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那麼“靈性”那麼“智慧”,卻搞不定你的親密關係?

 

12565606_977642855657629_5861529697244663224_n  

慕棉 爱无界身心灵空间

此文為慕棉提供愛無界專稿,轉載請注明出處

 

有客戶留言發來一個問題,我聽說XXX,XXX現在又單身了,他們都是那麼有名的老師啊,那麼靈性,那麼光鮮,怎麼還處理不好親密關係,總鬧分手呢?可見,人越成長,這要求也高了,可上哪兒找那樣契合的伴侶去?唉,看看這些老師,想

想我自己,這可怎麼辦啊,我都覺得自己要是沒接觸這些就好了,還能平平常常過日子。


我不贊同這種背後談論別人私生活的提問,對他人的隱私我們原本就沒有發言權。何況她提到的人我也不瞭解,人家私事兒就更加容不得我們這些陌生人置喙了。同時,分手就意味著失敗嗎?單身就意味著沒有能力搞定親密關係嗎?這我覺得也未必。

但這個親密關係與心靈成長的問題本身我覺得還是挺有意思的,為啥你靈性了半天,還搞不定你的親密關係?為啥你成長了半天,你的親密關係反而越來越糟糕?這的確可能在一部分接觸心靈成長的人身上發生著。既然這種情況確實存在,我們就不妨來探討一下,它存在的背後可能隱藏的原因。

 

 1448869719187  

見誤區:以自己成長了,一切都會隨著自己的改變而改變

首先,一個常見誤區就是以為自己成長了,一切都會隨著自己的改變而改變。這種想法在初入身心靈這個門檻的人身上還是很普遍的,吸引力法則似乎也是這麼告訴我們的。然而,我們需要看到的是,自己究竟是“成長”了,還是只是“做出了成長的樣子”,而努力地期待別人的改變,期待奇跡的發生呢?

 

甚至很多人最開始接觸療癒,都並不是真的想面對自己的問題,而是想通過自己的“療癒”去改變他人,從而改變關係。當然,事實上通過自己真實的成長,的確存在能夠帶動關係改變的可能。然而,我們卻無法做出具體如何改變的假設。而是需要對結果敞開,自然地走自己的成長的道路,然後讓改變自然發生的。然後,的確,有可能有些關係變得更深入穩定了,同時也可能有些關係是隨著自己的成長而走向結束的。一段關係的終結本身不代表失敗,這就好比是人生一個階段的終結和下一個階段的開始,這本身是自然發展的過程,並不意味著有什麼不好。同樣,關係的延續也未必就是成功。而自然,單身也就不等於處理不好親密關係了。

因而,帶著頑固的對關係的預設進入心靈成長之旅,這本身就偏離了自我成長根本的核心宗旨——那就是焦點始終對準自己。當然,最開始因關係的困擾而帶來心靈成長的機緣,這本身無可厚非。路都是需要一步一步走的,成長也需要一步一步地實現,這都是非常正常的。我們只是需要提醒自己,改變這樣的認知就可以了。

 20140713-225122-82282348  

 

次,自我成長是一條漫長的道路

道理上的“明白”和實際自己能夠在現實生活中“實踐”,是有很大差距的。很多人看了身心靈書籍,談必更高意識,言必宇宙真理,論必地球能量如何如何,議必自性圓滿空性自在,稱必列姆利亞與亞特蘭提斯時代何等輝煌何等了不起,說必投射與鏡子並存,潛意識並無意識齊飛,可是回到自己身上呢?卻常常並未真正能夠有深入地體悟。一個習氣都改變不了,一個慣性都脫離不了,一個舒適區都走不出來,其實真的談不上那些更高的離生活十萬八千里的事情,而那些身心靈的詞彙也只不過變成了豐富自我的點綴而已。


帶著這樣的方式與人相處,自然容易讓人,尤其是對身心靈或者心理學有偏見的人避而遠之了。反應在親密關係裡就更明顯了。很多時候,當我們試圖瞭解自己的內在的時候,就好像是小孩子發現了一個很美的花園,特別想說服自己喜歡的小朋友帶著他/她一起玩一樣,很多人也會特別努力甚至過度用力地試圖讓伴侶跟自己一起成長。分享原本是好意,成長本來是好事,然而,當你過度用力的時候,伴侶卻未必願意接受,也未必跟你一樣喜歡這個花園。這時候,很多矛盾就產生了。
事實上,我們從心靈成長中收穫了什麼,並不是我們的語言說出來的,我們自身的狀態是體現在生活的每時每刻的,尤其是在遇到問題的時候的。而在親密關係裡,那就更是騙不了人的了。哪怕我們有著舌燦蓮花的本事,說得再好聽,習氣也一樣無所遁形。這時候,如果自己落實這些身心靈道理的部分做得又很不夠,只是停留在“我知道很多道理啊,我說得特別對啊”的階段裡,那麼,對方對比我們的語言和我們的行為,就會很自然地產生不信任的感覺。你自己都不能跟自己自洽,又怎麼讓別人相信你呢?

而相反如果你實實在在地在改變,尤其是一些明顯的模式和習氣都在發生著切實地轉變,你身邊的人也是很容易捕捉到的。那麼,即使你不說那些華麗的辭藻新潮的詞彙,對方也更可能樂意去瞭解你最近發生了什麼,才有這麼大的轉變。這時候這種樸實而自然的說服力,就是毋庸置疑的了。

 

   

靈魂伴侶的過度期待也是一個很大的誤區

很多人瞭解了更多的身心靈或心理學知識之後,反而會增長慢心,覺得自己什麼都懂,看別人問題都看得好像特明白似的,因而也就很容易陷入一個誤區——覺得對方這也可以改進,那也可以療癒,這個問題是跟原生家庭有關,那個問題是跟能量印記有關,這樣會更好,那樣會更棒。其實這就在無形中提高了自己對伴侶的期待和要求,自然也無形中增加了對親密關係的期待和要求。更糟糕的是,那些看了幾本書甚至讀了幾篇文章就去套別人的生活的做法與輕易對別人下判斷的行為,本身就缺少對他人的足夠尊重,也是很傲慢的。而且更重要的是,你的那些未經自己深入實踐的分析,也很可能是非常膚淺,甚至是帶著嚴重錯誤的,本身就只是個看起來的“身心靈大明白”而已。這些帶著傲慢地誤解與誤判,自然更容易增加對方的抵觸心理,也容易帶來關係的疏遠了。


我想起有個笑話,說,你知道兩個心理諮詢師夫妻吵架什麼樣嗎?你這明顯是投射!你這種憤怒的態度,就是對你父母情緒的轉移!你才是投射!你這種遇到問題就避重就輕的做法才是跟面對你媽一樣呢!還說不是投射?你投射!你投射!......
其實理論與方法的誕生,其本意都是想幫助人們解決問題的。可同時任何說法要落實在生活中的時候,都勢必要面對不完美的人類,有各種各樣問題的人類。可以說,基本上沒有人能夠按照書本上寫的那樣活著,而只是都是在路上,在學習中。而如果我們把這些教導變成了金科玉律,成為對照他人的顯微鏡,對著任何人事無巨細的去比照,無疑這些看似美好的教導也都能因此轉變成為關係的殺傷性武器。
尤其是伴侶關係,本身就是最親密的關係類型。雙方需要帶著很大的信任才能夠敢於卸下防衛去展現自己的弱點、缺點和很多不完美的面向,從而逐步建立起真正的親密。這個過程是很不容易的。每個人的內心,那個脆弱無力的小孩會在這個關係裡感覺到安全,才能逐步做得到。
而帶著放大鏡的觀察,無疑很容易會觸動我們這個內心的小孩的不安全感,從而產生疏離與不信任的情緒,也很容易退回到自我保護之中,進而隔絕親密。我們的所謂“成長”就不但沒有幫助到我們的關係,讓我們看到對方的好,讓自己的心量更加敞開,還容易讓自己和他人都心生不滿了。

所以說,自我成長,跟所謂的表面的“靈性”——敏感不敏感,能不能連接更高的存有,是不是能說出一大堆看似深奧的道理之類的這些狀態,都沒有本質關係。同時,自我成長跟掌握了多少心理學知識,掌握了多少身心靈知識,能不能滔滔不絕的複述出來給別人聽,也沒有必然聯繫。

 

 

我成長本身就是一件面對自我的事

自我成長本身就是一件面對自我的事,落實到生活裡,就是實實在在的習氣的轉化,無益慣性的突破,以及更大自我力量的打開和更大的心量的拓展。真正的自我成長,也不會越成長越看人都不順眼,都不完美,都不符合更高標準,結果反倒平添了煩惱。同時呢,自我成長跟親密關係是否能夠有機緣在此時此刻馬上到來之間,也未必有必然的聯繫。就算你是真的“靈性高”、“智慧高”、“成長得好”,也只是給了自己更大心量和更大力量,能夠支持你去如實面對自己在親密關係中可能呈現出來的種種碰撞。同時,也可以輔助親密關係這面“鏡子”,對自己的成長過程起到更大啟發作用,對關係本身也帶來更大益處。如此形成一個正向的迴圈和促進。所以,自己成長的過程中,我們更需要學習的是,對宇宙敞開,對可能的或已有的親密關係敞開,同時,放下過度期待,尊重機緣的走向,尊重自己的感受,也尊重他人的選擇,這也是非常重要的。

 

 

真正的自我成長呢,其實是一種同理心的生長,一種理解能力的延伸,也是一種慈悲的擴展和愛的能力的提升。所以,你是否真的是在自我成長呢?也許,是時候捫心自問,面對自己了。真正的親密關係呢,的確就像一面鏡子,映照出我們每個人最深的內在,它並不一定因成長而完美,它也並不一定因靈性因智慧,而在我們想要的時間如期而至。然而,當你的自我成長,你的靈性提升,你的智慧拓展,並不是為了親密關係或者其他任何外在的目的而進行的時候,當你的焦點真的對準自我,與自己能夠和諧共處,並不斷拓展自己的內在的時候,一切真的會有最好的安排。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a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