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的七種兵器之七:接受,帶你走向自由之路
作者:武志紅
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
這是匈牙利詩人裴多菲的著名詩句,寫出了我們對自由的無比嚮往。一個40多歲的朋友說,他們高中同學聚會時,做了個小調查“什麼是最重要的”,結果一半以上的人給出了一個共同的答案:自由!
自由分很多種,有權利上的自由,有行動上的自由,也有人格的自由。權利和行動的自由很容易被限制,但人格的自由很難被禁錮。
人格的自由很重要,它是我們的獨立之本、健康之泉,也是我們創造力的基石。
不過,我們很容易自大地以為,人格的自由是很容易獲得的。譬如,我們以為可以隨意左右自己的心情,可以輕率地進行各種各樣的選擇,可以輕易地建立一個親密關係,也可以輕易地切斷一個親密關係……總之,我們把隨心所欲理解為了自由。
實際上,這種自由是假自由,甚至是對心靈的禁錮。
譬如,遇到了重大的問題,你不面對,卻認為,不處理你也可以很快樂,那麼這快樂一定是表面上的,那個問題只是被你壓進了潛意識,繼續像毒瘤一樣破壞你的心靈。於是,你白天對著許多人微笑,到了夜晚,你只好獨自嗚咽。
譬如,為了彰顯你的自由精神,你隨意地做選擇,又隨意地逃離,你以為你可以輕鬆地結束你的任何事情,可以忘記一切煩惱,只留下快樂在記憶中。但實際上,任何事情一旦發生,都註定不可改變,且不能被遺忘,它將永遠對你發揮影響。
再如,你輕易地建立一個關係,又輕易地切斷一個關係。你以為,這才叫自由。但實際上,任何關係都有生命,而且這生命起碼與你的生命一樣長,甚至還會在你的家族中遺傳。
實際上,追求人格的自由,結束已經發生的事實對我們心靈的羈絆,只有一條途徑:接受已經發生的事實,承認它已不可改變。
假若你做到了這一點,那麼過去的事實仍然存在,它並未消失,也未被你遺忘,但你對它的糾纏就結束了,而你也由此獲得了自由。
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學家羅傑斯說,一個人的人格就是這個人過去所有人生體驗的總和。
從這一點上而言,任何過去發生的事情都不容否認,因為否認自己經歷的任何事情,就是在否認自己人格的一部分。否認自己的一部分,就會或輕或重地導致人格的分裂。
並且,被否認的那一部分,絕對不會因此而消失,它只是被你壓抑進潛意識而已,仍然在對你發揮影響。更糟糕的是,當它們發揮作用時,因為是來自潛意識,你的意識對它們一無所知,於是你對它喪失了控制能力。
一個人假若常常失去控制,那麼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因為他把自己太多的事情壓抑進了潛意識。
這是最簡單的否認,即我們對一些自己不喜歡的事實置之不理,認為自己那樣就可以擺脫它的控制了。
還有另一種否認。很多時候,我們會像小孩子一樣,認為過去一些不好的事情不應該發生,一些人不應該那樣對待自己。就好像是,過去那些事情,還可以糾正過來似的。
這兩種否認,都會令我們在不好的事情中越陷越深。我們本來是想擺脫這些不好的事情對自己的消極影響的,但結果適得其反,它們對我們的影響反而越來越重。
想結束這些不幸的事情對我們的影響,從而令自己的心靈獲得自由,我們只有一件事情可以做:接受!
所謂接受,即直面我們人生中的所有真相,深深地懂得,任何事實一旦發生就無可更改,而且不管多麼親密的人,我們都不能指望他們為自己而改變。
沒有學會接受之前,我們都會把注意力放到別人身上,期望別人為自己改變一下,那麼自己就得救了。但任何一個獨立的人,都不會按照我們的要求去改變的。所以,這種期望註定會失敗。
學會接受之後,我們就會把注意力轉移到自己身上,深深地懂得,自己才是自己問題的答案。由此,我們開始努力改變自己,並最終獲得更大的自由。
接受過去
有一對什麼樣的父母,是我們最大的命運。父母,不只是我們物質生命的給予者和保護者,也是我們心靈生命最重要的影響者之一。
好的父母,未必能很好地滿足我們的物質需要,但卻一定會給我們健康的心靈。糟糕的父母,可能會很好地滿足我們的物質需要,但卻會給我們留下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
不過,糟糕的父母之所以會讓我們形成心理問題,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我們不願意接受一個事實——我們的父母不夠好,我們幻想自己應該有更好的父母,我們甚至會嘗試去改變自己的父母。
然而,這種改變的努力註定會失敗。因為,除非父母自己意識到,他們的教養方式有問題必須改變,那樣改變才有可能發生。極少有父母,會因為孩子要求他們改變而改變。
在採訪幼稚教育專家孫瑞雪時,她給我講了一個小故事。她的蒙特梭利幼稚園裡,幾個三四歲的孩子開會,最後,他們得出了幾個結論,其中兩個是:
父母是不可改變的!
我們越想改變父母,他們就會越糟糕!
三四歲的孩子得出了這個結論,令我大為驚訝!我不禁感歎,天哪,要是我們小時候都得出過這個結論,而且將它當作自己的人生信條,那麼大多數心理醫生可以改行了。因為,假若一個孩子堅守這兩個信條,那麼只要他的父母不是糟糕得恨不得殺掉他,這個孩子總能靠自己的力量得救的。
實際上,多數心理問題,就是因為我們小時候拒絕接受自己的父母,拒絕接受這個生命中最大的命運。相反,我們渴望改變父母。這種渴望註定會失敗,於是我們將這個渴望深埋在心底,長大了,再按照這個渴望去選擇配偶,並像童年渴望改變父母一樣來改造配偶。
譬如說,有過一個暴虐的老爸的女孩。她小時候,極可能會產生過要改造暴虐的爸爸的願望。但是,正如蒙特梭利幼稚園的那幾個孩子得出的結論,她這個願望一定會失敗的,而且她越想改造爸爸,爸爸對她就越糟糕。結果,屢屢受挫的她,只好把這個願望深埋在心底。
當然,只是深埋在心底,成為潛意識的一部分,而不是消失。
結果,等這個女孩長大後,那些有暴力傾向的男子,會對她有非常大的吸引力,他們好像磁石一樣,吸引著她接近他們、迷戀他們。同時,那些充滿愛心的好男子,對這個女孩卻缺乏吸引力。
這種吸引力是什麼呢?其實就是深埋在女孩心底的改造夢想。以前,她渴望改變暴虐的老爸,但失敗了。現在,她渴望選擇一個同樣暴虐的男子,繼續去實現她潛意識深處的改造夢想。
但是,她的意識不明白自己在做什麼,因為那個改造夢想是源自潛意識深處的。於是,這種有暴力傾向的男子對她的吸引力,她就只能用迷戀、激情式的愛情、上天註定等等詞彙來描述了。
然而,正如她童年時的改造夢註定會失敗一樣,她成年後的改造夢一樣也會失敗。這些被她的潛意識選中的男子,像她的老爸一樣,首先是不可改變,其次是她越想改變,他們就會變得越糟糕。
結果,她會帶著滿身的傷痕離開這個有暴力傾向的男子。接下來,她又投入另一個有暴力傾向的男子的懷抱。
這是很多好萊塢女明星的人生寫照。譬如哈莉·貝瑞,她小時候有一個糟糕的黑人老爸,既不負責任,又常暴打她的媽媽。長大後,貝瑞幾次婚姻,都是選擇了同樣有暴力傾向的丈夫。結束第二次婚姻後,貝瑞傷心地說,她“不會再有婚姻”。
貝瑞要想結束她的這種強迫性重複,她就必須承認並接受自己的命運,像那幾個三四歲的孩子學習,對自己說:父親是不可改變的,有那樣一個父親,是我的命。
假若她能發自內心地做到這一點,那麼她勢必會號啕大哭幾場,為自己那麼悲慘的童年,也為自己那麼悲慘的人生經歷而悲傷。但正如《心靈的七種兵器之一:最純的悲傷幫你告別悲慘往事》中所詮釋的道理,真而純的悲傷,會幫助她告別——注意,不是忘記——悲慘往事。
如果做到這一點,她會發現,她喜歡的男子類型,好像發生了巨大改變。這只是因為,當她學會接受自己有一個糟糕的老爸的命運後,她潛意識深處的改造夢想也隨之消失。沒有了來自潛意識的病態渴望,那些暴虐男子自然就對她沒有什麼吸引力了。
小標題:
當然,做到這一點並不容易。我在《心靈的七種兵器之六:關係,我們心靈的鏡子》中提到的劉濤。他已50多歲,非常堅強,有無比豐富的人生閱歷,但他在和我交談時,仍然經常說:“如果我媽媽不那樣做,就會……”“假如我媽媽做了什麼,我就……”
顯然,當他這樣說的時候,他就是一個飽受傷害的小男孩,他的心理狀態退行到了5歲前的時候。在這種年齡,他拒絕接受自己有那樣一個媽媽的事實,他幻想可以改造自己的媽媽。
當然,正如蒙特梭利幼稚園的孩子所發現的道理那樣,劉濤小時候的改造夢想註定會失敗的。媽媽不會滿足他的改造夢想,甚至當他向媽媽說出自己的渴望時,媽媽反而會變得更糟糕。
結果,他也一樣,把這種改造夢想深埋在心底。但是,等長大後,當碰到他所迷戀的女性時,這種改造夢想就會強烈被激發出來。
25歲左右的時候,正在香港打拼的劉濤瘋狂地愛上了一個當地女孩。他回憶說:“我不惜為她做任何事,她要什麼,我給什麼。我掙的錢還算不少,但當時差不多都花在她身上了。甚至,我還想,為了她我可以去死。”
但是,劉濤瘋狂的愛,是有一個條件的,那就是:她得愛他,不離開他。但最令他心傷的是,儘管他這麼瘋狂地付出,這個女孩還是離開了他。結果,劉濤的心理一度出現崩潰,後來花了10年的時間才慢慢地找回自己。
這其實也是源自改造夢想。
當劉濤講完他的愛情故事後,我請他回憶:“你有沒有對另一個女人這樣做過?慢慢回憶,別著急。”
結果,劉濤想了一會兒感慨說,做過,那就是他的媽媽。他說,小時候,他曾經像對待那個香港女孩那樣對待媽媽,拼命討好媽媽,為媽媽做一切可以做的事情,但目的很清楚,就是為了贏得媽媽的愛,讓媽媽像愛帥氣的弟弟一樣愛不夠帥氣的他。
但 是,他失敗了。不管他怎麼做,媽媽都沒有改變對他的態度。於是,他一方面深深地絕望,但另一方面把這個改造夢想深埋在心底。等遇到並癡迷上那個香港女孩 後,他潛意識深處的改造夢想被強烈地激發出來,於是,在這個女孩的身上,他又完美地重複了一次童年時對待媽媽的那些方式。
要命的是,和童年一樣,這次改造夢想也失敗了。那個女孩,最後也像他媽媽一樣,還是離開了他,嫁給了另外一個男人。並且,和童年一樣,劉濤再一次深深地陷入了絕望。
這就是最常見的人生謎團:童年時所受過的苦,長大後我們會再受一次,不過,這次重複的受苦,目的是為了糾正童年的錯誤。
極少數的情況下,成年後的這次受苦,居然成功了,我們從戀人身上,完成了童年時沒有從父母身上完成的夢想。不過,這種情況之所以會發生,並非是因為戀人按照我們的意願改變了自己,而是戀人自己具備改變的意願,他自己主動做了改變,而並非是按照我們的設計去做了改變。
小標題:
但 大多數的這種重複性受苦,最後都失敗了。這種時候,一部分人會幡然省悟,放棄了對迷戀式愛情的執著,而追求更平靜的戀愛,並且不再對新的戀人或配偶產生 改變的渴望。也有另一部分人,繼續把這種願望深埋在心底,於是要麼去尋找新的戀人去追求自己的改造夢想,要麼希望能改變配偶,讓配偶滿足自己的改造夢想。
譬如,劉濤的改造夢想,就蔓延到了劉太和弟弟劉洋的身上。有時,他會抱怨太太不理解她,“要是她能理解我並包容我,我就徹底好了”;有時,也會抱怨弟弟劉洋,“他要是小時候能幫幫我,讓媽媽分一點愛給我,我也不會有後來那些心理問題。”
劉濤對太太和弟弟的抱怨,以前比較強烈,但現在越來越弱。因為,他逐漸意識到,他才是解決自己問題的答案。並且,他也開始明白,他那樣抱怨太太和弟弟,其實是將他對媽媽的一些責難,不公平地轉嫁到了太太和弟弟身上。
等明白這些以後,劉濤的注意力重新回到了問題的核心之處:他和媽媽的關係。
他說,他從理性上知道,放棄對媽媽的改造夢想是對的,接受自己有一個糟糕的媽媽這個事實是對的。但是,從感覺上,他覺得自己很難做到這一點,他能感受到自己對媽媽的強烈的抱怨。
這也是事實,是他此時此地的事實。我對他說:“不僅要尊重的事實,不與過去的事實做糾纏,接受自己有一個糟糕的媽媽這個事實;同時,也要尊重現在的事實,尊重自己的感受,接受自己暫時做不到完美狀態的事實。”
很 多時候,我們一看到解決問題的完美狀態,就渴望自己立即抵達那個終極狀態,當達不到的時候,就譴責自己。這也是一種自戀,以為自己可以輕鬆擁有抵達完美 狀態的自由。但當這樣想的時候,我們的自由度反而會受到損害,因為你譴責自己,其實就是你的一部分自我在譴責另一部分自我,而且一般都是“內在的父母”在 譴責“內在的小孩”,但“內在的小孩”才是我們的動力之源,我們對它譴責太過,可能會讓它生出不滿。於是,它反而拒絕成長。
若想最快地獲得自由,就要接受並尊重自己暫時難抵達最佳狀態的事實。假若看到了自己的成長,那麼也要接受並接受這個事實。
譬如劉濤,他其實一直在成長。被那個女孩拒絕後,他儘管心理出現了一次嚴重的崩潰,但這次崩潰,讓他暫時對迷戀式愛情失去了信心。就是說,他部分地放棄了 改造夢想,把注意力從媽媽和完美戀人身上轉移到了他自己身上。那10年時間,他努力反省自己,並養成了有節律的生活、經常鍛煉身體等很多好的生活規律。
並且,他心靈現在的開放程度,要遠勝以往。他說:“就好像又重新回到了黑暗的山洞,但手裡多了一支蠟燭,於是不再像以前那麼害怕。”
黑暗的山洞,可以理解為他的潛意識,手裡的蠟燭,則可以理解為他的自知之明。他一個人拿著這支蠟燭回到了黑漆漆的山洞,意味著他正從自己的身上獨自尋找答案。
接受當下
渴望改造別人,其實是一種自戀狀態。
這不難理解,因為我們或多或少都是自戀的,而年齡越小,這種自戀就越嚴重。童年的自戀有兩種含義:
好的東西,小孩子會認為是自己所導致的,譬如假若爸爸媽媽關係很好,一家人溫馨和睦,小孩子就會想,這是他造成的;
壞的東西,小孩子也會認為是自己導致的,譬如父母離婚,小孩子會覺得是他的錯,假若他做了什麼,也許父母就不離婚了。
好的父母,會把孩子安全地帶出自戀狀態。孩子最終會明白,什麼事情是他的責任,什麼不是。但糟糕的父母,有時會指責孩子,假若父母一方說,我們離婚就是因為你,那麼這個孩子會遭到致命的打擊,他可能會終其一生都有深深的內疚感,因為他相信是他讓父母離婚了。
我們不只是在童年才自戀,長大了一樣也會自戀。並且,童年越缺乏愛的孩子,長大後會越容易自戀。
這時候,我們會以為,自己特別強大,特別有力量,可以很自由地做很多事情。但是,當我們自戀地做這些事情的時候,我們就會忽視很多重要的資訊。這正是我寫這個“心靈的七種兵器”系列文章的目的。
作為成年人,我們最容易自戀的一點是,既然悲傷、憤怒、內疚和恐懼這些消極的情緒那麼傷人傷己,那麼乾脆“消滅”掉它們算了。
接受悲傷
於 是,我們盡可能偽裝地不悲傷。但沒有悲傷,我們就無法與悲慘往事做一個告別。一個女子,丈夫突然出車禍去世,她忍住悲傷,極力地安撫公公婆婆等親人,獨 自一人操辦了丈夫的葬禮。為了不引起親人的悲傷,她在丈夫的車禍現場和葬禮上都沒有表達深切的悲傷。之後,還是為了公公婆婆,她強裝笑臉,像一個模範兒媳 一樣,無時不刻都在關注他們的感受,用各種辦法逗他們開心,幫他們忘卻悲慘往事。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她自己的問題越來越重,她失眠、焦慮、憂傷,最終陷入了深深的抑鬱。後來,在心理醫生的幫助下,她好好回憶了一下丈夫出事前後的細節,放肆地、無比傷心地大哭了幾場,才從這種狀態中走了出來。
丈夫意外去世的事實已無可更改,這一點不容否認,她只有接受。那麼,相應的,丈夫去世後,她無比的心痛和悲傷也是事實,這一點也不容否認,她必須接受並給予尊重。
實際上,悲傷是大自然給她的饋贈,只有借由悲傷,她才能從失去最摯愛的親人的傷痛中走出來。其他任何辦法,都做不到這一點。
接受憤怒
再如憤怒。憤怒其實是在提醒我們,別人對你侵犯得太厲害了,你要告訴對方:停!你不能再侵入我的空間。
但是,因為憤怒是最容易傷害別人的,所以我們很容易拒絕憤怒。尤其是在家裡,我們最容易抵制憤怒。因為,我們會想,既然你愛家人,怎麼能對家人憤怒呢?
然而,無論多麼至親摯愛,假若另一個人不尊重你的地盤,經常指揮你控制你的時候,你一樣會憤怒。
一個女子說,她5年之內只回了兩次家,因為“回家誰都不舒服,還是少回為妙”。但是,當我讓她描述自己的家庭時,她的父母雖然不能說完美,但好像也沒有做過嚴重傷害她的事情。那麼,她怎麼對父母這麼疏遠呢?
最終,我們一起找到了答案:她的媽媽太愛指揮她控制她了。小時候,她的媽媽為她安排一切,已令她煩不勝煩。現在,她工作了,結婚了,都有自己的孩子了,她的媽媽還是要女兒聽她的話,要是女兒不聽,這個媽媽就非常生氣。
這個媽媽如此愛侵入女兒的空間,女兒不憤怒才怪。但是,媽媽是最親近的人,按照規矩,她不能對媽媽表達憤怒,她也不能接受自己會對媽媽憤怒這個事實。但憤 怒是天然產生的,不會因為我們不想憤怒就可以不憤怒。結果就是,她意識上不怎麼憤怒,但潛意識卻表達了極大的憤怒——5年內只回兩次家。
假若這個女子想改善她和媽媽的關係,她就當尊重自己的憤怒,並帶著這種情緒與媽媽溝通和交流。這種溝通和交流,一開始一定是不愉快的,但它會把關係帶向好的方向。因為,只有適當地表達出憤怒,她的媽媽才會適當停止對女兒的過分干涉,隨後,女兒也會相應地親近媽媽。
接受內疚
還有內疚。內疚,本來是一個信號,告訴你,某個關係的付出與接受,已經失去了平衡,需要調整了。
但是,內疚的感受是如此不舒服,所以很多人渴望自己對親朋好友一定要做到“仁至義盡”,甚至還要求自己對所有人都做到這一點。
然而,當你這樣做的時候,你其實就是把你的內疚的感受,轉嫁給了你的親人或其他人。
所以,我們不難看到,一些好得出奇的好人,卻讓我們避而遠之。因為我們不想承受他們強加給我們的巨大的內疚。並且,這樣的好人,因為他們離自己的內心太遠了,你會感覺很難和他們建立更深的關係,因為從不內疚的他們,仿佛有一道厚厚的牆壁,把你和他隔開。
一個心理學家說,拒絕某一種情感的人,勢必會拒絕所有的情感。所以,那些從來都是“仁至義盡”的好人,因為他們拒絕了內疚,結果就是,他們也順帶著拒絕了所有的情感。
對他們而言,建立一個關係太可怕了。因為,若想深深地建立一個好的親密關係,必須要深深地付出,也必須要深深地接受。一個關係,就是在相互的付出和接受的迴圈中不斷發展的。假若一個人只付出不接受,那麼他就不可能與人建立很深的親密關係。
由此,我們不難見到,那些特別“仁至義盡”的好人,他們在社會上會享有很高的聲望,但親人會對他們怨聲載道。如果你能深入地去看一下這些好人的生活,你會發現,親人抱怨他,並不是因為他太愛幫人以至於不顧家了,而是因為親人覺得離他很遠。
接受恐懼
與悲傷、憤怒和內疚一樣,恐懼也是一個非常不討人喜歡的情緒。並且,它比其他的負性情緒更令人討厭,因為它把我們打入了一種無能為力的狀態。
但是,最不討人喜歡的恐懼,其實具備著最重要的價值。只有恐懼,才能強有力地打破我們的自戀狀態,告訴我們:你,真地很渺小,你,必須放棄一些虛假的自大,而去尋找真正重要的東西。
關係,尤其是親密關係,是我們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所以,最令人討厭的恐懼,其實就是在警示我們,人啊,你不能自戀到以為一個人就OK了,你必須尋找你的另一半,必須和另外的存在建立起深深的情感關係。
假若你一直自大而孤獨,那麼恐懼就會一直襲擊你,直到你真正能聽懂恐懼的提示,並向關係順從為止。
接受關係
真而純的情緒,是源自當下的情緒,它在提示我們,你現在欠缺什麼,你現在應當彌補什麼。
由此,不管這真而純的情緒是什麼,我們都必須尊重它,接受它,並聽從它的指引,從而讓我們走上心靈成長之路。
也有一些沉溺性的、歇斯底里的情緒,假若你經常失去控制地發洩情緒,那麼,這種情緒一般都是在提示你,你的過去大有問題,你的潛意識大有問題。並且,你的情緒一定是在玩刻舟求劍的遊戲,你現在發洩憤怒的物件,是被願望了的,你要回到船出發的源頭,到那裡去尋找答案。
自由與接受,看似是一對矛盾。因為我們一般的觀念會認為,自由是積極進取的,是展現自己的力量,而接受是消極的。但是,積極的自由觀很容易誇大個人的力量,而忽視我們存在的卑微性。
假若你明白了自己存在的卑微性,你會明白,你越懂得接受,你的心靈所享有的自由度就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