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酷文章 (441)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家是什麼?

P_20190202_180439.jpg

 :龍應台

  “千里江山寒色遠,蘆花深處泊孤舟。”

  當場被讀者問倒的情況不多,但是不久之前,一個問題使我在一千多人面前,突然支吾,不知所云。

  他問的是:“家,是什麼?”

  家是什麼,這不是小學生二年級時的作文題目嗎?和“我的志願”“我的母親”“我的暑假”同一等級。怎麼會拿到這裡來問一個自認為對“千里江山寒色遠,蘆花深處泊孤舟”早有體會的人?

  提問者的態度是誠懇的,我卻只能語焉不詳地蒙混過去。這麼難的題啊!

  作為被人呵護的兒女時,父母在的地方,就是家。早上趕車時,有人催你喝熱騰騰的豆漿。天若下雨,他堅持要你帶傘。燙的便當盒塞在書包裡,書包挎在肩上,貼在身上還熱。週末上街時,一家四五口人可以擠在一輛車上招搖過市。放學回來時,到門外就聽到鍋鏟輕快的聲音,飯菜香一陣一陣的。晚上,一頂大蚊帳,四張榻榻米,燈一黑,就是夜晚的甜蜜時刻。

  兄弟姊妹的笑鬧踢打和鬆軟的被褥裹在帳內,帳外不時有大人的咳嗽聲、走動聲、竊竊私語聲。蒙矓的時候,窗外絲緞般的梔子花香,就幽幽飄進半睡半醒的眼睫裡。帳裡帳外都是安心的世界,那是家。

  可是這個家,會怎樣呢?

  人,一個一個走掉,通常走得很遠、很久。在很長的歲月裡,一年只有一度,屋裡頭的燈光特別亮,人聲特別喧嘩,進出雜遝數日,然後又歸於沉寂。留在裡面還沒走的人,體態漸孱弱,步履漸蹣跚,屋內越來越靜,聽得見牆上時鐘滴答的聲音。

  梔子花還開著,只是在黃昏的陽光裡看它,怎麼看都覺得淒清。然後,其中的一個人也走了,剩下的那一個,從暗暗的窗簾後,往窗外看,仿佛看見,有一天,來了一輛車,是來接自己的。她可能自己鎖了門,慢慢走出去,可能坐在輪椅上,被推出去,也可能是被一張白布蓋著,抬出去的。

  和一個人做終身伴侶時,兩個人在哪裡,哪裡就是家。曾經是某大學小城裡一間簡單的公寓,和其他一兩家共用一個廚房。窗外飄著陌生的冷雪,可是臥房裡伴侶的手溫暖無比。後來是一份又一份陌生的城市,跟著一個又一個新的工作,一個又一個重新來過的家。幾件重要的傢俱總是在運輸的路上,其他就在每一個新的城市裡一點一點添加或丟棄。

  牆上,不敢掛什麼和記憶終生不渝的東西,因為牆是暫時的。在暫時裡,只有假設性的永久和不敢放心的永恆。家,也就是兩個人剛好暫時落腳的地方。可是這個家,會怎樣呢?很多,沒多久就散了,因為人會變,生活會變,家,也跟著變質。渴望安定時,很多人進入一個家;渴望自由時,很多人又逃離一個家。

  渴望安定的人也許遇見的是一個渴望自由的人,尋找自由的人也許愛上的是一個尋找安定的人。家,一不小心就變成了一個沒有溫暖、只有壓迫的地方。外面的世界固然荒涼,但是家可能更寒冷。一個人固然寂寞,兩個人孤燈下無言相對卻可能更寂寞。

  很多人在家散了之後就開始終身流浪。

  還有很多,很快就有了兒女。一有兒女,家,就是兒女在的地方。天還沒亮就起來做早點,把熱騰騰的豆漿放上餐桌,一定要親眼看著他喝下才安心。天若下雨,少年總不願拿傘,於是你苦口婆心幾近哀求地請他帶傘。他已經走出門,你又趕上去把滾燙的便當盒塞進他書包裡。

  週末,你騎車去市場,把兩個兒女貼在身後,一個小的夾在前面兩腿之間,雖然擠,但是兒女的體溫和迎風的笑聲甜蜜可愛。從上午就開始盤算晚餐的食譜,黃昏時,你一邊炒菜一邊聽著門外的聲音,期待一個個孩子回到自己身邊。晚上,你把滾熱的牛奶擱在書桌上,孩子從作業堆裡抬頭看你一眼,不說話,只是笑了一下。你覺得,好像突然聞到梔子花幽幽的香氣。

  孩子在哪裡,哪裡就是家。

  可是,這個家,又會怎樣呢?

 

 

文章標籤

Ta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從投影中看清自己

懂愛.jpg

:黛比.福特

"投影"是一種很有趣的心理現象,可惜絕大多數人都不瞭解其原理。我們會不自覺地用潛意識去影響周圍的人,讓他們表現出為我們所壓抑的特質和情感,或是把容易表現出這些特質和情感的人吸引到我們身邊,這就是投影的機制。投影是潛意識的一種防禦機制,因為某些特質和情感受到了壓抑,無法在我們自己身上自由地表現出來,所以就只能訴諸他人和外物。例如,懷有強烈自卑感的人,往往會覺得周圍的人都很自卑。當然,我們之所以會把消極的特質投影到某些特定的人身上,也是因為這些人本來就比較容易表現出這樣的特質。這樣的人最容易觸發我們的潛意識,讓我們把自己壓抑的東西投影到他們身上。

 

我們在別人身上注意到的特質,都是我們自己所具有的。不妨打個這樣的比方:假設你的胸前有一塊面板,上面佈滿了成千上萬個電極介面,每個介面都代表了你的一種特質。那些你所承認、所接納的特質對應的介面,會被蓋板保護起來,所以很安全,不會輕易漏電。但是那些你所壓抑、所拒絕的特質對應的介面,則沒有蓋板的保護,當容易表現出這些特質的人接近我們時,他們身上的電極就會自動插進我們的介面。例如,如果我們刻意壓抑自己心中的憤怒,就會把暴躁易怒的人吸引到我們身邊。我們會一邊壓抑自己的憤怒,一邊鄙視那些暴跳如雷的人。我們拒絕承認自己心中的憤怒,所以只能把憤怒投影到別人身上,只有這樣,我們才有重新認識和接納憤怒這種情感的機會。

 

對於我們投影到別人身上的消極特質,我們會感到本能的嫌惡。如果你覺得別人傲慢得令人討厭,就說明你在刻意壓抑自己心中的傲氣--或許你在生活中經常會不自覺地表現出傲氣,或許你拒絕承認自己在某些情況下會變得傲慢。

 

如果你意識到自己對別人的傲慢非常反感,就必須仔細檢視自己的生活,問自己這樣的問題:"我過去什麼時候曾經傲慢過?我現在是否很傲慢?我將來是否有可能變得傲慢?"假如不經仔細思考就草率地給出否定的答案,那這種態度本身就是傲慢的表現。用自己的標準去判斷別人,這本身就是傲慢的表現,我們所有人都有可能做出這樣的表現。

 

如果你能夠承認和接納自己心中的傲慢,就不會對別人的傲慢感到非常反感,因為在你身上,"傲慢"的介面已經被蓋板保護起來了。只有在我們欺騙自己,拒不承認自己心中某些特質的時候,才會對別人表現出來的這些特質過敏。

 

1、別人的缺點就是我的缺點

超個人心理學家肯恩·威爾伯在《認識陰影》一書中寫道:"自我層面上的投影現象非常容易辨認。如果我們僅僅是'感覺'到某個人或某種事物的存在,那麼他//它通常不會帶有我們的投影。如果我們為某個人或某種事物所'影響',那麼他//它很有可能攜帶了我們的投影。"如果你能理解這句話的含義,就說明你對投影現象已經有了非常清楚的認識。舉個例子,假如你走在人行道上,旁邊路過的人隨地吐了口痰,儘管你注意到了,卻並不覺得特別反感,那就說明你在這方面沒有什麼陰影。但如果你非常反感,心裡想,這人怎麼會這樣噁心?那就說明他的做法是你自己的投影。或許你自己也曾做過一些噁心的事情,或是出於某種原因而不能原諒自己做出噁心的舉動。因為你不能容忍"我也有可能做出噁心的事情"這樣的想法,所以才會覺得那個隨地吐痰的人令你無法忍受。這一切或許在你很小的時候就埋下了種子。或許你小時候也曾有過隨地吐痰、被人痛駡的經歷,或者是你見過別人隨地吐痰受到批評,無論原因是什麼,你都下定決心,絕不再做任何類似的噁心事情。如果你發現自己對別人的某些特質非常敏感,那就要注意了,這些特質往往正是你所刻意壓抑的。你應該以此為契機,探索自己的內心世界,重新接納這些原本被你排斥和否定的特質。

 

讀到這裡,或許你會想:"這真是太荒謬了。難道我應該主動去做一個傲慢的人,或是一個噁心的人?"當然不是這樣的。你沒有必要去刻意表現出那些原本為你所壓抑的特質,你所要做的只是承認你身上確實存在這些特質。據說,曾有一位哲學家跟伊斯蘭教蘇菲派的智者納斯魯丁約好,要在某天某個時候展開一場辯論。到了約定的時間,哲學家去納斯魯丁家裡找他,卻發現他外出不在。哲學家一怒之下,在納斯魯丁家的大門上用石灰寫下了"笨蛋"兩個字,然後揚長而去。納斯魯丁回到家,看見門上的字,立即去哲學家的家裡找他。"真對不起,我忘記了我們之間的約定。"納斯魯丁對哲學家說,"但是我一看見你把自己的名字寫在了我家大門上,立馬就想起來了。"

 

我們之所以會對別人的某些做法特別敏感,往往是因為這些做法與我們自己的心靈陰影有關。如果我們在批評他人的時候能夠好好反思一下自己的話,就會發現,這些話往往更適合用來形容我們自己。故事中的哲學家完全有可能因為納斯魯丁不在家而感到擔心,生怕他是生病了或者受傷了,但是他沒有這麼想。他完全可以在門上寫下其他的字,例如"騙子""小人"或是"懦夫",但是他偏偏寫下了"笨蛋"二字。為什麼?因為這位哲學家刻意壓抑了自己作為"笨蛋"的特質,所以他一發現納斯魯丁不在家,立刻就把自己壓抑的"笨蛋"特質投影到納斯魯丁身上。

 

我們眼中別人的缺點,幾乎都是我們自己內心中缺點的投影。我們對別人評頭論足時,其實是在評論我們自己。那些被你壓抑的消極特質和想法,有可能會在你意料不到的時候突然爆發出來,傷害你周圍的人,也有可能會影響你的潛意識,傷害你自己。你遇到的每一個人、每一件事,都不是偶然的,都折射出你自己真實的內心世界。

 

當你給別人取外號時,不妨停下來想一想,這樣的外號是不是同樣適合你自己。如果你對自己足夠誠實的話,答案必然是肯定的。世界就像一面鏡子,反映出來的永遠是你自己的形象。你身上的每一種特質都有其意義,每一種特質的存在都是合情合理的。

 

2、注意偽裝的行為

前不久,我發現自己在心理輔導班上經常過問學員們進行冥想練習的情況,提醒他們每天一定要至少花半個小時進行練習。意識到這一點之後,我很快就找到了原因:我自己已經很長時間沒有做過冥想練習了。我內心中的某一部分正渴望著安靜下來,好好放鬆一番。由於家裡有個三歲的女兒,所以我每次都有合理的藉口不去練習。我對學員們進行冥想練習情況的關注,只不過是我自己缺乏練習的投影而已。意識到這一點之後,我堅持每天抽時間進行冥想練習,不知不覺間,我對學員們的練習情況也沒有那種病態的關注了。

 

我們內心的陰影往往藏匿得很深,很難發掘出來。如果沒有投影機制的話,有些潛藏的特質我們一輩子也發現不了。有些人早在孩提時代就已經養成了壓抑這些特質的習慣。打個比方,假設你小時候跟別的孩子玩耍,把一枚硬幣藏在了隱秘的地方,二十年、三十年、四十年後,你很可能已經徹底忘記了這件事,更別提硬幣藏匿的具體位置了。只有讓這枚硬幣自己發出光芒,你才有可能找回它。

 

我的侄女們從達拉斯過來看我時,我總是非常關心她們的飲食情況。一起出去吃飯的時候,我通常會點一些低脂肪的食物,如果覺得她們吃得太多,就建議她們不要飯後吃甜點。她們上次來看我的時候,我們在廚房裡聊了很久,主題就是我們每個人在周圍家人身上的投影作用。我們輪流總結,哪些人受了哪些人的投影影響,這確實是一件很好玩的事情。輪到我總結時,我忽然意識到,我之所以特別在乎她們的飲食結構,是因為我自己的飲食習慣不夠健康。為了遮掩這一點,我總是在她們面前裝出一副非常在意科學飲食的樣子。由於我自己身材還算不錯,所以可以騙過她們。意識到這一點之後,我再也不挑剔侄女們的飲食習慣了,我們之間的關係比以往又近了一層。

 

許多人都會極力避免在某些方面成為像自己父母一樣的人,這其實也是投影作用的一種體現。如果你的母親待人嚴厲,你可能會對人非常寬容;如果你出身於貧窮的家庭,可能會努力追求財富;如果你的父母控制欲非常強烈,你可能非常軟弱,缺乏領導和指揮別人的能力;如果你父親對你母親不忠,你可能會對自己的伴侶非常忠誠;如果你的父母很懶惰,你可能會成為一個工作狂。這樣的例子實在太多了,很多情況下,你的這種與父母相反的傾向,只不過是遮掩你自己內心世界的偽裝。

 

我曾遇到過一位叫何莉的學員,她不喜歡她的父親,因為她覺得他實在太吝嗇了。何莉每次回家都要給家裡的所有人準備昂貴的禮物,還經常請朋友們出去吃飯、看電影。她為自己的這種慷慨大方而自豪。我告訴她,她必須承認自己也有吝嗇的一面,只有這樣她才能跟父親重歸於好,但是她並不相信我的話。我跟何莉進行過好幾次這樣的談話,每次她都覺得自己待人非常大方,根本沒有吝嗇的一面。幾個星期後的一天,何莉在一家超市里給我打了個電話。她說,她忽然意識到自己剛剛花了接近一個小時的時間,對比各種商品的價格和分量。她花五百美元買一件運動衫都不會眨一下眼睛,但卻會為了節約幾分錢而糾結這麼長時間。突然之間,她意識到,她其實也有吝嗇的一面,只不過表達的方式跟她父親不同罷了。她一邊說一邊抽泣,壓抑了這麼多年的情感突然爆發出來,讓她不知如何是好。

 

3、別人就是自己的鏡子

只有承認和接納了你身上具備的所有特質,你才能擁有真正的自由。如果你刻意避免表現出某一種特質,你的生活就會受到很大的限制;如果你無法表現出懶惰,就無法徹底放鬆下來;如果你無法對別人表現出憤怒,就會受人欺負;如果你因為討厭別人身上的某種特質,刻意往相反的方向去表現,那就說明這種特質是你刻意壓抑的;如果你特別反感某一類人,就應該尋找自己與他們的相似之處。我們不僅會把自己的消極特質投影到別人身上,也會用自己的積極特質去影響別人。許多富有才幹和創造力的人,都會對周圍的人們造成積極的影響。如果你希望變得像這些人一樣,就說明你也具備他們所表現出來的那些特質,只不過表現得不那麼明顯而已。

 

俗話說得好:"只有自己才能認清自己。"我們在別人身上看到的特質,往往是我們自身的投影。如果我們能夠承認和接納自己的這些特質,就可以用更自然、更輕鬆的眼光看待別人。有人說,空氣對鳥兒來說是一個謎,水對魚兒來說是一個謎,人對自己來說是一個謎。我們很難直接認清真實的自我,只能把周圍的世界當成鏡子,從鏡子裡看清自己的形象。

 

曾有一次,我的一位業務夥伴開會遲到了十五分鐘,雖然他已提前告知我他有事耽誤了,要遲到十五分鐘左右,但我仍感到不高興。在他到達之後,我們接著開會。這位業務夥伴準備的很充分,提出了很好的方案,會議的過程中我們有很多創意上的碰撞和共鳴,這個會議很圓滿地結束了。在會後,這位夥伴再次向我為他的遲到表示了歉意,我也不再介意。

 

事後,我反省自己為什麼如此介意別人遲到?

 

在反省中,我意識到自己不允許他人遲到,是因為我就是這樣要求自己的。在成長的過程中,我接受了必須守時教育和觀念。我認為在約會中遲到,必然會引起他人的不快,顯得自己不尊重對方。因此我要求自己嚴格遵守與他人的約定,不管是工作上或是生活中的約會我都會提早到。正是這樣的觀念和想法,讓我對任何的約定都繃得很緊,不允許自己出錯。我要求自己必須認真,所以也同樣的要求他人。

 

當我意識到是這個標準限制了自己,就釋然了,我接納了那個緊繃的自己,把那個標準扔掉。遲到真的沒什麼,每個人都會因為某些原因而遲到,這是正常的,並非有意為之。接納了它,我就放鬆了下來,不再介意他人是否會遲到。

 

我們身上每一個被他人激發的觸點,那裡必定隱藏著某個觀念、信條、限制、標準或者某種偏執的認知。觸點的激發,讓我們內在那些被忽略的東西浮現出來, 我們因此得以重新審視它們,就能認清它們的真相。當我們認清它們的虛幻不實,就可以脫離出來,不再被它們限制。)

 

4、崇拜也是一種投射

當你崇拜某些人時,其實是在把自己內心深處的某些特質投影到他們身上。如果你能把目光收回來,發掘自己的積極特質,而不是崇拜和羡慕別人,就可以像你所崇拜的人那樣取得成功。每個人都可以成為自己的偶像。關鍵在於承認和接納完整的自我,而不是把自己刻意壓抑的特質投影到別人身上。

 

近一年來,我一直跟一位名叫蕾切爾的年輕女士合作,共同在邁阿密開辦心理輔導課程。蕾切爾不僅長得漂亮,而且很聰明、很有才幹。她起初對我非常崇拜,我們兩人在一起時,她總是誇我有多麼聰明,能力有多麼強。儘管我知道蕾切爾確實很尊敬我,但是她這樣的態度並不是自然的,而是她把自己的聰明才智投影到我身上的結果。

 

所以,我並沒有對她的讚譽之詞照單全收,而是經常找她談話,努力讓她意識到自己的潛能。經過幾次談話以後,我發現,她認為我具有某些她所沒有的積極特質。為了讓她明白事情並不是這樣,我要她具體分析一下,我身上究竟有哪些特質是她認為自己沒有的。蕾切爾的情況就屬於積極投影,因為她把自己的積極特質投影到了我身上。我成為了她的鏡子。因為她並沒有發揮出自己的全部潛能,所以只能通過我來認識她自己的陰影。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我從她的生活中消失,她的這些積極特質就會重新潛伏起來,直到她把它們投影到下一個人身上為止。那些我所表現出來的、令她崇拜的特質,其實只不過是她自身潛能的反映而已。

 

如果我們壓抑了自己的積極特質,就會覺得別人身上的這些特質是我們所不具有的。當我們崇拜別人的時候,其實是在崇拜我們自己的影子。這種積極的投影作用與消極的投影作用一樣,都是有害的。我們必須探索自己的內心世界,找出投影的源泉,承認這些特質原本就存在於我們心中。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發揮出自己的全部潛能,找回完整的自我。

 

如果說我崇拜馬丁·路德·金的勇氣,那是因為我從他身上看到了我自己所能表現出來的勇氣;如果說我崇拜奧普拉·溫芙瑞的影響力,那是因為我從她身上看到了我自己所能達到的影響力。絕大多數人都會把自己心中潛藏的積極特質投影到他們所崇拜的人身上,這就是影視明星和著名運動員收入如此之高的原因。人們只是一味崇拜這些所謂的偶像,卻不知道他們的生活究竟是什麼樣子。偶像變成了代表某些積極特質的符號,人們所崇拜的,並不是偶像本人,而是他們投影到偶像身上的積極特質。如果你覺得別人很偉大,那是因為他們表現出了你自己也有可能表現出來的偉大。

 

閉上眼睛,告訴自己:"我與那些我所崇拜的人同樣偉大。"或許你並沒有像他們一樣,把內心中的偉大表現出來,但是如果你不具備這種偉大的話,就不可能被他們的偉大所觸動。你所要做的,就是發掘自己的偉大。

 

有些人覺得自己的生活與他們所崇拜的人相差太遠,所以不可能成為那樣的人。例如,有些人崇拜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大師米開朗基羅,但是他們的生活方式與那個年代相差太遠,所以他們覺得自己無論如何也達不到米開朗基羅的境界。其實,他們應該仔細分析一下,他們所崇拜的究竟是米開朗基羅的哪些特質。如果他們崇拜的是米開朗基羅的藝術天賦,那就說明他們自己的藝術天賦並沒有被開發出來;如果他們崇拜的是米開朗基羅的創造力,那就說明他們自己的創造力受到了壓抑。如果他們能夠把自己在這些方面的潛能充分表現出來,就不必再去崇拜米開朗基羅,或是任何別的藝術家。

 

你所崇拜的必然不是一個具體的人,而是這個人身上的某些特質,你自己同樣擁有這些特質。你對這個人的崇拜,反映了你想要表現出這些特質的願望。

 

約伯拉曾說:"願望本身就包含了實現願望的可能性。"換句話說,凡是我們心中的願望,必然是我們有能力實現的,如果某種東西不可能實現,我們也就不會把它作為願望了。事情就是這麼簡單。歌德曾說:"人能夠想到、能夠相信的,一定是能夠實現的。"關鍵在於克服我們心中的恐懼,因為恐懼會讓我們止步不前。別人會告訴我們,我們沒有足夠的能力,不可能實現我們的夢想。

 

記住,你在這世上是獨一無二的,沒有任何一個人能擁有與你完全相同的經歷、夢想和追求。要發揮你的潛能,實現你的目標,只能靠你自己。

 

你所看到他人身上展現出的美好與光明,也都存在於你的身上。你從老師的言談舉止中感受到的愛,也同樣存在於你的心中。你的若沒有愛,你就不可能感受到愛。你若沒有智慧,你就不可能認出他人所講的是真理。

 

所以,你嚮往的光明、美好、愛、喜悅、仁慈、快樂、真理、智慧......都存在於你之中。你不需要到處去尋找它們,你只要把它們展現出來就好了!”

 

課後練習:

 

1. 花一個星期的時間,記錄你對別人的評價。當你對別人的某種做法或特質感到不滿時,儘快用筆把當時的情況和你的感覺記錄下來。隨時記錄你對親朋好友和家人的看法。

 

那些讓你特別敏感的做法和特質,往往正是你內心的陰影所在。當你分析自己心中的陰影時,記下的內容可作借鑒。

 

2. 記錄你給別人的建議。

仔細想一想:你是否會經常建議別人去做某些事情?這些事情是否其實是你自己想要做的?有些時候,我們給別人的建議,其實是對自己該做的事情的一種提醒。

 

文章標籤

Ta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當父母老了渴望被包容,能伸出雙手牢牢接住嗎?

thumb (13).jpg

文/張曼娟

願意「接住」另一人,是包容也是慈悲。

 

在一次演講活動中,我邀請在場聽眾,對生命中最值得感謝的人表達謝意。有個年輕女孩站起來,她說:「我最想感謝我的老師。」她看起來才剛升上大學的樣子,我問她想感謝什麼時候的老師。她說從小到大很多老師都值得感謝。「有好幾次,當我感覺自己正在墜落,都是我的老師接住了我。」那一刻,包括我在內,許多老師應該都感受到內心的震動吧。一個好的老師,確實就是準備要接住正在墜落的學生的人。

然而,許多人生命的困擾,正在於沒有人會接住自己。如果是個貴重的東西,摔下來的時候,一定會被牢牢接住的。如果是個無足輕重的人,墜落不墜落也就無關緊要了。

若干年前,我在大學教書並兼任導師,每個學期都約導生喝下午茶,或是請他們吃午餐,也和每個大孩子聊聊天。對於大學生活的感受;選修哪些課程;未來人生規畫……這都不是我的話題。我的話題常常是:「從外地來台北生活,會不會覺得孤單?」「有沒有談戀愛?對感情生活滿意嗎?」或者更切入核心地問:「在單親家庭中生活,你覺得最辛苦的是什麼?」那些大孩子常常顯出詫異的樣子:「老師,妳這樣會不會太直接了啦?」而後,他們多半會認真回答問題,講出心裡的感受。甚至與我相約研究室,聊一些「找不到人說」的心事。這個班級畢業前,幾個常來聊天的學生敲開我的研究室,送來寫得滿滿的大卡片。他們共同的感謝是,我在乎的並不是他們的學習成績,在乎的是他們過得好不好。「不管成績好不好,我知道老師看我的眼光都是一樣的。」正因為如此,他們知道自己不管成功或失敗,都無損於自我的價值。這或許也是大學四年,我帶給他們最重要的一課。

能否接住?考驗慈悲的力度

和朋友聊到「接住」這個議題,朋友說他前陣子和鬧僵了的女兒和解,關鍵就在於女兒失戀後萬念俱灰,他去澳洲找到女兒,把女兒帶回家。女兒原本認為自己從小就令父親失望,乾脆用自我放逐來取代讓父親失望的疼痛。在愛情中卻又太委曲求全,終於滿盤皆輸。這個父親告訴女兒:「妳是個很棒的女孩,以前是爸爸沒有看見妳的優秀,讓妳受委屈了。但是從此以後,我絕不允許任何男人再讓妳受委屈。」父女二人抱頭痛哭,父親終於「接住」了女兒。

假若小時候我們渴望被父母接住,這期待總是落空,而後我們成年,父母老了,他們渴望被接住,我們有能力伸出雙臂嗎?接住父母比接住兒女更加不易,因為,孩子受傷是我們造成的;我們受傷卻是父母造成的,我們只能一次又一次的練習,練出臂力、練出耐力、也練出慈悲力。

 

文章標籤

Ta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當一個家庭病了,孩子才會化身“問題兒童”

5d0a531f984ec1508f5fa439d5982bb6.jpg

文:孫愛中 

 

當一個家庭生了病,一定會有一個或多個成員,把家庭的病症表現出來

 

這個人往往會是家庭中能量較弱的,敏感度較高的,年齡較小無力自我保護的那一個——我們的孩子。

脆弱的孩子越是想扮演好角色,幫助父母,家庭的不良狀況越會持久不變。

當孩子因承受不了壓力,而把自己變成問題兒童,則可能喚醒父母反觀家庭的文化背景個人成熟度

家庭和各種社會系統一樣,有自己存在、運行的規則和需求。

家庭需要一對關係良好的父母。

只有父母之間的婚姻關係運作正常,他們才能安心撫養孩子,孩子才有機會健康成長。

 

如果夫妻之間關係不佳,家庭中的成員就會被迫做出不良的適應,利用自我防衛來保護自己。

這些即時、自動的防衛方式,既傷害自己,也傷害他人。

 

許多父母因為孩子的行為偏差而求助

在接受一系列的輔導之後,往往發現是他們的婚姻先有問題

她們進一步成長之後,瞭解到孩子的偏差行為,是為了化解父母婚姻關係中的衝突和壓力。

也就是說,孩子借著自己的問題行為,來維繫整個家庭的平和,他們寧可成為問題兒童,也要為家庭帶來一些幫助。

而且,他們往往成功地做到了這一點。

 

心理疾病(長期積累導致生理疾病)、行為偏差(多動、暴躁、飲食失調、網戀、早戀、輟學、逆反、自卑、自大、憂鬱、精神分裂等),永遠不是單獨的、個人的現象。

是因為家庭本身生病了,有行為問題的某一成員,只是病態家庭的發言人代理人而已。

 

個人的問題意味著家庭的病態。

家庭系統的病態,則反映出整個社會體系的病態。

當孩子出生,進入原生家庭系統,成為家庭系統三角關係中的一角後,孩子也會成為父母關係的焦點。

家庭系統中缺席的角色,會有人自動補缺,這個人往往是孩子或孩子中的一個。

如果母親忙於事業,整天在外奔波,沒有在妻子和母親的位置上;

 

或者母親停留在少女時代,不從父母處獨立,而是帶著孩子寄養在自己的原生家庭,那麼由於母親沒有扮演她的角色,家庭在親密關係上就會出現空缺(真空)狀態

 

然而,家庭需要完整的婚姻,必須有人扮演跟父親平等的角色,來維持婚姻關係。

 

於是,女兒可能會成為媽媽的代理人

當爸爸忙於工作時,也許孩子會擔負起照顧家庭、媽媽及更幼小孩子的責任。

這樣的孩子會變成超級負責人代理父親

如果一個家庭中,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孩子。

其中一個孩子會扮演可愛滑稽的角色取悅家庭成員(尤其是父母),這樣的孩子是減少父母摩擦的開心果

還有一個孩子會在家中扮演超人聖人或者叫英雄的角色。

在班裡永遠是第一名、贏得榮譽、當選班長,這個孩子榮耀父母,為家庭提供面子。

 

也許會有一個孩子產生反社會行為,借著這些行為,來表達父親(母親)隱藏在內心的對母親(父親)的憤怒。

這個孩子也許是不學習、惹麻煩、多動、憂鬱、自卑,他(她)的問題可能會轉移父母之間的衝突,甚至會使父母因為擔心他(她)而彼此親密起來。

獨生子女家庭,往往由一個孩子,反串所有的這些角色,由唯一的孩子承擔家庭的一切問題和需求。

 

因父親家外有家,在父母瀕臨離婚的幾個月間,上中學的安靜、文雅、優秀的女兒,突然成績下滑、憂鬱、輟學、自閉,最後離家出走並試圖自殺。

當母親因為女兒的狀況向父親示弱,父母二人協力來關懷女兒,並因為血緣關係難以割捨,父親最終回歸家庭之後,女兒豁然痊癒。

父親因此感慨萬端,演繹一出浪子回頭金不換的故事。

家庭中的兒子,上中學時極其優秀,功課均優,幾乎每個學年都以全票當選班長。

 

初三下半年中考前幾個月,卻出現腹痛、腹瀉症狀,持續多月,無法正常上學。

父母帶著他去上海、北京各大醫院檢查,均無法查出病因。無奈休學,重讀初三。

此時的家庭狀況是:父親有關係親密的女友,常常在外留宿,母親極為苦惱。

當兒子因莫名其妙的病症,影響中考和身體的成長時,父親開始回歸家庭並全力治療兒子,夫妻關係因齊心協力關照兒子而緩和。

暑假過後新學期開始的時候,兒子復原了。

這樣的孩子,便是家庭中的代罪羔羊

替罪羊通常是家庭問題的承擔者、代理人,而家庭也往往因為這個孩子的問題尋求治療,使家庭有機會面對真正的問題。

可以說,孩子為家庭提供了正面的犧牲、貢獻和服務

孩子這麼做是出於家庭動力,而非個人選擇。

家庭系統中的個人,有填滿處於真空狀態關係的傾向,孩子,往往是自動滿足系統需求及隱含空缺的人選。

家庭中的每個人都受到父母關係的影響。

當家庭關係面臨危機時,個人會扮演多種角色以適應壓力,而失去真正的自我。

 

脆弱的孩子,越是想扮演好角色,來幫助父母,家庭的不良狀況越會持久不變。

孩子因承受不了壓力而把自己變成問題兒童,則可能喚醒父母反觀家庭的文化背景及個人成熟度

 

由於我國獨特的國情,過去由幾個孩子共同承擔的期待,和壓力,現在由獨生子女一人承擔,孩子更容易出現行為偏差,及各種身心問題

如果父母的婚姻關係良好,則對獨生孩子是好的;

倘若家庭處在不良婚姻中,獨生子會承擔所有潛藏的問題。

在健康的家庭中,每個人扮演健康的角色。

父母的角色主要是提供示範:

如何扮演男人或女人的角色;

如何扮演丈夫或太太的角色;

如何扮演父親或母親的角色;

如何培養親密關係;如何做個正常、健康、有價值的人;

如何與他人保持適當界線而不做逾越角色的事情

孩子是最佳的學習者,他們時刻以敏感于成年人三百倍的身心,觀察、模仿父母的言行舉止。

 

孩子是最糟糕的詮釋者和表達者,他(她)沒有建構起完整的、邏輯的、合理的意義的能力,也沒有對應的豐富詞彙來表達出他(她)思考、懷疑和好奇的一切。

作為學習者,孩子特別需要父母的指引。

找出自己家中特有的問題,是每個人的重要功課。

一旦我們根據因果律,知道了事情的來龍去脈,便能做出些補救措施。

家中的焦慮便不會由一個人吸收和承擔,造成問題兒童精疲力竭的妻子(丈夫)或身心病症。

文章標籤

Ta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劉豐老師與中醫師的解讀

6dc95b8a762243210c62e362849752a8.jpg

 

 

鄭老師好,剛剛聽完您講的內容,我在這跟您回應一下幾個關鍵的要點:第一我非常受益,從您講述的內容感受到您在道法術一體的自如,這裡有個非常關鍵的點,就是多次提到喚醒這個詞,一般醫生注重的是治療、療愈,很少在用詞上強調喚醒,而鄭老師在這方面提出的喚醒卻是一個最核心的部分。

 

因為實際我們真正在現實中看到整個自然的存在,是因為能量相對平衡而能成的像,而我們身上的疾病是因為不自然的能量平衡產生的能量的糾結,而他投影到現實的像就是。

 

而所有的投影在三維空間的不自然的能量平衡的像、病灶,背後是投影源能量的糾結,而所有的能量糾結,其實是構成我們有限的認知,而每一個認知都是對我們和內在高維連結的障礙,剝開認知障礙其實就是喚醒。所以鄭老師在這一點上提到的是一個非常關鍵的縱向能量關係,打開我們自己的認知障礙了,實際真正達到的就是能量自由度的提升,能量自由度提升自然就會化解我們那些糾結的能量狀態,所以他是一個彼此相輔相成的過程。

 

剛才他提到了一個關於病人感恩的問題,其實所謂感恩就是能量波的一種共振,就是調頻共振,因為能量跟能量的作用,只有在相互調頻和諧共振的時候才會發生作用。如果對醫生,生不起這種感恩共鳴的心,能量產生不了共振,那他的病是很難被醫生醫治的,所以生起感恩心本身就是接納,感恩心是無條件的跟醫生調頻。

 

那麼鄭老師還說到了剛才另一個醫生,姓李的醫生,在給別人治療的時候遇到很多自己身上和家人的問題,那實際上這是什麼原因?其實我們每個人生下來,能量就往下掉,只要他不修行,他不以提升自己內在的維度而作為生命的意義的時候,會迷失在一種低能量狀態,能量會持續下跌,當內在開始覺醒,內在有所感知的時候,他覺得掉不起了,這時候就會出現不同的事件來提醒他,病恰好是對我們生命的一次非常重要的提醒。但是我們強悍的認知我們自己有時候不自覺,但是內在會把我們以疾病的方式,也許這個時候就該下課了就該走了,但認知把你挽救回來,實際上內在繼續往下掉,到你真正離開的時候,中間這段誰來承擔責任,跟醫生一定有關。所以鄭老師說的“來者不拒,去者不追”,“來者不拒”這心態是一種慈悲,但是需要智慧,這智慧是什麼?就是對生命的領悟。每個人的病是他自己的功課,作為一個醫生,當這個人在自己的功課裡鑽牛角尖的時候,是需要出手説明。但幫人要幫到點上,要幫到投影源,要幫到他自己的內在智慧面,所以我們能提醒他,告訴他,這件事情跟你內在的認知相關。你超越認知,你的內在就提升。你可以憑你自己的力量、自己的能力、自己的覺醒是可以完成人生的應用題的。這樣的醫生,你一句話就給了他一個提示,給了他一個自我覺悟的機會。這一點非常重要,這樣的話醫生不會承擔後來的責任,如果你僅僅是把他的命救過來,把他的症狀治好了,實際上他並沒有真正的覺悟,所以剛才鄭老師反復提到了病患自身的覺悟、自身的喚醒非常重要。

 

真正的中醫和上醫是能夠感知到對方的能量狀態,知道自己的德,自己所在的位置或高度是否能夠駕馭面前病人的能量狀態的,所以不是所有人都能治病。除非醫生是有大願的醫生,他知道再困難的病都是在挑戰自己的智慧,因為他相信每一個生命內在的俱足圓滿,相信他自己具足圓滿而又有大願的人,在現實中就可以化解一切病痛,幫助別人化解病痛,這就是醫德的境界決定的。

 

今天內容裡還專門提到了穴位,其實穴位是高維能量進入三維空間的通道,是焦點,稱三維像的焦點。我們注意,鄭醫生在說到點穴的時候,手指尖往外出氣,也就是能量往外出的地方正好要跟穴位對準,這件事情並不是一個表像上的事情,因為穴位本身因人而異,有一句話叫“寧失其穴不失其經”,因為經絡上代表了同樣能量的。

 

經絡是同樣能量特徵穴位的連線,只要在經上對這種能量的調治就有相應的作用,但是如果失了穴就很難起到調治能量的作用,這也是今天內容裡特別重要的一句話。

 

謝謝鄭老師,在聽您介紹的時候也會有很多新的感悟,也謝謝大家!

 

 

文章標籤

Ta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當你的力量大過原生家庭的烙印,你才能超越自己的出身

e39516ccb8bee8302428fc9ddeba5b05.jpg

轉自:心靈驛站

1

超越父母的眼界很容易,擺脫家庭的烙印卻很難

“如果不是我的父母,我絕不會像現在這樣痛苦。”小A如是說。

A出生在一個小鄉村中,因為是男孩,又是家裡唯一的孩子,所以承擔了全家人望子成龍的期望。

小時候,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很少回家,但只要回來就會去小A的學校詢問他的學習情況。稍有退步,就是一頓臭駡、甚至抄起掃帚就打。在小A的印象中,父母和自己所有的對話內容,除了學習還是學習。

他說:“我一直在試圖贏得父母的認可,不斷地滿足他們的期待和要求,可他們卻從未誇獎過我。無論我多麼努力,他們始終覺得我不夠好。都說父母的愛是無條件的,可我從來沒有這樣覺得。”

A按照父母的意願一路從小學、中學、大學、考研、讀博到工作,所有人都在羡慕他的優秀,卻只有他自己知道這一切究竟有多痛苦。

從小到大,小A都很不擅長與他人交流,連一個要好的朋友都沒有。畢業走入社會之後,更是始終無法融入集體之中,接連換了幾分工作都以失敗告終。現在,家中又連連催婚逼著他去相親,但是他的厭惡和抗拒卻越來越深……

A說自己超越了父母的眼界,卻始終無法擺脫他們給自己的烙印,哪怕自己做的再出色,也總覺得自己不夠好,是不被喜歡的。而他的這種自卑感和不安感,就是因為他的父母。

因為一個人最早的安全感就是來自于自己的父母。父母親密的愛,會讓孩子覺得自己是被愛的,整個世界是安全而穩定的,從而形成對整個世界的安全感。

所以,那些從小與父母親密的孩子,長大後往往會更有自信,在人際關係中遊刃有餘。反之,孩子就很容易自卑,出現社交困難等狀況。

 

2

父母並不是活在你之外,而是在你之中

年幼時,我們總以為每個人都是自由的,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意願生活,創造自己的身份。但後來卻漸漸明白,除了自主力量,還有一種強大的力量,在影響著我們的人生,那股力量就是原生家庭。

從我們來到這個世界開始,就形成了基本的三角人際關係:父親、母親和孩子。這個關係最穩定,也最有影響力。因為在這份關係的體驗中,我們會形成對自我的感知與評價,並最終影響我們的一生。

我們以為長大了就會自然地與父母分離,開始做自己,卻不知道父母並不是活在你之外,而是在你之中,有些人甚至一輩子都只能活在“父母”的陰影之裡……

事實上,所有你經歷過的事情、你成長的環境,都會必然地形成一部分你的身份,塑造一部分你的人格。或許你暫時還沒有意識到,這種影響卻註定會存在,不分好壞。因為不是你選擇了這部分身份,而是這部分身份選擇了你。

印度合一大學的創始人阿瑪巴關說:“生命中大部分的人際關係都是孩提時代與父母關係的複製。所有人際關係都反映了你與父母的關係,所有關係都會真實反映你與父母之間所發生的事。”

一個孩子如果憎恨父母的某種行為,那麼他長大之後,很容易出現兩種情況。第一種情況是,不斷地吸引那些具有同樣特質的人,重複地感受那種痛苦和憎恨,一直無法解脫。第二種情況就是,他會無意識地變得和自己父母一樣,在不知不覺裡活成父母的翻版。

 

3

如何療愈原生家庭創傷,接納父母、完善自我、重塑生命?

其實很多人痛苦的根源都是來自于原生家庭。如果童年時的創傷沒有得到療愈,那麼就會讓成年後的我們依然陷在這個限制之中,並且越陷越深,苦苦掙扎。

就像文章開頭的小A,內心在童年時被戳出一個洞,自己渾然不知,只是一直拼命想用什麼東西去填滿,卻始終求而不得。

所以,出於對自己負責,提升生命品質的目的,療愈原生家庭創傷是非常重要的一課。

因為無論是人際關係、個人成長、親密關係、親子關係、職業問題,一個不曾療愈原生家庭創傷,擺脫父母束縛和控制的,是註定不可能真正做自己,擁有自己的人生的。

幸而,原生家庭之痛也並非無藥可解。薩提亞認為人的一生有三次出生。

第一次出生,是精子與卵子的結合,創造了一個生命;第二次出生,是母親把我們生下來,進入一個已經存在的家庭系統;而第三次出生,就是我們成為自己的決定者。

對於前兩次出生,我們根本沒有選擇的權利,但是第三次出生,卻可以完全由自己掌控。

每個人都傾盡一生,在找尋自我的定義。或許探尋內心的路遠比走向外界的路更加艱難,但我們都需要一些勇氣去心中的那個“家”,穿越原生家庭中的愛與痛,與內在父母和解,然後完成那個追尋幸福快樂的自己,重塑自己的人生。

 

文章標籤

Ta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始終做不成事的人,通常都有這十大特徵

fpic10181.jpg

作者:孫大聖

 

有些人不管是在哪裡工作,總是能夠脫穎而出,幹出一番成就,而還有一些人不管挪了多少次窩,總是在最基層的位置上游走,飽餓不均,看不到一點向上的可能性。

——人力君

 

一個人有多大的出息,能有怎樣的作為,取決於很多的因素,比如他的性格,能力、資源背景等等。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一個人如果始終不成事,肯定和他自身有很大的關係,通常會有以下這十種特徵和表現。

 

1

計畫很豐滿,但沒有執行力

 

很多在事業上始終沒有突破的人,都有一個很顯著的特徵,那就是晚上想想千條路,早上醒來還是走原路。

 

他們對人生有著很明確的規劃,對做一件事有著很清晰的思路,但這僅僅只限於在腦子裡想一想而已,嘴上說一說而已,喊幾句口號,然後再接著混日子。

 

沒有執行力,心中光有想法,卻遲遲行動不起來,這是很多職場人事業沒有起色的罪魁禍首。

 

沒有一條路不是走出來的,沒有一件事不是幹出來的,計畫地再豐滿,規劃地再理想,沒有執行力,那就什麼都不是。

 

2

好高騖遠,眼高手低

 

去年,朋友托我給他剛大學畢業的表弟找份工作,因為關係不錯,所以這事我也是辦得盡心盡力,按照他表弟自己的意思和要求,給安排進了一家公司。

不過令人意外地是,三個月的試用期沒到,他表弟就自己辭職了,原因是工作太累了,晚上九點多下班是常事,週末還經常加班。

 

後來朋友讓我再幫忙看看,我又給他介紹了份工作,結果還是出問題了,幹了沒多久又走了,覺得公司小,沒前途。

我對朋友講,你要回去和你表弟溝通下工作態度了,不能只看到賊吃肉,看不到賊挨打,如今再也不想過去那種吃大鍋飯的時代了,你幹多少都沒關係,現在講究的是個人價值。

 

一個人心懷大志當然是好事,但尷尬的是,很多人是光有大志,卻沒有一顆腳踏實地的心,好高騖遠,低的看不上,高的又夠不著。

 

其實,很多不將就的人生,都是從將就開始的,都是從基層幹起的,在吃苦受累中成長起來的,如果一個人總是高不成低不就,那麼最終就什麼都幹不好。

 

3

逃避現實,消極面對

 

魯迅先生說,真正的勇士,敢於直面慘澹的人生。

羅曼·羅蘭也說道,這個世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那就是認清生活的真相後仍然熱愛它。

 

而生活的真相就是,人生總是苦的,總有著很多的不順和不如意,但人與人之間因為面對的心態不同,選擇不同,最終造成的結果也不同。

 

很多人喜歡玩遊戲,追劇,甚至是打牌玩樂,本質上並不是這些娛樂對他們有多大的吸引力,而是為了麻痹自己,逃避現實。

但結果是,你越是逃避困難和問題,就越過得不如意,因為這些問題不會自己溜走,只有敢於面對的人,想辦法解決的人,才會擁有較好的人生。

 

4

自我設限,對自己沒有信心

 

一個沒出息的人,始終不成事的人,大多都有一個毛病,那就是對自己沒有足夠的信心,習慣自我設限,這個我做不來,那個我不會,這對於職場人來說是很致命的一點。

 

其實很多事並沒有想像中那麼難,你也沒想像中那麼不堪,只是你一直以來都沒努力去嘗試而已。

大到一份工作,小到一件事,不要總是說我不行,我做不了,你說多了,就真得不行了。

自信心很重要,做一件事如果連你自己都不相信能做好,都不看好自己,你怎麼可能還做得好呢?

5

三分鐘熱度,不懂得堅持

 

剛才我舉例朋友的那位表弟,其實就有這樣的問題,做事情總是三分鐘熱度,激情一過,或者說一旦遇到問題,就不會再堅持下去了。

 

如果你在每個地方都待不住,那就很可能不是環境的問題,而是你這個人自己有問題。

我們小時候都學過小貓釣魚的故事,如果做一件事總是三心二意的話,是很難將事情做好的。

 

有人在興致勃勃地時候,買了一堆書回來,報了培訓班,計畫提升自己,但最終什麼都沒幹成,就是因為做事情不夠有恒心,也是現在通常所說的不夠自律。

一件事要麼不做,要做就要有始有終,或者說,別放棄地那麼早,那麼隨意,不然就是浪費時間,最終什麼都得不到。

 

6

貪圖安逸,得過且過

我不喜歡說教別人的人生,每個人都有選擇生活方式的權利,但我們就事論事地講,很多人的事業始終沒有突破,一直在基層蹦躂,有一個很主觀的原因,就是自己貪圖安逸,得過且過。

 

這樣的人,他們對於工作的要求僅僅限於輕鬆一點,事情少,離家近,他們不是沒有掙錢的能力,而是不肯吃苦,他們的人生信條是:人生苦短,及時行樂。

所以,你可以看到有太多的人在公司裡渾渾噩噩地混日子,喜歡買彩票,做著可以一夜暴富的夢。

一個人窮不可怕,身處人生低谷也不可怕,最怕地就是沒有鬥志,沒有一顆奮鬥的心,不思進取。

7

抱怨太多,不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在工作中,有一種人特別不招人待見,那就是喜歡抱怨的人,接到一項任務,工作量還不看,就開始抱怨工作太多,加會班,就四處抱怨老闆沒人性

總之,在他們的眼裡,什麼事都看不順眼,總有沒完沒了的抱怨,這個不好,那個不好。

 

一個喜歡抱怨的人,總認為自己過得不好是因為社會不公,是別人的問題,而不是自己的問題,這樣就很容易對奮鬥失去熱情,所以說抱怨是一個人鬥志喪失的開始。

抱怨不僅是喪志之始,還是結仇之源,與同事、領導、家人朋友相處,一個滿腹負能量的人,特別容易被大家遠離。

所以說,一個愛抱怨的人,不會在事業上有所突破,在生活中也難以收穫幸福。

8

氣人有,笑人無

 

很多混得不好的人,有一個很不好的習慣,那就是見不得別人好,要是有人過得比自己好,取得的成就比自己高,就覺得人家是靠關係得來的,有一種仇視的心理。

而對於一些混得不如自己的人,又有一種趾高氣揚的優越感,試圖在這些人身上找補回快感。

這樣的人,很難會有進步,而且往往會越混越差。

 

9

安於現狀,不肯學習

說一句很現實的話,很多人一直在基層打拼,總是靠出賣廉價的勞動力掙錢是因為他們不肯學習,不肯接受新事物。

 

很多人以自己學歷低、歲數大為由,而拒絕學習,拒絕自我提升,但這個時代你不學習,不與時俱進,就很容易被淘汰。

一個人不學習,就沒有改變人生的能力,就不會有成熟的眼界,永遠只能停留在稚嫩的圈子裡,原地踏步。

學習是一輩子的事,你只有對新事物保持好奇之心,不斷地學習,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10

不自律,做事拖延

 

做事拖拖拉拉,拖延成癮,不夠自律,是很多失敗者的一個主因。

 

正因為如此,所以他們的工作效率會大打折扣,也沒有時間和精力去做額外的工作,最終喪失主動性和進取心。

2018年快結束了,2019年將是一個全新的開始,人生是可以改變的,而且任何時候改變都不算晚!

 

文章標籤

Ta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陽明心學:想,都是問題;做,才是答案

1464751547738126.jpg

 

                                    文轉自:“道德經”

王陽明13歲時,母親去世。後來王陽明雖然順利考中,但在官場上遭遇一次大的苦難。

 

他得罪了當時權傾一時的大太監劉瑾。劉瑾擅權,大肆逮捕反對自己的大臣,時任正六品刑部主事的王陽明看不下去,上疏要求釋放這些官員,但舉報信卻落到了劉瑾的手上。

 

劉瑾大怒,假傳聖旨,王陽明被杖四十,貶到當時偏遠的荒蠻之地貴州龍場,任從九品的驛丞——掌管驛站車馬迎送的卑微官職。

 

而事情還不算完,拖著血肉模糊的身軀前往貴州的王陽明,在路上遭遇了劉瑾派來的殺手。王陽明最終靠假裝跳水自盡,才逃過一劫。

 

當王陽明從水裡濕漉漉地爬起來的時候,我們不難想像當時只有34歲的王陽明心中,有多麼痛苦。如此艱難險惡,他依舊義無反顧地上任了,做了那個蠻荒之地的卑微驛丞。

 

當時的貴州龍場,萬山叢薄,苗僚雜居,王陽明帶去的三個僕人,到了貴州就水土不服,都病倒了。於是王陽明自己當起了僕人,為三位僕人做飯、洗衣、熬藥,直到他們的身體痊癒。

 

而且就算是個芝麻都不如的小官,王陽明也努力幹好。本職工作之外,他還根據當地風俗教化當地土著,受到了人們的擁護和愛戴。

 

正是在這段時間,發生了中國哲學史上的一件大事。逆境和困頓中的王陽明,帶著心中的痛苦,結合自己歷年來的遭遇,日夜反省,終於在一天半夜豁然大悟,認識到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史稱龍場悟道

 

這一大事件,標誌著千古心學的真正開端和正式誕生,是王陽明從此邁入聖人行列的關鍵一刻。面對種種困境,他用自己的努力實踐著知行合一。想,都是問題;做,才是答案。行動起來,才能改變。

 

有人說王陽明是中國五百年來第一等的人物,他不僅是哲學家,同時還是教育家、政治家、軍事家,詩詞歌賦也是無一不精。

 

他用35天平定了甯王朱宸濠策劃準備30年的叛亂。很難想像,一個人在鑽研哲學、精研書畫、教育子弟的同時,還能有條不紊地帶兵打仗,治國理政。縱觀王陽明一生,他只要想做什麼,幾乎沒有什麼是做不成的。

 

他之所以能夠獲得這麼大的成功,都離不開他知行合一的智慧。只要掌握了知行合一的方法,我們也同樣能在龐雜的工作和學習中做到有條不紊,遊刃有餘,實現自己的目標和理想。

 

先行動起來知行合一

 

王陽明說:夫學、問、思、辨,皆所以為學,未有學而不行者也。意思是,學習、詢問、思考、分辨,這些都是為了學習某一件事,而要掌握這件事,光學不做是不可能的。

 

這個世界上,絕大部分人失敗不是因為沒有思考,而是因為猶豫不決,遲遲沒有行動。

 

我們通常說,謀定而後動,三思而後行,但是在思考的過程中,我們做事的勇氣卻一點點被消磨掉,人都有惰性,過度的思考只能帶來拖延,而三思又是自己拖延下去的絕佳藉口,於是事情就一拖再拖,最終等到拖不下去的時候,才倉促行動。

 

而行動起來的時候才發現,有很多問題是在行動中才呈現出來的,而此時,已經沒有足夠的時間和耐心解決這些問題,只能草草收場。

 

事前的三思其實和事實脫節很嚴重。只有先去做了之後,才能知道問題所在,才能真正解決問題。

 

王陽明從小就立志做聖人,他的父親聽說這件事之後覺得他是狂妄自大,但是王陽明卻從立定志向之後,就一直在行動的路上,他處處尋師訪友,學習做聖人的法門,雖然屢試屢敗,但是他卻一直在不停地嘗試。

 

為了驗證格物致知的道理,他特地跑去格竹子,雖然沒有格出什麼道理,而且還大病了一場,但是他卻也因此知道了通過外物尋找是行不通的,這對他後來開創心學,不可謂不重要。

 

正所謂,吃了梨子才知是酸是甜,穿上鞋子才知那裡夾腳。只有先行動起來,才能發現有哪些問題,邊行動邊思考,只有這樣,才能不斷前進。

 

考慮一千次,不如去做一次,猶豫一萬次,不如去實踐一次。做,還有成功的機會,而不做,卻是一點機會也沒有。不要想太多,先行動起來,縱然華麗的跌倒,也勝過無謂的徘徊。

 

注意循序漸進知行合一

 

王陽明曾言:“我輩致知,只是各隨分限所及。今日良知見在如此,只隨今日所知擴充到底。明日良知又有開悟,便從明日所知擴充到底。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我們這些人致知,也只是依據各自的能力盡力而為之。今天的良知僅到這樣的程度,就只依據今天所理解的延伸到底。明天,良知又有新的體悟,那就從明天所理解的延伸到底。如此方是精一的功夫。同別人探討學問,也必須依據他的能力所及。

 

俗話說的好,一口吃不了個大胖子,萬事萬物都是一點點積累起來的,要想做到知行合一,就一定要注意循序漸進。

 

《荀子·勸學》中說:學習,從哪兒開始呢?到哪兒終結呢?答曰:依其順序來說,就是從《尚書》開始,到讀《禮經》終結;依其意義來說,就是從成為學士開始,到成為聖人終結。

 

雖然每個人的潛能都是無限的,但是要做事,得腳踏實地,一步一步來。只有專心致志地做一件事,才能讓自己不斷地有新的領悟。

 

這就如同樹剛萌芽,用少量的水去澆灌。樹芽稍長了一點,再多澆一點水。樹從一臂粗到雙臂合抱,澆水的多少,都要根據樹的大小來決定,剛萌生的嫩芽,如果用一桶水去澆灌它,就會把它泡壞了。

 

飯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欲速則不達,揠苗助長,是不可能獲得成功的。

 

要在事上磨煉知行合一

 

王陽明曾說:人須在事上磨煉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靜,遇事便亂,終無長進。那靜時功夫亦差似收斂,而實放溺也。

 

意思是:人必須在事上磨煉,在事上用功才會有幫助。若只愛靜,遇事就會慌亂,始終不會有進步。那靜時的功夫,表面看是收斂,實際上卻是放縱沉淪。

 

王陽明有個弟子是做官的,他有心學習知行合一的學問,但是他平時公務繁忙,擔心學不好,於是問王陽明應該如何取捨。

 

王陽明笑著對他說,我什麼時候說過要你拋下公務來聽我講學呢?我的學問是行的學問,需要在事上磨煉才行。

 

你在斷案的時候,面對犯人,不會因為他的無禮而慍怒,不會因為他的討好而開心,不會因為他的懇求而失去主見,不會因為自己事情龐雜而敷衍了事,時時刻刻注意自己的所思所想,時刻糾正,這就是知行合一的功夫。

 

所以知行合一如果離開了切實的事物,反而會沒有邊際,找不到下手的地方。日常的工作和學習中,要注意鍛煉自己的心態,隨時隨地,每時每刻都是在修行。

 

一個人的能力固然重要,但是心態也同樣重要,王陽明南贛剿匪,多次身陷險境,但是他卻處變不驚。每次都能沉著冷靜地分析局勢,做出最有利的判斷,而這也是王陽明每次都可以化險為夷的關鍵。

 

只有日常中多注意在事上的磨練,在各種事情上鍛煉自己的應變能力,讓自己心境逐漸處在一種十分穩定的狀態下,只有這樣才能鍛煉出遇事不慌不亂的素質。

 

篤行才能出奇跡知行合一

 

王陽明有句話:辨既明矣,思既慎矣,問既審矣,學既能矣,又從而不息其功焉,斯之謂篤行。

 

意思是,當我們已經分辨清楚,思考縝密,問得詳細,已經學會了,還是持續不斷地用功,這就叫篤行,這是獲得成功的必要前提。

 

不單做學問是這樣,做任何事情都是這樣,要想做到爐火純青,就要付出加倍的努力。

 

 

俗話說,熟能生巧,巧能生化在社會浮躁風氣漸盛的今天,篤行恰恰是我們最應該學習的。

 

一件事,不是說表面上學會了就行,只有通過篤行來不斷地琢磨學習,反復咀嚼,才能把事物本身的規律內化於心,做起來才能得心應手,使得自己進入更高的境界中。

 

文章標籤

Ta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05659_201410301017111.jpg!w500x300.jpg

 

原創:  天天心理網 

1126日,人民網深圳頻道發佈消息稱,世界首例能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于11月誕生,南方科技大學副教授賀建奎領導該實驗。消息發佈後不久,國內122位科學家發表聯合聲明表示強烈譴責,稱實驗存在嚴重的生命倫理問題,改造人類基因這樣的大事,輕則影響實驗者的一生,重則改變人類命運。

 

同時,這項研究也將中國基因編輯研究的倫理問題推到國際學術界的懷疑目光之下。

 

基因編輯嬰兒實驗,是利用CRISPR/Cas9技術進行基因編輯,這項技術其實已經在生物醫學領域被用爛了,在技術上,不難實現,但讓一個活生生的嬰兒降生,卻是科學家們都不敢想的事情。有的科學家憤慨地說:“這根本不是什麼技術上的突破,只是倫理上的突破!”

 

在消息傳出的當天,國內外整個學界一片譁然,混雜著震驚、憤怒、無奈的情緒,科學家們發出了幾大疑問: 

該實驗是否通過了合法合理的批准審核?是否通過了嚴格的科學倫理審查?

該實驗是否獲得了被試準確的知情同意?

該實驗未能保證實驗嬰兒終身不會被愛滋病毒感染,以及可能影響到嬰兒正常的生長發育,這樣的後果誰能承擔?

 

這次出生是一對雙胞胎,但是其中一個孩子是“首例基因編輯嬰兒”,而另一個孩子的基因編輯卻脫靶未成功,這樣的差異會不會導致父母在養育他們的過程中區別對待?

 

這些疑問,無一不體現出科學界對倫理本身的敬畏,“倫理規範的目的是將剝削個體的可能性降到最小,不是僅僅將人當做達成目標的手段,也要保留對個體最大的尊重。”

 

這個實驗可以說引起了軒然大波,畢竟基因改造這件事情和每個人類都是息息相關的。在持續關注這個事件的過程中,我想到作為心理學行業的從業者,我們也總是強調倫理,我們都應該知道倫理在我們的學習、實驗和工作中有多麼基礎又重要。

 

在心理學發展的歷史上,也曾經出現過引起廣泛倫理爭議的實驗。比如小阿爾伯特實驗和斯坦福監獄實驗。 

小阿伯特實驗(Little Albert experiment)是一個顯示人類經典條件反射經驗證據的實驗。 

1920,華生和他的助手從一所醫院挑選了9個月大的阿爾伯特來進行這項研究。在實驗開始之前,小阿爾伯特首次短暫地接觸了這些動物和物品:白鼠、兔子、狗、猴子、有毛髮的面具、棉絮、焚燒的報紙等。在這個時候,小阿爾伯特對這些物品都沒有表現出恐懼。

 

大約兩個月後,華生團隊開始進行正式實驗。他們把小阿爾伯特放到一個小房間裡,然後把小白鼠放進去,起初,他就和第一次看見白鼠的時候一樣不害怕,會去觸碰。接下來,每當小阿爾伯特觸摸白鼠時,華生和他的助手就在小阿爾伯特身後用鐵錘敲擊懸掛的鐵棒,製造出響亮的聲音。

 

在這情況下,小阿爾伯特聽到巨大聲響後就開始大哭,並表現出恐懼。經過幾次這樣將兩個刺激配對,小白鼠再次出現在阿爾伯特面前時,他就對白鼠表現出恐懼。

 

顯然,小阿爾伯特已經將白鼠與巨響建立了聯繫,並產生了恐懼或哭泣的情緒反應。後來,小阿爾伯特對於白鼠的恐懼泛化,對於毛茸茸的動物或物品都產生了恐懼。據說,華生和助手後來設計了方案來消除小阿爾伯特的恐懼反應,但還沒來得及實施,小阿爾伯特就因病去世了。

 

斯坦福監獄實驗

 

1971年,斯坦福大學的心理學教授菲力浦·津巴多(Philip Zimbardo)和同事們在大學地下室搭建了一個模擬的監獄,並且徵集了24名心智正常身體健康的志願者,每人每天可以得到15美元報酬,但是必須完成14天的實驗。

 

這些志願者被隨機分成兩部分,12個人充當員警的角色,另外12個充當囚犯的角色,實驗時每組只有9人,3人後備。實驗模擬真實監獄環境,囚犯分別被“警車”押送到監獄,然後被搜身,扒光衣服,清洗消毒,穿囚服(像連衣裙一樣的罩衫),右腳戴腳鐐。

這個試驗中的所有人,都被深深捲入了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無法自拔,不管是虐待者還是受虐者,甚至於主持實驗的教授也被捲入其中,成了維持他那個監獄秩序的法官形象。

 

結果證明,扮演獄警的人在模擬監獄的情境,開始變得有暴力傾向,扮演囚犯的人則預謀造反。試驗不久就被叫停,但其研究結果許多年來一直為人們所關注,引起了廣泛的爭議。

 

心理學發展到今天,無論是心理學實驗的倫理,還是心理諮詢中的倫理,都得到了越來越規範的定義,我們都應該知道倫理在我們的工作中的重要性,更應該知道倫理標準已成為我們工作中毋庸置疑的權威和底線。

 

就國內而言,中國心理學會制定了《中國心理學會臨床與諮詢心理學工作倫理守則》,內容包括:專業關係、隱私權與保密性、職業責任、心理測量與評估、教學、培訓和督導、研究和發表、倫理問題處理。這份守則是為了保證和提升心理治療與心理諮詢專業服務的水準,保障尋求專業服務者和心理師的權益,增進民眾的心理健康、幸福和安寧,促進和諧社會的發展。

 

倫理守則對諮詢師來說不僅僅是“限制”,更是“武器”。遵守倫理守則,更有利於建立諮詢師和來訪者之間的信任關係,進而促進諮訪關係更高效地建立,也更有利於維持諮訪關係,在必要的諮詢過程中,來訪者不會輕易脫落。

 

因為我們的工作面對的是人,所以我們必須尊重,和科學界對倫理的界定一樣,我們心理諮詢師也要堅持認識到: 

“倫理規範的目的是將剝削個體的可能性降到最小,不是僅僅將人當做達成目標的手段,也要保留對個體最大的尊重。”

 

文章標籤

Ta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原來,每種疾病都是一種身體語言的呼喊……()

b9d6ee7a5e2f86ed362566e909bfce82.jpeg

文:開啟高維智慧 

疾病提示你需要療愈的地方

心靈之藥:身心疾病的系統排列個案集

作者:[]伯特·海靈格

 

一般來說,每種疾病都指向一個長期忽略的內在的情緒問題。而身體上的症狀使情緒問題能夠在另一個層面上為你所見,這實際上是在幫助你接觸到這些瘀堵。

 

從這個意義上說,疾病的症狀或疼痛都是靈魂的語言,靈魂渴望自己的內部能夠充分交流。當能量自由地流動並不斷地自我更新時,靈魂是快樂的。而瘀堵則阻礙了能量的自由流動——那會使靈魂覺得沮喪。
 

因此,疾病有著提示的作用:它向你指出那些需要療愈的地方。儘管疾病看起來是負面的——你被各種症狀和疼痛所困擾,但我們應該把疾病看成一個訊息或指示。這樣一來就比較容易與疾病合作,而不是抗拒它了。

 

靈魂通過很多種方式跟你交流,它最喜歡透過直覺對你講話:包括微妙的情緒、預感和心靈低語等等。如果這種方式無法奏效,你就會被情緒所警告。情緒大聲地講話,它們明白無誤地告訴你:你必須審視自己的內心,找到激起情緒反應的原因。

 

任何時候只要你被情緒嚴重地困擾了,你都要找到它的原因和含義。只要你平靜下來仔細傾聽,靈魂就會告訴你答案。如果你抵抗,或者否認自己的情緒,靈魂就將通過身體來對你講話。

 

身體是有智慧的,它不僅會對其吸收的物質(如食物和水)做出高度敏感回應,它也會對你的情緒、感覺和思想做出同樣敏感的回應。

 

身體本是我們與靈魂之間的交流工具。它不只供我們居住的軀殼,它還擁有一套聰明的運行機制,可以幫助靈魂表達和瞭解自身的問題。

 

你才是自己身體的創造者

生活中,針對健康長壽的生活模式有著各種各樣的規定和標準,然而這些格式化的觀念跟靈魂之路沒有任何關係。靈魂之路是非常個人化的。

 

因此,為了找出身體遭受病患或疼痛的真相,你需要以非常私人化的方式去調整自己,拋掉所有一般化的標準和規則,在內心深處尋求自己的真相。
 

這對你而言是個巨大的挑戰。因為你被疾病中的恐懼和恐慌緊緊抓住了,所以你會匆忙地去求助於外部的權威尋求建議和安慰。他可能是一個醫生,也可能是一位非傳統治療專家,基本上這沒有什麼區別。重要的是你出於恐懼放棄了自己的責任,而傾向於把它交付給別人。

 

當然,聆聽專家的建議並無過錯,並且通常也是明智的。但你需要把這份知識帶進內心,用你自己的心去衡量,體會這個建議是否跟你有共鳴。只有你才是自己生活的創造者,是你身體的主人。

 

只有你才知道什麼東西對身體是最有好處的。從根本上說你才是自己身體的創造者。

原來,每種疾病都是一種身體語言的呼喊……

不生病的智慧

作者:劉向陽

與身體對話會讓你感到快樂

 

疾病代表了阻塞的情緒,其中的一部分情緒超出了你們的意識範疇。因此,理解疾病或症狀所表示的含義並不總是容易的。需要深入內心,徹底地審視自己,逐漸瞭解它想要告訴你什麼。
 

恢復與身體的密切關係是需要練習的。它不會自動地出現,所以也別輕易放棄。當你沒完沒了地抱怨時,試著再次審視這些抱怨吧。放鬆一會兒,然後用平和的念頭掃過身體患病的地方,請求病痛以一個活的生命體的形式出現,以便你能跟它交談。

 

請求它顯現為一個動物、孩子或人的模樣,或是請求它顯現為一個指引——無論以什麼形態。運用你的想像吧!想像力是一個珍貴的工具,它可以發現靈魂裡最深的震顫。

 

如果你這樣做了,當身體以圖像或感覺來回答你時,你會覺得快樂,你會為那失而復得的親密關係而感到幸福。身體對你講話了,它恢復了交流者的角色!

 

這真的是一個突破。一旦你知道你可以從內在瞭解自己的身體,並且只有你才能這樣做時,你會更加地自信。而自信又會使你更容易領悟疾病的語言。它也能令你在收到內在答案時,不會因其不符合社會的普遍觀念而推開它。

 

在任何情況下與自己的身體保持親密都是非常可貴的,尤其是在生病或苦惱之時。讓身體講話的途徑是愛。關鍵是要逐步理解疾病的意義,只有理解它,它才會轉變,情緒淤塞才可以消除。

 

這就是治療過程的運行機理:不是以這樣那樣的方式來與疾病抗爭,而是像朋友一樣接納它——它想給你指出正確的方向。

 

因為疾病給你帶來了恐慌和苦惱,所以要理解這一點並不容易。但是接受與理解疾病才是治療的真正途徑。疾病想要帶你回家。(完)

 

 

文章標籤

Ta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果父母年老後難相處,如何陪伴他們而不再彼此傷害

3c6d55fbb2fb431691077ffd2ba4462309f7d319.jpg

作者:哥瑞絲·雷堡、芭芭拉·肯恩

 

我們很容易和父母起衝突,如果能像文中所寫這樣和父母相處,不失為好的嘗試。願我們在生活的歷練下,日趨成熟、堅強和喜悅。

 

一個嫌東嫌西的父母讓人很難招架,你會本能地想自衛或反擊,這麼一來,父母的攻擊力道加強,你也不假辭色地還擊,於是開啟了一場沒有贏家的戰事,彼此只有更加氣惱與受傷。

 

別對父母以牙還牙,那沒有效果。換一種不抵禦、不批判的策略來回應。下次當媽媽罵你,深呼吸,讓那些刻薄的語句從你背後滑落。可是,一輩子已經習慣那樣反應,改得了嗎?你可以的。只要你瞭解媽媽其實身不由己,那些行為反映的是她嚴重缺乏自信,而為了驅走這種自卑,她讓自己相信周遭人的缺點更多,所以她陷在一種唯我獨尊的意識形態中,總是貶低旁人,尤其是最親近的人。這就是她面對世界的態度。你若開始抵禦,會馬上加深她的自卑;反之,你若默默承受,她獲得了自信,就會放你一馬。

 

  • 難相處的父母格外抗拒改變,因為那會摧毀他們終生的自我防衛。

 

不妨先做好最壞的打算,設想每次碰面,父母就會對你出言不遜。根據經驗假設一個情境,然後揣摩你將如何回應。舉個例子,想像你去探望母親,她一見到你就說:“你這條領帶和西裝完全不配,你是色盲還是怎樣?”以往,你大概會馬上反擊說:“我不知道你在說什麼,我覺得這條領帶很適合。” 現在,你可以這樣講:“媽,也許你說得對,回家後我該把臥室燈光調亮一點。”

 

另一招是轉移焦點。例如我們有位元客戶某次去探望她母親,碰到這樣的歡迎詞:“親愛的,你這雙鞋子在哪裡買的?真醜!”

 

這位元客戶沒像往常那樣覺得被人身攻擊而啟動防禦模式。她早已做好準備,於是四兩撥千斤地說:“噢,我也不記得了,媽。我倒是很喜歡你腳上這雙鞋呢,你在哪兒買的?”

 

她母親這樣回答:“你喜歡嗎?記不記得有一次,你爸爸帶我去海邊度假?我在那兒一間很可愛的小店看到……”

 

如此一來,這位元客戶把談話焦點從自己轉移到母親,而且是轉到一個讓她發光發亮的地方。

 

設想各種可能被父母批評的情境,一一準備好良善的答覆。有時也可以找人演練一下。

 

被父母批評的感受儘管很糟糕,但還有更糟的:父母很需要某人的説明,卻總以批評澆對方一頭冷水。下個例子就是如此。客戶貝絲告訴我們,她婆婆莫莉怎樣批評她的看護伊蓮。

 

 有一次我去探望她,她跟我說:“那個肥婆,成天只知道吃和看電視。”我婆婆講這些話時完全沒壓低聲音,反而拉高了嗓門。我都快昏倒了。伊蓮也只能忍耐。我猜這不是婆婆第一回當面講這樣傷人的話。“媽,你怎麼這樣說呢?”我跟婆婆說:“你知道她幫你做了好多事情。如果你再這樣,她會走人的。”

 

“那我要謝天謝地了。”婆婆氣呼呼地回我。

 

貝絲無法想像,伊蓮怎麼受得了這種欺人太甚的雇主。莫莉有糖尿病,兒子發現她會忘記吃飯,便雇請伊蓮來幫忙打理家務、採買和煮飯。

 

貝絲的先生說,從他有記憶以來,媽媽就是這個樣子,後果也不難想像:她沒有朋友,家人對她也都敬而遠之。現在問題更大,若留不住看護,她的健康會出問題。一輩子毒舌的毛病,有辦法解決嗎?

 

要明白父母批判和挑剔的性格已經根深柢固,身為子女,不妨卸下武裝,以理解的態度與他們相處。

 

我們告訴貝絲,他們夫妻可以採取幾種應對方式,而最重要的莫過於先瞭解到,莫莉不像一般人有自我審視的內在控制,她一感到壓力,便馬上口不擇言。這類型的人自我形象低落,欠缺判斷能力,自我控制很差,完全不知如何面對老化;隨便一個普通毛病,如短期記憶喪失,他們都視為天大的缺點。由於他們無法坦然接受自己的缺陷,因而必須把矛頭指向他人。

 

像莫莉這樣超愛批評的人,甚至不曉得自己有此毛病——她欠缺理解此事的情感能力,也無法理解看護對那些言詞會作何感受。所以,別幫看護講話,那只會火上加油,讓她說得更毒。試著告訴她,批評看護是不智之舉,會惹得看護與她對立;相反地,若善待人家,人家會加倍對她好,這才是聰明之道。

 

除了在婆婆身上下功夫,也別忘了幫看護打氣。把她拉到一邊,解釋婆婆根本身不由己,這是她一輩子的毛病,她是自己最大的敵人。時時讚美,感謝看護的耐性與付出。一旦伊蓮瞭解這位老婦人無法自我控制,她的內心十分痛苦,就不會把那些難聽話放在心上,反而能給予同情。

 

  • 為何老人家抗拒改變? 

多數人都以自己的獨立精神與自主生活為傲,老人家也是一樣。他們可能對某些事情的看法與子女不同,就像你有時也不贊成小孩或朋友的意見。你有自己的做事方式,不希望別人來告訴你該怎麼做。

 

有時候,老人家拒絕聽任子女安排,不啻是種健康自主的表現。也許子女總是太過堅持,一味地認定父母聽他們的話才會比較好。

 

先評估父母所涉風險程度,若屬高風險,你要介入;若不是,就放手。你若無法自行評估,就請專家協助。

 

想搞懂這點,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想像自己是個老人,也許八十幾歲,或者更老;可能失去了不少東西,包括眼力、聽力、活力、行動力,卻仍盡最大可能適應這一切。當然啦,比較遲緩是在所難免的。當孩子暗示你“這樣”不妥,他們才知道怎樣最好,想必你大概也要不高興了。接受人生所流逝的東西,難道還不夠令人心煩嗎?還得忍受這些“萬事通”子女嗎?不過再想想,或許你也同意,為了自己的安全和健康著想,是該做些改變了,於是盡力做出調適。

 

再假設你是之前那位桃樂絲的母親。這輩子你努力對抗憂鬱,自有一套堅固的防禦機制,拒絕任何可能危及這個機制的改變。現在年紀大了,健康變差了,孩子來勸你,生活方式得做個大調整。光是這個念頭就讓人焦慮不已,你當然會百般抗拒。

 

健康的老化,需要調適性的自我認知——我雖然無法做這個那個了,但我還是可以找到別種東西。這不是所有人都辦得到的事。那些難相處的人更難承受歲月帶來的流逝,他們對老年的抗拒超乎常情,因為老化對他們的自我平衡造成了重大威脅。所以,桃樂絲的母親無法適應眼前的改變,她的僵固讓她無法理性並作出判斷。要她看清生活無法自理的事實,就等於要她承認自己已徹底失敗。

 

不要費力去改變父母,而是試著理解父母。即便無法知道父母行為背後最根本的原因,但理解父母的行為背後有他們的背景因素,這個理解更重要。這能讓你懂得父母並非任性妄為或者存心找茬,他們其實是不由自主的。也許母親一生飽受某種人格障礙之苦,儘管如此,她仍然不斷想辦法加以控制,度過人生中的風風雨雨,但隨著遲暮而來的身心俱疲,終於這個包袱使得她難以負荷。

 

有這個認知之後,你就能以嶄新的角度看待父母。你會變得不再那麼容易生氣,並且比較有同理心。你會學者不再耗盡心力去改變父母,而是尋找有建設性的,實質性的方式去接納他們。因為,改變意味著跳脫過去的自己,這很困難,我們應該學習嘗試新的方法,有“創意”地生活。

來源:生命是一場創意之旅

 

 

文章標籤

Ta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原來,每種疾病都是一種身體語言的呼喊……

u=1894186756,3779503400%26;fm=27%26;gp=0.jpg

 

文整理:開啟高維智慧 

 

 

疾病起始於情緒體

疾病與健康,這是每一個人遲早都會遇到的問題。首先,我們談談疾病到底是什麼。其實,一切疾病都起源於精神層面。通過區分的不同身體來對此做出解釋:除了這個人人都能看得見的物質身體,你們也還有一個情緒體,一個心智體,還有一個靈性體。

 

疾病一般起始於情緒體,它在物質體裡表現為有某些淤塞物。通常是心智體上的一些信念造成了情緒的淤塞、最後會表現為疾病。

 

這裡說的是那些根深蒂固的信念或思維慣性,它們一般是那些關乎你自己的對與錯的信念。

 

瞭解兒童疾病的真相

作者:[]白岡亮平

評判會阻礙能量的流動並製造瘀堵

評判會真正地在你們的情緒能量系統中製造瘀堵。瘀堵出現的地方就是情緒能量無法自由流動的地方,在它顯現為疾病之前,你還有足夠多的機會可以將自己轉化到一個情緒平衡的狀態。
 

一般來說,你的情緒會告訴你自己的能量沒有流動,一旦你注意到這些資訊並尊重它,那些瘀堵就釋放掉了。

 

比如說,每次當你不得不做某事時,你都感到煩躁和憤怒,如果你去細緻地體察這情緒,那麼你就會發現它在告訴你:你正在強迫自己做那些不能真正表達你是誰、你想成為誰的事情。

 

然而,如果你總是忽略自己的憤怒,強迫自己去做那些令自己不快樂的事情,那麼這情緒就會轉入地下。它會將自己從意識中隱藏起來,而在肉體中表達自己。

 

壓抑的情緒是希望引起你關注的能量。一旦它開始在肉體中表達自己,疾病就出現了。

不靠藥物疾病自愈的真相!

作者:安保徹著

疾病提示你需要療愈的地方

 

一般來說,每種疾病都指向一個長期忽略的內在的情緒問題。而身體上的症狀使情緒問題能夠在另一個層面上為你所見,這實際上是在幫助你接觸到這些瘀堵。

 

從這個意義上說,疾病的症狀或疼痛都是靈魂的語言,靈魂渴望自己的內部能夠充分交流。當能量自由地流動並不斷地自我更新時,靈魂是快樂的。而瘀堵則阻礙了能量的自由流動——那會使靈魂覺得沮喪。
 

因此,疾病有著提示的作用:它向你指出那些需要療愈的地方。儘管疾病看起來是負面的——你被各種症狀和疼痛所困擾,但我們應該把疾病看成一個訊息或指示。這樣一來就比較容易與疾病合作,而不是抗拒它了。

 

靈魂通過很多種方式跟你交流,它最喜歡透過直覺對你講話:包括微妙的情緒、預感和心靈低語等等。如果這種方式無法奏效,你就會被情緒所警告。情緒大聲地講話,它們明白無誤地告訴你:你必須審視自己的內心,找到激起情緒反應的原因。

 

任何時候只要你被情緒嚴重地困擾了,你都要找到它的原因和含義。只要你平靜下來仔細傾聽,靈魂就會告訴你答案。如果你抵抗,或者否認自己的情緒,靈魂就將通過身體來對你講話。

 

身體是有智慧的,它不僅會對其吸收的物質(如食物和水)做出高度敏感回應,它也會對你的情緒、感覺和思想做出同樣敏感的回應。

 

身體本是我們與靈魂之間的交流工具。它不只供我們居住的軀殼,它還擁有一套聰明的運行機制,可以幫助靈魂表達和瞭解自身的問題。

原來,每種疾病都是一種身體語言的呼喊……待續

廣告

文章標籤

Ta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常說這話的人,在偷偷壓抑自己的欲望

821c8875aa9f0a983a669364b6d33f9f.jpeg

冰千里

 

前陣子和兩三好友聚會,聊到一些近況。

一個好友最近放棄了心心念念一年的晉升機會,喝著酒一邊說一邊歎氣。

一問原因,他說:算了,折騰著不容易,現在平平淡淡也挺好的。

過得平淡不是壞事,但那天喝紅了臉皺著眉頭的他,似乎還不甘心。

這樣的話你也許也很耳熟:

順其自然、平平淡淡才是真、滿足當下.......

比較精闢的,例如:

人的欲望是無止境的,放下對欲望的追逐你才會獲得幸福。

這些話傳得太久,很多人會深信不疑,慢慢變成了“真理”。

但,這是真的嗎?

1

最近,我14歲的侄子小飛遇到了一件事。

他在偶然看了一場足球賽之後,迷上了足球,懇求了媽媽給他報了足球訓練班。

但訓練才沒幾次,每到週末他又不願意去了。

反而經常一個人去操場踢球,有時踢到很晚。

明明很喜歡,卻不願意去參加專業訓練。

直到有一天,他向媽媽透露不願意去的原因。

原來,每一次訓練時,隊友都會取笑他“技術太爛”,他覺得很挫敗。

媽媽立馬安撫他:

咱不和他們比,他們都練了多少年了,你才去了多久。

小飛沒吱聲,媽媽繼續安慰:

你學習比他們好呀,咱和他們比文化課,別拿自己弱項和他們比。

聽到這,小飛默默回到了自己房間。

可實際上,小飛卻很是鬱悶。

媽媽這些話,聽起來是不是很熟悉?

你考不好也沒關係;

別去管別人,和自己比就好;

別難過了,媽媽只要你快樂……

這些話就像溫和的慢性麻醉劑,一點點侵入大腦,讓你進入一種虛幻的滿足,產生一種“被理解了”的溫暖感。

 

有時候我們還讓它和“自我接納”扯上關係:

你要接納自己不夠好;

接納別人的指責,那只是他的問題;

接納自己不如別人......

 

自我接納本是件好事,只是這樣的話聽多了,總會讓人更加沮喪。

這是為什麼?

2

真相是:

這不是真正的自我接納,這可能只是在逃避和壓抑自己的欲望。

媽媽的安慰看上去很正常,很多家長都在用,那小飛為什麼更加鬱悶?

因為媽媽所有安慰都在做一件事:壓制小飛的欲望。

不和他們比踢球、不去練球、和他們比文化課、安慰自己他們練了很多年......那又怎樣?

無法改變技不如人、被取笑的事實呀。

小飛選擇獨自練球,說明了他是有欲望的。

他的欲望很簡單:提升技術、擺脫被取笑的恥辱。

但媽媽這種盲目的安慰,不但沒有激發他去滿足欲望,還拉他遠離了真實的內心渴求,能不鬱悶嗎?

 

自我接納,不等於逃避欲望。

逃避欲望,無法帶來真正的豁達。

 

在日本電影《不求上進的玉子》中,玉子就是一個典型的“無欲無求”少女。

大學畢業後的她在家蝸居了好幾個月,和離異的爸爸一起生活,遲遲沒有去找工作。

每天在家裡除了睡懶覺、看漫畫、看電視罵社會環境太糟糕、等爸爸給自己做飯之外,其他事情都不做。

 

一開始爸爸還會催她找工作,在她一再敷衍之後,爸爸索性不再給她施壓了。

但儘管日子過得懶懶散散、無憂無慮,玉子卻從沒有過一次真正的笑容。

她內心深處有想要獨立的欲望,但卻常被各種恐懼所打敗:

偷偷寫了求職信,卻因擔心投出去後沒人回應,索性把它扔到垃圾桶裡;

她喜歡雜誌,悄悄拍了好看的藝術照,後來怕評價不好,讓人把照片從櫥窗上卸下;

爸爸有次不小心看到她的求職信,給她買了一塊貴重的手錶作為鼓勵,她卻抓狂地拒絕這份禮物,害怕辜負爸爸的期待......

 

人越是逃避欲望,就活得越疲憊。

當遇到走入職場獨立生活的同學時,她只能低著頭,敷衍幾句後逃跑,對自己的現狀感到自卑;

當和別人聊起爸爸時,她抱怨爸爸沒能逼她離開家,沒催她活得更像樣......

就像放棄了晉升的朋友一樣,她身上有種隱隱的自我嫌棄和自我貶低。

這樣的平淡生活,他們都過得不太幸福。

也許有人會說這只是“懶”;

但事實上,逃避欲望的動力,並不是一個“懶”字可以概括。

 

3

逃避欲望無法讓人快樂,那為什麼我們還是一再去做呢?

事實是:

在人類潛意識中,逃避欲望是很有用的。

 

  • 首先,逃避欲望讓人有安全感。

接納和滿足欲望,意味著改變現狀,意味著喪失,意味著要離開熟悉的環境,意味著要面對一切未知的恐懼。

 

從整個人類進化史來看,我們的祖先一開始並不願用兩條腿走路,頭重腳輕容易跌倒,還給脊椎造成很大的壓力。

但天氣不管這些。

天氣變冷之後,果樹變得矮小,人沒法在樹上自由跳躍,又要保證不被餓死,有想活下去的欲望,於是不得不站起來才能夠得著。

只有冒著跌倒的風險,才能學會了直立行走,這個過程用了幾百萬年。

今天小孩學走路,大人也只需在幾米外張開懷抱,而不是緊緊抱著孩子不放手。

 

滿足欲望,意味著冒險,意味著喪失安全感。

我們看到很多人重複的抱怨:

天天埋怨工作就不辭職;

天天抱怨過夠了就不離婚;

天天咋呼沒錢就不去行動;

天天嚷嚷胖就是不減肥.....

本質上,是無法面對改變之後的未知結果。

 

  • 逃避欲望的第二個好處是:忠誠。

實現欲望需要改變,改變意味著和別人“不一樣”,意味著“背叛”。

一類是現實關係的背叛,就是你的同學同事朋友家人等小團體。

人之所以活在小團體是因為抱團取暖,你會發現人的朋友圈很相似,不管是文化背景職業愛好還是性格特點,相似的人在一起是安全的,因為我們是一樣的,我們是“同類”。

還有一類是過去的內心。

這往往來自你的經歷、養育環境以及養育者的關係,比如父母早年是軟弱的、貧窮的、隱忍的,就會內化成為你的某個標準。

對過去忠誠的力量常常被我們低估了。

長期的貧困會讓我們有“不值得擁有好東西”的感受;

父母的軟弱會將『不自信』傳遞給我們,這些都是多年經歷形成的內心認知。

萬一自己成功了,變得太好了,反而會有內疚和懲罰的感受,相當於背叛了過去的熟悉的模式。

所以,為了尋求熟悉的安全感和忠誠感,逃避欲望成了我們潛意識下的自發選擇。

但這一切,都只是潛意識的謊言罷了。

 

4

奧地利心理學家阿德勒認為,

每個孩子都會有自卑的體驗,因為在小時候周圍的人大多數都比我們強。

但同時,我們也有一種內在的動力,驅使著我們不斷去成長,這個過程叫補償和超越。

實現欲望,是個良性的內在動力。

健康的自我接納,也包括對欲望的接納。

關鍵是,要先挑選出你內心真實的欲望。

是你真的想變成有錢人享受生活,還是父親讓你光宗耀祖?

是你真的為孩子好,還是怕孩子讓你沒面子?

是你真的對伴侶沒了情感,還是怕離婚後被人指指點點?

是你真的不想爭取,還是害怕失敗帶來的丟臉?

所有的這些欲望,是自己的,還是別人施加給你的?

這需要真誠地面對自己的內心,不斷去探索。

例如,電影《心靈捕手》。

數學天才威爾連續兩次在深夜悄悄破解世界級難題,卻一直因為童年的不愉快經歷,不敢去愛,不敢去承認自己喜歡數學。

 

他一直在諮詢師面前說自己喜歡現在的工作——在學校當清潔工,並為此深感榮幸。

一般人我們可能說說:挺好的啊。

但他的諮詢師不,而是反問他:

你到哪裡都可以打工,為什麼選中全世界一流的學府呢?

為什麼要坐40分鐘的火車,來高校做清潔工呢?

為什麼要深夜偷偷解算全世界只有2個人懂的方程式呢?

看出來了嗎?威爾潛意識中,是有自己的追求的,但是他一直不願意面對。

 

諮詢師洞察到了這一點。

在這部電影裡面,另一個讓我印象深刻的畫面是,他和好兄弟查克一起在工地做水泥工。

 

查克知道他對數學有著天賦和熱愛,也知道他重視朝夕相處的友誼,害怕去高校工作的未知變化,因此一直在逃避。

查克嚴肅地對他說:

我最幸福的10秒是經過你家門口,我按車喇叭,你沒有出來,悄無聲息地離開了,那樣說明你終於去追求屬於你的新生活了。

如果你20年後還跟我在這裡搬磚,我第一個殺了你,我說真的。

諮詢師的揭穿,好友的支持,慢慢地威爾終於開始直視自己內心的渴求,離開了家,去加州尋找心愛的女友,開始新的生活。

 

真正的滿足並不是欲望的實現,而是你重視欲望、滿足欲望的過程。

 

羡慕別人家的豪車大房子一點都不丟人,也不要用“那還不是照樣吵架”來催眠自己,扼殺自己一腔欲望的熱血。

而如果這個欲望是外界施加給你,在滿足欲望過程中,自然會有一些阻礙不斷出現在你內心。

這些阻礙會一遍遍和你驗證,一遍遍拷問著你:這真的是你想要的嗎?

通過這個過程,你會越來越接近自己內心的答案。

5

事實上,整個人類都是如此,要不然都知道死亡終究來臨,為何還要在乎名利與親密,為何還要深情地活著?

就算是你的努力沒有換來豪車和大房子,但事實是至少你有了一輛中檔車和小高層,過去的茅草屋是回不去了。

不要壓制自己的欲望,那可能是你生命為數不多的亮光。

火把就在手中,你可以選擇扔掉,也可以選擇照亮人生。

作者 | 冰千里

 

文章標籤

Ta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你的錢應該讓你生命更豐富,更可愛

3d_xiaoren_qian-005.jpg

原創: 奧修OSHO 

問題:鍾愛的奧修,我嘗試了很久,要寫一張關於錢的問題給你。問題非常複雜,我甚至動不了筆。它涉及到友誼、自我形象、誠實正直、信任、聰明才智、認同、放手、執著、內疚、關係,最重要的是我的門徒身份。在這個問題及其答案上請幫幫我。

OSHO 奧修:

錢是個奇怪的東西。

如果你沒錢,事情很簡單——你就是沒錢。事情不複雜。但如果你有錢,它肯定會讓事情變複雜。
 

錢帶來的最大的問題之一,是你永遠不知道別人愛的是你,還是你的錢,是你有魅力還是你的錢有魅力。要搞清楚非常難,以至於人們更喜歡沒錢,至少生活會簡簡單單。
 

幾天前,哈夏跟我講到亞里斯多德·歐納西斯的女兒。我記得見過她的照片,在歐納西斯還活著的時候,那或許是十年前的事了。那時候她是一個美麗、身材勻稱、迷人的年輕女孩。

但歐納西斯死後留給她一大筆錢,那讓她進了地獄。從那之後她結了三次婚,每段婚姻都失敗了,因為她認為對方愛的是她的錢,而不是她。
 

這從一開始就開始了,結婚日真的是離婚日。結婚當天,她得到了男方的承諾——在法庭上公正的一份法律檔——他不會要她的錢。萬一離婚了,他不會索取錢財。

現在你能想像這種婚姻值嗎?第一天女方就要你在法庭上簽署協定,你感興趣的是她,而不是她的錢,萬一離婚了,你不會伸手要錢。離婚已經發生了。
 

在第四段婚姻裡她越陷越深。在我描述這第四段婚姻前,我需要額外講點別的。她變得越來越肥胖、醜陋,好像她內心深處想證明,“無論我漂亮與否,身材勻稱與否,你都愛我——你愛的不是我的錢。”
 

她現在變得非常醜陋,以至於她躲避攝影師跟媒體:她會躲起來,不想被拍到。或許那是因為她不確定對方愛的是她,還是她的錢。最有可能的是,跟她結婚的男人是為了她的錢,而不是她。她沒有被愛。證據是她開始過量飲食。如果你被愛著,你是如此充滿愛,內心如此充滿愛,以至於你不會吃太多。
 

我一直在印度旅行,住在不同的家庭裡,我遇到至少三個女人跟我說過同一件事,當我住在他們家時,她們吃不下飯。她們第一次告訴我時,我說,“這很奇怪。為什麼你吃不下飯?”
 

她們說,“我不知道,但我也不覺得餓。我感覺好極了,從沒像現在這樣健康。你住在這的三天裡,我們吃不下飯。我們會再等上一整年,你來住個三天,那三天成了一個美好的回憶。”
 

當另一個女人告訴我,第三個女人告訴我……我必須看清事實——到底怎麼了?她們感到如此被愛,她們非常愛我,以至於不需要任何食物,就像愛已經足夠滋養了。三天后她們看起來也不餓,她們看起來並不饑腸轆轆。

這三個女人中有一個是耆那教教徒,她說,“現在我知道真正的斷食應該是什麼了。”她差不多斷食了十年,每年斷食十天之久。
 

在耆那教傳統裡,那些耆那教教徒非常傳統,他們每年會在雨季斷食十天。這個女人差不多十年來每年斷食十天,她跟我說,“現在我知道那不是斷食,那只是忍饑挨餓,因為我總是不停的想吃的,滿腦子全是吃的。因為餓,晚上我睡不著,即便睡著了,有幾會兒或好幾小時我也會夢到食物。我會想著食物,我會夢見食物,我腦子裡除了食物啥也沒有。你住在我們家的那三天,我明白了什麼是斷食。我從沒想過食物。事情很自然,我完全不餓,我感到非常滿足。”
 

歐納西斯的巨額財富讓這個可憐的女孩進了地獄,讓她覺得自己不被愛。她沒有跟一個像我這樣能告訴她事實的人聯繫……問題不在於你應該被愛,問題在於你應該去愛。
 

為什麼要在乎對方為什麼愛你?你有想過自己為什麼愛對方嗎?為了什麼?然後你就能明白了。

或許是因為他的頭髮?那麼你並不愛那個男人。或許是因為他的雙眼?那麼你並不愛那個男人。或許因為他的鼻子?那麼你並不愛他。如果你有任何愛他的理由,那麼你並不愛他。所以為何你要對愛這般小題大做?
 

你應該去愛,你應該被愛,跟你的錢相比,你本人更應該被愛。這本身沒有任何錯,你有一些其他女人沒有的東西。否則,每件事都會開始造成問題:你有一張漂亮的臉蛋,那就是為什麼這個男人愛你——他並不愛你。
 

如果你有一張麻子臉,這個男人就不會愛你了。因為你有眼睛,這個男人愛你;如果你瞎了,這個男人就不愛你了。你在給自己製造不必要的麻煩。

這個男人當然愛你,愛你的全部,你的錢是你的一部分。為什麼要把它區分開?你有錢,就像有人漂亮;你有錢,就像有人是舞蹈家。但舞蹈家不會問,“你愛的是我還是我的舞蹈?”如果她那麼問,她就有麻煩了。
 

在第四段婚姻裡,歐納西斯的女孩遇到了一個富豪,就只為了確信“他自己夠有錢了,他會愛我的,他不會愛我的富有——他本人是個大企業家。”

因為這一點,她沒有讓對方婚後當庭公正,讓這個人提供一份證明,萬一離了婚他不會索取錢財。看到這個男人是如此富有,這麼要求很荒唐。但這個男人結果真是狡猾,因為沒有證明,他跟她離了婚,拿走了她一半的財產。
 

現在,像錢這樣的東西,本來是一個極大的快樂,結果成了極大的痛苦。但導致這種結果的不是錢,是你的頭腦。錢有用處。有錢本身沒有罪,沒必要內疚,否則每個人都應該內疚。

我應該開始內疚,“為什麼我開悟了?世上還有這麼多人沒有開悟。我應該自殺,因為世上全是沒開悟的人,我自己開悟了,我真是太自私了。”
 

我不問你,“為什麼你愛我?你愛的是我,還是我的開悟?如果你愛的是我的開悟——那就了了!你並不愛我。”但為什麼要有那些區分?頭腦就是這樣製造痛苦的。

你有錢,就好好享受!如果有人愛你,不要擺出這個問題,因為你把對方推進了一個真的是很糟糕的情形裡。如果他說愛你,你不會相信,如果他說愛的是你的錢,你反而會相信。
 

但是如果他愛你的錢,那麼整件事情就結束了。你內心深處仍然懷疑他愛的是你的錢,而不是你。但這本身沒任何錯:錢是你的,就像你的鼻子是你的,眼睛是你的,頭髮是你的,這個男人愛你的全部。錢也是你的一部分——不要把它分開,那麼就沒有問題。
 

試著過一個複雜盡可能少、問題盡可能少的人生。它就在你手裡;我們不停的製造不必要的問題。至少跟我在一起時,你應該學會所有的問題都是製造出來的,沒有真正的問題。
 

這個問題來自於Avirbhava。她一輩子都因為這個問題而痛苦,而這毫無必要。你的錢應該讓你的生命更豐富,更可愛,而它卻讓生命更困難。
 

每當有人開始愛你,你總是會想到錢,“這個男人感興趣的是錢,不是我。”即便他對錢感興趣……誰對錢沒興趣?他也是人。他不是個佛教徒,他對錢感興趣。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對你沒興趣。他對你更感興趣,因為你不只是女人,你是個有錢的女人。享受這一想法,永永遠遠的放下這個問題。

 

文章標籤

Ta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個人蠢不蠢,主要看潛意識

770f8fa209ca470d0022c8814ba3b43f.jpg

文: 武志紅

 

1

體驗

                  

無論頭腦多麼強大,

人終究,還是被體驗所決定著。
 

你的頭腦太相信什麼,

這相信就會成為你意識的疆界。

 

如拿掉這份執著,而願墜入未知,

你會碰觸到不可思議的存在。

 

 

2

對抗

 

 

積極是『意識』,

對抗積極是『潛意識』。

 

這樣的人,意識層面被別人綁架了,

他以為的意識中的聲音,多不是自己的。

 

即“積極”是別人灌輸給他,

他自己的聲音,則用頹廢來表達——

 

“要什麼積極幸福富有,

還不如做自己(頹廢)重要。

 

3

自卑

 

 

越深入潛意識,

越覺得『自卑』是這麼個東西:

 

我內在住著一個醜陋可怕的怪物,

如此恐怖,怎麼配得到你的愛。

 

——沒有被看見的生命力,

都會被體驗為破壞欲,

直觀上則是黑色的、可怕的怪物。

 

4

好奇

對人性,特別是自己的心理,

永遠保持著一份『好奇』。


 

放掉預期進入到夢裡,

久而久之,

潛意識會將你帶入到不可思議之境,

甚至直到那時才知道什麼是生命。

 

5

生命力

 

 

不能做自己的地方,

即有『生命力』沉睡在那裡。

 

那些貌似毫不起眼的日常細節中,

藏著生命力的細微顫動,

必須仔細辨認,

你才能感覺到這些細微的顫動。

 

這時,你要知道,

它在潛意識中的強度,

要比你覺知到的,強無數倍。

 

這種強度的生命力,能流動起來,

你才能享受到生命是什麼。

 

6

割裂

 

 

媒體與公共輿論,呈現的是

知識、思考、理性層面的東西,

而那些感性的、潛意識的暗流湧動,

卻是常規的統計方法忽略的。


 

著名的故事:

可口可樂調查問,

你們希望改變味道嗎?

很多消費者說

但真改了卻銷量大減——

這就是意識與潛意識的割裂。

 

集體無意識,勝過集體意識。

 

7

恨意

 

 

解開愚孝心結的關鍵是,

愚孝的人需要認識到自己內心的矛盾:

 

他越是愚孝,

對父母的恨意就越強;

 

這份恨意讓他內疚,

為掩飾他這種潛意識上的恨意,

他刻意走到相反的一面——

對父母越是言聽計從。

 

8

流動

 

你注視著深淵,深淵也注視著你。
 

深入潛意識時,那是非常奇妙的世界。

如想不迷路,有兩個可以做:

 

1.找中正的老師;

2.無論發生什麼,體驗它,但不認同它。

 

一位高僧說:流動,但不成為。

 

其實就是不把它等同為“我”。

 

9

享受

 

 

或許,一切愚蠢,

都是源自,我們不能享受生命。 

 

文章標籤

Ta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李子勳:其實人的一輩子,都在完成自己

ca6e338d8de41e3e0016b0671277eb69.jpg

:李子勳 

 

 

諮詢師的個人成長要經過很多體驗,要學會去生活。其實人的一輩子都在完成自己,你經歷得越多越豐滿。

 

不要為經歷過的東西而後悔,經歷的東西就是你生命的一部分,摔了、跌了、損失了、被人拋棄了都是重要的經歷,都是生命中燦爛的東西。

 

如果想到這些,你就會突然覺得任何懊惱的事情你不再懊惱,不再痛苦,不再有那麼強大的生氣。

 

當你把任何體驗當作資源來看時,什麼事都不再是大事情,你可以平常心的去面對。

 

01

家庭治療的關鍵,就是要把自己的原家庭分析清楚。

 

我們都知道家庭治療討論的就是一個人和他人的人際關係,可能會無意識地受到早年和他母親也包括父親、重要關係人的親密的、依戀的安全模型的影響,而呈現出起他的特點。

 

在這樣的情況下,每個學習家庭治療的人要深知自己是在怎樣的家庭環境中生長的。

 

在個案諮詢裡邊,我們只面對一個人。

因此,我們把控交談時經常是只跟一個人聊天,只跟一個人形成共情就行了。

 

而家庭治療時,會同時面對三個人、四個人、五個人,甚至是一大堆人,你的談話要吸引住他們的注意,這是一個技術——你的談話怎樣讓每個人都捲入進來思考和分析?

 

所以,當你有個案諮詢的基礎時,再學家庭治療就會輕鬆一些。如果你沒有個案諮詢,突然要把控幾個人,和幾個人結盟,突然我們要在充滿著分裂的情緒、憤怒、衝突、攻擊性,跟每一個人保持共情,這本身來說是對人能力的挑戰。 

 

把自己的原家庭分析清楚的同時,還要學會多邊結盟,不要在裡邊過於糾纏誰對誰錯。

 

只要家庭有一個成員產生了反感,家庭治療就無法進行。因為他會破壞你所達成的狀態,他會反著來,所以你要讓每一個人舒服。

 

(儘管這個父親很暴力,打了他的兒子和太太,但你不要流露出厭惡感,一定要更多地去關注這個父親的感受,在離開前讓他感受到得到了你是充分的尊重和理解他。)

 

因為,一旦他發生變化了,他才會允許家庭發生變化。 

 

 

02

 給足男人面子,是中國人接受全家治療的關鍵

 

實際上對於全家治療,只會是男人比較少來,媽媽和孩子很容易來。

孩子有問題時,媽媽往往會陪伴前來,甚至有時候孩子不來,媽媽會帶來。 

 

中國文化中,父親愛面子。男人有時候會以為你要批評他,以為你肯定要分出誰對誰錯。

然而,他們不瞭解心理學,一旦他們來了,見到你,而你又給足他面子,他們就會覺得你才是他的朋友,你能夠幫助他解決家庭的煩惱,他會接著再來。

 

諮詢師應該具體怎麼做? 

比如說,丈夫來了,我會說還是先尊重男人,先讓丈夫先說,或者我們尊重父親,先由父親說話。儘管他剛來的時候,覺得你會批評他。或者太太為什麼會來,是因為太太說服不了他,而由諮詢師來說服他。他會有習慣性的感受。來了後,他會發現完全不一樣:諮詢師會邀請他,讓他發表他自己的看法,甚至將他的看法解釋成他的太太和孩子可接受的言語。他會很舒服,因為他真心就是這樣想的,只是他的言語不對。他會感覺你在幫他,只要這樣的一個前提,他和你結盟了,接下來就好辦了。

 

很多總經理,很多著名的人不停地來我這裡,甚至在孩子和太太不來時,他們會偷偷跑來見我。

悄悄地告訴我一些資訊:我該怎麼做?你希望我怎麼做?

 

因為,他發現這個諮詢師是真的理解他,從來也不批評他;來這裡後,他的太太和孩子變得很溫和——於是,他渴望從你這裡得到更多,他是會再來。

 

但是傳統的觀點會阻止這些男人願意來,會找一些藉口不來。

 

當然,我們也承認,有些諮詢師不太會處理關係,會讓一些男人受挫,來了後,他會感到自己的權威沒被得到尊重。

 

 

03

做個案,是諮詢師最好的成長時機

 

一,

問:從事心理諮詢有很多人會半途而廢,您有沒有後悔、放棄過?

 

可以說沒有明顯的後悔。但是做心理學成長過程中,都會有些時候有種倦怠感,80%的人都會放棄,一些人會堅持下來,這些很正常。有一段時間,我很想到大學當一名心理老師算了,做個案太累了。

 

後來也想過寫心理學的書,比做個案輕鬆而且賺得多。但是,做個案會很挑戰,是諮詢師最好的成長時機。

 

二,

問:您靠什麼堅持下來?

 

李:沒靠什麼……當時,我在醫院做這個職業,管了醫院的臨床心理科,我不能不幹。

 

因為我不幹的話,手下的人都會不幹,所以我就要挺著,因為醫院還是很需要這樣的一個科室。跟社會上自由人去選擇從事心理諮詢的動力有所不同,你不僅需要做下去,還要做好,還要掙到錢,獎金還要提高,是吧?(笑)。 

 

我最大的本事是讀書。

三,

問:幾乎所有的諮詢師都會評價您把心理諮詢做活了。從學習理論到活學活用,要達到這樣的境界,您是怎樣做到的?做了哪些努力?這一過程中經歷了些什麼?

 

李:我是興趣廣泛的一個人,我在學心理學的過程中並沒有放棄對哲學、社會學、人類學、文學、藝術的探討——吹拉彈唱什麼都要會。

 

喜歡關注人們的命運,比如說電視劇也愛看,電影也愛看;喜歡去分享人類在地球生存的痛苦和經歷,比如我愛看冒險片、災難片,從中體悟生命的東西;我喜歡自然哲學,有十年基本上跟隨著社科院的系列叢書,一本本地讀,獲得了很多知識。

 

在中德系統裡邊,德國老師給了我很好的促進。

他的那種帶有國際水準的諮詢風格、思辯、幽默感、處理個案的靈動;和我的性格有關,追求自由,不願意受到固化理論的約束,總想創新;廣泛地涉獵知識,對文化的靈感,對人的尊重,對人性的理解。

 

所謂的知道分子,什麼都想知道一點。這也就是為什麼我的諮詢看起來會總是不拘一格,你看不出是什麼風格,永遠你看到的都是整合、融和、飄逸、靈動的東西。

 

我的內心不再被模型知識所困擾。我在學分類知識的時候有一種天生的反感,人們總是覺得看不到,分類以後才能看到,實際上不是的,人是生動的。

 

於是,慢慢地我會放棄那些固化的、硬的理論,而追求靈活、多變的技術。

 

四,

問:您說自己最大的本事是讀書。能給我們的諮詢師朋友們推薦幾本有利於臨床實踐的書嗎?

 

李:我個人覺得,首先是生物學進化的書一定要看。

 

比如人類是怎麼發展來的?世界的文明基石是什麼?

 

除了生物學,我也希望心理諮詢師能讀些人類學。比如人類分佈,種族,遷移和改變。在廣州,我會關注客家人,很想親近他,想知道他的想法,他的感覺。

 

在昆明,我就拼命跟那些少數民族人打交道。我覺得只有這樣,才能打開我的眼界。

 

西方文化裡要知道混沌學,因為這個複雜性思維體系能使事件回到一個無序的狀態,過度的有序化會讓這個世界走樣。對於中國的文化,道家思想、禪家思想一定要好好琢磨。

 

陰陽、五行、風水、易經、八卦,我們要深刻思考:古人為什麼會這樣來思考這些問題?它的內在是什麼?

 

我覺得心理學家是人學家,涉及到人的行為的,所有都要納入心理學的好奇心中。

 

我們要研究不同層面的人是怎麼生活的。

 

當我們把這些東西慢慢涉獵到某一個階段的時候,你突然會覺得內心很開闊,我們沒有很多疑惑,我們知道這個老闆為什麼會痛苦,或者明白他的痛苦可能是因為什麼。儘管我們不知道怎麼解決,但至少我們很容易共情。

 

實際上,我建議心理諮詢師什麼書都要讀——雜學,因為這些書都是人寫出來的。

 

 

諮詢師的個人成長,要經過很多體驗

 

五,

問:很多諮詢師評價您的諮詢風格:“不為外物干擾,自在,傲然”。諮詢師們很嚮往您的這種狀態,他們想知道做到這一點需要做什麼?怎麼修煉?

 

 

李:心理諮詢師內心完整了,就會榮辱不驚了。

 

孔子不是說,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順,七十從心所欲,不逾矩。當你早早地進入那個境界,就沒有對錯,沒有是非,這些事件本身沒有可以判斷的價值系統,存在就是存在,都是平等的。

 

你的內心搞定了,突然就平靜了,不會再為對錯而焦慮、痛苦了,你想做什麼就去做了。

 

同樣,做任何事時,你都會保持一種真誠和坦誠。

 

文章標籤

Ta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壓力面前,除了逃避和死扛,你還有第三種選擇

1B26ACF7-4792-4597-9892-3BCE80F2BAB6.png

 

文來自:創投圈 

Stanford的這篇演講 一語道中 什麼是真正的 壓力之源-- 那就是 認定壓力 無法承擔的想法。

一切所謂的害怕承擔都是因為恐懼 。所以改變想法就能改變情緒,一切都在正面思考。--台鳳

 

演講者是美國斯坦福大學的心理學教授Kelly McGonigal(凱利·麥格尼格爾),她徹底顛覆了我對壓力的認知:

 

“最幸福的人並不是沒有壓力的人。相反,他們是那些壓力很大,但把壓力看作朋友的人。這樣的壓力,是生活的動力,也讓我們的生活更有意義。”

 

01

壓力會殺死人,

但壓力也只殺得死會這樣想的人

 

Kelly開展的這項研究歷時八年,追蹤了3萬名美國成年人,在這項研究,參加者會被問兩個問題:

 

去年你感受到了多大壓力?

你相信壓力有礙健康嗎?

 

8年後,研究人員查看了公開的死亡記錄資料,並找出了那些已經去世的參與者。

 

研究結果令人大吃一驚!

 

那些相信壓力有害健康的參與者,會經常失眠、內分泌失調,並且誘發癌症或心臟病,最終使得死亡的風險增加了43%,嚴重影響身心健康。

 

但是,如果承受極大壓力的人,不認為壓力有害,死亡的風險就不會升高,甚至比壓力較小的參與者死亡風險更低。

 

是的,真正有害的不是壓力,而是認為“壓力有害”的想法。也就是說,壓力並不是導致死亡風險增加的決定因素,如何看待壓力才是其決定因素。

 

研究人員還估計,在追蹤死亡案例的8年中,有超過18.2萬人過早離世的原因,並不是壓力本身,而是認為壓力有害這個想法。

 

那麼,改變對壓力的看法,是否能夠促進人們的健康?科學研究告訴我們的確如此。當你改變對壓力的看法時,你便能改變你身體對於壓力的反應。

 

為何如此呢?哈佛大學的一項研究為您揭曉答案。

 

研究者為了讓參與者處於極度壓力的情境中,參與者被要求參加一項有兩個實驗的社會壓力測試。

 

第一個實驗,壓力演講。參與者要面對專家評委做一個五分鐘的演講。他們沒有事準備的機會,而且演講的主題還是自身的性格“弱點”。

 

同時,為了確保參與者感受到壓力,研究人員在演講者臉上打了明亮的燈光,現場還有攝像機全程拍攝。此外,評委們還頻頻作出消極回饋,比如鄙夷的神情(白眼)或不屑的動作(搖頭擺手)。

 

接著,進行第二個實驗,數學測驗。要求參與者盡可能快地從996開始以7遞減來倒數數字,期間研究者還會不斷地受到干擾:快點,快點,太慢了,數錯了,重新開始。

 

想必,做完這兩個實驗,大家都會呼吸加快,心臟砰砰直跳,也許還會一頭汗水,感到壓力重重。正常情況下,我們會將這種身體改變解釋為焦慮或者不能很好應對壓力的表現。

 

但如果我們把這些生理表現看作是身體充滿活力,並準備好應對壓力的信號,情況會有什麼不同嗎?

 

接下來,參與者在參加「社會壓力測試」時,事先教導他們認為這些壓力的表現是有益的:如呼吸加快可以幫大腦獲得更多的氧氣,砰砰心跳是在為你的行動做出準備。

 

實驗結束後,那些將壓力視為對他們表現有幫助的參與者感受到的壓力大大降低,這些人少了一份焦慮,多了一份自信。

 

是的,你沒看錯!就是這麼簡簡單單的一個思想準備上的小動作,面對同樣的壓力時,結果卻差了十萬八千里!

 

02

顛覆認知:壓力有助於身體健康

 

接下來,我們從生理角度解釋這種現象。

 

一般情況下,壓力會讓我們的心率加快,血管收縮,而這也是慢性壓力與心血管疾病有關的原因之一。

 

但是,在上面這項研究中,當參與者認為身體對於壓力的反應有利時,他們的血管卻是保持鬆弛的狀態。

 

他們的心跳仍然砰砰直跳,但是以一種更健康的心血管系統活動的方式,就和你開心或者受到鼓舞時的跳動方式類似。

 

這是因為當人們受到壓力時,作為對壓力的反應,腦垂體會釋放一種壓力性激素,就是我們常常聽到的催產素(oxytocin)。

 

而催產素不僅僅作用於大腦,還有益於身體,如保護人們的心血管功能避免受到壓力帶來的傷害。

 

催產素還是天然的抗炎物,還能幫助血管在應對壓力時保持放鬆。現在我們應該知道:壓力為什麼會讓我們更健康了。原因就在於壓力會讓我們身體釋放出催產素。

 

03

總在社交場合倍感壓力?

其實它是來幫你的啊!

 

上面說到催產素是一種壓力性激素,其實它更是一種神經激素,直接作用於腦部神經的功能和運作。

 

催產素可以很好地調節大腦的社交本能,促使人們與別人交往;而且,催產素讓人們渴望得到朋友或家人的擁抱或接觸(又被稱為擁抱激素)。

 

它甚至會促使人們去主動幫助和關心那些你在乎的人。因此,由於壓力產生的催產素會讓人更有社交能力,人們變得更容易相信別人,更具有合作精神且更慷慨大方。

 

 

其實,我們的心臟有催產素受體,它能幫助心肌細胞再生,並從壓力導致的損傷中得到恢復。催產素對於人體的這些好處來源於社交聯繫和人際支持。也就是說:

 

當你對處於壓力狀態中的人施以援手時,無論是對於尋求幫助的ta,還是對幫助ta的你自己,你們體內都會釋放出更多的催產素。如此一來,你對壓力的反應會變得更健康,也能從壓力中迅速恢復。

 

神奇的是,機體對於壓力的反應建立了一種釋放壓力的內在機制(壓力本身可以減緩壓力),而這一機制就是社交聯繫。

 

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人們在經歷過大的創傷後,會變得更加具有“利他思想”。他們會花更多的時間照顧朋友和家庭,也更願意提供各種志願服務。

 

創傷倖存者花越多時間幫助他人,他們會感覺到越幸福,也會在自己的生活中找到更多的意義。就像汶川地震一發生就有很多自發組織的救援人員前往汶川,他們說:“我之前也是地震的倖存者,我現在特別想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情,就是想去幫助別人”。

 

04

壓力健身房:壓力可以鍛煉你的“韌性肌肉”

那些認為壓力有害的人,感受到壓力時,就企圖逃避來應對壓力。

 

而認為壓力有益的人則會主動積極地應對壓力,面對壓力迎難而上,你就強化了應對壓力的資源,對生活的挑戰更有自信,會建立和維持更親密的社交關係。

 

因此,當你以這種方式看待壓力時,你不僅能夠在壓力下做得更好,而且你達到了一個更高深的境界--你告訴你的身體去相信你能夠應對生活中的挑戰,而且你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一項研究追蹤了約1000位年齡在3493歲之間的美國成年人,同樣被問兩個問題:

 

去年你經歷了多少壓力?

你花費了多少時間來幫助親朋好友或鄰里鄉親?

 

然後去調查接下來5年內死亡的參與者。

 

研究發現,經歷較多壓力的參與者,如經濟困難或家庭危機,壓力增大了30%的死亡風險。

 

但是,對於那些經歷較多壓力卻花費較多時間關心別人的人,沒有增加任何死亡風險。也就是說,關愛可以造就人們的韌性(resilience,快速恢復的能力)。

 

05

三步,改變你的壓力思維模式!

 

縱然各項研究表明,壓力本身沒有害,認為壓力有害才有壞處,但是依然有很多人堅定地認為壓力有害,那麼,我們如何改變你的壓力思維模式呢?

 

為了改變你的壓力思維,首先得瞭解你的壓力思維,有意識的關注自己對於壓力的反應,然後通過以下三步進行改變:

 

第一步:承認壓力的存在。也就是說當你感受到壓力時,不逃避它,允許自己感知到壓力,包括它是如何影響身體的。

 

第二步:歡迎壓力。意識到壓力是你對在意的事物的反應,並聯結到壓力背後的積極動機。

 

第三步:運用壓力給你的能量。不要試圖耗費時間管理壓力,而是思考你現在可以做什麼來應對壓力。

 

每當你感受到壓力時,應用上述三步進行練習。你會逐漸看到壓力的好處,改變壓力有害的思維;你會更擅長應對壓力,焦慮和抑鬱狀況會更少,你會更健康和幸福。

 

這種思維的改變,是更多積極變化的催化劑。我們很多人認為有些問題根深蒂固、難以改變,但這並不表示我們無能為力。

 

壓力本身不可避免,但你遇見壓力,也就收穫了一個利用壓力的機會。這些思維模式上的小改變,會激發一系列深入的變化。

 

06

因為有壓力,生活才有意義

 

看完上面的研究,也許有人會問那我們應該選擇什麼樣的生活方式呢?比如,是選擇有壓力的工作還是無壓力的工作?

 

某種程度上,是否只要大家相信可以解決好壓力,那聰明的選擇就是選有壓力的工作呢?

 

Kelly教授說:比起對不安的逃避,對生活意義的追求才是身心健康的不二法則。

 

作出決定的最好方式是選擇那些對你生活有意義的事情,然後相信自己能夠處理好伴隨而來的壓力。

 

調查顯示,最幸福的人並不是沒有壓力的人。相反,他們是那些壓力很大,但不消沉的人。這些人認為自己的生活接近完美,我們稱這種現象為“壓力悖論”。

 

藝術家、運動員、外科醫生、音樂家、遊戲玩家,當他們專注於藝術或技能中時,這些領域高手都表現出明顯的“挑戰反應”跡象。

 

該反應使他們獲取到更多的腦力和身體資源,讓他們處於一種很享受、完全沉浸其中的心流狀態。我們才會看到他們自信滿滿、無比專注的巔峰表現。

 

這些所謂的“高手”是因為自己能力高強就沒有壓力了嗎?才怪,他們的壓力也大了去了。但他們都知道一點:你認為壓力好,壓力就幫助你;你認為壓力壞,壓力就折磨你。

 

庫珀·埃登斯曾說過:“與其恐懼,不如擁抱。”

 

將壓力看作是助力,人們的身體也會隨之發生改變,呼吸加深為心臟導入更多氧氣;心跳加速將氧氣、脂肪和糖輸送到肌肉和大腦;壓力荷爾蒙,如腎上腺素和皮質醇,幫助肌肉和大腦更有效地接收和使用能量。

 

由此一來,大腦會更快分析感知到的事物,不再分心,不重要的事項不予考慮。壓力還能夠集中你的注意力,以獲取周遭更多的資訊。

 

以後,當我們再遇到心跳加速、呼吸急促的時候,告訴自己:你的小宇宙正在積蓄能量,應對挑戰呢!

 

我們要學會善用壓力,承擔壓力,追求生活的意義,達到個人更好的狀態。在努力中實現自己的潛能和價值。

 

此外,當我們再看到需要幫助、處於壓力中的人時,告訴自己:快去施以援手,釋放更多催產素吧。


 

文章標籤

Ta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何必等待輪回,來世就在你孩子的身上

0035035433412128_b.jpg

作者:羅楠

你建立起的家庭比你出生的家庭更重要

01

暑假裡,後臺有許多媽媽留言,讓我推薦一些適合孩子閱讀的書籍,或者直接表達困惑:

為什麼孩子都靜不下心來讀完一本書?讓孩子讀書呢,也讀,但半個小時就給你翻完了,這麼泛泛而讀如何能把一本書的精華全然理解吸收? 

“現在的孩子也都這樣心浮氣躁了麼?” 
 

在說這個問題前,先講一個小故事。 

有這樣一個家庭,在他們有了自己第一個孩子的時候,也在考慮這樣的問題:如何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 

夫婦二人就想到打造一盞“連桌燈”。 

晚飯後將燈下的桌子用木板隔出三塊兒類似現在辦公室格子間的區域,每個人坐在屬於自己的位置閱讀自己喜歡的書。

隨著家庭成員的增多,隔板被增加到13塊,桌子越來越大,於是,每晚都能看到如同圖書館一樣的景象。 

全家人必須都坐在這同一盞燈下閱讀。

讀《聖經》,讀課文,或者自己喜歡的小說詩歌,頭頂上從最早的大號煤油燈,到汽油燈,再到後來的電燈,不變的是,每個夜晚每個人不僅均勻地分享著頭頂上的燈光,還享受著知識帶來的照亮內心的光。 

即使父母偶有不在家,由於這種儀式感的養成,孩子們也“常常是充滿期待地等著晚上的全家共同閱讀”。 

這位父親就是列夫·托爾斯泰。 

精神生活的培養,取決於好習慣,習慣能否養成,卻需要父母的自律和規範。

如果你每天下班後只會癱在沙發上刷手機看視頻,那麼也別指望孩子能自己走進書房; 

如果自己習慣大吼大叫脾氣暴躁,也別奢望孩子的性格能夠和風細雨溫柔良善;

如果自己一個月都看不完一本書,又如何要求孩子去完成你列的長長的書單。 

孩子,或者家庭關係都是互為映照的,如鏡子般映照出為人父母者的樣子。

你蠻橫,孩子就會無賴;你拖延,孩子就會懶散;你貪婪,孩子就會不知足;你暴戾,孩子就會冷漠;你霸道,孩子就不會尊重他人。 

孩子只是小號的大人,讓孩子做到之前,請先進行自我規範。 

孩子延伸的,不僅是我們的血脈。對自己的要求、自身的眼界和行事準則,都在深深影響著孩子。

02

現在我們常常提到一個詞:文化

文化是撲面而來的微風,是一個人良好的教養,是對弱者的謙和,是“品位、道德、智慧積累的總和”。

作家梁曉聲將文化分為四點,植根於內心的修養,無需提醒的自覺,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和為別人著想的善良。 

現實生活中,卻很少有人重視家庭文化的共建。 

家庭是社會的基石,家庭與家族中世代醞釀的親情,是養育良善的土壤。

能否在家庭裡獲得足夠的尊重、愛與自由,決定著每一位家庭成員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在奧地利心理學家阿弗雷德的著作《自卑與超越》中,講到家庭與童年對人的影響是巨大的,即現代語境中的原生家庭。 

有矛盾的夫妻總是形成對峙的局面,看誰更疼愛孩子,其實是在比著誰能更好地控制孩子。

如果父母間的這種分歧被孩子得知,孩子就會巧妙地利用這種矛盾為自己所用,那麼這種孩子是不可能具備合作精神的。 

如果某位家庭成員的地位遠高於他人,比如父親是一個脾氣火爆的人,是家裡實際的主宰者,那麼他就會將這種錯誤觀念傳遞給自己的兒子。

這種家庭氛圍其實對女兒的傷害更深,她們會以為男人都是家中的暴君,以為婚姻就是受人主宰的家庭生活。 

如果母親在家裡很強勢,整天嘮叨不停,干涉和控制孩子的生活,那麼女兒就會像媽媽一樣尖刻、挑剔;

男孩則時時處於防禦狀態,警惕著母親對他的控制,並害怕自己被罵而變得性格內向、畏縮不前,長大後更多的逃避與異性相處。 

婚姻是一種合作關係,沒有地位的高低之分,同樣,家庭中更應看重的是愛與合作精神。

03

家庭文化不僅僅包括整潔的居住環境,良好的生活習慣,優秀的家風傳承,還是爸爸愛媽媽,相互的尊重與體諒,父母的愛,決定著家庭教育的優劣。 

都明白父母相愛是給孩子最好的教育,都知道言傳身教比單純的複製數落更有效,生活中我們卻因為懶惰和不自律,生活無休止的重複而一再忽略孩子的真實感受。 

最近看了一本有趣的心理學書《熱鍋上的家庭》。

以一個五口之家所面臨的家庭危機開始,從家庭治療師治癒的過程,你能看到每個家庭的影子。 

16歲的大女兒克勞迪婭處處與父母作對,經常大哭大鬧離家出走,甚至到了想自殺的程度。

父母只好向心理醫生求助,但心理醫生發現,問題其實不在大女兒身上,反而是看起來夫妻關係融洽的大衛夫婦,他們背後隱藏著很多問題。 

父親對親密關係有恐懼心理,母親是典型的依附型人格,兩個人相處的模式給家人傳遞了極大的壓力。 

父母:我們都是為你好!

子女:有些事情我自己能分辨。

妻子:到底是我重要還是你媽重要?

丈夫:……

這樣的對話是不是很熟悉,每個人都是問題攜帶者,其實也是整個家庭的問題。

父母與孩子間形成了壓力三角,才使孩子成為了情緒的承擔者和受害者,問題從來沒有消失,而是轉移到了孩子的身上。

孩子不堪重負,才會導致情緒失控。 

解決問題的前提永遠是要正視問題。

如果想讓自己的孩子從家庭中獲得愛與尊重,不自卑、不焦慮、不急躁,就得先面對自身的問題。

自己也不可能永遠正確,也一樣有恐懼,懷疑和問題,讓孩子可以在家長身上找到自己認同的東西,而非一再抗拒。

04

就像心理學家武志紅老師說,其實我們大多數的人生,就是不斷重複同樣的事情。

你得到了幸福,就會重複幸福;得到了痛苦,就會重複痛苦。

要建立好的重複,最好的辦法就是父母在孩子童年時給他愛與支援,同時尊重孩子的獨立性,同時又給予他足夠的信任。 
 

那麼,孩子就會學到愛、信任、獨立與自強,並把這些好的東西不斷地在以後的人生中進行一遍又一遍的重複。 

養育孩子是挺難的,因為本質上是對自己的一次再教育,而人大多時候又是害怕改變自己的。 

我女兒之前就略帶困惑地問過我,為什麼不給她買智能手機?為什麼不讓她玩抖音或遊戲?

因為我就是這樣做的啊,我的手機上至今也沒有一款遊戲軟體,退出一些圈子,過濾掉一些無用社交,我要寫作,就要看很多的書,查很多的資料,就需要大量的時間,而任何一種輕微的陷落或沉溺,都無法讓我更好的做到專注。 
 

因為人都是有惰性的,外部環境總會有各種以解脫放鬆為藉口的試探,只要你表現出稍微的軟弱和動搖,更大的試探和誘惑就會隨之而來,使人一步步陷落。

而成長是什麼?是連嶽說的,即使人的本能是逃避辛苦與壓力,但成長的關鍵內容之一是戰勝這種逃避本能,最後馴化辛苦與壓力。 

“一些孩子因為本能的逃避,最後徹底放棄了,但他們恰恰成為了辛苦與壓力的奴隸。

從小學到大學需要十幾年的時間,在這漫長的馴化辛苦,戰勝本能的過程中,你練就了學習與自律的本事,到了父母這樣的年紀,生活中照樣有辛苦與壓力,可是你已經不怕了。” 

此後她再沒問過這類問題,因為她發現在書中所得遠比某種遊戲軟體帶來的更加豐富與新奇,她會逐漸懂得先苦後甜的生活比暫時的刺激更為長久與穩妥。 

教養孩子其實並不難,只需看自己是否懂得自律、自製和自尊,是一個家庭溫情的不斷傳遞,一個家族至少三代人的高尚堅守。 

演員吳秀波曾在訪談中說過,“我總覺得輪回不用等到下世,今生今世就能看到,你的父親就是你的前世,你的孩子就是你的來世” 

每個人都會受到原生家庭的影響,但總有一個機會可以讓我們修正。因為我們會成為父母,將與孩子一起再重新體驗一次成長。

你建立起的家庭,比你出生的家庭更重要。

當與所有為人父母者共勉。

 

 

文章標籤

Ta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成長,不是等待痛苦過去,而是學著治癒

 

d802677ea930810bbeb3df3b65cdc1de4282.jpg

                   87p58PICzT4_1024.jpg

轉自 心語中心

每個人的一生,

都需要經歷靈魂的暗夜,

孤獨的包裹。

苦難是最好的老師。

 

  02  

我們所有人,就像故事中的毛毛蟲,生活中的苦難與創傷,讓我們長出了一身的刺。

我們不停的用冷漠來掩蓋和回避傷口,我們覺得只要把傷口藏起來,裝成一副沒事的樣子就好了。

我們以為渾身是刺的樣子,就是我們真實的自己。

很少有人有勇氣停下來,將生活與創傷認真的包裹在自己身上,從中轉化、從中察覺、從中產生靈魂的蛻變。

每一次的傷痛和挫折,都是我們成長的契機。

每個人的一生,都需要經歷靈魂的暗夜,孤獨的包裹。

待我們忍受過了各種苦痛,下定決心想要改變人生的時候,我們化繭成蝶的那一天就會到來了。

苦難是人生最好的老師。

  03  

當我們受過了傷痛、挫折和煩惱,就會從中尋求各種方法接納、撫慰、治癒這些生命中不完美的時刻,這就是我們獲得心靈成長、擁有更強大內心的時候。

每個人在受傷之初都是無助的、沒有頭緒的。

遇到困境,誰都想要偽裝、退縮、逃跑。我們可能會跟親友求助、喝酒發洩、尋找書籍、或者乾脆祈求神佛保佑……

但不斷逃避傷害本身,會令我們離療愈漸行漸遠。

很多人在心靈成長的過程中都會發現,從他人那裡學到的應對痛苦的方法經常不奏效,有時候甚至還有反效果。

我們也經歷過很多需要正確方法才能完成的事情,如果我們用錯誤的方法去做,做幾十次結果都是一樣糟。

大部分的人從小到大常常被教育要壓抑自己的情緒” “要做一個有城府的人” “凡事要忍,要容” “做人就應該這樣等等。

女孩子被教育不可以發脾氣,要順從。

男孩子則被教育不許哭,不許軟弱。

結果就是每個人長大了都不知道該怎麼處理自己的情緒,到底該做一個什麼樣的人,真實的自己該擺在何處。

甚至很多人認為自己不應該有情緒,有情緒就是糟糕的。

這些情緒像一股暗流一樣被深深壓抑進我們的內心,時刻啃噬著我們的心。

我們常常企圖遺忘痛苦,或者在別人傷心的時候勸對方:“都已經過去了,別想它了。

有不少同學,說不想談自己的父母,不想談到自己的前任,因為一談起來自己就會傷心難過。

他們現在僅僅是想解決自己的情緒問題、抑鬱症、拖延症、靜不下來心、與伴侶關係不好等事情。

可隨著療愈的慢慢進行,他們自己也會慢慢意識到:

所謂的過去了”,都是自我欺騙,那些沒有經過療愈的傷口仍然藏在自己的意識之中。

通過影響他們對當下的認知和對未來的期望,影響著他們的整個生活。

  04  

幾乎絕大部分的人在面對苦難時不知道該如何自處,很自然的,就逃到了幻想、工作、酒精、遊戲中。

總有一天,我們會意識到,真正擺脫困境的唯一方法,就是堂堂正正的直面自己的脆弱、直面自己的陰暗面。

從痛苦裡找到自己內在的力量,從困境中成長起來。

原因就在於:他們經歷的痛苦給予他們眾多的歷練和成長。

一個人受過的挫折越多,陰暗面越多,當轉化與療愈開始發生,他就越會成為更加優秀、成熟的人。

  05  

自我療愈:原來,我在拒絕長大

很小很小的時候,
 

小到我們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

我們是不用對自己負責任的,我也不用去努力什麼,更不用” “聽話”“優秀”......

餓了,哭就可以換來食物;

痛了,哭就可以得到關注和撫慰;

孤單了,哭就可以得到照顧和擁抱;

害怕了,哭就可以得到安慰和陪伴......

那個時候,我們的一切,似乎都有一個叫媽媽的人,和一個叫爸爸的人,甚至那些叫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姨媽,姑姑之類的親人,可以像無所不能的超人一般滿足我的全世界,對嗎?

然後,我長牙齒了,我會走路了,我會說話了......

我看到的世界越來越大,我想要得到的越來越多,我需要的越來越多,我越來越不容易被滿足......

 

那些,曾經滿足了我全部的世界的人,

似乎忘記了教我該為自己負起責任,該學習自己滿足自己。

或許,他們根本不知道要教會我這個吧?

總之,在我毫無準備的時候,

我的世界坍塌了......

我繼續用我小時的方式來試圖得到滿足,

於是,我哭鬧,

奇怪,有時候有用,有時候沒用,有時候還被臭駡一頓甚至威脅不要我了不愛我了等等......

我很絕望,我開始覺得自己不可愛,不夠好,做錯了......

我猜,如果我乖一點,聽話一點,優秀一點,就可以重新得到小時候的待遇了吧?

於是,我努力用我空白的大腦去理解他們口中” “聽話到底是指什麼,雖然,我一點兒都不明白......

我在一團模糊中,摸索著他們要什麼,

他們常常言行不一,讓我的摸索非常困難......

那些日子,我的世界開始多了一些不快樂,真的......

而且,我認為我的不快樂,都是因為他們不再滿足我、不再愛我了.....

再然後,我的年齡更大一些了,

我更加努力地讓自己變的更優秀一些,

他們也越來越難被滿足了。

我成績要好,但還不夠,

我得全面發展,但還是不夠......

我說的話,沒有人聽到;

我想做的事,沒有人關心;

我越來越煩躁,他們說我進入了叛逆期;

其實我只是在我混亂的世界裡迷失了,我想找到出口,卻完全沒有方向......

我用吵架向他們表示我的生氣,

我用對抗向他們表達我的迷茫,

我只是發現,無論我怎樣按照他們的要求去努力,依然得不到我很小的時候,得到過的照顧和愛......

我在更大的絕望裡,慢慢忘記了自己為什麼來到這個世界......

 

再長大一些了,我遇見一個很愛我的人,

他無微不至地呵護和愛戀,

讓我再度感受到被愛被照顧被滿足的喜悅。

我一哭,他的心就碎了,會第一時間出現在我面前;

我痛,他似乎比我還痛,一邊說著心疼,一邊緊緊守候在我身邊;

我孤單,他會立刻放下所有的事情,攬我入懷,百般溫情......

我不需要做任何努力,他就那樣愛我;

我不需要” “聽話” “優秀”,他就是那樣愛我;

在他的眼裡,我本身就那麼完美,那麼值得被愛被照顧

這個感覺,好熟悉......

但是,我早已忘了,那時,我只是個小嬰兒......

他們說,這是愛情,那個人,叫做愛人”......

可是,沒過多久,

這種叫做愛情的東西,和那個叫做愛人的人,

不知不覺地,不見了......

我哭,他不再會心碎了,甚至有些時候他和爸爸媽媽一樣嫌我哭得很煩很討厭;

我痛,他不再是第一時間出現給我一個擁抱,他用冷漠和逃離來對待我,而且,逃開得越來越久,越來越遠;

我孤單,他不再有耐心聽我訴說,而是煩躁地說著他也有自己的痛,也有自己的需求,也有自己的無奈。

我很絕望,我開始覺得是自己不可愛,不夠好,做錯了......

這個感覺,依然好熟悉,

歲月再次把我帶到了兒時那份絕望的感覺裡......

我再度開始重複努力改變自己,好一點,再好一點,然後你可能就會愛我的怪圈中,不知道出路在哪裡......

有一天,

我遇見了一些人,

他們說,他們有和我一樣的故事,

他們說,這個世界其實沒有別人,一切都是我自己創造的,

他們說,人來到這個世界的目的之一,是去經驗成長的過程,

他們說,只有自己學會了愛自己,照顧自己,滿足自己,才是真正的長大了......

我覺得有道理,

他們又說,不要聽我說,請你自己去體驗,去覺察。

我開始探索,開始發現,開始把一種叫做覺察的能力帶回我的生命。

站在這個路口,看我過往的人生:

我不快樂時,認為愛我的人應該要為我負責,讓我快樂;

我有情緒時,認為愛我的人應該要為我負責,照顧我的情緒;

我覺得孤單時,認為愛我的人應該要為我負責,照顧陪伴我的孤單;

我對社會不滿時,認為這個社會應該為我負責。好像如果社會不這麼糟糕我就不會有這些抱怨似的,唯獨不覺得我也是創造社會的一份子。

我的許多許多年,

都在拒絕長大,拒絕為自己負起責任。

長大,意味著在愛人之前先學會愛自己,太困難了;

長大,意味著得學會停止抱怨,而開始自己照顧自己滿足自己,太累了;

長大,意味著得收回所有對外在的期待,看到自己承擔自己,太痛苦了。

抱怨別人多輕鬆啊,

指責別人多自在啊,

當受害者多好啊......

原來,我拒絕長大,已經很久很久了......

原來,自我成長,就是一條為自己承擔起更多責任的旅程......

 

文章標籤

Ta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做自己情緒的見證者,而不是認同情緒的受害者

640.gif

靈性心理學 作者:安子若

 

如果你正被卡在情緒黑洞中,如果你正深陷在無價值感中,如果你想呼救卻無人應答,那麼這篇文字正是寫給你的。所有的一切都會過去的,如果我們把自己放在了受害者的位置,那我們所經歷的就會是一場接一場的噩夢;若我們能跳出來看,成為命運的見證者,那這些經歷就會讓我們得以超越命運本身。

 

01

從小到大幾十年來,我所做的一切就是把我認為不好的情緒全部打包丟在潛意識的深處,但是在心靈成長這條道路上,遭遇情緒的覺醒是一件不可避免的事件,同時也是我覺得最難突破的一個關卡。

由於難耐的情緒痛苦,我把這些個人傷口中的痛楚全部轉化成為了受傷和憤怒,這是防止自我崩潰的最後一招——就是成為一個“受害者”,去指責他人,只要有人可以指責,我就把這把“刀”扔過去。

 

有一次僅僅是因為社區中新來的保安不認識我,攔住我的去路之時,我就在大廳門口跳腳狂怒,我覺得自己從裡到外都受傷了,僅僅因為一個門口的保安人員?這是真實的嗎?而事實上,在那一個片刻,我經驗到的是前任男友對我的拒絕與拋棄。

那位無辜的保安人員目瞪口呆地望著我,而另外一個我——也目瞪口呆地望著我自己:這是我嗎?我怎麼了?我是怎麼了?我的情緒失控了,我的情緒為什麼失控了呢?發生了什麼?我要崩潰到什麼程度?我要把自己的生活攪碎到什麼程度?我才能完成新的整合與超越呢?

02

與破裂的關係和破裂的情緒相比,讓我壓力更重的是,我正處於失業的狀態,當我衝動地辭去我的上一份工作之後,我已經快兩年沒有工作了。

在我辭職的那個當下,自我狂妄地說:“去它的社會我,我再也不會受你的制約了,我要活我自己的,去自我實現。我以為很快就會有一份帶著光芒的新工作來找上我的,但是事實上沒有任何一份工作來找我,而我也找不到任何一份適合我的工作。

 

這是情緒覺醒之後的代價嗎?心理學結業之後發給我的失業證書嗎?整整兩年的情緒噩夢,讓我陷入了生命的低谷之中。這下子,生活對我來說不僅僅是沮喪的,而且變得不負責任了。

為了名副其實地成為一個“受害者”,我任性地瓦解了自己所有的支援系統。

我的一個自我狂妄地叫囂著:“看看我有多強大,我一個人也能完成所有的事情!”而另一個自我則哭著控訴道:“瞧瞧,我多可憐,我一無所有了,這一切都是你害的!”

 

03

我的潛意識為了響應我的“受害者”情結,讓糟糕的事情一件接著一件地發生:我的一隻翡翠手鐲掉了,那是我的前一段關係裡的珍貴信物,我找遍了所有能找的地方但是都沒有找到,我先是傷心地掉眼淚,最後絕望地放聲大哭,也就是在那一個當下,我注意到許多痛苦、悲傷、恐懼與憤怒的情緒是我無法獨立解決的,我身陷囹圄,我需要敞開封閉的心靈洞穴而出去尋找支援系統。

就在那天夜裡,我忽然有了一個醒覺:我看到自己正深陷在抑鬱的狀態之中,我什麼也不想做,對什麼事情都沒有興趣。心中充滿了怨恨與敵意。

我討厭我自己,我討厭自己是這樣一副德性。但是有一個觀照也在那一個時刻清明的升起:我必須為我自己的怨恨與痛苦負起責任。我終於下定決定打一個電話給我的一位心理工作坊的同學:“我很抑鬱,我被卡住了……”我在電話裡放聲大哭,是那種四歲小女孩的哭喊方法:為什麼每個人都那麼快樂,只有我,只有我這麼痛苦。”

我的這位朋友,非常敏銳而且幽默,他對我說:“其實也沒你想的那麼快樂,我們剛才正吵著架呢。”

我們在電話中坦誠地分享彼此的焦慮與痛苦,事實上我的這位朋友也正好遇上一大堆煩心事,雖然談話並不能使雙方的痛苦消失,但是我們都得到了深刻地共鳴:原來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困擾啊!學會去分享,而不是去指責,正是我們要學習的最重要的東西。

伴隨著這樣的共鳴,我覺得好受多了。這個求援電話對我來說意義重大:意味著我開始承認自己需要幫助,意味著我慢慢嘗試著去揭下那張“我能處理一切”的高傲面具。

04

成為見證者,而不是受害者。在心靈成長的路上,由於有了前面的學習,我開始慢慢建立自己的支援系統:一幫受過良好心理訓練的朋友們。當年我在情感與生涯定位上遭遇挫折的時候,我的許多位朋友都深深地支持過我,而一位治療師好友與我的對話則格外讓我記憶猶新。

“請看看自己的處境,只是看著。”我的眼睛裡充滿淚水,沉溺在自己的匱乏與情緒痛苦中,“我什麼也不想看。我只感到越是成長,痛苦越多。”

“並不是痛苦越來越多,而是你對自己的覺察越來越深隧,你對生命的瞭解越來越深刻了。”

“覺察改變不了什麼。”
“是的。”
“那覺察有什麼意義呢?”

“保持覺察能讓你成為一位見證者,而不僅僅是一位受害者。”

成為見證者,而不是受害者。這句話深深地拯救了我。我最喜歡的俄羅斯作家索爾仁尼琴在史達林暴政時期就是以見證者之心生存下來並且完成了他的巨著。

 

05

喜怒哀懼並無分別,也無好壞。

我想與成長之路的朋友們分享的是:當情緒覺醒的時候,正面和負面的情緒是一個整體,是無分別的,就如同一條大河穿過我們的生命,狂喜和狂怒並無分別,喜怒哀懼也無好壞,這一切都是生命自然的反應。我們之所以常常經歷到所謂負面情緒的痛苦,是因為整個社會、文化體系和我們自身對某些情緒的不接納,我們壓抑、堵截那些我們不喜歡的能量,那等於把一條大河堵在胸口,能不難受嗎?

在心靈成長之旅中,最重要的一個使命是:我們能不能逐漸發展出一個寧靜而開放的內心空間,並且擴展這個內心空間,讓生命之流得以通過?當你的內心空間越高遠寬廣,那麼所流動的生命之能也就越氣勢磅礴,終有一天你會發現整個星空都在你的懷抱之中,整個宇宙都在你的懷抱中。

 

文章標籤

Ta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