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誇孩子別光說你真棒!斯坦福教授:加上這5種方式更有效

jerry-wang-0qmXPnZKeLU-unsplash.jpg

:親寶寶育兒 

 

 

上週末出門,我化了一個精緻的妝,軒軒在旁邊一直誇我。

媽媽今天好漂亮,散著頭髮好看,口紅顏色也好好看,還戴了項鍊,身上小裙子也好看,鞋子也好看,媽媽今天從頭到腳都好漂亮。

 

不得不說,我被誇得心花怒放,開開心心的出門了。

晚上回來,檢查孩子白天練的字,看完說了一句:軒軒真棒!就合上了作業本。

小傢伙有些期待的看著我:媽媽,沒有其他想說的嗎?你有沒有看出來字寫得更工整了嗎?

呀,你不說,我還真沒看出來,我們軒軒好棒啊,點贊!說完我就豎起了大拇指。

孩子突然轉身跑去找爸爸說:媽媽每次都說我棒,除了這個也沒有其他的話要說了。

聽完孩子的話,我一時間不知所措,她爸爸走過來說:你想想孩子早上是怎麼誇你的,把你從頭誇到腳,每一個細節都沒有錯過,你就一句你真棒,對比之下,敷衍了。

 

自詡育兒達人的我今天被孩子上了一課,可能很多父母和我一樣,覺得誇孩子你真棒沒錯呀?

 

誇孩子你真棒確實沒錯,但是我們在具體的使用過程中,只說你真棒就顯得籠統空洞,還有些隨意敷衍。

 

 

為什麼不建議只說你真棒/聰明

 

除了軒軒這類孩子感覺到你的敷衍,還有一部分孩子會因為你經常只說一句你真棒這種過度誇獎,失去判斷自己真正實力的能力。

 

閨蜜的孩子在一次書畫比賽中沒有拿到名次,生氣到把自己關在屋子裡不吃飯。

原來孩子在練字的時候,經常被人誇:

你真棒,小時候寫成這樣,長大不得了啊!

這孩子真有天賦,以後肯定是書法家。

一個孩子,總是被簡單的誇聰明、優秀、真棒,長此以往可能會養成一個怕輸、怕困難、易驕傲的性格。

在某一天,發現自己就是一個普通人的時候,很難接受。

 

斯坦福大學發展心理學教授卡羅爾·德韋克曾率領團隊,對紐約20所學校的400名孩子,進行了長達10年的實驗,結果令人震驚!

實驗開始,讓孩子完成非常簡單的拼圖遊戲。

然後把孩子分為兩組,對A組給與你很聰明的誇獎,而對B組給與你表現得很好,你剛才一定非常努力!的鼓勵。

 

第二輪實驗,讓孩子們選擇簡單拼圖和較難的拼圖,B90%的孩子都選擇了更難的那種;而A組的大部分孩子則選擇了簡單的那種。

德韋克在研究報告中寫:

當我們誇孩子聰明時,等於是在告訴他們,為了保持聰明,不要冒可能犯錯的險。

 

第三輪實驗是超級難的拼圖,雖然兩組孩子都失敗了,可大家的反應大相徑庭。

B組的孩子很投入,試著用各種方法來解決問題,失敗後覺得是自己不夠努力;

A組的孩子全程都很緊張,一旦發現自己失敗就非常沮喪,失敗後則認為是自己不夠聰明。

在經歷了上一輪的失敗後,又開始了一輪簡單的拼圖的實驗。

再次拿到簡單的拼圖,兩組孩子的成績也出現明顯的差別:

B組的孩子比第一次的成績提高了30%;而A組的孩子比第一次得分退步了20%

德韋克在研究報告中寫道:

當我們誇獎孩子聰明時,就等於告訴他們成功不在自己的掌握之中。

所以為了保持聰明,孩子會避免失敗;如果不得不面對失敗,他們往往束手無策。

與之相反的是,當我們誇孩子努力時,會給孩子一個資訊:你可以自己把控成功。

孩子會更享受挑戰帶給他們的樂趣,因為他們知道,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又學到了新的知識。

德韋克的結論顯示:

被誇聰明的孩子容易陷入固定型思維,而被誇努力的孩子則具有成長型思維

 

讚美孩子的天賦而非他的努力、策略和選擇,會慢性地扼殺他的成長型思維!

 

你真棒的基礎上

試試這5種誇獎方式

 

心理學研究表明:成人的誇獎和肯定,是3-6歲幼兒行動和探究動力的主要來源。

孩子3歲後,孩子探索世界的方式開始發生變化,更能透過感官分析、判斷環境裡的事物。

更合適的誇獎方式,對孩子的行為及性格會產生巨大的影響。

從斯坦福教授德韋克的實驗可以看出,被誇努力的孩子會具有成長型思維,那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具體怎麼去誇獎孩子,才能引發他的成長型思維呢?

 

1、誇獎具體的細節或行為

這就和我們成人之間交往一樣,有人說:你人真好。但是,你好在哪他沒說,你也不知道。

我們在誇獎孩子的時候也要注意,一定要把具體的細節說出來,指出他哪裡做得好,哪裡做得不夠好。

比如誇獎孩子畫畫,可以說:

  • 人物這裡的細節都畫出來了,平時觀察的很仔細哦~”
  • 這次顏色選的很巧妙,和之前都不一樣,看來寶寶創新能力很強。
  • 這個小動物畫的很逼真了,下次眼睛這裡可以再稍微大一點就更好了。

還有生活中,孩子幫忙你做了什麼事情,與其興高采烈的說你真棒!不如說寶寶真棒!謝謝你幫助媽媽做XXX,媽媽很開心。

 

我想起之前看到的一個小故事:

一個孩子把自己的作文拿給媽媽看,媽媽看過之後覺得一般,但她卻說:這次作文用了兩個成語,有進步,下次再多用一個!

孩子很開心,並在下一次的作文中聽取了媽媽的意見,這一次媽媽依然覺得作文寫得一般,但她又說:這次用了一個排比句,很不錯,下次可以嘗試其他句式。

孩子更高興了,高中的時候,孩子已經在報刊上發表過幾篇文章了。

這位媽媽的聰明之處就是誇獎細節,讓孩子漸入佳境,慢慢提升自己的能力。

誇細節,描述得越具體,誇獎越有說服力,這種針對性的方式,讓孩子更容易理解,並且知道今後往哪些方面努力,應該怎麼做。

2、誇獎努力

 

生活中,我們脫口而出的孩子,你真聰明。這句話的潛臺詞就是:因為你聰明才做得好。

這樣一來,孩子很容易形成一種固定思維,認為能力是天生的,在遇到困難的時候,他們會覺得是自己不夠聰明,而不是不夠努力。

而誇一個人努力,到底算不算好話?我記得之前《奇葩說》討論過這個話題,其中龐穎說的一段話,深表贊同。

 

對孩子付出的努力進行誇獎,讓他感受到自己的付出被人看到,並得到了認可。

只有這樣,孩子才會更加重視過程,面對困難,也會認真堅持。

 

比如說,孩子取得好成績,你可以說:媽媽看到你為了這個結果所做的準備,你看,你的努力沒有白費。

 

3、誇獎勇氣

 

當孩子嘗試做新的挑戰時,要及時的誇獎他的勇氣,讓孩子知道,結果輸贏都不重要,嘗試本身就是一件好事。

之前,黃磊的小女兒玩滑板車時摔倒了,黃磊沒有第一時間哄她別哭,而是告訴妹妹:你真勇敢!

事後,妹妹說:我特別疼,可我想著如果我哭就會耽誤我玩的時間,所以我就使勁忍使勁憋,把眼淚又憋回我腦子裡去了。

當孩子挑戰難度大的任務時,記得多肯定孩子的耐心和堅持。

孩子看到自己的堅持,同時孩子也會知道你全程都很關心他,這樣也會增加他的信心。

 

4、誇獎參與

 

當孩子積極參與活動時,無論結果如何,都要誇獎孩子的參與感。

之前,吳尊女兒參加芭蕾舞亞洲比賽,雖然失敗,但吳尊依然誇獎孩子積極參與。

我只想讓她來見識,來吸取經驗,讓她去感受失敗的感覺也不是壞事,慢慢讓她明白過程比結果更加重要。图片

孩子的成長,會有很多第一次,這時候,父母的鼓勵無疑是很重要的,他們需要我們的誇獎給他們信心。

 

5、誇獎選擇 

軒軒3歲之後,每一件事,小到一件衣服,大到去哪個幼稚園,我都讓她自己做選擇,並尊重她的決定。

至今,她都沒有一件粉色的衣服,就因為她不喜歡粉色,我也認為,女孩子不一定要穿粉色的衣服。

現在軒軒已經6歲了,做事獨立穩重,而且有自己的主見。

 

往往一件事的成功,不僅僅是努力的結果,一開始的選擇也很重要,做出抉擇也是一種成長型思維,同時也鍛煉了孩子的自主能力。

孩子最渴望的

就是來自父母的誇獎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也曾說過這樣一句話:人性中最深切的本質,就是被人賞識的渴望。

對於孩子來說,最需要的就是來自父母的誇獎,這是孩子成長和學習的動力。

那些被盲目敷衍誇獎的孩子,有可能會失去自己的判斷力,同時成長型思維也被扼殺了。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作為父母,一定要學會正確的誇獎方式,只有這樣,孩子才能擁有更好的成長力量。

 

還有一點,我們在誇獎孩子的時候,態度一定要真誠。

語言固然重要,態度也很重要,看著孩子的眼睛,告訴他哪做的好,發自內心的肯定孩子,孩子才能更加認可自己。

我們這一代幾乎都是在挫折教育下長大的,父母對我們的誇獎幾近吝嗇,等我們有孩子了,更願意多對他進行誇獎。

但是誇獎也是需要技巧的,父母恰當且智慧的誇獎,會幫助孩子更好的成長。

願所有的父母都能學會誇獎這件事。

 

茱莉亞·羅伯茨說:人有兩種,一種是有翅膀的,一種是沒有翅膀的。誇獎的關鍵在於,讓孩子相信,他擁有讓自己變得更好的力量。
父母恰當、智慧的誇獎方式,會幫孩子打開更寬廣的成長型思維模式,這就好比給孩子插上一雙隱形的翅膀,帶領孩子飛得更遠更高。

 

arrow
arrow

    Ta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