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對談時刻 (5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海寧格新書「成功的人生」摘要與分享

                           ~~~譯者:魏台鳳 2011.6.8

 

The movement towards our mother

  For many people, there are some early experiences that stand in the way of taking their mother. They experienced an early separation from their mother, for instance. Perhaps they were given away for some time, or their mother was ill, or they themselves were ill, and their mother was not allowed to visit them. Having had such experiences results in deep-seated changes in our feelings and behavior from thereon in.

  Through the pain of separation and the sense of being lost without Mother, the despair of not being able to be with her, her, whom we needed so much, an inner decision is reached that says, for instance: “I give up, “”I remain alone.”” I keep my distance from her,” or ”I turn away from her.”

  Later, when such a child is allowed to go to the mother again, he or she often keeps a distance, This child might not let her mother touch ger; she closes off to her and to her love. The mother waits in vain, and when she tries to come closer, to take her child into her arms, the child remains in inner rejection, and often also expresses it.

 

                    走向母親走向成功

 

      對許多人來說,早期的一些經驗使得他們無法接受他們的母親。例如早期存在著與母親分離的經驗;有些狀況是他們被送走一段時間,或他們的母親生病了,也或許是幼小的他生病了,以致母親無法接近他。從那時刻起,這些經驗都導致他內在深處的感受和行為改變了。       母親,一個我們如此需要的人,經歷了無法與母親在一起和分離的痛,不能與母親相處的絕望感,我們內在深處會升起一個決定:「我放棄,我寧願單獨。」「我要對她保持距離。」或是「我要離開她。」

     縱使後來當孩子可以和母親再相聚,他或她都會與母親保持距離。這孩子也許不讓她的母親親近他/她,她封閉了對母親接近和她的愛。這母親無益的等待著,她張開手臂想要靠近她/他,但孩子的內心深處,仍是留存著拒絕,也常會表達這樣的感覺。

 

The movement towards success

  An early disruption in the movement towards our mother shows up later as a decisive obstacle to our success in work, in our profession, in our enterprise. Here, too, it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hat we go towards success instead of waiting for it to come to us. A good example is when we expect returns without having delivered the corresponding effort and achievement, or when we push others to do the work instead of getting into it ourselves, or when we withdraw rather than joyfully go to people and to some work. Every success has the face of our mother.

  Here, too, we practice this as an inner movement to our success, to other people, in our willingness to achieve something for them, prepared to serve them. Instead of hesitating, standing still, and waiting for them to move.

  We go towards them, we go towards our success, step by step; and in every step, we sense our mother lovingly behind us. In closenses with her, we are well-equipped for our success and we will arrive there, just as we managed to reunite with our mother. First, we went to her—and now to our success.

 

 

     一個人幼小的時候便與母親的移動是中斷的話,在事業上或工作上出現一個決定性的障礙,同時對於我們走向成功而不是等待成功的到來這件事,也是非常關鍵的。

     比如說,當我們期待成就與回報,卻沒有付出相對的努力,或當我們推動他人工作來替代自己深入其中;或是用退縮來替代參與人群、與人合作,這些種種都有著與面對我們的母親有關。

     在這裡,我們練習一個朝向成功的移動,誠心誠意的為他人服務;協助他們去達成。而不是猶豫不決地、原地不動地,在那裡等著他們移動過來。

      我們走向他們,我們一步步的走向成功,在每一步裡感應到母親的愛在我們的背後支持著,與我們在一起。我們就俱足了成功的條件!我們將成功,就如同成功地與母親重聚。首先,我們先靠向母親,現在,我們走向成功。

 

 

 

       海寧格在「成功的人生」這本書中所談到,人們如何朝向母親而朝向成功。個人(台鳳)在這裡提供一個加註的說明:

 

    海寧格以他修習的體悟,讓我們了解,心想事成的成功是可以有方法的。系統排列工作法,是一種後設心理學,是一種超越頭腦的心靈工作,朝向母親,朝向服務的人生觀。

     每個人最初始的關係即是與母親的關係。不論這一份關係的維持修復,都不會改變你與母親與生俱有的關係;端在於你如何去感受它!一個準備好與自己關係和諧的人(同意不論如何母親都是愛他/她的人)──是可以走近人群、走入合作的關係裡的。也就是一個不同意自己的人,也很難同意別人。那麼,下意識的與人保持距離是很難達成任何事的

     母親生了你,就是生命最大的愛,當我們接受了這原始之愛,同時也豐富了我們的人生。對愛的毫不猶疑,使我們堅定的迎向人生的各種挑戰,以熱愛去回應這世界給予我們的一切,經歷它即是成功。

     「成功」沒有一定的形式,它如同每個人各自擁有自己母親的愛一樣,愛無法定義,成功也無法定義。

      然而,領受愛和領受生命的成功卻是一樣的!謝謝海師的教導,這篇分享願也帶給你一些新的看見!

 

Ta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魏台鳳 2011.05.24

 

  人類追求長生不老的結果,最大的災難是老人失智症的普遍化!

     情感無法放下的小我,是多想與所愛的人擁有長一點的相聚啊!然而面對一吋一吋失掉記憶的家人,除了驚恐就是心痛,別無他法!

    如果我們帶著感謝來看這時代的老人家,尤其是失智的家人,他們走在前面的經歷,所要帶給我們的啟示,讓我們有機會更新想法和行動上的改變,老人失智的症狀就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他們用自身的辛苦和最大的愛來教導我們啊!

     自然,我要談的是心理層面。如果說人生的演繹和幻化是靈魂的選擇,然而,人們為什麼”選擇“失憶呢?因為不想憶起!我們一生的學習、經歷和情感全都在我們的大腦中儲存著,每個人都有舊痛,每個人也都經歷過創傷,每個人都有一段不想憶起的歷程和事件。

所以大腦習慣性的會篩選掉負面的記憶,只留下美好的部分。比如說,台灣孩子在經歷“十年寒窗”辛苦傾軋的學業競爭之後,大多數人留下的記憶是:在補習的空檔去買包炸雞塊的“美味”,或是三兩好友同吸一杯思樂冰的“幸福”;又如大腦會幫助失掉愛侶的人們只留下與他/她相處時美好的時光,卻讓懷念更加深感傷。同樣的,大腦對於不愉快,傷痛的記憶會將它擱到一旁,狡猾的大腦總會給自己合理化的解釋,久之,痛苦並不會消失,反而更形發酵。

     大 腦習慣用命令來讓情緒中斷的方式是短暫的,長年指揮交通的大腦,是無法忠實於自我內在靈魂的。讓恐懼與憤怒,沮喪與挫敗感在記憶角落長期佔據的結果,另一 個自我保護的聲音會悄悄的淹漫,要求頭腦放掉記憶:與其繼續挫敗自己,不如忘掉的好!就好似放掉大腦的控制和指揮!其實,頭腦是無法對記憶做出正確的選擇的,於是先有選擇性的失憶,漸漸的,愈失愈多!

   那麼,要如何健康“自己的頭腦”呢?還是要從“心理”開始!

   將記憶鎖住的黑盒子一一打開,讓情緒有機會正常的渲洩,唯有洩空,才容得了新想法的進來,新的想法是自我動力的能源--勇於面對、勇於負責;面對過往失衡的部分,負責收拾自我造成的創傷!

思想是清流,是能量,重組你的記憶體,不再壓抑或命令它躲藏,思想與靈魂是可以交融的,當一切的過往都可以被真實看見時,大腦再也不需失憶了!

   記得,所有的發生都是靈魂的需要;肉體只是無辜的呈現而已!         

我們要讓自己明明白白的活著,還是選擇不清不楚的老去呢?

癌症、老人失智症是世紀之症,這兩樣病症都在提醒人類:了解自己、愛自己!

    

 

    

Ta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讓孩子走向你

                    魏台鳳 2011.05.11

剛過母親節,節氣的歡樂背後也有幾家憂。

天下癡情的父母,總是期待著孩子會惦念爸爸媽媽。因為自己是如此愛著孩子啊!然而,也總有緣由,許多父母是張不開手臂歡迎孩子的,縱使這愛的敬重是做孩子的要先走向父母;但是這也何嘗不是做父母的可以敞開的讓孩子投向你呢?

     在我的工作中有兒童,青少年,甚至成人,因為愛的躑躅不前,只有遠距的看著父母,久之,而成了無法流動的愛。

    如果你看見愛孩子也愛自己是同樣多時,你就會瞭解讓孩子有機會走向你是多好的一件事了!

    做父母的心是千般柔軟,然而常常呈現出來的卻是鋼鐵般的堅硬,那或許是做父母的內在小孩在早期時設立一個深層的保護;因為曾經被拒絕的傷害,不願再承受!

    父母子女的關係之愛,是最難也是最易讀懂得。難在做父母的期許愈深,反彈愈大!難在愛之,所以訓之!難在愛之,所以出口傷之!難在愛之,而做太多!現在父母多數犯的毛病是做太多,在施與受之間不知何處是界線,而讓愛的 一方無法承擔,反而更形沉淪。

   這時做父母的反而自怨自艾,或是怨嘆命運。做父母的不相信孩子是有力量的,是長大成熟的,因為不想放手而生出恐懼,於是孩子的不肖與依賴就繼續複演…完成父母的心想事成

    沒有一個孩子不想完成他()的自我價值感!如果做父母的不留空間讓孩子去發展,自卑和愧疚感表現在外的是頂撞、叛逆和製造問題,因為每個人的心靈都會爭取為自己成就的機會啊!所以父母的過度保護是讓孩子喪失自由感,這中間卡住的是雙向的愛--愛無法流動在一個盲目的恐懼中,是多麼可惜!

    孩子渴望得到父母的認可是永遠的想望(想想自己做孩子時,是多麼希望得到父母的贊同),若父母願意鬆開自己,就會讓這想望容易許多!

    讓孩子容易讀懂父母的心吧!跳出戲劇的舞台外看看,換個想法就會改變立場,換個角度就會改變態度。

    讓孩子走向你吧!看著他(), 帶著恐懼走向你,用愛支持他(),最後終會融化掉恐懼只剩下愛!

 

~~~~~~~~~~~~~~~~~~~~~~~~~~~~~~~~~~~~

近日讀到艾德華巴赫醫師(Edward Bach):「愛、自由與療癒」一書中之二篇文章欣喜相應與您分享:

    父母的職責是項神聖的義務,應該像任何其 他要求去承擔的義務一般受到尊重,甚至更尊重。就因為它是一種犠牲,所以要打從心裡去認知,絕不可以向子女要求任何回報,其主要的目的是付出,而且只有付 出奉獻、慈愛、保護以及引導,直到他的靈魂接管了這個年輕的生命為止。在孩子的生命當中,一開始就應該要教導自主、獨立和自由,越早鼓勵他們以自己的方式 表現言行舉止越好。父母應該要逐步交出支配權,因為孩子自我管理的能力會發展,且之後也不得以任何約勅,或對父母的責任之謬論為由,去阻礙孩子靈魂的指 揮。

..................................................

     父母的職責是神聖的使命,是個暫時且代代 相傳的角色。本質上除了奉獻之外別無其他,更不能要求子女回報,因為他們應該要以自己的方式去自由發展,且在日後儘可能恰如其分地去完成相同的任務。因 此,孩子不應被限制、沒有義務且不應受父母的阻撓,要知道先前父母所被賦予的親職義務,同樣也可能是自己要向別人履行的任務。

 

 

Ta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魏台鳳

    中國文字的傳達總是這麼美:天真,天生的自然真實。

    天真,說的是人的自然本性,然而我們遺忘它已許久!

    不論黃種人、黑人、白人,我們看到最美的人是孩童。我們看到孩子的美,吸引我們目光的是孩童所散發天真的氣息,然而那是成年人內心底封存起來的一塊。成年人羨慕孩童,以為孩童是不需要擔負責任,所以天真!其實是成年人的慾望太大了,比較心太多了,而失了天真!

    孩子期的我們在許多「教練」下,漸漸失掉了天真。父母親是教練,國小一路上到大學都有教練團;社會媒體也成了現代人無處可逃的教練!這些教練們一方面教導知識的同時,一方面發出禁制訊息,於是我們那個天真的內在小孩,漸漸的隱匿消失。

    孩子 的天真是活潑的、精力充沛的、有創造力的;更重要的是他永遠真實

他會說:奶奶,妳穿短裙也不像隔壁的大姊姊!

他會說:拔拔,你為什麼不切那些大粒的蘋果給叔叔吃!

他會說:我現在種棵樹,明年就有無尾熊趴在樹上了!

    天真,是人們回到愉悅本性的途徑。豐富的知識如果只是讓頭腦儲存,而沒有思考,那麼我們就成了知識的機器人,只對知識起反應。就像身體累了,就說去吃顆維他命吧!體能衰退了,就想著買部跑步機吧!求職不順利,就再拿一張文憑!

     漸漸的,我們失去天真,忘了這個富有創造性的本質,也忘了簡單是豐富的基礎。

     然而,身體容易躭溺,也容易厭倦,限制自我情緒的舒展;失掉與那個自在的小孩連結;讓自己陷在知識的教條裡,推陳出不斷升高的目標…

       惶惶然,永遠不知道是否達成。

天真是,為好奇而求知!

天真是,對著一朵花的微笑!

天真是,住得簡陋也是自己的狗窩!

天真是,一根棒棒糖的甜蜜享受!

天真是,信任的走過每個當下!

    回到本性裡去吧!讓真實自然的本性撫慰你!那個披著天使羽翼的你,不是別人;就是你自己!閉上眼睛,看到那個天真的自己,張開羽翼,隨著空氣的流動而飛翔,在天空裡,慾望是多餘的!

一切都已滿足!

Ta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魏台鳳

 92191188311的日本海嘯,這些直接衝擊著台灣人的事件,若加上四川地震、印尼海嘯、回教國家茉莉花事件而引起的連串動盪不安,這世界不論是自然的或人為的驟變,正在喚醒著人們的意識-- 我們必須張開雙眼,自個人(小我)看向整體(大我)

    縱使你不想看大系統,集體意識也已將你帶入這股動盪不安的洪流裡!

    甚麼是集體意識?它的運作形成納粹德國屠殺猶人;它的運作讓中國自清末的一百年來戰亂與分離頻仍;它的運作讓台灣島上的人們長期處於佔據與被佔據的恐懼中!它是集體心靈累世累劫的記憶,為了清除記憶中的恐懼與分裂感,用一場場破壞的方式來呈現。

     我們在破壞大自然之後,又想要以清白救贖的心靈去弭補,所以,我們讓地球暖化,卻開始保育山林,我們屠殺老虎、斑馬、水牛之後,又去救援瀕臨絕種的動物。然而救贖永遠趕不上破壞,這集體意識想要找回的純真無邪,就一再演化大災難。

    我們既在洪流裡 ,災難卻時時離我們不遠。與其責難政府,或爭論建不建核電廠的議題,倒是先將心安住…,懼怕無助於個體的生命品質-在每一片刻中,我們如何活好自己有助於大系統的圓融,才是這一刻要做的事情。

    如何自小小我做起呢?

我們可以對所有一切說:Yes
    Yes
,我可以利用洗菜的水去澆花。

    Yes,我可以利用一杯檸檬水治感冒,替代去門診拿藥。

    Yes,我可以穿較皺的衣服,省下燙衣的電力。

    Yes,我可以走路去購物、丟垃圾。

    在情緒上我可以說Yes

    Yes,孩子,你不一定要補習。

    Yes,老闆,你說的對。

    Yes,先生(妻子),我同意你()用你()的方式來愛我。

    Yes,爸爸、媽媽!謝謝你們!

    如果有末日時刻,你正在做甚麼?正在哪裡?就只是那麼一個片刻,如常的片刻,你希望你的心是安適的,那麼就從這一刻起,開始練習安住在每一片刻中。

    集體意識是每個小小我的心靈能量所共振出的運作。

    你能說你是不重要無助於解決的嗎?

Ta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寄件者:Huai-Tzu

主旨: Re: 也歌,也飲,海寧格八十五歲的生日禮敬!

收件者: "魏台鳳"

日期: 2011113,,上午2:35

 

 

Dear 台鳳

 

謝謝你這封信好美!

有一件事需要說明

 

 

三年前  正在第一屆的英語訓練營

課程中放了一段影片Sophie偷偷為他辦了慶生

就在家居的山間小教堂中  五十多位親朋好友聚集在那裡

等著不知情的海寧格進教堂  為他提前慶祝82歲生日

他還以為是Sophie心血來潮想要去山間散步呢

 

 

他感動於大家的分享和發言

發言致詞時提到他的哥哥

落下男兒淚哽咽許久

只簡短說他回來了哥哥卻沒有從戰場上回來

 

 

這讓我回想到

多年前在德國時  他提到了這段故事

 

 

當時德國節節失利連未成年的少年都被派上戰場

(二次大戰是  1939-1945 海是1925年生所以戰爭結束時他還未滿二十)

篤信上帝反對戰爭的海寧格兄弟也無法倖免

他們決定藏起來躲避納粹徵兵直到戰爭結束

他們的父母親也全力支持他們的決定 

一天有人來到他們的藏身處告知納粹知道其父母暗暗支持他們的躲藏

所以限定時間要他們去報到否則就對其父母不利

來人並告知他們的父母不想讓他們知道這事

希望其他人繼續支持和保護這兩個少年

但是來人認為必須讓他們知道

兄弟倆商量之後決定以自己換得父母的自由

雙雙從藏身處出來當然那之後就是被派到戰場

....

說到這裡他眼中含淚不願再多說

 

 

多年後也就是三年前82大壽的慶祝會我才終於

聽他親口說出這段下半段未完成的句子

果然兄弟一同上戰場哥哥卻沒有機會回來

 

 

今年則是我第一次聽他如此清楚的描述戰場上慘烈的狀況啊

 

 

祝福人類學習到足夠的教訓

不需要更高的力量再次用這種形式

展現人類的黑暗面

 

 

沐浴在純粹光中!

 

 

懷慈

 

 

On Jan 13, 2011, at 1:14 PM, 魏台鳳 wrote:

 

Dear 懷慈:

 

       我由衷的感謝您的這封信! 知道海寧格參加二戰的經由; 這是伯特所以體悟:系統中歸屬的忠誠, 罪疚感的跨越...等洞見,是因為深深的痛苦經歷啊!

 

 

      ,這是我用接受"國家社會主義的征召"的語詞, 身在大環境的洪流中,人們是有許多的無可如何的!

 

 

      這封信可否PO在我的blog上一饗讀友呢?

 

 

                                                                                love     台鳳

 

 

 

--- 11/1/13 ()Huai-Tzu  寫道:

 

可以啊!

我可以將你的信放在我的blog嗎?

 

LOVE

懷慈      歡喜圓http://blog.yam.com/epicycles

 

 

Ta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nstitut für Pathologie und Rechtsmedizin

 

Dr. med. Barbara Padberg, Leitende Ärztin

 

 

 

Loestrasse 170, 7000 Chur

Telefon 081 256 65 42       Fax 081 256 65 44

 

Mail      barbara.padberg@ksgr.ch

 

 

 

 

 

 

Chur, 20-09-2010

 

 

 

 

 

 

 

Nominating Bert Hellinger for the Nobel Peace Prize

 

關於為伯特.海靈格諾貝爾和平獎提名

 

 

 

 

 

 

 

Dear madam,

 

尊敬的女士,

 

dear sir,

 

尊敬的先生,

 

dear friends,

 

尊敬的朋友們,

 

 

 

     My friend Regula Wyss and I would like to initiate Bert Hellinger’s nomination for the Nobel Peace Prize in 2011, and we would like to invite people to join us in our initiative.

 

     我的朋友瑞葛拉.維斯(Regula Wyss)與我發起為伯特.海靈格2011年的諾貝爾和平獎提名,現邀請大家加入我們的發起人隊伍。

 

The rules of the Nobel Prize Committee specify that only active or former members of national assemblies and governments of states, members of international courts, former Nobel Peace Prize Laureates, University rectors, professors of social sciences, history, philosophy, law and theology, directors of peace research institutes and foreign policy institutes or active and former members of the Norwegian Nobel Committee can hand in a nomination.

 

諾貝爾獎委員會的有關規則規定了只有現任或前任國家政要,國際法庭成員,前諾貝爾獎獲得者,大學校長,歷史、哲學、法律和神學等社會科學的教授,和平研究機構和外國政策研究機構的負責人或前挪威諾貝爾獎委員會成員可以推薦提名人。

 

We are in the process of formulating the document  containing Bert Hellinger’s achievements in the format required by the Nobel Prize Committee. Beyond that, we need two or three persons with any of the positions mentioned above who can write an accompanying letter supporting Bert Hellinger’s  nomination. We were told the letter can be written in a heartfelt way, but the style should be formal above all,

 

我們當前正在按照諾貝爾獎委員會所要求的格式準備包含伯特.海靈格的成就的文件。除此之外,我們還需要具有我們在上文所提及的身份的人士兩到三人的推薦信以支持伯特.海靈格的提名。我們被告知推薦信可以隨心的寫,但在格式上應和上面提及的一樣正式。

 

 

 

 

 

The deadline for handing in the nomination letters is the 1. February 2011.

 

提交提名信的最後期限是201121日。

 

Apart from these 3 nomination letters from specially qualified people all of us can send supporting letters, the more the better.

 

除了這三封特定的人所撰寫的提名信之外,其餘人都可以寄來支援信函,多多益善。

 

 

 

The letters may be “unique and brilliant” in their appearance, and they should not be folded, but rather be sent in a large envelope. So if you want to support this initiative, think of Bert Hellinger’s unique and brilliant achievements, all those that give evidence of what he has done for peace, all the way from within the individual to large scale situations.

 

這些信件在其外觀上應是“獨特而精緻”的,不要折疊,最好是裝入一個大信封然後寄出。如果諸位願意支持這個發起行動,讓我們共同提出伯特.海靈格從個體到大範圍的方面,為世界和平所做出的獨特而卓越的成就。

 

 

 

Looking forward to hearing from you,

 

      期待收到您的回應!

 

 

 

With kind regards,

 

 

 

謹致誠摯的問候

 

Dr. Barbara Padberg                                     Regula Wyss                  

 

 

巴巴.帕德伯格博士                                    葛拉.維斯

Ta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To all of you who came to Bad Reichenhall to celebrate with me on my birthday and who participated in the seminar of Sophie and later in the workshop demonstrating the New Family Constellation and those who proved strong enough to continue with the third part of this event, an international congress with renowned guests from whom we learned something special that enriched us.

 

諸位所有前來巴德瑞興哈爾與我共度生日的朋友、參加了蘇菲的研討會以及参加了後面新取向家族系統排列示範工作坊的夥伴、以及持著毅力繼續本系列活動第三部份國際大會的學員,還有那些聲望卓著並使我們大會更加豐富、且學習良多的來賓朋友:

 

 

With you together, I look back deeply grateful. Participants from 54 countries

had gathered, all with the same intention, to learn more about family constellations in

order to promote it in the service of many in their homelands. We became one big family, respecting each other with love.

   

    回顧與你們在一起,我充滿懷感謝。來自54個國家的參加者共聚一堂,大家帶著同樣的期許,願以學習更多有關家族排列之道;在他們各自的家鄉得到服務的提升。我們成為一個大家庭,帶著愛來尊重彼此。

 

 

 

After these days, we look forward to our future. Every one of us may choose his

or her special way, and yet remain in close connection with all others moving in the

same direction with mutual recognition and respect.

 

    經過這些天之後,我們殷切地看向我們的未來。每一個人或許都會選擇他或她獨特的道路,而同時又保持著緊密的聯繫,與所有其他朝著同一個方向前進的人,帶著相互的認同與尊重。

 

I felt overwhelmed by the many precious gifts I received from you. I feel

deeply grateful. In the same way I shared with you all I had to offer. I also think of those who wanted to join us but were unable to come. With them, too, I feel closely connected. Their letters and their presents touched me deeply. They, too, belong to me and I to them.

     

均由你處而來的這些珍貴的禮物,我深受感動。以同樣之道,我分享我的所有給您,帶著深切地感激。我也同樣地思念到那些想要前來加入我們而未能前來的人們,我仍感到和他們緊密連結。他們的信件和禮物深深地打動了我。他們,歸屬於我,同時,我也歸屬於他們。

 

Yours with love

BertHellinger,together with those who made this event possible. First of all my wife Sophie and the entire team of our office who had worked hard for many months with many extra hours.

 

The seed is sown. The earth will let it grow.

    

愛你們的

伯特.海靈格

以及所有使此次大會成功的人,首先是我的妻子蘇菲,以及我們全體超時數月的工作同仁。

 

種子已經播下,泥土將讓其生長。

 

 

Ta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也歌,也飲,海寧格八十五歲的生日禮敬!

 

   2010123日 到1215日 ,十四天緊密的海寧格訓練營課程,最深的感動是1216日 海爺爺八十五歲的生日慶祝會!

    他老人家的風采定格在十年前;也就是十年來精神依舊。少掉了的眼鏡是海寧格努力致力於身心靈合一的明證--他治癒了自己的老花眼!

 

    在旁陪襯的是他的妻子Sophie,一個讓海寧格柔軟的女人。多年來海寧格工作時的專注、犀利會讓人肅然生畏,實則,海爺爺早已深闇大愛無情的道理。他工作在大道上,不為任何個人想法所困!Sophie與他正代表著兩極化的相互對稱:陰柔與陽剛的平衡在他們身上交錯呈現;無為中帶著積極的態度;進取中看到熱情的限制!這正是一切事物的整體!吾師不時都在教我啊!

 

     來自五十四個國家的學生們,向敬愛的老師用詩歌朗誦、各民族的音樂、傳統戲劇、MV秀的方式來表達:伯特,我愛您!

     是的,我們自心底的感恩與敬愛是來自天人合一的連結;不是偶像、神性的崇拜!是每一位學生深受老師的教導而受益的激越之情!

 

      海 寧格的思想體系承繼著東、西方的經典而為中軸,並以其個人的領略結合哲學的人生觀和心理學的發展,自其中發展出的工作法,是非常原創的、獨有的洞見,是心 靈療癒史上的第一人!有幸恭逢其會,正如海寧格慈祥的說:我歸屬於你們;你們也歸屬於我!如是感動;如是的愛與謝意的迴流!

 

      一 門學問的深入,就有其著書立論。自海寧格本人到他帶領出運用排列方法的工作者的著作;以及其他領域亦卓然有成的諮詢師所著的書,用着德、英、俄、葡、西班 牙、和華文為主的流通已數百版本。在人們開始意識到靈性成長的需要時,海寧格的教導是實用的知識,突破科學的禁忌而成為顯學。在物質實相中,真實的感受到 人與人之間的平衡;靈魂與靈魂之間更是平衡的。以着文字傳遞文化命脈;透過書籍,海寧格愛的序位和系統觀點串連著全地球人類的心靈脈動!因而,讓世界看到 海寧格對全人類的貢獻──頒予海寧格諾貝爾世界和平獎的請求正在推動。

 

      為什麼是海寧格?同樣的,為什麼不是海寧格?以海寧格來說,海寧格已不是海寧格。今日的他,代表的是一個道途,一項亙古不變的法則。海寧格之所以同意向諾貝爾獎邁進,我的想法是:惟其如此,才能將如是妙法讓更多的人認識和得到平靜!

 

      在 海寧格八十五歲的生命過程中,他也曾經是一個平凡的孩子;一個平凡的青少年,而接受了國家社會主義的征召,成了納粹軍人。然而在經歷戰爭、生死的掙扎與選 擇之後,他以神學的傳道人之姿、教育工作者、而成為生命教育的身心靈導師!他長時間的工作;每週七天,每天十六個小時,維持了數十年!他為貢獻服務辛勤行 旅;走過五大洲,遠至中南美、非洲的開發中國家,有教無類正是他的寫照。

 

       在今日交通便利的地球,傳道可以走得更遠。但是,以七、八十歲的軀體,坐飛機、承受時差、適應天候的辛勞,海寧格已超越了人們對自我身體的需求和看法,只為服務!

 

    是的,這宇宙循環不更易的愛,一再的透過大智大慧的聖賢來示現,千百年來的產出:我們這一代是海寧格!

    老師,生日快樂!

           謝謝您!

                         伯特的學生

                                  台鳳 2011.1.5.

Ta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鳳

    佛陀說慈悲、耶穌講愛、海寧格説的是愛的流動。同樣的意含,不同的領受。因著佛法的慈悲,期許在個人得著之後,也看向宇宙!是以要信眾誦經得解脫之後將愛心廣被;回向眾生,這是回向偈,也是最早傳授的集體意識法。

    資訊的傳導日新月進,人類在新時代語言帶領下,思想體系的提升也愈明心見性,遠古的經典與今日的訊息相輝映,証明道的合一,只是愈見簡明。

    零極限 (HO OPONOPONO古夏威夷療癒系統) 用簡單的四句話:「對不起」,我愛你」,「原諒我,「謝謝你」,

來清理人類集體意識中的痛苦與傷害--是一種原諒、懺悔與轉化的過程;個人的大我意識, 在這四句話中得到清除錯誤的念頭,之後,思想變得空無!自由、愛、就將會自己填滿…,這與回向偈中的願心與願力,是不謀而合的!使用方便明白的法門,在道途中是沒有分別心的。

回向偈 V.S 新時代的回向偈

願消三障諸煩腦對不起

願得智慧真明了我愛你

普願罪障悉消除原諒我

世世常行菩薩道謝謝你                             

Ta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明珠行—Hellinger Sciencia 訓練營

         2010.01.09 ~ 01.17        魏台鳳

 

        海寧格大師親自在亞洲主持九天新取向的訓練營,選中在兩岸三地的樞紐‑‑‑東方之珠(香港)舉行。抱著浸沐大師能量下想法的四百多位學員,興奮、期待的雀躍之情,自不在話下。

       

        九天的課程下來,疲態,悄悄爬上每位學員的臉上。

 

        時間太長了嗎?一天三個時段的課程下來,步履蹣跚的豈止海大師一個啊!多次盈眶,但是挺著八十五歲身軀的老人家,仍為了「道」在服務!在學員們評論著Sophie的過度表現時,他仍是用著他一貫「沉思」的態度接受了下來。

 

     在台上,一席舊西裝和翻飛的白髮是海大師的風格,無所增,也無所減任一分!相映於光鮮亮麗的Sophie,他安然自適。

 

        他在示現­­­在一個「有為」與「無為」之間。

      他的示現,在一個「對」與「錯」的評斷之間。    

      他的示現是:我們每一個人都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他示現一個:我是,而我接受!

      他說:我也會犯錯!

      他說:在對與錯的評議中,讓我們無法向前行。

      他說:在專注中不去要求或期望,而安於當下時;我們便能擁有那些賦予我們的事物。也因為這樣,我們感到充實圓滿。

 

        是的,海寧格已盡其可以的教給我們了。如果我們不為自己的預期框架,那麼我們便能得著那些珍貴的部分。至於Sophie是否給了我們額外的禮物?也可以在各自的內在去蘊蓄。她是一面鏡子;給在場的每一位學習者!有她的存在,讓我們看到海大師人性的一面;以及人性存在的本質和難以達到的昇華。

 

        系統排列工作是完全符合「道」的一種工作。離道而行,自然會漸行漸遠而消失。

 

        海大師是明晰的。

 

 

明珠行—Hellinger Sciencia訓練營《二版》

2010.01.09 ~ 01.17     魏台鳳

 

        海寧格大師親自在亞洲主持九天新取向的訓練營,選中在兩岸三地的樞紐‑‑‑東方之珠(香港)舉行。這是我第五次進入香港,每次總看到這顆明珠不同的風情!抱著浸沐在大師能量下想法的四百多位學員,興奮、期待的雀躍之情,自不在話下。

 

        九天的課程下來,疲態,悄悄爬上每位學員的臉上。所以,有一天我翹了一堂課去游泳。

 

        時間太長了嗎?一天三個時段的課程下來,步履蹣跚的豈止海大師一個啊!《拖著背包,奔跑在旅館和課堂之間,已成了我和室友Della的樂趣之一。》多次盈眶,但是挺著八十五歲身軀的老人家,仍為了「道」在服務!《如果我們同意花開花又謝,我們也要接受海寧格終於會停下他的腳步。》在學員們評論著Sophie的過度表現時,他仍是用著他一貫「沉思」的態度接受了下來。

 

     在台上,一席舊西裝和翻飛的白髮是海大師的風格,無所增,也無所減任一分!相映於光鮮亮麗的Sophie,他安然自適。《我是否也能用著這不驕不慢;欣賞的眼神看著我的伴侶?》

 

        他在示現­­­在一個「有為」與「無為」之間。

        他的示現,在一個「對」與「錯」的評斷之間。   

        他的示現是:我們每一個人都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我總是在最後一分鐘進會堂!》

        他示現一個:我是,而我接受!

        他說:我也會犯錯!

        他說:在對與錯的評議中,讓我們無法向前行。

        他說:在專注中不去要求或期望,而安於當下時;我們便能擁有那些賦予我們的事物。也因為這樣,我們感到充實圓滿。《確實,我用了二十分鐘衝進Esprit,抱了九件衣衫出來!I always take a good advice.

 

        是的,海寧格已盡其可以的教給我們了。如果我們不為自己的預期框架,那麼我們便能得著那些珍貴的部分。至於Sophie是否給了我們額外的禮物 ? 也可以在各自的內在去蘊蓄。她是一面鏡子;給在場的每一位學習者!有她的存在,讓我們看到海大師人性的一面及人性存在的本質和難以達到的昇華。要再自我韃伐了,我仍有空間揚昇‑‑‑人是猴子變得嘛!》

 

        系統排列工作是完全符合「道」的一種工作。離道而行,自然會漸行漸遠而消失。

 

        海大師是明晰的。

《天際萬豪酒店的十二樓上,日出海景,迎向我!》

Ta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這個時代,是許多訊息傳導的時代,是宇宙將衪的愛,透過各種管道傳出愛的訊息的時代!

我們何其幸運,又何其不幸不幸的是人們的痛苦已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點:情緒的疏離造成的被拒絕,背叛,孤單,和缺乏愛!物質缺乏的恐慌造成的富人擔心損失,窮人嫉妒奢華。心理疾患存在每個家庭中; 憂慮,憤怒扭曲了性格!

 

過去的信仰,不論是佛陀的因果,基督的救贖、穆斯林的操守都不足以應付今日人們心靈的困境。

 

我們的幸運是人類已有資訊系統 -- InternetTV,可以迅速的將各種最新的療癒訊息傳給所有的人,只要你想拿取,都是免費的。

 

只要你想拿取!  你的生存便不虞匱乏

只要你想拿取!  那陪伴就在那裡

只要你想拿取!  那愛便在那裡

 

這些訊息是:心想事成的秘密、一念之轉,新時代的信念和家族系統排列!

 

你可以從思想入門;也可以自身體工作中達到心靈開展的入徑!奧修的話語可以立即帶給你心靈歡愉的響宴,光流瑜珈,靜心、舞蹈乃至氣功都是鬆開身體,從細胞進入心靈觀照的法門。只要你想拿取!這宇宙的愛,正透過各種各樣的管道,傳達到你的身邊。

 

最豐富的愛,就在那平靜裡。

 

人們會說:我的遭遇讓我陷在混沌糾結中。

只要你想拿取,這些訊息會幫你清理、恢復平靜。

 

人們會說:我的痛苦是無力掙扎的。

只要你想拿取,這些方法可以使力量再生!

 

人們會說:我得不到愛,也無由給出我的愛!

只要你想拿取,全宇宙的愛都任你取之不盡!

哇!好豐盛!自古以來這麼多大師、哲人的教導,到了這世代開創了這麼多的極緻!任何一樣;只要任何一樣:奧修與海寧格,秘密與零極限都是這時代最優美的樂曲,它們是累世的老子、佛陀、基督之愛的化身。

 

不要錯過,不要再錯過了!你可輕易的讀懂,也可以簡單的身體工作,在這個時代,宇宙之愛所給的訊息是簡單的,輕易的。就去拿取吧!

 

為了增進宇宙的共修達成,愛的序位工作室將新闢 對談時刻 專欄,開放給每位想要探索的心靈,這對談來自個人習修心理學界有用的模式,和心靈意識的有效方法。這專欄期待有更多的人可以一齊修習,我的答覆是公開的,也歡迎您能公開的提問,加入討論吧!

Ta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魏台鳳

        在一個對談中,何以信任的專業關係是最重要的部份,因為這是療癒的開始。不論是自願或非自願的協談,每個人都是害怕被解析的,而這個不願被看穿早已存在——存在於個人對自己的不願傾聽那個發自內在的聲音是存在的事實,卻長年盲目的被自我所封鎖住,因為太多的教條讓人害怕內在的聲音會讓自己失控。所以,戴上的面具,是在鏡子前所要求的自己。

         對自己的批判不停是面具牢固的戴著的原因,以為在面具之後可以舔血療傷,可以自我安慰。其中很大的誤解是,以為面對的協談者是一面鏡子,在他()面前無所遁形,有時還要加上更厚的一層來防衛,其實對助人工作者來說,耐心的等待來訪者何時想拆下面具是必要的。然而,時間點的拿捏,在當下之點上工作,就是過程中工作者如何忠於自己的角色,和「為」與「不為」間。

         陰翳滿天時的撥雲見霧;在曙光初露時,有一條幽徑可通,卻驀然看到左邊有淙淙清流,右邊是莠草蔓花,似乎處處可行,又處處難行,飄泊於江浪之中,卻不想順流而行。妄圖奇蹟出現——艷 陽下,還是戴著面具歡舞,只是這種奇蹟不會來,因為面具罩住的雙眼怎見得著陽光呢?沒有勇氣自己去摘下面具,彳于而行,陰霾仍是陰霾。協談者不會也不能為 你去摘除那個面具。然而,自面具的縫間一旦看到了微微的晨曦之後,那個想要躍升的欲望便來了。那個想讓陽光洩滿全身的光照感便無法揮去。「『覺知』一旦發 生便沒有回頭路,只有努力去探取,直到完成」,「完成」就是用真實的面貌去生活!

         每 一個對談都會留下種子,就像近代科學家發現在木乃伊的墓中取出五千年前的種子仍會發芽一樣。每個生命都是奇蹟也都會留下痕跡。協談者的話語是否智慧,其實 並不重要,有否準備好一盞明燈在鏡子前幫助來訪者照看到最真實的自己,並自我肯定那鏡中人是「美」的,才是過程中專業的部份啊!

Ta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