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和父母的關係,做好三件事就夠了
文:周周
你會不會有這種感覺,現在跟父母的溝通,已經變成了一種形式和流程,連問候也顯得流於表面。
我們不知道父母喜歡什麼,他們又有那麼多根深蒂固的習慣,我們想改變也改變不了,於是,一次次的溝通最終都陷入僵局。
有那麼多人苦於和父母的關係,不被父母理解、包容、接納,同時也不知道如何去愛自己的父母,反而把關係越搞越僵。
其實,和父母相處、改善和父母的關係,做好三件事就行了。
01.
不要試圖改變父母
朋友欣欣說,她的父母都很不“聽話”:
- 身體不好,高血壓還經常打牌,一坐就是一天;
- 給他們錢不知道花,總是吃剩菜,撿些瓶瓶罐罐回家;
- 帶他們逛街,什麼都嫌貴,什麼都不買;
- 幫他們報旅行團,還嫌她浪費錢敗家……
說起父母讓人多不省心,她能說上三天三夜。
“他們年輕時吃了太多苦,我現在只想讓他們有一個舒服的晚年,他們就是不聽。我一天天還吃力不討好,受一肚子氣。”
過去有句話叫“天下沒有不愛孩子的父母”,反過來也一樣,天下也沒有不愛父母的孩子。
但是,為什麼很多人即使到了父母的暮年,還是無法用對的方式愛他們呢?
其實首要原因,來自于一個心理名詞的演化——“反哺”。所謂反哺,就是孩子長大以後,回過頭來哺育和照顧自己的父母。
可是在這個過程中,很容易出現一個問題:孩子會按照自己認為正確的方式,去教導父母如何生活,就像父母當年把他們的價值觀強加給孩子一樣。
奈何父母幾十年來早就養成了一套自己的生活方式,無論從心理還是生理,改變起來都很艱難。
於是,一場場由愛而起的衝突就發生了。
比如我以前回老家的時候,看著有慢性支氣管炎的父親抽煙,就會緊張又生氣。
每當父親說自己身體不舒服,我就會懟他:“那你還抽不抽煙?讓你把煙戒了你又不聽,”他就不說話了。
後來我發現,每次我回去,都會因為嘮叨父親抽煙的習慣而鬧得不愉快,也沒能讓父親聽我的話戒煙。
於是今年暑假回去的時候,我就給父親帶了一條好煙,並且告訴他,要是覺得煩了,還是可以抽一點,但還是要少抽,我也只是關心他的身體。
後來母親說,其實現在父親已經很自律了,抽煙比過去少了很多,上次我回家沒有再為這件事堅持之後,他的情緒也好了不少。
我母親亦是如此,她有高血壓和心臟病,身體比較胖,所以每當吃飯時,我們就會念叨她少吃肉多吃蔬菜等等。
有一次把她說得很生氣,說自己活了一大把年紀,吃什麼還要被限制嗎?
我突然看到了童年的自己,父母為了讓我長高強迫我多吃飯的場景,同樣的很痛苦。
於是後來我和母親說:您想吃什麼就吃什麼吧,胃口好也是一種福氣。
所以,尊重差異才能換來理解,接納他們過往的習慣,再去付出愛,和父母之間的關係會順暢很多。
02.
不要過分操心父母生活
有心理學家說,有一個情緒嚴重妨礙了親子之間愛的流動,這個情緒就是擔心。
因為一旦有了擔心,就忍不住去干涉和控制,希望對方聽自己的,而對方若是不服從,雙方就會彼此排斥,產生衝突。
在過去,我們就經常和父母陷入這樣的權利爭奪,父母打著愛的名義,事事替我們做主,我們卻覺得權利和自由都被剝奪,非常反感。
而當父母老了以後,我們卻也因為擔心父母的生活,而忍不住對他們有諸多干涉。
比如有個朋友說,時常在電話裡聽媽媽抱怨退休後生活無聊,她就自作主張給媽媽報了個國外的旅行團,一去就是半個月。
結果媽媽第一次單獨出遠門,在路上不僅遇到了小偷,還水土不服,回來後告訴女兒不要操心自己的生活了,以後她還是安心待在家裡吧。
她為了媽媽生活得更好,花一大筆錢給她置辦各種東西,結果她看不上就算了,還數落她浪費錢。錢也花了,還要被罵。
有個網友說,父親查出了脂肪肝,他立即買了個高檔跑步機寄到家裡,要求父親每天跑步,並且發視頻給他看,父親惱怒不從,他覺得父親冥頑不靈。
是的,每個孝順的孩子都希望父母能夠過得好,總是花心思給他們錦上添花,但往往我們給的,並不是父母想要的。
我曾經採訪過一個老年合唱團的人,問他們最需要兒女們給自己什麼樣的關愛,他們的回答幾乎都一樣:多聯繫,常看望,但不要指導我們怎麼生活。
的確,有陪伴就夠了,但拒絕管束和指導。因為他們知道,憑藉自己幾十年的生活閱歷和經驗,有能力過好餘生。
因此,孝順老人和照顧孩子同理:避免過度擔心,給予適度陪伴,支持他們按照自己的意願生活,信任他們有照顧自己的能力。
這會讓兩代人的關係輕鬆,溫度適宜。
03
不翻舊賬,放下過往
我一個讀者說:我也希望能多陪伴父母,讓他們有幸福的晚年,但我一想到他們小時候打我罵我,給我留下的那些陰影,我就生氣,根本不想見他們。
有的人會對父母有報復心理,因為童年時不被好好對待,於是在父母年邁後不聞不問,甚至和父母互相仇視,這樣的故事並非沒有。
但是,一直抱持著對父母的怨恨,並不會讓你過得更輕鬆。
從心理學角度來說,沒有人的童年是毫無創傷的,而大部分創傷,都來自于家庭或者父母。
因為認知水準和情緒管理能力的局限,沒有給到孩子充分包容的環境,是很多父母一生的遺憾。
心理學家羅傑斯說:孩子在長大離開家以後,才是自我成長的開始,這個任務並不包含向父母討伐,而是自我承擔起百分百的成長和修復創傷的責任。
因此,當我們把過去的創傷,看作是此刻和未來成長的起點,並原諒父母在養育過程中的過失,認同他們有各自的不完美,那兩代人之間的溝壑和心結才會打開。
放過了不完美的父母,也就是放過了背負著創傷的自己。
當關係裡的怨恨不存在了,我們在對待父母的態度才會鬆弛,父母在面對我們的時候,才不會愧疚和自責,愛就會在關係裡流動起來。
都說父母一生都在等孩子的一句“謝謝”,事實上,很多父母都在等孩子的一句“沒關係,都過去了”。任何時候,修復你和父母的關係都不會晚。
我們都希望父母能幸福,父母何嘗不也是希望我們能幸福呢。
最後,若想讓父母真正無憂,還有個大的前提,就是身為子女的我們,能夠活出自己的精彩,父母才能沒有負擔地去過好自己的生活。
互相過好自己的人生,就是親子關係中真正的愛的表達。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