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者:金惟純
近年來,因為在「人生學習」上自感很有收穫,樂於和人分享,常常主動或受邀去拜訪別人,包括好朋友、朋友的朋友,甚至不認識的人,頗有再度跑起江湖、「有求於人」的感覺。
一段時日後,忽然察覺,這種「求人」的感受,竟是如此遙遠的記憶。
記 得小時候,因為家境一般,凡事難以做主,幾乎事事都得求人。事事求人的感覺,當然很差,因此暗自許願,有朝一日能獨立自主,發誓再也不張口求人。出社會做 事後,資源條件日益豐厚,終於如願不求人了。沒想到三十幾歲創業初期,公司財務吃緊長達七年之久,身為公司負責人,不得不拋頭露面、四處求人,感覺差到最 後竟然麻木了。可以想見,當公司財務好轉,我再度躋身「不求人」階級時,心情有多舒暢了。
這樣過了十餘年「不求人」的自在日子的我,如今再度「求人」,感覺又如何呢?說出來您別不相信,只有四個字:妙不可言!
現 在回想起來,我人生那兩段不求人的日子,其實都沒什麼長進,反倒是那三段求人的日子,自覺頗有斬獲。我有一個比方:人一旦自認不求人,很容易不在意別人的 看法,活進「自我感覺良好」的舒適圈。就像是產品即將退出市場,不必再研究客戶需求,不必再研發產品改良了。套句行銷術語,這叫作「產品生命週期」結束 了。
有了這樣的體會,我嚇出一身冷汗。原來我那兩段不求人的美好時光,竟然差點把自己搞到「生命週期」破表了,還毫不自知。
人為什麼會如此麻木?我認為有兩個原因:
首先,「不求人」只是一種自欺的假象。人很容易認為不張口提出的,就不算「求人」,因此用錢可以買到的不算、對方自動送上的不算、兩不相欠的當然也不算…,總而言之,就是約定俗成、自以為是的都不算。想想看,這樣的「認為」,是多麼的褊狹、多麼的傲慢?事實上,身為「超強群居性」的人類,活著的每一天,哪有不求人、不欠人、不需要人的可能呢?
其次,「不求人」導致的不長進,人為何容易無感?因為在不求人的日子裡,事情可能大有斬獲、生活可能多采多姿,旁人可能嘖嘖稱羨,自我可能顧盼自雄……哪有人會意識到「生命」其實已停滯不前,懂得即時「順風轉舵」呢?
回顧我自己的「求人」歷史,第一階段是為自己的需要而求人,第二階段是為公司的需要而求人,第三階段是為別人的需要而求人,可說一段比一段更精彩,人生從「見山是山」,終於回到「見山又是山」,真是充滿感謝啊!
您呢?如今是「有求於人」,還是已經「無求於人」?若是有求於人,恭喜您,還沒退出市場,有機會好好改良一下產品;若是已無求於人,更要恭喜您,有機會更上層樓,找個理由,認真求求人罷。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