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父母年老後難相處,如何陪伴他們而不再彼此傷害

3c6d55fbb2fb431691077ffd2ba4462309f7d319.jpg

作者:哥瑞絲·雷堡、芭芭拉·肯恩

 

我們很容易和父母起衝突,如果能像文中所寫這樣和父母相處,不失為好的嘗試。願我們在生活的歷練下,日趨成熟、堅強和喜悅。

 

一個嫌東嫌西的父母讓人很難招架,你會本能地想自衛或反擊,這麼一來,父母的攻擊力道加強,你也不假辭色地還擊,於是開啟了一場沒有贏家的戰事,彼此只有更加氣惱與受傷。

 

別對父母以牙還牙,那沒有效果。換一種不抵禦、不批判的策略來回應。下次當媽媽罵你,深呼吸,讓那些刻薄的語句從你背後滑落。可是,一輩子已經習慣那樣反應,改得了嗎?你可以的。只要你瞭解媽媽其實身不由己,那些行為反映的是她嚴重缺乏自信,而為了驅走這種自卑,她讓自己相信周遭人的缺點更多,所以她陷在一種唯我獨尊的意識形態中,總是貶低旁人,尤其是最親近的人。這就是她面對世界的態度。你若開始抵禦,會馬上加深她的自卑;反之,你若默默承受,她獲得了自信,就會放你一馬。

 

  • 難相處的父母格外抗拒改變,因為那會摧毀他們終生的自我防衛。

 

不妨先做好最壞的打算,設想每次碰面,父母就會對你出言不遜。根據經驗假設一個情境,然後揣摩你將如何回應。舉個例子,想像你去探望母親,她一見到你就說:“你這條領帶和西裝完全不配,你是色盲還是怎樣?”以往,你大概會馬上反擊說:“我不知道你在說什麼,我覺得這條領帶很適合。” 現在,你可以這樣講:“媽,也許你說得對,回家後我該把臥室燈光調亮一點。”

 

另一招是轉移焦點。例如我們有位元客戶某次去探望她母親,碰到這樣的歡迎詞:“親愛的,你這雙鞋子在哪裡買的?真醜!”

 

這位元客戶沒像往常那樣覺得被人身攻擊而啟動防禦模式。她早已做好準備,於是四兩撥千斤地說:“噢,我也不記得了,媽。我倒是很喜歡你腳上這雙鞋呢,你在哪兒買的?”

 

她母親這樣回答:“你喜歡嗎?記不記得有一次,你爸爸帶我去海邊度假?我在那兒一間很可愛的小店看到……”

 

如此一來,這位元客戶把談話焦點從自己轉移到母親,而且是轉到一個讓她發光發亮的地方。

 

設想各種可能被父母批評的情境,一一準備好良善的答覆。有時也可以找人演練一下。

 

被父母批評的感受儘管很糟糕,但還有更糟的:父母很需要某人的説明,卻總以批評澆對方一頭冷水。下個例子就是如此。客戶貝絲告訴我們,她婆婆莫莉怎樣批評她的看護伊蓮。

 

 有一次我去探望她,她跟我說:“那個肥婆,成天只知道吃和看電視。”我婆婆講這些話時完全沒壓低聲音,反而拉高了嗓門。我都快昏倒了。伊蓮也只能忍耐。我猜這不是婆婆第一回當面講這樣傷人的話。“媽,你怎麼這樣說呢?”我跟婆婆說:“你知道她幫你做了好多事情。如果你再這樣,她會走人的。”

 

“那我要謝天謝地了。”婆婆氣呼呼地回我。

 

貝絲無法想像,伊蓮怎麼受得了這種欺人太甚的雇主。莫莉有糖尿病,兒子發現她會忘記吃飯,便雇請伊蓮來幫忙打理家務、採買和煮飯。

 

貝絲的先生說,從他有記憶以來,媽媽就是這個樣子,後果也不難想像:她沒有朋友,家人對她也都敬而遠之。現在問題更大,若留不住看護,她的健康會出問題。一輩子毒舌的毛病,有辦法解決嗎?

 

要明白父母批判和挑剔的性格已經根深柢固,身為子女,不妨卸下武裝,以理解的態度與他們相處。

 

我們告訴貝絲,他們夫妻可以採取幾種應對方式,而最重要的莫過於先瞭解到,莫莉不像一般人有自我審視的內在控制,她一感到壓力,便馬上口不擇言。這類型的人自我形象低落,欠缺判斷能力,自我控制很差,完全不知如何面對老化;隨便一個普通毛病,如短期記憶喪失,他們都視為天大的缺點。由於他們無法坦然接受自己的缺陷,因而必須把矛頭指向他人。

 

像莫莉這樣超愛批評的人,甚至不曉得自己有此毛病——她欠缺理解此事的情感能力,也無法理解看護對那些言詞會作何感受。所以,別幫看護講話,那只會火上加油,讓她說得更毒。試著告訴她,批評看護是不智之舉,會惹得看護與她對立;相反地,若善待人家,人家會加倍對她好,這才是聰明之道。

 

除了在婆婆身上下功夫,也別忘了幫看護打氣。把她拉到一邊,解釋婆婆根本身不由己,這是她一輩子的毛病,她是自己最大的敵人。時時讚美,感謝看護的耐性與付出。一旦伊蓮瞭解這位老婦人無法自我控制,她的內心十分痛苦,就不會把那些難聽話放在心上,反而能給予同情。

 

  • 為何老人家抗拒改變? 

多數人都以自己的獨立精神與自主生活為傲,老人家也是一樣。他們可能對某些事情的看法與子女不同,就像你有時也不贊成小孩或朋友的意見。你有自己的做事方式,不希望別人來告訴你該怎麼做。

 

有時候,老人家拒絕聽任子女安排,不啻是種健康自主的表現。也許子女總是太過堅持,一味地認定父母聽他們的話才會比較好。

 

先評估父母所涉風險程度,若屬高風險,你要介入;若不是,就放手。你若無法自行評估,就請專家協助。

 

想搞懂這點,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想像自己是個老人,也許八十幾歲,或者更老;可能失去了不少東西,包括眼力、聽力、活力、行動力,卻仍盡最大可能適應這一切。當然啦,比較遲緩是在所難免的。當孩子暗示你“這樣”不妥,他們才知道怎樣最好,想必你大概也要不高興了。接受人生所流逝的東西,難道還不夠令人心煩嗎?還得忍受這些“萬事通”子女嗎?不過再想想,或許你也同意,為了自己的安全和健康著想,是該做些改變了,於是盡力做出調適。

 

再假設你是之前那位桃樂絲的母親。這輩子你努力對抗憂鬱,自有一套堅固的防禦機制,拒絕任何可能危及這個機制的改變。現在年紀大了,健康變差了,孩子來勸你,生活方式得做個大調整。光是這個念頭就讓人焦慮不已,你當然會百般抗拒。

 

健康的老化,需要調適性的自我認知——我雖然無法做這個那個了,但我還是可以找到別種東西。這不是所有人都辦得到的事。那些難相處的人更難承受歲月帶來的流逝,他們對老年的抗拒超乎常情,因為老化對他們的自我平衡造成了重大威脅。所以,桃樂絲的母親無法適應眼前的改變,她的僵固讓她無法理性並作出判斷。要她看清生活無法自理的事實,就等於要她承認自己已徹底失敗。

 

不要費力去改變父母,而是試著理解父母。即便無法知道父母行為背後最根本的原因,但理解父母的行為背後有他們的背景因素,這個理解更重要。這能讓你懂得父母並非任性妄為或者存心找茬,他們其實是不由自主的。也許母親一生飽受某種人格障礙之苦,儘管如此,她仍然不斷想辦法加以控制,度過人生中的風風雨雨,但隨著遲暮而來的身心俱疲,終於這個包袱使得她難以負荷。

 

有這個認知之後,你就能以嶄新的角度看待父母。你會變得不再那麼容易生氣,並且比較有同理心。你會學者不再耗盡心力去改變父母,而是尋找有建設性的,實質性的方式去接納他們。因為,改變意味著跳脫過去的自己,這很困難,我們應該學習嘗試新的方法,有“創意”地生活。

來源:生命是一場創意之旅

 

 

arrow
arrow

    Ta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