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電子產品成癮是世界性難題, 心理學家找到了“解藥”

11.png

文:芒來小姐,

電子產品依賴是世界性難題。手機是好是壞,全看使用者能不能駕馭它。學會駕馭電子產品的孩子,更能獲得未來競爭力。
 

前陣子為了給孩子上網課,朋友買了一台iPad。春節期間,孩子抱著iPad不撒手,把朋友氣得一頓訓:“給你買iPad是為了學習,不是給你玩的!”

結果,這個11歲孩子反駁說:“我玩是因為我的朋友都在玩,我不玩大家聊什麼?而且課本也在iPad裡,我不看iPad怎麼讀書?”

朋友啞口:一時竟無法反駁。

一個班99的孩子都在玩手機電腦,老師都用網路教學。手機、電腦、平板、智慧手錶、智慧學習機、智慧音箱……電子產品無處不在,帶來的壞影響,成為讓父母頭疼的問題。

 

電子產品依賴是世界性難題。

瑞典,98%7歲孩子都有自己的手機;英國,孩子每天花6小時玩手機電腦;美國,孩子每天花在科技產品上的時間高達9小時……

瑞典首席心理健康專家Anders Hansen在新書《手機大腦》裡寫道:雖然手機在兒童群體中已經普及,但絕大多數孩子都沉迷遊戲娛樂,只有一小部分孩子能夠善用手機。

 

什麼叫善用手機?如何使用電子產品,才能夠放大電子產品的好處,而不是被電子產品奴役?

 

Anders Hansen將腦科學、進化學、心理學和自身研究結果結合起來,在《手機大腦》裡做出了嚴謹的解答。

Anders Hansen認為,電子產品對孩子產生影響是好是壞,由三方面因素決定:多巴胺、用腦習慣和鏡像神經元。

手機帶給孩子的,

不只是成癮

 

為什麼人們會手機成癮?原因是它用源源不斷的新鮮內容,啟動人類大腦中的獎賞機制,讓人不斷分泌多巴胺,不斷感受快樂。

 

這被稱為手機的“興奮劑效應”——饑腸轆轆的原始人看到樹上的果實,會興奮得分泌出多巴胺;無聊焦慮的現代人看到網上的消息,也會分泌出同樣的東西。

興奮劑效應在10-20歲的青少年身上尤其明顯。他們的大腦尚未發育成熟,多巴胺分泌旺盛,十幾歲的孩子看手機,就像饑餓的原始人看到果實一樣,容易沉迷其中獲取更多滿足感。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青少年離了手機就悶悶不樂,甚至性情大變。他們被虛擬世界啟動的多巴胺遠超現實。

 

什麼樣的孩子能夠抵抗興奮劑效應呢?

研究者針對700名大學生進行調查,發現A型人格(好勝心強,自尊心低,壓力感大)對人容易對手機上癮,B型人格(溫和佛系,不急不緩,壓力感低)的人不會和手機難捨難分。

 

B型人格有兩個特質:社交不活躍,上進心較低。或許因為這樣,他們能做到忽略手機裡的聊天資訊、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和不太關注其他人都在幹什麼。

如果採訪B型人格的孩子“你為什麼不愛玩手機”,他們多半會給出這類答案:“玩多了也沒什麼意思”、“爸媽不讓我玩”、“我的朋友都不怎麼玩”……

相比容易給自己壓力的A型人格孩子,B型人格孩子沒那麼大壓力。不會因為考試考差沮喪萬分,也不會為了融入群體必須跟大家玩一樣的遊戲。

 

也就是說,B型人格對興奮和快樂的需求沒有那麼強烈。他們同樣喜歡追求快樂,但內心沒有那麼“饑餓”。

 

相比起來,壓力很大的A型人格者更容易“餓”,因為他們承受的壓力快到極限了,而甩掉壓力最快的辦法有兩個:賭博,玩手機。

 

《手機大腦》提到一組調查結果:一些社交平臺上的流覽機制,參考了老虎機的賭博機制。當我們思考“有沒有人給我點贊”時,我們其實和思考“下一把肯定能贏”的賭徒有著一樣的心理。

 

因此,Anders Hansen認為:想要避免孩子興奮劑成癮,最直接的辦法就是“減負”。

 

要麼讓孩子用更原始的方式學習,要麼讓孩子精神上“吃飽”,內心平穩滿足後,獲取興奮和快樂的動力自然會減退。

 

手機讓孩子熱衷於“走捷徑”

手機之所以會對孩子產生壞影響,另一方面,也是因為人類的大腦被設計成“愛走捷徑”的模式:為了減少熱量消耗,最高效率地處理問題,人類會本能地在思考上“節能”。

 

研究者讓一組實驗物件拍下美術館的展品照片,另一組實驗物件用眼睛看。第二天,研究者向兩組人展示展品照片,讓他們找出昨天在美術館看過的作品。

 

結果顯示,沒有拍照、用眼睛看的實驗物件印象更深、記得更牢。

 

這個實驗說明:如果大腦認為“反正手機都有照片”“反正網上都查得到資料”“反正老師會把PPT發到雲端”……就會開始節能,不那麼專注於記憶、學習。

 

這被稱為“Google效應”:既然Google上都找得到,那還有必要去記住嗎?答案當然是否。

 

另一方面,人類“走捷徑”時也會分泌興奮愉快的多巴胺。

 

遠古時代東張西望的人警惕性更強、存活率更高,多巴胺幫助人類保留了這個有助於生存的習慣。如今人類雖然進化了,“一心多用時會感到愉快”的習慣還是延續了下來。

 

所以,只要手機在旁邊,孩子就容易放空大腦、三心二意,並且為此感到愉快,這種感覺是很容易讓人沉迷。

 

基於這點,很多科技廠商試圖傳遞一個誤導資訊,來合理化大腦因為手機“走捷徑”:使用手機可以幫助我們記住更多東西,實現一心多用。

 

然而,一項針對150名兒童的研究結果發現:人不可能一心多用。那些所謂“擅長”多執行緒操作的人,注意力和效率比只做一件事的人更低。


 

而且,一旦大腦習慣“走捷徑”,哪怕只是把手機擺在身邊,都會變得越來越難以投入學習;或者哪怕努力集中注意力,也記不住太多東西。

 

Anders Hansen建議:如果你已經形成手機依賴,當你工作學習時,為了避免走神,最好把手機放在自己看不到的地方。

用紙筆記錄代替手機一鍵操作,看起來效率更低,但能記住的東西其實更多。

而孩子養成這些習慣,離不開父母的引導。就像約伯斯嚴格限制子女使用科技產品。

 

既然父母深知手機會改變孩子的大腦習慣,就要從根本上限制孩子使用科技產品的時間,最好每天不超過60分鐘,甚至更低。直到孩子能夠靠自己控制多巴胺、自覺把手機放在自己看不到的地方。

面對面交流更有幸福感

如今,各種社交App讓我們不用見面也能溝通。然而,這也帶來一個副作用:增加了青少年的抑鬱、焦慮、孤獨傾向。

 

為什麼會這樣呢?

義大利幾位科學家用猴子做實驗,發現猴子伸手拿食物、看到其他猴子做同樣動作時,大腦負責組織身體運動的區域會被啟動。

 

人腦中也有這塊區域,它被稱為“鏡像神經元”,是一種通過模仿他人,來幫助自己學習的腦細胞。

 

它的作用在於:當我們親眼看到他人做某件事時,鏡像神經元用模仿和記錄他人的動作,來幫助我們感受情緒、獲取經驗。


 

因此,當我們和某人面對面交流時,我們同時也在模仿他、學習他、成為他。這也是為什麼小孩喜歡模仿大人的表情,他們正處在鏡像神經元旺盛發展的階段

然而,手機取代了面對面溝通,孩子只能面對一張螢幕或一個音筒說話,這直接導致鏡像神經元越來越不活躍。

 

一項研究針對4000名大學生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自從20世紀80年代,大學生的共情心在不斷減弱,並且越來越喜歡陶醉在自我世界裡。

 

這意味著,雖然孩子能通過手機見到更多人,但同情他人的感受、與他人感同身受的能力卻日漸減弱。

耶魯大學的研究者們在2年內對5000人進行了調查,發現在社交媒體上花的時間越長,幸福指數越低,抑鬱和焦慮指數越高。那些高P精修過後的照片,很容易讓青春期的孩子感到自卑不安。

解決這個問題的直接辦法,就是引導孩子不要依賴手機進行交流。

 

丹麥幾位元研究者組織1000人進行了“一周不用手機”實驗,7天后,實驗物件普遍感到:和他人面對面交流時間增加了,壓力更小,對生活滿意度更高,以前看他人曬照片時產生的嫉妒感也煙消雲散。

 

手機增加了快樂、方便了生活、讓我們和朋友更頻繁聯繫,但手機不能取代正常社交。因此,想聯繫朋友時,儘量約出來玩;或者放下手機,和父母一起走向戶外,才是對孩子成長最有利的方式。

 

如何善用手機,幫助孩子成長?

2013年北京滿分作文《手機論》,文中有一句話:手機者,有善亦有惡,或曰無所謂善惡。以遠慮觀之,以高德馭之,不以其廢正務、遠人情……

簡單來說就是:手機是好是壞,全看使用者能不能駕馭它。

 

如同上文的總結,我們有三個方法可以幫助孩子駕馭手機:給孩子“減負”;限制使用手機的時間;鼓勵孩子面對面交流。

此外,《手機大腦》也給了父母一個安全使用手機的小貼士:

 

  • 下載限時app,嚴格限制使用手機的時間;
  • 每天關機1-2小時,完全擺脫手機;
  • 將手機設置成黑白背景,減少多巴胺分泌;
  • 不將手機帶進教室、床頭,做作業時也把手機放遠點。

 

孩子終身都將與手機作伴,早年學會如何正確駕馭手機、而不是被手機牽著鼻子走,對他此刻的成長和今後的人生都至關重要。

 

為此,父母也需要言傳身教,抽時間放下手機,去戶外跑一跑。當你以身作則放下手機,孩子也會模仿你的做法,抽離虛擬世界,去現實世界中尋找真正滋養自己的養分。图片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ammy 的頭像
    Tammy

    愛的序位工作室---家族系統排列

    Ta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