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靈格·洞見】我們如何免於妄想
在“妄想”裡面,我們會將那些想像中的事物誤以為真,卻不會把它們落實到我們的經驗裡進行確認。同樣地,如果我們只是盲目地挪用別人的經驗,那也很容易會產生妄想。要是有人告訴我們,某個目標是多麼地適合我們,那往往也不過是因應某種傳統,對我們來說,這個目標當然也很容易會轉變成妄想。
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從別人那裡得到許多關於“神”的種種想法和意象,也常常會引起妄想,因為它們常常相互矛盾,並且和我們的經驗相抵觸;如果我們只是接受,往往會造成更多的妄想。
所以,在內在的旅途中我們必須非常小心,儘量純淨地立足在自身的體會上,不管別人有多少不同的經驗。因為,如果我們依靠別人的經驗,追隨別人的指示,那我們到底是在被誰引導?我們還與道的運作一致嗎?它仍在我們之中,引導我們到它所指的地方嗎?
內在之旅要為我們展現的“淨化”,指的就是對這些景象的淨化。因為最終沒有一個景象可以站在道的面前,通過道所給予的洞見以及經驗的考驗。但是通過淨化,這些景象可以得到提升。
我們如何免於妄想?與道的運作和諧一致。讓這股靜謐的運作以它獨有的方式一步一步地把我們帶向莫名的奧秘,帶向另一個恩賜,帶向超越,帶向觀照。
如何克服負面心念的影響——帶著愛和信心
“恐懼”總是附帶著某個心念印象,主要是一種對未來的恐懼,害怕未來會發生某些事情。也許是怕某個人將會對我做出某些事,也許是害怕自己過去曾做過的某些事將在未來得到懲罰,也許是害怕災從天降,就算這一切根本一點根據也沒有。
我們也很害怕失去,尤其是失去安全感,以及深愛的人。
由於恐懼始終放眼于未來,因此我們根本無法面對它,因為到目前為止它只存於我們的想像中。不過基於這些想像,我們就已經開始動身準備了:為老年做準備、保衛房子以防止竊盜、以防萬一買保險,我們採取各式各樣的安全防範措施。不過所有的防範措施只餵養了恐懼,無法將之驅除。
要銘記在心的是:堡壘吸引敵人,沒有堡壘的地方敵人不會現身。
“恐懼”不只是顫抖,它還殷殷期盼。哪天恐懼的事情成真,人就會松了一口氣:總算可以(也必須)做點什麼事。奇怪的是,恐懼失去了未來,或許就結束了。
解恐懼之毒靠的是“信心”:生命對我們是立意良善的;如果我們對別人好心好意,他們也會傾向善意回應。
和恐懼一樣,“信心”也是某種心念印象,並有其影響力,只不過是不同的影響力。於是,我們可以從中挑選某個心念印象,與之相合一致,看是要“引起恐懼”還是“信心”的心念印象,“充滿懷疑”還是“充滿希望”的心念印象。
我們最主要應該怕些什麼呢?最應該怕的就是恐懼的心念印象。什麼能夠克服?“信心和愛”的心念印象能夠克服,以下這句話能驅散恐懼建立信心:“我像你,你像我,我愛你如己,你的愛在我這裡會很安全,歡迎。”
想的話,當然可以懷疑這個心念印象,不過那會產生另一個具有影響力的心念印象:“懷疑”,而這個心念印象依舊渴望成真。
如何克服“懷疑”的心念印象呢?答案是:愛和信心。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