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在父母面前,我永遠只是個孩子

在父母面前,我永遠只是個孩子

 

:海靈格教育 

1

 同意

當我看著父母,看著小時候的自己,並且同意自己在他們面前永遠只是個孩子,我就知道自己很自然地連結上了生命與大地。我知道自己與當前的一切有了連結,如此,就安然地擺脫了傲慢,然後我能帶著深深的同意,以及我所被賜予的生命與其所帶來的一切和諧相處。

2

屬於我們自己的

當然,為了成長並靠自己取得成就,我必須與父母分離。甚至我可能會感覺到某種超越父母的特殊召喚或任務,因此我必須走得更遠。難道他們不也是與父母分開,過著自己的生活——然後成為我的父母、照顧我、教育並支援我,直到我也能夠脫離他們而自立嗎?在此我感到獨立自主且自由。

3

和諧

但我真的是如此嗎?我是否也未將自己與那使父母生下我且承載、定義並掌控著生命的創造性移動分開呢?我是不是可能失去了與腳下土地的接觸而相信自己能決定並控制自己的生命呢?或許也包括其他人的生命呢?

 

意識到在父母面前我永遠只是個孩子,我生命中的選擇範圍始終來自他們,只有通過他們,我才能與統理並創造生命的力量連結成一個整體,這使我極其完美地融入生命與其所有豐饒的和諧中。這並非讓我變小,而是讓我強大;並非讓我幼稚,而是讓我成熟;並非讓我依賴,而是讓我自由真誠地服務於生命。

 

4

 責任

對這基本依附的洞見是種哲學的洞見,並非來自我們的感覺,也不是出自靈魂,這是一種靈性的洞見。與這洞見和諧一致的行動是通情達理的行動,是可以通過理性與靈性同行的應用哲學。

 

這洞見對我們的日常行為和關係很重要,特別是在我們想要且必須為他人負責的時候。能如上述感受般當個孩子時,我們就受到保護而不被優越的感受與觀念影響。我們應當承認其他人也是他們父母的孩子,會以一種特殊的方式通過自己的父母與整體連結。

 

在此圖像中,怎麼會有人覺得有權以施恩的姿態來關心他人,好像別人的快樂和命運都取決於自己呢?關心只適用於我們平常互相幫助以掌握生命並獲得滿足時。我們能幫助他人,像是父母幫助孩子或老師幫助學生一樣,提供支持使其獨立,或傳授知識、經驗和技能。

5

保護

從這個角度來看,保護與拯救的意識形態和教義看起來有所不同。當我在父母面前真正當個孩子並且視他人為其父母的孩子時,我幾乎沒有傲慢的餘地。

 

當我們仍是父母的孩子且面對著那經由父母來到我們這裡的生命時,我們被保護著而避免了過度膨脹的想法。而且我們可以看看那些試圖教導並感召我們的人,也將他們看成是他們父母的孩子。

 

還有什麼比服務於愛以及彼此尊重更好的呢?什麼樣的內在態度更能夠治癒、有所幫助並與靈性和諧一致呢?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ammy 的頭像
    Tammy

    愛的序位工作室---家族系統排列

    Ta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