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家族系統排列看精神疾病

 

1386698615-3684546412  

齊齊哈爾李梅茹  2014/3/10

 

   也許是我自己前世的約定或者請求,我生活在一個有精神病家人的家庭。在我十六歲初中畢業時,八歲的小妹因車禍去世,那一刻母親便瘋了。從此我總是感覺生活在冰窖裡,鍋灶是冷的、房間是冷的、情感更是凍結的。至此我的心理年齡也停滯在這裡——不想長大、不敢長大、害怕長大。因為上學,我逃離了這個冰冷的家。直到我婚後第二年當我有了女兒,媽媽似乎也把她對小女兒的愛全部轉移到我的女兒身上,她的精神逐漸的穩定下來。直到這時,我對於精神疾病的瞭解,幾乎還是零。

 

    也許是天有不測風雲,也許是我前世約定的課題要開課了,200616日在我還沒有任何心理準備時爸爸因病離開了我們,那一刻對我來說仿彿天塌了,嚴重失眠、抑鬱了,在我還沒有還魂的時候,和爸爸間隔整十個月,弟弟因酗酒身體各臟器衰竭也離開了這個世界。我瞪著淚眼迷蒙的大眼睛沒等看清楚這個世界到底是怎麼了時,媽媽又瘋了。

 

    從此命運把我推上了另一條路。

 

    也從此我必須一個人扛下所有的責任和義務。當時我也想過逃避——自殺。甚至是想帶著媽媽一起離開這個世界。是十歲的女兒的一句話使我驚醒:“媽媽,你可別像姥姥一樣瘋了,那樣我也會瘋的。一句話驚醒了我,因為裡面隱含了三代人的命運。

 

    這便是一個孩子的愛——盲目的愛、另類的愛。

 

    我愛媽媽,不想她繼續這樣痛苦的活著、女兒看我痛苦,她也不允許自己活得幸福。如果我選擇離開,女兒就能健康幸福的活著嗎?如此盲目的愛、愚昧的選擇是我要的嗎?我學了那麼多的知識卻不能自我運用,這是我該有的選擇嗎?父親、弟弟、妹妹已經離開了這個世界,從此這個家庭就這樣消亡了嗎?他們在天有靈看到這 一切會安心嗎?這一切是我要的嗎?媽媽就不能康復、健康的活著了嗎?我在給我的孩子起一個什麼樣的榜樣啊?我究竟在做什麼呢?沉思···

 

    ——讓噩運到我這裡終結吧!我要換一種人生,換一種活法,把握自己的命運,我選擇接受和面對。

 

    帶著愛,我站了起來。

 

   因此因緣,我有意無意的看精神疾病這方面的資料、書籍、視頻也就相對的多了些,也在和媽媽的生活互動中,感受精神病患者家人的切身體會,更加明白做為精神疾病患者的狀態和感受。

     就心裡諮詢師這個行業來講,一般按照行業規則是不允許心理諮詢師接手和處理精神疾病患者的。因為心理諮詢師不同於心理醫生,心理諮詢師是通過心理學及技術進行心理疏導、干預和治療,而心理醫生更多的是通過一些心理測量診斷後,進行藥物治療,而心理諮詢師是沒有藥物處方權的。所以心理諮詢師一旦遇到這樣的來 訪者,原則上要轉介紹到精神病院或精神科接受治療。

 

    那麼在實際臨床心理諮詢工作中難免時常遇到患精神疾病的來訪者。這樣的來訪者分為幾種情況:一、不清楚或不懂得精神疾病和心理問題的區別,有病亂投醫。二 是心理問題有的時候被當作精神疾病,家人把患者帶到精神病院去,更多的時候只是被醫生拿來做一些量表測試,即被診斷為各種精神疾病,患者一旦被貼上各種標簽更加確信自己患了精神疾病,由於人們對精神疾病的瞭解認知匱乏,認為一旦患了這種病,人們就會把自己當作精神病看、當做瘋子,永遠抬不起頭來,造成患者自我心理暗示,闊大了心理問題。所以有病也不敢去找心理諮詢師,更是不敢看心理醫生,即使來找心理諮詢師,大多也是被家人騙來的。三是精神疾病患者恐懼去精神病院,認為不需要服用藥物,只靠心理諮詢心理調節就可以康復,淡化了問題,延誤了治療。四是更多的已經羅患了精神疾病,家人不懂、患者自身更是不知道 自己患病,延誤了診斷和治療,甚至造成很多不可挽回的後果,如應激性患者應激殺人的。所以根據患者的症狀和患者家人的心理,在初步諮詢和瞭解一些基本情況 後,要理清和篩選出什麼樣的是心理問題?什麼樣的是精神疾病?當然心理問題的就繼續進行心理諮詢,精神疾病患者就一定要轉介紹到精神病院接受藥物治療,當患者精神狀況穩定之後再來進行心理療愈。

 

    當然,因為我是家族系統排列治療師,我不會按照傳統心理諮詢的模式,只看案主的個人成長經歷、環境和家庭來判斷和分析問題,我會從家庭、家族、系統的角度 來看待問題,所以會建議精神疾病患者家屬可以在患者住院治療期間,家人(子女代表父母、父母代表孩子、夫妻相互代表或兄弟姊妹間的有親近血緣關係的人可以替代患者)代替患者來進行關於疾病的家族系統排列工作,有助於患者的進一步療愈。正因如此,我接手了很多這樣的個案,積累了一些案例,以下就我接觸的一些 案例做一些淺析。

 

  從家族系統的角度看精神疾病

    精神疾病從成因看分為多種原因,遺傳性的自然容易確診,還有器質性病變造成的,例如外傷、藥物、吸毒、酗酒等原因造成的,也相對容易診斷,但一些後天形成的精神疾病,因不是顯性遺傳,家人甚至醫生大多認為這樣的患者不屬於家族問題,所以通常認定和家族沒有什麼關係。

 

    而實際上如果從家族系統整體來看,疾病背後往往是有被遺忘或者被忽略的人,那麼精神疾病更意味著有謀殺與被謀殺、加害者與被加害者的家族成員沒有被看到, 沒有被尊重,而導致後代出現精神疾病。比如家族祖先中有人參加過戰爭,無論是在戰爭中活下來還是犧牲者,如果一方不能尊重另一方的使命,更沒有珍視每一個 生命,包括為保護自己而犧牲的戰友如果沒有得到尊重,沒有看到那個人的生命,這樣的家族後代就會出現精神疾病患者。 例如,癲癇患者背後就代表著家族裡有加害者沒有被看到;攻擊型患者也就代表著家族裡有加害者;被害妄想症就意味著有被害者需要被尊重被看到。

 

    再有,大的利益獲得者,對遭受損失一方沒有得到補償的,後代也會出現精神疾病。例如生意合作夥伴,一方拐騙了另一方的大筆財物,給另一方造成重大損失甚至是生命威脅的,也許在其自身那一世還平安而過,但是後代從潛意識裡會接收到那份罪惡與愧疚,會以疾病的形式來作為一種補償方式,甚至還有人會莫名的遭受巨大的財產損失來作為補償,更嚴重者還有人自殺或者患重大疾病。

 

    案例:來訪者是一位四十多歲的女人,在大家的眼裡覺得她事業有成,家產幾千萬,她是被朋友硬性拉來的,因為近期她的家裡出現了太多嚴重問題,她和她的女兒 隨時都在自殺的邊緣,只因幾個月前她的丈夫因患嚴重抑鬱症自殺了,近期經濟上又出現了一些危機。在排列前收集的資訊中瞭解到,丈夫的太爺爺當年是當地的土匪,搶劫了很多百姓財產,太奶奶也是被搶婚搶來的,太爺爺和爺爺倒是都活到很大年紀,但是到了父親那一代兄弟四人中有一個是智障,有一個從小就抽風,即癲癇,十八歲發病去世,父親一輩子生活得非常落魄,丈夫從小曾被過繼給那個有智障的伯父,長大後雖又被自己的弟弟妹妹們找回來,回到父母身邊,但總感覺在這個家庭自己是多餘的人,不被家人愛而常常抑鬱,結婚後和妻子共同創業,在其37歲時被合作夥伴騙走200多萬元,現今事業感覺一切很順利時,他的抑鬱症更加嚴重,最後不能工作和參加社會活動,家人也只認為他心事重、壓力大而心情不好,過些日子慢慢就會好了,沒有及時進行藥物治療和心理疏導,一年多後最終上吊自殺。

 

    從這個案例中看出,即使相隔三代,這個案主的丈夫依然採取一種盲目的愛、另類的愛,去為當過土匪的太爺爺曾經傷害的那些人作出補償,包括之前曾有過的被合作夥伴欺騙的200多萬元也是一種隱形的補償。那麼妻子和女兒也是出於對丈夫對父親的愛而要選擇跟隨,這也是一種另類的愛。當通過現象學的家族系統排列把真相真實的呈現她們母女面前,她看到了丈夫對太爺爺的愛、對那些遭受傷害和損失的人的愛和補償,她看到了丈夫的使命,最後她同意丈夫的選擇,更透過丈夫看到那些被太爺爺傷害的人和遭受巨大損失的人們,去尊重他們每一個人的命運和生命,並願意以新的方式來紀念他們和做出一些補償時,妻子和女兒都大大的鬆了一口氣,整個人也慢慢的平復了下來。至此那些受害者也平靜下來,精神疾病的代表也遠離了這個圈子。當和解發生時,精神疾病還會繼續遺傳下去嗎?答案不言而喻。

 

    這樣的案例我接手並做個案的,患者得以有效療愈的案例加起來亦有600多例,每一次做完個案後我也只想靜靜的和自我內在在一起,不想動筆。因為家族系統排列是為深層潛意識進行工作的,當個案進行完之後,每一次的講說和描述,已經遠離了真相,無論是語言還是文字都沒有現場的療愈場的場域能量圓滿,當用文字描述總是感覺詞不達意,甚至再次擾動了療癒的效果和力量。這就像在靜靜的湖面拋進了一個巨大的石頭,靜靜地水面被石頭激起了很大的波紋不斷地蕩漾開來,當我們用語言或文字來描述這一切時,等同於又拋進來一個石子,再次激起的波瀾反而削減了之前巨大的波浪,這是一種削減的力量,不利於真正的治療,所以個案結束後不允許被打擾,我更不會去問你做個案後什麼感受?現在有什麼效果?也就是完全不同於傳統心理諮詢工作——要做定期跟蹤和回訪工作。我更不會在短期內寫出案例,除非這個案例極為特殊,具有教學意義的另當別論。

 

    那麼對於當今社會還有一些特殊現象,即——被精神病患者。這些往往是觸及了某些人的利益的人,被強行送進精神病院入院接受治療的。對於這樣的人暫且不談病情的真假,只是從家族系統的角度來看,這個家族裡一定有被害者沒有被看到,後代人中才會有這樣的角色承接,這也是一種現象。

 

    現象學,即是透過現象看本質,透過精神疾病患者的種種狀態和表現,我們才有機會看到現象背後的本質————盲目的愛——另類的愛,解決之道——唯有去看到疾病背後被遺忘的人、沒有得到尊重和祝福的人,當帶著覺知帶著愛與祝福去看到他們,當和解發生時,療癒也就開始了。

 

    家族系統排列不同於當下的人們看待世界的觀點,單純的用三維的角度看待家庭、健康、財富、事業、疾病、生、死、靈魂等等,海靈格完全跳脫了時間與空間,從四維的角度看待每個人的生命和生命之間的愛的傳遞,所以無論是活著的還是死去的、是近幾代的還是相隔了數代甚至十幾代家人中的問題與糾葛呈現出來,以現象呈現於當下,通過療愈性的句子去溝通去和解去接受去祝福,從盲目到覺醒、從逃避到接受、從憎惡、恐懼到祝福,愛開始暢快的流動起來,這便是當下我們樂學的靈性家族系統排列,這也就是與道同行。

 

    透過這樣的行為,我才有機會為有緣的每一個生命而服務,這也是我未來的使命,我接受,我臣服,我同意。

 

    以上僅僅是我在工作中的一些個人體會和感悟,不代表全部。如有偏頗和錯誤還請有識之士給予批評和指正,歡迎大家一起學習、切磋和交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a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