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與你的童年握手言和
文:心理老呂 慧愛心靈家園
原生家庭指個人出生、成長的家庭,一般由父母、兄弟姐妹等家庭成員組成。心理學研究證明:原生家庭,特別是童年經歷對個人性格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對個人的生活會產生長期、深遠的影響,甚至會決定個人的一生幸福。
關於這一點,中國的老祖宗也早有定論,所謂三歲看老。基本上一個人的性格和行為習慣在早期的童年生活中就已經形成,而性格決定命運,所以三歲看老是有道理的。
一時間,所有人都仿佛在迷茫痛苦的生活中找到了答案。因為沒有一個人的現世是無憂無慮的,也沒有一個人的童年是完美無瑕的。因此你現在的任何不安,糾結,不如意,都能在孩提時代找到她的投影。
這當然是好事。我不認為是現在物質太發達了,人們忘記了初衷。而恰恰是當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得到了滿足以後,人們開始有了更高層次的精神需求,從對外的追求轉向對內的探索,從對物質的貪戀轉向對靈魂的呵護。
然而,在諮詢中,我也看到很多人在對原生家庭和童年經歷的探索中走入了一個誤區,將當下生活中所有的問題都歸結到童年,更要命的是,有些人甚至認為這些問題是不可解決的,因為我們沒有辦法回到幾十年前那個小男孩小女孩,重走童年路。
一個男人屢屢家暴,每次動手以後,都抱著妻子痛哭流涕,哭訴他小時候被父親毒打的經歷,追溯自己家暴的深層次原因,訴說自己的身不由己;一個女孩在愛情中卑微到地下五千米,她的男友當著她的面叫小姐,事畢還要她負責買單善後。她哭著對我說,她小時候如何缺乏父愛,她對這個大她十幾歲的男人一定是有著某種戀父的情愫。
他們的分析都對。但分析原因的目的不是為了給問題找一個理由,而是要為生活尋找出路。
童年是已經發生了的過往,是既成的事實,它像大山一樣橫在我們面前,我們既不能對它視而不見,也無法繞道而行,更不可能改變。
我們唯一能做的,是在深深的記憶中,找到柴草堆、小河邊、胡同口,那個背對著光線,膽怯而孤獨的瘦瘦小小的身影,走近她,擁抱她,真誠地與她握手言和。
與你的童年握手言和,
首先請諒解自己的父母。
父母是愛我們的,但無論愛有多深,傷害總是不可避免的。這就像硬幣的兩面,如果他們與我們無緣,沒有過愛,傷害也無從談起。
父母本身也是普通的人,他們並不完美。他們從他們的父母那裡,也沒有得到完美的童年,他們的性格也有不盡人意的地方,甚至帶有缺陷。他們所受的教育,決定了他們的知識水準、眼界見識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他們所處的時代,註定了他們給予我們的很多東西,可能與現在的文化生活不能融入。在教育這件事情上,讓人們有多麼強的前瞻性,實在勉為其難。誰也不敢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用孩子做實驗。誰都是基於當時當下自己的認識水準,和時代的標準,用自己認為最正確的方法來培養孩子。
換做我們,即使我們現在自認為豐富了很多育兒知識,接受了各種先進理念,把育兒列入到了人生的首要任務,我們也許的確可以規避一些父母曾經在我們的身上犯下的錯誤,但是同樣的,我們自身依然有局限性和時代的烙印,我們規避了老問題,但一定還會派生出許多其他的新問題。
諒解我們的父母,一方面是讓我們自己走出心的牢籠,另一方面也是為我們的育兒之路開闢一片健康,明朗的天空。我們認識到了錯誤不可避免,就會始終謙虛和包容,與孩子做朋友,平等聆聽,真誠交流;我們最終選擇諒解,將讓我們卸下包袱,坦然輕鬆的走這育兒之路。當孩子長大成人的那一天,我們不需要說我們是如何的成功,我們只用坦誠地說出:孩子,爸爸媽媽愛你,我們已經盡了我們的全力,就如我們的父母對我們所做的那樣。
與你的童年握手言和,
請接納自己的不美不好不體面。
每個人的內心,都有著不為人知的自卑與脆弱。這自卑的種子深深地埋在我們的心靈深處,甚至一直紮根在我們還是個嬰兒的時候,晝夜啼哭的那張小床上。時間之久遠,位置之隱蔽,連我們自己都不自知。
一個女孩拼命地打扮,病態般地渴求異性的關注,沒有讚美和擁抱,她的生命之光就要變得黯淡。她現在已經很美很漂亮,但在她的心裡,在那片不為人知的隱秘之處,永遠住著一個自卑的醜女孩。當她還是醜小鴨的時候,受到了太多的白眼和冷落,鄰居好幾個女孩在一起過家家,每一次她都被安排扮演女僕,因為她長的最矮最醜,她的媽媽因為工作繁忙,也沒有時間為她紮好看的小辮,織漂亮的毛衣。
一個男人非常優秀,也非常自負。這種強烈的自負所搭建起來的自尊,看上去觸不可及,實則不堪一擊,一旦遭遇變故,則會轟然倒塌。因為在這個自負的表層之下,包裹的是深深的自卑。自卑和自負就像孿生兄弟一般密不可分。無論他現在多麼光鮮亮麗,權傾一方,午夜夢回,他還是會走回到那片讓他失意的校園,在那裡他遭遇過失敗,經受了嘲笑,他從來不與人說起,希望用更大的成功來掩蓋這段屈辱的過往,但無論怎樣努力,越想忘記越難忘記。
勇敢地接納那個不美矮小的小女孩,勇敢地承認那個輸了球或者丟了人的小男生。如果你真的對現在的自己感到滿意,你就應該對過去的樣子感到欣慰。時間是單箭頭向前的參數,過去的一切成就了今天的你。如果沒有曾經的淚水和屈辱,也沒有今天的微笑和榮耀。
與你的童年握手言和,
需要你有更開闊的胸襟,更豁達的人生態度。
人這一生,一路走來,不和的人總會遇到幾個,奇葩的事總會經歷幾樁。如果你總是回憶,總是糾結,總在抱怨,那基本上,你的人生就停滯在了那年那月的那一天。
一個男孩,在小學的時候和同學嬉笑打鬧,不小心從一個高檯子上被推了下來撞到了頭。這男孩一輩子都在為這件事沮喪和痛苦。他認為這次事故將他的頭部摔壞了,嚴重地影響了自己的智商。如果沒有這件事,也許他會考上更好的大學,找到更好的工作,娶上更美的媳婦,生出更聰明的娃娃。他經常有一種衝動要去找到當時推他的那幾個男孩,對他們實施報復,雖然他已經想不起來他們長的是什麼樣子。
我不能確定從檯子上摔下來到底有沒有影響到男孩的智商,但我看到的是,這個男孩其實也考上了不錯的大學,找到了不錯的工作,娶到了好看的媳婦,生出了可愛的娃娃。他只要一個轉念,安於享受現在所擁有的,而不是糾結那些莫須有的可能性,就完全可以過上世人所羡慕的美好人生。然而,怎麼樣呢,人過的好不好,其實不在於你擁有什麼,而是在於你糾結什麼。
經常有讀者朋友們讓我推薦圖書。以前我還推薦過幾本,後來發現其實每個人所處的人生階段和心靈成長的段位不同,這些書並不適合所有的人。於是我就不推薦了,但告訴大家一個原則:一本書如果讓你越看越開闊,越看越歡喜,那它就是適合你的好書;一本書如果讓你越看越糾結,越看越迷茫,越看越鑽牛角尖,那它就不適合你,至少不適合現在這個階段的你。
凡事追本溯源,尋找原因是一種美德,理智分析,尋求改善更是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但人生不是一張數學考卷,不是每一個題目都有答案,不是每一道題答對了就能擁有完美人生。
人生更像是一場邊走邊看的體驗之旅。不斷地經歷,不斷地放下,不斷地衝突,不斷地和解,不斷地遇見,不斷地分離。最重要的是,你在這個過程中,始終寬容,始終享受,始終感恩,始終歡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