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生命的故事分享––我也想好好玩耍

1644762526688.jpg

<排列側記

   當事人最大的煩憂是還宅在家裡的兒子,三十幾歲了,卻無所事事!大學讀得不怎麼樣,也曾工作,知道他是天資聰穎的,卻沉迷線上遊戲,令人很難不操心!

  在老師與當事人的對話中,當事人略述自己家庭關係:

  先生個性外放、樂觀,認為不需要特別為兒子擔耽心,當事人卻覺得他是幼稚沒擔當,看著先生和兒子悠哉過日子便生氣。好在女兒頗能獨立自主,個性開朗EQ高,讓她感到寬慰滿意。

  一家四口在自己生病後(癌症)因故自然的分居兩處,成了男生宿舍和女生宿舍。只是當事人在和女兒住時不免操心著男生“宿舍,隔三岔五的回去煮飯給先生和兒子吃時,便歎氣無奈。其實男生宿舍住著的兩人也並不特別感謝她的愛心,還叫她不用來也可以!夫妻的溝通都透過女兒傳話,女兒也常要自己多外出走走,參加一些喜歡的活動別再管家人了;但是當事人就是無法寬心。

  老師透過系統排列幫助大家看到:

  排列場上,一家四口一開始看似各走各的,説是不管事又沒擔當的父親代表,其實很認真又開心地注視每個家人;而當事人代表看兒子和先生就有氣,看女兒倒很滿意,專注又慈愛地關注她,所有重心都在她身上,但女兒並很不舒服,很想逃開母親的注意(代表說感到母親的掌控,又不敢表達)。女兒逃開後站在兒子(哥哥)的旁邊,兒子也感到不舒服就遠遠離開女兒。

  兒子代表說:因為很怕因此被母親注意到。

  母親代表很沮喪又焦急,關心走遠的女兒也耽心兒子。感覺大家都在躲她,最後母親只能在自己的世界中,感傷、憂慮;又自哀自憐。

   回到對問題的看見--

   老師問當事人能否重新解讀問題?當事人驚訝於自己的意見是正確的,怎麼成了掌控行為呢--自己都生病了;家人仍能自得其樂的過日子?卻好像是她自己逼自己?

 

   老師釐清當事人更深的情感糾結時,當事人傷心地哭泣的說:原生家庭的她是家中唯一的女兒,從小就要幫忙母親做很多事,她不願見母親過度辛苦又操勞,但另一面也覺得自己很委屈,哥哥弟弟都快樂地玩耍去,不公平!為什麼她得做?家事都得女人來承擔?

 

  老師笑著提示:因為這樣,看到家裡先生和兒子,悠哉享樂才會這麼生氣?

 

  當事人沉思時,當事人的代表突然不再對先生和兒子生氣,並開始靠近先生,和先生勾著手。兒子女兒也站在一起,兒子開始跟妹妹打鬧,並且很開心父母在一起。。。

 

   事實上當事人的母親身體健康,在長兄的孝順與奉養中日子也過得很好,母親苦命的印象只是當事人的記憶而已。

 

   一切都是庸人自擾。

   或許淺意識裡兒子用過度閒散的表徵 ,希望母親也能鬆開自己;說不定兒子階段性任務達成,便也願意走出自己的路。

   排列場域的新畫面能幫助當事人重刻記憶版塊,回到當下的自己,心安理得的過好日子,家庭和樂也就在一念之間。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ammy 的頭像
    Tammy

    愛的序位工作室---家族系統排列

    Ta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