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鬱症患者眼中的世界是怎樣的?
文:愛慧心靈家園
患上憂鬱症的人越來越多,可人們對於憂鬱症並不足夠瞭解。
“在憂鬱症患者眼中世界是什麼樣的?”問題下面,最多的回答是這樣的:
憂鬱症就像一個提著刀的陌生人,每天捅你一刀,周而復始,天天如此。
你不會死,但是員警也抓不到人。
你開始懷疑一切,被痛苦和恐懼折磨。
這就是憂鬱症的感受,它從正常的生活冒出來,又隱藏在正常生活的面具下。
我希望別人瞭解我,拯救我,但我又希望沉溺在自己的黑暗世界裡,喜歡一個人消極孤獨到死的感覺
沒有人覺得我病了,只是覺得我矯情
憂鬱症患者無疑是孤獨的,憂鬱症患者的孤獨與絕望,經常來自於外界的誤解或輕視。外界不明白你是真的生病了,而且這種病還很複雜,從而產生許多的冷嘲熱諷,這會讓憂鬱症患者本就黑暗的生活雪上加霜。
《哈利波特》之母J·K羅琳曾說過:“對於那些沒有患過憂鬱症的人來說,那是很難描述的,因為它不是悲傷,悲傷是哭泣並且可以被感覺,但是它冷得沒有感覺,那種被挖空了的感覺”。
我們很多時候不理解憂鬱症其實是沒有把憂鬱症當作疾病看待,總是認為他們想太多。
很多人都覺得憂鬱症是不開心,可事實上憂鬱症的對面不是“快樂”,就像我並沒有不快樂。憂鬱症的對立面是“活力”。
所以在憂鬱的時候不要對憂鬱症患者說“開心一點”、“想開一點”這種話,導致他憂鬱的並非心情,開心一點、想開一點並不會減輕他的病痛,更何況絕大多數憂鬱症患者已經失去了“開心、想開”的精神調節機制。
憂鬱症究竟有多痛苦?可能只有真正經歷過的人才知道。
如果你真的想瞭解憂鬱症,我大概給你介紹一下它的臨床表現:
快感缺乏症:任何事物都無法帶來快樂或喜悅,無論是財富、美女帥哥、或者成就。
負罪感:憂鬱症患者總是覺得自己有罪,認為一切都是自己的錯。
自我傷害:傷害自己、割傷、自殺、以及其他形式的加諸自身的痛苦,自殺是年輕人的主要死因之一。
精神運動性阻滯:思考、走路、做任何事情都覺得疲憊不堪。走出任何一步都極難。從化學水準來說,這可能與多巴胺不足有關。多巴胺與其說是一種主管激勵機制的荷爾蒙,不如說是一種驅動機制,驅動某種行為以獲得獎勵。一旦懷疑獲得獎勵的可能性,也就無法獲得這種荷爾蒙。精神運動性阻滯現象一旦減緩,自殺的可能性就會上升,因為你有了足夠的驅動力。
睡眠變化:長期失眠,早醒,夜晚控制不住胡思亂想。
2009年著名生物學家ROBERT SAPOLSKY在斯坦福上過一堂關於憂鬱症的課,至今仍然被認為是對憂鬱症最為清晰、生動的一次講解。
他認為,就人類疾病而言,很少有疾病像憂鬱症那麼糟糕。憂鬱症痛苦到讓人甚至下床都覺得煩,一點小事都讓我心煩。
它是彌漫性的,癱瘓性的,抹殺一切快樂、希望、愉悅的能力。癌症患者有時候會感激自己的疾病,因為它喚醒他們,給他們新的人生視角,説明他們重建生命中重要的人際關係。但憂鬱症並非如此。憂鬱症最根本性的特徵是讓一個人失去愉悅的能力。
在最艱難的情況下也能失去快樂、希望、意義,是人最讓人驚訝的一種能力,從這個角度來說,還有什麼比憂鬱症更可怕?
看到此處相信很多人是大吃一驚的,憂鬱症真的這麼痛苦?
憂鬱症的確如此痛苦,希望看到這篇文章的網友們,能夠給予他們一些能量,讓他們感受到大家對他們的關愛,也希望大家能夠真正的幫助患者走出困境。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