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酷文章 (43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毀掉孩子的十大問題  

 

 

 
                                                                                             作者:曉泓婕伊
  
    問題孩子層出不窮,家長帶著孩子尋求外援譬如心理諮詢和親子訓練機構的時候總是會喋喋不休:我付出了多少多少,可是孩子却越來越糟!一邊納悶一邊極度地痛 心疾首。那麽爲什麽父母的苦心付出不能得到優良的回報,當真我們的孩子都是白眼狼嗎?如果你是一個充滿困惑的家長,又或者你是一個不希望未來遭遇這種困惑 的 家長,請你和我們一起,撥開這團困惑的迷霧,看到迷霧後面藏著的真相。

  看到這行標題的時候,你一定以爲說的是別的家長吧!其實這裏說的是每一位,每一位家長!中國完形教育著名的親子教練陳鵬宇老師,經過大量案例的積累,探究出父母如何用自以爲是的愛毀掉原本自信快樂的孩子的十條共性問題,你不妨對照一看。
 
  1、寄予孩子很高的期望且追求完美

  通常的說法是期望越高失望越大,爲了不使自己失望,只能給孩子不斷地施壓。在這種情况下,孩子會迎合家長、迎合老師甚至迎合社會評價成爲一個優秀的孩子!這樣的優秀,往往忽略了孩子本身的需求。
  優秀是一把雙刃劍!當孩子爲了家長的期許不斷迎合的時候,他就失去了自我,他的生命狀態不再自在和流暢!他只能緊緊地抓住他付出了這麽大的代價得 來的優秀!這樣優秀的孩子,是一枚炸彈!隨時會被引爆,不是炸傷別人,就是炸壞自己!有一個統計數字,大學中有心理疾病的孩子,有23%在初高中 被公認是很優秀者。

  2、孩子不令自己滿意時貶損他、責罰他

   其實孩子不能讓父母滿意的時候已經很負疚,這個時候最需要來自父母愛的陪伴、協助和支持。父母忽略孩子的感受被自己的情緒支配,只想著:你是我孩子,你 要給我臉上貼金,你要讓我有面子,你不能丟我的臉!然後用你自己奇多的規條和框框來束縛孩子。但是孩子往往越束縛越叛逆,你越管,他越不要聽!

  鵬宇老師家的寶貝女兒在有一個假期剛開始的時候天天打游戲,晚上打到12點才睡覺。家裏的媽媽、姨媽和姥姥都沉不住氣了:這天天打電腦,作業不寫怎麽 辦!指責孩子,孩子鼻孔朝天一聲,依然故我。鵬宇老師那次出差回來,正趕上妻子爲此事犯愁。他進了女兒的房間:女兒回頭叫了一聲爸爸。他說:玩 電腦呢,沒事,你玩!然後手放在女兒的頭上,半開玩笑說:爸爸給你傳送一些愛的能量,別耽擱你玩,你繼續玩吧。十幾分鐘後,他鬆開說:好了,不想玩了就早 點休息啊,別累壞了!

  那天晚上,女兒十點半就睡了。

  給孩子一些空間,讓孩子在負疚的狀態下仍然可以得到愛,孩子才會有順從以及有自我負責的可能。在孩子做了令你不那麽滿意而他自己也深知的事情時,無言地陪伴,單純地給予孩子愛的支持更顯得重要!
 
  3、拿自己的孩子跟別人比

  這是所有家長的通病。鵬宇老師說:當你把比較的枷鎖套給孩子,孩子就永遠無法幸福。他會一點一點從父母那裏學會比較,幷且用比較殺掉自己的自信,讓自己永遠被比較來的痛苦結果所折磨。

  家長應該相信自己的孩子是優秀的!每個孩子都自有一份屬他的優秀之處!不要用比較殺傷孩子的自尊了!
 
  4、有條件地滿足孩子的需要

  你考第一名就買旅游鞋!你進入前五名我們就全家去旅游!很多家長都把這個視爲一種對孩子合理開明的獎懲舉措!殊不知,這帶給孩子潜意識的訊息是:符合爸爸媽媽的標準,才是被愛的。然後孩子會爲了得到父母的愛付出失去自己的代價!

  鵬宇老師對女兒學習從沒什麽要求,甚至戲謔說:不要考前幾名,考前幾名被老師盯上就麻煩了!可是有次女兒考了第三名,心裏還是很高興的。她對爸爸 說:爸爸,今天請我吃肯德基吧!這個爸爸說了:好啊!不過爸爸不是因爲你考第三名才要請你。爸爸愛你,即使你考倒數第一倒數第三,想吃肯德基了,爸爸也會 請你的!

  孩子不耐煩地說:好了,好了,知道了。你的她心裏怎樣,還用說嗎,幸福著呢!
 
  5、數落孩子的不是

  家長最樂意數落孩子、教導孩子!教導是每個家長都尤其熱衷的一件事情,有人從教導中感受到自己的威嚴,有人從中體會征服的快感。全不管孩子是在嘴上服氣,還是心裏服氣!然而,最好的教是不言之教。數落孩子的不是,不是讓孩子失去自信就是讓孩子喪失自尊。
 
  6、預言孩子沒出息

  預言孩子沒出息有兩種後果,一是你越說他沒出息,他越沒出息,完全喪失鬥志和學習能力,最終實現你的預言!另一種孩子,你說越說他沒出息,他越要證明自己有出息,但是一輩子活在證明中,失去自我,也喪失了生活的智慧和讓自己幸福的智慧。

   有一個農村長大的女孩子,她上面有個哥哥。從小父母就偏愛哥哥,認定哥哥比她有出息。她心裏很委屈、很不服氣。所以自我砥礪,一定要爭 口氣給父母看 看,看看她是不是能把哥哥比下去。後來她果然比哥哥成績還好,考上大學,有不錯的工作,成家立業。但是因爲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用在證明給娘家看,久而久之 令她的丈夫忍無可忍,要和她離婚……
 
  7、代替孩子做選擇

  孩子的心理獨立期有三個階段,分別是3歲、9歲和12歲。小的時候,孩子自己吃飯,父母應關懷而不干涉,不要說你都吃到衣服上了,我來喂吧!再或者孩子想穿什麽衣服你也要代爲選擇!還有不聲不響爲孩子報了鋼琴班,都是不智之舉。

  家長總是在用自己的頭腦操控孩子,但是忽視了代替的過程就是剝奪孩子成長的過程。你剝奪了孩子某方面的成長,孩子就喪失了某方面的能力。
 
  8、限制孩子做他想做的事

  父母喜歡說:不要這樣,不要那樣!
  然而孩子的天性是,你越不要我這樣,我越要怎麽樣!
 
  9、總是擔心孩子

  不認爲孩子有控制能力,不認爲孩子其實可以!所以——你得到不想要的結果最好的辦法,就是去擔心!你擔心孩子早戀,孩子一準早戀;你擔心孩子網癮,孩子一定網癮!

   有個媽媽在孩子還上小學一年級的時候,就在經過一間網吧時警告孩子:看見沒,這是網吧,很多孩子一進去就變壞了,你可不能進去!一天又一天,一開始孩 子不明白,但是心裏好奇極了,終于有一天孩子忍不住,要走進這間網吧看看。再後來孩子網癮了!孩子是否自信,取决于父母對待他們的態度。
 
  10、不相信孩子

   不相信孩子的根源是父母不相信自己。當孩子對媽媽說:沒事,我一個人在家寫作業,你去忙吧!媽媽一關上門就想,孩子一定在家玩電腦呢!這樣的反應會讓孩 子覺得父母不信任我、不喜歡我、不尊重我!不相信孩子就是在毀滅了孩子的自尊。父母總是努力把自己的孩子朝著成功的方向培養,致力于培養孩子成,而 忽視了孩子要先成人的問題。以至各種各樣的問題孩子越來越多。

  父母教育孩子的過程,就是把自己的狀態調整到平靜和喜悅的過程,平靜和喜悅的狀態就是愛!教育孩子的過程,也是心量拓寬的過程!改變孩子很容易,當你下孩子時,孩子就(改變)”了!

  父母小小的改變,孩子大大的不同。

Ta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决定孩子命運的八大問題

 

             

 

                                    作者:曉泓婕伊

 

 你可以不是天才,但你可以是天才的父母!樹立做父母正確的家庭教育觀念,爲孩子建造一個良好的人生平臺,讓孩子有很好的人格修養,懂得做人,懂得成功的真正含義。簡單方便,容易操作,適合于每一位孩子家長。

 在孩子的成長中,高分數、好成績幷不代表一切。事實上,一些决定孩子命運的關鍵問題常常被我們忽略,它們才是孩子未來的保障。父母的目光不能只盯在暫時的 成績上,孩子要進行的是一場人生的、持久的接力賽,誰笑到最後,誰笑得最好!只有解决了教育的關鍵問題,才能找到正確的發展方向,才能積蓄競爭力,打好持 久戰!

 身 爲現代父母,您知道現代孩子該怎樣教育嗎?很多父母認爲,家庭教育就是開發孩子的智力,也就是讓孩子從兩三歲開始背唐詩,四五歲學英語,上學後要請家教、 上輔導班,成績一定要名列前茅,將來一定要上名牌大學。似乎只有這樣,父母的教育才算成功,孩子才算成才。實踐證明,這是對家庭教育的極大誤解,是升學教 育在家庭教育中産生的不良後果。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任務應該是建築孩子的人格長城。

在孩子的成長中,高分數、好成績幷不代表一切。事實上,一些决定孩子命運的關鍵問題常常被我們忽略,它們才是孩子未來的保障。

 試想,如果一個孩子缺少對生命的認知(一遇到挫折就産生輕生的念頭 ),沒有夢想的能力(自己將來想做什麽都不知道),不懂得保護自己(做了博士生依然被農民拐賣),無法與別人共享(腰纏萬貫却不快樂),那麽,即使這個孩子門門功課考第一,又能怎麽樣?

 當今,最該改變的是父母,是父母的教育觀念。那麽,正確的家庭教育應該是什麽?是父母應該幫助孩子建造一個良好的人生平臺,讓孩子有很好的人格修養,懂得做人,懂得成功的真正含義。

 只有父母的教育觀念發生了轉變,我們的孩子才能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才能終生受益。

 8個關鍵問題之所以關鍵,是因爲它往往會在緊要關口成爲孩子前進和幸福的羈絆。現在讓我們趕緊來看看吧!

 

第一大關鍵問題:如何讓孩子樹立樂觀向上的心態

1.接受現實是走向樂觀的第一步。

2.培養樂觀的性格,讓孩子坦然地面對生活中的不幸。

3.讓孩子保持一顆平常心。

4.孩子把大量的精力耗費在焦慮上,就不能發揮其固有的能力。

5.幽默感看似小伎倆,實則大本事

 

第二大關鍵問題:讓孩子學會感恩,懂得寬容

1.心胸狹窄只會讓孩子一生痛苦。

2.擁有愛心,就有了求知求美的動力。

3.惡作劇會惹禍,及時引導孩子改正。

4.及時消除孩子的殘忍行爲。

5.懂得感恩,才會成長。

 

第三大關鍵問題:培養孩子直面挫敗的勇氣

1.孩子是脆弱的,教他勇于正視失敗。

2.培養孩子的意志力不容忽視。

3.對挫折感到陌生的孩子,很難融入社會。

4.用自信取代自卑。

5.總是責備孩子的失敗,孩子將會變得無能

6.對孩子進行誇獎,但不要過度。

 

第四大關鍵問題:教會孩子自我保護

1.教會孩子一些安全常識,冷靜應對傷害。

2.依靠父母的孩子,總免不了挨摔。

3.孩子缺乏處世能力,隨時都會有被生活吞噬的危險。

4.過分地保護,就等于傷害

5.提高孩子的免疫力,從容面對誘惑。

 

第五大關鍵問題:讓孩子敢于夢想

1.有夢想才有創造。

2.不要訓斥孩子的夢話

3.孩子有夢想時,催促他向夢想邁進一步。

4.拒絕孩子問的爲什麽,就等于剪斷了他思維的翅膀。

5.善待孩子的興趣。

6.善于創造的孩子,往往具有一個奔馳的頭腦。

第六大關鍵問題:隨培養孩子良好的溝通技巧

1.懂得社交禮儀的孩子,能够擁有好人緣。

2.孩子善于談吐,最能弓l起別人的興趣和注意。

3.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

4.孩子勇于承認錯誤,則錯誤已經改了一半。

5.合作能力比知識更重要。

6.懂得傾聽的孩子具有人格魅力。

 

第七大關鍵問題:教會孩子合理使用錢財

1.孩子越早接觸和學會使用零花錢,長大後就越容易賺到錢。

2.正確處理孩子的壓歲錢。

3.養成儲蓄的習慣,讓孩子終生受益。

4.授之于魚,不如授之于漁。

5.糾正孩子盲目攀比的心理。

 

第八大關鍵問題:幫助孩子正確認識自我

1.鼓勵孩子主動與人交往,消除孩子的孤僻。

2.長期處在害羞之中,孩子容易産生自卑感。

3.學會欣賞別人,才會欣賞自己。

4.讓孩子每天發現一個自己的優點。

5.懂得才會有所

Ta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愛不是一種侵占

 
 
    和幾個不算太熟的朋友在機場相遇,因為風雪阻礙了飛行,便有了患難與共的真情,留下聯絡方式,回到台北後,約著聚了一次。30歲的安妮算是最年輕的一位,對 我有最深的好奇。聚餐時,她忍不住問了一個問題:「妳覺得妳還會再與人戀愛嗎?那會是什麼樣的人?」我說,我其實一直在尋找的,便是一個「有自己的心靈世界的人」。
 
 
    安妮問:「意思是,有自己的興趣、愛好嗎?」「應該是說,有自己心靈世界的人,有時候不會那麼在乎我,反而會讓我覺得很自在。」我試著說明,卻總覺得沒能完整表達。
 

 
     一直在旁邊沒說話的大紀突然點頭,對我說:「我明白。」他轉頭對安妮說:「我們很習慣以愛為名,要求掌握愛人的每一個生活細節與全部世界,如果不能如願,就會覺得沒有安全感,把自己和對方都弄得很痛苦。」 
 
    安妮有點為難地說:「可是,愛一個人不就是愛他的全部嗎?」大紀笑起來,過了片刻才問安妮:「如果他的全部中,有一部分是渴望保有隱私,妳也能『愛』 嗎?」安妮挺直脊背,看著我又看大紀,她說:「坦誠的愛一個人,幹嘛還要有隱私?」我知道年輕的愛總是大無畏的,聽見這樣的宣言卻令我怵然而驚。
 
 
    大紀後來與我一起走到捷運站,他說前妻對他的世界全面掌控,不許他擁有她不熟的朋友;不接受他赴未邀請她的飯局,她常掛在嘴上的名言是:「夫妻是一體的。」「而我真正的感覺是,我的世界被侵佔了。」大紀疲憊的說。越是被嚴密監控,就越想逃出去透透氣,他們最終只得仳離。
 
 
    哪怕再愛一個人,也要保留彼此的隱私,才能長保愛情。我想,安妮得再經歷多一些情感或年歲,才能明白:愛,就是愛,並不是侵佔。
 
 
 
轉自張曼娟-戒不了甜一書

Ta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北京答客問 文/林凱聿

 

                                     

                                                                                                              攝影:謝皓之

 

20:修心的路程需要一生吧?需要有磨難吧?我總沒磨難,怎麼辦?

答:是不是要一生不好說,而行者早晚要走上行菩薩道是必然的,而菩薩行是永無止盡的。

    基本上是會有磨難,所以小說《西遊記》中描寫了行者可能會遭遇到的八十一種(內在)磨難。

    其實不必在意有沒有磨難,而是將每天所遭遇到的一切,都將之變成練習《三安住正觀行》的工具或機緣就可以了。 

21:身體不適,在修行中是否是一個障礙?是先調養好身體,再去靜坐,還是兩者同時進行呢?

答:不一定是一個障礙,可以以病為友為師。天天兼練動禪、動功、靜坐、靜功。身體轉強健不難。

    必要的話,輔之以中西醫及健食療法更佳。 

22:新時代思潮理論:您創造您的實相,如果屬實,為什麼崔雅靈修十年,禪七數次,注重飲食、運動、生活及身心靈整合,還是會得罕見的病?

答:靈修十年,不見得代表她有得到上乘之「性命雙修」之正法。她之諸法齊用,是帶著恐懼心(敵對心、取捨心)在運用?還是帶著安祥心(慈悲心)在應用?值得考究。

    化解Cancer,固然是要諸法齊用沒錯。但是內心是在愛癌細胞,還是厭斥癌細胞,需要考究。

    從更深層面說,安住「只是不知」,臣服一切發生更重要。 

23:肯恩.偉伯說:只是一味地打坐,你心里的垃圾不會因此自動消除。你的工作或是親密關係,也不會因此而自動改善。他建議我們採用「整合修煉」,從肉體、情緒、心智、靈魂及靈性層面一起去做,您如何看待「整合修煉」呢?

答:他說得對。參閱之!照做之!    

    法無定法,每個行者的問題點及缺漏點不同,所以需要補強的點不同,需要施用的方法不同。

    每個的人的天賦、根器及歷練不同,所以要下功的重點及法門不同。成長路,需要明師之因材施教、量身訂做與應病予藥。 

24:現在這麼多五花八門的修行課程,可是,如何才能知道自己適合哪些課程?您認為最重要的修行方法是什麼?如何判定何種方法適合自己的修行?對那些經濟不寬裕,時間不充足的靈修者,您是否有什麼好建議?

答:凡是使您定慧慈愛及輕鬆自在,日日增上的習練,就是適合您的修行。凡是使您業障、妄執及心垢日日損減的習練,就是適合您的修行。

    最值得推薦的修行方法有兩類:一是100%祂力的法門,二是100%自力的法門。

    一定要具體推薦的話,筆者推薦的是「只管打坐」、「大圓滿」或「三安住正觀行」。

    真正的正法習練,通常可以與日常的工作及家務做結合,所以,不存在時間不足的問題。

    而值此網路發達時代,可以從網路上搜讀到許多免費的上乘正法。當然,身心靈成長入門者,跟幾位好老師學練,確實可以節省自行摸索五年、十年以上的光陰。 

25: 很多朋友參加靈修課程,獲得了一些神奇體驗:如拙火升起,與前世對話,甚至有人可以預知未來,與高靈對話,可是發現有些朋友沉迷於這些神奇體驗,包括我自 己曾迷戀出體,在沒修行之前我迷失,而在踏入心靈之旅以後我卻迷茫,修行的目的到底是什麼?在沒有導師指引時,對在家自修的人來說,您有甚麼好的忠告嗎?

答:首先,您是「道器」,很值得重視、關愛與培育。

    關於修行的目的,歸納數句分享之:離一切相,明心見性,返本歸源,無執一切,為所當為,善用萬物,創造和諧人生(社會),及將天堂(淨土)落實於人間。

    為避免身心出偏的最易法,一是天天讀誦金剛經。二是定期與明師通信或寄呈修行週記(日記)批閱。 

26:有些大師悟道與覺醒後,看見了世界實相,帶來靈性提升及轉化。但為什麼他們的生命並沒有因悟道而產生任何改變?工作不斷出錯,與家人朋友相處也不斷出狀況,這是為什麼?為什麼我們極難圓融的處理二元對立問題?

答:一.他們可能不是真正開悟。二.假如將佛陀(的圓滿人格)類比為一百分的話,那麼成道阿羅漢是九十分。而「開悟者」只有六十分左右。以《阿含經》來說,開悟者只斷除「十結」當中的三結而已,所以工作及人際關係繼續出狀況,是很有可能發生的情形。

    古德曰:「悟後真修」,其意涵,就是要續斷剩下的七結使,並圓融世法中,待人、處世的方方面面。 

27:為什麼我很難抗拒集體意識對我的影響?

答:定力、慧力不足。常練「止觀雙運」即是。

    本來「無我」,被影響的應是小我、假我。而「真我、真我」不會被集體意識影響。 

28:小孩子自我感太強,如何幫助孩子靈修?如何平衡榮譽感和自我感?

答:孩子自我感強是正常的。孩子被人類環境污染,陷入昏睡,將來再設法敲醒的歷程,是必然如此走一遭的。

    父母做好身教(譬如做早課/晚課),比教孩子靈修更重要。父母時時以萬物為師為友,就已經在幫助孩子靈修了。

    孩子若喜歡追求榮譽感,就讓他去追求,不必加以干預。因為人類想要自我實現的話,本來就是要多吃「物糧、愛糧、靈糧」。

    但,如果是想要超自我實現及見性開悟的話,其基本條件,是內心不再抓取、執取三糧。 

29:我對有些人的慈悲心總是起不來,怎麼辦?有些人就是不喜歡,自知道不好,但改不了?

答:第一是要練習「收回反投射(Reown the dark shadows)」。第二是要練習密宗「拔苦予樂」之「自他交換法」。三是要練習一行禪師經常宏揚的「廣義緣起觀」---在任何一個物體(一個人)中看見萬事萬物及所有人類。

Ta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北京答客問 文/林凱聿

                                    

                                                                           

                                                                                                        攝影:謝皓之

 

10:我們的肉眼只能看到一定範圍內的事情,所以有時會後悔,故,吾人要怎樣清晰地做出正確的選擇?

答:開發及強化「正觀力、洞察力、直覺力」即是。凡出自左腦的選擇都很危險。出自雙腦並用之答案較為可靠。故《信心銘》一開頭就說:「至道無難,惟嫌揀擇。但莫憎愛,洞然明白。」。

   常人,有必要經常正觀靜心,傾聽內在真實聲音指引來過人生很重要。    

11:如何擴大自己的心量?

答:一是經常讀誦《華嚴經》中的《普賢行願品》及《淨行品》二品。二是經常對十方三世一切眾生運作「拔苦予樂」的「自他交換法」。其操作細節,請參閱筆者之《心海拾貝》一書。 

12:我們經常說要與自性聯結,請問什麼是自性真我

答:自性,通常指的是萬物、萬相的緣頭,又被稱為「真性、真空、佛性、法身佛、如來藏、真我」。與自性聯結之意,就是要體悟到自性,或者感受到自性中的某些內涵(譬如寧靜、喜悅、自在)之意。

    常人所說之我,大半指的是假我。假我是外來物所堆砌而成的,是無常、幻逝的;真我是自有永有的,是常樂我淨的。

    假我(小我、自我)就是已知及歷史,解脫已知,剩下的就是真我。

    假我可以裂解、散失;真我金剛不壞。假我有邊界、範圍;真我無邊廣大。假我是真我的影子幻現或包裝殼。 

13:現在的靈修與上世紀末的氣功修煉(上層修煉,非指養生保健類)之間有甚麼關係?

答:氣功的領域,其實很複雜。有一些氣功,其本質是舊酒裝新瓶,所以與靈修之間有部份重疊的關係。有一份高級氣功,譬如《藏密氣功》,其本身是涵有較重之靈修(禪修)成份於其中的。氣功熱之冷卻及消退是一件令人扼腕之事。

    靈修與高級氣功之宗旨,其共同處是開發及增上生命智慧,探索萬有源頭,及為提高幸福指數,納受高層次幸福人生而效力。 

14:請問您對葛恩卡之十日內觀有何見解?

答:乃是學練「四念住」的諸多系統之一。但是較為著重「觀受如受」。乃是以循環掃描全身每一個細胞的方法來淨業化垢。

    若是習練前先薰陶、建立密宗之「大圓滿見」就更為佳妙。或是讀閱過《奇蹟課程》之正文 ,曉知上主之子「神聖本質」之諸種特點更好。 

15:請問您之「三安住正觀行課程」,與葛恩卡之十日內觀,有何異同?

答:在「三安住」之第二安住中,已包括內觀課程之重點內涵於其中矣。詳見筆者之《找到自己》、《心海拾貝》及《正觀自在》三書。 

16:請談談《奇蹟課程》在修行體系中的地位?奇蹟學員也能開悟嗎?單學奇蹟可以嗎?此課程有何弊病嗎?

答:此課程可以算是介於「智慧瑜珈」及「奉愛瑜珈」之間的東西。奇蹟學員有可能開悟。但是會被古德譏為是「修性不修命,萬劫陰靈難入聖」。

    奇蹟課程將小我的近百種把戲講得很清楚。很有助於行者擺脫小我的操控。當擺脫小我的所有把戲時,行者就開悟了。

    可以單學奇蹟課程。但是也學練「三安住正觀行」更佳。

    練習《奇蹟課程365課》時,等於是有在動念,所以算不上是上上乘的正法,但它確實是人際互動得以雙贏、共贏之珍貴寶典。

    奇蹟行者,輔之以道家之正統養身之道及某些心理治療,都半是有必要的。 

17:如何感知靈性世界的存在?

答:人及很多動物皆有靈性、靈知、直覺及預知力。而人在看著日出日落,看著花開花落,看著嬰孩展顏歡笑時,都會有特別的觸動、悸動及感動,這些都與感知靈性世界有關。

    自古以來,所有的物質世界、能量世界、意識世界及靈性世界,一直並存及交互影響著。 

18:如果選擇靈性的道路,怎樣找到自己獨特的輸出口(與現實連接部份)?靈修與現實生活如何結合?

答:一是隨時隨地,將念念分明及清楚明白的心態,帶進當下身心的實態中。二是以濟世利眾之心來做好自己當下的本位工作。三是經常性地體會「有Doing,沒有Doer」。四是偶而問一下---「正在做的是誰?讓一切當相得以顯現的是什麼(靈能、妙力)?」。 

19:前世與今生有哪些聯繫?有一種說法,前世是今生的根基,今生要回到前世的土壤,因為根基在那裡,是否成立?

答:因為在學術上,尚有許多人不認可前世的說法,所以我們先暫時假定人有前生與來世。

    其實無數代前世中的一切皆已重疊進當前之世,之身心魂靈。所以今世之身心靈學練、淨化、整合、提升,等同於無數前世之學練、淨化、整合、提升。所以回溯不回溯至前世探索,並不是很要緊。如古德所言:「一燈照破千年暗」。

    最要是正觀功深,假我脫落,自我感誕生的次數愈來愈少。否則,不斷地在善、惡道中輪轉就無趣了。

Ta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靈療時遇見的外靈、病氣問題

                                                                              
                                                                                                                       

  

文: Sandra

 一位靈療師在一開始服務的時侯,狀況頻頻是很正常的,養成好習慣,隨時歸零,謙虛學習,簡單生活,你會發現每一個個案都是一位人間菩薩。

    在靈氣與靈學一文裡,我們提及靈氣的本質並非解決靈學問題,勿把工具用錯方向,錯用靈氣除靈。那麼,如果沒有生來靈眼或超強感應力的人,要如何去判斷所來何人?

    在 談這個問題之前,「外靈」的觀念本來就有多種不同的看法,這還是與宗教理念或者東西方文化差異有關。普遍在西方靈氣老師的觀念裡,「外靈」是可以因為宇 宙浩瀚的愛與光而被釋放的,所以根本不需要擔心「外靈」這種事,反正一律送進光中就好。類似的觀念在東方也有,有的靈療師認為從事靈療不涉及因果問題,他 們也無意去干涉個案與外靈之間的糾葛,所謂井水不犯河水,因此在靈療之前會先默禱,請不喜歡靈療能量的虛空界眾生離開,待靈療結束之後再回來,因此也不需 要擔心自己是否受影響的問題。心裡若存有這種負擔,乾脆不要從事靈療師的工作,否則整天疑神疑鬼,漏洞百出,反而會引來更多的負能量。

    接下來是,如果你真的因為靈療個案而使自己大受影響,或者「卡陰」,其原因為何?主要分為以下幾方面來談:

 

體質問題

    我 有幾位朋友及學生都是「敏感性體質」,對於能量體存在的察覺比一般人更為敏銳,也常遭受這些好朋友們的「打擾」。因為感受性細微的緣故,也很容易感知個案 或能量體的苦痛所在。我曾經就這個問題請教能量界的前輩,他認為,人體能量場反應出來的是這個人的身心靈品質,如果身心靈能隨時保持在穩定及平衡的狀態 下,正常來說是八風吹不動的。在某種程度上,能量場出現了漏洞,代表這個人的身心靈品質出現了「缺口」,也就是失衡的狀況,亦即一種「生命功課」尚未完 成。

    這種感覺好像是,A不覺得被開玩笑是種羞辱,但B可能就是那種開不起玩笑的人,因為A可能已經過了這一關,對於這個問題,他有一套自 我平衡的方法,而對B而言,這可能是他一輩子要克服的問題,這裡就是一個漏洞,或者有人稱之為「按鈕」。後來前輩的結論是:這就是為何人對於自我的所行所 言要有自覺,持續不停地自我療癒,直到圓滿(沒有罩門)為止。

 

共業問題

    另 外一個有趣卻正面的看法,曾經我請教另一位專作經絡治療的師父:您整天近距離為人作治療,難道您不怕沾染個案身上的病氣?這位師父告訴我,如果 我被沾惹了病氣,一定是我有什麼地方還沒圓滿,因為共業的緣故,讓我遇到了這個個案,當我治好他的同時,我也療癒了我自己。他完全不認為個案身上的問題是 問題,反正就當它是需要被療癒的部份,盡力為個案抒解肉體及情緒上的苦痛。

    反過來說,如果一位靈療師察覺自己因為靈療個案而大受影響,也許你可以試著思考「共業問題」,該個案觸發了你哪一部份的生命功課?並進一步地思考你要如何去面對、療癒、感恩及放下它。

真的惹惱了對方

    新手靈療師最容易遇見這種情形,也是我自己的親身經歷,一開始滿腔熱血要為朋友解決問題,結果在沒搞清楚的狀況「打」過了頭,真的是錯把靈氣當靈學工具在用,結果反被將一軍,能量場被打破一個洞,咳嗽連咳了快一個月才好。

    那麼在進行靈療之前,你該為自己做何種心理建設呢?

    如果你一定有從事靈療工作的重大使命感,首先你得找出自己的所有罩門,好好地療癒它。另外就是你得有好的「保護」或「防護」,所謂保護亦即有某種堅強的個人 信仰(不一定是宗教,例如信仰光或天使也可以),堅信該信仰會為你帶來完整的保護,使你不受任何外力干擾。此外,靈療之前的基本防護一定要做好,這個基本 防護並不一定是帶了滿身滿手的工具(如果這樣讓你有安全感也可以,但還是身外之物,遲早要放下的),而是指你的身心靈的平衡與穩定狀態,最忌帶著恐懼害怕 及有為的心態來做靈療,也就是注意你的「意念」,帶著純粹療癒的心意來進行靈療,謙虛無懼,不忮不求,讓自己成為單純的宇宙能量通道。

 

    如果你真的白目到碰上了該怎麼辦?還是得分開來看問題。

    首先要判斷你遇上的是「病氣」、「負情緒」、「負意識」,還是真的「外靈」?

    以上沒有一樣會讓靈療師覺得舒服, 通常一位靈療師的好習慣是靈療前後要淨化自己及靈療的空間,保持能量場的舒適感。曾經聽說有其它靈療師作到最 後全身病痛,晚上睡不好,生活失去秩序可言。一問之下,才知道是為了賺更多的錢學習新事物而從早忙到晚,接太多個案,沒時間為自己做淨化,也沒時間為自己 作防護,其結果可想而知。如果你喜歡這樣忙碌也可以,請記得編列一支信賴的「支援部隊」,也就是可以幫忙作淨化靈療的同業朋友,定期報到,記得也請付人家 錢,有去有來,再借不難。

 

    一 般人的身體能量場上多多少少都掛了這些「病氣」、「負情緒」、「負意識」,如果經驗不夠,還真的無法去判斷到 底「掃瞄」到什麼東東。而這些呈現在能量場上的訊息是能量淤積、漏氣、腫脹等。學過靈氣初階的學員們會知道如何處理上述三種能量變異的狀況,如果連續處理 三次,一次十分鐘,皆無法收效,這時侯你就得考慮是否該收手了,尤其是腫脹的狀況,假設腫脹加上粘膩感,建議你馬上收功,不用勉強自己一定要把它清掉。最 好的狀況是回歸靈氣,老老實實地做完全身手位或脈輪平衡,最後針對個案感覺較不舒服的地方加強傳送溫和的靈氣即可。

    至 於外靈的部份,通常 你不去招惹祂們,祂們也不會來反將你一軍。這個宇宙還是有一定的法則存在。我個人曾經遇過不少,也曾經很白目的跟對方大打出手,結果除了和對方結下樑子之 外,沒什麼好驕傲的。可能體質敏感一點的靈療師才能立刻察覺其中的差異,一般人還是以遇見「病氣」、「負情緒」、「負意識」 較多,但也很容易因此而大驚小怪。再次強調,外靈是不會隨意「跟」上,除非你動了某種的意念。有一次我和夥伴在為個案做靈療,我們都發現該個案的臍輪「 住」了一個能量體,後來我試著默禱,表示我們並無惡意,如果這樣的能量讓祂感覺不舒服的話,請祂先退到旁邊去,以便讓我們進行靈療工作,過了一會再去掃瞄 個案的臍輪,那團能量已瞬間消散了。再次說明,靈療師不是除靈師,請謹守靈療師的份際。當然啦!你可以成為靈療師加上除靈師,但這已是不同專業上的學習。

 

    一位靈療師在一開始服務的時侯,狀況頻頻是很正常的,養成好習慣,隨時歸零,謙虛學習,簡單生活,你會發現每一個個案都是一位人間菩薩。別忘了臼井祖師爺的明訓:

 

就在今日,不要擔憂
就在今日,不要生氣
就在今日,心存感激
就在今日,真誠的生活
就在今日,慈悲對待所有生命


    在每一次靈療之前,也請你默唸一次,祝福自己及一切有情。也請相信,所有發生的一切皆不是出於「偶然」,請好好珍惜到來的每一個生命功課,也祝福大家生命圓滿。

文章標籤

Ta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家不是放錢的地方,而是放心的地方    

sofatutor-zgq9OXecyqI-unsplash.jpg               


                                         
                       

 

    那天他的心情很好,老總通知他的策劃方案通過了,客戶還要和他簽署下一套產品的策劃協議。

 

    為此老總特意批了男人3天的假期,讓他徹底放鬆一下。 這是男人連續奮戰幾天的成果,他有點喜不自禁,下班後同事嚷著讓他請客,他欣然應允。


    待一幫人吃完飯、K完歌回來,夜已深了。 他飄飄然地回家,進門、開燈、喊女人的名字,不應。 一低頭,就看到了女人放在鞋櫃上的離婚協議書。
 

    男人發了懵,沒想到她會來真的。


    以前他們也鬧,但至多是她嘔氣不肯理他,或者跑回娘家住幾天,過後就自動和好了。


    可這次,女人顯然動了真格的,她已經把自己的東西打包帶走,協議上財產分割得清清楚楚,房子歸他,存款歸她,孩子也由她管,他每月出二萬塊的撫養費…

 

    他記起來,早上出門時,的確和女人拌了幾句嘴。 女人讓他下午去開女兒的家長會,他說太忙,沒時間。

 

    女人就惱了,說:“你一天到晚就是忙忙忙,什時候把我和孩子、把這個家放在心上過?這日子沒法過了,離婚。”

    他說:“不就是一個家長會嗎?誰去不一樣?你別沒事兒找事……”

    是啊,有多大的矛盾呢?他是個事業型的男人,把工作看得比家庭重要。 可那也是為了這個家、為了她和孩子能過上好日子,這也有錯嗎?


    可是此刻,男人站在這個清寂空落的家裏,第一次覺得,這個沒有了女人的家,實在稱不上家。 他的成就,因為沒有女人的分享,也變得毫無意義。


    第二天,男人回家去看父母。因為一直忙,他好久沒回去了。 父母看到他,都有些驚訝。父親問:“你那麼忙,怎麼有空回來? ”他說:“公司給了3天假,回來看看。”

 

    母親盯著他的臉研究半天,緊張地問:“沒出什麼事吧?你媳婦兒和孩子怎麼沒回來?工作出差錯了?和媳婦兒吵架了?……”

母親一連串的問題讓他的臉發紅,是回家太少的緣故吧?


    這個本應該他常回來的地方,現在他回來反而顯得不正常了。


    父母很興奮,父親慌忙去買菜,母親留在家裏陪他聊天。 母親拿來花生和核桃讓他吃,剛坐下,電話就響了。

 

    隔得老遠,他就聽見父親的聲音:“忘了跟你說了,給你泡的蜂蜜菊花茶在窗臺上放著,現在喝剛剛好,你趕緊喝啊小心放涼了。”

 

    母親掛了電話,端起茶剛喝了一口,電話又響了,還是父親:“咱家的水費是不是該交了?我忘了拿單子,你把編號告訴我,我順路去交一下。”

    放下電話,母親笑著埋怨:“你爸這人啊,就是事多,出去一趟,能往家裏打十幾個電話。那點兒工資,都給通信事業做貢獻了。”


    正說呢,父親的電話又來了,父親的聲音很興奮:“老太婆,你不是喜歡吃黃花魚嗎?今天菜市場有賣的,我買了3條,回去我親自做你最喜歡吃的清蒸黃花魚……”


    二十多分鐘裏,父親的電話接二連三地響,母親也不厭其煩地接。 與其說母親在陪他聊天,倒不如說是陪父親聊天。


    他終於忍不住抱怨說:“我爸怎麼越來越瑣碎了?其實有些電話根本就沒必要打,回來再說能差多少?” 母親笑著糾正他:“傻孩子,你爸的心思你哪裏能懂?


    他不是瑣碎,而是把心留在家裏,有牽掛有寄託,所以才會一個接一個地打電話。 他怕我跑來跑去接電話會摔跤,還專門把家裏的電話換成了子母機。

 

    你爸他人雖然在外面,卻把心放在了家裏,家裏事無巨細,他都掛念著呢。


    不要以為只要往家裏拿錢就行了,家不是放錢的地方,而是放心的地方,只有把心放在家裏,愛和幸福才會在家中長駐,你明白嗎?”


    他看著母親意味深長的目光,醍醐灌頂一般,剎那間醒悟過來。 他想起自己忙起來時從不曾給家裏打過電話,甚至她打過來的電話也被他匆匆掛斷;


    想起自己陪上司應酬和同事聚餐,家裏的那盞燈一直為他亮到深夜,他卻從不曾想過女人的孤獨和牽掛; 想起孩子都6歲了,多次要求他帶她去動物園、去遊樂場,他的諾言卻遲遲未能兌現……是因為忙,還是因為他從不曾把心放在家裏?


    那天晚上,他去接女人回來。女人猶豫著不肯回,他急急地跟女人解釋:“不會再像以前那樣了,我以前是忽略了你,忽略了咱的家,我以為只要源源不斷地往家拿錢,就能保證我們的幸福……我差點把愛弄丟了,以後我會把心放在家裏,把家放在心上,你願意跟我回家嗎?”


    女人沒有回答,卻慢慢地走過去,投進他的懷裏,哭了。

 

    是的,家是放心的地方,是盛愛的地方。


    忙,從來都不是理由,心在,愛在,牽掛在,幸福才會繁衍不息。

文章標籤

Ta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舉手表決放棄機長?







 

 

     這是一則驚心動魄且無比真實的故事。


    1990526日早上6:10,型號為BAC-1-1的英航5390班機和往常一樣,從伯明翰機場準時起飛,它的目的地是西班牙馬拉加機場。機長是擁有21年飛行駕駛經驗的西蒙,副駕駛員則是剛來5390上班的阿拉史泰爾,除此之外,飛機上還有一名乘務長和3名空姐,以及84名乘客。

    飛機起飛13分鐘後,到達1.3萬米的高空處,機長西蒙將飛機調到自動駕駛狀態,然後起身想去弄杯飲料,可就在他剛站起來的那一剎那,只聽見的一聲,西蒙左側的一塊擋風玻璃猛地一下被炸開了!

    之後,艙內艙外巨大的氣壓差一點將西蒙吸出了機艙外。萬幸的是,在被吸出機艙的過程中,西蒙本能地用一隻腳死死地勾住了駕駛室裡的一把椅子,然後又被隨即趕來的乘務長和兩名空姐死死拽住,這才沒有被完全甩出去。

    擋風玻璃一碎,艙外冰冷刺骨的狂風便以時速390公里朝艙內灌,飛機內的3個警報器都不停地響,並且和空管中心失去了聯繫。 80多名乘客頓時驚慌失措,亂成一團。

    飛機開始快速朝下降落。作為副駕駛,還對BAC-1-1不太熟悉的阿拉史泰爾,只好臨危受命,靠著直覺和以前的經驗將飛機又拉升起來。但危險卻遠沒有就此結束,由於艙內的氣壓失去原有的平衡,如果不能即時阻住炸裂開的進風口,艙內供乘客呼吸的氧氣至多只能維持30分鐘,之後,所有的人都將會因為缺氧而開始陷入昏迷,直到最終窒息而死。但是,機長西蒙還在機艙外,也就是說,如要阻住進風口,就必須要丟掉西蒙。

    看著趴在零下20℃機艙外,已經被凍成毫無生息,彷彿是睡著了的機長,座艙長和空姐陷入了極大的痛苦中———他們實在不忍心放手,都希望奇蹟能發生。

    按照英航的規定,飛機在空中遭遇事故時,機組人員有義務犧牲一切來確保乘客的安全,除非乘客不要他們那樣做。因此,丟不丟下機長,只有問問乘客了。

    在座艙長的授權下,另一名空姐走到客艙內,她穩定了自己的情緒,然後說,我們遭遇到了一點小麻煩,生死不明的機長被吊在寒冷的機艙外,丟不丟下他事關我們的生死,請大家考慮後表決,贊同丟掉機長的人請舉手,舉手的人超過半數,我們就將丟下機長

 

    空姐說完後,慌亂的場面一下子安靜了下來,幾秒後,有人迅速而果斷地開始舉手,2個,5個,10個,20……看到這一狀態,空姐努力地控制著自己悲傷的情緒,不讓眼淚流下。她強迫自己數清每個舉手的人,可就在她快要數到過半數的42個時,突然,有一個一直 舉著手的人,把手慢慢放了下來,緊接著,又有一個人把手放了下來,接下來是第三個,第四個……

    最終的結果是,舉手的人竟然為零!看著這突然的轉變,空姐再也忍不住了,眼淚嘩地一下衝了出來。接下來,更好的消息傳來,通過不懈的努力,副駕駛阿拉史泰爾終於和空管中心取得了聯繫,依靠他們的指揮和引領,在發生事故後的22分鐘,飛機成功降落在6公里之外的英國南安普頓機場!機長西蒙也被隨即趕來的救護車接走。

    讓人不敢相信的是,受到巨大撞擊和在極寒中被冰凍了20多分鐘的機長西蒙,居然在醫院裡被救活了過來,而且在3個月後重新回到了工作崗位上。後來的調查表明,這場事故是由於機械維修師在更換飛機擋風玻璃時,粗心上錯了螺母而引發的。

    更讓人震驚的是,多虧當時沒有丟下機長,因為一旦機長被丟下,他百分百會被捲入機翼上轉動的引擎裡,結果只能是機毀人亡, 誰也救不了!

    84名乘客改變表決結果,既拯救了機長,也在冥冥之中拯救了他們自身。 永遠不要放棄自己,永遠不要放棄別人。


     
在平凡中看到神聖,要祈求。
    在困境中能走向光明,也要靠祈求。
     
祈求諸神慈悲攝受,加持護祐。
     
祈求師長貴人指導提拔,指點迷津。
     
祈求同行善友攜手同心,互相提攜。
     
祈求自己更加智慧,洞澈一切緣起真相。
     
祈求自己更加慈悲,包容寬恕別人。並努力去利益一切眾生。
     
祈求我能學會祈求,並隨時隨地不忘祈求。


    真是令人感動的情操;冥冥之中,人們的善意回應,都能取得不可思議的結果...在我們身邊的事物,不也是如此嗎?只要我們心想好意,除了可讓自己內心充滿善的喜悅,更能讓別人因您的誠懇而改變。
     

    心存善念就會有不同的結局...

Ta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好文轉載~~ 北京答客問(上)
                                                       /林凱聿
 
 
 
 
                                                                                                                                        照片出處:謝皓之

 

1:人活著的意義是什麼?
 
 
答:其實沒有答案,需要每個人自行去尋找答案或創造答案。不得以而言之,一是為了明心見性,徹悟法源,找到真己。二是創造現階段人生最輝煌的版本。以佛學的語言來說,就是要創造小淨土、中淨土、大淨土。
    佛學的主旨是---無執一切,擅用萬物。創造和諧的社會與人生。將天堂落實於人間。這是菩薩的心態與行為,亦是人生的意義與目的之所在。正如《大學》所言:「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於至善。」。
    亦如《中庸》所言:「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其意,已點出人生的意義就是:自度度他、自立(自利)立他(利他)、自達達他。  
 
2:人在生之前,死之後,靈魂在哪裡?在靈魂層面,我們和動物、植物有什麼不同?
 
 
答:「靈」與「魂」意義不同。「靈Spirit」是靈性、靈知、靈覺。他無體積,亦無來去可言,而且是永生的。靈負責觀察魂之一切做為及趨向,但他不參與轉世、投胎。
    「魂Soul」是生生世世所有感受Feelings之積累。像是真我的一層底衣。如果真有輪迴一事的話,那麼是魂在輪迴,在受生善道、惡道。
    真我及靈覺,常駐常在,是始終無來無去的。而常人之心理、肉體及魂魄,都是真我的影子而已。  
    就真我及靈性而言,都是無邊廣大,而所有的動物、人類及植物,亦可以說是共用一個「大靈、超靈」。但是意識發展的程度不同,金屬在最低層,人類在中層,成道者在最高層。 


 
3:您對高靈賽斯所言之你創造你的實相一語有何看法?
 
 
答:大體上是對的,但也不完全對。因為是將「心態」創造出來,心態就會創造出來實相。心態包括思想(信念)及感受兩方面。而心態確實是吾人可以選定、認同及創造的。
    但,以佛學而言之,「因緣具足果方現」。而你創造你的實相一語,有忽略了外緣方面的嫌疑。缺少某些外緣時,實相還是造不出來的。
    但,「心態」本身會將所需要的外緣給吸引過來。 
 
4:請問您對新時代New Age體系的看法?
 
 
答:裡頭當然是高師輩出,百家齊放,值得參閱。但,要看New Age裡頭的方方面面,能不能夠助人明心見性或與神合一。若不能的話,則只是一些較為玄妙的方便法門及文字般若而已。
    若只是停留在對於種種高妙文字的解悟,沒有確實、踏實的操作如實正觀或奉愛行的話,恐有落入「花拳秀腿」,練不出真功夫的嫌疑。 
 
5:佛家、道家、靈修、基督等,他們的相同與不同之處?
 
 
答:這個問題問的太大。要一學期的《比較宗教學》纔上得完。
    靈修向來可以分為「自力法行門」與「祂力信行門」兩類。也就是印度之「智慧瑜珈」與「奉愛瑜珈」。
    可以道家所言之「性命雙修」一語做解答。有些靈修系統較為偏重於修性(或以修性來了命),有些靈修系統較為偏重於修命(或以修命來了性)。
    有些靈修系統是性命兼重雙修。事實上,真理是性命一如、身心一如、心物一如、修證一如、凡聖一如。所以,匯通百教是可能的。 
 
6:如何能活在當下?
 
 
答:嚴格意義講,各個門派之法門習練,皆有助於提升活在當下的品質。參加《感官復甦課程》、《律動治療課程》、《動態靜心》及《完形治療課程》皆有幫助。   參加冒險性活動及野外求生活動亦有幫助。
    《四念處經》中之「觀身如身,觀息如息,觀受如受,觀心如心,觀法如法」二十字,正是提升活在當下品質之總綱。 
 
7:人為什麼一再地昏睡?其原因是什麼?
 
 
答:開玩笑的說法:人醒後不好玩,因為人類數千年來的施設及制度都失去意義,也找不到玩伴了。而且要無間斷地行菩薩道,太辛勞。
    一再昏睡與受的苦不夠有關;與福緣不夠,遇不見明師指點有關;與未逢正法有關;與過往之業力及習氣牽纏有關。
    第一次的昏睡是祂的把戲之一。一再地昏睡是小我(撒旦)最愛玩的把戲之一。因為小我是絕對抵制醒覺、開悟的。 
 
8:您對四川大地震有什麼感受?
 
 
答:是啟迪我的群體事件之一。正面效應大過於負面傷害。乃天地以負面方式行使其天恩的大功(巧工)之一。亦是2012年年底大事之前奏曲之一。
    大失落帶來巨苦。巨苦可能會促使人往靈性成長或開悟方面邁進一大步。巨苦可能將小我剝落一層或兩層。 
 
9:醒後是什麼樣子?您見過開悟的人嗎?開悟是甚麼狀態?
 
 
答:閣下大概是要問「開悟者/見性者」的定義及特點。一是已斷種種的身見,二是再無疑惑,三是不再遵守無用及無意義之戒規。
    見性者每天「自我感」誕生的次數,只剩下常人的四成左右。他是特別容易安住於絕對客觀的。他是經常處於法喜充滿及輕鬆自在的。常人所特別在意及重視的東西,他可能不在意、不重視。

    第一層的開悟,謂之明心,就是悟明了「我是靈知靈覺」。第二層的開悟,謂之見性,就是「桶底脫落慧眼開」,空性(實相)現前,親見萬物本源。第三層開悟謂之成道,就是斷盡所有的煩惱、惑障、結使及無明。

Ta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好文轉載~~

單國璽病中感言: 病痛掏空自己  治療虛榮心

 

 

中國時報【呂素麗高雄報導】

七月卅一日,樞機主教單國璽寫下病中感言,以「掏空自己、返老還童、登峰聖山」為題,發表在天主教教友週報。他舉自己三次病中出糗的經驗,讓他原本與一絲不掛地懸在十字上垂死的耶穌,有一段距離的問題徹底解決了!感覺莫大輕鬆感。

 

單主教文中記載,第一次出醜是六月底,因肺部積水住進高雄市聖功醫院,醫生讓他吃一種強烈利尿劑,以便將肺部積水排出,他毫不知情,正在舉行聖祭時藥性發作。

開始他強忍,讀經後褲子已尿溼一半,不得不去洗手間,地板上也撒滿尿水。這是他晉鐸五十七年來,舉行彌撒時第一次發生這樣的糗事,「使我的尊嚴和顏面盡失,在修女和醫護人員面前,真感到無地自容。這是天主治療我虛榮心的開始」。

 

第二次是由高雄轉到台北耕莘醫院後發生。「因為兩天沒有大便,吃一些瀉藥,半夜藥性發作,便叫醒熟睡的男看護攙扶去入廁。剛進入化粧室,還未到馬桶前,糞便不自禁地撒在地板上。」當時男看護不小心踏上一堆糞便,滿腹不高興,一邊用水沖洗,一邊抱怨。

「他將我弄髒的睡衣脫下,讓我赤裸裸地坐在馬桶上,用水沖洗我兩腿上的糞便,同時如同大人訓斥小孩子一樣,教訓我這個九旬老翁:『離馬桶兩三步,你都忍不住!給我添這麼多麻煩!」

 

單國璽寫道:「這時我感覺自己好似剛滿週歲的小孩子,無言以對。他的每句話猶如利刃,將我九十年養成的自尊、維護的榮譽、頭銜、地位、權威、尊嚴等一層層地剝掉了。」

但次日早晨,那位男看護還是畢恭畢敬地照顧他,好似不知夜間那件不愉快的事。「感謝天主利用那位男看護不但治癒了我心靈的宿疾,使我煥然一新,恢復 了兒童的純樸、天真、謙卑,也治療了從小養成的羞怯,絕對不要人看到自己赤身一絲不掛。自從那夜被脫去睡衣沖洗糞便以來,這種羞怯已完全消失。」

 

 

第 三次是兩星期前,他剛住進耶穌會頤福園內。因為腳水腫,早飯後,在不知情下,醫護人員給他吃一種強烈排尿劑,但那一天上午他必須去耕莘醫院接受放 射性治療。一個排尿器具都沒有準備。途中藥性發作,強忍了十分鐘,終於不能再忍下去,便尿溼了半條褲子和輪椅坐墊。到了醫院後要排隊入廁時,又有尿液排 出,褲子更溼。就這樣上了腫瘤科放射台,醫護和技術人員看得很清楚」。

 

「這時的我,連最後一點尊嚴也喪失了。其實九旬病翁一生累積的榮譽、地位、敬愛等,對於牧靈、福傳、拯救人靈、愈顯主榮,雖然有了不少助益,但有 時,至少在下意識裡,讓他自滿,洋洋得意,有時甚至成了他追求的目標。」這些「愈顯主榮」的墊腳石,反而成了他親近「掏空自己」一絲不掛懸在十字架之耶穌的「絆腳石。」

Ta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每天早晨醒來

de3081076a1a2a197bd7733306c1e3d9.jpeg


 

 

網文

每天早晨醒來,我們對自己說︰ 懷抱著利他的態度。

 如果我們擁有這種態度,許多好事將會來臨。

 但是,如果我們帶著忿怒、仇恨或嫉妒醒來, 這些負面的情緒,將迫使我們過著懷疑又不舒服的一天。

 

達賴喇嘛

-------------------------------------------------------------------------------------------

 在盧梭22歲那年的訂婚宴上, 他的未婚妻愛麗爾卻牽著另一個男人的手, 對他說:對不起,我愛上別人了。  呆若木雞的盧梭,在親戚朋友詫異的目光中無地自容。   

 

 這是莫大的羞辱! 經過良久的思索後,盧梭決定離開這個讓他傷心的家鄉,> 開始了流浪生涯,從瑞士到德國, 再到法國……他發誓將來一定要風風光光地重返故地,找回自己丟失的尊嚴。  

 

30年後,盧梭回來了,雖然兩鬢斑白, 但他已經是當時著名的文學家和思想家。

 

 有位老朋友問他:你還記得愛麗爾嗎?” “當然記得,她差一點做了我的新娘。盧梭微笑著回答,一臉的輕鬆。  

 這些年來,她一直生活在貧困潦倒之中,   靠親戚的救濟艱難度日。上帝懲罰了她對你的背叛!    

 

 我很難過,上帝不應該懲罰她。   我這裡還有一些錢,請你轉交給她,不要告訴她是我給的,以免她認為我是在羞辱她而拒絕接受。” 

 

你真的對她沒有絲毫怨恨嗎?當年,她可是讓你丟盡了臉啊!   

  如果我提著一袋死老鼠去見你,那一路上聞著臭味的不是你,  而是我。怨恨是一袋死老鼠,最好把它丟得遠遠的.  

 

   如果我怨恨她,那這些年我豈不是一直生活在怨恨之中, 得不到快樂?盧梭從口袋裡拿出一些錢遞給朋友,    說,希望這些錢能幫助她擺脫困境,生活得好一點。  

 

 是啊,怨恨是一袋死老鼠!

 面對怨恨如果我們能坦然相視,寬容一笑,就會找到快樂的源泉。

文章標籤

Ta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好文轉載~~父母太犧牲,年老變陌生

 

 

照片攝影~謝皓之

 

接到母親病重的電話時,我人在紐約,正在和3歲的兒子玩遊戲。電話是家裡的阿姨打來的,她說母親本不讓她給我打電話,但她知道,母親是想讓我回去看她的。最後阿姨說:「賀賀,阿姨也不希望你有什麼遺憾。」

 

高中畢業後,我就出國留學了。同為大學老師的父母毫不猶豫地為我選擇了這條路,他們認為對我來說這是最好的出路。現在,我成了一名牙醫,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但付出的代價是,我幾乎沒有了再跟父母團聚的日子。

 

坐在回國的飛機上,我突然很傷感。我看到機窗裡反射的,是自己早生的華髮。18歲離開家,一晃20年過去,我不再年輕,母親也已經衰老。15個小時的空中航行,我一刻都沒有閉眼,20年的歲月在腦海裡翻騰,我從來沒有如此? Q念與害怕:想念去世時我沒有在身邊的父親,害怕母親這一次也不給我機會。

 

突 然間覺得, 算得上功成名就的我,對父母而言不就是一個符號嗎?我畢業、工作、結婚乃至生子,他們都沒能親眼看見。一切都在電話裡,以過去式的形態向他們告知。好消 息,放大了說給他們聽;壞消息,等到自己不痛了才肯讓他們知道。關山重重,親情成為最遠的水。難道這就是父母送我出國的意義?

 

情雖親,心卻很難接近

下了飛機,我直接搭計程車去醫院。已是深夜,當看到病床上蒼老的母親時,我幾乎認為自己走錯了病房。可是,床頭卡上的名字,還有那依稀可辨的面容明確地告訴我─這就是我的母親。

 

母親也會老嗎?在我的記憶裡,她好像永遠都言語幽默,永遠都喜歡漂亮的衣衫,永遠都願意摟著我的肩膀比個! 兒。那麼多年不在她身邊,我不能看著她慢慢變老,只能在這樣的時刻,讓一夕忽老的她出現在我面前,眼睜睜地目睹歲月的殘酷!

 

母親是因腦溢血入院的。她一直很害怕手術,直到我回來的第二天,她才同意手術。我在手術同意書上簽了字,回頭看她,她的臉上充滿了坦然與信任,彷彿她的兒子回來了,一切就安全了一樣。等在手術室外的時間並不好過,同意書上那些可能發生的危險反覆在我腦海裡出現,揮之不去。

 

謝天謝地,手術很成功,醫生表揚母親:「她的意志力很強。」阿姨說:「還不是因為她! 兒子回來了?咱們千軍萬馬也抵不過她兒子一句話。」術後3個小時,母親醒了。看到我,她笑了。但很快,她用目光求助阿姨,並露出難為情的神色。阿姨說:「賀賀,你出去一下,你媽媽要小便了。」

 

接下來的日子,我覺得儘管我與母親是骨肉至親,卻總有一種陌生與疏離感。我們的話題在簡單的吃喝、要不要翻身以及國內外的生活習慣等非常表面的內容之外,再沒有更私密和親近的了。不是不想說,是我們都找不到要說的情緒和話題。

20年不在一起,情雖親,心卻已經很難接近。

 

我 想照顧她大小便,她說難為情;我喂她吃飯,她覺得不太習慣;我扶她下地走走,但明顯不如阿姨做得讓她感到舒適…看著她與阿姨有說有笑,我的心底有一種悲 涼。我和她,在這個世界上曾經是最親近的─我是她身上掉下來的肉,我是她一把屎一把尿拉扯大的呀。看著病房裡別人的兒女與母親親密無間的樣子,我感到很孤 單。

 

母親的日記

一 天晚上,我回到家,雖然很累,卻睡意全無。隨便翻看母親的書,卻發現了她的日記。母親的日記,在我父親去世之前,裡面寫的都是我;而父親去世之後,字裡行 間全是他。母親曾在獨自一人料理父親後事的諸多繁瑣裡追問:直到此時我才問自己,我生了一個兒子,然後為了他的前途將他送到了國外。不管我多麼需要他,都 只能對他說「我很好,不用掛念」,這樣做,對嗎?

 

母親的日記每一篇都能輕易讓我落淚。我不瞭解她,就像她也不瞭解我一樣,20年幾乎沒有交集的生活讓我們對彼此都很陌生。

 

我 們怎樣才能重新認識彼此?我做的第一件事,是跟阿姨學做母親喜歡吃的飯菜。果然,吃我做的飯,她很有滿足感。我給她買漂亮的衣服,她看到後很開心,馬上穿 在了病患服裡面。我拿著從小到大與她的合影,讓她講那些過去的事情,她立刻變得滔滔不絕,記憶力驚人─我手上的每一個疤是怎麼弄的,連我高中同學的名字, 她都還記得一些。我們終於可以不必相對枯坐、親而無言了。

 

那天,我下樓買東西,快到門口時,她說:「賀賀,小心車。早點兒回來。」我頭也不回地說:「好。」可是,走下樓時,我發現自己的眼睛已經濕了─停留在母親記憶裡的,還是那個走路常常忘記看車的莽撞少年。相隔20年,我們母子是否還能親如從前?

 

幸福時光

是醫生的話提醒了我。醫生說:「你母親有輕度的腦萎縮,如果任其發展下去,有可能會得帕金森氏症。」我知道,這意味著她的記憶力可能會下降得很快。很多東西,如果我不跟她說,她可能永遠都無法知道了。

 

母親出院後,我決定繼續留下來。那些天,我陪她去買菜、散步,接待來探望她的客人。然後,在屬於我們倆的時間裡,我給她講離開她之後的20年我是怎麼過的。

 

我不知道,我的生命中是否還有比這更幸福的時光─你把你所經歷的一切毫無保留、不加任何修飾地講給另外一個人聽,更重要的是,她對你說的一切深信不疑。開心處她大笑,難過處眼淚也來得猝不及防,就彷彿她一直在那條路上,陪著你經歷。

 

漸漸地,母親變了。我做飯時,她不再說「小心燙到你」,而是說:「真喜歡你做的飯,跟你做的事一樣漂亮。」我外出時,她不再擔心外面的車水馬龍,而是說:「要是可能的話,就盡量早點兒回來。」

這些變化來自瞭解之後的信任。母親由此確信:她的兒子長大了。有一天,母親對我說:「雖然我曾經無數次後悔送你出國,但現在我覺得這個決定並沒有錯。你很獨立、很優秀,更重要的是,你現在過得很好。這就足夠了。」

 

那些日子裡,母親從開心過渡到對我很依賴─前所未有的依賴。我知道,! 這是信任的衍生品,但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她老了,這種老去讓我無能為力。

 

回 紐約的前 夕,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看著母親在鏡子前整理妝容,我對她說:「媽,你這麼漂亮,年輕時一定是既讓人愛,又讓一些人嫉妒吧?那些事,你還記得嗎?」她轉 過身來,看了看我,說:「那些愛和恨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兒子現在還誇我漂亮。」我想起了母親那些日記,說:「媽,過去的事我很好奇,你可以把它寫出來 給我看看啊。」母親的眼睛亮了,她說:「你真感興趣?」我點點頭。

 

在答應了我之後,母! 親就開始動筆了。可是,對於70歲高齡的她來說,動筆已經算是體力活兒了。僅寫了一個小時,她的頸椎就發出了強烈的抗議。於是,我給母親買了一台小答錄機,我說:「媽,您口述吧,這樣就不會太累。」

 

很快,我回美國的日子到了。走的那天,母親堅持要送我到樓下。我擔心母親會哭,可她卻對我說:「我之所以要送,是要告訴你,我不會哭。兒子,我從來沒有覺得離你這麼近。」的確,母親沒有哭。可是,進了安檢口後,我卻再沒能控制住自己的淚水。從18歲那年離家開始,我從來沒有哪一次像此刻這樣失態。對母親,我第一次發現,不管做什麼,都覺得還是不夠,還是來不及。

 

親情密碼

沒 想到,母親居然學會了在網上傳送文件。 每天,她都會把她的錄音發給我,有時是在晚上,有時是在白天。我必須承認,不論多少名著,都比不上母親的錄音那樣令我覺得美好。因為母親所說的一切對於我 來說都是一種喚醒,我還原著她的生活場景,還原著她遭遇每一件事時的表情與心情。

 

每個星期,我都會定時跟母親視訊聊天,只是不再假報平安,我會告訴她醫院裡發生了什麼,紐約的菜價,以及我兒子那令人髮指的小脾氣。

 

我偷偷打過電話給家裡的阿姨,讓她帶母親去醫院做一次復查。阿姨後來打電話告訴我:「醫生說你母親的腦萎縮沒有再惡化,目前看來沒什麼危險。賀賀,你真有辦法。」

 

我讓阿姨幫我把母親的腦部CT寄了過來,我多少看得懂那些圖像。顯影燈下,我覺得自己看見了最美的圖畫。我要珍存它,珍存我與母親之間獨一無二的親情密碼。

 

一切都會離我們而去,我們要努力找到一種方式,把愛留住。就像現在,我與母親雖然相隔萬里,但我們從來沒有如此親近…

 

摘自《37°女人》2012年第4

 

Ta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好文轉載~~錢的能量

 

照片攝影~謝皓之

                                                                                                                              

                                                                                                                                   作者:許添盛醫師

 大家可能會覺得很奇怪,身心靈的課程,也會有這種創造財富的部份,因為它不把財富當財富,而是財富是一種心靈能量。

之前有場演講講過金錢是「愛的代幣」。

 

薪水與收入,是你自己跟別人衡量你對於這個世界的一種付出,對於世界的一種愛,然後宇宙透過人間的一種機制,給你的一種「愛的代幣」。

所以,不要把錢只是當錢看,錢是一種流動的心靈能量,錢是一種流動的愛。

 

但是錢不能代表愛,錢是「愛」的一種代表,「愛」有很多代表,錢是「愛」的一種最世俗的代表,但是錢不完全等同於愛。當你開始回來看到錢的真面目,你就會覺得,錢既不罪惡,也不俗氣。錢既不現實,也不是如你以為的那麼骯髒。它可能只是一種流動的能量。

當你的愛愈大,你的錢流動的會愈順暢。

 

很 多人沒有用這個角度來看金錢,反而把金錢當作是「恐懼的代幣」,因為你有很多的恐懼,所以你想要有很多的金錢,因為你心中有很多的恐懼,對不安全感的恐 懼,對沒有房子的恐懼,沒有車子的恐懼,讓人家看不起的恐懼,沒有飯吃、沒有面子的恐懼,你就會拼命去賺錢,但是你會賺的很辛苦,最後「錢」可能賺到,可 能沒賺到,可是健康跟快樂一定是賠上了。

 

如 果是這樣,你的錢愈多,你的恐懼也就愈多,這樣子就走偏了,因為你是用恐懼的能量來換成錢的數量,當你的恐懼能量愈多,因為很害怕沒錢於是拼命賺錢,剛開 始相對的你的錢也會愈多,因為恐懼的能量也能換為錢,如此一直持續下去,當恐懼的能量,逐漸換成錢的能量的時候,當有一天,恐懼的能量超過你的自我,超過 你的意識心可以負荷的,那麼就會突然在很短的時間內,事業失敗,家道中落,很多累積起來的錢會一下子不見了,因為它換回恐懼。能量是流動的,能量是相通 的,所以你的錢會再不見,因為你的錢又變回恐懼的能量。它變來變去。要嘛你的錢可能還在,但是你生病了,所有的錢又變回去生病的能量,生病的能量是恐懼的 能量,是種可能會死亡的能量。

 

所 以,你要問你自己,你用來轉換成錢的能量,是你對自己的愛,對家人的愛,對孩子的愛,對這個世界的愛,還是你對生命的恐懼,你對自己日子過不下去的恐懼, 對於孩子將來沒有前途的恐懼,對於這個家,將來沒有錢怎麼辦的恐懼,將來沒有錢給你的父母的恐懼,所換來金錢,你的錢現在換會去就會等於什麼?

 

是等於更大的安全感,更大的愛的能量的流動,還是,你的錢換回去是恐懼?

因為,能量是守恆的。錢跟愛兩者是正向的,兩者會正向增值。因為你的錢是等同於心中有多少的富足,你的心中愈富足,錢會愈多,錢愈多愈富足,愈富足錢會愈多。對自己更好。對家人更好。對這個世界更有幫助。何樂而不為?

 

台 灣過去經濟不錯,但是這幾年的經濟往下走,因為當初的經濟奇蹟,不是用愛代換過來的,而是窮怕了,我們是用窮怕了的心情,想要有面子怕被別人看不起,我要 當有錢人,因為我的虛榮也好,我的恐懼,我的匱乏跟空虛,所以我累積很多錢,經濟有沒有崩匱?有,因為不是用愛的能量建構起來的,而是用心靈的空虛、自卑 的能量、空虛的能量。

能量是守恆的,怎麼來怎麼去,如果你的錢是從空虛、從自卑、從匱乏、從怕人家看不起,所以拼命想要有錢,如果是不安全感它會回到不安全感,因為它怎麼來怎麼去。

 

如果你的錢是反應出你的自在、喜悅、你對家人的愛、對週遭人的愛、那它也會返回到愛。

 

讓你寬擴的能量起來,讓你心裡的愛、安全感與自在,心中起了多少的富足,就會有多成長與自在。跟你的心念與心靈的能量有關係。

Ta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好文轉載~~我爸爸的新名字是 "2"

 


照片攝影~謝皓之



爸爸!從小到大,我見到他總這麼喊。對我來說,爸爸就是爸爸,是天生的,從不需要去想,他還有什麼其他稱呼。
 
直到,去年九月,他換上了新名字:2號。
 
年過八十的他,患有失智症,心臟與腎臟也出狀況,被送入加護病房。我奔回宜蘭,在病房門口等到探望的時段,朝對講機報出父親的名字,沒想到,裡頭的護士問:「他是幾號?」
 
剎那間我愣住。「我是2號的家屬。」聽到號碼,門開了。
 
其後,爸爸又幾度進出加護病房。看著病床前的阿拉伯數字,我經常想,什麼時候,爸爸可以回到從前,不用再被編號?
 
但偏偏,人走著進去,卻躺著出來。我們也開始詢問與嘗試計時照護、本國看護、機構看護等方案,一路跌撞,最後,選擇外勞看護。
 
上週末,我打電話告訴爸爸,因為工作忙,下星期才能回去看他。他緩慢的說:「妳盡量去忙妳的,不要因為我,把你們都弄得人仰馬翻……,妳辛苦了,做為一個長女,妳已經盡了力。」
 
聽到這句話,心如刀割。我稱不上盡力,但他卻盡可能的,表達對女兒的支持與諒解。
 
這期封面故事作者郁怡,在採訪後記中,描述她送父親至安養院前的對話,父女兩人也都提到「盡力」。
 
「盡 力」,並不容易。我是幸運的,爸媽已自備退休養老金。但,有多少上班族能負擔高額養護費用?台灣去年每人平均月薪為四萬五千多元,外勞每月須兩萬多元,全 日型本國看護一個月收費達五萬至六萬元,都會區安養機構月費動輒三萬起跳,許多人薪水還不夠付,如何養自己、養小孩、養房子?
 
台灣目前約二十六萬名失能失智老人,含家屬達百萬人,且人數持續增加。當竭盡心力也難以兼顧親情與工作的人越來越多,經濟絕不會好轉。
 
我們不能要求政府全面接手照顧長輩,日本過去十二年的「國家養」介護制度,如今看來也走不通;更何況,政府接手勢必加稅、舉債,終究是挖東牆補西牆,債留子孫。
 
只有照顧者與被照顧者,知道什麼方案最接近「盡力」,政府未必能拿一把尺,丈量何謂盡力。政府該做的,是支持產業化,讓民間推出更多元的選擇方案,至於業者盡不盡力,就留給家屬來評斷吧!

____________

今年底前,全台7成私人安養機構面臨關門或減床,2012年,三千多名失智失能老人被迫搬離五都,安養機構業者群起走上街頭,卻得不到官員與媒體青睞。

片中50歲的趙先生就遇到兩難的問題,他因為照顧年邁的母親,辭去了餐廳經理人的工作,一下從中產階級落入中低收入戶,現在又面臨政府的大執法,他們該何去何從? 當養老院變少、外勞請不到,親情與工作拉扯,你怎麼抉擇?這波老人遷徙潮只是無聲預警,銀色海嘯正撲向你我的未來。

精采影片  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video/article.php?id=252

內容摘自--商業周刊1289--銀色海嘯100萬人的難題

Ta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好文載載~~好父母是孩子教出來的  


                               照片攝影~謝皓之
                                                                                                            【文/黃迺毓】

一般人都相信,好孩子是父母教出來的;但是,好父母又是誰教出來的呢?

婚姻教育專家黃維仁博士最經典的名言之一是:傾聽就是愛,了解中有醫治。乍聽好像理所當然的容易,但是孩子表達意見時,我們真的有「聽到」(listen)嗎?或我們只是「聽見」(hear)而已?

許多父母迫切的想知道如何「教」孩子,我也很怕專家太篤定的告訴父母要如何做才能讓孩子「就範」。因為如果管用,父母就增加了控制孩子的手段;不管用,又會增加父母的困惑。

身 為老師,我最直接的老師就是我的學生。除了專業上的教導以外,我常向學生請教,學生會的,他們通常很樂意教我;不會的,他們設法自己去學會,再回來教我。 但畢竟是停留在應用方面,對「原理」還是不清楚,所以幾天不用,我就會忘記。忘了就再問、再學一次。有一回,同樣的問題我連續問了三、四次,問到連自己都 不好意思,就跟我的「小老師」道歉說:「對不起哦,我知道我已經問好幾次了,希望這次能真的學會。」

她望著心虛的我,有點驚訝,微笑的回答:「沒關係,老師,你肯學就不錯了。」

如 果我只是尷尬的笑笑,那就可惜了;當我「聽見」學生說我肯學,我是否「聽到」她這句話的言下之意?肯學有這麼稀罕嗎?從不會到會是很開心的過程,不是嗎? 簡單的一句話,我也聽出了:或許她看到很多大人是不肯學習的,何況是向比自己年輕或受教對象請教。而她從我的「學習障礙」中也想到要改變方法,得試著用另 一種策略來讓我學會。師生在共學、互學中,更能享受學習。

家庭教育自古以來都被解釋為「父母教導孩子」(parenting)。但隨著「學習型家庭」觀念的推出,我們相信如果父母願意,其實真的可從孩子身上或口中學到很多,成為更有智慧的父母。

有 位父親跟我說,他年幼時家境不好,憑著聰明和努力,事業有成;有了兒子後,他更不遺餘力的當一個「自己期望中的父親」,提供各種可能的學習機會,但兒子卻 興趣缺缺、動機薄弱。有天他又對兒子曉以大義,兒子回答他:「爸,你羨慕我有你這樣的父親,我也羨慕爺爺有你這樣的兒子呢!」

Ta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轉載好文~~張小燕:沒有感動的能力,就沒有幸福


照片攝影~~謝皓之


人在幸福的時候,幾乎都不會覺得自己幸福。

 

台灣這幾十年,除了幾個天災,沒有戰亂、沒有太大政局不穩,比起很多國家都好。

外國朋友來,都很喜歡台灣,覺得台灣好好玩,很方便又安全。

 

所有的好集中在這裡,所以才有台灣奇蹟,但我們卻不太惜福。我們看自己都是問

題,這樣怎麼會覺得幸福、快樂?

 

我常常想,我做節目,如果天天有人講「妳怎麼這樣做?」我不認為我做得下去。

 

我訪問過張曼娟,她說,「我常常在最幸福的時候,覺得最恐慌,因為我怕幸福一下

子就不見了。」

 

得獎可能就要走下坡

 

很多人以為我得獎很幸福,但我從小就有個感覺,節目得獎可能就要走下坡了。所

以,我特別珍惜存在的每個時刻。

 

每一天,我只要進了我家車庫,走上樓,狗狗一舔我,打開電視,就很幸福了。我看

到好電影,也覺得很幸福。

 

這是我能幹這一行的優點,我很能感受每個人精心創作所要傳達的感受。

 

像現在聽的Adele(此時放的音樂是艾黛兒的《Dont You Remember》),我買她的D

VD回來,把家裡的燈關掉,就好像在現場一樣,很能洗滌煩亂的心。我很喜歡這些

小小的感動、大大的感動。

 

我一直覺得,能夠在心中有感動,是很重要的能力,沒有感動,就沒有幸福。現在的

孩子,要讓他們懂得感覺、感動、感觸,去touch,才會有幸福感。

 

我們不該不知福,這是人生很重要的功課。人要失去了,才懂得珍惜,為什麼不能在

有的時候,就很珍惜?

 

當我先生告訴我他得癌症的時候,我記得我看著窗外,腦子裡想到我的好日子沒有

了。因為要開始治療,就算醫好,也會害怕復發,永遠處在恐慌中。

 

最受傷的是對我好的人

 

我和我先生感情很好,他住院的時候,我四個月沒有走出台大,都住在醫院裡面。

 

他走了以後,我記得我走出醫院,朋友送我上車,我說,「我要幹嘛?我回家幹

嘛?」大家都哭了,我沒有掉眼淚,我哭不出來。

 

當時我媽非常不放心,所有的人都怕我發生什麼事情。

後來我想,我如果不好好過日子,最受傷的是對我最好的人。我那時多想著別人,很

快就回公司、做唱片,接了「小燕有約」的節目。

只有在電視上出現,大家才會覺得我沒有問題了。

我讓自己的生活回到軌道上,所以得到最大救贖的是我自己,因為很多人在痛苦中走

不出來,很難打開那個結。

現在覺得,想吃什麼就去吃什麼,想買雙小鞋就買雙小鞋,這都是小小的滿足和幸

福。

前幾天,我和朋友就在app上,相約去永康街一日遊。下午吃東西,買些小飾品,坐在

咖啡館吃提拉米蘇,在街上看人,就覺得很幸福。

 

我擔不擔心錢?每個人擔心錢的標準不一樣。

 

你說我不擔心錢嗎?唱片公司還在賠錢。你覺得郭台銘不擔心錢嗎?他擔心的可能是

以億計算的。這樣看,他缺的錢不是我們能想像的。

每個人需要錢的壓力和分量,是不一樣的。最重要的是,要根據自己的能力,去找能

讓你幸福的事情。

想幸福,就要有執行力,做一點是一點;做,就有一分,光想不做,連一分都沒有。

自己的幸福自己找,不要抱怨為什麼不幸福、不快樂。沒有人該給你快樂。

你要付出,才會有成果。這好像很教條,但卻很真實。

Ta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轉載好文~摘錄自《一味》作者:肯•威爾伯~

 


 照片攝影~謝皓之

  

 

    ★胡因夢傾力推薦並翻譯:

 

      當 人們還不知道該如何替靈修洞見定位,甚至還不能確定這樣的洞見是否夠資格被合理化為一種知識之前,威爾伯已經有能力以系統化的認識論來釐清這些疑惑。當人 們還沒有能力分辨西方心理學與傳統靈修心理學的關係時,威爾伯已經提出結合佛陀與弗洛伊德的創見。他以自己原創的四大象限,清楚地區分出不同的認知方式, 不同的知識領域和不同的真理聲音。 

 

 

 肯•威爾伯:

                                  

  這 本日記的主旨乃是要強調身心靈並非互不相容的,肉體的慾望、心智的理念與靈魂的了悟都是宇宙神性的完美展現、大圓滿的莊嚴情態。整個法界只有“一味”,而 這滋味是全然神聖的,不論它是展現在肉體、心智或靈魂。安住於這“一味”中,超越於塵囂之上,世界從最純粹的解脫之光中升起。樂在無限,迷失於永恆,在本 來面目無情的奧妙下,放下了所有的希望。萬物來自“一味”,萬物亦歸返“一味”——存在於其中的,就是當下這一刻的故事。一切只不過是南柯一夢或是噩夢連 連,無論如何,我們終將從其中覺醒。

                        科羅拉多州博爾德 1998年春季

 

 

《一味》:一月(1

  一月

    JANUARY

    即使你踏遍每一條道路,

    你也無法發現靈魂的邊際:

    這就是它的奧義。

    ——赫拉克利特

 

  13日,星期五

    不 久之前,感恩節的前後,我開始撰寫《科學與宗教的整合:古老智慧與現代知識的結合》(出版時的書名為《感官與靈魂的交融:科學與宗教的整合》)。如今這本 書已經完成,我反而有點不知道該拿它怎麼辦了。我在撰寫時有特定的對象——正統保守的主流世界,而非新時代、新範型、反傳統文化的那一群人。我不知道我是 否辦到了,我也不知道我的下一步是什麼。

 

    我必須找出一條路,既能專注地工作,又能享有社交生活。巴爾扎克在每次性高潮之後都說:“我又完成了一本書。”我的情況卻剛好相反。

 

    崔雅過世後到這個月已經八年了,起初我有一年沒和女人約會,之後我有過幾個關係不錯的女朋友,但沒有一個是完全對路的。我不知道是……

 

 

    199712日,星期四

    工 作了一上午。看著陽光在飄零的雪花中穿梭嬉戲,一邊作研究和閱讀。今天的陽光不是金黃的而是白的,像雪一般,所以我被雪白之上的雪白、孤寂之上的孤寂環 繞。純然的空寂,猶如溫柔而明透的光,徑自在抑鬱的低語中閃爍著。我釋入那空寂中,這個清朗的日子,一切都顯得光華璀璨。

 

 

 14日,星期六

    學生邀我參加了一次“銳舞”(RAVE), 在電子舞曲和“嗯哼”——某種違禁藥品中徹夜狂歡。這些二十來歲的孩子們服用一種叫作“至樂”(俗稱搖頭丸)的藥物,它能加強神人的能力和團體的和諧。舞 會的氛圍像是公社、無性或雌雄同體,顯得溫柔而又強烈。沒什麼更好的形容詞,只能說那種氣氛是屬靈的。播放的音樂(例如《暴民與天才》)通常沒什麼歌詞, 因此習慣於象徵思考的心不再忙碌——於是“上智”靈光乍現,更別提還用了大量的“下智”。

 

 

《一味》:一月(7

 

 伊舍伍德絕對沒有脫離生活,當時他最好的朋友,也是一生的莫逆之交奧登——本世紀最偉大的兩三位詩人中的一位——為了追尋頹廢的性生活,在30年代末期曾前往柏林,並說服克里斯托弗與他同行。他們都是同性戀者,當時頗負盛名的同志酒吧——“舒適的一角”——令伊舍伍德與奧登在柏林流連忘返了許多年。狂野的性,尤其在他年輕的時候,也是生命的一個過程。

 

    (伊 舍伍德已經成為當今同性戀者的英雄,主要是因為他毫不畏縮地接受了自己的同志傾向,這一點我十分欣賞。福斯特也具有相同的精神:他以同性戀為題材創作的動 人小說《莫里斯》,始終下不定決心出版,最後他還是把書留給了克里斯托弗。我們今天似乎已經淡忘,“同性戀”在不久之前仍然是大部分國家施以監禁或死刑的 罪行。英國的態度尤其野蠻,我們應該還記得艾倫•圖靈不幸的遭遇:他破解了納粹的密碼機,把希特勒的每一步行動透明地提供給同盟國。他個人的聰明才智為同 盟國的戰勝做出了很大貢獻,他也因此而得到獎勵,但是他的同志傾向後來竟然使他鋃鐺入獄,並被迫注射荷爾蒙以糾正他的“疾病”,不久他就自殺身亡了。)

 

 

  114日,星期二

    我的荷蘭文譯者弗蘭克•維瑟(FrankVisser)從荷蘭來看我,他參加了在舊金山舉辦的肯•威爾伯會議。弗蘭克翻譯過《梵我合一計劃》以及《萬法簡史》,聽說他譯得很好。

 

    “歐洲有什麼熱門議題?”

    “美國竟然有那麼多靈修途徑是退化的。有的派別把身體的感覺和靈性的覺察混淆了,還有什么生物能、生態心理學、前世回溯,體悟了這個又體悟那個,有了一種感覺又想要更多的感覺,諸如此類的花樣。我寫過一篇有關這個主題的報告,你不覺得你們美國人對退化狀態趨之若鶩嗎?”

 

 

130日,星期四

    明天是我的生日,然而那隻是“肯•威爾伯”的生日,而不是那不被日期、期限、時態、時間所染指的無邊空性或不生不滅的本來面目的生日。這無垠的自在之洋,無限的自由,澄明的寧靜海,才是最深的我,我並不存在於那無盡的十字路口,因為神性只是如如。

 

    那 永生不滅的並沒有生日,因為它從未誕生過。它就是一切萬有,永恆散發著光輝。這永恆的剎那是毋須慶祝的,它領先於歷史及其謊言,時間及其恐怖的死亡,存活 期限及其艱苦的工作。那未創生的一切萬有的源頭,為整個法界描出輪廓的寧靜海,是不需要禮物的,也沒有歌曲可以讚頌超越生死的無限自由。

 

    每一個蒼生都可以說:真正的我是永恆的,真正的我就是一切。我臉上的線條是法界巨蛋的裂痕,超級新星在我心中運轉,銀河在我的血管中脈動,繁星照亮了我夜晚的神經元……誰能為這一切唱頌?

 

    21日,星期六

    整 個早上都在工作,然後上街買日用品。我的屋簷下住了兩隻鴿子,它們在我的衣物烘乾機的抽風器裡築巢。我把抽風器的網子拿掉,讓它們進來過冬;它們喜歡烘乾 機吹出的暖風。今天我發現已經有三隻躲在裡面——它們剛生了一個小寶貝。人類也應該像鴿子、企鵝與天主教徒一樣,一生只結一次婚。當然,鴿子無法以神奇的 手法宣告它們的婚姻無效。

待續……

 

Ta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轉載~婚姻中,愛很『重要』,但不『必要』

 

 

 

 

 

40歲,還沒結婚。我媽催得快放棄,我一點都不急。

我談過幾次戀愛、約過一些女生、主持過很多婚禮、甚至祝福過我的情敵。

 

人來人往, 從沒想結婚。我老覺得:既然有蛋白質女孩,幹嘛要蛋白質太太?

 

每次鬧完洞房,雖然不能在洞房住下,但也覺得甜蜜。

送伴娘回家的路上,當然會和她交換手機。

愛情很重要,所以繼續快樂地約會就好。

 

既然能當鬧別人的主持人,何必去當被鬧的主角?

2006年年底,我想結婚了。

唉,這都要怪我那大學同學!

 

這同學在10月第二次結婚,兩次我都是伴郎。

他和前妻在兩年前離婚,這兩年過得不好。

工作不順,身體也出了狀況。

肝臟檢查出一個良性瘤,虛驚一場。

婚禮前一晚他對我說:"我們遲早要走,我不希望走的時候,孤單一個人。"

 

這理由聽起來很牽強,於是我問他:"你愛你的新老婆嗎?"

"當然愛,但老實說,不像我對第一任老婆那樣愛!"

他的坦白嚇了我一跳,他繼續說,"你看看,我那麼愛我前妻,最後還是分開。"

在婚姻中,愛很『重要』,但不『必要』。

婚姻是一種夥伴關係,我們一起經營生活。

婚姻中最重要的是生活的『活』,過日子的『過』,

很少夫妻,是把『愛』放在嘴邊的。

我仔細想想,還真沒錯。

 

我的夫妻朋友們,出門時牽手都很少,更別說示愛了。

我勸你做兩件事,同學說:"第一,健康檢查。第二,結婚。"

200610月,我做健康檢查。

我躺在病床上,看著冰冷的電腦斷層儀器向我伸出魔爪。

我伸出手,想摸,卻摸不到一雙溫熱的手掌。

那一刻,我約會的女孩,都在忙各自的事。

她們不會來,我也沒有找她們。

 

儀器啟動時,我猛然發現:

我有去party的女伴,卻沒有去醫院的伴侶。

我有很多同享樂的女友,卻沒有一個共患難的對象。

而人到了某一個年紀,患難,慢慢變得比享樂多。

伴侶,慢慢變得比女伴重要。

健康檢查完後,

我坐在醫院的長廊,看到一位老太太,推著輪椅上的老伴。

他們從走廊,走到草地上曬太陽。再從草地,慢慢走回病房。

 

半個小時,一句話都沒說。

老太太 沒有低下頭說"我愛你",但兩人的表情卻這樣滿足、如此篤定。

我猜進病房後,老太太也不會說 "我愛你"

但我確定,她會在病床邊守到天明。

明早起來,她更不會叫老公"Honey"

但我確定,她仍會幫他吊點滴。

 

太陽不用證明它明天會升起,我如果像太陽愛地球一樣愛你,不需要在嘴巴上裝滿星星。

夫妻生活,只需要出現、及陪伴。

情人約會,需要不停地講笑話、或轉餐盤。

在醫院角落,我回想這 一兩年來的許多約會,其實都是同一場表演。

 

觀眾也許不同,但節目都一樣。

散場都在半夜一點,不太敢在白天見面。

我幻想:有沒有一場約會,是一輩子的呢? 有沒有一場約會,是可以在醫院的房間?

當然有,那種約會,叫婚姻。

走出醫院,我想結婚了。

 

可惜結婚不像健康檢查,只要掛號繳錢?!萬事OK

結婚需要對象,找女友很容易,找對象很難。

還好我有整個2007 年。我把這想法告訴同學,

他在短信中寫著:惡有惡報,這下子會有很多人要來鬧你洞房。

我回他:放馬過來,你們的招術我都知道。

但這並不是我真正想說的話。

 

我真正想說的是:謝謝你,謝謝你讓我想結婚,藉由婚姻,變成一個更好的男人。

愛情美好的並不全是因為它的"結果",而是"過程"

選擇你所愛的......愛你所選的......^^

「心」因為寬容顯得真實!

「愛」因為寬容才被看見!

「幸福」是懂得原諒才開始的!....

Ta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轉載~

李耳納的教導:一個人對付那過度的罪惡感和没有價值感的最好方法是什麼?

 

      照片攝影~謝皓之

 

問題: 一個人對付那過度的罪惡感和没有價值感的最好方法是什麼?我的頭腦一直不斷的用想法干擾我,就算我已學到了該學的教訓(功課),我的頭腦也不讓我有片刻的安寧。

 

舉個例 說:在此刻,他幾乎使我確信我没有遵守我許下的神聖諾言,是這樣嗎?我該擔心嗎?不要管這種諾言的想法不要緊嗎?如果我可以的話,另外一個令我倍生恐懼的 是──我也許犯「那永恆錯誤」的病或是讓我身邊的人遭池魚之殃,這該怎麼辦呢?任何您的賜予的忠告建議我都無限的感恩。

 

答:你對你的問題的描述是「我執」的行事方式。

 「我執」需要你感到有罪惡感和没有價值感,以便能將你囚禁在"過去和未來、他是控制者"的局限世界裡操縱、控制你。

 

 

內疚、自責、罪惡感和埋怨、責怪是兩個控制的主要策略,同時也是我們逃避面對我們真正的責任的方法。

 

如果我可以埋怨、責怪某個人、我的感受或我的生命裡所發生的事,我就可以避免對我自己負責,只要責備怪罪別人,只要讓別人有罪惡感,我就容易控制他們,要他們對我負起責任,這根本就是一種控制別人的策略,同時也是逃避面對我們自己的責任的策略。

 

没有價值感也是同樣的道理,如果你覺得自己没有價值,你就處在自己真正的力量之外,所以你就容易被別人控制。

 

 

當你還是小孩時,你很微細的感到自己是没有價值感和有罪的內疚感,並以此作為你容易被控制的藉口,並不是你的父母親故意設計你要你這麼做的,可能是他們從他們的父母那兒學來的,只不過是傳給你罷了!就這樣一代傳給一代,直到有人抗議、受夠了,把他們自己喚醒為止。

 

若要超越這些罪惡感和没有價值感的感受,你就必需把他們全部都帶入充滿光的意識覺知內,每一次當那罪惡感昇起,覺知他、見證他、表達他,不過不要相信他,他不是真實的。

 

經歷探索你自己那控制的模式和你逃避對你自己負起全責的方式,由於這些模式、方式和感受只存在頭腦的世界裡,他們不存在於當下這刻的真理和真實之中。

 

把你自 己帶入那越來越完全地處在當下是必需要的,這會使你覺醒到較高的意識層面裡,他會給你那些罪惡、自責和没有價值的感受一個庇護、避難之處。他會打開你朝向 完整體、愛和憐憫,他也會給你一個鳥瞰的視野去觀看,這些諸如罪惡感和没有價值感等事,而且是你以前就被註定的事,他會創造一個安全、充滿愛和接受的環 境,以便能將罪惡感、責備埋怨、生氣和傷害帶入充滿光的意識覺知內。

 

 

我的工作坊和私人對話引導服務對治療來自過去的這些傷口和釋放這些局限的信念與感受上是十分容易做到的,我在我的著作裡也有詳述。

 

 

再一次重申,這是你的「我執」在運作,「我執」的工作就是確定你不會把你自己從他那頭腦的世界裡放出來得到自由,他不想要你覺醒和處在當下,就如我其中的一本書上說的「我執」會創造出一千個問題來,所以他才可以尋找一千個解決的辦法,他永遠不會停的。

 

唯一能跳出「我執」的方法,就是變得越來越深入當下這刻內,當你越來越處在當下內就會變得越來越容易看穿「我執」的技倆,那麼你就不會再上當、受騙了。

 

千萬不要在任何一方面反對、反抗「我執」,只要看著他看他用什麼方法試著把你留下、困在過去和未來裡,看穿他!他 最擅長的詭計就是要你許下處在當下那神聖的諾言,要知在那承諾中是包括在未來的完成,結果他贏了,他欺騙了你,根本就不需要許下任何的承諾甚至是對上帝也 是,唯一所需要的就只是要你柔和地記得處在當下,與在當下一切真實的在同處在一起,是一種片刻接著片刻的選擇決定,没有任何的承諾,有的只是簡單的選擇, 那選擇就是你是要處在當下這刻裡還是選擇待在你自己頭腦的世界裡那想法、記憶和想像的幻象世界裡。

 

你看到了吧!「我執」是多麼的狡猾!另外一個「我執」最愛用的技倆就是未來成就完成實現的承諾,還有什麼比用這個方法更能把我們陷在他的世界遠離當下的。

 

再來就是把我們留在過去中,這是經由懊悔、自責、怨恨、埋怨、責怪或罪惡感等方式,我們唯一的錯,就是選擇待在留在頭腦的世界裡,而不是當下這刻的世界中,我們全都犯了相同的錯誤,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不能糾正改變錯誤,不過,我們唯一能糾正、改正的時候是「現在」。

 

 

與其活在懊悔中,把自己鎖在過去裡這可是我執想要的,不如感恩你覺察到你的錯誤,現在你有機會可以糾正、改變那錯誤。

 

選擇處在當下,你就把錯誤改正過來了。

 

你是無法改變過去的,你所能做的就只有那睿智的選擇,即選擇處在當下而這是最具智慧的選擇,這個選擇帶來了「經由了解達到和平」的禮物。

 

不過,「我執」是無罪的,不論在那一方面都是無罪的,他只是做好他的工作善盡其責罷了!把你所有無意識的一切全都帶入意識覺知之光內,承認「我執」和所有的感受、想法與局限的模式、信念然後回到當下內。

 

慢慢地「我執」就會放鬆下來,讓你自在。

Ta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轉載~找好處

 

照片攝影~謝皓

每個星期一,我會上安養院看母親。我會帶一本她寫的書,讀給四到十人的小團體聽,聽眾包括母親自己。每次我都得花幾分鐘做一下「前情提要」,免得他們忘了,當然,也免得我自己忘了。

一開始,我認為這是「一石三鳥」之計,既可以探視母親,又讓她的作品不致完全被世人遺忘,還能給其他老人帶來一些樂子。

本 來這是為她而讀的,後來我發現其他人也需要,他們早就無法自行閱讀了。到今天我才意識到,我是為自己而讀的。我喜歡她的院友,自三月以來,每個星期一我必 準時報到,風雨無阻,其他日子則專為這天做準備。像最近,我會烤一些肉桂捲,帶給安養院的職員。一般來說,這些機構有「生日蛋糕規定」,不可以帶自家烘焙 的點心給院友,但帶給工作人員是沒問題的。我偶爾也從外頭買些肉桂捲,給聽我朗讀的老人們當點心,這就合乎規定了。

母親會因為對方的身體狀況,決定喜不喜歡這個人。

「她是阿茲海默症。」不能當朋友。

「她不能說話。」別對這人太友善。

「他老是流口水。」

 

「(那個有阿茲海默症的)完全沒個樣子。」

 

「吃飯時坐我後頭的那個人笑的好大聲,他們一定在講黃色笑話。」


類似的抱怨不勝枚舉,我耐著性子跟她解釋,來這兒長住的人多少都有點兒狀況,不然犯不著住到這兒來。當然,我不好說她也一樣。還有,正因為她當了半輩子的靈性教師,還教人寬恕、放下批判,每當我聽到她這樣論斷別人時,心裡總是很不舒服。

我為這群各有來頭的聽眾朗讀,每讀一段,會停下來讓每個人說說自己的想法,就這樣,我聽到了好多有趣的事兒。有位女士,她打從 1964 年就開始將英文童書轉成盲人點字版本,即使現在只靠輪椅代步,她仍然繼續工作,而且她還會用電腦!

珍妮芙無法開口說話,應該是曾經中風過,她很難找到對的字眼來表達她的意思,愈是詞不達意,愈是令她沮喪萬分。

那位也坐輪椅的女士,她的腿長年疼痛,早已不聽使喚,但她之前在舊金山歌劇院的芭蕾舞團跳了好多年的舞!

比 爾以前每個星期都要登山健行,他們登山隊約莫有二十來個人,每個月都會來看他。他也坐輪椅,雖然小腿肌肉早已萎縮糾結,他一年到頭還是老穿短褲。他的眼睛 炯炯有神,聽到故事裡的笑點時,總是帶頭哈哈大笑。有一本書裡頭的「壞男孩」也叫比爾,這更逗得他樂不可支。他愛聽母親寫的故事,每星期總準時報到。正因 如此,她覺得這人不錯。

母親則曾經是作家、簿記員,還當了很多年的靈性教師。如今,她早就搞不清順序了,無論是數字、時間、日期、星期幾,她總說不出接下來是哪一個。

有 一次朗讀結束後,我陪母親走回她房間,路上經過珍妮芙的房間,她費力的正要把鑰匙插上鎖頭開門,我上前幫忙,她順勢邀我們入內,說有東西給我們看看,當天 我們才聊到每個人去過哪些地方旅遊,除了美國之外,好些人去過歐洲、非洲、印度。珍妮芙也努力加入話題,她也待過歐洲,那時她女兒在外交部工作。她房裡隨 處可見美麗的骨董和紀念品,顯然都是出國旅遊帶回來的。她領我們向前,那是一幅世界地圖,就掛在沙發上,上頭插了至少上百個大頭針,所到之處包括阿拉斯 加、夏威夷、歐洲各國、非洲、印度、中國、日本,甚至遠征中東、澳洲,還有些我根本聽都沒聽過的地方!牆上有兩張加了框的相片,一是她年輕時,一頭紅髮, 身段猶如模特兒般完美;另一張是她的女兒和歐巴馬總統的合照。

珍妮芙比手劃腳,用盡她記得的字眼,她要說的是,這一切記憶、圖片、故事、萬事萬物的正確名稱,都還在她腦海裡,只是說不出來。母親有同樣的問題,愈近的事愈想不起來,也總是找不到正確的字詞,這回格外安靜。

回房的路上,母親說她以前總覺得珍妮芙沒什麼腦袋,畢竟她看來確實……笨笨的。停頓了幾秒,母親說:「謝謝妳帶我去她房裡,我喜歡她。」

接下來,我們又聊了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不足和難處。然後我突然明白:「這兒的每個人都有他的好處的。」我們說好,要開始為住在這兒的每個人「找好處」。

隔了兩天,母親終於在午餐時回頭去看,在她身後放肆大笑的那個討厭傢伙正是……比爾。

 

 

朱蒂.艾倫 (部落格)
2010.10.5

譯者:陳夢怡

出處:Something Good
By Judy Allen Oct.5, 2010
From Judy Allen's Weblog

Ta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