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靈魂追隨著《道德經》

                                伯特·海靈格

images (4)  

受世界圖書出版公司之邀,伯特·海靈格與妻子索菲來到中國,在北京舉辦“新家族系統排列”工作坊。由於報名人數超過1000人,緊急改到北京市青年宮650人報告廳,收費不菲的工作坊也早已報滿,海靈格在中國的影響之大可見一斑。

而海靈格對於中國也有特殊的情感,他認為自己能有如此的成就,與《道德經》密不可分,他說自己的靈魂始終跟隨著《道德經》,甚至他還自問自答說:“從某種意義上而言,我是中國人嗎?是的,我是中國人。”

 

《道德經》

    在海靈格看來,人的一生有一本自己喜歡的書已經足夠,“只要道存心中,我們不需要別的。”而海靈格最喜歡的一本書就是《道德經》,這本書他讀了已經有100多遍,“我崇尚《道德經》,因為《道德經》是來自於另一個維度的書。”海靈格認為,沒有人完全理解《道德經》:“《道德經》是移動的,沒有人知道它將帶領我們走得多遠。因此,我經常閱讀《道德經》,我讀了一百多遍了,但是我仍然不完全理解它。這個維度是沒有任何人可以真的跨過去的。”

    海靈格說自己創造的“家族系統排列”,就是想把大家帶到《道德經》所展示的那個維度的世界,“在那個世界裡,沒有戰爭,沒有輸贏,沒有對錯……在那裡,只有無窮無盡的愛,愛是最大的財富。”海靈格認為家庭系統動力是一股來自更高意識的力量,是中國老子說的道的力量,“這是宇宙間本身就存在的更高意識力量,指引著人們內在移動,我們都活在這種高意識力量的驅動中,這是宇宙的生存法則,人們必須尊重這個力量,如果違背這股力量的時候,家庭、企業、社會都可能遭受一種隱藏的干擾。”

    在中國媒體面前,海靈格謙虛地表示,他對《道德經》的瞭解比中國人要少得多,所以他願意和妻子索菲一起,以謙卑的方式,受《道德經》引導,到《道德經》裡的那個維度去,“不斷地繼續、繼續、繼續。像是重新發現中國古老的智慧一樣,許多華人驚奇地見證了系統排列的洞見所帶來的驚人結果,而這些洞見所遵循的路徑與《道德經》所描述的‘道’是一樣的,因此華人對系統排列有一種特別的熟悉感,就好像回到自己家一樣。”

 

玄妙

   《道德經》就像橋樑,而且是移動的橋樑,可以將人們從這個世界帶入另外一個維度的世界,這就是92歲老人海靈格在現場反復強調的主旨,而他講解“家族系統排列”的方法就是,“一個字也不說”,海靈格說:“新家族系統排列是靜默的排列,這樣我們所有人都能看到,我們是如何被帶入一個生命的共同緯度。這就將會是我所展示的。”

    海靈格認為“家族系統排列”不需要任何語言去演說,而是自然而然就會展示出來,“我只需要展示出來,我們能展示多少,就展示多少。正像《道德經》,永遠沒有結束。這就是為什麼,在我的靈魂當中,我跟隨《道德經》。有人說他想和我做一個家庭系統排列,我不去問他,他的議題是什麼、他的興趣是什麼,他坐在我的身邊,然後我從其他人中選一個人,我告訴他們要站在哪裡,然後突然之間,他們就被另外一個維度所移動了,他們會以一個移動為開始,他們一步一步地被其他的東西所引領,議題對每一個人來講都清晰了。然後我就停止排列,什麼話也不說,我只是偶爾加一點點東西,然後我就停下來,那裡有那麼多的人,他們都被往這個方向移動了。什麼都不用說,我不問他們議題是什麼,因為議題通過移動已經展示出來,然後他們和我都被另一股力所移動。好,我認為我講得夠多了。當我還年輕的時候,我總是尋找解決方案。現在我已經放棄很久了。我只是讓一些東西顯現,僅此而已。然後我後退,讓一切按照他們自己的軌跡發展。”

      也的確如此,海靈格在現場就像一位得道高僧,說話充滿玄機,例如,問他“請您給我們解釋下您最新的靈性的家族系統排列”,他的回答是:“我能夠體驗到的最新的東西是我仍然來了,就這麼多了。新家族系統排列是一個愛的新維度,這會是什麼樣子,我們還不知道。對我們而言,這永遠是一個奇跡。”

    有觀眾問他,為什麼這麼多年自己總是遇到傷害和欺騙,海靈格以眼鏡做了“開示”,他說自己戴了很多年的眼鏡,後來不戴了,把眼鏡放在一邊,“我相信我雖然失去了它,但它永遠都會保持原樣。”

   海靈格特別欣賞、特別喜歡講“空無”:“在那裡,他與中國哲學緊密相連,在靈性家族系統排列中,我們可以觀察我們與這份空無的連接如何,他們是如何越來越深,越來越強,突然之間我們接收到了一個衝動,這是一份資訊,是一份連接,向我們展示該做什麼,下一步是什麼。我們僅僅是保持靈在,我們去傾聽他們想對我們講什麼,這樣就有越來越多的人靠近我們。所以一開始的時候發生的就是在這個世界和另一個世界之間的邊界被擦除了。”

   不少人在現場向海靈格傾訴,有些人甚至會哭,海靈格只是用睿智而慈悲的眼光看著他們,語速緩慢地說:“如果你不斷地去思考你的問題,你是找不到解決方案的。因為你一直都保持在同一個層次,解決方案來自於一個你目前為止還不知道的維度。這個解決方案來自的維度,遠遠超越了你的想像。如何成功呢?你只需要忘記一個詞,‘我’。完完全全獨立的幸福快樂,或者只與自己相關的幸福快樂,只是虛假的幸福快樂,它不是真正的幸福快樂。”

 

序位

    伯特·海靈格1924年出生在德國,5歲時就立志成為一名神父,20歲時進入一所天主教學校,學習哲學、神學和教育學。1953年,在他取得博士學位後,被任命為神父派到南非的祖魯族服務,他在那裡生活二十年,之後接受心理分析、完形療法、原始療法以及交流分析等訓練。他發現很多人的心理糾結皆與其跨越數代的家族成員有內在關係,進而創造性地發展出“家庭系統排列”心理療法,成為橫跨20、21世紀在西方影響力深遠的著名心理治療大師。

    海靈格的“家庭系統排列”療法認為我們是系統的一部分,第一個系統是我們的家庭系統。當家庭當中每個人都在自己應得的位置的時候,這個人、這個家庭才會感覺好。當家庭成員在家庭的靈魂當中缺失的時候,會影響幸福快樂。所以海靈格認為身體以及情緒上的失序是與家庭當中的失序直接關聯的,我們去觀察創造出這樣失序的機制。

海靈格發現並制定了一些簡單的生活法則,他稱之為“愛與幫助的序位”。對這些序位的違背導致關係、財務和健康狀況遇到困難。序位是不可撼動的,像萬有引力定律一樣——無論一個人是否相信它們。對這些序位的觀察不僅可以轉化一個人自己的生活,而且可以改變所有的環境:家庭成員、鄰居、同事、上級和商業夥伴。

    “家庭系統排列”的核心就是序位,海靈格表示,在第一位的,永遠都是女人以及母親。只有當孩子出生幾年之後,男人才變得重要,海靈格說:“一個拒絕母親的人,是在拒絕生命。因為母親給予了我們生命。抗拒母親就是在抗拒自己,因為我們是母親生命的延續。一個不愛自己的人,永遠得不到別人的尊重和愛。而愛自己的源頭,就是接受母親,感謝母親。一個與父親斷開連結的男人,永遠不會尊重女性,也得不到女人的愛。男人帶著愛來到女人的身邊,才能有機會獲得女性的接受和尊重。”

    家庭序位中,除了男人、女人,還有重要的孩子,海靈格的妻子索菲在現場說,“孩子,只是身體上是孩子,家長們沒有能力向孩子隱瞞任何事情。在更高的層面裡,他們知道一切。如果孩子愛惹麻煩的話,這已經展示出了在這個家庭中有很大的失序。系統排列是在一個系統當中建立秩序,一旦序位被重新建立起來了,幸福的大門就敞開了,成功的大門也敞開了,健康的大門也敞開了。”

 

感恩和愛

    在世界圖書出版最新推出的《洞見孩子的靈魂》中,海靈格寫到海靈格科學是一種整體科學,是人類在生命中所共用的整體序位元語言,它始於家庭、男女之間,父母與孩子之間,還包括他們的教育,延伸至工作狀況中的序位元、職業、組織機構以及所有大的團體,比如種族、國家、文化等。同時,這也是一種關於錯亂序位的廣泛科學,這種錯亂序位導致人類各種交互作用中的矛盾,它分裂人類和群體,而不是帶他們走向合一,這些序位和錯亂的序位轉化進入我們的身體,在我們的疾病、身體、情緒和心靈健康中扮演著一個重要的角色。

    也正因此,“家族系統排列”被應用到外交、商業等多個領域,與《道德經》裡說的“治大國若烹小鮮”異曲同工,知名企業家族系統排列導師瑪律皮卡說:“如果你無法尊重你的父親,你會尊重你的員工嗎?我不這麼認為。所以內在序位是我們父母的畫面,如果能夠尊重我們的父母,我們才能擁有豐盛,我們就值得活出他們給我們的生命,心懷感恩,才能夠帶領我們進入未來。”瑪律皮卡說他發現很多導致公司出現危機的原因是失衡的決定:“這些失衡來自於哪裡?大多數是來自于公司所有者的家庭,通常這個失衡是關於財富以及權力。所以為公司找一個解決方案,也是為所有者的家庭找一個解決方案。所以當你遇到危機時,你需要去看你的內在序位,然後才能有未來。”

    索菲說:法則在全世界永遠都是一樣的;不管是在墨西哥還是在北京。如果年輕一代理解了感恩和愛,“我們的世界,我們的商業都會得到拯救,也會影響所有的家庭和孩子。”索菲認為如果一個人心裡是匱乏的,他不可能擁有財富。因為他的心裡充滿了恐懼、他的心裡沒有愛。如果一個人僅僅是為了金錢而工作,他是在出賣靈魂。

    年過九旬不遠萬里來到中國,海靈格表示是因為中國對他而言意義非凡,他希望家庭系統排列能夠説明更多的中國人跨越生命中的障礙,走向快樂成功的人生。而作為“一代宗師”級人物,在大受追捧之餘,海靈格及其家庭系統排列也受到一些質疑,多年來海靈格並未回應,而這次來北京面對中國媒體時,“海爺爺”在自己的開場白中淡淡提到這點:“有很多給別人做‘家排’的人不瞭解什麼是‘家排’,他們用他們自己的方式做,有些人還告訴別人什麼是正確的家族系統排列,但他們在講之前,甚至自己都沒有看過這類書,所以現在我會把家族系統排列展示給中國人。”

在海靈格看來,家族系統排列並不是解決問題最終的答案,它只是一個開始,可說是“與心靈同行”或“與道同行”。

本版文/本報記者  張嘉  

 

arrow
arrow

    Ta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