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分滿幸福學



(作者 / 萬年生、黃玉禎 )

 

生活追得好累,「八分目」找回人生主導權

    外面一片叫苦的聲音,以至於你忘了靜下心來,盤點一下。對生活、物質總是不滿足?從盤點欲望開始,讓「八分目幸福」的新生活運動幫你找回真實的快樂,拿回人生主導權。

 

    八分目的想法,來自日本俗語「腹八分目」(飯吃八分飽)背後隱含的「適切」(fitness)價值觀。

誠實問自己:需求可不可以少一點?

    八分目的概念引人反思:並非一○○%,其實八○%才是最幸福的狀態。深澤補充說,過去「這樣就好」概念,其實與八分目有很多類似的地方,不過八分目更帶有一點「警世」味道。

    八分目的價值主張在提醒人們思考適可而止、別只一味追求百分百的滿足感,因此所謂「八分目」並非如數學公式計算般,真的比實質數字少兩成,而是由個人主觀感受來自我提問:「可不可以少一點?」

 

永遠都不夠的錯覺,讓人不斷追逐滿足欲求

    喜新厭舊的大腦刺激本身只是一種訊號,神經心理學家發現,多巴胺的釋放不等於體驗了喜歡、滿足、快樂或真正的酬賞,卻會讓人誤以為是「快樂」本身,盲目追求。這種擁有的快樂一過去,只有剩下更多的空虛,「永遠都不夠」的錯覺卻驅動人陷入「想要」、「擁有」的無限迴圈生理層面外,回歸心理層面,人的欲望也有許多層次。


    了解欲望與消費背後生心理機制的運作,接下來,當新的刺激或欲望出現,就可透過實作步驟指南,一步步修煉八分目幸福。

    步驟一,你必須先離開現場。只要能與誘惑保持距離,就比較容易抗拒誘惑,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要求自己等十分鐘。

練習「斷捨離」,打破對「擁有」的執著

    步驟二,回家盤點既有資產與手邊資源,看看自己是否真的需要。盤點時,可參考日本作家山下英子的思維,她主張用「斷捨離」打破「擁有」的想法,消費主角不是物品,而是自己,時間軸則永遠是現在,只選擇現在需要的物品,其他不需要的就儘管放手。

    步驟三,你必須自我分析該消費情境屬於哪種買手類型,察覺自己究竟為何而買,據此判斷是否真的「欠缺」,或只是為了追求特定的目的。

啟動內在革命吧!深度快樂才有持久幸福感

    步驟四,重新決定你的消費行動。如果確定是自己要的,就儘管消費,否則就該懂得「斷」,才能一次次在實作中練習八分滿幸福,因為唯有清楚區分想要的欲望與真正的滿足,把一時衝動變成理性的抉擇,才能不斷累積快樂與滿足感。

 

八分目幸福主張的,當然是學習快樂的深度。

    一如印度聖雄甘地(Mahatma Gandhi)的名言:「你必須起身,成為自己期待看見的改變!」一旦有新的價值主張,就能啟動一場內在幸福革命,從態度開始改變行為,從此換來新的幸福主張。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a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