完全不想要!內在小孩只希望被看到,如此而已。讓我們假設有人在小時候被性騷擾或虐待,且在50歲時仍倍感煎熬。他/她在看誰?內在小孩嗎?不是,他/她看著的是那位性侵者,或那些不幫忙或不瞭解的人們。這個人能同時煎熬、奮鬥並且找到辦法來幫助這內在小孩嗎?不能,內在小孩已做了所有需要做的事了。當內在成人仍然奮鬥著,他/她 使內在小孩變得渺小,他也因此變得渺小。內在成人利用內在小孩的痛苦與煎熬,來當作無法去愛或人生沒有遂順心願的理由。內在小孩所需的一切只是被看到和被 愛。當成人男人或女人對他們的內在小孩說:「我看見你,你一切都很好,而我將把你和你的經驗留在那裡。」內在小孩會感到被關注和有價值,於是能夠放鬆。然 後痛苦將會散去----同時從內在小孩與成人一起散去。

Ta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新好消息~

11/9 德國Nelles老師親自主講

生命整合發表會



 

 
 
 
 
 
 
 
 
 
 
 
 
 
 
 
 
« 對於家族系統排列工作基本概念
« 對於走在療癒中的朋友給予最寶貴的談話
« 所有關於生命整合關於家族系統排列的Q & A
 
~更多收穫留給您加入此活動一起和我們分享~
 
時間:11/9 晚上7:00~9:00
地點:台中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恆道堂
      台中市南區復興路三段362號 
 
 
 
費用:只酌收場地費200
      (工作室並代表參加學員將50%收入作為愛心捐贈--附件一)
 
報名方式:請填妥以下報名表,回傳至愛的序位工作室信箱      
           orderoflove1@gmail.com
 
聯絡電話:04-22320787





            

姓名

 

連絡電話

 

地址

 

E-mail

 





想知道更多關於生命整合療程課程詳細內容http://tw.myblog.yahoo.com/orderoflove-works/article?mid=1371&prev=1373&next=1370





附件一  2012/11/26 已將此座談會收入50%捐贈至陽光基金會

 

Ta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生命整合療程

Life Integration Process(LIP)

 

一項劃新時代的心靈療理課程。

國際級的系統排列大師Dr. Wilfried Nelles來台中開立一個非常有創見的課程。這個課程叫做生命整合療程。這也是尼爾斯第一次在亞洲展示的這個全新的課程。

它必須充分的、正確的被教導,更需要真誠不妄圖的學習心態,這課程教導人們可以如何重整過去(胎、幼兒、兒童、青少年期)對自我所訂下的人生計畫,改寫自己的人生故事。經過多層次療愈的朋友,並準備好接受徹底內在轉化的你,這是一個極致的心靈盛宴,請來與自己相遇!

另外,珍惜Nelles來台中的機會,加開兩天的公開工作坊,請預留您的學習精華日!

 

課程日期: 生命整合療程         1011110~13

      家族系統排列工作坊      1011117~18

 

課程時間:上午9:00~12:00 及下午14:30~18:00

 

課程地點台中市復興路3362(台中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課程費用:

三人合報優惠價

生命整合療程四日工作坊  原價26,000.....23,800/

家族系統排列二日工作坊  原價15,000.....12,800/

參加全程六日工作坊    原價39,000.....33,800/


以上課程均含中餐及茶點

    

 

報名專線:+886-4-22320787+886-919699939

繳費方式: 轉帳 彰化銀行(009) 北屯分行

帳號:4028-86-00244400 戶名:愛的序位工作室魏臺鳳

 

住宿代訂:

 

鳯城大飯店 兩人房每人500元含早餐(離會場步行約3分鐘)

      地址:台中市復興路三段372號 

      電話:+886-4-2226-5188 

 

成旅晶贊飯店 兩人房每人1200元含早餐

       四人房每人850元含早餐

       (離會場步行約15分鐘,本工作室可代接送)

       地址:台中市民權路66號(近台中火車站、繼光商店街旁)

       電話:+886-4-2223-5678

 

遊學囉! 會場附近著名景點及小吃:

1.  台中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2.  台中公園

3.  天下第一,創立65年的台中肉圓(就在會場對面)

4.  烤肉沙拉,創立70

5.  瑪露蓮芋頭仙草蜜

6.  長崎蜂蜜蛋糕

7.  一中街夜市

 

 

★場地座位有限,有興趣的朋友敬請提早報名。

附註1:報名後需簽署攝影同意書

附註2:若報名後無法成行,工作室將保留10%手續費後退費

       若三天內才告知,將保留50%學費

 

 

 

 

 

 

愛的序位工作室電郵 orderoflove1@gmail.com
台灣blog http://tw.myblog.yahoo.com/orderoflove-works/
中國blog http://blog.sina.com.cn/orderofloveworkshop

 

 

 

國際級的系統排列大師Dr. Wilfried Nelles簡介:

  歐洲系統排列學院創始人之一,第五届(2005)國際系統排列大會主席,歐洲系統排列學會會長, 國際系統排列大會的組織者。心理治療師,社會學博士,德國波昂大學助理教授。

 

  威爾菲德.尼爾斯博士出版了6 本關于家庭系統排列的著作,其中《真相——治療心靈的妙方》一書備受推崇。

 

  Dr. Wilfried Nelles2004年 初次來到臺灣,到近年來多次到中國大陸、馬來西亞等地帶領系統排列工作坊。對于華人的文化特質甚爲熟悉,幷因此熱愛中華的文物,其犀利又獨到的排列風格, 是許多系統排列師所仰慕的。千排師嚴成剛就這樣描述德國的尼爾斯:是我特別欽佩的一位排列導師!魏台鳯的推薦:在系統排列來說海寧格是洞見第一,于排列場 域中的創見Nelles是我心目中的第一。

 

  威爾菲德.尼爾斯博士的名言:生命不會倒流!正因爲生命沒有倒流,所以他創化了這個倒回到我們生命歷程的工作法。

 

 

 

以下是威爾菲德.尼爾斯博士所親自撰寫的文稿:

生命整合療程

Life Integration Process (LIP)

威爾菲德‧尼爾斯博士(Dr. Wilfried Nelles)所創

    由我尼爾斯所發展出來的L.I.P.——生命整合療程是一種新的排列方法。我也是唯一的教授者。

    它為家族排列增添了一層更深的架構。在家族排列中,焦點通常是放在一個家族系統中的個人(或其他的系統像國家、信仰或組織),或個人對自己的孩子、伴侶或其他重要關係人的親密關係。清理這些關係,並且由更寬廣的角度來看待自己的位置,有著巨大且正向的影響;由於固著且僵化的力量被釋放了。但在生命仍有一部份是很少被家族排列所觸及的:你的自我、生命路徑以及內在的使命。

    現在,這個缺口正被生命整合療程(L.I.P.)所補足。在生命整合療程裡你個人生命是關注的重點,一切的焦點在你內在的使命,你的潛能和成長。

    這樣的療程是啟發於我的生命模式和我所發展出來的意識層次,且所有的歷程詳細記載在我所寫的書,<生命沒有倒退嚕 Das Leben hat keinen Rückwärtsgang>(暫譯)

    療 程中案主要與自己成年的意識接軌,並從這內在的空間裡看著他先前的孩童或年少的自己。主要的生命階段由代表們所代表,接著案主用愛卻不帶著情感羈絆的眼光 來看著未出生和已出生的自己,以及曾經年少時的自己。當案主進行上述的療程時,他將在過程中檢視到他所追隨的生命歷程以及各個不同生命階段中所需要面對的 挑戰。

    最重要的要點是用愛卻不帶著同情的眼光來看著自己的生命,並且對所有發生在你生命裡的事件,用慈愛的方式說:我接受。在接受的態度下,童年及年少時的自己將感到被看到和被尊重;尤其是他們所承受的痛苦經歷被接受的時候!這整個療程可以被形容成「接受你生命本來的樣子」,或是我撰寫的新書名<欣然接受你的人生>(暫譯)

    生命整合療程看起來是簡單的,我僅僅在旁陪同,並不做更多治療性的介入,然而這療愈是非常深層的,且需要非常高的成熟度。你必須用愛的眼光來看著孩童的痛苦等等。結果將是一個與你深層生命的結合,又同時深層且感動地認知到自己生命的使命以及一直以來引導你的智慧。你將能看到和感受到那內在的方向;更加調正你的人生以及清楚的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和生命的道途。

    順帶一提,這療程也將帶到與自己的父母和解和圓滿的境地。

    我只有對深度經歷過家族系統排列的人做療程,生命整合療程(L.I.P.)並不適合有部分創傷仍未成功整合的當事人。

尼爾斯  2012.0

Ta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