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如何和神獸一起宅在家裡?

34047632_1897610566969824_6160440045565116416_o.jpg

林燕娟 

 

這段時間,常常會在朋友圈裡看到很多媽媽吐槽,說自己的熊孩子在家坐不住,每天吵著要出去,跟孩子講了一大堆的道理,簡直了,都不聽!!真是不可理喻!!

 

還有就是在家辦公的,更無法操作,看到一位媽媽在朋友圈裡這樣描述:神獸每隔10分鐘來問:媽媽你可以陪我玩一會嗎?......

 

我很慶倖自己有呂老師的課程陪伴,不僅讓我自己心安,整個家庭也都是安寧的,家裡沒有神獸出沒。

 

怎麼可能的?我來分享兩個真實的小故事。

 

年初六我們一家三口就從河南老家返回南昌,提前回來,路上可謂人煙稀少,從來沒有見過車站只有這麼少的人,一整節車廂裡,就我們三口人。

 

順利抵達南昌家裡,就一直宅著。過幾天,孩子(名字叫樂樂,四歲半)奶奶打電話問說:“有沒有出去?樂樂在家裡是不是著急出去玩?”奶奶最心疼孫子了。

 

我說:“沒有,都在家裡,偶爾出去買菜。樂樂在家很自在,也沒有喊著要出門。”

 

奶奶聽見了,很放心,就掛電話了。

 

其實,這樣的結果,是因為之前已經種下了一顆神秘的“種子”。

 

這要從河南老家出發的時候說起。坐上車了,要出門了,大家都知道,是要戴口罩的。這個時候,樂樂的第一反應是著急,為什麼?我不戴!!

 

這個時候,有的父母可能該著急了,可能會選擇直接命令:“不可以!必須戴!”;

 

還有的可能會選擇用道理來說服,比方,解釋說細菌,病毒,敬畏自然,等等。

 

這種回應的方式,對於大部分的孩子,要麼聽不懂,要麼就根本不聽,好囉嗦!不聽不聽!!

 

我記起呂老師教授過我們的話,於是,我們的回應是:“現在出門都需要帶口罩的,因為外面有傳染病。戴了口罩,我們就可以保護自己不被傳染,保護別人也不會被傳染。”在這裡,我們強調的是“保護”這個好處,而且,很重要的是,我們說話的口氣,是平緩的,而不是恐嚇或者著急。

 

大人平緩,樂樂也跟著說話慢下來,說:“媽媽,為什麼?我不想戴,戴著好不舒服啊。”

 

我回應說:“嗯,戴著是不舒服,那你要不要那個好處?保護自己?”

 

然後,孩子爸爸接著說:“沒有人喜歡戴口罩的,但是它可以保護我們,保護別人。”

 

於是,樂樂戴上了口罩,儘管他不是太喜歡。

 

我發現,我以前在對孩子方面,有點過於注重喜歡和不喜歡,傳遞給孩子的資訊是,喜歡就做,不喜歡就不做。那天突然翻起呂老師的文章,裡面教我們做決定的時候,要考慮的三個點,快樂,正確和利益;人們往往只把快樂排在第一位,沒有考慮過正確和利益。其實,不同的情況,排在第一位的考慮因素是不一樣的。在這個過程中,我也慢慢糾正了自己,有些事情,不是由孩子喜不喜歡決定的,而是由我們父母來引領的。而且,在這個時候,父母的這種引領,不僅保護了孩子,還讓孩子特別安心。

 

而且,回到家裡,一路上看到的情況,也讓他知道事實,他也很安心地呆在家裡,沒有說過要出去。

 

一則小故事給我的啟發很大,說的是一位父親,平日會帶著自己的孩子去游泳,其他的父母都在泳池旁邊給孩子加油,指導孩子怎麼游得更好;而他,卻是拿著自己的稿子在旁邊做自己的事,孩子游完了,說要走了,父親說等他把這個稿子弄好就走。大人安好,孩子也安好。

 

有一段時間,我常常在孩子不高興的時候,很著急想辦法想讓他高興,覺得那是我的責任;當孩子在喊我的時候,我也很著急去呼應他的需求,覺得這樣我才能顯示和確保我是一個超級厲害的媽媽......結果,導致孩子不高興的時候,經常賴著我。


 

這段時間在家,我更關注自己的內心世界了,更關注自己可以怎樣平穩,平凡,而不是一味去滿足孩子的時候,孩子反而自己平穩了。有時候我在念書的時候,他喊我,不是要緊的事,我都只是回應他說:“媽媽在念書。”然後,他就自己去搞他自己的事。

 

就是這樣,在家裡,我主要是做自己的事,愛人做愛人的事,孩子做孩子的事。

 

真的不需要做太多,不去擔心假設什麼;做母親的,內心安穩,界限清晰,孩子也是安穩的。

 

這不正是呂老師所說的不教而教嘛?!好開心!呂老師曾經跟我們說過,最厲害的醫生是治未病;也就是說,能夠在疾病生成之前,就已經滅於無形。引用現在熱播的《黃帝內經》中的一句話:“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謂也。”

 

原來是這麼玩的!不讓問題出現,無為而治,平順地過日子,我做到了。好玩極了!!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ammy 的頭像
    Tammy

    愛的序位工作室---家族系統排列

    Ta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