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整合療程--節錄於擁抱你的人生一書
作者:尼爾斯博士
譯者:魏台鳳、李暐
生命整合療程
所 有的問題都有關過去以及家族的關係﹔但這些議題都不觸及以下問題:像是你是誰?和你在這世上的角色為何,除非你將你的源頭和過去歷史定義你自己。然而一個 成人真正需要的不是一個在過去更好的位置,而是一個在當下更清晰的焦點。某些問題將浮現:整體的面向裡,我在世界裡的角色為何(而不只在我親生家庭裡)? 除了歸屬於我的家族外,我又是誰呢?是什麼乘載著我、是什麼在我內心裡渴望持續探索,無論我是誰的兒女?
生命整合療程(LIP)將關切這些類似的問題。它包含一個類似家族排列工作方法的程序----它也使用代表工作。不同於系統排列的是,它不包含找尋一個位置在一個系統或與他人的關係裡。這個工作法著重於我們與自己的關係、與我們自己的生命以及其內在的和諧;完全從我們的原生家庭中獨立出來。
一個小練習
我 在機緣之下發展了這套方法。有一次在我的培訓班的課程上,解釋生命中各自不同階段裡的意識時,我想出了一個小練習,可以使我課堂上的與會者看到並經歷他們 在不同生命階段裡的自己。在這練習裡,我拿幾張紙來當之前提及的生命階段,在紙張上寫上對應的階段數字並排列成一個圓圈。每個我們正在探討他自己人生的人 將被邀請站在成人的位子上,並從團體中選出代表來當他之前的人生階段----一位代表子宮裡的胎兒、一位代表孩童、以及一位代表青少年。
我 的想法是透過這個練習,每個人都可以看見他們自己人生裡最重要的階段,最真實的面貌。我並不想與任何議題工作、揭發任何隱藏的動力、或療任何的傷。任何類 似的議題,我都不工作。我只期望與會者能夠看到並接受本來的樣子,面對他們生命本來的面貌、或任何這個過程所呈現的樣子。
我相信真正的解決之道:最深層的療癒,是在接受和擁抱你自己生命本來的樣子。只有這樣才能與過去得到和解----當 我們看見後、承認它、以及接受它的樣子。之後,過去才能成為過去,過去同時有兩種意義:一是允許已經存在的,一是已經結束了的。每一個折磨、每場吵架、甚 至渴望人生有所不同,都會使我們生命繼續痛苦、保持傷口敞開和防止它癒合。除非那個人是被重大創傷所矇蔽,對於一個成人來說,這應當是可行的,前提是他必 須不只在實質上和心理上都是個成人,並且情緒上及心靈上也都是。這個練習可有兩種用途:一方面,這將能測試一個外在是成人的人,他的內在的成熟度有多高。 一個人可否看著他自己的內在小孩並保持內在的距離,一個在當下的自己與一個孩童時的自己維持著距離(也就是,不會迷失掉自我然後轉而認同孩童的痛苦或議題。)?另一方面,這個練習將能提供一個不同的面向來看待一個人先前的人生階段,以及一個機會去真正主宰並擁抱他們。最後,我們自己的內在小孩並不需要我們的同情和遺憾,也不需要任何治療玩弄他的人生故事。我們內在小孩需要的是我們的包容和我們的愛。
排列工作
要 看到完全的自己,你幾乎就是得跳脫出你自己。其中的方法之一,就是用家族系統排列,用來看到沒有偏見的自己﹔尤其是你的人際關係和你所扮演的角色。排列工 作的特點,是它賦予你及其他人有機會跳脫出來,看到你在一段關係裡的原貌,在有限的範圍內和不同程度的清晰度上。這樣的工作是靠代表的方法呈現。在團體工 作下,家族成員或其他與你有重要關係的人將由團體成員所代表,這些代表將表達出他們的感受、內在想法以及關係裡的動力(見附註)。當事人本身通常由一個成 員代表,這樣將使當事人能夠看見自己,以及在這個關係中對其他人內心隱藏的感覺。
然 而,在家族排列裡,你是無法看到你與自己的關係,也就是你的內在小孩。你(當事人)看見被排列代表詮釋的自己。你可以經由代表的表述聽見自己的感受,等 等。只是當事人的內在小孩或成人不曾被代表明確地表達過。當事人的童年議題並不以內在成人的角度來處理,事實上,當事人常常像小孩般被對待----例如當排列師試圖使一個不正常的家庭達到和解,同時企圖解決那些最嚴重的衝突﹔通常關係到已經不在世的;或連續好幾世代已與世長辭的家族成員上,或當排列正邁向最後的那一幕,在一切的衝突都被處理解決後,所有的家族被重新安排在一個理想的序位上。這麼做的結果(我們跟隨著當事人內在小孩的需求),極少的家族排列師會把焦點放在如何與家族抽離,以達到情緒上和心靈上的成熟;大部分的排列師並不特別的提及它們,而將精力放在為孩子在家族內找尋一個好的位子上。
當治療師的焦點是在過去的「不幸事件」上時,這將同時反映在排列工作和當事人過去的觀點上。這意思是當事人孩童時期的鬧劇再次在他的眼前展現。如果排列師的焦點在當事人當下的成人角色時,並關切當事人是如何看待這些過去的事件,另一幅畫面便呈現在排列中--內 在孩子退回背景中。團體成員不再是孩子,並提出更重要且貼切的問題:我,今天是個成人的樣子,要如何看待我孩童時期的事件、我的父母、或我祖父母的所作所 為或所承受的苦難?後者是否與我有關嗎?我今天要如何面對過去的事件、我內在的立場是什麼、以及實際的後果是什麼?我需要另一個家庭、另一個童年、或更好 的父母嗎?或我只需要另一個觀點來看待這個事件,也就不用著手處理這個事件了。這類的問題引導著我在家族排列的過程中,並使工作的面貌整體改變了。我無法 在這議題上詳述更多細節,因為這必須把家族排列各個面向的範疇包含進來,才能更加公正。
實際上,我無法預期大部分的排列,呈現的都與外在事件無關。有時它所呈現的是非常巨大且充滿震憾力。有時看似渺小和脆弱,但仍一樣撼動人心。在其中,我有一位當事人在16歲時,由於一場機車意外,腰部以下遭到癱瘓並從此坐在輪椅上。當事人胎兒期的代表佇立著像個聖靈(divine being)。祂散發著祥和與平靜的狀態,而且祂是如此地崇高(Larger Than Life)使當事人久久難以相信。他不斷地搖頭,淚痕長長地流在臉頰上。我得不斷地提醒他要呼吸,吸進他所看到的、認同祂並接納祂﹔這超脫凡人的靈體的確是他自己的內在神性。他完全的崩潰了。
要面對並認同這種非比尋常,是(對於每個人來說)一 個極大的挑戰。實現孩童時的夢想是要簡單的多。然而,他也感知到,是這個強壯的生命力給予了他接受艱困命運的力量。雖然有著肢體障礙,他卻是一個非常有魅 力的男人,對女人來說也是,可以毫無障礙的生活、事業非常成功、坐著輪椅玩高爾夫球、並不爲自己的命運感到自憐。在一次排列結束後,我貿然地表達了在過程 中所呈現的感受:「你需要這場意外,否則這股力量將會駕馭你。你得先落魄渺小後才能成熟到成為祂。」他回答:「一點都不錯。」
大部分的個案裡,我們的內在神性是以一種微妙且細微的方式出現,但不表示它不讓人印象深刻。那存在,經常是呈現我們內心早已知道,但在歷經人生的道路上,常常我們不是忘掉就是從來不敢承認的東西。
~~請留意,待續…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