賺錢也是一種修行
~轉載自麥可·羅奇格西的採訪
你是一位和尚,在寺廟裡苦修了20年後,有天師父對你說:“你已修成正果,現在馬上下山,到紅塵中繼續修行,最好當個商人。”師命難違,你背起行囊走出清淨佛門,走進了喧囂塵世。走著走著,你突然發現,腳下有一顆異常發亮的小東西,在陽光下熠熠發光,你以前從沒見過這麼奇特的寶貝,根本不知道它叫什麼,耀眼的光澤射進你的眼中,你想起了以前在寺廟裡讀過的《金剛經》,你斷定這就是傳說中的金剛石,是非常值錢的鑽石,此時,你面臨著3個選擇:
1.對鑽石視而不見,繼續趕路。
2.你想起了你住了20多年的寺廟,寺廟偏僻香客有限,已經窮得揭不開鍋,也許這正是上天給你和寺廟的佈施。你把鑽石拾了起來,返回寺廟,交給了師父。
3.你拾起了這顆鑽石,把它帶在身上,陪伴你在紅塵中不斷征戰。
情境描繪完了,你的選擇是什麼?
邁克爾·羅奇格西他的選擇是第三個,剛才描繪的情境幾乎就是他真實經歷的寫照。我們認真回想,還是想不透每個選項代表的意義,於是向他求教。他解釋說:“你選擇了視而不見,代表著你已經明白了萬物空性的真理;你選擇了交還師父,代表著你不僅明白了空性的真理,還懂得在實際中活用真理;至於第三個選項的意義,我待會和你分享我的親身經驗。這個小遊戲是告訴你,不論你做了什麼樣的選擇,一定要記住,選擇沒有對錯之分、好壞之別,所謂的對與錯,好與壞,永遠只是你的‘心’的評判。做了選擇就不要後悔,勇於承擔,做個紅塵中的勇士。
麥克爾·羅奇格西(Geshe Michael Roach)
1952年 12月17日出生於美國洛杉磯。
1968年高中畢業後,他以全優成績進入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在白宮接受總統親自頒發的總統學術大獎章,還獲得普林斯頓大學威爾森國際事務學院頒發的麥肯奈爾學術獎。
1975年大學畢業後前往印度,潛心鑽研佛法,成為歷史上第一位獲得佛學博士學位的美國人。
1981年回到美國,貸款和朋友創立安鼎國際鑽石公司(Andin International DiamondCorporation)。1998年麥克爾離開時,安鼎已經是一家年營業額超過2億美元的全球大公司。
之後,麥克爾把他的商界體驗寫成《當和尚遇到鑽石》
麥克爾·羅奇格西20歲大學畢業,拿著美國名校的畢業證書,本可以找到一份年薪豐厚的工作,無憂無慮地生活一輩子,可他選擇放下一切,逃到印度,遁入空門。十多年後,又重回美國涉足商界,斬獲了輝煌事業。這期間,他經歷了哪些為人不知的心動故事?他閱歷無數,又有哪些可以戳穿我們心底秘密的洞見?他家庭幸福,事業有成,有沒有值得我們借鏡的方便法門?
《金剛經》很難懂,它到底在講什麼?
緣起性空。
你在寺廟了學了十多年,為什麼又選擇重回美國做生意?
在我有了扎實的佛學基礎後,我的老師鼓勵我回美國做生意,他說:“雖然寺院是學習佛法智慧的理想場所,但忙碌的美國辦公室才是真正的生活,也是檢驗你這些年學習成果的最佳實驗室。”剛開始,我對他的話一點都不在意。我可不想離開小寺院寧靜的生活,而且我在美國長大、上大學,對美國生意人那種貪婪、冷漠的形象沒一點好感。師父看穿我的心思,有天召集了一群受教育程度很高的學生,做了關於“佛法與商界”的開示,讓我明白“小隱在山林,大隱於市朝”的道理。所以我跟老師們告別,回了美國。至於做什麼生意,在回美國前有次在寺廟靜坐,我看到一些徵象,清楚接下來要做的生意跟鑽石有關。所以一回到美國,就到處應聘珠寶行業職位,可是珠寶行業在當時非常家族化,沒人願意應聘陌生人,再加上我沒有相關經驗,結果可想而知。不過,有位好心人給我指了一條明道,建議我去紐約的寶石學院先修幾門寶石鑒定的課程,一來可以學到專業知識,二來可以結識人脈。聽了他的話,我果然在寶石學院認識了後來的生意夥伴。
很多人說“無奸不商”,做生意是不是違背你遵循的佛法經義?
我做生意有3個原則:
第一,做生意就要成功,就要賺錢。我想全世界都存在這樣一種觀念,一個追求精神生活的人不應該賺錢,不應該富有。一旦他有錢,就認定他違背了嚴苛的戒律。
其實,在經典教義裡,錢本身沒有錯,何況擁有較多資源的人比沒有的人更能多行善事。問題關鍵是要用什麼方法賺錢,錢從何而來、如何讓它源源不斷,以及對錢的心態。只要你用乾淨誠實的方法賺錢,清楚錢的源頭,用積極健康的心態面對財富,就可以廣進財源。賺錢和修行這兩件事不衝突。事實上,賺錢也可能成為修行的一部分。
第二, 我們應該享用金錢。換句話說,我們應該知道如何能一邊賺錢,一邊保持身心健康。創造財富的過程不應該讓我們身心俱疲,無緣享用財富,那是世界上最可悲的事情。一個拿自己的身體健康去換錢的生意人,完全不懂得經商的目的。
第三, 一個人要是在最後回顧自己事業時,能非常坦然地說一句:“這些年的奮鬥對自己,對世界都有意義。”那他真的是一個太成功的商人了。當我們老去,回顧既有的成就時,我們應當能從過往的人生經歷、經營的事業中找到一些永恆的意義,為下一代人做個好榜樣。
不論是做生意賺錢,還是修行古老的西藏智慧,都是為了充盈我們的生命,達到內在與外在的和諧統一。只懂得賺錢,卻不顧自己與他人利益的人根本不配稱為商人。
怎樣在生意中活用經典智慧,賺到更多錢?
到底怎樣才可以把10萬美金變成100萬?為什麼有的人開餐館、投資房地產、投資股票可以大獲成功,有的人卻賠得傾家蕩產?開餐館、投資房地產、投資股票到底對不對?……你只要這麼一直往下追問,就會發現,掙不掙錢和你是不是開餐館、投資房地產、投資股票一點關係都沒有,餐館、房子和股票本身並沒有錯,它既可以讓你掙錢,也可以讓你賠錢,按經典說的,它的本性是“空”的,“空”不是什麼都沒有,而是它可以有無限可能性,因此,才讓我們有機會利用它。
有什麼可實際操作的簡便方法?
如果把我們的心比喻成一台錄影機, 24小時開機,持續記錄經由我們眼睛、耳朵以及思想等各個部分感知到的每件事情。當你看見自己伸出援手幫助一位陷入困境的部屬,一顆好的種子就種在你的心中;當你看見自己對客戶或供應商撒了個小謊,你的心裡就種下了一顆壞種子。種子總有發芽開花的一天,如果你一直種“壞種子”,將來只能自食苦果;只有不停種下“好種子”,才可以收穫成功幸福的果實。
比如公司財務狀況不穩定,一直處於長期虧損狀態。想解決這個問題,你要把獲得的利潤多多分給那些幫助你創造利潤的人,絕對不取不義之財。記住,你分享利潤的多寡,不是問題的重點;你願意去分享的心(這是一顆非常有力的“好種子”)才是整件事的關鍵。
再比如,你比其他人更早看見了一個成熟的商機,可是你資金不足,到處籌錢無果。解決辦法很簡單,從此以後不再扮演一毛不拔的吝嗇鬼。你必須不停地付出、給予,製造多贏的局面。付出、達成多贏和你掙錢多少無關,唯一有關的是,你是否真心願意分享,真心樂見每個人都成功。你越真心,你在心中種下的種子越有力,結的果實一定特別甜。佛蘭克林(Ben Franklin)是美國著名的政治家、科學家,同時也是一位人格高尚的商人。他應對市場競爭的方法是,邀請所有的競爭對手加入一個名為“商會”的新興社團,共同開拓市場,讓每一位參與社團的成員越來越富有。
再舉個現實的例子,做生意的人最擔心天災人禍,新建好的別墅社區遭遇了泥石流,剛投放的海鮮苗碰到了颱風……我們總認為,是外在的不可抗力阻礙了事業成功,其實,一切問題都出在自己身上。要想遠離天災,必須學會在生活中堅守承諾,堅持人生準則。氣候、交通、環境等因素本質都是“空的”或“中性的”。天降大雪、下大雨,有些人就大發利市,例如處理滑雪坡道的技工、雨傘製造商。可見事情本身沒有對與錯,它給你帶來了正面或負面的影響都來自你的觀感。這些觀感不是無中生有的,它們是你過去的行為(比如你做事沒有原則、對人對事標準不一)產生的外在結果(變幻莫測的天氣,以及狀況頻出的公共設施)。
怎樣在日常生活中多播下“好種子”?
6個簡單的方法,只要你反復實踐,就可以讓自己和周邊的人全心想事成,事事如願:
1.想事業飛黃騰達、財源廣進,你必須保持慷慨大度的心態。
2.想家庭和睦幸福,天天擁有好心情,你必須遵循倫理道德的生活。
3.想身體健康,魅力無窮,你必須避免憤怒,少發或不發脾氣。
4.想坐上高位,當上領導,你必須樂於助人。
5.想心思專注,你必須堅持冥想。
6.想心想事成,你必須瞭解空性的意義,多發善心。
這個社會瞬息萬變,光種“好種子”,等它生根發芽還不夠吧?你是怎麼保持創意的?
停止工作一天,你一定可以給公司帶來許多絕妙的創意。我什麼都不做,只是靜靜地坐著。你也許會想,公司還有幾百萬的大案子等我做決定呢,不在辦公室,其他人都還在埋頭苦幹,于情於理都不應該。但我希望你把這個習慣堅持下去,一定會有不凡的收穫。除了靜坐,我讀一些闡釋人類生存目的的偉人著作。靜坐,可以讓我聽到內心的竊竊私語;閱讀偉人著作,可以讓心中的低語意味深長。。。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