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男生國旗下演講表白”  《孩子,這沒什麼大不了的》

 

506_201205160938061ImMC  

   

 410日華商報頭版 

    四月裡的這幾天,一個少年接受了幾乎整個西安城的注目。

  他出現的時候,人們只知道他17歲,上高二,其他不詳。

  用陝西人的話來說,這少年猛勢得很。在學校週一早晨的國旗下演講中,他面對著1600多位師生表白:我喜歡一個女孩,而喜歡一個人,就要負責任。

  這次演講迅速引起震動:他的老師吵了起來,他的父母哭了,當地最有名的都市報在頭版上為他寫信,許多市民開始第一次直接和自己家孩子談論愛情

  少年叫小中。在過去的一周裡,人們談論著他,也借他談論著自己的生活。

  在報紙上、電視裡、網路中,有人說他真爺們兒,有人說他不分場合,有人讚美青春,也有人痛斥媒體在炒作。

  這一切小中都沒想到。那場表白,只不過為了說出心裡話,並讓懂得的人感動。

  在家呆了整整一周之後,他返校上課——穿好校服,蹬上球鞋,背起書包,擠進公車。一切看起來沒什麼不同,但對於這座城市和更多的少年來說,這場表白已經改變了一些事。

  他決定說點什麼

  當班主任把下週一對全校演講的任務佈置給小中時,他感覺沒什麼特別。儘管這將是他人生中第一次登臺演講,但比較起來,他還是更期待次日開始的清明小長假。

  好不容易放3天假。這個17歲的高二男生說。他琢磨著和家人來一趟短途旅行,還想看兩場NBA的籃球賽。在他房間,參考書和練習冊從地板上開始摞,一直摞到比桌子還高。

  兩年多以前,小中和家人從北京遷至西安,就讀於西安工業大學附屬中學。這個福建籍的大男生有1.76米的個子,額頭渾圓。在同學看來,他雖然不愛說話,卻特別有主見,遇事從不慌亂,還因此得了一個外號淡定哥

  根據慣例,全校演講的主題是每週提前確定好的,小中領到的題目是感恩。回到家,他寫了篇稿子發給班主任,結果被斃了。

  班主任為他重寫了一份新講稿。但此時,小中心裡已經在醞釀著一個計畫。

  此前,他所在的班裡曾有兩個男生因喜歡同一個女孩而發生衝突,小中心裡不認同這種行為。

  他也有一個關係要好的女孩,他叫她“108”。這個代號的意思,是只屬於他們兩人的秘密。在假期的晚上,他偶然發現有別的男生在網路中向“108”告白。聯想到班上的那件事,他決定說點什麼。時間,週一早上。地點,主席臺上,全校面前。

  小中把這個想法稱之為靈感”——他的腦袋裡組織著一段話,他要把這段話加到演講稿之後。演講的主題是感恩,而他要接著談談責任

  小中的姐姐小惠記得,那天,弟弟自己一個人關在房間裡。吃飯的時候他和家人提起:嗨呀,還要演講呢,真煩。

  回憶起弟弟有點得意又裝作不在意的樣子,小惠直到現在還忍不住捂著嘴笑。

  姐,你上過台嗎?怕不怕?弟弟問。聲音會發抖!姐姐答。切!沒那麼誇張吧?!小中轉身又進了自己的房間,嘴裡念叨著各位同學好……謝謝各位老師”……

  此時的小惠全然不知小中的計畫。她是家中老大,年長弟弟6歲。在她眼裡,小中不僅一直是個小孩,還是個超級乖的小孩。他放學沒晚歸過,打電腦遊戲說戒就戒,週末總是陪伴家人,寫作業更是從不要人催。

  小中待在自己的房間裡,一邊琢磨著措辭,一邊在手機上寫下一段話。開頭是:在這裡,我還想說,如果你真的喜歡一個女孩就要敢拼,敢為她和你的未來而拼。

  差不多200字,他掂量了好幾個鐘頭。下午4點,他帶著兩份電子講稿下樓,走進列印店,打了兩頁紙。一頁是老師的意思,一頁是他自己的意思。

  小中記得,屬於自己的那一頁正好作文紙大小,墨蹟清晰。他盯著看了一遍,感覺挺爽的。走出列印店,他又注意到,那天還真是很晴朗

  回到家的時候,小中把兩頁紙緊緊捏在手裡。當然,他並沒有忘記,把感恩壓在責任上面,這樣,便沒人能注意到。

  表白挺牛的

  48日早上8點,小中穿過人群來到操場。他站在離主席臺很近的地方準備著,和所有人一起唱著國歌,看國旗升起。原本他很緊張,上學路上連公車擠不擠都感覺不到了,但當升旗儀式結束,主持人念出他的名字時,他反倒不怕了。

  白球鞋在臺階上跑了三步,小中邁上主席臺。他來不及回憶姐姐傳授的經驗,來不及拉一拉校服的衣角。他只是半低著頭,盯著自己的講稿,用餘光瞟到操場上的老師、同學。黑壓壓的頭頂,白生生的臉,足足有1600多人。

  小中想說點什麼活躍一下氣氛,就像美國總統拉票那樣。但當他站在話筒前,才發現氣氛太安靜、太嚴肅了。一秒鐘以內,他決定砍掉那句調侃的玩笑話,直接開始演講。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大家好。小中開始朗誦講稿。聽見從大廣播裡傳出自己的聲音,他覺得很有趣。他一邊讀,一邊盡情體驗這第一次演講,發覺自己的心跳似乎毫無變化,呼吸卻極其費力。

  如果小中只是念完了第一張紙上的文字就轉身離開,那麼,那一天只會是一個再平常不過的星期一。他的肚子裡裝著母親準備的火腿雞蛋,他在公車上被擠來擠去,他坐在教室裡上課,作為物理科代表,他還需要收發作業。

  然而,兩分鐘之後,這個星期一變得再也不一樣了。因為漫長人生路上,我並不孤獨。小中念完了第一張講稿的最後一句。他並沒有說出那句不知練了多少遍的謝謝各位,而是接著說了下去。

  在假期裡,為了能做到脫稿,他一直在背誦自己的兩百字。然而此時,他的頭腦一片空白,什麼也想不起來。

  根據在場同學和小中自己的回憶,當時他這樣說道:關於上周的打架事件,我想說,如果你喜歡一個女孩子的話,不要用這種方式來傷害她,要負責任。像我,我就有一個喜歡的女孩子,108,我就要勇敢地說出來,我喜歡她。

  如今,小中自己也不敢完全確定在臺上到底講了什麼,他只知道很多準備好的話都沒說,比如對責任的論述,比如要好好努力考上大學的誓言……但當時他實在太緊張了,一個字也想不起來。

  不過,他記得對“108”說出了自己的心聲,他覺得值了

  事實上,從小中表白的第一句話開始,台下已經有人鼓掌。最初的掌聲來自少年的三個好友,他們此前就知道哥們兒的計畫,有人提出異議,但小中很執拗,他們就馬上從阻攔變成了鼓勵。

  不需要請他們喝冰峰(西安本地品牌飲料)!小中自信滿滿地說,一句別說出去,兄弟就懂。

  只是,當兄弟支持的掌聲響起時,他更加慌了神。一個在場的高三男生事後回憶,操場上有點嘈雜,他只聽到臺上的人說了一句我喜歡她,就立馬加入了瘋狂歡呼和鼓掌的行列。掌聲響了很久,直到小中離開。

  這個高三男生也有自己的女朋友。他覺得,表白挺牛的。對臺上的學弟他有點印象,是個內向的娃

  我失去什麼了嗎

  自始至終,沒有人打斷小中,也沒有人阻止他。一位老師朝著主席臺走了兩步,又停下來,讓一個同學上臺去叫他。

  說完了自己的心聲,小中自己走下臺階。他聽到歡呼聲,覺得很感激。晨會主持人認識他,也忍不住輕聲鼓勵。升旗儀式結束後,他走回教室,很快又被老師叫了出去。

  在教務處接受老師的詢問和批評時,小中說自己並沒有感到害怕。他當時只念叨著一件事:“108”感動了嗎?正如他後來在微信圈裡寫的那樣:表白後真是爽快。

  班主任一直陪著小中。他反復向學校領導們解釋、求情,為小中爭取機會。此前,他一直想給這個內向卻聰明的轉學少年多一些關注和鍛煉。小中也很喜歡這位老師。

  當天中午,小中父母被叫到學校,把兒子帶回家。此時,他們並不知道學校會怎樣處理孩子。還能不能回去上學?被開除學籍怎麼辦?一家人陷入了沉默中。

  小中的父親沒有責備他一句,這個平常話就不多的男人一下午都在臥室裡呆著。小惠看到爸爸盯著天花板想事情,她覺得,父親一定在為弟弟上學的事發愁。

  媽媽哭了。小中說,父親則沒有在他面前流露出憤怒和失望。背地裡,他聽媽媽說,爸爸也哭了。

  那天晚上,母親做了全家人喜愛的辣椒炒肉和香腸。小惠叫了父親好幾次他才從房間裡出來,隨便扒了兩口飯,又進屋了。自始至終,一句話也沒說。

  我們都知道對方在難過什麼。小惠回憶,她走進弟弟的房間,看見他躺在床上,翻著一本練習冊。值得嗎?姐姐問。我失去什麼了嗎?弟弟反問。

  那一晚,小惠翻來覆去直到半夜。入睡前,她最後記得的景象,是父母房間裡的燈光依然亮著。

  週二早晨,小惠6點就爬起來,這個90年出生的姑娘決定,要代表家人去和學校交涉。這個決定最初沒有人支持,你去沒用,母親說。

  小惠特地上了弟弟平常坐的公車,在車廂裡擠著,她心裡很難過。為了讀書他每天這麼辛苦,我不能讓他沒學上。

  最終,小惠見到了學校的幾位負責人,經過一番商量,他們告訴這位心急的姐姐,下午給她答覆。

  回家的路上,小惠收到了母親責備她逞能的短信。她很委屈,但也很堅定。在她心裡,弟弟並沒有大錯,一定能得到諒解。

  小惠並不知道,在她離開學校時,《華商報》記者段曉甯和她的同事正在趕往西工院附中的路上。此前,有人轉發了小中的事,並@了報社的官方微博。在這條被轉發上千次的微博裡,網友聲稱,小中已被學校開除。

  拿到選題,這位從業8年的女記者感到糾結和猶豫——要不要跟進報導?會不會傷害孩子?對這件事,報社的立場是什麼?

  中午時分,段曉寧來到校門口。她攔住幾個學生做採訪,有個女生直接擺出崇拜的表情,誇讚小中好勇敢。但也有孩子表示,老師說了,不讓議論。

  而面對兩位學校負責人,段曉寧則直接拋出了自己最關心的問題:孩子會不會被開除?返校的時間表有沒有?

  編輯部的交鋒

  太不合適了!影響其他學生怎麼辦?!

  開除學生是要上會的,這件事根本不至於!

  當著記者的面,幾位元老師爭論起來。直到這時,段曉寧才看出,學校領導層因為這場表白,也產生很大的分歧。有老師力主要嚴懲,也有副校長堅持不處罰。

  最終,張副校長大聲告訴這位元憂心忡忡的女記者:放心吧,絕不會開除!因為無論校規校紀還是中學生行為守則,都沒有針對晨會演講時談論私事的規定,況且在這位校長看來,最重要的是不要傷害孩子。

  事實上,根據這位元校長的轉述,小中表白後,老師們其實都知道“108”是誰了,但為了不加重女孩的心理負擔,學校裡沒有任何人向她提起

  段曉寧覺得很安慰。她給編輯打電話彙報:新聞事實成立!但此時她沒想到,對這件事的討論和爭議已經蔓延到了報社。

  回到單位,段曉寧開始坐下寫稿。我從沒寫過這麼有爭議的稿子!這位元女記者說。那天下午,時不時就有同事跑到她桌前,詢問事件的進展。這些記者和編輯向去了一線的段曉寧談論自己的看法,常常說著說著就吵起來。

  這些觀點交鋒在下午的編前會上愈加激烈了。

  40多歲的要聞主編拿自己上學時不敢表白的經歷開起了玩笑,力主有好感就要大膽說出來。謹慎的西安新聞主編卻覺得,不分場合的表白有可能會誤導其他孩子,不主張一味讚揚。漂亮的一版編輯惦記著孩子的心理健康,希望能通過報導掃除孩子的壓力,讓成長不留陰影。

  辯論持續了40多分鐘,最終,編輯們決定站在小中的立場上發聲,告訴他這件事沒什麼大不了。同時,他們也希望能通過報導讓更多孩子明白,青春期的感情雖然單純而美好,可是一定要選擇合適的場合、合適的方式進行表達。

  週三一早,這份大多數西安人都看的報紙上,刊出了一個特別的頭版:在佔據版面中央的青春漫畫背景下,是醒目的豎排大標題《孩子,這沒什麼大不了》。

  編輯記者們為小中送上了自己的祝福:就像你說的,未來還要考大學呢,讓這場表白成為你成長路上的小插曲。

  事實並不全是溫情。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中學校長對於《華商報》當天的報導表達了憤怒。這件事根本沒有必要在頭版上講!這位校長說,他覺得這是在把 青春期的正常現象刻意放大。另一位中學的負責人也反感這個頭版:給孩子講清楚,冷處理一下就好!不要炒作,而要導向。

  不過,這些校長們的意見在一點上完全能達成一致:對於早戀的孩子,強迫、處分都是不當的做法。

  報紙刊發當天,針對這件事的電話持續打到編輯部。大多數讀者傾訴著對這期頭版的喜愛,也有少部分讀者提出質疑。段曉寧忙著接電話,給讀者一個交代

  次日,《華商報》又做了一個半版。我們又提供了一個擂臺,讓各種觀點在上面PK這位元記者說。

  做得好!一部分讀者在版面的左欄支持太自私!另一部分讀者在右欄反對這男孩做了很多人不敢做的事,才會引起這麼大的關注。一位心理諮詢師在版面的中間分析

  當晚,報社內部的爭論達到頂峰。“8年了,我從來沒參加過編前會,資格不夠。段曉寧回憶,那晚,她被特意叫到會上,在座的主編老總們幾乎不是在爭 論,而是在爭吵。最終,為了不讓事件的影響繼續升溫,以至於傷害當事人,段曉寧已經準備了半個版的稿子被壓了下來,《華商報》停止對事件的討論和跟進。

  不發了,反而解脫了。她說。即使是這樣,一位同事依然對她表示:雖然我們的初衷是善意的,但造成了傷害,我們應當道歉。

  事實上,早在49日週二的下午,小惠就接到了弟弟學校打來的電話,表示不會嚴懲。在這件事情發生之前,我也是個小孩。她鬆了口氣說,但為了弟弟,成長就變成了一夜之間的事。

  越遮掩,越顯得神秘

  週二晚上,小惠打開電視看新聞,一下子就驚呆了。你快過來看!她喊弟弟,我最喜歡的節目居然在說你的事情!

  隨著更多媒體的報導,這場國旗下的表白變成了微博上最熱的話題。小惠打開微博搜索,發現數不清的人在轉發

  她把弟弟按在電腦前,讓他看來自全國各地的評論,不管是說好話還是壞話。她鼓勵弟弟是好樣的,但既然事情已經發生,就要勇於承擔後果。

  但到了週三晚上,小惠發出一條長微博。一夜之間突如其來的輿論壓力已經對我們家庭的正常生活造成了影響。她開始對引起的輿論熱議感到震驚和害怕,呼籲公眾能夠幫助和寬容弟弟。

  太帥了!”“中哥,支持你!在小中的QQ空間裡,同學和朋友為他寫下200多條留言,全是鼓勵。

  她呢?和你聯繫了嗎?母親忍不住問小中。

  許多人也在關心著這個代號“108”的女孩。她是誰?她是怎樣的人?事件發生後,甚至有好奇的學生直接跑到小中的班上打聽。

  但所有知情者都默契地保持了沉默,他們要保護這個女孩不承受更多的壓力。

  小惠也不知道這個女孩是誰。她曾猜測過是弟弟網路空間裡某個留言的女孩,但並不確定。清秀可愛!小惠說,我挺謝謝她的。

  這是因為她聽小中說起,被表白後,因為壓力過大,“108”哭了。但她央求朋友不要告訴小中,甚至沒有責備他一句話。

  每天,她都會發微信給小中,鼓勵他早點回到校園。

  小中很想回去。週三晚上,小惠看到弟弟在用心地寫一本練習冊。抬頭看到姐姐,他有些失落地說:我還有題想問物理老師呢。

  小惠心裡很難過,她發出微博,在感謝媒體的同時,她更期待人們能夠慢慢淡忘這件事,讓弟弟能早點回到學校。

  其實,根本不用等媒體報導,很多西安市民第一時間就知道了這件事。週一晚上,西安某機關公務員李俊上高三的兒子回到家裡,激動地沖她喊:媽!今天有個學校的學生牛爆了!

  從兒子那裡,李俊得知,升旗儀式上的表白已經迅速傳遍了西安的各所中學。少年們熱烈地討論著那個心目中的勇士,而這位媽媽也覺得,在這件事上,孩子是沒有錯的

  她算是個開明的母親。在此之前,兒子會主動告訴她:媽,我有女朋友了。而她會提出建議,並告誡兒子:對女孩子要做一個有責任感的人。

  不過,李俊也明白,雖然早戀已經非常普遍,但並非所有家庭都能敞開來談。

  張娟就是個典型。作為西安一所醫院的婦科醫生,她有時會遇到前來做人工流產手術的女中學生,最小的只有14歲。這使得這位高二女生的母親心驚膽戰。

  我甚至想衝到學校去幫著開課,講一講青春期的心理和生理衛生。張娟說,她很想保護這些孩子,而所有的衝動都被一股腦用在了女兒身上。

  只要找到機會,這位副教授就會偷看女兒的手機。先看人人網,再查QQ和短信,有時間的話,還要把通話記錄掃一遍。後來,女兒連洗澡之前都會警惕她,她就假裝手機沒電,借女兒的電話來用,再見縫插針地瞄一眼

  每當她看到某個男生名字出現頻繁,總要找老師打聽一番,瞭解男生的成績、品行和家庭情況。

  我不敢直接問她。張娟說,在她看來,青春期的情感萌動再正常不過,但談及這樣的話題,大多數中國家庭依然遮遮掩掩。

  越遮掩,越顯得神秘,孩子就越好奇。敞開來談,反而可以撕掉這層面紗,直接教孩子保護自己。張娟說。

  那個週一晚上,這位母親接女兒回家。小姑娘激動地說:媽,今天西工院(附中)有個娃震了(方言,意為做了影響很大的事)!

  聽了小中的事,張娟覺得機會難得。此前,女兒主動談論學校的情況很少,都是她問一句,女兒不耐煩地答一句。

  這娃真勇敢!她趕緊表示出鼓勵的態度,但又怕影響女兒,馬上補了一句:我就是擔心那個被表白的女孩壓力會很大!

  張娟沒想到,聽了這話,女兒睜大了眼睛,不可思議地看了她一會兒。跟著就聊起來:我們年級有30對兒,不過我還是單身!

  接下來幾天,這個高二小姑娘和母親交流情感和班級話題的次數明顯增多。張娟發表看法,女兒也不再反感。

  我真心感謝這個素不相識的男娃。張娟說,他讓家長和孩子有了共同面對、探討問題的機會

  但這位媽媽也有自己的憂慮:在教育競爭如此激烈的今天,支持小中,會不會引起模仿與跟風?

  回到校園

  48日當天,把兒子領回家的小中父親心情低落。第二天他去上班,卻聽到不知小中身份的同事紛紛議論:娃是好樣的!這位父親沒有搭腔,心裡卻多了些安慰。接下來的每一天,他都在關注新聞,當看到都是支持鼓勵我兒子時,他最初的憤怒和煩惱很快減輕了。

  只是太對不起你的班主任。他對小中說,老師那麼信任你,你卻給人添麻煩。除此之外,他沒再多說。

  當學校確定小中能夠返校上課的時間後,我們一家子終於恢復正常了。小惠說。

  週五那天中午,母親買了大蝦,做了一餐豐盛的午飯。你終於會笑了!母親對小惠說。23歲的姑娘揉揉自己的臉,覺得心情放鬆。

  小中卻沒有徹底放鬆下來。他原以為作為一個男生只要敢想敢做,什麼事情都承擔得起,但事情發生後他才發現自己作為一個普通的中學生,什麼也做不了

  我算什麼狗屁,我連流淚的資格也沒有!情緒激動的小中在網路中寫道。他想著母親流淚的樣子,想著老師的無奈,想著姐姐的奔忙,還想著“108”的處境。他覺得自己敢去承擔,現實卻是,他只能每天坐在家裡,等待家人帶回關於他未來的消息。

  那幾天,他覺得自己再也不能辜負父母,一定要考上一流的大學

  他們對我弟弟的理解有誤。小惠說。有人批評這個少年破壞了國旗下演講的嚴肅性,但對小中來說,他選擇這個場合,正是對這分嚴肅性心知肚明。他覺得正是因為在國旗下,宣誓才顯得特別莊嚴,才能讓所有人見證自己的責任心。

  這個17歲少年像大部分男孩子一樣喜歡漫畫、打球和聽音樂。他物理成績很好,姐姐還送過他《相對論》。但眼下,他覺得感情才是他心裡最重要的東西,不只是愛情,還包括親情、友情。

  問及他的理想,這個臉上還有稚氣的男孩板著臉嚴肅地說:讓整個家族的人都平安開心。

  無論如何,小中已經準備好了要回到校園,繼續學業。而校園也做好準備迎接他了。

  415日,新的週一,小中穿上校服,蹬上球鞋,回到學校。早上8點半,升旗儀式結束後,校長看到小中和母親站在校門口,便向母子倆揮手致意,然後親自將小中帶到了教室裡。

  同意他留在這個班的請舉手!校長半開玩笑地問。

  毫無遲疑,全班39只手齊刷刷地舉了起來。// 來源:中國青年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ammy 的頭像
    Tammy

    愛的序位工作室---家族系統排列

    Ta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