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十三樓的諮詢室 (4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 Nov 17 Wed 2010 20:32
  • 錯過

                                           魏台鳳

作為一個助人工作者,必須承受的是--錯過

 

錯過當事人可能的療癒之機,

 

錯過欲求圓滿的企圖,

 

錯過〝有為者亦若是〞的想法。

 

尤其是作為一個身、心、靈療癒者;不願放下以上任何一個想法,都需要檢視再檢視;覺察自己的念!別忘了,所有的「念」,都在場域之中,治療師與當事人、與所有學員的心靈無分別!在共振中集體運作出的畫面,增減一分都不是誰的功勞,也不是誰的過錯!

 

所以,作為一個系統排列的工作者,覺察自己的過度熱誠;覺察自己無法接受沒有〝達到療癒的畫面〞的失落感;覺察自己是否帶著情緒在工作,就算是一個警醒的療癒工作者了。

 

如果一個助人工作者無法保持覺醒,那麼當事人就是問「道」於「盲」了!

 

然 而,自個人從事系統排列工作,從學習到做為指導者,我不斷聽到這樣的說法:「這是當事人自己求得的實相」或是: 「怎麼排列到最後呈現的結果都是一樣的」;「如何排列都對!」;「排列就是不用多談,直接排!」這些都是似是而非!對初學者來說是「是」的,對作為指導者 而言是「非」的!然而其中的危險是:指導者一直抱著以上的言論不放!

 

確實,海靈格大師 ,以及諸位我景仰的德國老師們,有時也會如上所述的現象,但請學習者千萬不要「斷章取義」,每一個服務的當下

都有老師們深邃的意含。

 

我有沒有錯過呢?有

 

 我有沒有過錯呢? 有

 

有時,我就讓他錯過去;

 

錯過它!因為我不了解的事太多了!

 

有時,我接受失敗,因為我太渺小了!

 

這裡引用歐林 <靈性成長>的文章談到 從服務邁向開悟的一段話:

我們稱呼由服務邁向開悟的人:「世界服務者」。成爲世界服務者意謂榮耀自己和他人;思考如何服務他人;它來自內在誠正與最深的價值;幫助他人發掘自己的潛能、生命的更高計畫,引導出人們心中的至善。

 

真正的服務出現在開放、愛和消除人我界線之時;來自你感受彼此的均等,看出他人的神性,並且採取增強他們力量的方式行動。它來自當你連結對準更高力量,使至善進入你們彼此。當你連結他人的大我,你們脫離限制盡情擴展。在這些時刻,你既是教師也是學生。

 

回到服務的本質,就回到助人的藝術那樣的初發心。

 

因為,

 

有令世人婉惜不已死後才名聲大噪的梵谷,

 

也就有了在世享譽榮華的畢卡索,

 

在這世代,資訊的傳遞和心靈求是求真的渴望,藝術的創作在助人工作上愈見真誠!

 

(也請參看愛的序位工作室部落格上文章:有關助己的藝術新修篇系統排列

Ta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也 談 失 戀

                                           魏台鳳

    失戀的痛苦在覺得自己被〝世界〞遺棄了!不是嗎?走在街上行色匆匆的、嬉鬧的、喁喁而談的路人都無視於你的存在,你是那麼樣的孤單

 

    你食不下嚥,因為整個胃被苦澀塞住。 最可怕是〝心〞的感覺了,有著沉重的恐懼,而那恐懼是如此的巨大,屛除了所有理性頭腦給你的慰撫…..。你的心在撕裂,因為你分不清是自己的情緒還是對方的情緒-曾經,你完全走入對方的情緒中,對方開心,你才開心,對方沮喪,你跟著頹唐,對方生氣你也跟著怒氣沖沖,你忘了自己的情緒,忘了自己的存在。

 

      這時候你只能想著一個人,和所有與那個人發生的事,你〝全心全意〞的想你的失戀,讓情緒激盪、盤旋不去。自然,你走不出你的失戀情境,〝世界〞也走不進來,所以彷彿你是被〝世界〞遺棄了,殊不知是你拒絕了〝世界〞!

 

     戀愛是美的! 之所以美,是從你的眼裡看到的一切都是美!具體而言,它是自我再次得到愛的證明,這裡用「證明」;是因為「愛」一直都在那裡,只是人們很難通曉!所以,當我們碰到一個人,相愛開始, 我們用愛自己的方式,全心全意的愛著他(她),我們付出所有(時間、金錢、力氣)去愛對方,我們以為愛對方甚於自己,因為我們從來不曾如此這般的寵愛自 己;只有對戀人,我們是如此無私、如此無我!啊!就是這個〝無我〞啦!其實就是〝有我〞啦!有我才有你(妳)嘛!從來就以為自己是不值得如此〝愛〞的,現 在有了〝你〞才會如此好好愛〝我〞嘛!因此,你泥中有我,我泥中有你嘛!

 

現在失戀了,這世界不就棄我而去了嗎?因為我沒有一個對象可以投射,因為我將自己的〝存在〞忘卻已久,我將自己化為影子,將對方當成自己。

 

     戀 愛時,全世界都在對我笑!沒有了對方,就沒有一個人可以那麼樣的讓我好好的、瘋狂的〝愛我自己〞!原來〝愛自己〞還要先找到對象啊?原來你找到的〝對方〞 只是一面鏡子啊?你愛那面鏡子,就是愛鏡中的你自己!如果,如果,鏡中的人說:「我不愛你了!」那真是天大的恐懼啊!人們將這樣的恐懼與悲傷投注在自己的 水中倒影時,真是幻象大悲劇!

 

      甚麼是戀愛實相呢?現在看到了自戀 的水仙花嗎?那遺世而獨立的那一朵?

 

      請靠近一點;你可以再靠近一點兒這不是SKII的廣告,這是對鏡中的你說:我可以靠近你一點兒;再近一點…讓我真實的、好好的愛你()!自戀也罷!瘋狂也罷!

       這世界在對你笑。

 

Ta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心靈諮詢二三事

                                           魏台鳳

    常常會遇到這樣的提問:老師,我到底用一對一的諮詢比較好,還是在團體中學習?

也會有學員這樣問:家族系統排列到底要做多少次才叫痊癒呢?

這些疑問當然來自渴切尋找答案的人;然而,生命中所發生的事若只是一個解釋便可釋疑,療癒的過程就容易了!

 

     所有選擇來做內在療癒的人都是有勇氣的,不論什麼方法。至於個別或團體,也在個人當下的感覺。若是期待解釋,那麼我會說:個別的諮詢或許比較容易進入全然放鬆的狀態,個人要先有「鬆」的感覺,新的知識才有機會進來,至於知識可以帶領想法到達什麼?就看個人願意放掉多少舊框架!知識蘊藏著愛的泉流,才能在敞開心靈的平原上汩汩流通。它是一首吟唱;一曲蕭邦。

 

     自然,在一對一的諮詢情境下,個人的情感宣洩是較容易的。與其說個人的隱私較有安全感,那也是個人自身的映照!在我看來,反倒是個人在清晰自己的部份能更有專注力。

 

      團體的學習在集體心靈的振動下是震撼式的,然而在分享中,溫暖與支持讓人不孤獨!與人的連結是人類心靈深層的需要,團體的歸屬感和合作的美妙,讓它像一齣交響樂;一首大合唱;共鳴迴盪,餘音久久。

 

      系統排列未必一定要〝做〞,然而要〝明白〞!明白海靈格的洞見,明白在「道」中的運作,明白自己已行在道途中!所以參與系統排列學習便是在明白的道途中了。排列,讓自己明白的更透徹! 如此這般, 明白了嗎?家族系統排列要做幾次呢?就看你()有多明白了!

Ta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與我的對談者

   魏台鳳

 

每一次的對話,都是一個美麗的交會。

有時,我們在澀澀的情緒中開始。

有時,我們像相知幾世紀的老友。

有時,面質與澄清引發的情緒,使空氣中有一股凝固的氛圍。

 

有 時,我只是靜默凝聽的觀者,在對方一再的想加深戲劇張力時,不論是情緒的雨,腎上腺素的賁張,或是心門緊閉的沮喪,我用的只是那根弦音,輕輕點點的彈奏, 細細的流注對方的心田,看似平淡無奇,或不是在那個當下,總之,那平板的韻律已植入心扉,有一天它會像跫谷足音,讓久旱的天地變色。

 

是的!人們最怕的就是「變」,變不見了、變糟了、變壞了、...            

然而!「不變」,絕對不會更好!變糟了,是個過程,通過這改變的過程,就可以以「不變」應「萬變」了。

 

所以,我和我的對話者,有時狂笑、有時低泣,狂笑時,我的對話者會說:這太不合理了,我付費來讓你笑得那麼開心?我笑不忍遏的說:難道談話一定要悲傷才叫諮詢嗎?

 

捻花微笑的佛陀,是不需說任何一個字的。

當痛苦的淚水,潸潸而來,

我說:不要試圖止住它,這是上天給我們的禮物之河;就讓悲傷隨著流水涓涓流去吧!

當如雷的憤怒,卻似地牛的悶聲呻吟時,

我讓它出來,雷電交加加驟雨,也比「921」好!

 

「諮詢」是醫療界總要定義出來的一個名詞,它不代表「我不夠好」,才需要教導。

它不是「我有問題」才要詢求協助。

它更不是「我沒有能力」才來尋求出路。

它是一項談話,一個對自己的好奇心,一次發現自己擁有如許豐盛的機會,一個企圖讓自己擁有狂喜的過程 ...  

這是我和我的談話者的對話經驗!〈驚艷!〉

Ta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隱樓上,遠遠地,和燈光燦爛所烘托的十幾萬顆熾熱的心一同向2009年告別…這是台中人的倒數慶典;我在玻璃窗後。

 

      天 宇的一角,雷射光、炬光燈在好似一個光的圓柱體中流竄;繽紛的煙火乍逬、萬人的歡呼和著號角聲隆隆的將去年的最低溫偋擋在體育場之外!人們在高潮過後擁洩 而出,歌手們仍賣力的用歌聲惜別著,三五好友挽手唱和;少年們邊打邊玩的蜒行;大人肩上扛著昏昏欲睡的小人;車陣像是一條曵行的火龍;照著亮晃晃的車燈, 人潮、車潮緩緩的消失在不盡的寒夜中…躍過2009

 

      2010 早安!

 

     跨年晚會沒有龐大工作群的努力,這一切的歡慶無法促成;沒有歌手的知名度,無法導引熱力;沒有群眾就沒有笑聲、掌聲、驚嘆聲!那麼這一切都失了趣味!是的,每一個人都是成就者,成就人類世界的一切,缺一不可!

 

     謝謝你!這繽紛,這璀燦,這歡笑!新的一年,新的一天,持續開展!

Ta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9年以前的今夜, 宇宙的愛藉由基督的誕生來讓人們領會--

 

每一個人都是神聖的創造

 

每一個人都是完美的

 

每一個人都是這宇宙共振的結果

 

每一個人都是缺一而不可的

 

朋友 ,祝福您

 

與基督意識連結;

 

享有禮讚!

 

這最美妙的樂音

 

自你的內在升起!

Ta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誰是危險關係

                                         魏台鳳                             

 

 

 

往往,個案所以遲遲不願面對自己的問題,以致問題一再重覆出現,甚至延續好幾代,在每個故事的背後,自有她/他不同的理由,有時民俗療法;吃身心科藥物都用過了,才來姑且一試!終於,終於她/他來到諮商室,她/他還是會說:我的媽媽/爸爸叫我不要來,說來了也沒用!或是我的先生/太太叫我不要來,來了我也不會改變什麼?這是最通常的理由!這理由也是讓當事人在諮商階段中「逃走」的最大因素。為什麼?為了怕關係改變!恐懼原來暴力、冰冷的家庭關係不在了,自己不知要如何相處……。

 

 

 

關係改變是自己終於要成為自己的主人,不再聽命於父母;或其他家人;這樣的改變是危險的!頭腦會出現質疑;因為頭腦已深深的將相處關係的舊模式運轉多年;要改寫程式多麼不易!譬如一個當事人,他/她已習慣用孩子式的態度處理他/她的生活多年了,也就是依賴父母多年了,如果自己要獨立面對會怎樣?而做父母的也不同意他/她改變,因為自己彷彿就會失去掌控孩子了,對掌控了一輩子的父母而言,那是不允許見到的。看吧!你/妳去找人協談是嘸哮的啦!而當事人呢?因為自己也不想改變,就默默認同了家人的說法,然而關係、習慣真的有改變的危險嗎?

 

 

 

如 果我們倒轉來想:改變了之後再來習慣怎麼樣?如果習慣是人們「養」成的,那麼習慣也可以重新養成;新的關係也可以更新!甚至繼續可以做更多的調整,彈性想 法也就運用自如了。如果生活裡常保彈性,不做任何預設,接受事情的變化就容易了,不樂意的事件也就會減少,驚喜反而會增加!因緣隨順就是這個道理

 

 

 

所以改變未必是困難的;保持彈性,是養成幸福習慣的幫手;嘗試新習慣呢?則要從自身做起--聽從自己內在需求而去追求;是讓家人關係和諧的起步。

 

 

 

這裡分享世界超級領袖;美國總統歐巴馬的故事:

 

歐巴馬的母親一生結婚兩次,他一生與生父唯一的相處時光只在十歲時的某一個八月;結局也很糟,全家吵翻,不歡而散。

 

相 同的故事若發生於一般家庭,可能完全改觀。歐巴馬的童年將被描述成一樁悲情的孤雛淚;單親、黑白雜種、父親遺棄、母親太浪漫、繼父不得志、印尼苦日子,自 十歲起無父無母,只靠外祖父母成長。歐巴馬今天能鼓舞沮喪的美國人,正因為他有一種奇人般的能量,悲苦中看到正面的希望與歡樂;從小他的字典裡沒有自憐自 艾,有時也許免不了孤獨,甚至讀私立學校被有錢孩子們嘲笑;但他知道生命裡在肯亞有一個為非洲黑人努力的父親,在印尼有一位捨棄種族成見的母親,在夏威夷 有疼愛他的外祖父母。他以自己的出生為榮,這是一個流浪的家庭,成員雖四散,愛卻很圓滿。人需要愛,不同類型的關愛,歐巴馬不是一個自私的孩子,每日只渴 求別人關懷脆弱無助的他,成功的家庭教育使童年的他已理解,「愛的世界」必須寬廣,這種理解挽救了歐巴馬原本宿命不幸的人生。

 

歐巴馬今年僅47歲,但他的靈魂似乎已活了很久,活過了很遙遠、很寬廣、很不同的世界。他可以帶領困頓而自大的美國人,重新認識世界Yes, We can」(是的,我可以)歐巴馬喊出這句口號,美國一大半年輕人毫不懷疑地信賴,因為他的人生真的證明,一個人的「正面」態度,的確可以改變命運。(本文摘自陳文莤作

 

 

 

歐 巴馬的成功在於單親的母親放手讓他去學習吃苦,教導他尊重父親偉大的人格,縱使他父親拋棄了他們,在他生命的前期不斷的必須做選擇;不斷的做改變;他的外 祖父母教導他學習父母的精神,去愛更多更需要的人,在愛的關係中,是沒有自私的、在愛的關係中是沒有恐懼的,真愛是不具任何的脅迫和危險的!

 

 

 

現在,各位可以瞭解家庭暴力其實是危險關係的結果了,如果父母以愛的關係,並不是以控制的關係;如果夫妻的相處是以信任的關係,而不是以權力的關係,在如此緊密的關係中給家人各有其空間和尊重角色的界限,那麼危險關係就不會產生,愛的關係也就按照它本來的樣子呈現了

 

 

事 實上,在關係中最常影響自己的情緒是自己!也就是那個常常批判自我的自己;這批判是對於自我的不同意,換句話說,如果一個人是同意自己的,對自己是滿意 的,那麼與自己的關係自然也是和諧的。自內心深處所流露出的讚同,是一種自信,也是一種幸福的樣貌;所以說,“與自己和解”才是最需要調整的關係

Ta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個心想事成的故事

                                    魏台鳳

家暴中心希望提供一個成功的案例作為分享,我在我的記憶庫中搜尋了一陣後,我決定以淡淡(化名)的故事做為故事的主角,選淡淡是因為她諮商前後的改變,無論外貌氣質、能力的展現,甚至語言表達都有驚人的不同!

 

淡 淡第一次來我的工作室時,面色黯沉,頭髮散在半張臉上,人還沒坐定就開始氣急敗壞的描述,說了半小時,協談者還沒法將她想說的主要困難聽懂,通常在諮商階 段的初期,我會任她述說,再慢慢聚焦、澄清。然而對淡淡來說,她想說的太多了,當下的問題,父母婚姻的問題、自己童期的經驗、婚姻的過程……,她的思緒像 糾結的線團,自己都不知道說到哪裡去了;時間亂跳、事件亂牽,好像才要開始學說話!淡淡常會被我想要澄清的問題給打斷,停下久久不知從何開始,就這樣前階 段的工作了好幾個小時,她才慢慢的可以有頭緒的陳述,也才開始問問題。

 

所有助人工作者都知道,個案所以會成功是當事人自己的學習力和改變的意願。改變是困難的,但是學習力是心靈的一盞燈,這盞燈可以照向改變之路。

 

淡淡就是一個這樣有學習力的當事人,她曾經在20歲 時服憂鬱症的藥,當時精神科的醫生甚至叫她帶全家人一齊來看病吃藥。淡淡也曾經幾次想自殺,找算命先生,說她命裡帶剋,這輩子無婚姻、子女緣!被這些專家 的宣告,反激發她想要證明自己不應只有一輩子服藥、或過孤獨慘淡的一生。她的內在神性讓她想要追求心目中的家庭生活。那是她失落已久;在自己建立的家庭中 又再度失落的夢想。

 

是的,有夢最美,而最美的夢在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有個溫馨和諧的家庭畫面,我和淡淡的工作就是從這個畫面開始,在夢境與事實之間,我們以事實為起點,一小步一小步的朝向夢境中的理想家庭圖……。

 

在 幾個月的諮商過程中,淡淡沒有一次失約,她珍惜每次的課程,這中間也有我給的家庭作業,淡淡都會認真的完成。包括生活裡與家人相處、溝通關係的練習,我提 供閱讀清單,要她來上課時作心得討論。學習是快樂的,改變則是耐力,這耐力是淡淡給自己最大的考驗。成長的路若是順遂就不會在最終得到果實的時候感到特別 甜美!淡淡在這一路上也有顛跛起伏,也有再次對自己命運質疑的時候,然而,她也在路上開始納涼、乘蔭;去接受路途中的烈陽或風雨!當她接受的愈多,大樹的 遮蔽也就愈多。

 

淡 淡剛來時的問題是婆家人對她的家暴,後來是與先生無法溝通的問題,再回溯到自己目睹父母家暴影響到她的「早期決定」,最後,是自己再生勇氣去面對爭取理想 家庭的挑戰!她必須尋求法律途徑,去迫使先生和婆家人正式的來看待她和孩子的需要,以及擁有健康的家人關係之必需。目前,她得到了可以擁有一個完全與孩子 自由相屬的小家庭,她知道自己仍要努力,和很長的路要走。然而,她也知道,她一點也不孤單,她擁有愛,擁有學習力,她走在朝向自己美麗家庭圖的道途上。她 已改寫了自己的命運!

 

這是她最後在我部落格上的留言:

 

我是淡淡, 我老是常常喜歡改名字,因為對人生沒信心,對命運感到很無奈,差點完全淪落至江湖術士的宿命論;被一些婆婆媽媽規勸該去吃齋唸佛,洗除輪迴的惡果。不、不、不~不是這個樣子的!!內心的聲音就是無法接受這樣的解釋,完全抗拒傳統道德沈重束縛,我覺得任何事物,都要以公平、對等來相互尊重對待,在你要求對方應該怎麼做時,先想想你對於她()做到了嗎??<愛的序位>--每個人有每個該有的位子,不要去違反其順序跟規則,尊重其位子(身份),做好自己位子該做好的事情,那將是一副美好和諧的景象。

 

我終於打破12年來,一直認為不可能達成的心願,他同意放手監護權給我。 吸引力法則可以結果是好的、是壞的,我們很幸福能在交叉路口遇見魏台鳳老師,接觸家族系統排列,洞覺內心的良知意識,順其自然法則的秩序運作,感受其和諧力量運作於靈魂裡。

 

做為一個諮商工作者,在與每一個當事人的工作告一段落時,都會給予深深的祝福,也相信當事人就此會有不同人生的開展。縱使日後,在某一時刻,會想起這個當事人,或有關她/他的故事,不會也不能去追蹤她/他,問她/他現在好嗎?畢竟結束階段是OK了,但日後的不斷練習、追求幸福的好習慣是要努力的!助人工作者只要存在相信宇宙之愛,那麼她/他一定會「好」!

 

Ta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群被定義為外籍新娘的婦女團體,她們來自:湖北、廈門、浙江、福建、泰國華僑、越南華人…等。在這個同質性的團體裡,可以述說自己身在異鄉的被排斥感、先生又不呵護的委屈和無助時,得到了互相的回應與支持。

        團體結束後,我的助理問我:「老師,她們大半都是外省籍嘛!為什麼要把她們規類外籍新娘?那跟我們上一代的外省老伯伯來台灣有何不同?他們不也都成外籍配偶了?」我啞口無言…。


        外籍?外省?華人?中國人?台灣人到底與他們有什麼不同?

        福爾摩沙!美麗的島,卻是一個四百年移民史的島!在最早的閩粵人移民過來前,與馬來人近親的原住民可是常年在島上祭豐年的島民呢!漢人將原住民趕出平地; 荷蘭人來了又被鄭成功打跑了;漢人在經營拓展的同時,面對凱達格蘭(平埔族人)又懷柔又驅離,一面自己也發生著泉州人打粵州人;漳州人打泉州人的事件(泉 粵、漳泉械鬥 見台北縣志)為了爭生存,台灣人可是一路械鬥來的。日本人來了,皇民化政策下,台灣人與原住民對日本人做了大小不等的對抗。無可奈何之下,轉而用地下文學 的方式做消極的抗爭。最終,台灣人(以漢人為主流)的細胞裡存留著被侵害的基因。縱使台灣光復了;日本人走了,那欣慶也是短暫的。二二八事件落實了受侵害 的意識,也成了因大陸內戰遷台的「外省軍民」揮之不去的惡夢。

        顛沛流離的不安全感是這個島上的住民所共同有的內在特質。因著這份不安全感,一路「械鬥」不休。在驅離、佔領、擴張又失去的過程中不斷巡迴上演。台灣人已習慣性的「排他」,只因血液裡記憶著歷史的情愫。

        現在,又一代新的移民,外籍新娘帶著新移民的幢景漂洋過海而來;又抱著新移民的夢碎了!在台灣風潮和生活習慣中掙扎,自己的原鄉是如此的遙遠;縱使思念至極,卻回不去呀!哀哀慽慽的豈只是她們各自的故事呢!更是一部台灣移民文化的發展史啊!

        換一個思維:今日的移民,不論是什麼樣的原因,就如同現下的人們喜歡出國去旅遊一樣;品嘗當地的人文、情味,帶著如許的新鮮與好奇,對於居住的地方就像是 流轉人生的一個暫居之所;面對陌生的挑戰,當作是生命的歷練─這是居住在這個地球上的任一塊土地都會有的經驗!那麼所有的遇見、所有的相聚都會成為當下的 喜悅!

Ta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常常,來訪者因為停留在一個想法上的纏繞不休而受苦。這纏繞的想法甚至會擴大焦慮、自卑和恐懼。若能意識到這纏繞不休的困擾,倒也容易引導「轉 念」。辛苦的是,來訪者沉溺在纏繞裡而樂此不疲!抱著一個受害的信念,讓所有接近他〈她〉的人都成了加害者;包括與他〈她〉談話的人。     

   

在心理輔導的術語是想法被〝卡〞住了。但對當事人來說他〈她〉的頭腦可是不斷進行著各種各樣的畫面呢!跑馬燈似的進行的故事,都是在受害的發展的狀態裡:我的父母不公平、兄弟姊妹很自私、伴侶對我兇暴、老闆對我諸多挑剔、同事對我打壓、朋友愛計較‧‧‧。     

 

帶著這些纏繞,每一個接觸他〈她〉的人都因〝跳針的唱片〞而逃之夭夭。但這更坐實了他〈她〉的想法:啊!我是多麼無助啊!如果這受害的纏繞狀況搞砸 了所有關係,那也只有選擇〝吃藥〞來繼續;就如同TA理論中說的:我都已經這樣〈受創、生病〉了,你能要我怎麼樣呢?     

 

 然而,這是在醫藥也瘋狂的道途上一條不歸的路!     

  

奧修曾經用火輪形容人的思想:人的習性喜歡將經驗和知識串連,形成一個整體在腦中去快速的飛轉;就如,一個想法只是一隻火把,當你將火把飛快的轉動 時,便成為火輪,火輪的炫目吸引著你,那麼你看到的就只是火輪了。其實火輪是不存在的,只有一隻火把而已!舉例來說:先生的晚歸是因為臨時的事件耽擱了, 這是隻火把,當思想飛快的輪轉,將所有的負面想法貫串起來時,就成了:他對我不忠實、他總是欺騙我、他對我沒有真愛、甚至他因此遭天譴出了車禍‧‧‧等等 而成了一個火輪!非理性的想法讓不存在的火輪變成恐懼與憤怒,讓自己沉溺在其中。     

  

要如何回到那把火的原始點上?協談者需要將那些畫面,一個畫面、一個畫面的貫串起來,像膠卷一樣的一張一張的拆卸下來,看到真正的原片。需要協助來 訪者看到火輪的不存在,將時間定格在原來的那把〝火上〞,看到這把火的背後帶出來的是什麼樣的訊息,讓自己延燒?也就是看到這些情緒背後都有一個意圖,如 果這個意圖也可以在其他的方式〈想法〉裡得到,那麼這更深的洞察;才能止息纏繞。轉念作業才得以回到:先生的晚歸,因為一個緊急事件耽擱了。纏繞止息;苦 惱才會止息     

  

所以學習感知;學習向內在探索;是多麼重要啊!自我療癒之道?這就是了。  

Ta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對夫妻當事人,在諮商室的沙發椅上尚未坐定,妻便開口了:「他開口閉口離婚,整天吵架,這日子怎麼過?」女人氣急敗壞的又怨又怒。

 

「我哪有?」男人無力的反駁著。

 

「你哪沒有?每次吵架你都說離婚好了!」

 

「是你咄咄逼人,我可沒真正想過要離婚!」

 

「那你為什麼要摔完東西就出門?打手機也不接?」

 

「如果我不躲開,妳不就更要說我對你施暴了嗎?」

 

這樣的對話是在表面張力下是無法見到真正的意含的。

這意含是:你要離我而去--而我愛你。

我需要暫時離開--不代表我不愛你。

 

這是另一段對話:

 

「他從來都不和我好好說話。只有我在生氣大聲的時候,他才正眼看我」

 

「我一開口妳就挑毛病,我怎麼和你說?」

 

「平時他從來就不抱我,我手上的傷口都一個禮拜了,他也不問一聲。」

 

「我不問是因為我心裡也很鬱卒」

 

「每天事情這麼多,我想要的時候,她都在生氣。」

 

當兩個人對家的構圖愈來愈各行其是時,你儂我儂變成了你要我要;當生活的重擔在蜜月之後展開;伴侶間的相處便成了重擔裡的雪上加霜。

 

婚姻是現實生活,柴、米、油、鹽是實情,但為何有重擔?雙方想在寫實派的畫布上定色,卻忘了作畫的兩雙手在意見不合中難以去完成;浪漫畫派退幕而原先的印象派在這裡就成了原罪!

聽我!是兩雙手共同創作時需要的溝通。看我,是各自著色時需要的尊重。抱我,是如何將色調、風格的融入。

 

聽 我;看我;抱我,是夫妻關係療癒的過程。有溝卻不通是必然,因為搶著說話,不把話聽完,只有兩張口的各自表述,沒有兩隻耳的互相聽到。好似一個小男孩和一 個小女孩在人際關係中受挫一樣,各自抱著受傷的情感退回畫中的一角。由情生怨,漸漸的,互相的依偎,走遠了;互相的支持,拆解掉了。彼此的信任在不安全感 中失散了。

 

如何讓小女孩成為女人,小男孩成為男人?願意走出畫裡的死角,嘗試豐富的色彩,勇於接受創作失敗的可能,那麼新的作品於焉誕生!

Ta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Jun 10 Wed 2009 19:06
  • 自由

當我們呱呱墜地時是自由的,吃、喝、拉,隨我們高興。但是自從被框在嬰兒床上起,我們的不自由便開始了,也從那時起開始了對「不自由」的抗爭。

 

終自己的一生,我們都以為自己從來沒自由過

 

「不可以碰!」所以四下無人時,便趕緊去碰。

「不能開!」所以沒大人在時再去開!

「不要玩!」在沒人注意時偏偏去玩它!

「不可以這樣,不可以那樣」小小孩在行為上框住了,但頭腦裡充滿了叛逆!

 

沒自由去選學校、沒自由去選行業、沒自由選「家人」!最後,如果不能面對死亡,那麼我們「可能」連選好自己墓碑的自由都沒有。

 

為了對抗「不自由」感,讓自己憤怒、沮喪、孤獨和悲哀,甚至以選擇上癮酗酒、電玩、藥物和性來幻覺:自己終於創造自由了!然而這自由感的短暫,因為不是自己真正的想要,而幻化一場。

 

如果憤怒可以持續,是心靈意識放任心去--自由的持續;如果悲情可以持續,是心靈的選擇讓心--自由的悲情。原來自由也是不自由,不自由也是自由。倒底是自由框住了不自由,還是不自由框住了自由呢?這有點像莊周夢蝶了。

 

「我就要考試了,所以要你幫我!」

「我必須回去煮飯,所以不能

「我要幫女兒坐月子,一個月不能

「我一定要吃有機蔬食,不然馬上生病!」

「我必須念完三次金剛經才能上班。」

「賺錢是為了繳保險費。」

 

這類的語言充滿了受迫害的不自由,充滿著弔詭,而在這些行為的背後是有意圖的,這意圖就是:我想要愛,然而我用我的自由來換取!

       

        海寧格說:沒有人是自由的,除非我們認清自由的本質,自由是承擔了自己應負的責任之後,心,才自由了。

 

「接受」是得著自由的不二之途。

Ta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尋找生命的出口!是現代人為自己加油、打氣的用語。也是學習新生命觀點的態度。然而在諮商室的來訪者只要找到藉口,就可以順利的將自己的出口給堵住了。

 

什麼是出口呢?就像駕駛在高速公路上,開得太久了就很想有個出口去小憩。若是碰到壅塞更想早點到出口去解決生理壅塞的問題,又如一窪水潭長期停滯在水波不興的狀態,蚊蠅滋生的渾水,一旦湧入新泉,將潭水滿了向外溢出,成了一個切口,那麼這潭水便得到澄澈清明的機會。

 

在生命的主幹道上,我們需要高速公路,同時也需要出口的引道。在生命的源流裡,我們想要水清見魚,就要有活水的涓涓注入。對於慣性的依從生命的主幹道這是習性,也是安全感;然而,慣有模式也油然產生。心靈會想改變,在堆積淤塞的現象忍無可忍時;尤其是「痛」到不行時。

 

只是慣性的機制會幫我們找到各種各樣的藉口。

 

最常聽到的藉口就是等下一次(出口)吧!於是錯過出口。那被淤塞的情緒夾雜著懊惱再度出現時,便又期待出口的來臨。然而藉口又來提醒;這或許不是你要的,於是再次的錯過,再次的阻塞加再次的懊惱。因此又所以;等待出口又來了--來找協談者了。然而藉口在後面拍拍背說:這是個陌生的出口,你確定找得了回家的路嗎?񗹤

 

安全感是種麻煩的潛意識,它常是藉口的好朋友。有一書名:【誰搬走了我的乳酪】,當小老鼠一發現乳酪不見了的危機,便開始去闖蕩;而兩個小矮人之一卻守在原有乳酪的空地,寧死也要等待。

 

安全感是拒絕改變的幫手,有時候,人們會需要勇氣走出出口去。有時候人們走出出口是因為知道機會不再。有時候人們是從容的往出口去。因為他(她)知道,那出口之外,有另一番天地!縱使不熟悉,他還是在土地上,並沒有漂浮在外太空!

 

不要擔心,就走出去吧!當你悠遊一圈再回到生命的主幹道時,這道路是更大更康莊的,此外,還有更多的出口在等著你呢!

Ta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阮查某囝仔那麼憨慢(遲鈍),唔知(不知)要怎辦?老師啊!

 

曉(不會)煮飯、袂曉(不會)讀書,做人做事攏袂曉(都不會),應一個工作才半天就給人家辭回來;攏二十歲啊,以後要嫁沒人愛!阮嘛不敢讓伊出門,啊伊自己偷走出去,一出去就給人欺負。唉,阮實在唔知怎樣對伊才好!想到伊,阮就煩惱!

 

眼光轉向女兒,少女型的髮式,嫌長的劉海蓋上了眉眼,好似縮小了的衣服擠進了臃腫的身體,像個娃娃似的憨憨的笑著,女兒正聽著母親的描述,手指卻不安的互相玩著。

 

與女兒談話,並非無條理,與她玩些小遊戲,她晶瑩閃亮的雙瞳將她機伶的一面顯露出來;她的語言反映是率真又有趣的,怎麼是中度智障呢?

 

在母親眼裡的「不會」,她可是細細密密的解說。她如何為自己做蛋炒飯、煎魚相對於在說「我會」時的興高采烈,「只是,我煮的菜他們都不敢吃!」

在最後是黯然和沮喪的休止。

 

老師啊,伊老師曾經教伊教到哭!不會讀書?是不喜歡讀書!因為老師、同學老是笑她,捉弄她。所以樂得待在小班制的啟智班裡,輕鬆學習!倒底是誰愚弄了誰啊?怎麼會數學零分呢?她可是知道媽媽給的一百塊坐公車來回加上一瓶可樂還剩多少錢呢!

 

她是顆未曾磨光的寶石!

 

當然,在不被允許的指令下,她不再長大,做著與兄姐年齡差距近二十歲的小女孩,在父母的羽翼下被保護著,只是成長的心讓她想向外探求。

 

孩子式的單純V..網咖常客;天使折翼的悲劇便被創造了!

 

諮商的重點在如何讓父母摘下有色的眼鏡,看見這顆明珠!(某種程度上來說,是父母有意的將明珠珍藏了!)

 

要捨得讓女兒長大--新的,一天天的看見她長大!

 

同意她不論衣服洗得好不好,她是可以洗的;不論她菜炒得夠不夠香,吃她做的菜!

 

孩子唯有在父母的同意下,才能長得高、長得好!

 

孩子也唯有在父母的眼底有做「對」事的機會,才不會老是出錯!

 

那麼天使還是天使。任何的經歷都是在幫助她成長、成熟!

 

洗滌過後的天使羽翼;翱翔於人間當然可期。

Ta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年的母親節我收到了三個禮物。

三個禮物是來自於不同的訪談者­­--三個女兒與母親關係的處理。

 

所 有關係中的受傷,都有個不快樂的母親!有受苦的母親,就有也想跟著受苦的女兒;不同的故事,不同的情境。然而三個強勢的女兒,在盲目的愛中「教訓著」她們 的母親,這教訓是急切的以為母親聽了她的教導之後就會「快樂」!反過來想當父母的「父母」,那是女兒們對愛的誤解,忘了自己的角色、位置。不論父母的生命 歷程多麼辛苦或不堪;唯有尊重才是對他們最大的愛。在對父母的愛裡,做子女的只有「接受」的部份,也唯有接受下來,才有尊重;唯有尊重,母親給予的愛才能 自「上」承襲「下」來。因為母親永遠是「大」的,是走在「前面」的,那麼,這愛才會似流水一樣的自源頭流經到到我們身上!假使我們因著自己的「知識」想去 扭轉父母的狀態,就如同逆勢操作一樣,不但辛苦,也阻塞了愛!

 

一個對母親臣服的叩首是敬重,是了解,是愛!頭腦中千方百轉的想法,只在一個簡約的敬禮中了無痕跡。

這三個禮物就是:三對母女在愛與淚中的擁抱!

 

另一個禮物是我的母親送我的。我有一個喜歡吃蛋糕的母親,只是我很不容易買到她滿意的蛋糕。這次,她欣喜而滿足的切下蛋糕的剎那,我有個感動:母親終於擁有一個專屬於她切蛋糕的日子;那就是母親節!因為母親79歲了,從不知道自己真正的生日,而母親節替代了這個遺憾--至少天下的母親都有一個專屬於她的日子!

 

        啊!媽媽們!

 

最後,我得到的是兒子送給我的禮物,一張精美而言情豐富的卡片。在這裡,我的學習是:快樂可以天天擁有,不因任何人,任何事而改變!那麼我就可以天天送快樂給想與我分享的人!而這也是感謝母親最好的方式,媽媽,謝謝您!

Ta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May 07 Thu 2009 14:27
  • 換季

「不知道為什麼,沒結婚的時候害怕孤單,結了婚又一直想逃,但是有兩個孩子啊!就好像被兩根無形的線綁住了,逃也逃不走啊!」

瘦削的臉龐被長長披肩的髮給遮去了一半,好似如此便可在遮蔽不清的狀況下,躲起來過日子!自殺數次,自己都說不清了。為什麼每次在瀕臨死亡的一瞬間又回到這個風風雨雨的人世間。

連參加療癒課程也是懨懨的,不想這次她給自己的卻是個奇蹟之旅參加了家族系統排列課。之後的三星期,再見到她,幾乎一時之間無法認出,除了身裁仍是瘦削之外,紮起了一個俏麗的馬尾,眉毛修整後,將眼睛的黑亮襯托了出來。

 

「老師,我打算將孩子接出來一齊住,我想和孩子的爸談看看,他願意離開他一直依賴著的父母的話,我也會接納他重新開始小家庭的生活!」

「是什麼樣的想法給了你這麼大的改變?」

「來這裡上課!」

「雖 然有太多人勸我很多道理,我都懂,但我就是沒辦法想通,老師妳讓我看到所有事情的發生都是一種自然而然,過去的已無法改變,未來的卻可以期待。我為什麼要 被別人所做的事情一直苦惱著自己呢?況且生命一再展現機會給我,我一次次的獲救;我有兩個可愛的孩子,我早就新生很多回了,卻不知道!我真是喜悅啊!我原 來是這麼被上蒼給眷顧的!」

        驟雨出晴,一念之轉,生命是如此的值得謳歌!

Ta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家暴被打不是女人的專屬,男人在家庭中成為「受害」的一方與日多見。不是女人愈來愈兇,而是覺醒的男人增加!不再將自己趨於劣勢的處境掩藏起來,是一種值得激賞的自覺,帶著他願意面對自己的困境和尋求解決的勇氣,內在的力量也由此探索中蘊蓄!

 

 

        那天,正在做一項健康檢查時,手機響了,於是拎著鞋襪走到醫院的一角,展開如下的對話:

 

 

「老師,我太太正要拿刀殺我,我要怎麼辦?」

 

 

「那就被她砍吧!如果你不想逃走的話。」

 

 

「什麼?

 

 

「是啊!如果我走在街上碰到瘋子拿刀追人,我當然先跑為妙!」

 

 

停了半响,對方才說:「老師,是因為我們吵架,我說那我同意她分手好了,她就發作了!」

 

 

「所以你覺得對不起她,同意她拿刀捅你一刀嗎?」

 

 

「不是啦,我是怕她氣壞了,我麻煩更大了!」

 

 

「那麼你現在想讓自己的肉體付出一些代價,好叫她不生氣嗎?」

 

 

「哦我知道了!」

 

 

「嗯,我知道你是有能力解決這個問題的!」

 

 

「老師謝謝!」。

 

 

 

 

在伴侶關係之間,存在著一種微妙的經驗模式,這模式不僅熟悉,而且耽溺。這樣的情緒裡住著一個小男孩--常在母親的憤怒和眼淚下而不知所措!驚恐又自憐的情緒伴著他成長,直到他遇到一個容易生氣又自哀自憐的女人;致命的吸引力便發生了作用,他又有了一個可以與之演出的對手也許,一個機緣下,他有機會重新看到,他有拒絕再登場的決定權,這戲碼才會落幕。

 

 

 

小男孩是女人的貼心寶寶,但永遠不會是女人心目中有魅力的男人!男人啊,你要做哪一種?

Ta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優雅的態度,表達能力佳,只是描述自己的助人志業時,因過於陶醉而反覆述說。如果不提醒她來訪的目的,她喜歡在問題外打轉。

 

 

 

女兒的病,心中的痛,就是不想去碰觸。但有一個想探究的心是被勾起的-- 先生到底愛我不愛?從自己父母的婚姻、公公和婆婆的婚姻,這兩代人的婚姻中,都有個苦苦守候先生的女人!於是不敢愛,也不想愛,變成了苦苦的矛盾,不願做油麻菜籽的命,卻變成了女兒的命運!女兒的命運既是改變不了的「事實」,「拯救別人的命運」就成了自己最大的安慰--努力去助人。

 

 

 

        啊!好一個循環!記得小時候有一齣閩南語連續劇叫「命運的鎖鍊」,是這般的悲情又無奈!實情是當人們在鎖鏈下時,總忘了自己手中正握著金鑰匙,這副鑰匙一直都在,只是不知如何使用或不想使用罷了!來到諮商室 是電光火石般的靈光乍現:想一探金鑰匙是否可用?但習慣於套住鎖鍊的生活是這麼誘惑人啊!在鑰匙插進鎖孔的瞬間,金鑰匙竟然不見了!

 

 

 

        諮詢室裡仍留著濃濃的香水味…在詫然與惆悵間,我知道,這香味不會再出現。

 

 

Ta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Apr 21 Tue 2009 22:16
  • 沒錢

在家人關係中,錢,常常是讓關係緊張的理由。沒錢,讓夫妻由愛生怨,親子之間相視如仇!在經濟風暴席捲全球的今天,錢,讓人們產生的不安、焦慮與驚恐豈止寥寥可數?

 

        有交易式的婚姻,也就有為了沒錢不斷爭吵的伴侶,有為了不想負責的父母,也就有為了「沒錢」打架的父子。但是,談話中聽到的「沒錢」卻常常看到的是對「愛」的需求扭曲。

 

        像是:「我們已沒錢了,他還要將錢拿給婆婆,而且一聲都不告訴我

、「我們雖然沒錢,仍可以憑自己的努力搬出去另組小家庭!」、「我都用自己打工的錢來付機車貸款了,爸爸不過問我的生活還要因為我借錢來打我」、「看到爸爸媽媽為錢爭吵,我忍不住出手打我爸

 

如果這時候真的有天使灑下一大把鈔票,這些為錢而怒目相爭的家人會停下來;看到對方面具下那張企求愛而痛苦扭曲的臉嗎?還是小金玲灑下愛的金粉可以讓這些恐懼一掃而空;在愛的撫慰下彼此支持呢?

 

諮商語言的magic就在催化出真情實意--看到自己「愛人」與「被愛」的能力是存在的!

 

放下的不是「錢」的有無,是那顆被層層包裹的自尊心啊!如果我們看到媒體上某某富人用純金打造的馬桶才能滿意時,「窮」所擁有的愛,便無限富足啊!

Ta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母-親子小故事

 

                                                                                                                                        魏台鳳

 

 一對坐在沙發上愁眉苦臉的夫妻,這是第四次的協談。

 

仍是對狀況頻仍的國三女兒不知如何是好:拒上學、拒絕溝通、拒絕任何命令與要求!這孩子用不吃、不喝、不玩來抗議著…。

 

無可如何的父母只好來尋求解決方法,父母不懂為甚麼自己努力做人做事會「養」出一個親子的大問題?「老師,你說放下,我已經放下了阿!可是,她不上學怎麼辦呢?」(就是要放下強迫她上學的想法阿!)

 

         這是放下嗎?是繼續僵持吧!

 

 

 老 實、傳統的父母,謹守著自己承襲上一代的規律,他們付出的早已超出了父母角色的部份;這也是問題所在:他們不懂自己這樣做為什麼會出問題?這是一個資訊豐 富的時代,但他們並未隨著社會風習去汲取知識、調整腳步;況且知識無法為自己所用時,仍然創造不出新鮮事!提供書目給做父母的參考,一星期後的回答是:還 沒去找!(執著的等答案!)

 

 

「老問題還是在阿!老師啊!你教我的方法沒用啊!」(執著的舊模式!)新招要如何玩得出來呢?

       又是一個@*%#%&

 

 

  這是一個十年即一代--十年便有一個代溝的時代,古時候三十年一代的腳步早離我們很遠了!如果做父母的只在自己的框框內踱步,是無法走進孩子的世界的!孩子用行動去反叛時,父母的束手無策是必然!趙寧說出了向孩子學習的真誠;也是玩出雙贏且幸福的家庭典範!

 

  是的!讓我們的心,無論在40歲、60歲、80歲都能如一顆赤子之心,那麼,做父母的便知道如何成為一個與孩子同步成長、同樣歡笑;同時跨越人生每一個關口的親愛爹娘!只有當孩子碰到問題會向父母請教時,他(她)們感受到的一定是一個懂得他(她)的酷爸與酷媽

 

Ta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