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明心學:想,都是問題;做,才是答案

1464751547738126.jpg

 

                                    文轉自:“道德經”

王陽明13歲時,母親去世。後來王陽明雖然順利考中,但在官場上遭遇一次大的苦難。

 

他得罪了當時權傾一時的大太監劉瑾。劉瑾擅權,大肆逮捕反對自己的大臣,時任正六品刑部主事的王陽明看不下去,上疏要求釋放這些官員,但舉報信卻落到了劉瑾的手上。

 

劉瑾大怒,假傳聖旨,王陽明被杖四十,貶到當時偏遠的荒蠻之地貴州龍場,任從九品的驛丞——掌管驛站車馬迎送的卑微官職。

 

而事情還不算完,拖著血肉模糊的身軀前往貴州的王陽明,在路上遭遇了劉瑾派來的殺手。王陽明最終靠假裝跳水自盡,才逃過一劫。

 

當王陽明從水裡濕漉漉地爬起來的時候,我們不難想像當時只有34歲的王陽明心中,有多麼痛苦。如此艱難險惡,他依舊義無反顧地上任了,做了那個蠻荒之地的卑微驛丞。

 

當時的貴州龍場,萬山叢薄,苗僚雜居,王陽明帶去的三個僕人,到了貴州就水土不服,都病倒了。於是王陽明自己當起了僕人,為三位僕人做飯、洗衣、熬藥,直到他們的身體痊癒。

 

而且就算是個芝麻都不如的小官,王陽明也努力幹好。本職工作之外,他還根據當地風俗教化當地土著,受到了人們的擁護和愛戴。

 

正是在這段時間,發生了中國哲學史上的一件大事。逆境和困頓中的王陽明,帶著心中的痛苦,結合自己歷年來的遭遇,日夜反省,終於在一天半夜豁然大悟,認識到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史稱龍場悟道

 

這一大事件,標誌著千古心學的真正開端和正式誕生,是王陽明從此邁入聖人行列的關鍵一刻。面對種種困境,他用自己的努力實踐著知行合一。想,都是問題;做,才是答案。行動起來,才能改變。

 

有人說王陽明是中國五百年來第一等的人物,他不僅是哲學家,同時還是教育家、政治家、軍事家,詩詞歌賦也是無一不精。

 

他用35天平定了甯王朱宸濠策劃準備30年的叛亂。很難想像,一個人在鑽研哲學、精研書畫、教育子弟的同時,還能有條不紊地帶兵打仗,治國理政。縱觀王陽明一生,他只要想做什麼,幾乎沒有什麼是做不成的。

 

他之所以能夠獲得這麼大的成功,都離不開他知行合一的智慧。只要掌握了知行合一的方法,我們也同樣能在龐雜的工作和學習中做到有條不紊,遊刃有餘,實現自己的目標和理想。

 

先行動起來知行合一

 

王陽明說:夫學、問、思、辨,皆所以為學,未有學而不行者也。意思是,學習、詢問、思考、分辨,這些都是為了學習某一件事,而要掌握這件事,光學不做是不可能的。

 

這個世界上,絕大部分人失敗不是因為沒有思考,而是因為猶豫不決,遲遲沒有行動。

 

我們通常說,謀定而後動,三思而後行,但是在思考的過程中,我們做事的勇氣卻一點點被消磨掉,人都有惰性,過度的思考只能帶來拖延,而三思又是自己拖延下去的絕佳藉口,於是事情就一拖再拖,最終等到拖不下去的時候,才倉促行動。

 

而行動起來的時候才發現,有很多問題是在行動中才呈現出來的,而此時,已經沒有足夠的時間和耐心解決這些問題,只能草草收場。

 

事前的三思其實和事實脫節很嚴重。只有先去做了之後,才能知道問題所在,才能真正解決問題。

 

王陽明從小就立志做聖人,他的父親聽說這件事之後覺得他是狂妄自大,但是王陽明卻從立定志向之後,就一直在行動的路上,他處處尋師訪友,學習做聖人的法門,雖然屢試屢敗,但是他卻一直在不停地嘗試。

 

為了驗證格物致知的道理,他特地跑去格竹子,雖然沒有格出什麼道理,而且還大病了一場,但是他卻也因此知道了通過外物尋找是行不通的,這對他後來開創心學,不可謂不重要。

 

正所謂,吃了梨子才知是酸是甜,穿上鞋子才知那裡夾腳。只有先行動起來,才能發現有哪些問題,邊行動邊思考,只有這樣,才能不斷前進。

 

考慮一千次,不如去做一次,猶豫一萬次,不如去實踐一次。做,還有成功的機會,而不做,卻是一點機會也沒有。不要想太多,先行動起來,縱然華麗的跌倒,也勝過無謂的徘徊。

 

注意循序漸進知行合一

 

王陽明曾言:“我輩致知,只是各隨分限所及。今日良知見在如此,只隨今日所知擴充到底。明日良知又有開悟,便從明日所知擴充到底。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我們這些人致知,也只是依據各自的能力盡力而為之。今天的良知僅到這樣的程度,就只依據今天所理解的延伸到底。明天,良知又有新的體悟,那就從明天所理解的延伸到底。如此方是精一的功夫。同別人探討學問,也必須依據他的能力所及。

 

俗話說的好,一口吃不了個大胖子,萬事萬物都是一點點積累起來的,要想做到知行合一,就一定要注意循序漸進。

 

《荀子·勸學》中說:學習,從哪兒開始呢?到哪兒終結呢?答曰:依其順序來說,就是從《尚書》開始,到讀《禮經》終結;依其意義來說,就是從成為學士開始,到成為聖人終結。

 

雖然每個人的潛能都是無限的,但是要做事,得腳踏實地,一步一步來。只有專心致志地做一件事,才能讓自己不斷地有新的領悟。

 

這就如同樹剛萌芽,用少量的水去澆灌。樹芽稍長了一點,再多澆一點水。樹從一臂粗到雙臂合抱,澆水的多少,都要根據樹的大小來決定,剛萌生的嫩芽,如果用一桶水去澆灌它,就會把它泡壞了。

 

飯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欲速則不達,揠苗助長,是不可能獲得成功的。

 

要在事上磨煉知行合一

 

王陽明曾說:人須在事上磨煉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靜,遇事便亂,終無長進。那靜時功夫亦差似收斂,而實放溺也。

 

意思是:人必須在事上磨煉,在事上用功才會有幫助。若只愛靜,遇事就會慌亂,始終不會有進步。那靜時的功夫,表面看是收斂,實際上卻是放縱沉淪。

 

王陽明有個弟子是做官的,他有心學習知行合一的學問,但是他平時公務繁忙,擔心學不好,於是問王陽明應該如何取捨。

 

王陽明笑著對他說,我什麼時候說過要你拋下公務來聽我講學呢?我的學問是行的學問,需要在事上磨煉才行。

 

你在斷案的時候,面對犯人,不會因為他的無禮而慍怒,不會因為他的討好而開心,不會因為他的懇求而失去主見,不會因為自己事情龐雜而敷衍了事,時時刻刻注意自己的所思所想,時刻糾正,這就是知行合一的功夫。

 

所以知行合一如果離開了切實的事物,反而會沒有邊際,找不到下手的地方。日常的工作和學習中,要注意鍛煉自己的心態,隨時隨地,每時每刻都是在修行。

 

一個人的能力固然重要,但是心態也同樣重要,王陽明南贛剿匪,多次身陷險境,但是他卻處變不驚。每次都能沉著冷靜地分析局勢,做出最有利的判斷,而這也是王陽明每次都可以化險為夷的關鍵。

 

只有日常中多注意在事上的磨練,在各種事情上鍛煉自己的應變能力,讓自己心境逐漸處在一種十分穩定的狀態下,只有這樣才能鍛煉出遇事不慌不亂的素質。

 

篤行才能出奇跡知行合一

 

王陽明有句話:辨既明矣,思既慎矣,問既審矣,學既能矣,又從而不息其功焉,斯之謂篤行。

 

意思是,當我們已經分辨清楚,思考縝密,問得詳細,已經學會了,還是持續不斷地用功,這就叫篤行,這是獲得成功的必要前提。

 

不單做學問是這樣,做任何事情都是這樣,要想做到爐火純青,就要付出加倍的努力。

 

 

俗話說,熟能生巧,巧能生化在社會浮躁風氣漸盛的今天,篤行恰恰是我們最應該學習的。

 

一件事,不是說表面上學會了就行,只有通過篤行來不斷地琢磨學習,反復咀嚼,才能把事物本身的規律內化於心,做起來才能得心應手,使得自己進入更高的境界中。

 

arrow
arrow

    Ta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