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小說西遊記中所顯示的修行觀念()
/王中和

0023aea9e8ef0d36413124  


    
沙僧代表流沙河的吃人妖怪,其實流沙河喻為如塵沙般的煩惱,而塵沙般的煩惱有如吃人之妖怪,這應該是沙僧這個角色之寓意。西遊記中沙僧的性格刻劃較不明顯,因沙僧僅代表一種煩惱的狀態,若是豬八戒和孫悟空通力合作,如塵沙般的煩惱即告消失,沙僧修成正果即成為金身羅漢,佛法中阿羅漢的定義即是完全解脫於煩惱,不入三界的聖者了。

    
龍馬負重,應是代表「五根身」,駝著代表求道者的唐僧上西天。人無身體不能求道,在佛法中求道者的根身乃是屬於「阿賴耶識」之相分,可通往藏如來的「如來藏」。西天取經,小白龍化成馬,得到真經後,馬又變化成天龍,代表我們的身體乃是修行的正報,人時時刻刻的身口意行,決定修行果報的優劣,關係到如似現凡馬者可化為天龍,或天龍變為凡馬,代表了所感召正報身的勝劣升降變化,鼓勵了求道者的精進。

   
很有意思的是,從古以來代表《西遊記》的繪畫或圖案,沙僧和龍馬都是配角,還是老孫大師兄和老豬二師弟靠著唐僧師父,最搶鏡頭,代表意識和「意根」的活動壓倒性地主導了人類的生活,而一般大眾自己也未必知道。

    
他們師徒三人的關係代表唯識學的三個「能變識」,「阿賴耶識」、「末那識」和意識的互動,因為此三個「能變識」乃是每個人的本能和自家之物,即使沒有唯識學概念的人,也會覺得師徒三人的關係,明示或暗示著人類自心的活動,不禁觸動心弦,莞爾一笑。真的很耐人尋味。沙僧性格刻劃不明顯,龍馬的存在常只為高抬唐僧的地位。西遊記作者吳承恩,真是很有心地藉著佛法唯識有宗的學理,來寓意修行。

    
《西遊記》中孫悟空和豬八戒的關係,非常戲劇化,而人們對猴子和豬的互動,在會心微笑中,是否察覺了人性和觀照了自己呢?某種程度上,代表「末那識」的豬八戒,像不像妖怪派到取經團隊中的臥底?

    
《西遊記》中的妖,常是菩薩故意設下的魔考,而魔也不能單獨發生授受作用,必有人心之對應,才能完成。即是魔也必須經過我們自己的同意才發生作用,如同伊甸園中的蛇,是先用言語誘惑夏娃,讓夏娃自己同意去吃果子犯罪。豬八戒即是代表人心中的貪慾之魔,外妖與內魔當然要裡應外合,否則如何有小說中八十一難的好戲看!

    
豬八戒的讒言,唐僧的糊塗顢頇,兩者配合的恰好,即使有大聖的金箍棒和七十二變,忠言逆耳,也常令人扼腕!取經團隊自己有不當決策,莫怪落入妖精之鑊,代表著意識的作用再伶俐,也不敵「末那識」的我執,和「阿賴耶識的染污種子。

    
畢竟凡夫就是因沒有般若妙智慧,才要去西天取經,取經團隊的難題,正是取經團隊需要真經的原因。正如凡夫就是因為沒智慧才需要修行,又如何要求在修行過程中,表現出毫不犯錯之智慧呢?娑婆世界總是呈現兩難啊!

    
《西遊記》中的真經,還分為「有字真經」與「無字真經」,對一般凡夫的程度而言,只能棄「無字真經」而取「有字真經」,可謂買櫝還珠,非常諷刺。「有字真經」代表外在的聖言量,文字般若化成了尊貴的經典,可以有具體形相,高高在上的受到萬民供俸和朝拜,但可能反諷地,對真經之內容一字也不識、或真經的意義一句也不懂。

    
「無字真經」則代表心中的智慧,無形無相,這才是真正諸佛要傳授的經典「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有字真經」代表取經團隊任務完成的表象,「無字真經」才可以點化孫悟空和豬八戒的正確關係,這才是修行重點,真經要教導的,正是化解取經團隊內部矛盾的智慧。

    
「無字真經」當然就是指明心見性,唯有明心見性,唐僧才能恢復了本然的覺性,才有能力調和,代表第六識孫悟空,與第七識豬八戒的矛盾,唯有六識和七識互動的關鍵問題能解決,化解代表塵沙煩惱的沙僧,轉成金身羅漢。也使得龍馬恢復其為天龍的真身,代表修成正果之報身和報土。

    
取經團隊的轉化與昇華要靠獲得真經,也可以講在經過多次魔難的試煉,開啟了唐僧本具的般若真智慧,終於化解了取經團隊內部,一直存在的最大的矛盾,這時,外在有形有相的真經也就出現在眼前了。

    
唐僧未得真經前,代表凡夫在還未證道成佛前,他們的第六識孫悟空和第七識豬八戒,無論現行或種子,總是有執,容易分裂和爭執。因而就凡夫唐僧來說,「遍計所執自性」即代表取經團隊的內部矛盾,是人類一直普遍存在的我見我執、使人進退兩難。佛法經論,尤其是玄奘法師著重的唯識系列,皆是要引導人們消除「遍計所執自性」,或者說,消除我執和法執,證得「圓成實性」,轉識成智。

   
第七識(意根)以第八識的「見分」為執取對象,進而產生對似有我、法的執著;第六識(意識)能以前五識的認識對象,為自己的認識對象,進而產生對似有我、法的執著;而意識也能單獨認識、或思量各種抽象存在的事物(法塵),產生我法二執。六七兩識皆有執,代表无唐僧,則老孫和老豬誰也不成事。

    
豬八戒貌似無能卻注意一切動靜,取經過程中凡事都要多嘴干涉,意圖影響或暗中指導,代表佛法唯識學中的「意根末那識」,處處作主,是轉生諸法的啟動者。「末那識」控制意識的思惟方向,而意識思惟之後,也會回頭影響到「意根末那識」的心性與決定,小說的表現中,代表能力高強的孫悟空(意識),常常對豬八戒(意根)施予又打又罵的壓力,讓豬八戒表面上敢怒卻不敢言。

    「意根末那識」,以及意識覺知心,是互相影響的;境界一來,意識與意根輾轉相依、狼狽為奸,則一發不可收拾,此時種子起現行,現行又薰種子,更是強化現行與種子互相熏染的幫兇了。意識若能在千鈞一髮之際,迴光返照,勸服意根,這就是智慧,無奈孫悟空不解唐僧之意,常無法讓豬八戒心服口服。

    六祖惠能在《壇經》中說:「八識是六七因中轉,五八果上圓」即是說轉「有漏」的第六識(意識)和第七識(意根)為「無漏」時,要先明心見性,才能生出智慧,在因地修行過程中,逐漸磨練,讓意識說服意根,解除以小我為中心的種種染污模型和習性慣性,不再以自我為中心,以去除一切的我見我執、和法見法執。待因地修行圓滿,所有我法煩惱斷除了,再一舉把「第八識」轉成「大圓鏡智」,及「前五識」轉成「成所作智」,代表功德圓滿成佛了,這是「五八果上圓」。

    一切的身口意行,正是由「意根末那識」為先鋒而啟動。不離最勝義諦,來理解意識與「意根」的關係,方是真正的實踐佛法,也解明了師徒三人糾結的出路。這就必須唐僧取得真經(明心見性),才能調和孫悟空(意識)與豬八戒(意根)的關係。

    而其中的關鍵,在親証佛性(如來藏)而智入於中道,才能調和意識及「意根」,真正的實行「如理作意」。反之,不能「如理作意」的人,必定會產生種種違背法界真相的妄想。修行的路就會走偏,以致落入我見、身見、常見、斷見、見取見、戒禁取見、邪見之路。

    覺悟心性的人就能透過觀照而了解,「意根」與意識互動的過程中,心真如是不斷的監控與支援的,但心真如本身卻從來不貪不取,不了別六塵境,這種智慧值得小我的六識與七識模仿效法。

    心真如如明鏡般的,就在容納一切染、淨之有為法相的同時,顯發出其超越兩邊、清靜無為的真如法相。不能親證的人不可能了解這種妙理。修道者時時現前觀察心真如的清靜性,並不斷親自體驗,心真如永離二元對立的中道性,不落兩邊,成為化解我見我執的依據。唯有當唐僧證取真心後,並轉依其本來性、自性性、清淨性、涅槃性之功德,才能轉化小我三毒,化解孫悟空與豬八戒之矛盾。    

    不斷現前觀察,「如來藏」本著一向不貪不厭、不執不棄的中道清淨性,支援七轉識的運作。如此愈觀察愈深細,即知第六識與第七識互動深度之細微,互動速度之迅疾,互動模式之繁複,互動功能之多樣,不是言語可以形容的,如此一路觀到底,般若智慧源源不絕地湧出,可應用實踐於日常生活。

    
深刻認識「意根末那識」主導之「七轉識」在三界中,圓成善惡因緣的造作,所有境界相飄動不實,於無義處中,似義而現。若了悟真心體性,而如理作意,從此轉化意識為「妙觀察智」,由意識對這個心真如,也就是萬法實相的實證與現觀,才能逐步對治「意根末那識」的我貪、我癡、我見、我慢,去主導修正我們的身、口、意行。 

    破參開悟之後,就會把握著歷緣對境之機會,透過意識,對無漏淨法的正確思維觀照,不斷領悟末那識的習性慣性中,潛藏著很多不正確的模型。也就是體會從六塵不觸,到六塵如幻,到六塵性空,到六塵寂滅,在這個不斷熏習淨法的過程中,「妙觀察智」地地增上。

    般若智慧即是不斷在生活中,領悟那些「失控的強迫性衝動模型」,怎麼陷進蘊、處、界(色心宇宙)陷阱的,就怎麼循原路退出去,若「妙觀察智」不斷增上,自然就會打通時間軌跡,很多遺忘之事不但回憶起來,而且有面對和處理能力。這些現象,都是不斷觀察六識和七識互動的自然結果。

    不斷觀就會愈觀愈深細,「意根末那識」為先鋒,起心動念,首先作意啟動,意識、五識方能相繼現起。或是六塵觸動刺激,意根我執煩惱反應,意識與五識隨而相繼。

    
意識與「意根」潛意識互相影響,兩者之交互運作,形成迴圈,意識之五別境(欲、勝解、念、定、慧)功能的運作,或末那之五遍行(觸、作意、受、想、思)功能的運作,介入此迴圈當中,其中的關係非常之複雜微細,速度非常快,連心真如作用都覺察不到的未開悟者,是很難探知一二的。

    「如理作意」並如實了知如來藏之性用,能深入於觀行的人,一定能細觀自身八識心王之互動狀況,這也是証悟「唯識性」後,解銷「唯識相」之觀行過程,七轉識妄心,時時與六塵萬法相應,而心真如「覺性」宛然,不觸六塵萬法,這兩邊是配合的。

    真如的清淨相與七轉識的染污相是「二而一,一而二」的,必須雙解「阿賴耶識」的有為、無為二性和合;運動與不動二性和合;生滅與寂滅二性和合;覺性與寂性二性和合;染法與淨法二性和合;般若妙智就從這裡生起。
    
    
染污相是透過理解「菩提覺性」的不觸六塵的清淨無我相,來慢慢洗滌的,觸六塵相即是執,尤以法塵內涵藏更大的執,此執是八識田內的染淨種子相應流出,皆是全時間軌跡上所種之因,觀到此境,即能體會到一切法都是心內法,一切法都是自心現量,證此,幫助您內心無限平安,這就是佛法之妙用。

    凡夫對「八識心王」的運作有很大的不了解,「識」的主要功能即是了別,七轉識的了別六塵,同時也遮蔽了「菩提覺性」,因「本覺」之不顯,眾生落入以六塵為心外實法的陷阱。又不知三界六塵諸法實是「阿賴耶識」之所變現,並無心外之實法,是眾生妄取諸法故,輾轉而生六根、六塵、六識之十八界。

    佛法有一句話是:「唯識無境,境無識亦無」,或者說:「境不離識,心外無境」,「唯識無境」是步向解脫第一步的修行方法,接著而來是內識能取所取之銷解,在識境相依的現象中,只要解銷一邊,兩頭都斷。因此必須不斷的去體會和效法「菩提覺性」的不觸六塵境、六塵如幻、六塵性空、六塵寂滅,識境兩頭都斷,小我的貪嗔癡才不會失控,才不會陷入不得不反應,才不會著了小我的「失控的強迫性衝動模式」,般若智慧才能自然流露。

    這也就是不離最勝義,來理解第六識與第七識的關係,方是真正的實踐佛法。所謂的意識與意根之關係,是包括識體、功能、所緣、運動軌跡、資料庫等諸方面的觀察。這會幫助我們弄清楚煩惱習氣如何形成?如何儲藏?又如被再刺激?煩惱資料庫如何運作?又如何提取?又如何影響我們的思想和行為?

    對「意根」與意識互動關係的這些觀察,可不是哲學家的烏托邦,是要落實到日常生活裡頭,有助於處理生活問題,並化解「做主小我」之貪嗔癡。「明心見性」之後,隨著般若智慧的提升,生活上有太多方面需要反省調整啦!有時一天的進步,就等於一般人的好幾年。「明心見性」是不會上央視「春晚」的,卻能讓「我見我執」消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ammy 的頭像
    Tammy

    愛的序位工作室---家族系統排列

    Ta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