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影響著你我
轉載文 作者:黃維仁
原生家庭,影響著每個人的一生。
我們的伴侶關係、親子關係,都與原生家庭息息相關。
在原生家庭,我們沿襲了父母的“言傳身教”。
回溯原生家庭的創傷,是一種覺醒式的自我療愈。
但不是把所有的問題推給原生家庭,而是喚醒我們改變自己的能力,這才是我們追尋更高生命品質的初衷。
01
從“原生家庭”重新認識自己
基本上,人一生有兩個家庭:一個是自己出生、成長的家庭——我們稱之為原生家庭;另一個是進入婚姻生活後所建立的家,也就是自己“當家”的家。
家庭塑造人的個性,影響人格成長、人際關係、管理情緒的能力,以及對人與人之間情緒互動的瞭解。
談戀愛時,我們總是不自覺看上某種特定類型的物件,也受到原生家庭不同背景的影響。
我的來訪者A君,他長得帥、條件好,周遭有許多女孩子喜歡他,他的初戀情人患有抑鬱症,自殺未遂剛出院。
他的第二個女友,是個“暴食症”或“神經性厭食”者;目前他的第三任女友則是個有夫之婦,得不到丈夫的愛,而在絕望時遇到A君。
看他的經歷,你會想:為什麼他不斷地被“受苦”的異性所吸引?總是喜歡心理上有問題的人?
追本溯源:在A君十二歲時,父親有外遇,母親頓時精神瀕臨崩潰,開始進出醫院;當時,還是個小男孩的他,必須轉換角色來照顧與幫助母親。
A君像小時候幫助母親般來幫助那些女孩,希望自己的好行為能使她們快樂起來,並且她們能夠重新開始來愛他。在心理學上,這稱為“強迫性重複”。
婚姻中的許多問題,大多是由原生家庭複製衍生而來。
過去的心理創傷,在與親密的人互動關係中最常浮現:
以前沒有得到的滿足,現在要加倍得到。
比如,某個孩子小時候曾被父親虐待,他對下一代可能會產生兩種極端的傾向:一種是重複模式,不自覺地成為打孩子的人;另一種則可能是過度溺愛、完全不管教孩子。
有了這樣的認知後,我們應警惕自己,莫讓過去的創傷延續到現在,勿用憤怒向自己身邊最親近的人“討債”,而要以理性、愛心慢慢解決問題,找出自己的心理按鈕。
B君的哥哥、弟弟都很外向,很會講話,他則較安靜善於思考。
B君不吵不鬧、常被忽略、不被注意,所以從小受到的傷害就是“不公平”,他最害怕的也是“不公平”,這是他的“心理按鈕”。
當別人對他不公平時,就會使他的情緒爆發出來。
B君的妻子是家中的長女,和母親感情非常好,她對有外遇的父親心懷恨意,父女之間有很多衝突,父親自然把許多的愛給了第二個女兒;
可想而知,她的“心理按鈕”便是希望得到更多男性的愛,希望被珍惜、被疼愛。這個妻子的“按鈕”是要“成為特別的”,在丈夫的心目中是“最重要的”。
有時她撒嬌、耍賴,想得到丈夫的「包容」,醫治過去的傷痛。但B君就受不了,因為這樣「不公平」,他認為凡事都要「講理」。
當他越要講理,妻子越覺得不被“寵愛”,兩人就在這樣的惡性循環中僵持不下。
B君妻子生氣的物件其實是自己的父親,每當丈夫強調“公平”的刹那,她好像又看到從前父親用嚴苛的標準在要求她;當父親再度出現時,她的憤怒便有了發洩物件。
經過一些心理輔導,認識了“原生家庭”的觀念,她學習饒恕父親,並把過去的需要講出來,改善了父女的關係;
B君看到妻子和岳父之間有這麼大的衝突及痛苦,便特別疼愛妻子,妻子心存感激而對丈夫更好,形成一個良性互動。
生活中有些衝突看起來稀鬆平常,但大部分的人,就像一個被內在模式控制的機器——不斷的由無意識操控制造出問題,並且長年得不到解決,心靈飽受折磨。
如果我們想要改變現狀,就需要去探索這些控制我們的模式,
瞭解過去帶來的影響,並學會如何從當中跳脫出來。
人類內心的兩個基本需要
- 安全感需求
人出生後就需要安全的環境,知道下一餐有沒有的吃、關愛的人是否在身邊,如果這種安全感不能得到滿足,將來對愛情、婚姻、子女的關係都會產生問題。
不同成長背景的人,對不同情境會有不同的詮釋,也許是正面的,也許是負面的:從小受傷的人,常把別人的善意當成惡意;
沒有安全感的人,對別人的笑意會解釋成嘲笑或別人有居心,卻不能想像那可能是一種友善的表示。
- 身體的撫摸/親密
第二個需要是身體的接觸和撫摸,很多臨終的病人,即使已失去語言溝通的能力,但被撫摸時,仍有感覺、反應。
心理治療中最有效的兩個要素
- 鏡映
父母親是小孩心理上的第一面鏡子,孩子起先不知道自己是誰,靠著父母對他的反應、評價,從中建立自我形象和自我觀念。
而我們總有軟弱,愛也不完全,多半喜歡成績優異的、漂亮的、跑得快的、聰明的孩子,更喜歡跟自己長得像或個性相像的孩子,無形中,對待孩子就會有一些差別待遇,對那些被冷落的小孩造成影響。
因此父母要瞭解孩子的心理,關愛他們,同時要好好面對自己的問題。
身上還帶著過去傷痕的父母,若不懂得面對自己的問題,就會比較不能容忍孩子負面的情緒。
大多數中國人習慣用高壓政策,只許孩子有正面的情緒,像乖、聽話。至於負面情緒則會帶給我們困擾,像觸犯了心中的地雷,不太舒服,於是就壓抑孩子不能發怒。
但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讓孩子懂得如何適當地表達情緒是非常重要的。
生氣是正常的情緒,重要的是如何以合宜的方法疏導,並且“不要含怒到日落”──不累積怒氣──累積久了會變成苦毒、疾病,導致一般常見的胃痛、偏頭痛……
許多人在成長過程中,情緒被壓抑,沒有表現出來,但其實一直在內心翻騰、攪動,一旦引爆,情況便難以收拾。
- 理想化
相對於“鏡映”,另一個要素是理想化(Idealizing);
每個人都需要有個比自己更高、更大、更有智慧的力量引導,小孩需要父母關愛他、管教他。
有些小孩雖然物質不虞匱乏,但父母很忙,無法陪伴他,這些小孩比較無法控制情緒。
國內在實施一胎化後,有個「四二一」現象:一個小孩有四個祖父母、二個父母,這個孩子集三千寵愛於一身。沒有人敢管教他,而且有求必應,變成一個小霸王或小公主,產生許多兒童問題。
其中的關鍵不在於他們得到多少愛,除了愛,孩子還需要有外在的規範加以約束。
假如小孩偷錢,沒有被抓到、沒有人管教,這個小孩心理上會越來越沒有安全感,越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
如果小孩偷錢時被父母逮到了,嚴嚴地教訓一頓,反而可以幫助他建立內心的安全感。
就像把內在許多的動力放在鐵軌上,讓火車可以循軌而行,而且沖得很快,也會發展得很好。
所以如何平衡愛與管教,是非常重要的,它們猶如老鷹的一對翅膀,要同時具備才能展翅上騰。
鏡映和理想化就像上帝的兩個屬性:
一是“無條件的愛”,一是“公義”的性格;
前者是恩典,後者是真理。人需要無條件的愛,也需要有公義的法則。這樣才能克制衝動,發展堅韌的品格,完成人生目標。
我們有責任從自己開始,不讓過去代代相傳的問題,繼續複製在孩子身上。
02
省察過去的傷痕
大家都有受傷的經驗,不管怎樣的傷口,都需要妥善處理才能癒合。
人生難免會因人與人相處時產生衝突、摩擦,而內心受到傷害,如果那些傷害繼續存在,沒有得到應有的照顧和醫治,日後會有很多的後遺症。
我們應如何面對這些傷害、如何療傷,才能更有力量站起來?
首先,我們要學習不再把手指指向別人,認為都是別人害得我們變成今天的景況。
心靈醫治的第一個步驟,就是“自我省察”。
瞭解自己在成長歷程中曾發生的事,並用一個客觀的、成年人的眼光去重新檢視。
如果你的父親曾對你很絕情,試著用新的角度來看,你可能會瞭解原來父親也是不得已的,或者他只不過是不小心講了一句話,對你的傷害卻是那麼真實、那麼的深。
除非你能重新探索,否則很難從中跳脫出來。
縱使父親對你的傷害是有意的,心靈探索和醫治也能減輕傷害,幫助你接受人的不完全,學習設身處地地看到父親那樣做的理由,進而寬恕他。
孩子的承受能力不夠,遭遇一些事情時,有時會造成很深的傷害,但我們若能以成人的眼光追溯當下的景況,傷口也就沒有那麼大了,心理歷程很重要。
03
原生家庭的三個影響因素
在自我探索過程中,對於原生家庭至少要有下列一些基本的瞭解:
家中的排行與未知
每個人在成長中多少都會留下某些印記,就是所謂的“心理按鈕”。對家中最小的孩子而言,在家裡他沒有決定權,如要突顯自己,講話就得特別大聲。
一個總是害怕得不到注意而提高聲量的孩子,日後在人際關係上最敏感的:就是別人是否能尊重他的意見。
一旦覺得被忽視,就容易“情緒過敏”,造成不必要的衝突。
成長背景
一個從小看母親總是用眼淚操縱父親的小孩,長大後當他看見妻子掉眼淚時,會立刻大發脾氣,而不是去安慰她;
因為那一刹那間,兒時的影像仿佛又重演,他的潛意識裡,認定妻子就像母親要控制父親一樣,其實這個妻子很無辜,她只是不小心觸犯了丈夫的心理按鈕。
內在誓言
每個人的心理按鈕各不相同:有人怕“不公平”,有人則怕“被冤枉”,但也有人行事風格深受“內在誓言”的影響。
“內在誓言”也可以說是 成長經驗中的“座右銘”
或是一直留在心中的某種理念,
成為我們人生的最高指導原則。
成長背景無形中灌輸我們很多信念,這些信念不但牢不可破,而且不斷影響著我們。
“內在誓言”有其歷史性的功能,曾在過去人生某個階段中保護我們不致受到太大的傷害。內在誓言有很多種,例如:
“男人都是不可靠的,所以我要存私房錢;”
“男人不可以哭”習慣性的壓抑情緒;
從小經歷貧困的生活,於是學會:“人生就是要玩命努力”,甚至變成“工作就是人生,人生就是工作”。
這樣的人成年後即使生活富裕,也無法讓自己與家人稍微輕鬆一些、生活多些享受。
本文作者 黃維仁,本文章轉自黃維仁新浪博客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