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比自己所意識到的更像你父母

image012  

有一個古老雋語說:在你娶一個女人之前,先瞭解她的母親,(或是在你嫁給一個男人之前,先瞭解他的父親),因為你這位身邊人,將來可能也是那個模樣!

 

可怕? 好好地看看你父母的父母親,假如他們還活著。留意他們有多少相似的地方,也許不在表面的明顯處。但請以純淨新鮮的眼光去觀察,看看他們在對生活和對他人的態度,在價值觀和信念,甚至在他們的個人習慣和情緒反應上,有多少相同的地方。

 

你也一樣。帶著許許多多你以為是你的觀念、價值觀和批判,但事實上,那時你在小時候無意識地從父母那承接過來從未質疑過的東西,而這些觀念影響著你對待生活和對待他人的態度。 

 

你用一張紙和一支筆就可以來驗證。首先,列出那些你父母最影響你的主要人格特點、態度和習慣:包括你對他們的主要抱怨和批判,他們讓你惱火、欽佩或尊敬的事。

 

完成後,從頭到尾看一次,逐一的問自己:我是不是……?”比如,如果你清單裡的一點是說你父親是個控制狂,你就問自己:我是一個控制狂嗎?

 

花點時間感受你的每個答案,倉促會讓你錯過。

 

最後不帶自我批判地簡單留意一下:你無意識中從父母身上繼承了多少他們的特徵——你事實上跟他們有多相像。

然後想像自己分別對父親和母親說:我有點像你。感受說這句話帶給你的釋放,以及真正的謙虛,你甚至可能開始看到事情有趣的一面。

當你能夠接受自己在無意識中和父母相像的事實,你便有可能有意識地去選擇,哪些繼承,哪些摒棄,沒有對抗或批判。只需要當察覺到自己正像你的父母一樣行為思考時,簡單地向自己承認:啊,這是我的母親或者這是我父親

 

如果你能記得這樣做,它將讓你能在那個當下做出一些完全不一樣的事——一些你父母從來不會去做的事。這不是一種即時反應,而是一種探索真我,與父母的模式分離的方式。這是一種走向體驗者的方法,它是你對當下任何情景的自發回應。

 

 

有一門學科叫父母

--《跨越30年錦繡年華》中文版推薦序

曾奇峰

 

一個人從出生時剪斷臍帶的那一刻起,就獨立而完整地擁有了自己的身體。這意味著,在未來的所有歲月裡,你的身體的全部感受與運動、器官的生長與老化,以及大限到來時的灰飛煙滅,都只是你一個人的事情,與他人無關。

 

到目前為止,我們還無法把你的身體疼痛通過電纜、光纖或其他任何方式傳遞給他人,讓他人也能感受到你的疼痛的性質和強度。所以,雖然獨立擁有自己的身體是一件無與倫比的進化的傑作,但也需要付出承受孤獨的代價。

 

如果人與人之間僅僅如此隔離,那活著就是一件相當無趣的事情了;不過更有可能的是,連無趣都感覺不到。但是,好在造物主造人,不會使他們之間沒有連結,也不會放棄由連結導致的宏大而和諧的美感。造物主製造的這個連結其實非常強大,它的名字叫做情感

 

你的身體疼痛的確不能引起他人的身體的疼痛,但卻可以引起他人的“心痛”。所有活著的人,都曾經心痛過自己愛著的人的所有的痛,有些時候,你甚至比痛著的當事人還要痛。這種心痛的感覺,就是由情感的通道製造出來的。

 

再回到出生。嬰兒的身體跟母親永久地分開了,但情感依附還在。嬰兒對母親的情感依附,重要到跟空氣和食物一樣,生死攸關。隨著嬰兒慢慢長大,對母親的情感依附次第減少。我們甚至可以說,成長的過程,就是在情感上遠離母親的過程。

 

我在臨床中發現,在中國文化圈內,母親跟孩子的關係有兩點值得高度關注。一是孩子的成長速度遠遠高於母親的預估,所以母親們對孩子的能力有著相當大的貶低和成見。擔心、指責、懷疑和失望,充斥在母親跟孩子的關係中。經過投射性認同機制,孩子們為了維持與母親的情感連結,避免分離、拋棄和被拋棄,需要把自己的方方面面都弄得一塌糊塗,才對得起母親潛意識的“希望”,也才能夠繼續跟母親”在一起”。以如此慘烈的方式愛母親,實在令人唏噓不已。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是,母親為了做母親,在人格上準備不足,具體的表現之一,就是缺乏信任的能力,缺乏信任自己的孩子的能力。孩子是否值得被信任,就跟大地和天空是否值得被信任是同樣的事情:一個普通人,絕不會走在大街上就隨時擔心天塌地陷,但是,一個剛剛在地震中逃生的人,卻會覺得任何地面都有危險,我們知道,這是因為他暫時地“病了”。

 

隨時都覺得孩子會出安全問題,會人際關係應對不良,或者會能力不夠的母親,其實也“病了”,而且可能是一直都“病著”。 她們的“病”就是把自己內心的不安全感和無助感,經過偽裝後變成了孩子的現實層面的不安全和需要幫助,所以她需要過度警覺,才能保護孩子。同樣經過投射性認同的機制,孩子為了“討好”和愛母親,就把自己置於危難之中,這個危難可以是生命或者健康的安全,也可以是人際之間的衝突。說到底,母親認為孩子不值得信任本身,也是因為愛孩子,是那種不忍看到孩子遠走高飛離開自己的愛。可惜這是不那麼健康的愛;在父母跟孩子的關係中,健康的愛應該是父母能夠承受被孩子 “拋棄”。

 

我並不是在說數量稀少的個案,而是在說數量龐大的群體。其實,我們生活的這個社會的人的心理健康狀況,不需要一個精確的統計數字,僅僅是在每天的生活中,就能感覺到它的鐵一般的強度與空氣一般的彌散。

 

無數經驗和研究證明,父母跟孩子、尤其是母親跟孩子的關係,製造了孩子最核心的人格。這個人格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孩子將來能夠取得的成就和敢於享受的幸福。 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父母不應該是一個角色,而應該是一門學問或者學科。這門學科,是每一個想做父母或者正在做父母的人都應該學習的—-你可以不學任何東西,但你需要學習如何才能不製造疾病。

 

從全息論的角度看,全面而深入地研究一對“父母-孩子”關係,就能夠完全呈現這一關係中的方方面面了。但這本書的作者們,研究的卻是76對“父母-孩子”關係。真的是全景中的全景,無數可能被忽略的細節,都以令人驚異的尺寸放大地展現在我們面前。

 

更讓人驚異的是,這個研究跨越了30年的錦繡歲月。需要多少對人類的愛與好奇墊底,研究者們才能夠如此堅韌?這本書的出版跟它的內容一樣,都在言說人與人之間的愛與恨,以及由愛與恨孕育出來的強大與虛弱、堅持與放棄、健康與疾病。

 

本書的作者之一,是一位猶太精神分析師。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精神分析是一門讓一個人識別自己針對自己的陰謀、看清自己對自己設置的陷阱的學問。所有以不良方式對待孩子的父母,都在不自覺地對自己作惡。如果你是父母或准父母,讀讀這本名叫《跨越30年錦繡歲月》的書,可以讓你此後的30年善待自己,也可以讓你的孩子善待你和他自己一生。

 

從方法論的角度看,這本書的成果也是對傳統的教育子女的知識的重大顛覆。傳統的知識來自一些個體的經驗,那些經驗沒有經過任何科學程式檢驗就被奉為金科玉律,所以害人匪淺,流毒時間也以百年、千年計。而這本書卻來自精密設計的科學計畫,所以得出的結論配得上我們的敬重和信任。

 

靠所謂智者的格言警句教育孩子的時代一去不復反了。比如“窮養兒子富養女”之類的胡話,只不過是重男輕女思想的反向形成而已,它還包含了上一代可以反自然、 反人性、肆意虐待下一代的權利宣言。那些告訴我們應該如何教育孩子,卻不能在循證醫學基礎上、至少篇幅稍大一點地告訴我們為什麼要那樣教育孩子的人,也可 以去休息了。

 

我們需要的是這本書給我們的立體的知識:是什麼、為什麼以及怎麼做。事關孩子人格的天字第一大事情,這三者缺一不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a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